野生紫丁香菌
A. 紫丁香蘑菇怎麼做好吃
紫丁香蘑菇怎麼做好吃 要不你可以爆炒 也可以做成湯 也可以用它來包餃子或者包子
B. 紫丁香蘑的介紹
紫丁香蘑 又稱裸口蘑、紫晶蘑。 秋季在林中地上群生,有時近叢生或單生。 分布於內我國黑龍江、福建、青海容、新疆、西藏、山西等地區。 可食用,菌肉厚,具香氣,味鮮美,是優良食用菌。可栽培,國外試驗在腐殖質上栽培效果好。用此菌試驗抗癌效果表明,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為9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100%。 該蘑菇會有維生素 B1,能調節機體糖代謝,促進神經傳導。經常食用有預防腳氣病的作用。另外,有與松、榛、山楊形成外生菌根的記載。
C. 這是什麼蘑菇我這有吃的叫什麼名字
紫丁香蘑(拉丁文學名Lepistanuda),又稱裸口蘑,紫晶蘑,傘菌目、口蘑科、香蘑屬真菌,別稱為紫蘑菇,因為蕈柄呈紫丁香色,很漂亮,因此叫紫丁香蘑,紫丁香蘑從栽培到產菇採收,需要很長的時間,且菇體生長的環境溫度很低,產量稀少,但其傘肉鮮嫩甜美、口感具彈性,吃起來有非常濃郁的獨特菇香,因此在歐洲受歡迎程度與松露及牛肝菌齊名,在法國被視為上等的食材,需要在很高檔的餐廳才吃得到的食物。
紫丁香蘑原為珍稀葯食用菌,不僅美味而且營養價值,高紫丁香蘑內含有豐富之維生素b1,可預防腳氣病,另外,據文獻記載紫丁香蘑的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90%,對艾氏瘤的抑制率為100%,惟新鮮菇體不可生食,需經烹調煮熟後方可食用 紫丁香蘑因有非常濃郁的獨特菇香及口感,因此做任何的料理均非常的美味,吃法通常仿照牛肝菇,將紫丁香蘑切成小塊,和蔥、肉丁一起快炒,快熟時再加入起司;還有一種吃法是把蛋煎成薄片.將前述炒好的紫丁香蘑包入成蛋包,也可以只加肉炒熟吃,也可以做成排餐的佐醬、美大面醬、焗烤起司、炒飯、煮魚湯、燉雞、火鍋湯底或是直接煮清湯加鹽調味即可,也可以整朵塗上起司放入烤箱烤熟吃,也可以在包子、餃子或肉粽的內餡里加入紫丁香蘑,那風味真是非常的好吃.另外,也可以把紫丁香蘑曬干磨成粉,加入麵粉里做成面條,也很美味。
D. 紫丁香蘑的形態特徵
菌蓋,菌肉,菌柄
1、菌蓋。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3.5-10cm,半球形至平展,有時中部下凹,亮紫色或丁香紫色變至褐紫色,光滑,濕潤,邊緣內卷,無條紋。
2、菌肉。菌肉淡紫色,較厚。菌褶紫色,密,直生至稍延生,不等長,往生邊緣呈小鋸齒狀。
3、菌柄。菌柄長4-9cm,粗0.5-2cm,圓柱形,同菌蓋色,初期上部有絮狀粉末,下部光滑或具縱條紋,內實,基部稍膨大。
E. 這個是什麼蘑菇
紫丁香蘑又稱裸口蘑、紫晶蘑。是傘菌目白蘑科香蘑屬的經濟型真菌,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半球形至平展,亮紫色或丁香紫色變至褐紫色,邊緣內卷,...更多>
其他名稱:裸口蘑、紫晶蘑、Tricholomataceae
分布區域:福建、青海、新疆、西藏
生物分類:真菌門(Eumycota)、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層菌綱(Hymenomycetes)、同擔子菌亞綱(Homobasidi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香蘑屬、紫丁香蘑
F. 紫丁香蘑的栽培工藝
這三個種中較易於栽培的是粉紫香蘑。栽培工藝與雙孢蘑菇極其相似,即:培養料發酵→進料鋪床播種→發菌→覆土調水→出菇及管理。以4~6月初為適宜播期。常用配方:干牛馬糞660公斤,茅草或稻草300公斤,硫酸銨20公斤,尿素5公斤,過磷酸鈣5公斤,石膏10公斤,含水量65%左右。
建堆發酵:與雙孢蘑菇完全相同,發酵後的料含水量60%左右,pH值7.0左右。
發菌和出菇管理:發菌的料溫以22~27℃為好,菌絲長至料的2/3時覆土,覆土1.5~2.0厘米厚為宜。覆土後要調水保濕,並加大通風,給予適量散射光。出菇期菇房溫度保持20~28℃,大氣相對濕度90%左右。覆土後7~10天出現原基。出菇期1個月左右,產量為25~4.0公斤/平方米,整個生產周期70~80天。
紫丁香蘑的栽培工藝與粉紫丁香蘑相同,只是發菌期和生理後熟期過長,一般播種後要6~12個月才可出菇。
G. 紫丁香蘑的相關資料
農試所經過長達六、七年的研究試驗,已可成功量產栽培法國引進的紫丁香蘑,將在近期正式推廣。這種新品種的菇類營養和風味都很好,在歐洲是很高檔的食材,而且堆肥培育可說是完全有機栽培,是很好的健康抗癌食品。農試所副所長陳炳輝表示,農試所從法國引進的紫丁香蘑,經過六、七年實驗和栽植,已可量產,農試所將在近期開始向農民推廣。
農試所助理研究員陳美杏指出,這種新種菇類因為蕈柄呈紫丁香色,很漂亮,因此叫紫丁香蘑,聞起來有濃濃的菇香,肉質鮮嫩,口感很好。而且富含維他命A1,又有抗癌效果,因此在歐洲是很高檔的餐廳才吃得到的食物,目前整個歐洲年產量不過二百五十公噸的三百公噸之間,價格約為普通蘑菇的五倍。農試所六、七年前引進兩個歐洲的紫丁香蘑品種,經雜交改良和不斷試作,發現用雜草和雞糞做成的堆肥,栽培紫丁香蘑產量最理想,而且成本也比用木屑低,同時利用農業廢棄物來生產,更有環保概念。目前一個溫室栽培床面積約0.9平方公尺,經二月月栽植後,可采三期,共約一個半月,總產量約達六至十公斤。陳美杏說,紫丁香蘑可以加肉炒熟吃,也可以整朵微波爐蒸熟或烤熟,吃原味,都很美味,預料不久國人就可以吃到這種歐洲流行的高檔菇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