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極品牡丹

極品牡丹

發布時間: 2023-02-08 17:10:46

① 「姚黃魏紫開次第,不覺成恨俱零凋。」是什麼意思

原指宋代洛陽兩種名貴的牡丹品種。後泛指名貴的花卉。 出處宋·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姚黃魏紫開次第,不覺成恨俱零凋。」 示例:~已稱妍,高格還應上降仙。 ★清·趙翼《檀橋席上賦紅牡丹》 用法:作主語、賓語;泛指名貴的花卉。 人名:齊齊哈爾有人名為姚黃魏紫 傳說: 牡丹極品:姚黃和魏紫的故事 第一種: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說法。這話的確不假,然而,在洛陽牡丹中,姚黃和魏紫卻是最好最奇的兩種名花。如果說牡丹是花中之王,那麼,姚黃和魏紫便可稱「牡丹之冠」。說起來,關於這兩種名貴牡丹的來歷,在洛陽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十分美妙動人的傳奇故事哩。 據說,在宋朝的時候,邙山腳下有個名叫黃喜的窮孩子,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黃喜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於家裡窮,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賣過日子。每天才拂曉,黃喜便拿起母親為他張羅好的干糧袋往扁擔上一掛,然後手提柴刀告別母親上山砍柴去了。 在上山必經的山坡路上有個石人。這石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當地人沒有一個說得清楚。自從黃喜第一次上山看見它後,便每次上山都要與它打照面。離石人不遠,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黃喜上下山時,經常在這里解渴、洗滌。山泉旁邊長著一棵綻放紫花的牡丹。這株牡丹長在這里究竟有多少年了,當地人也沒有一個講得明白。反正黃喜第一次上山時,它就長在那裡了。與每天一樣,黃喜總是早晨第一個來到這里,然後他不失童趣地從扁擔上取下干糧袋,往石人頸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接著,他又走到山泉旁邊,捧起幾捧泉水澆在紫牡丹根部,說:「牡丹姐,喝水吧!」之後,黃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黃喜已長成了一個健壯、英俊的大小夥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賣柴,勤勞朴實,心地善良。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砍完柴後,來到石人面前,取下掛在石人脖子上的干糧袋,笑嘻嘻地說:「石人哥,你不吃饃,那我可吃啦!」吃過後,他又走到山泉邊喝了幾口泉水,接著又給紫牡丹澆了幾捧泉水,然後再挑起柴擔下山去。 這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遠看就像挑了兩座小山,連扁擔都壓彎了。走了沒多久,他感到有點累,便傍著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擔歇息一會。就在這時,一名姑娘從山上走下來,當走到黃喜跟前時,竟主動地提出要幫他挑柴。這下搞得黃喜很不好意思,一個大男子怎好讓一個年輕嬌美的姑娘家挑重擔呢?便連連擺手不同意,急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姑娘見他窘成這樣。不禁笑了起來,接著不由分說,便上前把柴擔搶了過來,挑起來就往山下走去。不知怎麼的,黃喜在後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這樣,姑娘一口氣將柴挑到了黃喜家。這時,黃喜母親正在灶前做飯,見到兒子領回一個美貌的姑娘,心裡高興得不得了,她連忙把姑娘讓進屋裡,又是讓座,又是倒茶。但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來到自己家一樣,袖子一卷,就下廚房,相幫老人一道生火、擀麵,什麼活都干,一刻也不閑,把黃喜娘弄得歡喜極了。 飯後,黃喜去集市賣柴。黃喜母親就拉著姑娘的手說起家常來。姑娘說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聽了這些,老人就更想要她做媳婦了。她將這心願對姑娘一說,姑娘也就羞答答地同意了。從此,紫姑就在黃喜家住了下來。紫姑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她綉的牡丹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黃喜上街賣柴也順便帶點牡丹花刺綉去賣,總是一下子就被人買去。這樣過了一陣子,家境就逐漸好了起來。於是,黃喜母親就催他倆早日把婚事辦掉。但紫姑卻勸她不要著急,說再等一會,等到自己到黃喜家滿了一百天,就正式結婚。 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紫姑有一顆寶珠,整天都含在嘴裡,不如此她就不能正式成為凡人,她的原身即是山泉邊那株紫牡丹。自從她踏進黃喜家願作他家媳婦後,她就不僅自己含,還叫黃喜與她輪流含。她還一再叮囑黃喜只可含著,不能咽下,否則,兩人就不能結為夫婦。黃喜便間紫姑這珠子究竟有何妙用,她說它能提神強身,砍柴、挑擔就會不感到飢餓和勞累。為了試驗一下這顆寶珠的妙用,有一天黃喜砍的柴特別多,但他挑在肩上竟不覺得重,很輕松地便挑下了山。因此,他認定這果然是顆寶珠,每天都記得要含一含,而且,他還在心裡默記著天數,一待含夠一百天,便好與紫姑成親了。 時間日復一日過去了,黃喜含珠已含了99天,再過一天就將期滿了。這使他興奮不已,滿懷喜悅地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第二天,黃喜仍與往常一樣上山砍柴。當他走到石人面前時,竟喜不自禁地對石人說:「石人哥,我明天就要與紫姑成親了,你為我高興嗎?」說完,他對石人笑了笑,又來到泉水邊,想把這喜訊也告訴那株紫牡丹聽。但他一想又不對了,自從與紫姑相識後,他就沒再在這山泉邊見到那株紫牡丹。當時他還以為是誰把它挖走了,心裡好幾天都不高興。現在他又想起了這事,不禁脫口問石人知道不知道他那牡丹姐姐究竟給誰挖走了?現在何處?沒想到他這一問後,石人居然說起話來,說:「就在你家裡!」 黃喜大吃一驚,一邊後退,一邊驚問石人怎麼會說話。這時,石人就對他說,那個紫姑就是紫牡丹變的,她是個花妖精,要你含珠子是要吸干你身上的精血、元氣,今天是最後一天,明天你就將沒命了。 對石人這番話,黃喜不大相信,他覺得紫姑不會害他,但他又想到那株突然失蹤的紫牡丹,心中也不由有些害怕了。黃喜便再三追問石人說的話是不是事實,石人仍一口咬定是事實,並對黃喜說:「你要活命還來得及,那就是回家後把那棵珠子吞下去就行了。」 黃喜是個忠厚老實之人,他將石人的話信以為真,一回家,紫姑又要他含珠子,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將珠子咽下去了。紫姑一見,臉色立刻就變了,人也差一點暈倒。黃喜娘連忙攙扶住她,並連聲追問兒子這是怎麼回事?黃喜是個孝子,也從來不知道說謊話,他便將石人不久前講的話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出來。 聽了這么一說,紫姑什麼都明白了,原來黃喜上了石人的當。接著,紫姑一邊哭,一邊講真情。原來,那石人是個石頭精,它見紫姑貌美,便起意霸佔她為妻。紫姑不從,石人仍死死糾纏她,但因紫姑有那棵寶珠增加法力護身,故石人只得無可奈何。而且,只要紫姑、黃喜含這顆寶珠滿了百天,結為夫婦,那石人就更無計可施了。但現在黃喜已將寶珠咽下了肚,不僅紫姑失去了護身之寶,而且黃喜也將死去,這樣,石人就可施妖法脅迫紫姑從他了。 一聽此話,黃喜大夢初醒,後悔不已,滿腔的悲憤更促使他要找石人去拚命。這時,紫姑便指點他帶上利斧去,要一下將石人頭劈開,再將頭中一部無字天書取出拋向空中用,那麼,天神就會懲罰石人。 於是,黃喜馬上提起斧頭就上山。到了石人那兒,他用盡全身力氣朝石人頭上劈去。劈開後的頭中果然有本無字天書,黃喜取出書就用力朝天上拋去,頃刻間,頭頂就出現一道閃光,接著一聲霹靂,將石人擊得粉身碎骨,七零八落。 這時,黃喜肚中的那顆珠子開始作怪了,燒得他心裡十分難受,就像一團火焰要從他咽喉中冒出來。他趕忙喝了幾大捧山泉,但仍燒得難受,無奈,他只得縱身跳入泉水中。沒想到他只在水面上打了個旋,便立刻被水吞沒了。 不一會,紫姑也從山下跌跌撞撞地趕來了。她一見黃喜已投身山泉,便也跟著跳了進去。 一段日子之後,這山泉旁邊突然長出了兩株奇異的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株開紫花,爭奇斗艷,相互輝映,人們聞知後,都紛紛上山來觀看、欣賞,都說這是黃喜和紫姑的化身。 也不知過了多久,這山泉邊的兩株牡丹分別移植到了洛陽城裡姚家和魏家的花園里,從那以後,人們便管姚家的黃牡丹叫「姚黃」,而將魏家的紫牡丹叫「魏紫」。一直到現在,這兩種牡丹還是洛陽牡丹中的極品哩! 第二種: 古人把牡丹稱為花中之王,又把「姚黃」稱為牡丹之王,把「魏紫」稱為牡丹王後。「姚黃魏紫」幾乎成了牡丹的代名詞。關於花王和王後,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故事: 相傳,唐朝時候,牡丹山裡有一個小樵童,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父母早亡,一個靠打柴為生,小樵童酷愛牡丹,砍柴時遇到牡丹,總是要為它理理枝,澆澆水等,從沒有毀壞過一株牡丹。 樵童每天上山砍柴,總要經過山坡上一個石人身邊。石人不知是從什麼時候就立在這里了,有模有樣的,十分可愛。上山時,樵童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說:「石人哥,你吃吧!」下山時,又取下來,笑笑說:「石人哥,你不吃,我可要吃了!」在山中打柴,難得遇見生人,樵童對石人也感到很親熱,有時還對著它自言自語,訴說自己的心事,他感到,石人哥能聽得懂。 轉眼間,小樵童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年輕後生。一天,他照例打完一擔柴,下山時,到石人前,准備休息一會。忽見一年輕女子從石人背後閃現出來,樵童感到異常驚訝。樵童轉身要走,那姑娘卻攔住了他,告訴他她叫花女,孤身一人,願與他結為百年之好。樵童聽後連連搖頭,說道:「花女大姐,咱們倆素昧平生,一無媒,二無證,此事不妥。再說,我很貧窮,跟了我,你會受苦的。」花女說:「石人為媒,牡丹山作證,不行嗎?若我們結為夫妻,憑我們的辛勞,我們會好起來的。」樵童仍然不肯:「石人和牡丹山能作媒證嗎?」話音未落,沒想到石人竟開口說話了:「老弟,我就當媒人,你就答應吧!」說罷,石人手上現出一顆明晃晃的珠子:「拿去吧,這叫二花長生珠,可作為你們的媒證。」樵童又驚又喜,從石人手中接過寶珠,對石人拜了又拜:「石人哥既肯作媒,這是上天有意,我答應了。」花女高興地笑了。樵童和花女挽手正在離開,石人又告訴他們:「這顆寶珠,你們夫妻二人轉換著,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個時辰。否則,你們夫妻就會拆散。」樵童忙問:「為什麼呢?」石人說:「一百年後再問我吧。」說罷,便不再開口。 春去冬來,一百年過去了。樵童和花女都已白發蒼蒼,可奇怪的是,他們雖然都已年過百歲,仍然身強體壯。樵童每天上山砍柴,花女在家操持家務,二人生活得和睦幸福。這一天,樵童再次來到石人身邊,說道:「石人哥,一百年已經過去,你能不能再開金口,告訴我為什麼我們要每天噙那寶珠呢?」石人真地開了口:「老弟,那顆寶珠本是一丸仙丹,噙到口中百年以上,你就可以長久地活在這牡丹山裡。」樵童說:「說真的,我真不想離開這牡丹山,可現頭發都白了,還能活多久呢?」石人告訴他:「回去後,你把那顆寶珠等他兩半,你和花女各吃一半,你就全明白了。」 樵童回到家,依言把那丸仙丹一分為二,他和花女各吃了一半。霎時,樵童變成了仙童,花女復原為仙女。清風吹來,他們飄飄悠悠地飛上了雲天,整個牡丹山盡收眼底。 原來,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她愛上勤勞誠實又酷愛牡丹的樵童,帶仙丹一顆,讓護花仙翁做媒,與樵童結為夫妻,寧願在人間受苦百年,決心超度樵童成仙。 樵童與花女升上雲天,從空中飄下一黃一紫兩條手帕,落在地上,立即化作兩棵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棵開紫花,花朵奇美。都說它們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黃花最美,人稱花王;紫花稍次,人稱花後。即後人所說的姚黃和魏紫。

② 白茶牡丹的等級如何區分

1、從嫩度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毫心多、顯葉,葉張細嫩。

一級白牡丹:毫心顯,葉張細嫩。

二級白牡丹:有毫心,稍瘦,葉張尚嫩。

三級白牡丹:少數瘦毫心,有部分芽尖,葉張稍粗。

2、從凈度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

一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

二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有少數嫩綠片和輕片。

三級白牡丹:無蠟葉、籽及老梗,有破張及小型老葉、泛紅葉、嫩綠片、小黃片。

3、從香氣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鮮嫩純爽,毫香顯。

一級白牡丹:鮮嫩純爽,有香。

二級白牡丹:鮮純正,略有毫顯。

三級白牡丹:純正或微粗或帶青氣香。

4、從滋味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清甜醇爽,濃厚,毫味足。

一級白牡丹:尚清甜,醇爽,有毫味。

二級白牡丹:濃醇。

三級白牡丹:濃稍粗或稍粗淡。

5、從葉底上區分

特級白牡丹:毫心多,肥壯,葉張軟嫩,芽葉連枝,葉張完整、色黃綠,葉梗葉脈微紅明亮。

一級白牡丹:毫心稍多,葉張軟嫩尚完整,有破張,葉張微紅,尚明亮。

二級白牡丹:稍有毫心,葉張尚軟,葉色稍紅,有破張。

三級白牡丹:葉張尚軟,破張多,葉色稍紅或顯黃。

③ 牡丹的極品,叫什麼

姚黃和魏紫

④ 十大名貴牡丹

十大名貴牡丹有:姚黃、魏紫、趙粉、豆綠、二喬、御衣黃、洛陽紅、青龍卧墨池、白雪塔、酒醉楊妃。

1、姚黃

酒醉楊妃是牡丹名貴品種,開粉紫色花,盛開頂部為粉紅色。由於植株枝條柔軟,花頭下垂,纖纖醉態,故名「酒醉楊妃」。

⑤ 牡丹王和白牡丹的區別

1、外形不同

白牡丹的外形,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芽頭較細長,白毫密專布。葉片窄而長屬,呈艾草色或翡翠色。葉片背面也密布白毫。梗較長。

牡丹王的外形,一芽一葉,偶有一芽二葉(末一葉為小葉殼)。芽頭短肥,密布白毫。葉片短圓,呈素色或艾草色。葉背面密布白毫。梗較短細。

2、價格不同

白牡丹,價格比白毫銀針低,比牡丹王也低。但它的價格比壽眉要來得高。

牡丹王,由於產量低於白牡丹,而在營養價值和口感上更近乎白毫銀針,所以它的價格,比白牡丹高上許多許多。

3、採摘時間不同

白牡丹的採摘時間,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幾天。高山溫度低,大約能採到穀雨前。平地氣溫高,只能採到清明後大概一周。

牡丹王的採摘時間,在每年的清明節前。白毫銀針采完,小葉殼長大的時候,就是采牡丹王的時候了。牡丹王的採摘時間,只有短短的3-5天。當然,天氣冷,葉片抽得慢,能多條2-3天。所以,牡丹王的產量,比白牡丹少很多。

⑥ 極品牡丹王是不是白茶能收藏嗎

福鼎白茶國標裡面的牡丹有特級 一級 二級 三級。你說的極品牡丹王應該就是商家自詡的,其實就是特級牡丹王。福鼎白茶都是可以收藏的,等級越高收藏價值越高。

⑦ 特級白牡丹為什麼那麼貴

特級白牡丹顆顆芽芯,按照一泡茶是7克的重量來說,就有百多個芽頭了。光是特級白牡丹的採摘人力,就能算懂價值了。更何況,特級白牡丹一年的採摘時間不超過20天,(清明節以前第一波茶葉),只佔白茶總產量的8%以下,嫩芽且難以採摘又是沒產量,越是稀少越是珍貴。不同級別的茶有不同的香氣,對於特級白牡丹來說,毫香蜜韻是其他等級的茶無法比擬的,這成了眾多愛好者的奢求。

隨著時間的陳放,內含物的陳化轉變得越來越醇厚,與陳香並存的依舊是那白茶特有的毫香。特級白牡丹存放至五六年就算老白茶了,因它產量少,能存成老茶的數量更是難得。品質上乘的銀針,目前價格已經很高且難找。

時間也是工藝。白茶有句話叫「一年茶,三年寶,七年葯。」可以說每到一個台階,白茶的質量、價格都會跨上一個台階。

特級白牡丹以芽頭製作,營養豐富,氨基酸含量高,銀針特級白牡丹中的茶多酚含量也高,沒有經過任何破壞,喝上一杯,趕走體內堆積的代謝垃圾。

從口感上來說,因為氨基酸含量高,甜味也很明顯,從營養角度上,白茶的茶氨酸含量高,茶氨酸的高效抗氧化作用無需再贅述。多方面的屬性,成就了陳年特級白牡丹的珍貴。

🤭🤭2015年極品老特級白牡丹,要不要來一杯感受下?

⑧ 沉香亭的來歷

沉香亭建在一座人工堆築的土山頂上,全部用沉香木構造。皇帝帶了他寵幸的妃子、大臣、宦官,在這里游樂宴飲,最方便觀賞極品牡丹。坐在亭里,四周紅、紫、淡紅、純白的牡丹花爭奇斗艷,特別那種能變色的珍奇品種,叫做「晨純赤、午濃綠、夕黃」,普通人一輩子沒見過。宮苑內還有宴外賓、觀馴獸、表演雜技的專門處所。

沉香亭近景

熱點內容
茶花不去土 發布:2025-08-24 02:09:28 瀏覽:8
紡織人七夕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349
帶刺的盆景花 發布:2025-08-24 01:59:24 瀏覽:62
曲子梅花淚 發布:2025-08-24 01:56:57 瀏覽:153
梨盆栽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24 01:51:23 瀏覽:817
洽談室擺放什麼綠植 發布:2025-08-24 01:47:05 瀏覽:214
冰糖百合銀耳的功效 發布:2025-08-24 01:47:04 瀏覽:816
專業做辦公綠植 發布:2025-08-24 01:47:02 瀏覽:721
西蘭花不是 發布:2025-08-24 01:38:23 瀏覽:174
玫瑰花降糖 發布:2025-08-24 01:31:43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