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海百合綱

海百合綱

發布時間: 2023-02-06 10:52:55

Ⅰ 海百合綱的外形特點

柄海百合類外觀很像植物,可以分根,莖(柄)、冠3部。海羊齒類莖(柄)僅在幼期存在,成長後消失,僅留最頂端1節,稱為中背板。
莖由多數環狀骨板構成,常有稱為根卷枝或卷枝的附屬物。莖的固著端有的擴大為盤狀,有的為指狀、葉狀或錨狀,藉此固著於海底。海羊齒的卷枝集中在中背板周圍,用以爬行海底或暫時固著。卷枝數目、節數和形態是海洋齒分類的重要依據。
冠包括萼和腕2部分。初發生時,萼由2環骨板構成,每環有板5個,下面1環稱基板,上面1環稱口板。以後口板變成瓣狀。並在2環板之間出現 1環支持腕的5個輻板。具有這種結構的萼稱為單環萼。如在基板之下再分化出1環下基板,則稱雙環萼。現生的海百合絕大多數都是單環萼。海羊齒類萼不發達,呈盤狀,僅能看到中背板和輻板。口和肛門均朝上,步帶溝和口相通,溝隨腕而分,溝側富有纖毛,能輸食物入口,故步帶溝又名食溝。
腕數原始為5個,常再分枝成多個,因此,有第1次(原腕板),第2次(雙列板)和第3次(掌板)之分。與分歧點相當的腕板稱分歧軸。從1個分歧軸到次1個分歧軸之間的腕板數目常隨種而異。在描述海百合時,常用符號來表示腕板數目和不動關節的位置。如ⅡBr4(3+4)表示第2次腕板共4塊,第3~4板間為不動關節。
腕的兩側有一系列羽枝,交互出現在各腕節的一側,因此,除不動關節靠下邊的1節外,每節有1羽枝。羽枝由羽枝節構成,其節數和形狀在分類上很重要,描述時常用P、P、P、…表示不分枝腕外側的第 1、第2、第3羽枝,P、P、P、…表示內側的第1、第2、第3羽枝……(圖2)。用P、P、P表示第1次腕、第2次腕和第3次腕分出的羽枝。
生殖腺位於生殖羽枝內,成熟的生殖細胞破羽枝壁而放於水中,或仍附於羽枝上。胚有纖毛,在破卵膜稍後即獲得海百合綱所特有的纖毛環。海百合類的幼體呈桶形,故名樽形幼體。樽形幼體進一步發育為有柄幼蟲。

Ⅱ 海百合綱的現存分類

關節海百合目 Articulata
深海海百合科 Bathycrinidae
等節海百合科 Isocrinidae
具長柄和卷枝,固著生活在200米深海軟泥或沙質海底,例如海百合(Metacrinus)、西印度海百合(Cenocrinus)。是非常古老的一個類群。
櫛羽星科 Comasteridae
節羽枝科 Zygometridae
五腕羽枝科 Eudiocrinidae
美羽枝科 Hemerometridae
瑪麗羽枝科 Mariametridae
短羽枝科 Colobometridae
脊羽枝科 Tropiometridae
花羽枝科 Calometridae
星羽枝科 Asterometridae
無柄。 大多產於淺海,底質多半都是硬的石底、貝殼底或沙底,少數種生活在軟泥底。營自由生活,也能暫時附著在岩石或海藻上。如海羊齒(Antedon)、羽星(Comanthus)。
海羽枝科 Thalassometridae
海羊齒科 Antedonidae

Ⅲ 海百合綱的介紹

棘皮動物門的一綱。在古生代繁盛,現已衰退。化石種類約有5000多種 。 本綱分為4個目(或亞綱):游離海百合目(Inanata)、可曲海百合目 (Flexibilia)、圓頂海百合目(Camerata)和關節海百合目(Articulata)。 現存僅1個關節海百合目或稱亞綱,約有 610多種。類型 現存的海百合分為2 個類型:①柄海百合類,終生有柄,營固著生活。②海羊齒或稱羽星類,成體無柄,營自由生活或暫時性固著生活。

Ⅳ 棘皮動物分為哪幾個綱

該類動物始於距今 5.7億年的古生代下寒武紀,已記錄的化石約 13000種。現生棘皮動物一般分為5綱,約有5900種,中國沿海現採到約500種。 1.海百合綱(Crinoidea) (代表動物:海百合) 現生棘皮動物中最為古老的一綱。暫時或終身營固著生活。口與肛門都朝上,腕分枝似羽,管足呈觸手狀。幼體呈桶狀。全世界約有610種。體有柄(海百合類)或成體無柄(海羊齒類),頗似植物。具有分肢的腕。步帶溝內生觸手,無運動功能,可捕食。雌雄異體,生殖腺位於生殖羽內。個體發育中經過蛹形的樽形幼蟲。 2.海參綱(Holothurioidea) (代表動物:刺參 梅花參 海棒槌)體延長成圓筒形,一端有口,周圍長有觸手,另一端為 棘皮動物 肛門。骨板不發達,形成微小的骨針或骨片。篩板開口於體腔內。有耳狀幼體。全世界約有900種。 3.海星綱(Asteroidea) (代表動物:海盤車)體扁平,呈五角形或星形,腕與體盤分界不顯,口在腹面,肛門和篩板在反口面。消化器官有一部分延伸入腕中,腕的腹面有步帶溝,管足發達。有羽腕幼體。全世界約有1600種。 4.海膽綱(Echinoidea) (代表動物:馬糞海膽 紫海膽)體呈半球形、心形或餅形。有鈣質小板構成的堅殼,殼上有棘。口在下面,肛門多半在反口面,有篩板。幼體為海膽幼體。全世界約有800種。 5.蛇尾綱(Ophiuroidea) (代表動物:筐蛇尾 海盤)亦稱「陽遂足綱」。體扁平似星,腕細,與體盤分界顯著。篩板在腹面,無肛門。腕無步帶溝。消化系不伸入腕內。有蛇尾幼體。全世界約有2000種。

Ⅳ 誰可以告訴我棘皮動物20個動物的名

棘皮動物的身體構造比較有意思,都呈輻射對稱。棘皮動物全部為海產,在陸地和淡水中絕對找不到它們的蹤影。
棘皮動物的身體外層為棘皮表面有刺狀突。身體不分節,形狀多樣,有星形、球形、圓筒形或樹枝狀的分支等。海星、海膽、海參都是棘皮動物。

蛇尾綱
蛇尾與海星相像,但腕較長,星狀不明顯。蛇尾肌肉發達,比海星更能活動自如,甚至可以利用腕游泳及作翻身運動。

海膽綱
海膽,像略扁的圓球渾身長刺,活像一個帶刺的紫色仙人球,俗稱海刺蝟或刺鍋子。紫海膽可供葯用,冠海膽、環刺毒海膽有毒。

海星綱
海星身體呈星形,有五腕,能彎曲。海星底部中央有口,而肛門則在背部。
海星的外形似五角星,人們還稱其為「星魚」,西方也稱輪星魚。它的體色鮮艷,多呈鮮紅、深藍、玫瑰色、橙色,還有的在粉紅色的底色上點綴著紫色的蟲紋狀花紋和鑲邊,也有的在藍色中有紅斑和紅邊。
海星貌似溫文爾雅,實則不少都是兇猛的肉食者。

海百合綱
海百合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的類型。在古代,海百合的種類是很多的,有5000多種化石,所以在地質學上有重要意義。
海百合身體呈花狀,部分種類海百合能自由在海水裡游動,部分則附在海床上生活。
海參綱
海參綱是棘皮動物中經濟價值最大的一綱,全世界約900多種,從淺海到8000多米的深海都有。中國海域約有100餘種。海參為其典型代表,它身體柔軟,狀如蠕蟲,前端為口,另一端為肛門,背面有幾行不規則的小突起或刺。
人們都知道陸上的有些動物,有冬眠的習性。海參卻反其道而行之,偏偏選擇在食物豐盛的夏季休眠。這是因為海參不能耐20℃以上的高溫。 海參不會游泳,爬行速度相當緩慢,生來沒有眼睛,也沒有銳利武器。

另外還有:

陽燧足

海蟄

水母

海燕

海百合、海參、誨膽、海星和蛇尾五綱

海參,海膽,海蟄,刺參,海帶

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

成體輻射對稱,具棘刺和管足的無脊椎動物。包括海星、海膽、海參、蛇尾、海百合等。

全部海產,除少數浮游外,大多是行動遲緩的底棲種類,少數營固著生活。身體無頭、尾之分,而只有口面與反口面的區別。體盤部常有一塊多孔的小板,稱為篩板,是水管系統的水進出的處所。

真體腔很發達,一部分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統(又稱步管系統)。管足有捕食、感覺、呼吸、排泄等功能。

棘皮動物的化石很多,現存的種類分屬於5綱:

海百合綱(Crinoidea)是最原始的一類。種類不多,如中華海羊齒(Oligometra chinensis)。

海星綱(Asteroidea),如羅氏海盤車(Asterias rollestoni)、海燕(Asterina pecfinifera)、鑲邊海星(Craspidaster hesperus)等。

蛇尾綱(Ophiuroidea)。如日本蛇尾(Ophioplocus japonucus)、薩氏蛇尾(Ophiura sarsii)、筐蛇尾(Gorgonocephalus)等。

海膽綱(Echinoidea),如馬糞海膽(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心形海膽(Echinocardium cordatum)等。

海參綱(Holothuroidea),如刺參(Stichopus japonicus)、海花參(Thelenota ananas)等。
海羊齒 海百合 海燕 海盤車 陽遂足 紫海膽 馬糞海膽 大連紫海膽 刺參 蛸枕 梅花參 光參

海棒槌 海地瓜 藍指海星 圖紋白尼參 瓜參 玉足參

長棘海星,海參,海膽,海蟄,刺參, 麵包海星,殼形海膽,有柄海百合,無柄海百合,梅花參,陽遂足,馬糞海膽,紫海膽,海齒花,海洋齒,海盤車,瓜參,飛白楓海星,盪皮參,
刺參、光參、禿參、 梅花參、加刺參、黑乳參、明玉參、幅肛參、綠刺參、花刺參、花瓣海百合、游離海百合、可曲海百合、圓頂海百合、關節海百合、紫海膽、馬糞海膽、刺冠海膽、石筆海膽、槭海星、角海星,鑲邊海星、騎士章海星、海燕海星、林氏海燕海星、多棘海盤車海星、羅氏海盤車海星、棘櫛蛇尾、陽遂足......

Ⅵ 海百合綱的生殖與發育

海百合類均為雌雄異體,沒有固定的生殖腺,生殖細胞來源於腕近端的羽枝或腕部體腔上皮細胞。無柄類的海羊齒(Antedon)通過羽枝的破裂排出生殖細胞,並粘著在羽枝表面進行孵育,直到幼蟲階段。有柄的海百合(Metacrinus)將精、卵釋放到海水中,並在外界受精,以後發育成樽形幼蟲(桶形幼蟲),自由游泳一段時間後附著變態成一個具柄的海百合。海羊齒由樽形幼蟲變態成一有柄的固著的五角海百合幼蟲(pentacrinoid larva),它很相似於一個小百合,經數月生長後長出卷枝,離開柄而營自由生活。此外許多冷水生活的種都有孵育幼體的習性,它們在腕或羽枝外形成外突的囊狀物,受精卵進入其中,孵育成幼蟲後離開母體。海百合類也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失去部分腕或萼部都能再生。再生過程中,內神經系統起著主要的控製作用。體腔細胞將損傷組織移走,並帶來營養物質,因此在再生中起著重要作用

Ⅶ 海百合綱(Crinoidea)

硬體分冠部(萼與腕)、莖和根三部分,五輻射對稱,狀似百合花(圖4-82,1)。萼部分杯形的萼及其腹面的萼蓋,口孔隱伏於萼蓋下或裸露,萼由許多規則排列的骨板拼成,通常兩圈,第一圈為五塊底板,第二圈為五塊輻板,彼此交錯排列,有的於底板內具一圈內底板。輻板間可插入間輻板,後方的間輻板為肛門所在,具一塊輻肛板或數塊肛板,或由許多肛板組成肛管(圖4-82,2~3)。

腕由萼部輻板處向上分出,其中心通至體腔,由許多骨板組成,可分支數級,腕兩側具腕羽。莖支持冠部固著它物上,無莖種類浮游為生。莖由莖板疊置而成,中心有孔。

圖4-81 海蕾綱化石代表

(引自何心一等,1987)

1—Devonoblastus,a.側視,b.口面觀,黑龍江,泥盆系;2—Mesoblastus,a.側視,b.口面觀,貴州,下石炭統

圖4-82 海百合的形態及冠部骨板分解

1—海百合的形態(據Bather,1900);2—海百合冠部切面圖(據Moore,1952);3—冠部骨板分解,CP.莖,IBB.內底板,BB.底板,RR.輻板,iR.間輻板,RA.肛輻板,A.肛管,ⅠBr、ⅡBr、ⅢBr.為各級腕板(據Twenhofel,1935)

海百合出現於中奧陶世早期,志留紀時盛,至早石炭世達到鼎盛,二疊紀數量減少,中生代再度繁盛,一直延續至現代。化石代表有Cupressocrinites(松球海百合,圖4-83,2),Pisoc⁃rinus(豆海百合,圖4-83,1),Encrinus(石蓮,圖4-83,3)等。

Ⅷ 海百合綱的生態分布

柄海百合類多棲息於深海;海羊齒類多生活在沿岸淺海,最深不超過1500米,極個別的到4000米。底質多半都是硬的石底、貝殼底或沙底,少數種生活在軟泥底。卷枝的長短和粗細同棲息的底質常有密切關系:生活在粗底質的種類,卷枝強壯而且長大;抓住其他物體作為附著基的種類,卷枝短而粗壯;生活在軟泥底的種類,卷枝細長而直。
海羊齒類以印度洋-西太平洋區種類最多,包括了海羊齒的絕大多數,特別是小腔海羊齒類。分布中心是以呂宋、婆羅洲和新幾內亞為界的三角區,中心以外逐漸減少。中國的海羊齒絕大多數均分布在南海,南海約有60多種,黃渤海種類很少,僅有1種。在底棲動物群落中,海百合類很少為優勢種。在條件適宜時,有時在局部海區大量出現,種群密度可達每平方米65個個體。
海羊齒營暫時性固著生活,離開附著基,腕能上下擺動游泳。在10個腕的種類,游泳的姿勢是相間的5腕上伸,另5腕下收。櫛羽枝類能用腕在地面匍匐移動。
本類動物多為濾食性,食物主要為浮游生物。深水柄海百合的食物包括小的端足類、橈足類、軟甲類的幼體、硅藻、原生動物和有機碎屑。淺水海羊齒的食物包括甲藻、硅藻和小形甲殼類。櫛羽枝類的食物包括單細胞的絲狀藻、硅藻、有孔蟲和小形甲殼類等。在海洋里幾乎沒有什麼動物會吃海百合,A.H.克拉克認為可能由於海百合觸手能分泌1種有毒物質,麻痹其他動物。
吸口蟲是寄生於海百合類的特殊多毛類,種類很多。它們能伸出長吻徐徐匍行於寄主的腕上或盤上,有的能形成類似蟲癭或胞囊的構造,躲在里邊。與海百合類營共棲的動物很多,如蛇尾綱的板蛇尾、甲殼類的假鼓蝦、鎧甲蝦和浪漂水虱等。

Ⅸ 海百合是種植物嗎

不 海百合是動物 海百合 英文名:Crinoid;sea lily 分類: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 海百合綱(Crinoidea) 海百合綱 (Crinoidea) [編輯本段] 棘皮動物門 的一 綱 。在 古生代 繁盛,現已衰退。化石種類約有5000多種 。現存僅1個關節海百合目或稱 亞綱 ,約有610多種。現存的 海百合 分為2 個類型:①柄海百合類,終生有柄,營固著生活。② 海羊齒 或稱羽星類,成體無柄,營自由生活或暫時性固著生活。 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百合綱(Crinoidea)海生無脊椎動物的統稱,成體以柄固著於海底而生活。柄上有鱗莖狀的身體和羽狀分枝形似蕨葉的觸手(腕),整個動物外形似植物。柄由石灰質的圓盤構成;身體具內骨骼,由排列緊密的石灰質骨片構成。海百合主要見於深海,以有機物碎屑為食。現存80種,長度均不超過60公分(24吋)。許多種歸屬於後海百合屬(Metacrinus),分布范圍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美麗新海百合(Neocrinus decorus)是西印度群島的常見種。已知絕滅的有5,000多種,其中有的長達20公尺(65呎)。這些絕滅種是古生代的重要標志化石。 柄海百合類外觀很像 植物 ,可分根、莖(柄)、冠3 部。海羊齒類莖(柄)僅在幼期存在,成長後消失,僅留最頂端1節,稱為中背板。莖由環狀骨板構成,常有稱為根卷枝或卷枝的附屬物。莖的固著端擴大為盤狀、指狀、葉狀或錨狀。海羊齒的卷枝集中在中背板周圍。冠包括萼和腕2部分。海羊齒類萼不發達,呈盤狀,僅能看到中背板和輻板。腕數原始為5個,常再分枝成多個。腕的兩側有一系列羽枝,交互出現在各腕節的一側。柄海百合類多棲息於深海;海羊齒類多生活在沿岸淺海,一般不超過1500米。底質多半都是硬的石底、貝殼底或沙底,少數種生活在軟泥底。海羊齒類以 印度洋 - 西 太平洋 區種類最多,中國的海羊齒 南海 約有60多種, 黃海 渤海 僅有1 種 。該類動物多為濾食性,食物主要為 浮游生物 。吸口蟲是 寄生 於海百合類的特殊多毛類,種類很多。許多動物與海百合類共棲。該綱分為4 個目 (或亞綱):游離海百合目、可曲海百合目、圓頂海百合目和關節海百合目。現生的海百合均屬關節海百合目

Ⅹ 動物分為哪幾大類(他們各有什麼特徵)

動物分類依據不同標准有不同的分類結果: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動物分類是按照界門綱木科屬種來分的

動物分類

Subkingdom Parazoa - 側生動物亞界

Subkingdom gnotozoa - 原生動物亞界

Protozoa - 原生動物門

Orthonectida - 直泳蟲門

Rhombozoa - 菱形蟲門

Subkingdom Metazoa - 後生動物亞界

Porifera - 多孔動物門(海綿)

Placozoa - 扁盤動物門

Radiata - 輻射對稱動物

Cnidaria - 刺胞動物門

Ctenophora - 櫛水母動物門

Bilateria - 兩側對稱動物

Protostomia - 原口動物超門

Priapulida - 鰓曳動物門

Entoprocta - 內肛動物門

Acoelomorpha -無腔動物門

Platyhelminthes - 扁形動物門(扁蟲)

Nemertina - 紐形動物門(紐蟲)

Pseudocoelomata - 擬體腔動物

Nematoda - 線蟲動物門(蛔蟲)

Nematomorpha - 線形動物門

Rotifera - 輪形動物門(輪蟲)

Acanthocephala - 棘頭動物門

Kinorhyncha - 動吻動物門

Coelomata - 真體腔動物

Gastrotricha - 腹毛動物門

Gnathostomulida - 顎胃動物門

Micrognathozoa - 微顎動物門

Loricifera - 鎧甲動物門

Cycliophora - 環口動物門

Mollusca - 軟體動物門(軟體動物)

Sipuncula - 星蟲動物門(星蟲)

Echiurida - 螠蟲動物門

Pogonophora - 須腕動物門

Pentastomida - 舌形動物門

Annelida - 環節動物門(節蟲)

Tardigrada - 緩步動物門(水熊蟲)

Onychophora - 有爪動物門

Arthropoda - 節肢動物門(昆蟲等)

Lophophorata - 觸手動物

Phoronida - 帚蟲動物門

Ectoprocta - 外肛動物門(苔蘚蟲)

Brachiopoda - 腕足動物門

Deuterostomia - 後口動物超門

Echinodermata - 棘皮動物門

Chaetognatha - 毛顎動物門(箭蟲)

Hemichordata - 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等)

熱點內容
婷婷七月色丁香綜合 發布:2025-08-24 10:51:44 瀏覽:298
春天的荷花是什麼樣的 發布:2025-08-24 10:35:54 瀏覽:625
咸魚賣綠植 發布:2025-08-24 10:30:41 瀏覽:356
上海玫瑰公館 發布:2025-08-24 10:24:44 瀏覽:209
石膏花藝 發布:2025-08-24 10:11:38 瀏覽:990
歷代畫荷花圖 發布:2025-08-24 10:05:33 瀏覽:901
七夕李純 發布:2025-08-24 10:04:08 瀏覽:620
連江丹陽櫻花 發布:2025-08-24 10:01:45 瀏覽:392
蘭花集團甲醇 發布:2025-08-24 09:56:50 瀏覽:726
白描花卉作品 發布:2025-08-24 09:49:56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