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剛發芽圖片

牡丹剛發芽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03 02:18:02

牡丹發芽後如何養護

牡丹花在發芽之後,應該盡快的進行抹芽,如果是剛栽種的話,只需要留下頂芽就行,側芽是可以都抹掉的。如果是栽種2-3年的植株,可在發芽後保留健康的芽,其他的弱芽都可以修剪掉。
牡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較好的沙質土最佳,用多菌靈進行殺菌。
水分:開花前後澆足水,夏季最好在清晨和傍晚澆水。
施肥:新植株半年內不要加肥,花開前花謝後施以碧卡磷鉀肥,入冬前加肥水。
光照:提供充足光照,避免陽光直射。

㈡ 網上買牡丹花,栽好後發芽了,可兩個月了,一直是這個樣子,為什麼不生長呀。

你好,朋友,牡丹長勢不佳和栽種季節、管理等都有關系的,春季不建議栽,盡量秋季栽,另外,你買的這棵是油牡丹,花開單瓣白花,關於牡丹花苗有其他疑問可以追問我。

㈢ 牡丹花和芍葯花的區別在哪裡

牡丹花在眾人眼裡一直是排在第一的位置,而芍葯花排在第二的位置,這兩種花外形很像,在很久很久之前這兩種花是沒有區別的,在後來才有了區分,一種被叫做木芍葯花,一種被叫做草芍葯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種花有了更加明確的區分,一種被叫做牡丹花,一種被叫做芍葯花,李時珍在它的本草綱目中稱牡丹花為王、芍葯花為相,所以,這個結論由此在人們心目中遺留,一直延續至今。

芍葯花剛剛開始發芽的時候,莖是紅色的,如果你發現芍葯花的莖表現為紅色,那麼就能判斷出來是新長出來的莖,如果發現莖是綠色的,那麼就是老莖,在秋天剛要結束,冬天還未來臨之際會落葉,在冬天到來之後,芍葯花的葉子就會有一部分枯死了,到那時在地下的根莖並沒有死亡,來年春天的時候,還是可以發芽生長的,芍葯花的高度是不會高於一米的,就像沒有骨頭一樣,所以也有人稱它為「無骨花」。

㈣ 葯牡丹剛發芽是什麼樣

一、葯牡丹剛發芽的圖片

葯用牡丹與原變種楊山牡丹
zhang主要區別在於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復葉,二回羽狀復葉,小葉長達14cm,寬達8cm;小葉柄長達35mm;花較大,直徑14~20cm,花瓣長7~10cm;骨突果5~8,長3.5~4.5cm;種子長9~12mm。

二、生長習性

葯用牡丹耐寒(-12℃)、耐旱、怕水漬,無論陰坡、陽坡,凡是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和通氣性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均可栽種。強酸性土壤、鹽鹼地、粘土、低濕地及樹蔭下則不宜栽種。

三、繁殖方法

葯用牡丹的根通常單一,極少分叉,而其果實中有較多發育良好的成熟種子。因此,在其道地葯材產區通常採用種子繁殖生產。

1、種子採集與處理

葯用牡丹在定植後第二年春季一般有70%植株開花結果,第三年春季開始進入盛花期,每株開1~3朵花,第四至第六年春季每株可開5~15朵花,每朵花的果實內有種子30~70粒。7月下旬種子成熟時,採回攤放室內,其厚度以20cm為宜。室內不要過於通風,以保持一定的濕度。若天氣過於乾燥,宜噴灑少量水,每天翻動1~2次,以免發熱,待10~15天後,果實自行裂開,即可除去果殼,收集種子,當年進行秋播。播種前,種子需用濕砂進行層積貯藏。

2、播種育苗

8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播種,以9月中、下旬為最佳播種時期。選擇籽粒飽滿、黑色光亮的種子進行播種。播種前用45℃溫水浸種24小時。一般採用穴播或條播。苗畦寬度以1.3~2m為宜。

【1】穴播

行距30cm,株距20cm,穴位呈品字形排列。挖圓穴,穴深約12cm,直徑約5cm,穴底要平坦。每穴施入適量的餅肥末、過磷酸鈣作為基肥,上覆3cm厚的細土,壓實整平。然後每穴下種子20粒左右,種子在穴內應分布均勻,保持相距2~3cm。每畝用種量約150kg。

【2】條播

按行距25cm,播幅寬10~20cm,橫向開6cm深的播種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每畝用種量為100kg左右。

穴播或條播後即行封土,使畦面平整無凹陷,再加蓋茅草。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幼苗即出土生長,兩年後可移栽定植。

葯用牡丹除上述種子繁殖生產以外,也可進行分根繁殖,產區習稱「打老蔸」。一般選3~4年生植株,挖取其全株,將主根切下供葯用,截取莖基與根頭部交接處帶側根的一段(長約12~15cm)作為種根,盡量保留細根,順著其自然生長的形態進行栽種。田間管理同種子繁殖。分根繁殖系數極小,不適宜大規模葯材生產。目前產區通常已不採用此法生產。

四、種植技術

1、選地與整地

一般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在10~45°均可。以15~20°的荒山緩坡為佳。選好荒山地塊後,冬季或初春將雜草荊棘砍倒,就地鋪平,待稍干後進行焚燒。這樣既消滅了越冬蟲卵,又疏鬆了荒地,便於挖地。在定植前6~8月份,每月要深翻一次地,共翻三次。第一次挖60~75cm深,土塊不宜敲碎,以便曬地。第二次要細翻,深度同前,邊翻邊清除草根等雜物,尤其是白茅根務必除荊第三次要細翻,深度為50~60cm即可,整平做成高畦,畦面應修整為龜背形,以便排水防漬,畦寬1.5~2m,溝深30cm,寬40cm,溝底要平整。

2、定植

一般在10月前後,將二年生種苗挖起進行移栽。按行株距35cm挖穴,穴深20~35cm,以種苗放入穴內不彎曲為准,穴中施入適量基肥(每畝地施150kg菜籽餅肥)。每穴栽入粗壯種苗2株或細苗3株。放苗時應使種苗呈扇形展開排列於穴內。當填土至一半時,用手將種苗向上輕輕提拔一下,使種苗芽頭距畦面3cm即可。然後再分層覆土壓實,使根部舒展並土壤密接。

3、田間管理

定植後的第二年開始,每年追肥兩次,第一次在春季發芽前,第二次在秋冬季落葉時。肥料以菜籽餅肥為主,春季用肥量為每畝75~100kg,亦可加施人尿及黃牛糞。冬季用肥量為每畝100~150kg,亦可加施畜糞。施肥時應注意將餅肥放到離根6cm以外的土中,以防灼傷根部,造成植株壞死。中耕鋤草,清溝培土,也是不可忽視的增產措施,應保持地中無雜草,不板結。特別是夏秋季不能有草荒的現象出現,否則不但影響產量,而且還影響葯材質量。每次雨後地干時要及時清溝培土,切勿造成排水不暢,導致病害發生。在定植後的第三、四年春季開花時,除留種植株外,可全部摘除花蕾。每年11月之前,應剪除枯黃枝葉。

五、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

1、葉斑病

多發於夏至到立秋之間。葉面初時出現黃色或黃褐色小斑點,1~3天後變為黑色斑點,此後逐步擴大成不整齊的輪紋,嚴重時葉片全部枯焦凋落。天氣燥熱,蔓延尤為迅速,常常整片地塊全部染玻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②用1:1:150的波爾多液噴灑葉面,7天1次,連噴數次。若當時氣溫高,可用稀釋為1:1:200的波爾多液噴灑。

2、根腐病

據檢驗,根腐病為一種真菌侵襲葯用牡丹植物體所致。該病初發時難以發現,待從葉片上看出病態時,其根皮多已潰爛成黑色,病株根部四周的土壤中常有黃色網狀菌絲。該病為常見病害,呈散在性發生,植株染病初期葉片萎縮,繼而凋落,最後全部枯死。若不及時防治,將蔓延到周圍植株。尤其是陰雨天土壤過濕,蔓延較迅速。

防治方法:①伏天(7月份)應翻曬地塊。②發現病害後,應及時清除病株及其四周帶菌土壤,並用1:100硫酸亞鐵溶液澆灌周圍的植株,以防蔓延感染。

除以上常見病害外,還有炭疽並銹病及牡丹白絹玻但因其發生較少。故略而不述。

(二)蟲害

主要蟲害有蠐螬、尺蠖、卷蛾、蟎類幼蟲等。一般可用敵百蟲進行防治。

六、採收與產地加工

定植後3~5年即可收獲,以4年為佳。8月採收者稱「伏貨」,水分較多,容易加工,質韌色白,但其質量和產量均偏低。10月採收者稱「秋貨」,質地較硬,加工較難,但其質量和產量均較高。採挖要選在晴天進行,將植株根部全部挖出,抖去泥土,剪下鮮根,置陰涼處堆放1~2天,待其稍失水分而變軟(習稱「跑水」),除去須根(丹須),用手握緊鮮根,扭裂根皮,抽出木心。優質葯材鳳丹皮均不刮皮,直接曬干。根條較粗直、粉性較足的根皮,用竹刀或碎碗片颳去外表栓皮,曬干,即為刮丹皮,又稱刮丹、粉丹皮。根條較細、粉性較差或有蟲疤的根皮,不刮外皮,直接曬干,稱連丹皮,又稱連皮丹皮、連皮丹、連丹。

㈤ 大家幫忙看看我的牡丹花剛發芽就長出這么大的花苞,這正常嗎

這很正常。牡丹的花芽為混合芽,能抽枝,長葉,開花。著生在枝條頂端的稱為頂生花芽,著生在乾枯花莖下部的葉腋間的花芽稱為腋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較肥大飽滿。

㈥ 牡丹的生長過程

牡丹的生長過程:春季溫度超過三度,牡丹就開始萌發新芽,頂端逐漸開裂回,露出牙尖和葉尖。答葉芽在六十攝氏度以上時會抽取葉和莖。

花芽在四月底到五月初時開始分化,九月到十一月之間就會形成,開花後,花芽在葉腋處繼續分化。

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雌蕊發育正常,如「似荷蓮」、「鳳丹白」等;但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繽紛的花朵。

(6)牡丹剛發芽圖片擴展閱讀:

養護牡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土質肥沃、排水性能較好的沙質土最佳,也可以用腐葉土、原土和河沙混合製成營養土,不管選擇何種土壤進行栽培,都要進行消毒,可以選擇多菌靈進行殺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牡丹花施肥的時機很重要,新植株半年內不要加肥,避免產生肥害,半年後再施肥。春季花開之前,溫度剛剛回升,葉子開始發新芽,這時候施肥為開花積蓄養分;

花謝之後再加一肥,用來補充開花消耗掉的營養,也可以幫助分化新花芽;入冬之前再加一次肥料,為越冬做准備。一般一年施加這三次肥料就可以了,肥料不要太濃。

㈦ 牡丹剛剛發芽苗是什麼樣的

牡丹抄幼苗如下圖:

牡丹襲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涼怕凍,宜暖怕熱,宜光怕陰,宜干怕濕。因此,種植牡丹要選寬敞通風、上午有陽光、土壤肥沃疏鬆的地方,不可種在積水地、陰濕地、瓦礫地。築台種植時,台的大小應根據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應視該處原來的地勢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高度為 50—100厘米,以石塊或磚塊砌成台基,並鋪些碎瓦片或碎磚。若土壤粘重,應換用培養土。培養土以6份國土、3份腐葉土、1份礱糠灰混合使用。

(7)牡丹剛發芽圖片擴展閱讀:

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㈧ 牡丹種子長什麼樣

牡丹花後會長出一個骨朵果,果實的形狀就像一個不會做手工的人做的很差勁兒的五角星,裡面是種子,成熟以後是不慎規則的近圓形,相近兩粒之間會有平面,直徑4-7毫米不等。每一個果實裡面有種子十幾到幾十粒不等,種子大小也與品種有關,數量大體是粒大的少一些,粒小的多一些。

㈨ 牡丹花春天發芽後怎麼養

牡丹花春天發芽後需要將過密、細弱以及出現病害的枝條剪掉,避免消耗過多的養分,提高植株間的透氣性,並且要給牡丹花施加腐熟的有機肥,讓花苗長得更加旺盛,另外每天要保證8個小時的光照時間,讓牡丹花吸收陽光累積養分。

牡丹根系發達,具有多數深根形的肉質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

肉質部儲有大量養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種不同,其根型、數量也不一致。



(9)牡丹剛發芽圖片擴展閱讀:

牡丹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

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㈩ 粉色牡丹發芽是什麼顏色

1、粉色牡丹發芽是黃綠色。

牡丹不同的品種,其芽形與芽色也不盡相同。「洛陽春」的芽尖而圓;「硃砂壘」的芽呈狹尖型;「青龍卧墨池」的芽尖而帶鉤,好似鷹嘴。至於芽色就更為豐富:「百花妒」的芽為黃綠色;「脂紅」的芽為綠色;「墨魁」的芽為暗紫色等。芽色與花色有一定的相關性,芽色深者,花色也深;芽色淺者,花色也淺。

2、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分辨牡丹花的品種和花色:
1)從枝幹上辨別。
這一方法是通過株形和分枝方式來區別品種。牡丹為叢生灌木,因不同的品種,其株形和分枝方式也不相同。

直立型:枝條開張角度小,直立向上,節間長,長勢強,株叢高大,如「洛陽紅」、「「桃李增艷」等。

開展型:枝條開張角度大,向四周延伸,株形低矮。如「一品朱衣」、「趙粉」等。

半開展型:介於上述兩型之間,如「脂紅」、「藍田玉」等。

分枝方式又分單枝型和叢枝型。

單枝型:當年生枝間較長,著新生芽少,此芽翌年早春抽發成枝,株高,枝稀疏,如「姚黃」、「粉二喬」等。

叢枝型:當年生枝間較短,新生芽多且發枝力強。當年即可形成叢生狀短枝,株矮枝密。如「葛巾紫」、「瑛王名寶珠」等。

2)從果實上識別。
一般結實力強,心皮呈開張輪狀輻射排列的品種,多為單瓣和半重瓣品種,如「似金蓮」、「鳳丹」等。結實率低,果實成簇生狀,多為重瓣起樓品種,如「二喬」、「硃砂壘」等。

3)從根上分辯

牡丹的根部也作為區別其品種的輔助手段。一些品種根系中毛細根少,根的粗細較均勻,如「葛巾紫」。另一些品種有較多毛細根,呈蓬狀,如「瑛王名寶珠」大多數品種根為白、黃白、紅白色等,而「首案紅」根呈紫紅色,為識別此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

熱點內容
朱果盆栽 發布:2025-08-24 23:19:32 瀏覽:606
滇霞蘭花 發布:2025-08-24 23:15:34 瀏覽:480
名篇海棠花 發布:2025-08-24 23:07:24 瀏覽:428
老太婆七夕 發布:2025-08-24 22:55:55 瀏覽:503
畫梅花的意境 發布:2025-08-24 22:36:21 瀏覽:8
創意花卉攝影 發布:2025-08-24 22:19:08 瀏覽:15
花卉綠植店鋪名字大全 發布:2025-08-24 22:15:49 瀏覽:293
台州百合公寓 發布:2025-08-24 21:59:21 瀏覽:265
水影型盆景 發布:2025-08-24 21:44:11 瀏覽:661
海櫻花落 發布:2025-08-24 21:42:10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