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結婚
❶ 牡丹江市愛民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牡丹江市愛民區新人結婚登記須知牡丹江市愛民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電話,地址,網上預約,上下班時間等相關信息。
牡丹江市愛民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地址:
愛民法院的東側
牡丹江市愛民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聯系電話:
0453-236554
牡丹江市愛民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上下班辦公時間:
周一至周五辦公時間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30。法定節假日除外。
❷ 牡丹江結婚登記流程是怎麼樣的
請您參考【結婚登記相關事項】:
一、結婚登記條件
1、男女雙方必須自願結婚(自主把握)。
2、結婚年齡:男年滿22周歲.女年滿20周歲。
3、雙方均無配偶(未婚、離婚、喪偶)。
4、雙方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自主提示)。
二、結婚登記提交的證件
1、本人常住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2、本人無配偶。
3、當事人提交3張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當場拍照)。
三、結婚登記的程序
1、要求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持所需證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戶口的區、縣級市民政局(或鎮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
2、雙方當事人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各填寫一份《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書》。
3、雙方當事人必須在婚姻登記員面前親自在《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書》中「聲明人」一欄簽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記機關對雙方提交的證件、聲明進行審查,符合結婚登記條件的,准予登記。
四、結婚登記的時限、收費標准
1、登記時限:證件材料齊全,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
2、收費標准:國內結婚登記每對9元加及其他相關費用。
注意:
民政部關於貫徹執行《婚姻登記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當事人無法出具居民戶口簿的,婚姻登記機關可憑公安部門或有關戶籍管理機構出具的加蓋印章的戶籍證明辦理婚姻登記;當事人屬於集體戶口的,婚姻登記機關可憑集體戶口簿內本人的戶口卡片或加蓋單位印章的記載其戶籍情況的戶口簿復印件辦理婚姻登記。
即辦即得!
❸ 牡丹江要30萬彩禮過分嗎
不是很過分,牡丹江市區彩禮大概5-10萬,農村10-30萬都有。女方如果要30萬的彩禮錢,還是要看對方的家庭情況的,如果男方的家庭條件很好的話,而且對方也願意給的話,那麼30萬彩禮不過分。
❹ 東北牡丹江結婚風俗敬酒給紅包嗎
東北牡丹江結婚,敬酒是不給紅包的,改口是給紅包的但是必須是自己家的親屬,給雙方互敬茶的時候是給紅包
❺ 牡丹江市裡的結婚過禮習俗是什麼啊現在一般過禮 過多少啊
看個人財務情況定,沒有特定的數。要是牡丹江農村就多了,十多萬吧。市裡的話多少的都有,二萬,三萬,六萬或更多。外加三金。
❻ 牡丹江東安區辦理結婚是星期幾
東安區:
周一至周四上午辦理結婚,周一至周四下午辦理離婚,周一至周四全天辦理查檔,周五整理檔案學習(不辦公)。
婚姻登記處電話:6683828 辦理地點:東五條路新安街
結婚需提供的要件:
當事人雙方持有本人身份證和常住戶口簿、當事人提交3張2寸雙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
❼ 牡丹江市陽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牡丹江市陽明區新人結婚登記須知牡丹江市陽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電話,地址,網上預約,上下班時間等相關信息。
牡丹江市陽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地址:
光華街68號
牡丹江市陽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聯系電話:
0453-6332867
牡丹江市陽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上下班辦公時間:
周一至周五辦公時間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30。法定節假日除外。
❽ 誰知道牡丹江的婚禮習俗
說媒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一般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結絲羅」,「諧秦晉」,「結連理」,「通二姓之好」。這種說合,就叫「說媒」。建國之後,「說媒」曾改稱為「做介紹」,做這種說合工作的人,被人們雅稱為「月老」,俗稱為「媒人」,後來改稱為「介紹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簡稱。據《唐人小說》記載,有個叫韋固的讀書人夜行經過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著一個大口袋坐在路邊,在月光下翻閱一本大書。韋固好廳地問他翻檢的是什麼書。老人回答說,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韋固又問老人那大口袋裡裝著什麼東西。老人回答說:「裝著紅繩,用它去系男女的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腳系在一根紅繩上,即使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萬里的異鄉人,也一定會結成夫婦。」所以,人們便說「千里姻緣一線牽」。「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可見人們對媒人的敬畏。
媒人還被稱為「紅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寫過一篇《鶯鶯傳》,其中塑造了一個聰明活潑的婢女紅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設機謀,終於撮合成了張生與鶯鶯小姐的婚事。元代王實甫根據這個故事寫成了《西廂記》,其中紅娘的形象更加聰明可愛。人們以「紅娘」代稱媒人,顯出了對媒人的重視和友好。
說媒不是一件輕松事,這從媒人被人雅稱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據《晉書》記載,孝廉令狐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說話。索解釋這個夢說:「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說話,這象徵著你在調和陰陽,調和陰陽就是做媒介,你將會給別人做媒。但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熱情把冰融化了,男女雙方才能成婚。」看來,做媒是需要熱情和毅力的。
舊式婚禮中,媒人還稱為「伐柯人」,說媒則是「執柯」,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詩經》詠嘆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樣才能砍下大的樹枝?不用斧頭砍不斷它;怎樣才能取到妻子?沒有媒人成不了婚。」
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婦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基本上准確地向男婦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盡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協議。就是說,要生就一張「媒婆嘴」。做媒人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鄉下人說「媒百餐」並不是誇張。可見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舊式婚禮中是一個重要角色。在男女兩家對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後,他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帶領男方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牆」。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後常來常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於媒人,從此視為路人。
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在成親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紅包上習慣寫上「包封簽子」。
訂婚禮
訂婚又稱「文定」,昔稱「納吉」及「納徵」,訂婚雖然不像結婚般繁復,但傳統習俗仍非常重視,男女雙方均需准備若干禮品,其過程如下:
新郎倌要上路迎娶了!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後與媒人同乘一車前往女方家迎娶。 下了車,進了門,紅包可跑不掉哦!
(一)貢禮官:俗稱「押箱先生」,專門負責送禮行聘事宜。貢禮官必須控制人數(湊成雙數)、車輛(六輛或十二輛)、聘金(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六件禮。
(二)家祭:出發前往女方家納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儀式,這時將納采所用之「盒仔餅」或大餅,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將前往某處女方家下聘,請示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姻椽美滿幸福。
(三)出發:行完家祭後,貢禮官負責將所有聘禮搬上車,新郎與媒人同乘一車,前往家。
(四)紅包:出發前貢禮宮除了打理人數、車數、聘禮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備紅包。如:前來開新郎車門的舅爹、「壓桌」、六名隨去的親人都需備有新娘見面禮、捧洗臉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禮。
訂下終身後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你總聽過吧! 所以六禮中要有米香餅。另外,又為什麼要准備四色糖呢?是象徵新人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的意思。聘禮不僅代表男方報答女方家長的心意,感謝女方家含辛茹苦撫養即將過門的新嫁娘,同時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數都願意添置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而且每件聘禮也都包含了討吉利、增圓滿的象徵意義。 聘禮通常分簡單的六件禮或講究的十二件禮,聘禮的多寡依照個人的預算安排,同時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長請教,詢問女方意見,做個兩全其美的排場。 男婚女嫁正式登場 霹哩叭啦!鞭炮聲響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當天要進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牽手到白頭的戒指後才算禮成。 大禮過後,女方如何回禮? 中國人一向講究「禮尚往」,在男方過大禮後,女方自然也要備回禮,可不能讓男方空手而歸啊。
看親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閨人未識,是妍是媸無人知曉」。經媒人說合後,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這種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訪問的活動,稱之為「看親」。雅稱「相親」。
相親的日子是由媒人預先定好並通知男女雙方的,因此,雙方都要作好准備。男方要根據婦方父母的愛好,准備一點禮物;婦方要灑掃庭院,准備接待客人。作為當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盡可能有風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給對方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看親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特別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對待。禮物雖無非煙酒點心之類,並不在乎數量多,價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觸犯對方父母的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時看親時,男子只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現在不同了,男女雙方可以直接見面、談話。雙方都有機會對對方有一個初步了解。
中國是個「禮義之邦」,講究含蓄。看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干;然後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有的父母甚至還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帶走。
有些地區除了看親之外,還有「察人家」的習俗。「察人家」其實也是看親,是男方由媒人帶領到女方看過姑娘後,婦方父母對婚事暫不表態,再由媒人帶領,回方男家。祁陽一帶則稱為「看當」。看當時,男方父母應先奉上香茶一盞,然後和婦方父母交談。婦方父母通過察看男家並與男方父母交談,如果對婚事認可,就將香茶喝盡,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並盛情款待客人。否則,女方父母應起身告辭,男方不要勉強留客。
嫁娶
1.食湯圓:新郎在結婚出發前,要與父母兄弟及閨中女友一起吃湯圓, 表示離別,母親喂女兒湯圓,新娘哭。
2.討 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後,應持捧花給房中待嫁這新娘,此時,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攔住新郎,可是條件要新郎答應,通常都以紅包禮成交。
3.拜 別:新娘應叩別父母道別,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
4.出 門:新娘應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長輩持竹匾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因為新娘頭頂不能見陽光,另一方希望像這位女性長輩一樣,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註:准備竹匾,並在上面貼上喜字)
5.禮 車:竹匾可置於禮車後蓋。
6.敬 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給新娘(置於茶盤上)新娘則回贈紅包答謝。(註:准備一把扎有兩個小紅包的扇子)
7.不說再見:當所有人離開女方家門時,決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8.擲 扇:禮車啟動後,新娘應將扇子擲到窗外,意謂不將壞性子帶到婆家,小男孩將扇子撿起後交給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贈紅包答謝。
9.燃 炮:禮車離開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禮車至男方家,由一位拿著兩個桔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桔子,然後贈紅包答謝。
11.牽新娘:新娘下車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匾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進入大廳。
12.忌踩門檻:要跨過門檻。
13.過火盆,踩瓦片:新娘進入大廳後,要跨過火盆,並踩碎瓦片。
14.進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從此一心並求日後生男。不準有任何男人進入洞房。(進洞房要選訂時辰)
15.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頭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後到新婚前夜,要找個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鬧洞房
中國傳統婚姻以其禮儀的隆重和場面的鋪陳而頗具特色。它通常要經過提、訂婚迎娶出嫁、鬧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當夜眾親友在洞房嬉鬧新娘和新郎後,新人雙雙攜手歸寢為一高潮。舊時,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舉動,因多發生在洞房裡,故稱「房」「鬧洞房」、「鬧新房」;由於這一習俗以新娘為主要逗趣對象故又稱「鬧新娘」「耍新娘」,舊時還稱為「戲婦」。
鬧房習俗看似簡單,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影響力。從影響的范圍來說,可謂遍及全國各地;從存在的時間來看,則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直到近現代仍流行。鬧房習俗始於漢代先秦時期,婚禮淳樸、肅穆。孔子在《禮記·曾子問》中描述當時的嫁娶情景時說: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思相也;娶歸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反映了先秦婚禮的淳樸習尚,沒有喧嚷紛鬧大操大辦的場面。入漢以後,社會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古板而沉悶的舊式婚禮,不再固守「三日不舉樂」的古訓,開始大操大辦,使婚禮蒙上世俗的喜慶色彩。近人楊樹達在《漢代婚喪禮俗考》一書中考證:「而為之賓客者,往往飲酒歡笑,言行無忌,如近世鬧新房之所為者,漢時即已有之。」楊氏引漢末仲長統的《昌言》中的記載:「今嫁娶會, 捶杖以督之戲謔醴以趣之情慾,宣淫佚於廣眾之中,顯陰私於新族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斷之也。」從中可知,鬧房從其出現伊始,就被視為一種陋俗惡習。關於鬧房習俗的來歷,我國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驅邪避災。相傳,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夥迎親隊伍之後,他看出這是魔鬼在伺機作惡,於是就跟蹤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先到了,並躲進洞房。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裡面藏著魔鬼。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惡了。」於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裡嬉戲說笑,用笑聲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魔鬼終於逃走了。可見,鬧房一開始即被蒙上了驅邪避災的色彩。鬧洞房驅邪的風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長江中下游地區,新郎前一晚就須睡在洞房,事先請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內照一遍;天津人則請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後,驅房內邪氣依然十分重要。諸如在東漲,新郎進屋後要象徵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執單刀朝每個角落虛砍一刀,並歌曰:「一砍妖,二砍怪, 三砍魔鬼壞腦袋,四砍喪神快離開,笑看麒麟送子來。」更普遍的習俗是在新房內置長明燈。所謂「洞房花燭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學者研究說,「聽房」習俗,實質上也是防鬼怪進入洞房的一種保護措施。
關於鬧房來歷的另一種觀點認為,鬧房首先在北方出現,而且開始時主要是新郎這大概與北方民族的生活習性有關。他們以狩獵和游牧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驃悍和勇健,在新婚時忍受棒打可以證明一個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世界上有些落後的民族以自殘和被虐來表明男人資格,甚至拿獵取到的人頭作為信物偶,恐怕同出一義。鬧房在古代保留了這一原始習俗。
回門禮
結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新娘家老人心裡非常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天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准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禮品事先備齊,買新娘家老人喜歡的禮品,禮品一般有四件。回門一般在上午九、十點鍾動身。新郎新娘應參加婚禮那樣認真修飾打扮,保持婚禮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就應改口,跟新娘一樣稱岳父母為爸爸、媽媽,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友和鄰居也應表現出親切熱忱,彬彬有禮,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 就餐時,新娘要陪著新郎,一一向父母、親友和鄰里敬酒,感謝大家對自己新婚的祝福。飯後,不要急於回家,應再陪父母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然後再告辭回家。並應主動邀請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裡做客,也可邀請親友、鄰里。
禁忌
1,安床後到新婚前夜,要找一個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因為傳統認為 [ 睡空床,不死夫也死妻 ]。
2,結婚當天,到晚上就寢前,所有的人盡量遠離新床,尤其新絕對不可碰到床邊,會不吉利。
3,婚禮當日,忌讓人坐在新床。
4,婚禮當日,新娘不可任意躺在床上,否則長病在床。
5,婚嫁忌生肖虎的人觀禮。
6,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姑姑嫂嫂不能相送。
7,成親日新娘離開娘家時,哭得愈厲害愈好,因為 [ 不哭不發 ]。
8,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帶走娘家財運。
9,結婚後第三天,新婚夫婦攜禮回娘家,即為歸寧。但切記當天需在天黑前趕回夫家,不能在娘家過夜。
10,結婚後的四個月內,新娘不可叄加任何婚喪喜慶的儀式,以免沖喜。
11,新娘的鏡子也忌借給他人。
12,新婚四個月內,除非必要(如蜜月旅行),新娘也忌在外過夜。
❾ 外地戶口能在牡丹江愛民區辦理結婚登記嗎
必須在雙方戶籍地辦理。如果男女雙方中有一人是愛民區戶口的,才可以在愛民區辦理。
法律規定: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❿ 牡丹江地區結婚方式是什麼
都一樣的
結婚流程
1.婚禮籌備計劃
1.1.決定婚禮日期、地點、儀式及婚宴方式
1.2.確定婚禮預算
1.3.草擬客人名單
1.4.召集好朋友討論婚禮計劃
1.5.確定伴郎、伴娘
1.6.確定主婚人、證婚人
1.7.成立婚禮籌備組
1.7.1.召開項目啟動(kick-off)會
1.7.2.制定婚禮項目計劃書
1.7.3.明確籌備組分工
2.婚禮前准備
2.1.與婚禮的所有項目干係人溝通
2.1.1.就婚禮籌備計劃和進展與父母溝通
2.1.2.發喜貼給親友
2.1.3.電話通知外地親友
2.1.4.網上發布結婚通知
2.1.5.再次確認主、證婚人
2.1.6.及時反饋親友受邀信息
2.1.7.對於重要親友再次確認
2.2.結婚物品采購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電、傢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氣球
2.2.1.4.彩燈(冷光)
2.2.1.5.紗
2.2.1.6.蠟燭
2.2.1.7.膠布
2.2.1.8.插線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禮用品訂購
2.2.2.1.新郎新娘婚紗禮服
2.2.2.2.結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妝品
2.2.2.4.喜貼、紅包、喜字
2.2.2.5.綵帶、拉花、噴物
2.2.2.6.煙、酒、飲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葉
2.2.2.8.錄像帶、膠卷
2.2.2.9.預定鮮花
2.2.2.10.預定蛋糕
2.2.2.11.水果
2.2.2.12.蠟燭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備
2.3.1.新娘開始皮膚保養
2.3.2.新郎剪頭發
2.4.拍婚紗照
2.4.1.挑選婚紗影樓
2.4.2.預約拍攝日期
2.4.3.拍照
2.4.4.選片
2.4.5.沖印或噴繪
2.5.布置新房
2.5.1.請清潔公司徹底打掃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確定婚禮主持人
2.6.1.就婚禮當天計劃與設想與之溝通
2.7.婚宴預約
2.7.1.估計來賓人數
2.7.2.估計酒席數量
2.7.3.選擇婚宴地點
2.7.4.確認酒席菜單、價格
2.7.5.確認婚宴現場的音響效果
2.7.6.與酒店協調婚宴布置等細節
2.7.7.預定酒席
2.8.婚禮化妝預約
2.8.1.選擇化妝地點
2.8.2.與發型師、化妝師溝通
2.8.3.確認婚禮當天的造型
2.8.4.預約化妝具體時間
2.9.婚慶車輛預約
2.9.1.確定婚車數量
2.9.2.選定婚車司機
2.9.3.預約扎彩車時間地點
2.9.4.確定婚禮當天婚車行進路線及所需時間
2.9.5.預約婚車
2.10.婚慶攝像預約
2.10.1.確定攝影社攝像數量
2.10.2.選定婚禮當天攝影攝像人員
2.10.3.安排攝影攝像分工
2.10.4.准備攝影像器材和膠卷錄像帶
2.10.5.預約攝影攝像
2.11.其他
2.11.1.調換嶄新鈔票
2.11.2.確定滾床兒童
2.11.3.為遠道而來的親友准備客房
3.婚禮前一天准備
3.1.與婚禮的所有項目干係人溝通
3.1.1.就婚禮准備工作完成情況與父母溝通
3.1.2.就准備情況和婚禮當天分工與籌備組作最後溝通
3.1.3.根據准備情況就婚禮當天儀式進程與主持人作最後溝通
3.1.4.與伴郎伴娘再次溝通
3.1.5.最後確認幫忙的親友
3.1.6.最後確認婚宴、車輛、攝影像、化妝等細節准備情況
3.2.確認婚禮當天要發言人的准備情況
3.2.1.主證婚人發言准備情況
3.2.2.父母代表發言准備情況
3.2.3.來賓代表發言准備情況
3.2.4.搶親時新娘提問准備
3.2.5.新郎新娘在儀式上或鬧洞房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3.3.最後確認婚禮當天所有物品准備情況
3.3.1.最後試穿所有禮服
3.3.2.將婚禮當天要穿的所有服裝分裝口袋
3.3.3.准備兩瓶假酒
3.3.4.准備婚禮當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糧
3.3.5.最後檢查所有物品並交於專人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