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怎麼分根
1. 牡丹要怎樣分株繁殖
繁殖牡丹通常多用分株法和嫁接法。為了提高分株的成活率,分株時間宜在仲秋(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
因在這一時期內分栽的牡丹,根部傷口容易癒合,並能很快長出新根,吸收和運輸水分、養分,這樣翌春就能按時開花。如果分栽過遲,根部傷口難以癒合,第二年早春發芽後,生長、開花時需要大量水分和養分,但這時根部尚未生根或很少生根,就會導致水、肥供不應求,使植株萎蔫死亡。但分株也不能過早,因分株時間過早,此時氣溫尚高,容易引起頂芽萌發(俗稱秋發)消耗養分,也會影響翌年生長和開花。如遲到春分前後才分株,這時大地復甦,天氣漸暖,牡丹萌發迅速,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和養分,然而這時根系尚未癒合,也會造成營養失調,不僅當年不能開花,而且生長衰弱,又會影響來年開花。故花農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開花」之說。綜上所述,在黃河流域牡丹分株最適宜的時間是在秋分到寒露之間。
分株時應選生長健壯的四五年生植株作母株,由於牡丹的根系較脆易折斷,故將母株從土中挖出時要細心,挖出後輕輕抖去浮土,置陰涼處晾曬2~3天,須根變軟後再用利刀從自然分枝的連接部位劈開,剪除殘老根,每3~5個枝條分割為一株,每株至少要帶有2~3條根系,傷口處塗以木炭粉防腐,按原栽位置栽入露地或花盆。
2. 大牡丹怎麼移植分株
牡丹生長三年以上,就可進行分株繁殖,但以4至5年生的植株為宜。一般4至5年的原株苗能分3至5棵,分株苗應帶有1至3個枝條,3至5條根和部分側根,或或者有較大的主根。
具體步驟如下:將牡丹原株整體從地里挖出後,去掉泥土,晾曬1——2天,使根部失去水份部軟,這樣分株時不易傷根。分株的關鍵就是找到牡丹枝條和根系的基部的生長點,按照根系紋理,進行分割。
牡丹的原株為分株苗時,沒有明顯的主根,易於進行分株;原株為嫁接苗時,特別是使用的較大風丹根的嫁接苗時,分株時較難。一般說來,枝條和根系萌發能力強的品種,易於進行分株,如:紫二喬、百園紅霞、冠群芳等;而頂端優勢較強的品種,不易分生較多枝條和根系,就不易進行分株,如:花王、香玉、景玉等。
牡丹分株一般於九月上旬(白露)到十月上旬(寒露)進行。牡丹有秋季生根的特點,如果溫度適宜,苗木栽植後就可迅速生根。一般栽殖較早的苗木,生根量較大,第二年的長勢也好。菏澤以北的地區入冬早,一般適用於早栽,九月份栽植最好;以南地區入冬較晚,十月份栽殖較好。
3. 牡丹的分株繁殖是怎樣的
分株繁殖是牡丹觀賞栽培中主要的營養繁殖方法,其簡便易行,且分株後植株生長迅速,整體得到復壯,又可保持品種優良性狀。但苗木原株病蟲害易傳染給子株。且繁殖系數較低,生產成本高,單位面積投資大。
1.母株的選擇
以生長健壯、品種純正,4~6年生的植株分株較好。既能獲得較好的栽植材料,也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粗根作葯材。因為牡丹定植後頭三年,地下部分主要是根的數目增加,但多為細根。第四年以後,根的數量增加甚少,但根顯著加粗,重量增加。第七年以後加粗速度又逐漸減緩。
2.分株季節
分株宜於秋季進行,時間越早越好,以8月下旬到10月上旬最為適宜。此時地溫較高,有利於根系的恢復與生長,且根系已儲藏較充足的養分,對翌年植株生長有利。牡丹的根系生長有二個高峰期,一個是3~4月份,一個是在9~10月份,且以9~10月份為主。據在菏澤的觀察,9月下旬栽植,當年新根可長到12~15厘米,10月上旬栽植的僅能長3~4厘米,11月上旬栽植時不再發新根。因而在此季節栽植愈早愈好。
春季分株栽植,因氣溫升高較快,枝芽雖已萌動生長,而根系還不能供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只能消耗原有儲藏物質,當年植株長勢衰弱,成活率極低。但甘肅各地冬季漫長,春季分株移植仍應用較多。特別由遠距離引種或搜集品種時,亦多於春季栽植。這時需加強管理,盡量保留原有根系,適當剪除上部老枝,或對老枝進行短截,並除去花蕾不使開花,以保證植株較快得到恢復。
3.分株方法
分株前將植株全株挖起抖落根部附土即可分劈。若土壤濕度較大,可置陰涼處晾1~2天再分,但不可置陽光下暴曬。分時要順其自然,用手掰或用刀切開。一般4年生植株可分2~3株,每株上有2~3個萌櫱枝。分株時要盡量注意保留細根、須根。較老的株叢也可通過分株進行復壯,適當剪除老枝,保留根頸處萌櫱枝,同時去掉老朽根。分株後枝根比例協調,有利於植株復原。分株後傷口較大時,可陰干傷口後再栽,必要時可塗硫酸銅液或硫磺粉,以免感染病菌;也可用300倍多菌靈進行浸泡消毒,以利於滅菌。浸泡後用灰磷化鋁進行熏蒸,以殺死根部蟲。同時結合嫁接,將枝條剪掉作接穗,既可獲繁殖材料,又可促進分株苗萌生枝條,具體方法如圖1。
大田栽植時,應施足底肥,深翻整平地塊,按株行距0.7~0.8米×0.7~0.8米,挖穴栽植,穴的規格一般以12厘米×12厘米×45厘米為宜。注意使根系舒展,地頸低於地平2厘米左右,一邊填土一邊將苗木四周土向下壓緊、搗實,使與根系密接。栽後澆水,入冬前再澆一次水,然後封土越冬。封土高度一般以超過枝條5厘米以上為宜。但水的pH不能超過7.6。
圖1分株繁殖
4. 牡丹的分株繁殖是怎樣做的
牡丹的分株繁殖方法:常於收獲期結合進行分株繁殖,即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時,挖出全株,切下大、中根作葯,餘下的從容易分株的地方劈開,分成數棵,每棵留芽2~3個,帶有根2~3條。一般每株可分成3~5株。然後按育苗移栽的方法,栽於穴內,栽後不宜立即澆水,如天旱,栽後半個月才可澆水。
5. 牡丹花要怎樣分根呢
選擇向陽、不積水之地,最好是朝陽斜坡,上質肥沃、排水好的沙質壤土。栽植前深翻土地,栽植坑要適當大,牡丹根部放入其穴內要垂直舒展,不能拳根。栽植不可過深,以剛剛埋住根為好。
6. 一顆牡丹長大能自己分株嗎
牡丹的繁殖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性繁殖,即播種繁殖;另一類是無性繁殖,包括分株、嫁接、扦插、壓條、吊包、組織培養等等方法。現在我主要是介紹一下無性繁殖中的分株法:1、分株時間:牡丹分株一般於九月上旬(白露)到十月上旬(寒露)進行。牡丹有秋季生根的特點,如果溫度適宜,苗木栽植後就可迅速生根。一般栽殖較早的苗木,生根量較大,第二年的長勢也好。但是,栽殖得過早,水份又較充足,甚至溫度又很高的話,易引起「秋發」,只要不是太嚴重,但一般不會影響成活和生長。菏澤以北的地區入冬早,一般適用於早栽,九月份栽植最好;以南地區入冬較晚,十月份栽殖較好。
2、分株過程:
(1)、注意事項:牡丹生長三年以上,就可進行分株繁殖,但以4——5年生的植株為宜。牡丹的原株為分株苗時,沒有明顯的主根,易於進行分株;原株為嫁接苗時,特別是使用的較大風丹根的嫁接苗時,分株時較難。一般4——5年的原株苗能分3——5棵,分株苗應帶有1——3個枝條,3——5條根和部分側根,或或者有較大的主根。
(2)、具體步驟如下:將牡丹原株整體從地里挖出後,去掉泥土,晾曬1——2天,使根部失去水份部軟,這樣分株時不易傷根。分株的關鍵就是找到牡丹枝條和根系的基部的生長點,按照根系紋理,進行分割。
(3)、好的分株苗的要求是:一是盡量減少分株時的傷口和斷面;二是盡量保持根系和枝條的協調;三是盡量使分株苗規格一樣。
(4)、一般說來,枝條和根系萌發能力強的品種,易於進行分株,如:紫二喬、百園紅霞、冠群芳等;而頂端優勢較強的品種,不易分生較多枝條和根系,就不易進行分株,如:花王、香玉、景玉等
7. 種牡丹的時候,如何分株繁殖呢
牡丹花分株是繁殖牡丹花的一種方法,也就是一棵牡丹大苗,上面有很多枝條,下部有很多根系(須根多的易分株),將苗子一分為二,一棵大苗變成2棵乃至多棵小苗,這就叫做分株,可以分株的花卉很多的,比如一些觀賞草、玉簪花、鳶尾花等,都可以分株。今年雖然持久的低溫寒冷,「木頭工程師」家那國色天香的牡丹(見去年「木頭工程師」的微頭條)早已發芽。
嫁接繁殖是用芍葯的根或粗種牡丹作砧木,10月用劈接或切接法嫁接。剪取當年健壯枝作接穗,接穗長5~6厘米,剪除葉片。嫁接後用塑料條纏好,晾曬1天再栽。栽後不要立即澆水。牡丹的嫁接繁殖可根據所用砧木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野生牡丹,另一種是牡丹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有三種:包埋法、腹部嫁接法和芽嫁接法。
8. 牡丹花是分枝還是分根
是分根,從根部分開繁殖。
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種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種方法多用於培育新品種。
分株
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廣泛採用。具體方法為: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適時進行為好。此時,氣溫和地溫較高,牡丹處於半休眠狀態,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營養生長時間,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後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或不發生新根,次年春,植株發育更弱,根弱則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過早,氣溫、地溫較高,還能迅速生長,容易引起秋發。
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壯的株叢。進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應盡量保留根櫱,新苗上的根應全部保留,以備生長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這樣的株苗栽後易成活,生長亦較旺盛。根保留的越多,生長愈旺。
9. 牡丹怎麼進行分株繁殖
牡丹分株繁殖一般5~6年分1次,通常於秋分前後進行。分株過早因養分積累不足,翌年生長不良;過晚因溫度低,不利根系傷口癒合,影響越冬。在距植株樹干30厘米處的外面向下挖,見到根尖將母株整株取出,找到連接細小部位處,劈開或用刀分割開,要注意枝與根的比例應相稱。為防止病菌感染,傷口可塗抹硫黃或用硫酸銅400倍液消毒。分株後立即栽植,如需遠運時,應將根在陰涼處晾到變軟後再包裝運輸,以免根脆折斷或霉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