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牡丹鸚鵡
Ⅰ 牡丹鸚鵡的飼養方法_如何飼養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的 飼養 方法 ,牡丹鸚鵡怎樣飼養,飼養牡丹鸚鵡要注意哪些因素,怎樣才能更好地養殖好牡丹鸚鵡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牡丹鸚鵡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牡丹鸚鵡的養殖技術
牡丹鸚鵡又叫情侶鸚鵡,產於非洲。我國常見的有黑頭牡丹鸚鵡和棕頭牡丹鸚鵡兩種。
1、形態特徵。黑頭牡丹鸚鵡,體長約14厘米,嘴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橙紅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棕頭牡丹鸚鵡的頭部為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2、飼養管理。人工飼養牡丹鸚鵡,可成對或成群籠養,每對鳥的活動空間不得小於0.5立方米。鳥籠需用12號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鳥鑽出飛走。籠底應鋪細砂,並及時清理糞便,保證籠內清潔衛生。牡丹鸚鵡常喂給稻穀、穀子、小米等飼料,還可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蠣粉、葉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穀、穀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給。
3、繁殖。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之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產,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
虎皮鸚鵡的養殖技術
虎皮鸚鵡又叫嬌鳳、彩鳳、阿蘇兒。原產澳大利亞,後經人工培育,已成為世界性籠養鳥,各國都有飼養。這種鳥羽毛華麗,易於飼養,可大量繁殖,供人們玩賞。
1、形態特徵。虎皮鸚鵡是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原種主要為黃綠色,頭及背部黃色而有黑橫紋、腰、胸及腹部為綠色,尾羽黃色而中央的兩瓣為藍色,頰部有藍黑色圓斑。雌雄鳥羽毛相似,只有雄鳥上嘴基部蠟膜為藍白色或藍色(發情期)或深藍色(老齡鳥),雌鳥蠟膜為肉色或淡肉色(發情期)或姜黃色(老齡鳥),以此可鑒別。經人工培育的品種,羽色多種多樣,主要有:①波紋型:是國內外飼養最多的品種,身體的虎皮斑紋似原種,但有藍、綠、黃多種顏色。②黃化型:全身均為黃色,紅眼睛,有深黃和淡黃之分。③白化型:全身潔白,紅眼睛。④玉頭型:一種頭部白色,其他部位淡藍色;另一種頭部黃色,其他部位綠色。均為稀有品種。⑤淡色型:可分為上體深黃、下體綠色和上體白色、下體藍色兩個品種。翅上均有黑色斑點。
2、飼養管理。虎皮鸚鵡可成對飼養,也可成群飼養,一般用鐵絲籠或內鋪鐵皮的箱形籠。每對鳥的活動空間應在0.5立方米以上,否則不利於繁殖。籠底應做成抽屜式的(釘上鐵皮),便於拉出清掃和鋪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咬壞。飼料以穀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喂。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餵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谷殼,青菜在喂前要洗凈,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干,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衛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虎皮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溫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不要低於0℃。
3、繁殖。虎皮鸚鵡容易繁殖,但要避免雜交,保持本品種純正。為了後代健康,宜選擇1--2歲的親鳥 配對 。雌雄交配以後,不久雌鳥就開始產蛋,隔天一蛋,共產4--9枚。
雌鳥產蛋開始後就不離巢,一直到孵化結束,這期間全靠雄鳥叼食喂養。孵化期為18天左右。虎皮鸚鵡的雛鳥屬晚成鳥,孵化25天內不能獨立生活,全靠成鳥餵食。親鳥育雛的方法是:雄鳥喂雌鳥,雌鳥再喂雛鳥。雛鳥生長28天後,就能自己吃食,獨立生活。長到5--6個月可達到性成熟。
鸚鵡熱病的防治
病原 病原為鸚鵡熱衣原體。衣原體對高溫的抵抗力不強,55℃經5分鍾、37℃經48小時即被滅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
病原
病原為鸚鵡熱衣原體。衣原體對高溫的抵抗力不強,55℃經5分鍾、37℃經48小時即被滅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本衣原體對酸和鹼的敏感性較低,但易被季銨化合物和脂溶劑等滅活,一般消毒葯如氯化苄烷銨碘酊溶液、70%酒精、3%過氧化氫可在數分鍾內破壞其感染性。
流行病學
鸚鵡熱衣原體對各種鳥均有致病性,以鸚鵡、鴿子為易感。病鳥和帶菌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本病可由污染的塵埃和散在空氣中的液滴經呼吸道或眼結膜感染,蟎等吸血昆蟲,也可傳染。由於人也可被傳染,因此要注意自身保護。
症狀
由於衣原體毒力強弱不同,病鳥的臨床表現很不一樣,鸚鵡、鴿子等可呈顯性感染。患病鸚鵡精神委頓,不食,眼和鼻有膿性分泌物,拉稀,後期脫水、消瘦。病鴿精神不安,眼和鼻有分泌物,厭食,拉稀,成鴿多數可康復但成為帶菌者。
防治
①控制傳染源,引進新鳥前先要了解當地是否有衣原體病存在,隔離觀察2周後方可入群。
②病鳥糞便、墊料、羽毛要認真處理,籠具應嚴密消毒,消滅吸血昆蟲,嚴防此病傳播。
③可用四環素(包括金黴素、土黴素、紅黴素)治療,氯黴素有毒性不能用。治療量每千克飼料2克~4克,但對隱性感染者效果不大。治療應在嚴格的隔離條件下進行,數量少時應考慮淘汰病鳥。
④喂“鳥樂”4號5天~7天,每天1克。
⑤喂“增年”6號膠囊效果較好。
Ⅱ 如何養好牡丹鸚鵡
1、准備主食。牡丹鸚鵡是雜食性的鳥兒,對於食物不是很挑剔,它們的嘴巴能夠咬比較硬的食物,如核桃。
2、添加輔助食物,牡丹鸚鵡的食物還需要日常添加一些輔助食物,如玉米、高粱、大麻籽、金蛋黃。這些食物可以經常准備給牡丹鸚鵡使用,可以有助於它們的身體健康。
3、每天換水。牡丹鸚鵡是比較喜歡喝水的鳥,可以在天氣熱的時候,天天更換和添加水量。有時候在夏季的時候,牡丹鸚鵡需要飲用大量的水,因此這是必須的。
(2)怎麼養牡丹鸚鵡擴展閱讀:
牡丹鸚鵡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乾燥林地內,從次沙漠地帶的乾燥草原、熱帶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區、河流旁的林地、棕櫚樹林到農作物區都是常活動的范圍,主要的棲息處都在水源區附近。
牡丹鸚鵡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牡丹鸚鵡會與伴侶形景不離,相依相偎,而且多是會廝守終生。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小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槳果、蔬菜、一些草及種子為食。
Ⅲ 牡丹鸚鵡的馴養方式
三、飼養年幼的牡丹鸚鵡的注意事項
1、為了保證幼鳥的羽毛干凈和骨骼正常發育,需盡量使用木屑材料作為它們的窩內墊材,注意適時更換。
2、飼養幼鳥要著重給它們做好保溫工作,保持幼鳥的飼養環境的溫度在25℃以上。
3、建議在給幼鳥餵奶的過程中多與它們互動,抓住訓練幼鳥的良好時機,在此期間,可以幫助幼鳥建立一個特定的信號,比如重復喊它的名字或者在給它們餵食的時候吹特定的口哨聲,等到鸚鵡長大一些之後,自然就會明白主人這是在招呼它們,讓它們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和年幼的鸚鵡建立起特定的信號是與主人與它們進行互動交流的基本要求,這樣牡丹鸚鵡在長大之後,就可以很好的分辨出主人的聲音,包括說話聲。
4、年幼的牡丹鸚鵡在學會飛行之前,基本不怎麼喜歡聽主人的口令,也不會跟著主人走。但是它們會飛之後,就會很黏著主人,甚至與主人形影不離。所以飼主不要以為鳥兒的性格不好,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飼養牡丹鸚鵡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為你飼養鸚鵡提供一些幫助。
Ⅳ 牡丹鸚鵡飼養方法和注意事項
牡丹鸚鵡飼養方法如下:
一、牡丹鸚鵡多食帶殼小米,它們喜歡吃帶殼的穀物。不過只吃小米鸚鵡會營養不足,必須多種穀物混合餵食,比如:稻米,麻子,稗草子,瓜子,紅、黑、黃栗子,紅花籽,高粱......要注意的是瓜子不宜喂太多,每天喂10—20粒生瓜子最好。
二、牡丹鸚鵡除了吃穀物以外,也要適當吃些潔凈的水果,蔬菜。水果應切小塊餵食。還要注意給鸚鵡補鈣,可以買些墨魚骨,或者拿砸碎的蛋殼伴在食物中。但是要注意食物的量,不宜把鸚鵡養的太過肥胖,否則不易繁殖。
三、注意鳥籠衛生,按時清理鸚鵡糞便,籠底可以鋪點木屑或者細沙,防止細菌,病毒感染,減少寄生蟲。
四、注意鳥籠位置,應選擇在安靜、無干擾的地方,不要有環境污染,注意空氣流通,新鮮。室內不適宜養鸚鵡。
五、牡丹鸚鵡飼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1、籠子最好選擇鐵籠子,因為它們的嘴很尖,很容易啃壞木頭,所以鐵籠子最安全。
2、經常換它們喝的水,要一天一換,它們比較喜歡喝水,一定要常更換,過夜的水不太新鮮。
3、冬天將它們搬到室內過冬,注意保暖,不能將它們放在外面受凍,這樣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
4、牡丹鸚鵡也要飲水,不過注意水要天天更換。
5、有條件的可以喂點營養沙,營養沙里有鈣,鐵很多種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有幫助加強骨骼的堅固性使毛色亮麗補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