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環保

牡丹江環保

發布時間: 2023-01-25 19:02:34

Ⅰ 請問(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這部電視劇是在哪個省拍的呢哪年拍的真的從那個村子裡拍的嗎

電視劇《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中,上水村原形為牡丹江東寧縣東寧鎮的大城子和夾信子兩村。 「這個劇整個拍攝部分都是在東寧縣境內完成的,縣里各部門和一些鄉村都參與了拍攝,歷時70多天。縣里各界對這部戲的上映很期待,這是對東寧乃至牡丹江整體形象的一次絕好宣傳。」東寧縣農委對外經濟辦公室主任張濱東介紹,戲里故事發生地用了東寧縣的實名,只是「新民鄉上水村」是虛擬的。而該劇的農村戲全部集中在東寧鎮的大城子和夾信子兩村。劇中出現的政府各局、委、辦也都在東寧,鄉長陶曉蕙(原華飾)的辦公室就是大肚川鎮鎮長的辦公室。參考資料: http://www.dpcm.cn/ad/mdjwm1/shownews1.asp?id=28725

Ⅱ 毛驢縣令格格扮演者

毛驢縣令格格扮演者是 潘陽
潘陽,1983年2月1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中國大陸女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03級音樂系畢業,任職於二炮文工團。
2008年,推出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大道理》;2010年,出演都市時尚輕喜劇《你是哪裡人》,也是潘陽首部電影作品。2011年,參與部隊戲《火藍刀鋒》的拍攝 。2012年7月29日,潘陽與石磊在北京結婚。
2014年9月,潘陽參加電視劇《八女投江》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
2006年,潘陽在自己首部喜劇電影《別惹小孩》裡面唱歌了電影的片尾曲。
2008年1月,潘陽發行首張專輯《大道理》[2];8月,在環保為主題的作品《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2》,繼續出演錢多多。
2010年4月,參演潘長江自導、自演的反映城市農民工生存現狀的作品《能人馮天貴》,飾演一個遭遇較為坎坷的城市農民工女孩柳彎彎,並憑借柳彎彎一角獲得新農村電視藝術節最佳女配角稱號;8月,潘陽在孫勇長篇小說改編的作品《新雷鋒班的故事》,飾演軍醫田野;9月,主演自己出道以來第一部電影《你是哪裡人》,飾演陳曦[3];12月,出演潘戍武執導的賀歲喜劇《相親相愛》,飾演馮玫玫。
2011年12月,搭檔楊志剛、劉思言參演軍旅題材作品《火藍刀鋒》,飾演「美女指導員」潘陽。[4]
2014年9月,潘陽搭檔李曼、赫子銘參演電視劇《八女投江》,也是潘陽產後復出的首部作品。
2012年7月29日上午,潘陽在北京與石磊舉行了一場婚禮。
2013年1月15號凌晨,潘陽產下男嬰,潘陽母子平安,重量為7斤2兩。

Ⅲ 牡丹江一小區飯店油煙味都串進居民家裡,天天如此,什麼部門管這事

環保局管理,要求是有些小區樓下不可以開飯店,如果你那裡有規定不允許,你可以告環保局不作為。能開的也是衛生與環保前置,就是不辦理衛生許可、不辦理環保手續,飯店是開不起來的。如果實在不行,就要求環保局下下期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另外,飯店按照要求要裝高空排煙系統,做一套價格不菲,如果是小飯店估計寧可黃了,也不會安裝的。

Ⅳ 吉林蝲蛄為什麼這么有名

承邀,文藝界講睡前故事出了名的暖男張嘉佳可是讓小龍蝦在全國人民的胃口中大火了一把。

但是在東北,如果你提到吉林蝲蛄,那可是要比小龍蝦還出名的 美食 存在,甚至有些人還經常把小龍蝦誤認為吉林蝲蛄,為何吉林蝲蛄這般有名呢?今天就給大家解答下這個疑惑。

蝲蛄( 註:來自於滿族語lagu ),是東北的原生物種,學名東北黑鰲蝦,與學名克氏原鰲蝦的小龍蝦,是同為原鰲蝦屬的親戚。

蝲蛄的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都有,尤其以吉林長白山脈水系為中心,鴨綠江水系渾江水域各支流以及牡丹江水系包括大小興安嶺中的溪流河溝,都或多或少有分布。

生存的水域,清澈無污染,棲息於石塊下與沙石縫間。( 註:吉林的蝲蛄只能生長在清水環境中,和南方的小龍蝦完全不同。

蝲蝲蛄,與蝲蛄名稱相近

卻完全迥異於蝲蛄的昆蟲

蝲蛄,史書稱為螻蛄、剌姑。

關於蝲蛄的記載,早可見於成書約於1660年間的《寧古塔山水記》。

這部黑龍江、吉林地區的第一部山水志里說:螻蛄,形如兩蟹相連,後尾如蝦頭,亦相類,味美可食。

作為流民的作者張縉彥,所寫的寧古塔山水即今牡丹江流域。

在成書年代與《寧古塔山水記》相仿的另一部流民寫寧古塔著作——《絕域記略》里,則說:有剌姑焉,身如蝦,兩螯如蟹,大可盈寸,搗之成膏,至今宗廟必需之,屆期馳驛而進御。(作者 方拱乾)

說的是發源於長白山的牡丹江水系裡,有蝲蛄出產,大小過寸,吃的時候,搗成膏。重點強調,此地此物是宗廟必用之物,要通過驛站,送到京城皇家。

在黑龍江最早的地方史著作《寧古塔記略》里(成書約1690年前後)說:生於江邊淺水處石子下者,上半身似蟹,下截似蝦,長二三寸,亦鮮美可食,今上祭太廟,必用此物。

清朝皇家,用牡丹江出產的蝲蛄做貢品,祭祀太廟。可見,吉林長白山水系蝲蛄在清朝時是皇家宮廷才能享用的 美食 ,比南方的小龍蝦不知高了多少個檔次。

上身似蟹 下身似蝦的蝲蛄

清朝皇室為何用牡丹江水系出的蝲蛄祭祀太廟?

在正式的文獻中尚未看到相關記載。

個人推測原因有二:一,牡丹江寧古塔地區,是滿洲族及其先民的世居地,努爾哈赤以祖、父所遺13副鎧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族時,首先率領的就是寧古塔部。用該地所產之物祭祀老汗王努爾哈赤的功績。

二,有傳說,努爾哈赤當年與明總兵李成梁部作戰,兵困於英額布三天三夜,粒米沒進,疲餓交加。努爾哈赤親自帶領將士到河邊抓蝲蛄吃,使全軍得救,重整旗鼓。稱帝後他念念不忘此事,把抓蝲蛄的無名河,封為蝲蛄河。 也許,正是因為努爾哈赤被蝲蛄救飢,後人以不忘舊事,緬懷先祖之由,才用蝲蛄祭祀太廟。

這些年,蝲蛄被稱為長白山龍蝦、草龍蝦、水蝲蛄等名。 需要強調的,蝲蛄與蝲蝲蛄,不是同一物種。蝲蝲蛄生活在田間地頭,有的地方叫它「地蝲蛄。」

蝲蛄色暗 發褐色

體型上 蝲蛄比小龍蝦小


蝲蛄的吃法,除了剝殼食肉之外,捕捉多了,還可以製成「豆腐」。

《奉天通志》「物產」類下,輯錄了幾條有關蝲蛄的資料,都談到了「蝲蛄豆腐」。《絕域紀略》雲:「蝲蛄魚,身如蝦,鰲如蟹,大可盈寸,搗之成膏。」這膏,其實就是蝲蛄豆腐。《遼陽志》記載的更加詳細:蝲蛄「形頗似蝦而前無長刺,兩鰲則似蟹,山澗石下多有之,捕多搗爛,入袋如濾豆漿,取汁,熬熟,類豆腐,味甚鮮美,俗呼之為蝲蛄豆腐。」《安東志》又說,蝲蛄豆腐為「大廚之珍」,是每年祭祀陵寢的必須之品。看來,這蝲蛄豆腐實在要算作餐桌上的一道佳餚了。

所謂「豆腐」,其實是湯。製法確如《遼陽志》所說一樣,很簡單。擠出的汁漿,傾入滾湯之後,就如打入鍋里的雞蛋,一絲兒,一團兒,隨著沸水上下,轉紅,須臾便熟,湯中再放些白菜葉,紅綠相雜,色極耐看。吃過,方知「味甚鮮美」之說,不為虛言。

下次在市場上看到吉林蝲蛄,大家一定好好認准了嘗嘗鮮吧。

最後我做個打油詩:吉林小龍蝦,個小味更佳,與各位共勉。


乾隆當年東巡曾大加贊賞贊不絕口!

風靡全國的麻辣小龍蝦,屬於外來物種。而這個則是地道國產品種。味道比麻辣小龍蝦還要好。

簡直與麻小太相似了。這個只需要洗凈清水蒸出來即可,如果做成麻小就太可惜了,吃不出那個鮮味!


這個芳名蝲蛄 làgǔ,學名東北黑鰲蝦。又名:長白山龍蝦,草龍蝦,水蝲蛄,蝲蛄夾,蝲蝲蛄。

原產地中國吉林省長白山脈水系,以鴨綠江水系渾江水域各支流最盛,後延伸分布至黑龍江以及朝鮮部分水系,野生東北黑鰲蝦現已瀕危滅絕。


蝲蛄屬於冷水棲息生物,對水質要求極高,對農葯及化學品敏感,輕微污染便可造成其死亡。目前只有在東北林區,一些沒有污染的河流或小溪中,偶爾可以看到。

而小龍蝦則適應性極強,在污水渾水泛濫成災。

雖然兩者是近親,兩者的生物性還是有區別的。太復雜太學術的描述就忽略吧,吃貨們還是討論下專業:怎麼吃比較好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東尋,在吉林初食蝲蛄豆腐,頓感余香掛齒,龍心大悅。於是,便揮毫潑墨寫下「風來西北東南去,吹送膻蘿達玉京」的詩句大加贊賞。


是蝲蛄燉豆腐?又雙叒叕No

「蝲蛄豆腐」現在是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

1, 吐污。捕撈回來的蝲蛄倒入放有米醋的水中,讓其吐盡腹中污穢。再將蝲蛄洗凈後揭蓋去皮,剜出黃子(類似蟹黃)

2, 取黃。單放一碗中。然後捏住蝲蛄尾部往橫里一掰,一條黑線(沙線)隨之而出。

3, 研磨。接下來,用石制的碓臼將蝲蛄粉碎,像磨豆子做豆腐一樣,過濾得到一小盆暗褐色液體。

4, 燉煮。點火燒水至滾沸時,緩緩倒入那一小盆暗褐色液體和那一小碗黃子,在湯汁變成乳白色後改小火,投入香菜葉、小蔥白等配菜,一鍋鮮美、滑嫩可口的蝲蛄豆腐便大功告成。

名字有「豆腐」,烹飪卻不用豆腐,奇也、妙也!


ps:

這個也叫蝲蛄,別名螻蛄,也是 美食 ,可入葯。

你吃過嗎?

…… …… …… …… ……

…… …… …… …… ……

看看小夥伴們是怎麼說的:


我老家吉林通化,我們屬於柳河縣的一個自然村,村南面橫亘著一條比較高的山,路很不好走。但只要翻過山,就是通化縣。從遼寧沈陽,撫順清源到我們那再直通南山脈到通化的頭棚,四棚,要近非常多的路。當年日本人就在我們那抓壯丁修路,聯通沈陽到通化的路。可惜南山太復雜修不了,只能從我們村向東修了一條稍遠的路,到通化紅石,二密。即便這樣最後也廢棄了。忘了說了,我們那是屬於遼寧新賓,清源與吉林柳河的交叉口。一山之隔就是通化直屬轄區。卻仿若天塹。

山南有一個地名叫喇姑河。村名就叫這個。我去過一次。很遠。走了半天路。地貌和我們那幾乎一樣。高山,深澗,河水都是山間溪流。河水清澈甘甜冰涼,山上一年四季,菌類,野果,堅果類野生資源豐富。偶爾也有野狼的蹤跡,只是大多沒見過。倒是野兔,野雞非常多。

小時候我們很少下河抓蝲蛄。因為它們大多產於山澗積水潭中,又很少肉。還不如抓些林蛙解饞。那時候小夥伴上山都是打蛇,抓林蛙,偶爾會抓到斑鳩,野兔,刺蝟啥的。一般兔子刺蝟都不會打死。其他的一把火,都下了肚子喂饞蟲。

有印象只有一年秋天,老爸從外面背回來半塑料口袋蝲蛄。我家那些年種人參。家裡有很多幫工。應該是正好閑暇時,幾個人約了老爸他們去山間摸的。老爸當年也就我這個年紀。想想真好。

蝲蛄外表很醜的。青黑色,和小龍蝦應該沒啥區別。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大的甲殼類生物。由於遠離大水,大河,大海,當年物質也匱乏。我直到十幾歲還沒見過蝦以外的長著甲殼的生物。所以很害怕,根本不敢碰它們,生怕它們用大大的鉗子夾到我。媽媽當初就嚇唬我們蝲蛄夾人特別疼,會出血。所以蝲蛄在我心中一直也是恐怖的生物。以至於到現在,我都不敢抓小龍蝦,活螃蟹,生怕被它們夾傷,就更別提去溪澗摸它們了,想想都恐怖。

青黑的蝲蛄被放到熱水裡一燙立即就變成紅色。真是太神奇了。那時候我可能也就六七歲。之所以確定,是因為當初住著老房子,而我八歲的時候,家裡蓋了磚房。所以我已經不記得蝲蛄的味道是否鮮美,只知道很不好吃它們。正值換牙季,我那滿嘴漏風的里倒歪斜的乳牙根本咬不開那傢伙的銅盔鐵甲。可能都是爸媽給我弄開了幾個隨便吃吃也就沒了興趣。反倒是拿著它們紅紅的大鉗子,和小夥伴們玩了幾天,慢慢也就丟棄了。之後就再沒見過。

轉眼間離開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已經20年。城市的喧囂不斷麻木著我的靈魂,卻從不曾蒙蔽我那些年的無數童趣。我甚至清晰的記得五六歲時發生的非常多的點滴。記得老房子後面的李子樹,記得房前的葡萄架,記得雨中,雨水順著茅草屋檐垂落的雨簾。記得冬天,四格玻璃窗上不同圖案的厚厚窗花,記得玉米窩做的鞋墊…記得當年第一次邂逅的那些青黑又變紅的蝲蛄!時光給了我們成長,也給了我們忘卻。卻又給了我們叫回憶的技能。人生走過幾十年,終難忘卻兒時遭遇的那一次蝲蛄經歷。那是去世20年的父親,唯一給我們抓過的一次蝲蛄。

綜上。

但在東北的吉林,如果你提到蝲蛄蝦,這可是一種比小龍蝦更出名的 美食 。它是東北的原生蝦,學名叫做東北黑螯蝦,和我們經常吃的那種小龍蝦都屬於原螯蝦類的親戚。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地區,特別是吉林長白山河流、鴨綠江水系和牡丹江、興安山大大小小溪流中都或多或少分布著 。這種蝦只能在清澈的水環境中存活,這與南方的小龍蝦完全不同。

蝲蛄蝦是一種冷水棲息物種,對水質的要求極高,對農葯和化學品特別敏感。稍微一點污染都存活不了。目前僅在東北森林地區一些未受污染的河流或小溪,偶爾可以看到。而我們平常吃的那種小龍蝦適應性強,在充斥著臟污的水中生活,而且繁殖特別快。雖然這兩者是近親,但兩者的生物學性質是不同的。

遼寧的山區河流中也有很多蝲蛄蝦,當我上學的時候,每次去學校,我都會在路邊的河邊滾動石板,抓住一個蝲蛄蝦,就放入褲兜里。然後不小心被夾到了,特別的疼。抓過來的蝲蛄蝦拿回家油炸著吃,有時候我會抓很多過來做成蝲蛄豆腐,味道特別棒,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小時候這是一種難得的美味食物。現在更是難得,由於離開家鄉的時間很久,我多年沒見過蝲蛄蝦了。現在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蝲蛄蝦也很少在大河中看到了。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在吉林初期尋找豆腐,並感受到揮之不去的揮之不去的牙齒。因此,「風來自西北和西南,以及達利達玉井的氣味」的經文受到了極大的贊揚。 「蝲蝲豆腐」現在是吉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只有山上的小溪才能看到它的影子。這是一張來自故鄉的小發的照片。在小溪流中抓到的,但沒有以前的個頭大,但我看到了它還是會非常激動。

近幾年,自從麻辣小龍蝦開始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這才讓我想起了家鄉蝲蛄蝦的味道。但是卻沒有深刻的回憶。幾年前,我回到家鄉探親訪友。看到放店裡有很小的蝲蛄蝦再賣,遺憾的是味道並不好,沒有以前的那種味道了。

我小時候就生活在撫松縣松江河鎮。吃喇蛄,抓喇蛄前面幾位高人都說了。我就不必啰嗦了。在這里我要說的是一個關於喇蛄的真實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姓孫的山東人,去長白山去挖山參。進了長白山原始森林,十多天也沒有找到人參,所帶來的糧食已經吃完了。但更糟糕的是還嗎達山(迷路)了。又過去三天,又餓又累實在走不動了,正巧也到了喇蛄河邊,孫姓人捧起河水喝了幾口,有點精神了。這時候他看見河裡有幾只喇蛄,由於餓了幾天了,他抓到就生吃了。吃完後,他拿出了放山的小斧頭,拼盡最後一點力氣,剝掉一顆大榆樹的皮,用斧頭在這顆樹上刻下一行字:我家住萊陽本姓孫,隔山片海來挖參。三天吃了個喇喇蛄,你說傷心不傷心。若是後人來找我,順著蛄河往上尋。這個姓孫的人,被後來進入長白山挖參的人尊奉為山神老把頭。喇蛄河,發源於長白山。離松江河林業局細林河林場不遠。那顆當年的大榆樹,我父親帶我去看過,現在字跡基本上已經看不出來了。不過這是一個真實的傳說。

喇咕在遼寧這邊的山區小河裡也有很多,小時上學的時候,每到放學時就在公路旁的大河邊上翻石板抓喇咕,一抓一褲兜,一不小心就被喇咕夾夾的蹦高叫,回到家炸喇咕醬。有時抓的多了,就做喇咕豆腐,喇咕豆腐最好吃了,口感細膩,味道鮮美。是小時候難得的美味。因為離開家鄉很久的原因,也有很多年沒見到喇咕了,現在,因為生態環境的變化,大河裡也很少見到喇咕

只有山裡的小溪水裡還能看到喇咕的影子,這是前段時間家鄉的發小發過來的圖片,在小溪水裡捉到的,就是沒有以前的喇咕個頭大了,但是看見喇咕,還是會感到非常驚喜的。



我感覺啊,應該是受射鵰英雄傳的影響吧,記得華山陰面的大蜈蚣為什麼好吃,是因為天冷生長緩慢,造成肉緊致,實乃一大美味。一般在冷水生活的魚生長緩慢都好吃,所以大眾都對冷地方生長緩慢的食材有種特殊偏好。東北吉林的蝲蛄也是一樣的道理吧。而且貌似蝲蛄只能在水質好的地方生存,品質甩小龍蝦幾條街。

下面是我的號文章截圖,恭候大家參觀。謝謝

小時候,在豐滿發電廠下面,江心有幾個淺灘,那時發電到晚上十點後就減少發電量,淺灘就全部漏出來,點上嘎斯燈照明,拿一個魚叉, 插留在水坑裡的魚,翻石頭逮蝲蛄,小時快樂一去不返。現在淺灘沒了,蝲蛄沒了,嘠斯燈也沒人用了。

我小時候河裡喇咕可多了,還好抓,沒人吃那玩應,現在幾乎絕跡了,只有山裡面水質好的活水裡才有,要說味道也沒怎麼好吃,就是覺得綠色安全唄,現在人什麼不敢吃啊,臭水裡的小龍蝦吃的熱熱鬧鬧的,這清水裡的喇咕就更別想逃過去了……吃光一切吧,加油。

我對這個蝲蛄可是再熟悉不過了,小時候經常去河裡抓!以前蝲蛄在東北地區是一種很常見的食材!深受人們的喜愛,特別有名氣!

因為蝲蛄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如果有污染,基本全流域絕種!小的時候我家鄉有條江,叫渾江,但是說真的一點都不渾,那時候江水清澈的很!

夏天經常去江里洗澡,抓蝲蛄更是必備技能。通常去市場買點青魚,或者哪裡撿一隻死雞,再就是抓一些青蛙蟾蜍之類的,扒掉皮(夠殘忍的),把這下東西綁在一個鐵網上,拴上繩子,投到江里,過一會取出來,就可以抓到許多蝲蛄,他們或者正在貪吃,或者准備去貪吃,有時候一下抓幾十隻!

那時候還有一種魚非常好吃,我們叫七星子,有吸盤,類似於泥鰍,全身一條軟骨,那時候江里到處都是,不過吃的人不多,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他的美味,做醬燜喝酒最美味了!

那一年回老家同學帶我去抓七星子,要到水庫大壩下面才有,和抓蝲蛄的流程差不多!也是用青魚綁上一塊條石,丟到江里,過一會拉出來就會吸在魚身上!

現在由於環境污染,江水變得渾濁不堪,這兩種野味在渾江里已經絕跡了,偶爾在山間小溪里才看得到蝲蛄。七星子只有在水庫大壩那裡有一些,基本也快絕種了!

所以正因為蝲蛄是一種非常干凈美味的食材,所以在東北非常有名氣!蝲蛄有很多種做法,其中蝲蛄豆腐是最美味的一種做法!堪稱一絕!

首先把蝲蛄剁碎,然後榨汁!過濾出殘渣,鍋加熱,把過濾後的汁倒入鍋里,蝲蛄汁就會變成豆花一樣,加入鹽味精調味,出鍋前加入一點韭菜,堪稱人間美味!

還有可以做麻辣口味的,類似於小龍蝦的做法,也非常好吃!

鑒於蝲蛄的美味,所以在東北特別有名,朋友們有機會去的時候一定要嘗一下!不過估計很難尋覓了!

這幾年政府狠抓環保,家鄉的江里經常看到成群的野鴨,那些即將消失的野味應該也快回來了吧!

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希望大家熱愛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家鄉!

Ⅳ 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是哪些城市

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省會城市: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沈陽、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廣州、南寧、海口、成都、貴陽、昆明、拉薩、西安、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

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其他城市:秦皇島、唐山、保定、邯鄲、長治、臨汾、陽泉、大同、包頭、赤峰、鞍山、撫順、本溪、錦州、吉林、牡丹江、齊齊哈爾、大慶、蘇州、南通、連雲港、無錫、常州、揚州、徐州、溫州、嘉興、紹興、台州、湖州、馬鞍山、蕪湖、泉州、九江、煙台、淄博、泰安、威海、棗庄、濟寧、濰坊、日照、洛陽、安陽、焦作、開封、平頂山、荊州、宜昌、岳陽、湘潭、張家界、株洲、常德、湛江、珠海、汕頭、佛山、中山、韶關、桂林、北海、三亞、柳州、綿陽、攀枝花、瀘州、宜賓、遵義、曲靖、咸陽、延安、寶雞、銅川、金昌、石嘴山、克拉瑪依。

Ⅵ 中國城市污染排行榜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13日公布了2003年最佳環境城市和最差環境城市的排行榜。

一份年度重點城市環境報告顯示,環境質量最好的城市是海口、珠海、湛江、桂林、北海;污染控制最好的城市是南通、連雲港、沈陽、蘇州、福州;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最好的城市是大連、煙台、深圳、珠海、海口。

而空氣污染最重的10個城市是臨汾、陽泉、大同、石嘴山、三門峽、金昌、石家莊、咸陽、株洲、洛陽。

中國目前共有668個城市,容納36.1%的人口,貢獻70%的國內生產總值和80%的稅收。此次發布的環境報告包括了省會城市、直轄市、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城市以及風景名勝城市等47個重點城市。

「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47個重點城市的2003年的工業污染物單位增加值排放強度比2002年均有下降,而且污染增長速度小於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環保總局副局長汪紀戎在13日的發布會上說。

城市污染主要分為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報告顯示,與2002年相比,2003年,47個重點城市的空氣污染(包括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濃度年日均值)略有下降;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理率分別提高了10.68個百分點、1.78個百分點和12.06個百分點;環境雜訊和交通干線雜訊年均值略有下降。

此外,綠化覆蓋率提高0.68個百分點,平均環保投資額增長0.14個百分點,達到GDP的2.43%。

汪紀戎說,盡管總體環境情況穩中有升,一些城市的空氣污染仍然很嚴重。此外,由於機動車數量激增,北京、哈爾濱、南京、廣州、西安、銀川等城市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濃度上升明顯。

另外,部分城市的環境基礎設施薄弱。2003年,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低的城市包括長春、哈爾濱、武漢、湛江、北海、重慶和拉薩;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的城市包括哈爾濱、烏魯木齊和貴陽。

中國自1989年起開始實施一套包括城市環境質量、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體系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體系。除了47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還有561個城市參與考核,參與數量佔全國城市總數的91%。

來源: 新華網

Ⅶ 黑C是哪個省的車牌

黑C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粵A是廣東省廣州市;京B是北京市計程車的車牌號。

車牌號是標識車輛身份的號牌,車牌號對車的意義就像身份證號對人一樣 。例如車牌是廣東省廣州市的車子,粵代表廣東省,A代表廣州市,粵A就是廣州市的車牌代碼。

車牌號組成:

車牌第一位是漢字:代表該車戶口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為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簡稱。車牌第二位是英文字母:代表該車戶口所在的地級行政區,為各(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字母代碼,一般按省級車管所以各地級行政區狀況分劃排名:(字母「A」為省會、首府或直轄市中心城區的代碼,其後字母排名不分先後)。

另在編排地級行政區英文字母代碼時,跳過I和O,O往往被用作警車或機關單位。大型汽車、小型汽車、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4種號牌,使用同一號牌資源資料庫和同一號碼序列。

Ⅷ 你知道哪些關於鑽水打井的知識

富的地區,絕不能盲目地打淺井;在淺層地下水比較豐富的地區,適宜農民自建的淺井,但井孔布置也不能過密,以免造成相鄰水源井之間的相互影響。根據牡丹江市的水文地質實際情況,一般井的間距不應小於50米。 配置適宜的水泵;成井後要根據打井時施工排水情況,實測出水井的動靜水位和相應的出水量,然後根據地面到動水位的高差以及你所採用的灌溉方式,所需要水泵工作揚程確定水泵的總揚程,水泵的流量不準超過井的出水流量,由以上兩項條件,購買相應的水泵。採用正確的施工方法;大口井的施工方法有兩種:一是大開槽法,人工開挖或爆破施工;二是沉井法,排水施工或不排水施工。適宜採取哪種方法要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確定。如果是打深水井的話,建議在鑽井前做一下水文物探(也就是物探找水工作),可以查清當地地層、地下構造斷層及裂隙分布規律,預估水量,極大提高出水成功的概率;工程部,他們的工程師就不錯,已經在安徽及周邊省份做了幾百個水文物探找水工程,經驗豐富,准確率高;找一家擁有數台先進的地質物探設備和一批從事多年鑽探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公司。特為解決無水用,無水生產,有水價高的諸多困難,這樣的公司一般都引進了先進的地下水源探測儀,能在用戶選定的地方很快找到最佳的井點,制止過去憑感覺打井、打廢井(打不出水的井)等不科學的施工損失。特針對用水量大的各類工廠、企業、賓館、學校,養殖業、農業灌溉、水利、混凝土攪拌站等單位鑽井施工和地質水源探測服務。為您的企業提供無污染、水質清澈、衛生環保的地下水,對於用水企業來說,地下水源將是您企業的免費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口水源充足的深水井,將給您的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利益。

Ⅸ 環衛工人屬於哪個單位

一般來說環衛工人屬於環衛部門,其上級主管機關為城建局或建設委員會。但也有環衛保潔公司的,這個跟當地環衛市場化程度有關。

林業局一般是城管局,有的地方是屬於環衛局,這個要看每個地方具體的設置情況屬於環衛局環衛工人的直接管理者是環衛所,往上還有環衛局之類的機構,市政市政管理。

環衛工人指主要負責街道衛生保潔工作的工作人員,被稱為「城市黃玫瑰」、「馬路天使」和「城市美容師」,每年10月26日為環衛工人節。一般街道環衛工人都是社區推薦的環衛處的工人一般面向社會招聘的。

(9)牡丹江環保擴展閱讀:

1959年10月26日,國家主席劉少奇親切接見全國勞動模範、掏糞工人時傳祥時說:「我當國家主席,你當掏糞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人民的公僕。」

少奇同志的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環衛工人,對於提高環衛工人的社會地位,引起全社會對環衛工人和環衛事業的尊重、理解、關心和支持,教育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產生了極為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987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率先設立了「環衛工人節」,日期就定在10月26日。這一創舉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在道路上、大街小巷、農貿市場、城鄉,環衛工人拿著掃帚,拉著清運車,在衛生負責區清掃垃圾,保持衛生整潔、無垃圾,凈化、美化衛生環境。湛江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環衛工人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熱點內容
櫻花晚櫻 發布:2025-08-26 09:37:18 瀏覽:97
七夕一日餐廳 發布:2025-08-26 09:37:14 瀏覽:91
女人蘭花指 發布:2025-08-26 09:22:43 瀏覽:332
七夕蓬萊閣 發布:2025-08-26 09:22:08 瀏覽:654
智者一朵花 發布:2025-08-26 09:22:01 瀏覽:912
浪慢海棠 發布:2025-08-26 09:04:30 瀏覽:543
馬蘭花開亢 發布:2025-08-26 08:55:51 瀏覽:552
酒店花藝軟裝 發布:2025-08-26 08:38:45 瀏覽:290
帝王系列玫瑰 發布:2025-08-26 08:33:26 瀏覽:675
伯蘭登堡的玫瑰txt 發布:2025-08-26 08:32:49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