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燕菜的傳說

牡丹燕菜的傳說

發布時間: 2023-01-24 16:32:19

⑴ 洛陽燕菜的文化傳說

1、眾所周知,洛陽牡丹興盛於唐;而相傳洛陽水席始於武則天稱帝的武周時期,而「洛陽燕菜」的由來更有這么一個傳說:武周年間,女皇武則天為視察龍門盧舍那大佛(傳說是以武則天的容貌為樣本)的鑿刻,而駕臨洛陽仙居宮,適逢城東關下園村長出一棵特大白蘿卜,長有三尺,上青下白,重30多斤,菜農視為奇物,百姓視為「祥瑞」而敬獻進宮。御廚們知道蘿卜做不出什麼好菜,但又懾於女皇威嚴,只得從命。他們反復琢磨,將蘿卜配以山珍海味烹製成一品不失御膳風味的湯菜。女皇品嘗之後,贊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觀其形態酷似燕窩絲,當即賜名為「假燕菜」,女皇的喜好影響了一大批貴族、官僚,他們在設宴時都要趕這個時髦,把「假燕菜」作為宴席頭道菜,即使在沒有蘿卜的季節,也想法用其他蔬菜來做成「假燕菜」,以免掉身價。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宮廷和官場的喜好又影響了民間的食俗,人們不論婚喪嫁娶,還是請客待友,都把「假燕菜」作為宴席上的首菜。由於白蘿卜能適應多種原材料配製,既可用名貴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絲、雞蛋作配料,其味酸辣香郁,十分可口,因此,酒樓菜館競相仿效,後來,人們把「假」字去掉,簡稱「燕菜」。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歷代廚師的辛勤研製創新,「燕菜」日臻完善,其味道酸辣鮮香、別具一格,湯清口爽、營養豐富,成了洛陽傳統名菜,所以又稱其「洛陽燕菜」,流傳至今。
2、1973年10月14日,周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洛陽訪問,下榻當時的友誼賓館。據《友誼賓館志》說,中午周總理宴請加拿大客人,上了幾道洛陽水席中的菜,其中就有流傳千年的「洛陽燕菜」。當周總理看到「洛陽燕菜」,以及菜品上友誼賓館大廚為了突出洛陽的特色,用蛋黃蒸糕精心雕啄雍容艷麗的牡丹花時,風趣地說:「洛陽牡丹怎麼飛到桌子上來了?」在服務員介紹菜名「洛陽燕菜」後,周總理笑著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應該叫『牡丹燕菜』。」滿座都鼓起了掌。自此,洛陽水席的菜譜名稱發生了變化,從此「洛陽燕菜」改名為「牡丹燕菜」。這真可謂「菜以花名,菜以花傳」,周總理的改菜名,讓洛陽水席名聲更隆。

⑵ 洛陽牡丹燕菜是菜,還是花茶啊

洛陽燕菜又稱復牡丹燕菜,是河南制洛陽獨具風格的傳統名菜。屬豫菜系。主料有白蘿卜、海參、 魷魚、雞肉。成品洛陽燕菜只見一朵潔白如玉、色澤奪目的牡丹花,浮於湯面之上,菜香花鮮。
「洛陽燕菜」又名「假燕菜」、「牡丹燕菜」,是一道具有豫西地方特色的佳餚,歷來被列為洛陽水席(「洛陽水席」起源於唐代,有1000多年歷史,全席24道菜,有八道冷下酒菜,四道大菜、八道中菜、四道壓桌菜。)中的首菜。牡丹燕菜猶如盛唐時期艷裝而出的婦人,甫一出場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面之上,花艷、菜香、湯鮮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適口。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牡丹燕菜「被評為「中國菜」河南十大經典名菜。

⑶ 水席的歷史發展

牡丹燕菜是洛陽水席中的首席菜品,也是歷史悠久,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它的傳說和洛陽牡丹一樣, 都與一代女皇武曌有著深厚的淵源。武媚娘稱帝後,天下風調雨順,萬民安康,常有祥瑞之物現於人間。 有一年,洛陽百姓將關外長出的一超級巨大白蘿卜當作寶貝獻給了女皇武老太太。老太太那個樂啊,認為是天降奇瑞,遂下令御廚將這「巨無霸」做成晚宴供其品嘗。這可難為死了御膳房的大廚們,一破蘿卜無論如何也做不出女皇想要的極品佳宴啊。(那年頭,在皇帝身邊當伙夫可真不好混)。奈何聖命難違,御廚們只能硬著頭皮將眾多山珍海味和加工後的蘿卜混在一起亂燉,這和著名的重慶毛血旺,廣東佛跳牆的做法如出一轍。就這樣,御廚們絞盡腦汁兒,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一席「蘿卜開會」終於上桌了。武老太太品嘗後喜笑顏開,發現味道竟然不輸給平日滋補的極品燕窩。從此,這一鍋亂燉的蘿卜宴竟然也被賜了個雅緻的學名—「假燕菜」。(菜名總得配得上女皇的身份啊)。
從此,在武則天當政時期的京城洛陽,「假燕菜」被皇家貴族視為上品,與宮廷御宴享有同等地位。(這下可好,吃不起燕窩的平民百姓可以用蘿卜代替了)。品「燕菜」成為風靡大唐的時尚之舉。這宮廷流行的東西嘛,自然是好的,於是民間百姓也都開始紛紛效仿。久而久之,「假燕菜」就演變成了 「洛陽燕菜」。直至1973年10月14日,周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洛陽訪問,下榻當時的友誼賓館。據《友誼賓館志》說,中午周總理宴請加拿大客人,上了幾道洛陽水席中的菜,其中就有流傳千年的「洛陽燕菜」。當周總理看到「洛陽燕菜」,以及菜品上友誼賓館大廚為了突出洛陽的特色,用蛋黃蒸糕精心雕啄雍容艷麗的牡丹花時,風趣地說:「洛陽牡丹怎麼飛到桌子上來了?」在服務員介紹菜名「洛陽燕菜」後,周總理笑著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應該叫『牡丹燕菜』。」滿座都鼓起了掌。自此,洛陽水席的菜譜名稱發生了變化,從此「洛陽燕菜」改名為「牡丹燕菜」。這真可謂「菜以花名,菜以花傳」,周總理的改菜名,讓洛陽水席名聲更隆。
名稱由來
其實,水席裡面的每一道菜都有一個傳說故事,這些故事還有待您去一一發掘~~
如果您要是到洛陽來,給您推薦個飯店,一個是位於洛陽市老城區西大街的杏花村水席樓,共有兩個店面,好吃足量,價格也不貴。
還有一個是在洛陽市九都路上的神楚大酒店,裡面的水席也不賴。
如果您想了解中國的文化,那麼請您來洛陽。司馬光說過「若問古今興衰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陽水席的名稱的由來,一是緊扣水席湯水多的特點,二是指似水流雲的上菜順序。它精美的造型、豐富的品種和嚴格的菜序,令人耳目一新,事之不忘。

⑷ 牡丹燕菜的來歷60字

武周年間,武則天視察盧舍那大佛的鑿刻到洛陽仙居宮,適逢城東關下園村長出一棵專大白蘿卜,百姓視屬為「祥瑞」而敬獻進宮。御廚們將蘿卜配以山珍海味烹製成一品不失御膳風味的湯菜。女皇品嘗之後,贊其清醇爽口,,觀其形態酷似燕窩絲,當即賜名為「假燕菜」,女皇的喜好影響了一大批貴族,他們在設宴時都要把「假燕菜」作為宴席頭道菜,即使在沒有蘿卜的季節,也想法用其他蔬菜來做成「假燕菜」,以免掉身價。宮廷和官場的喜好又影響了民間的食俗,人們不論婚喪嫁娶,還是請客待友,都把「假燕菜」作為宴席上的首菜。後來,人們把「假」字去掉,簡稱「燕菜」。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歷代廚師的辛勤研製創新,「燕菜」日臻完善,其味道酸辣鮮香、別具一格,湯清口爽、營養豐富,成了洛陽傳統名菜,所以又稱其「洛陽燕菜」。

⑸ 洛陽牡丹燕菜的介紹

洛陽牡丹來燕菜是洛陽歷史悠自久的漢族傳統名菜。傳說唐代武則天時,洛陽東關下園墓地出產一種特大蘿卜,重達幾十斤,農民視為祥瑞,進貢宮廷,御廚將蘿卜切成細絲。經多道加工,並配以山珍海味,製成湯羹,清爽可口。武則天食後贊不絕口,因感激當年在感業寺食蘿卜救命之恩,即賜名「義菜」。因其形似燕窩,後改名「燕菜」,流傳至今。

⑹ 介紹牡丹燕菜作文450

要說起我們洛陽的美食,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洛陽的牡丹燕菜了。
牡丹燕菜的來頭可是不小,就連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有一個故事呢。傳說在武則天女皇登基後,天下太平,於是各路「祥瑞」奇出,連麥子稻穗都出了祥瑞。有一處出了個大蘿卜,重達數十斤,農夫心中暗喜,這次獻上去一定能得到獎賞,趕緊飛快的獻給了武則天。御廚費盡心思精心調制,做了一道精美的飯菜,武則天吃後覺得頗有燕窩的風范,於是稱之為「假燕菜」。後來民間逐漸傳為「洛陽燕菜」。因為周總理在一次宴會上說燕菜里開出了牡丹花,因此得名「牡丹燕菜」。

這么出名的菜,做法卻也不難。先把一個蘿卜切成一些細絲,然後把蘿卜絲浸入水中20分鍾,把泡好的蘿卜放到干澱粉里攪勻,然後再蒸籠上蒸五分鍾。接著,在蘿卜絲上撒精鹽調味,再放到蒸籠上蒸5分鍾。哈哈,素燕菜就大功告成!然後再適當放入一些葷菜,最後用紅綠蛋糕分別做成兩朵牡丹花即可。做出來的牡丹燕菜色香味俱全,一朵牡丹花在湯中間浮著,看起來十分奇特,看著就讓我們這些「小饞蟲」心裡像貓抓一樣,總想吃上一口來解解饞。

牡丹燕菜吃起來也是十分爽快。它是洛陽水席24道菜的第一道菜,洛陽水席每道菜的味道都是酸辣無比、香濃可口,一聞湯的味道,就令人食慾大開,讓人喝了一口還想喝,簡直都要上癮了。牡丹燕菜能榮升為第一道菜,可見其色香味都是絕對誘人的。不過,牡丹燕菜里也有一些小騙局,比如說在湯里還有不少肉絲,令人一看就感覺肯定十分好吃。不過要是一吃你就會立馬發現,哪裡是什麼肉絲,明明就是蘿卜絲,卻稍微「喬裝打扮」了一下,可把我蒙騙了一次呢。可是這蘿卜肉絲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令人贊賞不已。

牡丹燕菜紅紅火火,我覺得這也寓意著洛陽人的生活也一定能夠如同牡丹燕菜一樣過得紅紅火火。牡丹燕菜剛入嘴時吃著辣,讓人汗流浹背,但吃多了就會感到這滋味十分美妙。這就像我們學習,現在總覺得學習太苦了,但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我們都學有所成,自然會感到那美妙的滋味。因此我們現在也要好好學習,為自己的未來藍圖打下基礎。

⑺ 急!!!求洛陽燕菜的歷史

洛陽燕菜典故、歷史
洛陽水席的頭道菜是「牡丹燕菜」,原稱為「假燕菜」,是洛陽獨具風格的風味菜。所謂「假燕菜」,就是以它物假充燕窩而製成的菜餚。這個作假的源頭也發生在武則天身上。
傳說武則天稱帝以後,天下倒也太平,民間發現了不少的「祥瑞」,如什麼麥生三頭,谷長三穗之類,武則天對這些太平盛事當然是滿心高興,十分感興趣。一年秋天,洛陽東關外地里長出了一個大白蘿卜,長有三尺,上青下白,這個異常龐大的白蘿卜,理所當然被當成吉祥之物敬獻給了女皇。武則天很是歡喜遂命皇宮御廚將之做菜,來一嘗異味。 蘿卜能做什麼好菜呢,但女皇之命又不敢不遵,御廚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對蘿卜進行了多道加工,並摻入山珍海味,烹製成羹。武則天品嘗之後,感覺香美爽口,很有燕窩湯的味道,就賜名為「假燕菜」。從此,武則天的菜單上就加了「假燕菜」, 成為武則天經常品嘗的一道菜餚。 女皇的喜好,影響了一大批貴族、官僚,大家在設宴時都要趕這個時髦,把「假燕菜」作為宴席頭道菜,即使在沒有蘿卜的季節,也想法用其他蔬菜來做成「假燕菜」, 以免掉身價。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宮廷和官場的喜好,極大地影響了民間的食慾,人們不論婚喪嫁娶,還是待客娛友,都把「假燕菜」作為桌上首菜,來開始整個宴席。後來,隨著時代的推移,武則天的賜名逐漸湮沒,後傳入民間,日久天長,大家都叫做「洛陽燕菜」,流傳至今。
洛陽燕菜別名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襲衣」,洛陽是著名的牡丹城,人們又將富有神奇傳說,嬌艷華貴的牡丹和燕菜結合了起來,使之更富有鮮明的洛陽特色。1973年10月14日,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洛陽參觀訪問, 洛陽的名廚王長生、李大雄為他們做了一道清香別致的「洛陽燕菜」只見一朵潔白如玉、色澤奪目的牡丹花,浮於湯面之上,菜香花鮮,贏得貴賓們的拍手叫絕,周總理也風趣地說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來」。所以人們後來又把燕菜稱為「牡丹燕菜」,菜以花名,花以菜傳,兩者相得益彰,名聲更大了。(該菜2000年3月被國內貿易局評定為「中國名菜」推展品種)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能不能介紹一下洛陽水席的做法

洛陽水席的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擺四葷四素八冷盤,接著上四個大菜,每上一個大菜,帶兩個中菜,名曰「帶子上朝」。第四個大菜上甜菜甜湯,後上主食,接著四個壓桌菜,最後送上一道「送客湯」。二十四道連菜帶湯,章法有序,毫不紊亂。
八冷盤(前八品)
1.杜康醉雞:選用一年左右的肥壯母雞,採用鹽水煮的方法煮至熟透離火,倒入鍋中250g杜康酒加蓋燜2~3小時,出鍋後撕碎裝盤即可。
2.五香牛肉:生牛腿肉洗凈血水,切成500g左右的塊,放入紅鹵鍋中鹵熟,切片裝盤後淋上香油,撒上少許蔥絲、香菜即可。
3.紅油耳絲:熟豬耳切成絲,加蔥絲、尖椒絲、紅油、鹽水、味精水、醋拌勻即可。4.椒鹽鯽魚:小鯽魚洗凈後放容器內,加入蔥、姜、料酒、鹽、味精、五香粉腌漬半小時,逐個沾勻細澱粉,下入六、七成熱的油鍋炸至酥焦撈出,裝盤後撒上椒鹽即可。
5.蒜泥黃瓜:黃瓜洗凈切成菱形小塊入容器內加入蒜泥、鹽水、味精水、白糖水、白醋、香油少許,拌勻裝盤即可。
6.菊花變蛋:變蛋去皮切成長瓣,在盤內擺成放射狀菊花形,中間撒上少許薑末,澆淋上醬油、紅油、香油即可。
7.薑汁脆蓮:蓮菜去皮切成薄片放清水中洗去鞣質,下入鍋中焯一下撈出投涼,再放容器內加鹽水、味精水、白醋、薑汁、香油少許拌勻裝盤即可。
8.金鉤芹菜:芹菜去葉,去根洗凈,切成5cm長的段焯水後放容器內,趁熱澆入以香油、海米、蔥姜絲、干紅辣椒絲、花椒油、鹽、味精、白醋製成的熗汁,拌勻後裝盤即可。
四鎮桌(四大件)
1.牡丹燕菜:以洛陽城郊東關的大白蘿卜為主料,去皮後縱切成5 cm長、0.1cm粗的細絲,先放清水中泡15分鍾,控水後沾勻一層細綠豆澱粉,上籠蒸5~8分鍾取出晾透,將粘連的蘿卜絲撕開,拌入少許精鹽,再上籠蒸5分鍾即成為「素燕菜」。將「素燕菜」墊於湯盆底部,上面碼上熟雞絲、熟火腿絲、雞蛋皮絲、筍絲、海參絲、魷魚絲等什錦配料,再用蛋黃糕切片在中間擺出一朵牡丹花,澆入清雞湯,調入鹽、料酒、味精,上籠蒸透入味,下籠後再調入香醋、胡椒粉、香油即可。
2.料子全雞:將嫩光雞表面抹勻蜂蜜水,投入七成熱的油中炸至金黃色。將雞放入湯盆內添入清湯,放入鹽、料酒、味精、蔥姜、大料、花椒,上籠蒸40分鍾,下籠後調入胡椒粉、香油即可。
3.西辣鯉魚:黃河鯉魚1尾,初步加工後兩側剎上瓦棱形花刀,腌漬10分鍾後煎至兩面金黃,再用燒的技法配以乾粉皮、干紅辣椒、木耳、筍片、薑片、蔥段,調以鹽、料酒、味精、醬油製作而成。
4.蜜汁八寶飯:江米焯水後與什錦果脯、白糖拌勻,裝碗內上籠蒸至軟糯,扣於海碗內,再澆上糖汁即可。
八中件
1.燴海兩樣:水發海參批成斜刀片,水發魷魚剞麥穗形花刀,分別焯水後備用。以木耳、筍片為配料,以精鹽、料酒、味精、胡椒粉、香醋、醬油、香油、大油、蔥段、薑末為調料,用高湯燴製成質地脆嫩、酸辣可口的湯菜,最後勾流芡,淋香油盛入海碗內即可。
2.洛陽肉片(連湯肉片):豬瘦肉切片,上漿、滑油備用。以木耳、筍片、水發金針、水發大綠豆為配料,製作方法與口味與「燴海兩樣」類同。
3.燴雜拌:熟豬肚批成片,熟大腸切成段,熟豬肝切成片,水發肉皮批成斜刀片,配以木耳、筍片,製作方法與前二者相同,口味上不放醋,軟爛可口,鮮香透辣。
4.焦炸丸子湯:紅薯粉條煮透剁碎,摻入麵粉、高湯,調入鹽、料酒、醬油、味精、蔥末、薑末、香油拌成稀稠適度的餡,再擠成小丸子炸至干焦撈出備用。以番茄丁、蒜苗段、水發大綠豆加高湯調料燴製成酸辣湯,撒上炸焦的丸子即可。
5.水漂丸子:雞脯肉剁成茸,加蛋清、粉芡、鹽、料酒、味精攪打成雞糝,擠成小丸子汆熟,湯中調入鹽、料酒、味精、胡椒粉、香油,連湯盛入湯盆內,再撒上香菜即可。
6.奶湯肚片:熟豬肚批成斜刀片,焯一下備用。以大油為底油,四成熱時,放入少許麵粉炒開,迅速添入高湯,調入鹽、料酒、味精燒沸即成奶湯。將肚片放入奶湯中燴制入味盛入湯碗內,淋上芝麻醬、辣椒油即可。
7.蜜汁紅薯:選用洛陽土產的紅薯去皮後切成小菱形塊,炸至外焦里熟備用。以白糖、清水、少許糖色,粉芡製成糖汁,盛入湯碗內,撒上炸好的紅薯即可。
8、山楂澇子湯:以山楂泥、白糖、江米甜酒、清水燒沸製成酸甜湯,勾流芡推勻,再撒上雪花狀的蘋果即可。
四掃尾
1.虎皮扣肉:帶皮豬五花肉先煮至八成熟,抹勻蜂蜜水下入七成熱的油中炸成虎皮狀撈出晾涼,改刀成0.5 cm厚的大片,皮朝下碼入碗內,撒出薑片、蔥段、花椒、八角。將高湯、鹽、料酒、味精、醬油、白糖對成調味汁,澆入肉碗內上籠蒸至軟糯下籠,扣入海碗內即可。
2.小酥肉:不帶皮花肉切成片掛上全蛋糊,下入六、七成熱的油中炸至焦硬,裝碗後澆上以鹽、料酒、味精、醬油、高湯兌成的調味汁,撒上花椒、八角、蔥姜,上籠蒸至酥爛入味,下籠扣入海碗內即可。
3.燴假海參:又名洛陽水丸子。將紅薯粉條煮透剁碎,紅薯澱粉以清水泡透,二者摻在一起,加入高湯、肉末、木耳末、蔥薑末、鹽、料酒、味精、醬油、香油拌成有一定黏性的餡,用手擠成10 cm長、1 cm粗的條碼在籠上,大火蒸15~20分鍾下籠備用。高湯中放入鹽、料酒、味精、胡椒粉、香醋燒沸,下入水丸子燴制一會兒,淋入香油,撒上蒜苗段、香菜盛裝即可。
4.酸辣蛋湯:以青菜、番茄丁、木耳片、筍片、金針段、高湯燴成酸辣可口的湯,勾流芡推勻,淋入打散的蛋液,起蛋花時端離火口,淋香油盛入湯碗內即可。
前八品(冷)提前上桌。16個熱菜的上菜順序一般為:1、牡丹燕菜2、燴海兩樣3、洛陽肉片4、料子全雞5、燴雜拌6、水漂丸子7、西辣鯉魚8、焦炸丸子湯9、奶湯肚片10、蜜汁八寶飯11、蜜汁紅薯12、山楂澇子湯13、虎皮扣肉14、小酥肉15、燴假海參16、酸辣蛋湯。

⑼ 關於美食的傳說.急需!

早在武則天登基之年,朝中局勢不穩,有許多老臣還是接受不了女子掌天下的朝政.
這時在洛陽西下池的地方,有一位農民在地里挖出了一個大蘿卜,當時,覺得是個奇物.就把它獻給了女皇,女皇一見,龍顏大開,說:天降祥瑞,滋我武氏天下.於是,命御膳房做一道菜獻上.
但是,一個普通的蘿卜做什麼好呢?於是就把蘿卜切成很細的死,經過九蒸九曬以後拿高湯煨,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吃的時候說:今天的燕窩怎麼和平時的不一樣呢?傳御膳房的廚師一問才知是那個祥瑞.龍顏大喜,於是取名為:洛陽燕菜.

到了1950年的時候,周恩來總理下榻洛陽友誼賓館,為了表示對總理的愛戴,賓館一位姓馬的廚師,用水蘿卜在湯上雕刻了一朵牡丹花.
周總理一見十分高興啊,說:洛陽牡丹甲天下,湯中生出了牡丹花.從此,洛陽燕菜改名為牡丹燕菜.

要是外地遊客到洛陽不品嘗洛陽水席就不算真正來過洛陽,要是吃水席沒吃牡丹燕菜就不算吃過水席!
這道菜現在已經是我們洛陽的三大特色之一,呵呵,什麼時候來洛陽品嘗品嘗!!

呵呵,累死我了

⑽ 洛陽水席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游,時常要開展導游詞准備工作,導游詞是導游員進行實地口語導游的基礎和前提。那麼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洛陽水席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洛陽水席導游詞1

洛陽水席始於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其地理氣候有直接關系。洛陽四面環山,雨少而乾燥。古時天氣寒冷,不產水果,因此民間膳食多用湯類。之所以稱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離不開湯湯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換一道,彷彿行雲流水一般,故稱水席。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 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不過,在民間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種,比如有的最後一道菜是八寶。

洛陽人把水席看成是各種宴席中的上席,以此來款待遠方來客。它不僅是盛大宴會中倍受歡迎的席面,就是平時民間婚喪嫁娶、誕辰壽日、年節喜慶等禮儀場合,人們也慣用水席招待至親好友,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三八桌」。它作為傳統的飲食風格,和傳統的牡丹花會、古老的龍門石窟,並稱為洛陽三絕,被譽為古都洛陽的三大異風,成為洛陽人的驕傲。

洛陽水席可謂是店鋪林立,各家口味不盡相同。據了解,截至20xx年,洛陽經營水席的大小飯店有上百家,兼營水席的數不勝數。但是,在外地專營的「洛陽水席」卻很少,兼營水席的酒店也寥若晨星。業內一些人士認為,「洛陽水席」走不出去,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資金問題,二是管理問題。據了解,「洛陽水席」主要專營店周轉資金普遍緊張,企業再創業承受巨大壓力。特別是到外地經營,更需要籌措大量資金,企業不敢冒這個風險。此外,政府相關部門沒有鼓勵企業向外拓展的優惠扶持政策,企業更是不敢輕舉妄動「洛陽水席」專營店多是「老字型大小」的國有餐飲企業。在機制轉換過程中,企業管理層過於求穩,缺乏向外進軍的魄力。

同時,適應市場的新型管理人才缺乏,無力他顧。不僅如此,有著千年歷史的`「洛陽水席」存在兩大發展隱患:市場混亂、面孔陳舊具體表現為:水席市場魚目混珠,質量參差不齊,從整體上影響了「洛陽水席」在顧客心目中的聲譽。「洛陽水席」千百年來從宮廷走向民間,很多烹飪工藝失傳,品種沒有多大改變。在人們需求日益提高的現代社會,「水席」亟待改變千年一面的陳舊狀況。俗話說:「打鐵先得自身硬。」一些專家指出:「洛陽水席」要想中原突圍,必須首先解決這些問題。在規范市場方面,「洛陽水席」應當通過協會作用,推行市場准入制,制定標准化操作規范,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競爭。在推陳出新方面,則需要不斷挖掘、提升,滿足當今人們的需求。

洛陽水席導游詞2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特產,我的家鄉洛陽就有許多著名的風味小吃,如洛陽水席、燙面角、小街鍋貼、漿面條、洛陽餛飩、鐵謝羊肉湯等等等等,其中最好吃的莫過於洛陽水席了。

洛陽水席與洛陽牡丹、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洛陽三絕。洛陽水席來自民間,是洛陽一帶特有的傳統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洛陽水席,故名思義,就是全部熱菜都有湯-湯湯水水;另外熱菜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不斷更新。

洛陽水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和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全都有,而且都是用青花海碗舀制。24道菜有菜有湯,上菜的順序也很有講究,在桌子上先擺四葷四素八個冷盤,接著上四個大菜,每上一個大菜中間帶兩個中菜,這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帶子上朝"。接著上四個壓桌菜,最後送上一道"送客湯"。

在這其中牡丹燕菜是鐵定要出場的。我記得第一次吃牡丹燕菜時的情景:牡丹燕菜猶如盛唐時期艷裝出場的婦人,剛一出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朵色澤奪目嬌艷的牡丹花浮在湯面之上,花艷、菜香、湯鮮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適口,味如燕窩,真是人間美食啊。

洛陽燕菜,漂亮吧。

我從網上看了燕菜的做法:原來它的主料居然是白蘿卜,真的難以想像那細細的絲,吃起來好吃得不得了的燕菜居然是最普通的大蘿卜做成的,我真是感嘆廚師們的高超廚藝,也為我們洛陽有這樣的美食感到驕傲。

閑話少說現在給大家說一下燕菜的做法:把大白蘿卜切細絲,用綠豆澱粉拌勻,上籠屜蒸熟,然後把火腿絲等排在碗底,將蒸好的蘿卜絲放入碗內,加入鹽、料酒等調料上籠蒸20分鍾後,扣入海碗,最後加鹽及高湯等調料,放上牡丹花。

關於燕菜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武則天在洛陽居住時,東關的一戶農民家裡的地里長出一個幾十斤的大白蘿卜,農民覺得這是吉祥的象徵,就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命令御廚把它做一道菜,可是大蘿卜能做出什麼好吃的東西啊,做不出來美食惹怒女皇也不是好玩兒的,御廚們沒辦法,經過反復的琢磨,就把大白蘿卜切成細細的絲,拌粉清蒸,再配上山珍海味鮮美的湯汁,做成了一道湯菜。女皇吃後是贊不絕口,因為口感很像燕窩,就賜名"洛陽燕菜"。

1973年10月,周恩來陪加拿大來洛陽參觀。著名的廚師精心製作燕菜來招待遠方的客人,要了兩道,客人吃後一起稱贊洛陽燕菜的好吃。周笑著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應該叫它『牡丹燕菜』。"周的改菜名,讓洛陽水席更加的名聲大振。

洛陽的水席太有魅力了,它讓人吃了還想吃,如果外地遊客來洛陽觀光旅遊,一定要來品嘗洛陽的水席,如果不吃的話,那可就太遺憾了。

洛陽第三十屆牡丹花會已經開始了,歡迎博友們來洛陽看牡丹,感受洛陽的文明和魅力。如果來洛陽一定來找我啊,我一定會當好向導,讓您不虛此行。

洛陽水席導游詞3

上個星期天,我和媽媽游完所有景點,跟著人們來到飯店裡,准備吃一頓洛陽水席。

上菜了,服務員端來八盤菜說:"這是八道冷盤,各位請慢用。"這八道冷盤有肉、蔬菜,還有水果,味道還不錯。

八道冷盤被我們一掃而光後,服務員端走空盤子,開始上十六道熱菜——洛陽水席。

這里上菜的方式也不同,我們都是把所有菜一起上,而這里是一道一道上。第一道菜是牡丹燕菜,裡面都是各種顏色的絲絲,其他的都是湯,色香味俱全,直讓人流口水。

第八道菜是洛陽酥肉,在一大盤湯里,漂著幾塊骨頭肉,正好夠我們每人一個,也很好吃。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好吃的菜。我發現這些菜中都有許多湯,原來洛陽以前氣候乾燥寒冷,所以人們喜歡湯類食物。

洛陽水席不愧是洛陽三絕之一,果然名不虛傳呀!

洛陽水席導游詞4

洛陽人對於湯水豐富的傳統水席,有著外人難以理解的深厚感情。它不僅是盛大宴會中倍受歡迎的席面,就是平時民間婚喪嫁娶、誕辰喜慶等禮儀場合,人們也慣用水席招待至友親朋。當地人還把水席看成是各種宴席中的上席,以此來款待遠方來客。它作為傳統的飲食風俗,和傳統的牡丹花會、古老的龍門石窟並成為洛陽三絕,被譽為古都洛陽的三大異風。

洛陽水席的格式非常講究,24道菜不多不少,8個冷盤、16個熱菜不能有絲毫偏差。16個熱菜中又分為大件、中件和壓桌菜,名稱講究,上菜順序也十分嚴格。客人到齊坐定後才上冷盤。8個冷盤分為4葷4素,冷盤拼成的花鳥圖案,色彩鮮艷,構思別致。水席首先以色取勝,客人一覽席面,未曾動筷就食慾大振。

冷盤過後,接著是16個熱菜一次上桌。上熱菜時,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組,也就是一個大菜和兩個略小的中菜配成一組。一組一組地上,味道齊全,豐富實惠。在水席上,愛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冷盤,愛吃酸辣菜的人,水席菜能讓你辣的冒汗酸的淋漓。有人喜食甜食,第四組甜菜足以讓人吃的可口,吃的愜意。如果有人愛吃葷菜,席面上山珍海味、飛禽走獸應有盡有,盡可飽口福。不願吃葷想吃素菜,以普通蔬菜為原料的素菜,粗菜細作,清爽利口。

湯水多是水席的特色,赴宴人湯菜交替食用,能讓人感到腸胃舒適。看到雞蛋湯上桌,了解當地風俗的人都知道,24道菜已全部上完,這碗送客湯說明水席到了尾聲,賓主皆大歡喜,紛紛起身離席。

由於洛陽水席內容豐富,味道齊全,所以它的適用面比一般的宴席寬。上到王宮貴族,嚇到庶民百姓,人們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點菜,豐儉隨意,實惠大方。據說唐代時武則天就品嘗過洛陽水席,食後贊不絕口。如今,許多品嘗過洛陽水席的外國元首和中外賓客也對洛陽水席倍加贊賞。

洛陽水席的名稱的由來,一是緊扣水席湯水多的特點,二是指似水流雲的上菜順序。它精美的造型、豐富的品種和嚴格的菜序,令人耳目一新,事之不忘。來此旅遊的朋友不妨親口嘗上一嘗,領略一下洛陽水席的風味。相信大家吃了都說好!

熱點內容
灌木山茶花 發布:2025-08-26 12:25:03 瀏覽:804
卡絲櫻花套裝官方價格 發布:2025-08-26 12:22:01 瀏覽:977
深圳馬克花藝 發布:2025-08-26 12:21:56 瀏覽:528
栽土豆盆栽 發布:2025-08-26 12:20:31 瀏覽:965
到山裡找盆景樹怎麼選 發布:2025-08-26 12:19:07 瀏覽:629
木質綉球盆景 發布:2025-08-26 12:18:57 瀏覽:699
牡丹花心 發布:2025-08-26 12:03:44 瀏覽:87
莆仙戲蘭花 發布:2025-08-26 12:03:44 瀏覽:566
梅花圖騰 發布:2025-08-26 12:03:07 瀏覽:20
2016年宵花卉 發布:2025-08-26 12:02:16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