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玫瑰園
㈠ 急切需要一丹麥的畫家克多耶 畫的 <斯卡晏的玫瑰花園>
首先,畫家是挪威人,生於挪威斯塔萬格。其次,他的名字叫做 Peder Severin Krøyer,不知怎的會被翻譯成了克多耶,最後,他的作品中有名為《玫瑰》的,也有《斯卡宴的宴會celebrating at Skagen》、《斯卡宴濱海夏夜Summer Evening by Skagen's Beach》,但是沒有《斯卡宴的玫瑰花園》,懷疑是國人翻譯時壓根不是按作品題名翻,而是直接看圖說話的。
以下是他的作品目錄,有七十多幅作品,你可以在其中找找,有沒有你需要的那幅畫,
http://www.oil-painting-portrait.com/KunstBildList.asp
下邊這幅我高度懷疑可能是你要找的:
http://giardinofiorito.files.wordpress.com/2009/06/peder-severin-kroyer-havepartie-med-marie.jpg
作品名是Marie en el jardin 《花園里的瑪麗》也有英譯名稱稱為玫瑰園的。
這里還有大點的圖:http://www.oel-bild.de/Bilder/9520L.jpg
㈡ 安徒生童話故事園丁和主人
園丁和主人
離開首都十來里的地方,有一座舊的地主庄園。它的牆很厚,有塔和山牆。
不過只是夏天,這里才有一個很富有並有地位的人家到這兒居住。這是這家人擁有的所有庄園中最漂亮的一座;從外面看,它就像是新蓋起來的,裡面的設備很舒適方便。門上的石頭上刻著家族的族徽,族徽和窗子的四周用美麗的玫瑰盤纏著。庄園前是一大片草坪,像地毯那樣平坦,這兒有紅山楂,有白山楂,有珍稀的花種,就連花房外面也是如此。這家人雇了一位勤勞聰穎的園丁。看管花園、果園和菜園,真是令人賞心悅目。緊挨著園子的老園子還有一部分保持著原樣,老園子里有黃楊樹籬笆,黃楊叢被修剪成冠狀或金字塔形狀。在黃楊叢後面,生長著兩棵高大的樹。樹幾乎總是光禿禿的,使人容易想到可能是一陣狂風或者是龍卷風肆虐過它們,捲起大堆垃圾甩到它們的身上。不過,這一堆堆垃圾都是鳥窩。
記不起多少年以前,這里便有一群喧鬧的白嘴鴉和烏鴉築巢。這地方簡直成了一座鳥城,鳥成了主人,是房產的所有者,是庄園最古老的家族。下面住的人不關它們的事,不過它們能容忍這些在地上行走的生靈,盡管這些傢伙不時朝它們放槍,把鳥兒的背震麻,嚇得它們都飛了起來,驚慌地「呱!呱!」亂叫。
園丁經常向主人建議,把這兩棵老樹伐倒。它們看上去不雅觀。砍倒它們,大家便順理成章地擺脫了這些鳥兒的喧鬧,它們會另覓地方的。可是主人既不願意伐樹,也不願擺脫這些鳥兒。那是庄園少不了的東西,是古時遺留下來的,是絕對不能去掉的。
「這兩棵樹是鳥兒繼承下來的產業,讓它們留著吧,我的好拉森!」
園丁的名字叫拉森,不過這個名字在這個故事裡並不怎麼重要。
「聽著,小拉森,您的活動場所還不夠嗎?整個花園,溫室、果園、菜地?」
他有了這些,他以很大的熱情和勤勞照料、管理、培育著這些園地,主人承認這點。但是他們卻並不對他隱諱,他們在別的人家吃到的水果、看到的花兒比自己園子里的更好。這使園丁很傷心,因為他希望他的最好,他做的事是最出色的。他心地善良,忠於職守。
一天主人把他叫去,用溫和卻是主人的口氣對他說,那天他們在朋友家吃到一種蘋果和一種梨,汁很多,味道好極了,他們和所有的客人都贊不絕口。那些水果顯然不是本國產的,但是如果我們的氣候允許的話,應該引進,在這里落戶。他們知道這些水果是從城裡最大的水果商那裡買來的。園丁應騎馬進城去打聽清楚,這些蘋果和梨是哪裡來的,再去訂購點幼苗或者能嫁接的枝子來。
園丁很熟悉那個水果商,他代表主人把庄園里多餘的水果賣給的人正是他。
園丁進了城,問那個水果商,他是從哪裡進的這些備受贊揚的蘋果和梨。
「是您自己的園子里的!」水果商說道,並且把蘋果和梨拿給他看。他認出了這些水果。
啊,他,園丁,多高興呀!他匆匆回來告訴主人,蘋果和梨都是他們自己花園里產的。
主人完全不相信這話。「這是不可能的,拉森!您能讓水果商寫個書面證明嗎?」
他當然可以,他帶回來了書面證明。
「這就太值得注意了!」主人說道。
後來,每天主人的餐桌上都擺著大盤自己園子里產的蘋果和梨,他們還整桶整桶地把水果送給城裡城外的朋友。是啊,甚至還送到外國去。這真是快樂的事!不過他們要補充說明一下,連續兩年的夏天,天氣都出奇的好,很適合水果的生長,全國都有好收成。
過了一些時候,有一天主人到宮里去赴宴。第二天主人把園丁叫了去,說他們在宴會上吃到了一種多汁的西瓜,是陛下溫室里種出來的。
「您得到宮廷園丁那裡去一趟,好拉森,弄點這種價值昂貴的西瓜種子來!」
「可是宮廷園丁是從我們這里弄去的種子呀!」花園匠說道,他很高興。
「那麼,那人一定精心培育並改良了這種水果了!」主人回答道。「那瓜的味道好極了!」
「是的,我感到驕傲!」園丁說道。「我要對高貴的主人說,宮廷園丁今年種的西瓜收成不好。他看到了我們的西瓜長得好,嘗了嘗,於是便定了三個,帶進宮里去了。」
「拉森!別以為那些西瓜是我們園子里的!」
「我相信!」園丁說道。他到宮廷園丁那裡,向他要來書面證明,說皇室宴會餐桌上的西瓜就是這個庄園里產的。這使主人大吃一驚。他沒有保密,而是把證明拿出來給人看。是啊!他們西瓜種送給了遠近各地,就像以前送枝子送苗一樣。
關於那些枝苗,他們聽說長得很好,結出的果子很鮮美,而且用他們庄園的名字命名,所以,這個名字可以在英文、德文和法文里讀到。
這是誰也沒有料到的事。
「但願園丁別太認為自己了不起了!」主人說道。
園丁的態度大不相同:他正在為使自己揚名成為全國最好的園丁而奮斗。每年他都嘗試著培育出新的園藝品種,他做到了。然而他常常聽別人說,他最早培育出來的那兩種水果,蘋果和梨是真正好的品種。後來培育出來的都差遠了。西瓜的確很不錯,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一類。草莓也可以說是還不錯,但是卻不見得比其他人培育的好。有一年他的水蘿卜沒有成功,於是人人只談論他的水蘿卜,再不談他培育的其他的好東西。
主人在說這話的時候似乎鬆了一口氣:
「今年不行了,小拉森!」他們很高興說一句,「今年不行了。」
每個星期拉森都要到廳里去送一兩次鮮花。每次都布置得極有品味,顏色搭配得十分和諧,顯得格外典雅艷麗。「您很有品味,拉森!」主人說,「這是上帝賜給您的一件禮物,不是您本身具有的!」
有一天,園丁拿進來一個很大的水晶盆,裡面放有一片睡蓮葉子,葉子上有一朵像向日葵花那樣鮮亮的大藍花,長長的粗梗浸在水裡。
「印度斯坦的蓮花!」主人叫了起來。
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花。白天它被放在陽光中,晚上則放在燈光之下。看到它的人都覺得它出奇的可愛和珍貴。是的,甚至這個國家年輕婦女中最高貴的那位——公主,都這么說。她非常聰慧和善良。
主人榮幸地把花送給了她,花便隨著公主來到宮里。於是主人去花園親自摘一朵同樣的花,要是那樣的花還可以找到的話。可是那花卻找不到了。所以他們叫來了園丁,問他這朵藍花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怎麼找也找不到!」他們說道。「我們到溫室去過,到花園里四處都去過了!」
「的確,花不在那兒!」園丁說道。「那隻是菜園子里的一種不值一提的花!可是它是多麼漂亮啊,是不是?它看去就像是一朵仙人掌的藍花,然而它只是一種類似豆莢子的蝶形花罷了。」
「您本該早對我們講的!」主人說道。「我們以為那是一種外來的珍奇花。您讓我們在年輕的公主面前出了丑!她在我們這兒看到了那朵花,覺得它很美,卻不認識它。她的植物知識很豐富,可是那門科學和菜園子里長的菜卻不相干。您怎麼想得出在廳里擺上這種花!這讓我們出了丑。」
於是這朵從菜園子里摘來的藍色的美麗的花便被請出了主人的客廳①,那不是它呆的地方。是啊,主人還對公主道了歉,說那隻是一種菜花,是園丁一時興起擺出來的。不過,已經狠狠地教訓過他了。
「真遺憾,不該訓斥他!」公主說道。「他打開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見識了根本不注意的、漂亮的花。他給我們展示了一種美,那是我們沒有找到的!只要這種類似豆莢子的蝶形花還在開,宮廷的園丁必須每天給我的屋子裡送一朵這樣的花來。」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主人對園丁說,他又可以每天送一朵這樣的'花進去了。「實話說它們是漂亮的!」他們說道:「非常奇特!」園丁受到稱贊。
「拉森很喜歡這一套!」主人說,「他被寵壞了!」秋天,颳起了暴風。夜裡,風更猛烈了,樹林邊上的許多大樹都被連根拔起。這對主人最不幸——他們是這么說的,而讓園丁最高興的是,暴風把那兩棵大樹連同鳥窩一起都掀倒了。在暴風中可以聽到白嘴鴉和烏鴉的哀叫,它們用翅膀擊打著玻璃窗,庄園里的人都這么說。
「現在您高興了,拉森!」主人說道;「暴風把樹吹倒了,鳥都飛進樹林里去了。這里一切舊景都沒有了,任何痕跡也都沒有了!我們覺得悲傷!」
園丁沒有說什麼。但是他心裡盤算著他一直想做的事;很好地利用這塊他以前不能掌握的美麗的、陽光充沛的土地,他要把它建成花園的驕傲和主人的歡樂。
被颳倒的大樹砸毀了那些老黃楊樹籬笆,毀掉了修剪出來的圖飾。他在這里種上了一大片植物,都是本國的,是從田野和樹林里移來的植物。
任何一位園丁都沒有想到要在富有的庄園里種那麼多的植物,他卻種下了。他依照它們喜陽或是喜陰的習性,分別栽種在不同的地方。他以極大的愛心照料著它們,它們因此長得很繁茂。
日德蘭荒野上的刺柏叢的形狀、顏色和義大利柏樹的一樣,光亮多刺、無論冬夏總是碧綠的冬青,長得很美觀。前面種的是各種蕨類,有的看去像棕櫚的孩子;有的像我們稱之為 「維納斯女神的秀發」的那種美麗纖秀的鐵線蕨的父母。這里有人們不屑一顧的牛蒡,新鮮的牛蒡很美麗,簡直可以扎在花束里。牛蒡是種在旱地上的,在低窪潮濕的地方則種上酸模,這也是一種不被人看重的植物,然而它的纖秀的梗子和寬大的葉子卻美得像一幅畫似的。有一人多高,上面開著一朵又一朵的花,像一座有許多分叉的大燭台一樣的毛蕊花也從田野里移來了。這里還有車前草、報春花、鈴蘭花、野馬蹄蓮和秀麗的三瓣酢漿草,這兒真是一片勝景。
在前面,用鐵絲架子支撐著種了一排從法國移植來的梨樹苗。它們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精心的照料,不久便可以結出味美汁多的大果實,就像在它們的本土上一樣。
豎起一根高大的旗桿代替那兩棵光禿禿的老樹,上面飄著紅底白十字丹麥國旗。緊靠著旗桿還有另一根桿,夏天和收獲季節,?草藤開著芬芳的花纏繞在上面。但是在冬天,卻按著古老的風俗習慣在上面繫上一束燕麥,好讓天空中的小鳥能在歡快的聖誕節飽餐一頓。
「好拉森越老越多愁善感了!」主人說道。「不過他對我們很忠實、很真誠!」
新年的時候,首都的一家畫刊登了一張關於這個古庄園的畫片。從畫上可以看到旗桿和為小鳥過歡快的聖誕節而繫上的燕麥束。刊物說,古老習俗在這里得到保護和繼承,是一個很好的作法,和這個古老莊園非常相稱。
「拉森所作的一切,」主人說道,「都受到了人們的贊揚。他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我們用了他,幾乎也感到驕傲!」但是,他們一點兒也不為此而驕傲!他們覺得自己是主人,他們可以辭掉拉森。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們都是好心腸的人。像他們這類人,好心腸的也不少,這對每個拉森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是啊,這就是「園丁和主人」的故事。
現在你可以琢磨琢磨它了。
①安徒生顯然忘記,那花此前已經送給年輕的公主了。
㈢ 從哥本哈根到赫爾辛基的旅遊路線有什麼推薦
題主說的是十一,不知題主是不是已經玩了回來了呢。anyway,那就簡略回答一下,給以後想走這條線的人一些方便。如果把哥本哈根作為旅行的起點,那就先玩哥本哈根城區。哥本哈根的景點也都比較集中,可以基本靠步行完成,主要景點有:五角公園(其實是個軍事堡壘);小美人魚(就在五角公園的右上角的海邊);王宮(中心對稱的四座建築,只有一座能進去,是博物館性質的,門票100DKK上下);中午可以看到王宮衛兵換崗(士兵小哥都長得好帥,但那個毛茸茸的大帽子是不是很影響他們視線啊);丹麥國家美術館(目前美術館前正在修小花園,但美術館照常開放,免門票,裡面有不少大師傑作,比如畢加索和提香還有倫勃朗的畫);美術館附近有一個王室的收藏室(名字實在不記得了,從美術館正門看出去就能看到了,門票100DKK不到的樣子,11點-14點會開放地下室的珠寶展廳,推薦去看看,極盡奢華,也有很多精美的象牙藝術品);(好基友啊,讓你接連上鏡了)丹麥國家博物館(免門票,有專門介紹丹麥文化的展廳,做得很不錯,但和丹麥本身沒關系的展廳就有點無力吐槽了,外部好像忘記拍了,放個內部的某展品);市政廳(別人登記結婚的)帝弗里游樂場(門票死貴,300DKK左右,感覺不是很大,但不乏刺激的游樂項目);還有新港,走街,塔樓,各種教堂等等景點,都是可以在去往重要景點的路上路過的。以上這些我花了兩個整天才看完,但如果不是博物館控,也不去游樂場的話,一天內就可以逛遍了。除了市區的景點還有稍遠的腓特烈花園,動物園,鹿園等,都要坐火車才能到達了,我沒去過,不便回答了。從哥本哈根離開,那就可以前往瑞典了,因為有那個知名的跨海大橋,但這段路我也沒走過,具體請有經驗的人來回答吧,這里就說說我去過的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作為瑞典首都,應該說是個值得玩的大城市了,景點也不少,除了個別景點,其餘都在步行范圍內。瑞典留下的照片不多,有些景點我也沒細玩,想看照片自己搜吧。皇宮(依然可以看到換崗);瓦薩沉船博物館(瑞典人很看中這艘沉掉的船,但我怎麼覺得北歐到處都是沉船博物館,名字還都差不多);市政廳(頒發諾貝爾獎的地方,拿不到獎,看看頒獎的地方總行);皇後島(皇家享受的地方,離市區有一段距離);國立博物館(當時時間比較緊,看得也急,印象就不是很深刻了,但館藏也是很豐富,有時間可以一看);老城區(上次去沒有仔細逛,下個月再去的時候如果有心得再來補充)。斯德哥爾摩城市挺大,而且比較繁華,如果可以停留兩天,那會玩的比較充分,也能顧及以上提到的所有景點了。從斯德哥爾摩出發,可以坐船前往赫爾辛基了,可以選擇VikingLine或者SiljaLine,航線夕發朝至,船艙很乾凈,等於是節約掉一晚住宿了。接下來說說坑爹的赫爾辛基吧,誰買車票誰SB。國立博物館(8歐,嗯,和北歐別的國家的國立博物館比比,要不要那麼捉急啊!展品不夠要不要拿兒童活動室來充數啊!);白教堂(很顯眼,標志建築了,和哥本哈根的腓特烈教堂的建築風格基本一致,應該都是新古典主義的,但精緻程度就沒得比了,白教堂放別的北歐國家估計就路人角色,在赫村就是Top1了,不要錢的,去看一眼吧);岩石教堂(挖空了一塊岩石建在下面了,比較特別,也不要門票的,就是經常辦婚禮活動的,不過一辦完就對外開放了);西貝柳斯公園(呵呵,你以為有個管風琴雕像和一個劣質的西貝柳斯面部雕像你就飛上枝頭成景點了?!哎,有機會還是去看看吧,好歹算個景點,旅行團一批批的來啊);芬蘭堡(白教堂前廣場的碼頭坐擺渡,十幾二十分鍾就到了,擺渡價格,現金買票2.8歐,要是從買票開始計時一小時內回來,那就不用買回程票了。冬天不建議去啊,真的很冷啊。夏天可以去,芬蘭堡也算遺產了,是以前芬蘭人打俄羅斯人的時候建的堡壘,夏天可以去野餐曬太陽,會看到各種小動物)。這些地方全去,大概一天時間,芬蘭堡不去,半天足以玩遍赫爾辛基了。從芬蘭可以一樣坐船(一樣是那兩個航線),去芬蘭南面的國家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有當天來回的船票,運氣好一個人只要兩歐,大概可以在塔林停留四個小時。塔林就主要卡看老城區了,裡面的各種教堂,城牆,塔樓,還有小店。另外,有些人來芬蘭多半為了聖誕老人,來赫爾辛基也是作為去聖誕老人村的中轉。從赫爾辛基去洛瓦涅米可以坐飛機,火車,大巴。我嘗試過坐火車去,單程要一個白天十個小時左右,票價據說原價50歐多一點,大巴估計也至少需要十個小時,有錢就坐飛機吧。然後我們來說說大家夢中的聖誕老人村,同時也是可以和北回歸線合影的地方。其實吧,就是個很冷的,到處都是雪,寒風凌列的地方,有那麼一排小平房,其中有一間,坐了個穿著『工作服』的芬蘭男性。這個『聖誕老人』會用很多語言和遊客打招呼,有很多小朋友還會帶了自己的畫和零食去看望聖誕老人,太萌了吧!然後裡面不能拍照,不過會有工作人員幫你拍照,出了那個屋子給你看照片問你要不要買這張照片,我記得挺貴的,給一個當時買的食品里的截圖吧。洛瓦涅米還有個極地博物館,兩歐吧,展示一些關於芬蘭以及北歐人民古往今來的風俗,還有不少很萌的小動物標本。如果火車前往洛瓦涅米,那就需要三天了。不過冬天可以看極光,需要大大的好運氣(其實在赫爾辛基和斯德哥爾摩也能看到極光,只是概率低)。綜上,哥本哈根1天,斯德哥爾摩2天,赫爾辛基1天,塔林1天,洛瓦涅米3天(飛機可能1天?2天?),沒有計算中轉花在路上的時間。這里沒有提到挪威,也沒寫瑞典別的城市,因為筆者自己也沒去過,邀請了去過的朋友來回答,希望她能分出點時間來說說。P.S.(不是我偷懶不傳圖片,是傳不上來啊。。。明天再來試試吧)原來是欺負我照片太大。。。非要一個個用QQ截圖縮小了才能傳上來。。。顯示全部
㈣ 《北歐,冰與火之地的尋真之旅》作者: [英] 邁克爾·布斯
。。ISBN: 9787807681014
。。原作名: The Almost Nearly Perfect People: The Truth About The Nordic Miracle
。。內容簡介 。。
1539年,在奧拉斯 • 馬格努斯繪制的《海圖》中, 這里還是一片海上巨怪頻出的邊陲之境,沉睡近500年之後,一躍成為地球上幸福感最為強烈的地區,僅剩天堂可以與之媲美。
「北歐迷團」逐漸演變成為今日世界最令人沉醉的神話之一, 極光照耀之所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里的秘密 ,連距離最近的鄰居也未聞其詳,據直線到達距離最短的歐洲人明確表示,其實相比之下,他們還是更了解亞馬孫雨林。
終於, 一位自認幽默、 勇敢又較真的英國人, 大膽走入這塊披著面紗的傳奇地域,徑自推開神秘芳鄰的窗扉, 苛求真相,一探究竟,為卷裹全球的現象級「北歐熱潮」還原一段最為忠於原貌的解讀。
假如幸福背後真的有跡可尋,這將是一場再值得不過的旅行。
如果你還沒聽說過「詹代法則」,那麼以下是在閱讀本書前作者以丹麥語給出的提示:
「Slap af(放鬆)。」
「Rolig nu(放寬心)。」
「Deter lige meget(其實沒關系的)。」
「Glem det(把它忘了吧)。」
。。作者簡介 。。
邁克爾•布斯(Michael Booth),一個相距北歐五國有著最近地理與心理距離,又全然不失客觀的觀察者。如果你有足夠好奇與耐心,一路忍耐這個英國人的諸多挑剔、泛濫幽默,他將如實誠懇地為你講述一個遠比想像更為接近真實的北歐。布斯已出版四本非虛構類著作:Just As Well I』m Leaving,獲《愛爾蘭時報》主筆提名;Eat, Pray, Eat,獲2012年度英國旅行類出版物獎提名;Sacré Cordon Bleu上榜BBC Radio 4讀書欄目; Sushi and Beyond獲2010年度美食佳作獎,並被拍成紀錄片。現與妻子和孩子生活在丹麥。
。。精彩短評。。
#
生活在丹麥的英國人,吐槽功力一等。作者討論丹麥很生動很細節,但他顯然不喜歡丹麥,可能因為人際方面的挫折;其他北歐國家,作者只有浮光掠影的拜訪,討論的話題則宏大許多,比如說冰島的經濟危機與精靈迷信,挪威的種族主義和石油大亨角色,芬蘭的分裂人格與復雜的歷史。作者也不怎麼喜歡冰島和挪威,不過相當喜歡芬蘭和瑞典,尤其對瑞典的態度最為慎重,也可以說是敬重,雖然他表達得很克制,我猜測可能因為瑞典跟英國人比較相似,經濟發達,社交恐懼,政治分歧等等方面。
#
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想給當年同游歐洲的小夥伴一人送一本 一下子對這幾個原來覺得「好像都差不多」的國家有了縱深化的認識
#
平實有趣,把北歐五國從面目模糊的共同體里解讀出每個國家自有的特質和矛盾,實在是入門北歐文化的優質讀本。偶有誤譯,但是整體把作者的戲謔調侃的英國腔翻譯得不錯,再有就是編輯大人這書名取得真是不著邊際啊%
#
第一次這么細致了解北歐五國,從歷史、人文到社會。裡面有好多有意思的段子,其中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大意是說,如果看見一頭大象,美國人會說我要是得到象牙就會發財了。法國人會說,造物主竟然能創造出這么神奇的動物,而芬蘭人會說,我們想知道大象是怎麼看我們的。
#
丹麥:58到72的稅從而供養了龐大的公共部門,追求絕對平等 迷戀國旗 期望低所以滿意度高 hygge 詹代法則(不要以為你比我們聰明系列)。
冰島:人口少,大約40萬,由於透支捕魚配額已經破產,由一小撮家族控制了冰島的傳媒銀行等壟斷行業。受丹麥和精靈的傳說影響大。
挪威 :首都奧斯陸,佔有 北海油廠的70%,並將獲得的利潤做了大量投資 。憲法日變成了種族融合的契機,社會福利高,國民逐漸缺乏工作動力, 在鄰國一直作為笑話主角存在
芬蘭:聖誕老人 好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樣子 愛好桑拿 少言寡語 但是直接(sisu) 愛豪飲 教育發達(不同學校之間差距小:國家撥款參加教育培訓讀博士,給差生單獨輔導)男女平等 女性也受過高等教育 1807從瑞典獨立後被俄羅斯控制 ,之後共產主義者扛著紅旗和中產階級(白旗)發生了內戰,然後白旗獲勝,帶來了37000人次的傷亡,這場戰爭是芬蘭歷史唯一一次大分裂。隨後斯大林為了保護聖彼得堡(列寧格勒)向芬蘭索要的漢科港口和部分島嶼,但是遭到了拒絕,於是芬蘭20W將士抵抗了1200W蘇聯紅軍,雙方在零下40度的天氣里交戰了三個月,戰斗結束之時,超過26000名芬蘭人喪生,而蘇聯死亡則超過12700,這場戰爭重新喚起了芬蘭人的愛國熱情,挽救了即將分崩離析的國家
瑞典:喜歡唐老鴨作為瑞典人性格反面教材 靦腆,內心充滿不安全感 帶有粗魯和孤立主義 喜歡探訪鄉村 吃博脆餅干 低聲講話拒絕爭議話題,寧願樓梯也不願意電梯 龍蝦節 拜訪時准時,看情況要不要拖鞋,坐在女主人右邊需要發表簡短的祝酒詞,然後客人舉起酒杯,挨個對視,等到女主人抿完一口之後,其他客人才可以抿一口。注意不要碰杯,在斯堪的納維亞和人碰杯是一種無產階級做法 馬爾默的玫瑰園(移民住處) ,1922實行過種族保護計劃,對於部分劣等婦女和有犯罪青年實行絕育計劃,同時二戰期間表面實行中立主力,實際上與納粹合作並出賣了其他北歐兄弟,選擇了一條實用主義 生完小孩不久就扔托兒所,鼓勵小孩從小過上獨立生活,但是也造成了性格上的缺失
共同特點:階級平等 不接受紳士文化 高稅收所帶來的高社會福利
#
大象的笑話:一個德國,一個芬蘭人,和一個法國人在非洲,他們看見一頭大象。德國說:『如果我殺了這頭大象,把象牙賣掉,我能賺到多少錢呢?』法國人說:『多麼漂亮的動物,造物真是神奇。』芬蘭人說:『哦,上帝,我想知道這頭大象對芬蘭怎麼看。』
引自第227頁
#
理發店的店名是乾巴直白的「理發」。酒吧就叫「酒吧」。賣衣服鞋帽的商店大膽地吸引路人的注意力,用了個眼花繚亂的名稱,也無非是「衣服鞋帽」;書店叫Bog Handler,意思是「書商」。有一家零售店似乎因為隔壁店家寡廉鮮恥的自我推銷而受到冒犯,僅用「第十六號」作為自家的店名;還有一家店似乎生怕有人責怪它自高自大,僅用stoppen做店名,意思是「商店」。這些零售商豈止是缺乏營銷技能,他們藐視和擯棄一切常規的推銷術。只有一家店鋪膽敢掙脫這種五行的約束,在尼克賓得零售店鋪中大膽地嶄露頭角:「貝蒂娜鞋店」。
㈤ 辛德貝格的逝世日期
辛德貝格(Sindborg),全名伯恩哈爾·阿爾普·辛德貝格Bernhard Arp Sindberg,1911年2月19日-1983年),原籍丹麥,後移民美國。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後,他參與了1937年冬至1938年春的「南京國際大救援」,在南京棲霞的江南水泥廠建立難民營,收容保護了1萬多名中國難民和傷兵,並護送他們逃離殺戮,1938年辛德貝格回國受到獎章,被稱為民族英雄。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有辛德貝格玫瑰園。
中文名:伯恩哈爾·阿爾普·辛德貝格 中文名:伯恩哈爾·阿爾普·辛德貝格
英文名:Bernhard Arp Sindber 出生地:丹麥奧胡斯
性別:男 國籍:美國
出生年月:1911年2月19日 去世年月:1983年
㈥ 歐盟旅遊景點27個個個都要
我只找到了二十四個國家的、、、已經勁了最大的努力、、
《一》東歐
1捷克有尖塔或圓頂的塔式古老建築物,無論是羅馬式、哥德式、巴羅克式,還是文藝復興式,都完好地保存著,其中以哥德式或巴羅克式數量最多、最為著名,它們大多是教堂。高高低低的塔尖,毗連成一片塔林,因而布拉格有「百塔之城」之稱。在陽光照耀下,「百塔」顯得金碧輝煌,因而又被稱為「金色的布拉格」。
查理士橋:從舊城廣場沿著查理街(Karlova Ulice)走向查理士橋,這段狹窄蜿蜒的街道卻聚集了許多舊城的精華,也是當時加冕御道的一部份,許多以往文藝復興和哥德式建築的房舍,目前都改為商店,在逛街購物之餘,不要忘了注意一下牆上的浮雕、壁飾,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獲。譬如22號上方的新藝術雕塑—被玫瑰圍繞的女神,18號金蛇之屋的咖啡店,以及3號金井之屋雄偉的巴洛克牆壁雕刻。
布拉格城堡 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歷史,60多年來歷屆總統辦公室均設在堡內,所以又稱「總統府」,城堡包括以下部分。 布拉格城堡畫廊新近重新整建完畢的布拉格城堡畫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必須另外付費才可進入,其內收藏了許多古典繪畫,最早從16世紀開始,而以16到18世紀繪畫為主,涵括了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各國藝術家作品,共有4,000餘幅。 布拉格城堡畫廊的原址是城堡馬廄,在改建為城堡畫廊的過程中,發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聖女教堂,部份遺跡存放在城堡畫廊中。
聖維塔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聖維塔大教堂歷經3次擴建,西元929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西元1060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西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築,卻一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 聖維塔大教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
舊皇宮 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歷任在位者對不同部份進行修繕。整個皇宮建築大致分為3層,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往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份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舊城廣場:來到布拉格,絕對不能錯過這個生氣蓬勃又饒富古意的舊城廣場(Staromestske Namesti)。站在廣場中央,目光可及范圍有如一套完整的建築教材:巴洛可、洛可可、羅馬、哥德式建築等,與周圍各種粉色系房屋相互輝映。
聖喬治修道院:公元973年在此建了波西米亞最早的女修道院。後不斷地修建直到1782年變成兵營。1962年後重建後變成捷克收藏宗教藝術的美術館。這里收藏有捷克的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的藝術作品。
望景樓:斐迪南一世為其夫人建的夏宮。大部分雕塑繪畫被瑞典軍隊摧毀或搶走。建成於1564年。
皇家花園:1535年為斐迪南一世建。是布拉格最漂亮的花園。春天的鬱金香花園千朵鬱金香開放,是斐迪南的大使從土耳其帶來的,種植比荷蘭還早。斐迪南還喜歡兇猛的動物。在現在的獅園以前是個動物園,養有獅子、熊和豹子。
施坦伯格宮:1796年在此成立藝術愛好者社團,向貴族借繪畫和雕塑在此展覽。1949年變成國家美術館。現在展出的有義大利中世紀藝術、拿破倫時代、荷蘭、德國的作品。還有一個中國風格裝飾的閣間。
華倫斯坦宮:華倫斯坦曾經是捷克的主將在三十年戰爭期間指揮捷克軍隊抵抗瑞典軍隊。權利使他開始垂涎王位。他要把自己的宮殿建的比皇宮還豪華。宮殿建於1624-1630年,為了建宮殿他買了23個房子3個花園甚至市府的磚窯。主廳天花板有把他描繪成戰神的壁畫。花園里的大亭子是他用餐的地方。花園的一角有人造鍾乳石。水池中間是大力神鵰像,旁邊是騎士學校。
聖尼古拉斯教堂:建於1703年至1761年。占據小城區廣場的中間。歐洲最大的巴洛克教堂,是著名的建築家族Dientzenhofer最後的傑作。教堂的管風琴1787年莫扎特曾經彈奏過。
布爾諾: 南摩拉維亞州首府布爾諾(Brno),是捷克第二大都市,也是最重要的工業城和鐵路樞紐,每年在此舉行布爾諾國際機械工業博覽會。
皮爾森:相較起捷克眾多以建築或中世紀古跡聞名的城鎮,皮爾森(Plzen)顯得與眾不同,它是西捷克州的中心都市,以汽車工業及啤酒製造業聞名,捷克3大名酒之一的啤酒發源於此、東歐知名汽車品牌"SKODA"製造廠也設在此地。提到啤酒,可能你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德國,不過原來捷克的啤酒也並不遜色,世界最高級的蛇麻草 (Hop) ( 釀啤酒的香草 )原產於捷克,而捷克人民的啤酒消耗量更勝德國,為全世界第一。捷克最暢銷的啤酒,是皮爾森啤酒。皮爾森啤酒有捷克三大名酒之稱,所以到捷克的皮爾森 ,即是該啤酒的產地,一定不可以錯過前去皮爾森啤酒博物館參觀,窺探一下皮爾森的釀酒世界。
2波蘭
比亞沃維耶扎國家公園(Bialowieza National Park)
位於東部,比鄰白俄羅斯,兩國在此共設自然保護區。佔地5069公頃。原始森林古木參天,棲息有珍稀的歐洲野牛和野馬,共有54種哺乳動物和200餘種鳥類。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rtration Camp)
奧斯維辛位於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姆萊爾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並於同年6月14日將首批犯人運抵奧斯維辛。1941年對集中營進行了擴建,二戰結束時,整個集中營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熱津卡、莫諾維采三個主要集中營外,還有45個分營。營內5個焚屍爐平均每天焚屍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於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達250萬。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維斯特布拉德半島
維斯特布拉德半島(Westerplatte),源於荷蘭語,意為「西邊的沙洲」,位於波最大河流維斯瓦河支流入海口,長1700米,最寬處600米。1924年,根據國際聯盟決議,波蘭在半島上建立了一個軍事轉運倉庫。1939年9月1日,德國軍艦向駐守在半島的波軍發起進攻,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當時駐守在半島上的波軍將士只有210人,而進攻的德國士兵達3000人。波軍將士頑強抵抗了七天,終因彈盡糧絕而投降。9月21日,希特勒特意登上半島,查看這個曾被德國報界稱為「波蘭小凡爾登」的地方。現在半島上殘存著5個士兵營房的廢墟,建有曾指揮抵抗德軍的蘇哈斯基少校及士兵的墓碑。在人工土丘上聳立著高70米的「海岸衛士紀念碑」,上面鐫刻著二戰期間歐洲戰場上歷次著名戰役的名稱。
瓦津基公園
因公園內有肖邦的雕像,故中國人稱之為「肖邦公園」。它是波蘭最美麗的公園之一,具有英國園林風格。原是波蘭末代國王斯奧波尼亞托夫斯基(1766-1795)的別墅。園內宮殿、樓閣、池沼、草地錯落其間,還有玫瑰園、柑橘園等。最負盛名的水上宮殿-瓦津基宮,雄偉多姿,富麗堂皇。原是皇宮官員住處,現為國賓館之一。宮殿中央懸掛吊燈的圓形大廳,四周建築的裝飾各具特色。據介紹,殿中曾存放著二百幅畫、六十件藝術品、十七台鍾表和八十座雕像。這座水上宮殿於1944年秋曾遭受希特勒分子的洗劫和破壞,1960年開始重建和修復。在其東北方向座落著梅希萊維茨基宮。這座宮殿保存完好,未受戰爭破壞。對中國人來說,更具特別意義的是,60年代曾在這里舉行過著名的中美大使級會談。在瓦津基公園出入口的最高處,屹立著一座巨大的肖邦雕像,它是用深褐色的裝飾銅鑄成,高5米,重16噸,寬大的底座由淺褐色的花崗岩砌成。雕像構思深邃獨特,造型新穎別致:肖邦坐在一棵柳樹下,上身微微右傾,樹干向左展開,一斜一展,顯示出了明快的節奏。肖邦的頭發和斗篷在風中向右飄動,柳樹的枝葉也被吹拂到右邊,垂落到銅像身後。細心端詳,這飄垂的枝葉,宛如一隻具有象徵意義的大手;在枝葉的飄拂下,人體和樹干融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肖邦兩眼輕合,眉頭微皺,流露出一絲淡淡哀愁;緊閉的雙唇和面部剛勁的輪廓卻顯示出他內心的倔強。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尊雕像曾被破壞。1958年5月,肖邦雕像又重新立起。在肖邦協會的組織下,每年6-9月,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在肖邦雕像下舉行露天音樂會。
瓦維爾宮
瓦維爾宮建立在克拉科夫市維斯瓦河畔石灰岩山崗上,是波蘭古跡最為集中的宮殿之一。卡齊米什時期(1333至1370年)以此作為王宮,1595年瓦維爾宮遭受火災。其後澤格蒙特三世將王國首都遷往華沙。波蘭第三次被瓜分後,奧地利侵略者將瓦維爾宮改為兵營,王宮再次遭到破壞。瓦維爾宮現為國家博物館,這里除國王接見、議事、宴請、起居的廳室對外開放外,在王宮東廳展出了歷代名家油畫、金銀線壁毯、古老傢俱、古代兵器、國王衣飾用品等,王宮內還設有東方物品陳列室。在城堡內的主教堂里,陳列著歷代波蘭國王克拉科夫主教的古棺。波蘭許多著名歷史人物的遺體也葬在這里,其中包括世界聞名的波蘭詩人密茨凱維奇、斯沃瓦茨基,民族英雄科希秋什科以及畢蘇茨基等人。主教堂鍾樓上懸掛著波蘭第一大鍾—澤格蒙特大鍾。登上鍾樓可一覽克拉科夫的風光。
涅伯魯夫庄園
涅伯魯夫庄園距華沙市區70多公里。17世紀由荷蘭建築學家設計建造,18世紀進行擴建,並構建了一座美麗的公園。具有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曾為拉傑約夫斯基主教的貴族庄園,現為華沙國家博物館分館。這里曾是貴族聚會的場所。這座宮殿里陳列著許多藝術品(其中有尼俄伯<希神>的古式頭像)及珍貴的古老印刷品。宮殿旁有馬廄和兩個柑橘園。園內有「石頭夫人」及早期浪漫時期的恥辱柱。
杜納耶茨河谷(Dunajec)
歐洲大陸自然景色最美地區之一,波蘭最大的游覽中心之一。又稱皮寧尼谷。位於波蘭南部克拉科夫省境內塔特拉山東部皮寧尼山間。
克拉科夫古城
古時曾是克拉科夫的市中心,稱作「主市場」。14世紀時商人們在這里經營各種呢絨製品,並在這寬敞美麗的廣場上建起了專門的交易大樓—蘇肯尼茨交易樓,文藝復興時期又進行重建。目前該大樓一層是紀經營各種呢絨製品,並在這寬敞美麗的廣場上建起了專門的交易大樓—蘇肯尼茨交易樓,文藝復興時期又進行重建。目前該大樓一層是紀念品商店,二樓是國家博物館畫廊,收藏著18至19世紀畫家的作品。在其旁邊聳立著一座哥特式塔樓,原是市政廳,目前是歷史博物館。古城還有一座著名的瑪利婭教堂。這是波蘭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築之一,高81米,裡面陳列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如著名的總祭壇(1477至1489年建成)著名銅版藝術家斯托什雕刻的帶有耶穌受難畫面的十字和五彩繽紛的玻璃繪畫等。此外,每隔一小時,教堂鍾樓上的號手吹響一次長號。據記載,這是為紀念中世紀抵抗異族入侵的一位忠於職責、堅守崗位的號手而流傳下來的。共和國宮(華沙)(Republic Palace)
著名古建築。亦稱克拉辛斯基宮,現為波蘭圖書館所在地。位於華沙舊城克拉辛斯基廣場。
華沙美人魚(Warsaw Mermaid)
華沙美人魚民間傳說,很久以前,一個名叫齊格蒙特的國王在全國到處巡遊,想為王國尋找一個理想的京都。一天,國王來到維斯瓦河畔一座風景秀麗的孤家村落,這里住著一戶漁民,國王四處查看時,一條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從河裡跳出水面,為國王唱了一支優美動聽的歌。國王立即愛上了這個地方,遂決定在這里建都。國王問正在河邊戲耍的兩個漁家孩子:「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孩子回答:「沒有名字」。國王又問孩子叫什麼名字。哥哥答,叫「瓦爾斯(Wars)」,妹妹答,叫「沙娃(Sawa)」。於是國王決定將他倆的名字連在一起,作為這個地方的名稱,這就是「瓦爾沙娃」(中文譯為「華沙」)。美人魚從此成為波蘭首都華沙的象徵,被認為是華沙的守護神。
華沙第一個美人魚銅像建於1855年,位於華沙古城市場中心。目前聳立在維斯瓦河畔的美人魚銅像,比第一個銅像大很多,姿態也更加優美。它是由波蘭著名女雕塑家盧德維卡?尼特斯霍娃於1934年以波蘭女英雄什塔海爾斯卡為模特創作的,1937年建成。在希特勒德國侵佔波蘭期間,美人魚銅像悄然失蹤,直到波蘭解放後才重新出現。原來,在德國法西斯軍隊入侵前,人們把這座銅像拆卸掩埋,精心保護起來。波蘭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們把她重新豎立在維斯瓦河畔。
華沙無名烈士墓
華沙無名烈士墓建於1925年,位於畢蘇茨基廣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毀壞。
現在的無名烈士墓是在廢墟上經過整飾而成。無名烈士墓的大理石上鐫刻著波蘭軍隊曾經戰斗過的地點和日期,墓中存放著從波蘭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
無名烈士墓是波蘭舉行各種節慶、紀念儀式的重要場所。按照波蘭外交禮儀規定,外國重要代表團來訪和駐波蘭使節到任均向無名烈士墓鮮花。
維利奇卡鹽礦博物館
歐洲最古老且目前仍在開採的鹽礦之一。位於克拉科夫市郊區,傍喀爾巴阡山。早在1044年以前就在這里采鹽,1290年獲城市權。從14世紀起維利奇卡鹽礦成為采礦業城市之一。15至16世紀是鼎盛時期,18至19世紀鹽礦開始擴建,成為波蘭著名的鹽都。1976年被列為波蘭國家級古跡,1978年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鹽礦礦床長4公里,寬1.5公里,厚300 - 400米,巷道全長300多公里。迄今已開采了9層,深度為327米,共采鹽2000萬立方米。為了方便視察和參觀,早在1744年就在礦井內興修了樓梯通道。在離地面130多米深的鹽道上建起了世界上罕見的供旅遊者參觀的游覽勝地。那裡建有博物館、娛樂大廳,保留了原有的鹽湖、祈禱堂和礦工們勞動場面的原貌。裡面有許多雕像和裝飾品,均用鹽精雕而成。著名的雕塑作品有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該鹽礦不僅可供遊人參觀,還可供某些疾病患者來此治療。1964年在鹽礦第5開采區211米深處開設了研究過敏性疾病的療養所,1974年又在礦井下建成了一座療養院,供呼吸道疾病患者療養治病。
肖邦故居
華沙西北約50公里的幽靜小村-熱拉佐瓦·沃拉,是弛名世界的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肖邦的誕生地。肖邦 (CHOPIN,1810-1849年) 出身於教師家庭,六歲開始學琴,八歲首次演出,轟動華沙,被譽為「波蘭的莫扎特」。1826-1829年,肖邦在華沙音樂學院深造。1830年定居巴黎,從事創作和教學。1849年在巴黎逝世。肖邦的心臟現安放在華沙聖十字教堂。肖邦的作品有鋼琴協奏曲兩部,鋼琴奏鳴曲三部以及瑪祖卡等,曲調多樣,和聲優美,動人心弦。由於肖邦一生憎恨俄國對波蘭的民族壓迫,故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對故國家園的深情懷念,對民族獨立的渴望以及憂國傷時的悲憤心情。
現在的肖邦故居紀念館是二戰後重建的。一排白色的小屋掩映在綠樹鮮花之中。室內保留當年的風貌,存放著肖邦少年時的作品和他曾經使用過的「長頸鹿」豎式鋼琴。每到周日,這里都要舉行音樂會,由世界各地著名的鋼琴家彈奏肖邦作品。故居外的庭院風景如畫,種植著由波蘭各地捐獻的名貴花草樹木,院內豎立著肖邦的雕像。溪水潺潺,琴聲飄飄,這里悠美的環境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休閑、散步。
華沙皇宮城堡(Royal Castle in Warsaw)
波蘭故宮,素有"波蘭民族文化紀念碑"之稱。位於華沙古城城堡廣場東側,瀕臨維斯瓦河畔。
3俄羅斯
、、、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給你網址、、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Russia/sight.asp
4羅馬尼亞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Roumania/sight.asp
5斯洛維尼亞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Slovenia/sight.asp
《二》
1希臘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Greece/sight.asp
2
義大利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Italy/sight.asp
3
奧地利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Austria/sight.asp
4
克羅埃西亞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Croatia/sight.asp
《三》
西歐
1
英國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uk/
2
法國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france/sight.asp
3德國http://www.lvyou168.cn/country/Germany/sight.asp
4瑞士http://www.lvyou168.cn/country/Switzerland/sight.asp
5荷蘭http://www.lvyou168.cn/country/Holland/sight.asp
6比利時http://www.lvyou168.cn/country/Belgium/sight.asp
7愛爾蘭http://www.lvyou168.cn/country/Ireland/sight.asp
8西班牙http://www.lvyou168.cn/country/Spain/sight.asp
9葡萄牙 http://www.lvyou168.cn/country/Portugal/sight.asp
《四》
北歐
1挪威http://www.lvyou168.cn/country/Norway/sight.asp
2芬蘭http://www.lvyou168.cn/country/Finland/sight.asp
3丹麥http://www.lvyou168.cn/country/Denmark/sight.asp
4瑞典http://www.lvyou168.cn/country/Sweden/sight.asp
5冰島http://www.lvyou168.cn/country/Iceland/sight.asp
㈦ 丹麥斯博德魯普城堡位於丹麥的什麼位置
斯博德魯普城堡—暴戾主教的避難所
宗教改革時期有位臭名昭著的主教,名叫約爾根·弗里斯,他浮躁、好鬥、世俗、貪婪,在改革時期與教區居民發生了公開沖突。經過一系列斗爭,代表正義的人民最終戰勝了主教,使他只能躲在斯博德魯普城堡中尋求庇護。主教投降後被監禁,直到國王同意授予他土地和財產,使他安度餘生。
斯博德魯普城堡(Spøttrup Castle)是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堡,是歷經數百年風雨倖存下來的奇跡!比起伊埃斯科城堡的美麗宜居,這座城堡的防護性作用則要更加突出。
城堡附近的鳥塔和湖泊生態展是深受遊客歡迎的熱門旅遊景點!在城堡里你還會發現一個美麗的公園,這里的玫瑰園和草葯植物值得你前來一游。
地址:Borgen 6A7860 Spøttrup
㈧ 海派園林風格是哪個園
玉林園。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園區的「六園」為玉蘭園、梅園、菊園、蘭園、荷園、竹園,其中玉蘭園遵循海派園林風格,體現海派文化,突出生態崇明理念。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以「花開中國夢」為主題,構建「三區、一心、一軸、六館、六園」的空間格局,努力打造成為尊重自然肌理、彰顯田園風貌、體現生態特色、實現持續發展的花卉博覽園。其中,「六館」為「一主五輔」六個展館,面向復興館呈向心型布置。永久展館為復興館、世紀館和竹藤館;臨時展館為花藝館、百花館和花棲堂。
(8)丹麥玫瑰園擴展閱讀
中國花卉博覽園中的國際園展示了澳大利亞園,美國園,埃及園,巴西園,法國園,丹麥園,荷蘭園,西班牙園等十幾個國家的風情;專題園中的梅花園,櫻花園桃花園,海棠園,荷花園,玫瑰園水生花卉園等則向人展示了各個季節的美麗。
中國花卉博覽園是根據「中國第八屆花卉博覽會室外展區」的功能要求,結合常州歷史文化特點,用植物造景的手法打造的一座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藝術創意,最濃花卉文化和最佳商業模式的,融展示、休憩、觀賞、旅遊、娛樂於一體的永久性主題文化公園。
㈨ 請詳細介紹下足球方面常識!謝謝!
全 稱: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
FA Premier League
運動項目:足球
成立年份:1992年
參賽隊數:20隊
所屬國家:英格蘭
奪冠之最:曼聯(9次)
贊助商:巴克萊銀行(2004至今)
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Primera división de Liga,簡稱 La Liga)
在中國則一般簡稱為「西甲」是西班牙最高等級的職業足球聯賽,也是歐洲及世界最高水平的職業足球聯賽之一。目前西甲有20支球隊,聯賽成績最差的三隊將會降級到乙級聯賽,乙級聯賽的前三名則晉升到甲級聯賽。西甲聯賽的積分規則是,雙方積分相同時,首先按相互間勝負關系決定排名,勝負關系相同再看凈勝球。
西甲聯賽的球風注重技術與進攻,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按國際足聯和歐洲足聯的官方積分,西甲已經多年位於積分榜的首位。西甲在球員和球迷心中有相當大的號召力,目前有許多世界最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在西甲聯賽踢球,其中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球隊之一,他們之間的比賽被稱為西班牙「國家德比」,在中文媒體中也稱為「世紀大戰」。
歐洲聯盟杯(UEFA Cup)是歐洲足聯組織的俱樂部賽事,創建於1971/72賽季,其前身是博覽會杯。
歐洲各國聯賽得到的聯盟杯名額各不相同,根據該聯賽在歐足聯排名系統的名次,可以分到1-3個名額。如同一聯賽有多個名額,通常會有一個名額分配給杯賽冠軍。甚至有杯賽冠軍占據兩個名額的情況,比如在英格蘭,足總杯冠軍和聯賽杯冠軍都可以獲得聯盟杯入場券。在每個賽季歐足聯公平競賽榜上排名前列的聯賽可以得到額外的聯盟杯參賽席位。此外,國際托托杯(UEFA Intertoto Cup)決賽中勝出的3支球隊也可以進入聯盟杯。在06年夏天歐足聯對托托杯改革,由原來3支進入聯盟杯的球隊改為了11支.並且需要參加聯盟杯資格賽第二輪方可晉級聯盟杯.
足球世界盃(World Cup)即國際足聯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賽事,與奧運會、F1並稱全球頂級三大賽事。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