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術丁香
『壹』 【24節氣說制香—立夏】衣香、香身丸
立夏,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明高濂《遵生八箋》中寫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 《禮記·月令》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此時槐花滿樹,青梅待采,枇杷泛黃,櫻桃已掛滿枝頭,宋代詩人趙友直有詩《立夏》雲:「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台。」
宋朝詩人楊萬里在《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中所寫:「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蔣捷「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說到蜻蜓,《香乘》一書收錄的一卷《晦齋香譜》中,收錄了一款「蝴蝶香」,言其「春月花圃中焚燒之,蝴蝶自至」:檀香、甘松、玄參、大黃、金砂降、乳香各一兩,蒼術二錢半、丁香三錢,右為末,煉蜜和劑,作餅焚之。
香方中「金砂降」便是降真香,上乘的降真香,猶其是番降真,深紅褐色的香粉中油脂細膩豐富,如同金星,也許這便是作者將其稱為「金砂降」的緣由。
大黃即馬蹄大黃,其因形如馬蹄而得名,外表黃棕色、錦紋及星點明顯,橫斷面黃褐色,質較疏鬆,有油性、氣清香。
蒼術為菊科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乾燥根莖,其中茅蒼術氣香特異,入香多用此蒼術,其基質堅實、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
茅蒼術以產於江蘇茅山一帶者質量最好,香氣濃郁,體重質堅,斷面可見明顯的棕紅色油腺,俗稱「硃砂點」,斷面暴露稍久,即可析出白霜(蒼術醇結晶),是蒼術中的上品。
蝴蝶循花香而來,縱觀整個香學史,史上最香的美男子,非荀彧和梅詢莫可。
北宋名臣梅詢,字昌言,宣城梅氏第三世孫,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梅詢作為進士考官受到召見,談論天下大事,極合真宗之意,把他視作奇才,升任集賢院,梅詢也以真宗為知己。
歐陽修《歸田錄》曾記載,梅詢「性喜焚香, 其在官所,每晨起將視事,必焚香兩爐,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開兩袖,郁然滿室濃香。」
說他每天早上出門上朝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焚兩爐香,把官袍的廣袖籠在香爐上,然後把長袖抓緊,聚攏起來,不讓香氣散去。到了府衙坐下後,他就把袖子展開,使整個室內都充滿了香味,「暗香盈袖」說的便是他。
荀令,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因其生前擔任「尚書令」,所以被人尊稱「荀令君」。相傳荀令君到別人家裡,坐過的席子好幾天都遺留有香味,有詩雲:「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
《香乘》收錄有來自沈立《香譜》的「荀令十里香」,歸入卷十九《熏佩之香》:丁香半兩、檀香一兩、甘松、零陵香一兩、生龍腦少許、茴香五分(略炒)、右為末,薄紙貼紗囊盛佩之,其茴香生則不香,過炒則焦氣,多則葯氣太,少則不類花香,逐旋斟添使旖旎。
此香品適合用香囊裝上,貼身佩戴,香方中的茴香,就是小茴香,炮製宜用淡鹽水浸泡,後小火炒至微黃色,碾成細末,入香時如方中所言,適量加入。
如果說「荀令十里香」適合男子佩戴,那「芙蕖衣香」和「蓮蕊衣香」便是適合女子使用了。
芙蕖衣香:丁香一兩、檀香一兩、甘松一兩、零陵香半兩、牡丹皮半兩、茴香二分微炒,右為末,入麝香少許研勻,薄紙貼之,用新帕裹,其香如新開蓮花,臨時更入麝、龍腦少許更佳,不可火焙,汗 浥 愈香。
芙蕖,即蓮花,香方中所載其香氣宛如剛剛綻放的蓮花,使用時再加入麝香、龍腦各少許,不用火烘焙,用新手帕包裹,貼近肌膚,身體出汗後,氣息更香。
蓮蕊衣香:蓮蕊一錢(干研)、零陵香半兩、甘松四錢、藿香三錢、檀香三錢、丁香三錢、茴香二分(微炒)、白梅肉三分、龍腦少許,右為細末,入龍腦研勻,薄紙貼,紗囊貯之。
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據《禮記•內則》記載:「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鄭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纓佩之,為迫尊者,給小使也。」
香囊,古時稱為「容臭(通嗅),佩戴的香囊也稱為「佩帷」,就是將經過乾燥的芳香植物,置於綢緞或紗布縫制的袋囊之中,使香氣不斷釋放發散出來。
先秦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插戴花草,隨身佩戴香囊的習俗,既可散發芬芳,又可作為飾物。
漢魏時期,「香囊」的名稱正式出現在文獻中,有關佩掛香囊的記載也屢見不鮮。
繁欽的《定情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就明確告訴人們當時是把香囊系在肘臂之下藏在袖中的佩戴方式,通過衣袖再把微微香氣從袖筒散發出,隨人走動,散發出沁人的芳香。香囊為古人十分喜愛的隨身之物,更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之物。
有了衣香,更有可以口服的「香身丸」,讓人又內而外散發芬芳,《香乘》中記載了兩個香身丸的香方,一個是香屬《塗傅之香》的「香身丸」,一個是香屬《香葯》的「豆蔻香身丸」。
兩個香方分別如下:
「香身丸」:丁香一兩半,藿香葉、零陵香、甘松各三兩,香附子、白芷、當歸、桂心、檳榔、益智仁各一兩,麝香二錢,白豆蔻二兩;右件為細末,煉蜜為劑,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噙化個丸,便覺口香,五日身香,十日衣香,十五日他人皆得聞香。又治遍身熾氣、惡氣及口齒氣。
「豆蔻香身丸」:丁香、青木香、藿香、甘松各一兩,白芷、香附子、當歸、桂心、檳榔、豆蔻各半兩,麝香少許。右為細末,煉蜜為劑,入少酥油,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逐旋噙化咽津,久服令人身香。
無獨有偶,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亦有一個「十香丸」:沉香、麝香、白檀香、青木香、零陵香、白芷、甘松香、藿香、細辛、芎穹、檳榔、豆蔻各一兩、香附子半兩、丁香三分。上一十四味,搗篩為末,煉蜜如綿裹如梧子大,日夕含之,咽津味盡即止,忌五辛。
中醫學在香身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身佩或口含香花蘭草的習慣。據統計,楚人常用來裝飾自己的植物有蘭、蕙、荃、芷、江離、杜衡、芙蓉、椒、桂等,其中不少就是中葯。到了漢代,尚書含雞舌香奏事,婦女佩戴香囊更為普遍。
亦有文獻記載,人體除了分泌天然的體香之外,還可以通過食物或者葯物調理,使之產生特殊的香味來,這正如古人所說的「咳唾千花釀,肌膚白和香」。
不由得想起《紅樓夢》中薛寶釵為了治療痼疾所用的一個方子,冷香丸。
其製法頗為繁復,需將春天的白牡丹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兩收集研磨,加上「雨水」那天的雨水、「白露」那天的露水、「霜降」那天的瓦上霜,「小雪」那天的梅上雪,各12錢調勻,再混合蜂蜜、白糖、做成龍眼大的丸子,藏在梨花樹下,需時用黃柏水調和服用。
按原書所說,此丸不僅能治療薛寶釵胎中帶來的「熱毒」,久服還能使身體散發出一陣淡淡涼涼的幽香。
『貳』 丁香香包的做法,好的給分
防文蟲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
傳統香包慣用的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葯,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澤蘭、艾葉,磨研、提煉成粉狀,縫製成香包
驅蚊蟲的功效:藿香、薄荷、紫蘇、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陳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在民間,用艾草燃燒驅蚊是很常用的,艾草燒後其實還是蠻香的,還有一定的安神、暖人腸胃的作用,睡覺也一定很香甜。」
艾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奇特的芳香不僅能驅蚊蠅、蟲蟻,還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效
澤蘭:入肝、脾兩經,活血祛瘀,通經利水,更是婦科良葯
兒童防感冒
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蘭各5克
山奈、丁香、雄黃各3克,冰片、薄荷腦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
以上可任選一方,葯料研細末並過篩,裝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給孩子佩掛在脖子上,或用別針固定於衣襟,香袋距離鼻孔越近則效果越佳,布袋中葯末每10天更換一次,以保持葯效。
解春困
冰片、樟腦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川芎、白芷各10克,蒼術20克,冰片3克;
山柰、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
任選一種配方,將葯物粉碎成細面,取葯面3—5克,用布縫製成小袋佩掛頸上,15天換一次即可。
做香袋多用的是白芷、丁香、蒼術、佩蘭、艾葉、冰片、藿香、樟腦、陳皮、薄荷等中草葯,其中蒼術能祛風散寒、開竅;白芷可祛風解表、化濕通竅;丁香能芳香理氣、溫中降逆。
蒼術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細辛15g、艾葉15g、薄荷20g
胡慶余堂: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音nài)300克;
方回春堂:白芷100克、甘松100克、山柰100克、公丁香20克、檀香20克、陳皮150克;
華東醫葯有限公司參茸分公司:公丁香100克、白芷100克、山柰100克、甘松100克、檀香100克、陳皮100克;
武林葯店:白芷30克、陳皮70克、甘松60克、山柰50克
藿香,艾葉,肉桂,山奈等量,磨碎,包成4克每袋,半月到一個月換一次
豫西山區端午節香囊配方:甘松 100克 三奈 60克 白芷 60克 蒼術 60克
高良姜150g,佩蘭、桂皮各50g,冰片20g。
雄黃60g,菖蒲80g,桂皮50g,硃砂20g。
川芎、白芷、蒼術、零陵香各50g。
山奈100g,雄黃20g,冰片10g,樟腦10g。
預防手足口的佩戴中葯香囊:藿香、艾葉、肉桂、山萘等量,在葯房裡磨碎,包成4克/袋,裝袋,半月-1月換一包;用法:每天佩戴,晚上睡覺放枕邊
提高抵抗力,增強呼吸道能力的:
丁香,荊芥穗,紫蘇,蒼術,肉桂,辛夷,細辛,白寇仁各2克,
川芎聞鼻散
功用:預防感冒
葯物:川芎、白芷,荊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風各9克,細辛,辛夷花,冰片各3克,雄黃1.5克。
用法:上花共研細末,從早起每3小時聞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聞吸,共用1至3天
出處:《內病外治精要》
三香散
功用:防治四時流【網路】感
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蒼術,細辛各3克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用絳色布縫制小葯袋,裝入葯末,佩戴胸前,時時嗅聞。
出處:《當代中葯外治臨床大全》
山奈蒼術散
功用:防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葯物:山奈,蒼術,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
用法;除冰片外,將各葯烘乾,研為細末,加入冰片,調均勻,裝袋內,佩戴胸前,時時嗅聞。
出處:《中醫外治法集要》
冠心病外用葯袋
功用:防治冠心病
葯物:玄參,當歸,菖蒲,花椒,桂枝,薤白,冰片,三七等各適量。
用法:上葯乾燥,粉碎,過篩混合攪拌均勻,做成葯袋,放置左胸前,並時時以鼻嗅之
出處:《古今中葯外治真傳》
辰砂囊
功用:治不寐多夢(失眠)
葯物:辰砂適量
用法:上葯裝囊,戴身及髻中,以氣嗅鼻
出處:《本草綱目》
雄黃嗅鼻散
功用:治魘寐不寤(又稱嗜睡)
葯物:雄黃適量
用法:將雄黃研末,放紗袋中,掛身上,且時時以鼻嗅聞
可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葯香囊配方
預防甲型H1N1流感可做一個香囊,製成後可以掛在脖子上或放進上衣口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直接在頭部周圍形成一個立體的氣體空間,充滿了香囊散發出的復合型香氣。
香囊原料
大料、藿香、甘草、艾葉、肉桂、蒼術等
香囊做法
在香囊中大料用量最多,為120克左右,其他幾味葯材的用量可以在5克-20克之間。
把所有葯物研碎後放入縫好的布袋中,如果是掛在家裡,可以做一個大些的,如果隨身攜帶,就把研碎的葯材混合好,分成小份裝入布袋中。
『叄』 兒童房放什麼植物好
兒童房放什麼植物好
兒童房放什麼植物好,孩子能不能健康的成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事情,兒童房間放置凈化空氣的植物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下面分享兒童房放什麼植物好,放置哪些植物整個房間有生命力
兒童房放什麼植物好1
一、凈化空氣的植物
1、常青藤能「吃」苯
2、虎尾蘭和吊蘭有研究證明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
3、天南星的苞葉能吸收苯、三氯乙烯。
4、蘆薈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
具有凈化空氣作用的植物還有:
丁香、桂花、金綠蘿、吊蘭、長春藤、垂葉榕、腎蕨、貫眾、鴨跖草、耳蕨、仙人掌、虎皮蘭、虎尾蘭、龍舌蘭、鳳梨、仙人球、令箭荷花、曇花、寶石花、肥厚景天、紫花景天、常青藤、鐵樹、菊花、紅鸛花、石榴花、米蘭、龍血樹、白芷花等。
二、能驅蟲殺菌的植物
檸檬、茉莉、蘭花、丁香、蒼術、玉米花、蒲公英、晚香玉、紫茉莉、除蟲菊、野菊花、薄荷等。
另外還有一種驅蚊草,適應性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室內外可栽培。它常年散發鬱郁的檸檬香味,具有驅避蚊蟲、凈化空氣的效果。
嬰幼兒好動,所以在兒童房間內擺放植物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安全無毒,以防止寶寶用手採摘或食用導致中毒;其次不能放帶刺的植物,以免嬰幼兒好動去觸碰而受傷;第三,不要放有刺激性氣味的植物,過敏的寶寶要特別注意這點,這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植物特別容易引起過敏。
不適合放在兒童房間的`植物:
1、廣玉蘭、迎春花、萬年青,這些植物容易引起皮膚過敏,你家孩子過敏體質的要特別注意不要放。
2、仙人掌,仙人球,因為這些植物渾身長滿了尖刺,絨刺,孩子活潑好動,很容易被扎傷,甚至引起過敏。
3、滴水觀音,夾竹桃,鬱金香等,這些花草因含有毒素,以免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影響。
4、丁香、蘭花、百合等香氣較濃的花草不宜放,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兒童房放什麼植物好2
兒童房裡植物擺放有講究,這三種植物,更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卧室是我們休息的空間,給我們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裝修兒童卧室的時候,要使用健康環保的材料。現在人們在凈化室內空氣方面,更多的是擺放一些綠植,美觀好看,清新宜人,讓人感覺舒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香味較濃的花會刺激神經引起興奮,影響睡眠質量,這種花不適合放在卧室內。所以兒童房植物擺放有講究,這三種植物,更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蘆薈
蘆薈是一種可以吸收甲醛,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植物。另外蘆薈還可以讓大家知道室內的有害氣體會不會過多,如果有害氣體過多的話,蘆薈的葉子上會出現斑點。一盆蘆薈科消除一平方米空氣中90%的甲醛,把蘆薈放在兒童房間有利於清潔室內的空氣。
二、龜背竹
龜背竹的花語是「長壽健康」,其葉子常年碧綠,極為耐陰,龜背竹有晚間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含氧量有很大的幫助。一顆龜背竹對甲醛的吸附量與十顆耶維炭的吸附量相當,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效果,是一種理想的兒童房植物。
三、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可以做成有趣的盆景,不佔空間,品種繁多,不但美觀可愛,對人體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好處。多少植物可以防輻射,還能凈化空氣,由於多肉植物生長在乾旱地區,所以本身對水的需求量不大,室內養殖的話,7到10天澆水一次就可以了,夏天是休眠期,可以半個月澆水一次,所以非常適合懶人養殖,也非常適合放在兒童的房間。
『肆』 五倍子,吳茱萸,蒼術,丁香,胡椒,按4:2:2:1:1,各是多少克
比例有了,想配多少配多少,最少的量按3克算,就是五倍子12克,吳茱萸6克,蒼術6克,丁香3克,胡椒3克。以研成細粉的凈含量稱重。
『伍』 忍冬,石竹,丁香,薄荷,海金沙,蒼術,枸杞,雲杉,寬刺薔薇,小麥製作檢索表
資料信息檢索表,多以第一字的音節或筆劃數作排序。
1、按音節檢索排回序:薄荷(b)、蒼術(c)、丁香答(d)、枸杞(g)、海金沙(h)、寬刺薔薇(k)、忍冬(r)、石竹(s)、小麥(ⅹ)、雲杉(y)。
2、按筆劃檢索排序:丁香(2劃)、小麥(3劃)、雲杉(4劃)、石竹(5劃)、蒼術(7劃)、忍冬(7劃)、枸杞(9劃)海金沙(10劃)、寬刺薔薇(10劃)、薄荷(16劃)。。。注:首字同筆劃數者,按首筆橫、堅、撇、捺、點、折排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