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結特性

丁香結特性

發布時間: 2023-01-23 00:12:19

A. 丁香有哪些特徵

(陳偉平)

丁香(Eugenia aromatica Baill.)別名丁子香、雞舌香。為桃金娘科常綠喬木。原產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坦尚尼亞、印度、斯里蘭卡等國,20世紀50年代引入廣東南部試種,現廣東省湛江、海南省、雲南省景洪、勐臘有少量栽培。海南省萬寧、屯昌、那大、澄邁為主要試種區。葉、花、果實及莖枝均可蒸取丁香油,作為芳香、鎮痙及驅風劑。其成分含丁香油,油中主要為丁香油酚、乙醯丁香油酚等。此外,並含丁香素、鄰苯三酚鞣酸。我國引種的丁香含油量14—21%,其中丁香酚含量達84—95%,丁香葉油的化學成分與丁香油近似,丁香葉含油6.6%,其中丁香酚含量78—82%。以花蕾(公丁香)入葯。味辛,性溫。有緩胃降逆、止痛的功能。治呃逆、嘔噦、吐瀉、胃痛、腹痛等症。

一、形態特徵

樹高10m以上,樹干叉狀分枝,樹冠圓錐形,樹皮平滑,黃褐色。葉對生,卵狀長橢圓形,長7—12cm,寬3—5cm,先端尖,全緣,側脈平行,革質,密布油腺。花芳香,聚傘圓錐花序頂生,花萼肥厚,筒狀,萼筒長l—1.5cm,先端4裂,裂片三角狀;花冠短管狀,白色稍帶淡紫,先端具4裂片;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花柱粗壯,柱頭不明顯。漿果長橢圓形,紫紅色,肉質,長1.9—2.3cm,直徑9—12mm,先端有宿存萼片。種子橢圓形,長0.9—1.5cm,直徑2.9—6.4mm(圖18—1)。

表18—4 丁香人工授粉成果情況

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丁香喜熱帶海島性氣候。在我國海南試種區,年平均氣溫23.1—24.4℃,月平均最高氣溫26.0—28.4℃,月平均最低氣溫16.7—18.8℃,年雨量1330—2530mm。極端低溫8—10℃時生長正常,可大量抽出嫩枝葉;偶然出現極端低溫5℃時,嫩葉受害,落蕾、落花;極端低溫達3℃時植株死亡。丁香雖可忍受5—6℃的短時低溫,但從生產角度看,絕對最低氣溫不宜低於6℃,最冷月均氣溫不宜低於15℃,才適宜於種植而收到經濟效果。在旱季及雨量較少的地區需行灌溉。雨量過多達3000mm以上時,丁香花蕾的香氣欠佳。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枝葉雖茂,但病葉病果較多,開花也少。幼齡樹喜陰,不耐烈日曝曬,生長緩慢,宜精心管理。成齡樹喜光,需充足陽光才能早開花,開花多。地上部枝葉茂密,冠幅大,側枝細脆而根系淺,支持力小,不抗風,需設防風林加以保護。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6的砂壤土為好。地下水位要低,宜在3m以下,積水易爛根死亡。

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採用種子繁殖。定植5—6年開花結果,果實5—6月陸續成熟,隨各地氣候與品種而不同。當果實為紫紅色時,應及時採收,宜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播種,可放入潮濕細沙或濕木糠貯藏,以免乾死。剝掉果肉比帶果肉貯藏,能較好地保持生活力。剝時注意從果柄一端剝起,既易剝又不傷害種胚。鮮果播種,一般播後7天果肉才開始腐爛,35—40天出苗。若剝掉種皮,在8—9月播,3天後胚根入土,出苗率高達90%以上。開溝點播,行距15cm,粒距約5cm,種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蓋土厚1cm與土面平或稍低一些。播後約10天出苗。幼芽出土為紅色錐尖狀。生長至4—5cm,具兩片紅色幼葉,即可移植於苗床或移入營養袋裡育苗。用塑料袋育苗,既方便運輸,又能提高成活率。

在播種前搭好蔭棚,保持60—70%的蔭蔽度,有弱光照射。剛出土的幼苗,要及時澆水以保持苗床土壤濕潤。待長2對真葉後,每1—2個月施稀尿水、硫酸銨或尿素液一次。一年後苗高20—25cm,便可定植。

(二)定植

丁香的根群纖細,穿透力弱,宜選深厚松軟的土壤栽植,心土硬結或有石礫層的土壤都不宜栽植,需排水良好。定植前按株行距5×6m挖穴,穴深、寬各50cm,每穴施廄肥或牛糞10—15kg,粘重的土壤還需摻河沙15kg,與表土混勻填穴備植。選雨季陰天定植。幼苗不宜修枝葉,以免影響生長和樹型。帶土團種植成活率高。

(三)間作

1—3年的幼齡樹需蔭蔽,保持50—60%的蔭蔽度。植距較寬,行間可種香蕉、木薯、玉米、牧豆,既可遮蔭保持濕度,又增加收益和有機肥源。

(四)田間管理

丁香幼齡生長緩慢,一年生植株才25—30cm高,3齡內必須精心管理,這是引種栽培丁香成功與否的關鍵,風害嚴重的平原地帶要先栽植好防護林。

1.施肥、澆水、培土

春季2—3月施追肥,每株施稀人尿10—15kg,或硫酸銨25—30g,過磷酸鈣50—100g,氯化鉀或硫酸鉀50—150g,混合廄肥10—15kg,開溝施下。丁香不耐旱,乾旱易引起落花落果,幼樹枯萎,旱季要經常澆水。若細根露出,應培土3—5cm。幼齡期管理操作不要碰傷嫩枝,否則會影響生長,破壞樹型。

2.修剪

將離地面50—70cm以下主稈的側枝剪去,分叉主稈,去弱留強,上部枝葉適當修剪。以保持樹冠通風透光,有利花芽分化和抗風。

3.地面覆蓋

在干濕明顯的地區尤其重要。可間種綠肥作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這樣夏秋季可保濕降溫,防止土壤沖刷,冬季可以保濕保溫。

4.防風

在台風頻繁地區,當台風來臨前要及時做好防風工作,可用繩子或竹子固定植株。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初出現微紅斑點,逐漸擴大成紫紅色近圓形的斑點,中心變灰白色穿孔。在高溫高濕季節易發病。防治方法: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的可濕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噴射。

2.煤煙病

是由黑刺粉虱、介殼蟲類、蚜蟲的分泌物引起真菌寄生而引起的。防治方法:防治致病害蟲。加強管理,適當修剪,以利通風透光,增強樹勢,也可減輕發病。其它參見印度蘿芙木。

3.介殼蟲

成蟲、若蟲吸食莖、葉汁液並引起煤煙病。防治方法:參見印度蘿芙木。

四、採收與加工

適時收花,少留果實,這樣既可提高公丁香的產量和質量,又能減少丁香樹體養分的消耗,調節均衡生長,實現高產穩產。丁香定植後5—6年開花結果,20年前後為盛產期,壽命可達100—130年,花蕾盛產期2—7月,產量亦有大小年之別,須加強管理。一般現花芽後6個月含苞欲放的花蕾便可採收。剪下飽滿、微帶紅色的花蕾,曬4—6天至脆易斷時即為公丁香,干鮮比為1∶3,嫩的為1∶3.5—4。優質的丁香,有強烈的芳香氣,味香而辣。商品以個大身干、色紫紅、有光澤、油質重、含苞未放、無雜質、清香的為上品,暗色或黑色是乾燥時處理不當。經自然授粉,逐漸膨大成紫紅色的幼果,採收曬干後即是母丁香,味辛辣,含油量較公丁香少,品質較差,葯性相同。

B. 丁香花資料

丁香花Syringa
lilac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
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丁香喜歡陽光,較耐陰,喜歡濕潤,但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澆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不喜歡大肥,不要施肥過多,否則影響開花。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丁香花性喜陽光,稍耐陰,耐寒性強,也耐旱,喜濕潤,忌漬水。抗逆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切忌栽於低窪陰濕處。
丁香花宜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移栽穴內應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蓋一層土,然後放苗填土。栽後澆一次透水,以後再澆2—3次水即可成活。丁香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澇,乾旱時注意澆澆水,便可順利生長。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以免引起枝條徒長,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
3月中旬發芽前,要對丁香進行整形修剪,硫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中截旺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花謝後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兩個芽剪掉,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後,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圓整美觀,利於來年生長、開花。
丁香花病蟲害很少。主要害蟲有蚜蟲、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樂果乳劑或1000倍25%的亞胺硫磷乳劑噴灑防治。
丁香屬植物主要應用於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國內外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叢植於路邊、草坪或向陽坡地,或與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緣,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將各種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專類園。還宜盆栽,並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抗性,故又是工礦區等綠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本屬植物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很多種類也具有一定耐寒力。北京地區年平均最低溫約-19— -16℃左右,現有的栽培種均可在北京露地安全越冬,每年可正常生長、開花、結實。據記載,暴馬丁香、匈牙利丁香,能耐-35℃左右的低溫。我國哈爾濱年平均最低溫約-26℃左右,有時可達-36℃或更低,現已露地栽培的種類包括屬於2個亞屬3個組的10餘種丁香。因本屬植物的花芽多生在枝梢頂端的第l—6對芽處,因而當1-3對花芽受到寒害時,並不影響整株的觀花效果。
丁香屬植物還有較強的耐旱性,北京地區7一9月為雨季,其他月份則為旱季,特別4-6月,氣溫從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時各種丁香正迅速生長、開花,而這時雨水較少,蒸發量劇增到230一280毫米,但每月只要對植株灌水2次,就可使各類丁香生長良好而花繁葉茂。
對土壤要求不嚴,且能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外,在各類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長,而以土壤疏鬆的中性土為佳。一般忌在低窪地栽植,積水會引起病害或造成全株死亡。
丁香屬植物是陽性樹,喜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在陰處或半陰處生長細弱,且開花稀少,但少數種類如雲南丁香,要求空氣溫潤。這類植株在北方栽培,最好選擇空氣濕度較高的小環境,如可栽植在背風向陽處或稀疏的林緣邊。 紫丁香花的所有種類,播種3—4年後,實生苗即可開花;而擬女貞亞屬的種類,播種後4—5年才開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開花。5年後開花漸盛。生長勢5—20年內最旺。以後漸衰,但仍能維持生命至很久的年代,據載有180齡的實例。感謝🙏

C. 丁香的植物學特性是什麼

丁香的植物學特性:
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株高3~5米,樹皮灰褐色版,幼莖粗壯,光滑無色;葉權對生全緣,園卵形或腎臟形。花兩性,為頂生或腋生密集成園錐花序,單花細小,花萼鍾狀丁形而得丁香名。花單瓣或重瓣,花冠白色或紫色,雄蕊2,子房2室。4~5月開花,9~10月蒴果成熟,扁平狀,每室有帶翅種子2粒。

D. 丁香的相關知識

別名 百結、情客、紫丁香
分類 木犀科、丁香屬
學名 Syringa spp.
產地與分布丁香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溫帶地區及歐洲東南部。我國產的24種,分布較廣。北起黑龍江,南到雲南,東到遼寧,西至川、藏,而以秦嶺地區為其分布中心。
形態特徵丁香屬植物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冬芽卵形被鱗片。小枝圓,髓心實。單葉對生,橢圓或披針形,有葉柄,全緣或有時分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之圓錐花序。花萼小,鍾形,具4齒裂或截形,宿存。花冠細小,漏斗狀,具深淺不同的4裂片,白色、紫色、紫紅及藍紫色等。雄蕊2,著生於花冠筒之中部或上部。子房2室,每室內有種子 l一2枚,長圓形,扁平,具細翅。蒴果長圓形,光滑或有疣,胞背開裂。

變種與品種已有記裁的丁香屬植物有30個種,我國產24種,另有很多的變種、雜種及品種。在丁香的分類上,多數學者是在屬下面分成亞屬、組及種三級的主要形態特徵來區分種。下面將這種分類法簡介如下:

丁香屬

一、紫丁香亞屬Subgeaus Eusyringa,花冠筒比花略長,花葯柄極短或近於無柄。花葯全部或一部分為花冠筒所包。本亞屬分為三個組:

(一)紅丁香組Sectionl Villosa,花序自枝端頂芽發出。花葯黃色。果實光滑或具少量疣。本組包括的種類有:
1. 紅丁香 S.villosa
2. 遼東丁香 S.wolfi
3. 喜馬拉雅丁香 S. emodi
4. 雲南丁香 S.yunnanensis
5. 垂絲丁香 S.reflexa
6.匈牙利丁香 S.josicaea
7.西蜀丁香 S.komarovii
8. 毛丁香 S.tomentella
9. 四川丁香 S.sweginzowii
10.梯氏丁香 S.tigerstedtii

(二)毛丁香組 Section 2 Pubescentes,葉片具毛,葉背無毛者罕見。花序發自枝端之側芽,或多或少被有絨毛。花葯常為淡藍紫色,罕為黃色。果實多疣,罕有光滑者。本組包括的種類有:
11.秦嶺丁香 S.giraldiana
12.紫丁香 S.juliana
13.關東丁香 S.velutina
14.山丁香 S.potaninii
15.皺葉丁香 S.rugulosa
16.野丁香 S.pinetorum
]7.四季丁香 S.microphylla
]8.小葉丁香 S.pubescens
19.藍丁香 S.meyeri
20.圓葉丁香 S.wordii

(三)紫丁香組 Section 3 Vulgaris,葉片光滑或僅徒長枝之幼葉有毛。花序自枝端之側芽發出,無頂芽。花序初期被毛或光滑。花香。花葯黃色。果實光滑。本組包括的種類有:
21.歐洲丁香 S.vulgaris
22. 華北丁香 S.oblata
23.朝鮮丁香 S.dilatata
24. 甘肅丁香 S.buxifolia
25.花葉丁香 S.persica
26.阿富汗丁香 S.afghanica

(四)羽葉丁香組 Section 4 Pinnatifoliae,葉羽狀復葉,小葉7—9枚。本組只有1個種類:
27.羽葉丁香 S. pinnatifolia

二、擬女貞亞屬 Subgenus Ligustina,本亞屬形態特徵介於丁香屬與女貞屬之間,其果實為蒴果,形態似丁香屬植物之果實,而花具有突出的雄蕊和白色的小花,並具有—種特殊的香味而更類似女貞。花序由枝端之側芽抽出,花萼短筒形,具4裂片,宿存。花冠筒短,稍突出於花萼,花冠4裂瓣片。花葯黃色。果實光滑,有時多疣,2室,每室具種子l一2枚。包括以下種類:
28.北京丁香 S.pekinesis
29.暴馬丁香 S.amurensis
30.日本丁香 S.japonica

另外還有兩個雜種,現已升為正式種:

1.什錦丁香S.X chinensis,是由花葉丁香和
歐洲丁香雜交而成的雜種。本種應屬紫丁香亞屬
中的紫丁香組。
2.亨利丁香 S.X henriy,本種是匈牙利丁香和
紅丁香的雜種。屬紫丁香亞屬中紅丁香組。

習性本屬植物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很多種類也具有一定耐寒力。北京地區年平均最低溫約-19— -16℃左右,現有的栽培種均可在北京露地安全越冬,每年可正常生長、開花、結實。據記載,暴馬丁香、匈牙利丁香,能耐-35℃左右的低溫。我國哈爾濱年平均最低溫約-26℃左右,有時可達-36℃或更低,現已露地栽培的種類包括屬於2個亞屬3個組的10餘種丁香。因本屬植物的花芽多生在枝梢頂端的第l—6對芽處,因而當1-3對花芽受到寒害時,並不影響整株的觀花效果。

丁香屬植物還有較強的耐旱性,北京地區7一9月為雨季,其他月份則為旱季,特別4-6月,氣溫從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時各種丁香正迅速生長、開花,而這時雨水較少,蒸發量劇增到230一280毫米,但每月只要對植株灌水2次,就可使各類丁香生長良好而花繁葉茂。

本屬植物對土壤要求不嚴,且能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外,在各類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長,而以土壤疏鬆的中性土為佳。一般忌在低窪地栽植,積水會引起病害或造成全株死亡。本屬植物是陽性樹,喜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在陰處或半陰處生長細弱,且開花稀少,但少數種類如雲南丁香,要求空氣溫潤。這類植株在北方栽培,最好選擇空氣濕度較高的小環境,如可栽植在背風向陽處或稀疏的林緣邊。

紫丁香花的所有種類,播種3—4年後,實生苗即可開花;而擬女貞亞屬的種類,播種後4—5年才開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開花。5年後開花漸盛。生長勢5—20年內最旺。以後漸衰,但仍能維持生命至很久的年代,據載有180齡的實例。花期及花序著生狀況因種類不同而異。北京地區一般早花種類在4月中、下旬開花,紫丁香亞屬中毛丁香組、紫丁香組及羽葉丁香組的各種多屬早花類丁香;中花種類多在5月上、中旬開花,紅丁香組中的各種均屬此類;晚花類種類開花則在5月下旬至5月中旬,擬女貞亞屬的各種多屬此類。花序著生在頭一年枝條的頂端,由第l—6對側芽抽出成對的圓錐花序,單花在花序上的開放次序均為由下向上,每朵花可開3—7天,每個花序開放可延續8-12天,單株的花期為12一15天。多數種類每年開花1次,個別種類,如四季丁香有1年2次開花的特性,還有少數種類有少量的2次花現象。北京地區,丁香屬植物於3月上、中旬萌動,新梢於5月中、下旬停止生長,枝梢生長期為2-2.5個月。8-9月果熟。10月中旬落葉。灌木類型的種類,莖干下部的枝條易乾枯脫落,造成樹冠下空,降低了觀賞價值。此時可利用丁香截干後萌芽發枝力強的特性,來進行截干更新。

E. 在古代中.丁香.蓮花.菊.柳.梅.紅豆.秋水.分別寓意怎麼樣的人

丁香:《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結和雨中愁悵朕在一起了。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本身象徵愁心,(另外戴望舒《雨巷》想像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

以下蓮、菊、梅、柳典出頗多,不勝枚舉,不同的文學作品中其寓意有差別,簡言之,

蓮:出於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菊:花之隱逸者,隱士
梅:寒梅傲雪,香自苦寒,鐵骨錚錚,不屈不阿
柳:送別離別(「留」的諧音)
紅豆:相思之人

秋水,在下才疏,未見過以秋水喻人的典故,
秋水的象徵意義見http://..com/question/11646147.html

個人喜好,補充一些:梅花是中國古代常見的審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態,經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復詠唱,詩人藉助這客觀之象,融進自身的主觀之意,賦予梅花各種美好的品格。主觀之意與客觀之象融合為一體,梅花的藝術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發讀者的想像。現在就以宋詩為中心,說說梅花的意象,其主要意象有三:一是象徵志土、貞土;二是象徵隱者、高土;三是象徵美人、仙子。
詳見http://..com/question/4963445.html

F. 丁香花的植物特性是怎樣的

丁香是熱帶植物,有常綠喬木和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三種。高大的喬木生於樹回林之中,低矮的灌答木則栽培在庭院之內。那青翠欲滴的綠葉,那淡紅或淡紫的花朵,芳香濃郁,沁人心脾,使人倍感大自然賦予的溫馨。

由於丁香有辛香氣味,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雲:「郎官日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其氣芬芳。」雞舌香即丁香。丁香既是較佳的調味品,又是提煉高級化妝品的原料。非洲的坦尚尼亞因所產的丁香居世界之冠,其質地優良,色澤極佳,顆粒均勻,氣味芳香,在國際市場上久享盛譽,故有「丁香之國」的美稱。我國於1978年引進栽種於海南,目前已繁殖至第四代苗木,經鑒定其化學成分和結果期與原產地無差異。

丁香花

丁香花為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之花蕾。原產馬來群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有栽培。於9月至翌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採收,除去花梗,曬干,入葯稱「丁香」。

G. 在古詩中「丁香」這一意象有什麼含義

丁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意象,是美麗、高潔、憂郁的象徵。自唐代開始,以丁香為題材的作品增多,它作為一種意象也進入詩人的創作視閾,其審美意蘊和情感、思想內涵也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1、高潔情趣的象徵,獨立人格的載體。

(1)杜甫 唐《江頭五詠·丁香》

丁香體柔弱,亂枝結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宅後,庶使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譯文:

丁香很柔弱,結子又多,葉子和花都漂亮,但是是素色中的美麗,不是艷麗的。把丁香種在房子後面,為了是給有思想的人欣賞。

丁香自己呢?它早晚像蘭麝一樣發出芳香,但卻不必想到自己會磨成粉的。

整首詩的意思是,一個柔弱美麗的生物,它該知道自己的特質,完成自我,雖然自我的最後完成恐怕是粉身碎骨,也不必多想了!

此詩前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個清淡素雅的丁香形象:柔弱、枝繁、素艷。丁香花團錦簇,外朴而內秀,花色明麗,又香氣馥郁,淡雅清幽,被人們稱為「花中君子」。

後四句則寫出了丁香高潔的內質。幽人指幽居之士,古代常指隱士。柔弱的丁香被賦予了高貴的品質、堅強的個性,它寧可粉身碎骨也不與世同流合污,遂成為作者獨立人格的化身。杜甫晚年空懷壯志,無由抒發,便借柔軟的丁香詠志,暗抒家國懷抱。

(2)王十朋 南宋《點絳唇·素香丁香》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譯文:

樹葉還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樹葉下丁香花就開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氣環繞著樹,雅士稱贊這是幽居之士的樂趣。

丁香花沒有想爭奪春光,梅花不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緒滿懷,好像在懷念江南故土。

這首詞結合丁香素香特性,上半闕先用「落木蕭蕭」烘托悲涼氣氛,接著以「琉璃葉下瓊葩吐」,令人眼睛一亮。

然後語鋒一轉,「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闕則進一步闡述自己與世無爭的心態:「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全詞的精彩之處全在其結尾,作者大膽懸想,丁香之所以「結愁千緒」,也許是它在思憶江南的主人吧。

至此,本無情之花卉植物,便化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託,一懷愁緒,滿腔悲情,也就有了具體的著落。

2、藉以抒發憂愁、幽怨之情。

(1)李商隱 唐《代贈》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

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這首詩是代婦人贈遠人。前兩句塑造了一個倚樓遠望、肝腸寸斷的思婦形象。後兩句借用芭蕉與丁香這兩個意象加深了春愁。

芭蕉的特徵是葉大且長因而常常捲曲,於是就有了憂愁不展的象徵意義。丁香結,指丁香緘結未開的花蕾。詩人以丁香之結,喻心情郁結不開。兩種憂愁意象的組合,使思婦的春愁倍增。

「芭蕉不展丁香結」為思婦詞開創了新的境界,對後來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2)李珣 唐 《河傳·去去》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譯文:

去哪呢?遙遠的巴楚之地,山和水相連。早上有雲,晚上下雨,在十二峰面前,猿叫聲傳到了客船上。惆悵的心情像丁香的花苞。因為離別,家鄉的音信全文。

想著佳人在花在,對著明月吹著春風,離恨應該和自己一樣。

此詞描述男子的離愁別恨。上片寫離人去處雖然渺茫、遙遠,但巴山楚水,朝雲暮雨,十二峰前,總是相連,以喻離愁也似山水接連不斷,愈遠愈深愈長,更用隨船的猿聲,襯托離人的愁思。

下片開頭三句直寫因離別音書隔絕而愁腸百結。結尾三句,變換筆法,遠揚開去,為妻子著想,她在花下明月春風之中,離恨該與自己一樣。「一氣舒捲,若斷若連,有水流花放之樂,結得溫厚」。

3、藉以烘托戀情。

(1)毛文錫 五代《更漏子·春夜闌》

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

譯文:

春的深夜靜靜的,春的思愁綿綿不絕,花叢外杜鵑鳥的聲聲啼叫,似在挽留西去的殘月。相思的人不見蹤影,相思的夢也難成,我那孤獨的心,如紅紗罩里的一點殘燈。

最恨的是這時分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階下的丁香花繁葉茂,每一朵都似同心結。夜霧漸漸地飄散,朝霞在天邊燦爛,梁間呢喃著親親的細語,飛來了一雙春天的燕。

此詞寫女主人公相思怨情。上片寫春夜相思。或直道情懷,或以景烘情,把相思孤獨之情寫深、寫苦。下片寫天曉後的怨情。

「偏怨別」二句,加一倍寫怨深;「庭下丁香千結」一句,以景烘情;末三句,以樂寫哀,濃化了主人公的怨情。全篇情景交融,含蓄深婉。

(2)毛文錫 五代《中興樂·豆蔻花繁煙艷深》

豆蔻花繁煙艷深,丁香軟結同心。翠鬟女,相與共淘金。 紅蕉葉里猩猩語,鴛鴦浦,鏡中鸞舞。絲雨隔,荔枝陰。

譯文:

花苞和花繁茂,相互映襯,男女相愛永結同心。十六七歲女子,相約一起淘金。

紅色芭蕉的葉子里猩猩在啼叫,鴛鴦棲息的小洲上,湖中倒映出鸞鳥在跳舞。

絲絲的細雨隔著荔枝樹下避雨人的身影。

這首詞寫南方風光,較有情致。上片寫豆蔻花繁,丁香軟結,少女相約淘金,情景如繪。「豆蔻花繁煙艷深,丁香軟結同心。」

用互文手法,借用同心的豆蔻花和丁香的憂愁之結來象徵愛情忠貞的同心情結。下片芭蕉葉、猩猩語,這更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尤其最後兩句寫出南方避雨荔枝樹下的一個側影。全詞形象生動鮮明,意境頗佳。

4、藉以春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李璟 唐《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譯文:

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里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

此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

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徵愁心的喻體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更加令人憐憫,感情十分濃郁、飽滿。

詞人在這首愛情題材的詞中表達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憂患意識,作為在夾縫中生存的弱小國家的君主的一種對國家、對人生的憂思,借雨中的丁香抒發得淋漓盡致。

H. 簡述華山松、榆樹、丁香的分枝方式及其特徵。

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這是目擊者眼中的畫面。文章還描寫了目擊者的心理變化:見孤塔時,彼此「相顧驚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現的,而且跟實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驚」,但一想到「近中無此禪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宮殿出現,才悟出原來這是「山市」。這樣寫就把讀者帶到目擊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寫仍是目擊者所見畫面,但讀者在感覺上發生了變化:一切都如同親見。

2.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先總寫一筆:「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頗有恢宏的氣象。然後分寫:「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雖然寥寥數語,卻可以誘發讀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圖》相似的畫卷來。這幅畫卷最後在風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悵然。

3.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
因「風定天清,一切烏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漢的危樓,所以樓的形狀看得格外清楚,連樓外天空也顯現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距離比先前的城郭縮短了一些。更為特殊的是,樓上還有來來往往的人,或憑或立,與人世無異,這又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觀賞的興趣。最後寫幻景的消失,跟影視中的漸隱鏡頭頗為相似,又使人感到餘味無窮。
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這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奐山這個地方確實能看到這種奇異的現象。
榆樹春天發芽時,他會長出黃花,還可以吃,夏天他愛招一種蟲子,而且特別多滿樹都是。
丁香又名「百結」,原產我國,系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葉似茉莉,其花為紫色,後幾經培育,又有白色、紅色等品種問世。丁香盡管姿容娟柔,但卻毫不嬌慣,極為耐旱,即使長時間不下雨,照樣也能存活。雖然性喜沃土,但要植於貧瘠之地,照樣也能茁壯生長,生命力可謂強矣。據考證,丁香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曹植,就曾在《妾薄命》中說;「御印浥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青五味雜香。」雞舌,即丁香的別名,可見此花歷史悠久。
歷代詩人對丁香的吟詠,更為這百結之花增添了無限情韻。杜甫的《丁香》五律,便是較早的一篇:「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後,庶使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如果說杜甫此詩是借花寄寓,那麼陸龜蒙的《丁香》七絕則是托物抒懷:「悠悠江上無人問,十年雲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從放枝頭散誕春。」元人無好問的《賦瓶中雜花》,也是詠丁香的佳作;「香中人道睡香濃,誰信丁香嗅味同。一樹百枝千萬結,更應熏染費春工。」明人許邦才的《丁香花》則有自己的特點:「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詩人通過想像,把昔日美女蘇小小與眼前名卉丁香花聯系起來,富於情韻。清人劉大櫆熱情贊美說;「君不見,此花含吐如瓶瓴,欲開不開殊有情。一夜東風起萍末,紛紛霰雪鋪檐楹。」丁香花清香宜人,花團錦簇,外朴而內秀,不獨花色明麗,又兼香氣郁夏,具有「花中君子」之美譽。
葯用: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腎經。
功效應用
1,溫中降逆:主治胃寒嘔吐呃逆;或中焦虛寒,吐瀉食少,每與溫中止嘔葯同用。
2,溫腎助陽:適用於腎陽不足,下元虛冷,男子陽痿尿頻,女子寒濕帶下等。

科別 木犀科

學名:Syringa oblata

別名 百結、情客

形態特徵 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序長 8厘米~20厘米或更長;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紅色或藍色。丁香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全屬約30種,中國產24種,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有栽培品種1000個以上。

繁栽要點 用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法繁殖。落葉後萌動前裸根移植,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陽處種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強修剪,通常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開出繁茂的花。

I. 丁香的特性是什麼

紫丁香又名華北丁香。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由許多小花密集成頂生圓錐花序,花萼鍾狀,花冠紫堇色,具香氣,花期4~5月。丁香喜陽光,稍耐陰,如將其栽種在蔭蔽的環境下則枝條細長軟弱,花序短小而鬆散,花朵缺乏光澤。其耐寒耐旱,但怕水澇,積水後根系易腐爛死亡,故不宜在低窪潮濕地方栽種。丁香宜排水良好而又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

紫丁香

J. 丁香有什麼特性

坦尚尼亞是丁香之國,坦尚尼亞的奔巴島和桑給巴爾島上到處是丁香樹。丁香樹裝點了祖國,丁香樹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歡樂,坦尚尼亞人民把丁香作為自己的國花。

坦尚尼亞丁香是屬於桃金娘科的常綠喬木,與我們常見的屬於木犀科的叢生灌木紫丁香不是一個種屬。這種洋丁香樹可高達20米。革質長卵形的葉子對生著,油綠茂密。一、二月間,丁香結蕾,呈聚傘狀花序,成熟後為鮮紅或金黃色,含芳香揮發油,香氣沁人心脾。每到丁香結蕾季節,奔巴島和桑給巴爾島上四處飄香,名副其實成了「世界上最香的地方」。

丁香是名貴的香料和葯材,花蕾中提取的丁香油是重要香料,花蕾曬干中醫所謂的「公丁香」,花後結實中醫所謂的「母丁香」,性溫、味辛,有溫胃降逆的功率。

熱點內容
一點紅盆景 發布:2025-08-26 13:59:51 瀏覽:38
盆景手剪 發布:2025-08-26 13:49:00 瀏覽:884
送給老外的情人節賀卡 發布:2025-08-26 13:42:38 瀏覽:360
江西盆景廠 發布:2025-08-26 13:31:09 瀏覽:75
牡丹亭英文版 發布:2025-08-26 13:06:50 瀏覽:937
刺梅花圖片它有毒嗎 發布:2025-08-26 12:52:31 瀏覽:375
丁香婷婷6月 發布:2025-08-26 12:42:57 瀏覽:784
梅花鹿動圖 發布:2025-08-26 12:39:47 瀏覽:172
盆栽葫蘆的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26 12:39:29 瀏覽:143
福建茶盆景修剪 發布:2025-08-26 12:34:34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