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丁香p
A. 雨巷中丁香姑娘具有怎樣的象徵內涵
雨巷中丁香姑娘看似指的是詩人所思慕的人,實則是用來作為夢中情人、革命或一切美好理想、事物的象徵內涵 。
丁香自古以來便是淡雅、憂愁的象徵,教師可以引入李璟《浣溪沙》中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商隱《代贈》中的「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兩句古詩均以丁香結喻心情的郁結,塑造了一個愁腸百結的思婦形象。
「 姑娘」和「美人」 在中國傳統詩歌中往往代表著美好的理想與追求,如蘇軾在《赤壁賦》中所運用的「美人」意象:「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1)美女丁香p擴展閱讀:
《雨巷》中出現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國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上述性質的一個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姿態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古代詩人賦予)丁香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
這樣一個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經詩人的想像而創造出來之後,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
《雨巷》不論是認為表達了失戀的苦悶和失望的愛情詩說,還是認為這是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找不到出路的「 典型情感」 的言志說。
亦或是認為表現了詩人對於社會生活和人生旅途所產生的迷茫、哀怨和彷徨等復雜情感的哲理說,都反映了在該詩中蘊含著一種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及的追尋境界,即錢鍾書先生所說的「企慕情境」。
B. 上世紀中國十大美女[有圖最好]
上世紀十大非明星美女
潘素:字畫美女,(1915--1992),字慧素,著名山水畫家。早年習花鳥,中年轉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綠山水及雪景山水。新中國建立前,曾任北平美術分會理事。建國後曾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吉林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山書畫社副社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藝術顧問,北京工筆重彩畫會藝術顧問,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等職。有《張伯駒、潘素書畫集》行世。
羅儀鳳:貴族美女(1914-1977)康有為外孫女,祖籍廣東寶安。幼年隨父羅昌、母康同璧出使英國、新加坡等國,16歲入燕京大學家政系就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日軍拘捕,經多方營救,約一年後獲釋。通曉英、法等多國文字,曾任教於北京貝滿女中。1949年後長期隨侍母親。1974年病逝。
林徽因:博士美女(1904--1955)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 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餘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並寫下有關建築方面的論文,序跋等二十幾篇,另有部分篇什為其與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築論文.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
陸小曼:多才美女(1903年 --1965年)陸小曼是個才女。1915年就讀法國聖心學堂,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個畫家,師從劉海栗、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1920年和王庚結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同年參加了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她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卞昆岡》五幕話劇。她諳崑曲,也能演皮黃,曾出演《春香鬧學》、《思凡》、《玉堂春》等劇,在北京和上海名動一時。她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建國後擔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65年病逝。
蕭紅:激情美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人,原名張乃瑩,筆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她的作品雖沒有直接描述她的經歷,卻使她在女性覺悟的基礎上加上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她是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應該說直接影響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的是蕭軍的出現,並走進了她的生活。
袁震:病態美女(1907--1966)
安娥:憂郁美女(1905-1976) 田漢妻,後離異。原名張式沅,河北獲鹿人。早年肄業於北平美術專門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擔任北平團的工作。後赴大連從事革命宣傳和女工運動。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1976年逝世。
楊靜:丁香美女(1926--)她的父親是寧波人,她的母親是廣東人,她身上兼有兩地人的特點與美麗:精緻的五官,鮮明的輪廓,一雙廣東人的大眼睛被長長的睫毛覆蓋著。小巧玲瓏的身材,閃著光澤的淺棕色的皮膚,是個美人。她活潑好動的性格使她十分容易與人相熟。朋友見到她無不稱贊,戴望舒也頗為得意。戴望舒和楊靜只維持了8年多,當初楊靜不顧家裡的反對死也要嫁與戴望舒,後來出走還是她。有人說戴望舒愛上楊靜,就是把她當成了《雨巷》中那個丁香般的姑娘。
關露:悲情美女(1907年7月14日—1982年12月5日)原名胡壽楣,又名胡楣,原籍河北延慶。生於山西太原。幼年家貧自學完中學課程,1927年至1928年,先後在上海法學院和南京中央大學文學系學習。1930年初,第一篇短篇小說《她的故鄉》發表於南京《幼稚周刊》。 1980年後.因患腦血栓症,全身癱瘓。
張志新:倔強美女(1930--1975)生於天津一個大學音樂教師家庭;1950年高中畢業後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師范學院教育系學習。1962年,張志新被調到遼寧省委宣傳部當幹事。1969年9月24日,張志新被捕入獄,先判處無期徒刑,後改判死刑。
C. 古人用丁香代表美女的舌 柔夷代表美女的手 請問出處是哪裡
出自 李商隱 《代贈》
樓上黃昏慾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內
.....................................
「丁香空結雨容中愁」
出自 李璟《浣 溪 沙》
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
李商隱《代贈》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丁香花蕾叢生,喻人愁心不解。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則點出了「春恨」綿綿的緣由所在。青鳥是古代傳說中傳遞信息的信使。青鳥不傳信,於是有「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嘆息。丁香結是愁思的傳統意象。李商隱《代贈》詩雲:「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D. 丁香的扮演者是誰
真名叫溪原是個模特。
在《歡樂喜劇人第四季》半決賽的頂配版中,程野說出了她的真實身份。原來她是模特出身,名叫溪原。
台上的她是溫柔賢惠的丁香,台下的她也是一個非常開朗的小女孩,偶而的也會其微博中曬出一些自己的照片。
(4)美女丁香p擴展閱讀:
《歡樂喜劇人第四季》一位擁有著超高顏值的美女吸引了大家的視線,她就是冬香。
說起這位冬香,無論是氣質還是長相,都能算得上是本季喜劇人的女顏值擔當了。雖然她的台詞不多,記得全程只說了三句話,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她的關注度。
用程野的話形容她就是:「膚白貌美大長腿,傾國傾城長得美,你的眼睛好似一汪水,娶到家裡我不後悔」。
3月29日深夜,溪原發布了一條動態,內容是:「冬香其實穿了導演捐贈的不太高的內增高墊」。這也引起網友們的爭相評論,有的網友表示:「穿不穿也都好看」,也有網友表示:「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看」!更有網友直接誇贊她稱:「身材比例太好」。
E. 丁香的圖片和資料
圖片的地址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A1%CF%E3&t=3
丁香又名「百結」,原產我國,系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葉似茉莉,其花為紫色,後幾經培育,又有白色、紅色等品種問世。丁香盡管姿容娟柔,但卻毫不嬌慣,極為耐旱,即使長時間不下雨,照樣也能存活。雖然性喜沃土,但要植於貧瘠之地,照樣也能茁壯生長,生命力可謂強矣。據考證,丁香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曹植,就曾在《妾薄命》中說;「御印浥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青五味雜香。」雞舌,即丁香的別名,可見此花歷史悠久。
歷代詩人對丁香的吟詠,更為這百結之花增添了無限情韻。杜甫的《丁香》五律,便是較早的一篇:「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後,庶使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如果說杜甫此詩是借花寄寓,那麼陸龜蒙的《丁香》七絕則是托物抒懷:「悠悠江上無人問,十年雲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從放枝頭散誕春。」元人無好問的《賦瓶中雜花》,也是詠丁香的佳作;「香中人道睡香濃,誰信丁香嗅味同。一樹百枝千萬結,更應熏染費春工。」明人許邦才的《丁香花》則有自己的特點:「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詩人通過想像,把昔日美女蘇小小與眼前名卉丁香花聯系起來,富於情韻。清人劉大櫆熱情贊美說;「君不見,此花含吐如瓶瓴,欲開不開殊有情。一夜東風起萍末,紛紛霰雪鋪檐楹。」丁香花清香宜人,花團錦簇,外朴而內秀,不獨花色明麗,又兼香氣郁夏,具有「花中君子」之美譽。
葯用: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腎經。
功效應用
1,溫中降逆:主治胃寒嘔吐呃逆;或中焦虛寒,吐瀉食少,每與溫中止嘔葯同用。
2,溫腎助陽:適用於腎陽不足,下元虛冷,男子陽痿尿頻,女子寒濕帶下等。
科別 木犀科
學名:Syringa oblata
別名 百結、情客
形態特徵 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序長 8厘米~20厘米或更長;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紅色或藍色。丁香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全屬約30種,中國產24種,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有栽培品種1000個以上。
繁栽要點 用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法繁殖。落葉後萌動前裸根移植,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陽處種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強修剪,通常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開出繁茂的花。
F. 關於丁香姑娘的詩句
1.作一篇有關「丁香姑娘"的詩
丁香花,清香優雅而又柔弱愁怨。而姑娘我們見過的就多了。正如《紅樓夢》中所說「女兒是水做的」那樣。姑娘一般在人心目中總是美好,柔媚如丁香般。但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對姑娘的解讀也是不同的。
我心目中的丁香姑娘雖有丁香般的顏色,丁香般的芬芳,丁香般的憂愁,但它們形似丁香又有別與丁香。她們不僅有女兒的嫵媚也同樣有男兒的陽剛;他們溫柔賢惠而又臨危不懼,他們多才多藝而又彼此珍重,她們朴實善良而又不安現狀。勤勞持家,節儉大度。此乃人間之佳麗也。
這樣的姑娘自古就有,那富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稱的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她們不僅僅是因為才貌就被稱為四大美女的。她們也同樣為我國古代當時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這四位美女中最使我欽佩的莫過於王昭君了。她也有憑借美貌之時與其她三位相似之處,但她那自願請行為和平而犧牲自我,為理想甘願放棄一切的品質是其她三位所沒有的。
塞外奇寒,離家千里,獨在異邦,終身難歸自然少不了昭君的凄婉迷茫,哀怨惆悵,而她一名弱女子卻做到了馳騁疆場強悍男子有時也難做到的結果。她,把自己的深明大義,自己的才華美貌甚至一生都獻給了和平。是的,他走了,放棄了榮華富貴到了邀遠的匈奴。然而換取的是漢匈半個多實際的和平。百姓再也不必忍受戰亂之苦,家園再也不會被肆意踐踏了。這又豈是丁香一詞所能形容的?
姑娘如水,典雅,柔媚。涓涓細流使人心情惆悵,但洶涌的江河,驚濤拍岸不也是由水組成的?那種似丁香而非丁香,獨特新穎,深明大義,舍小我而顧大我的姑娘正式我心中所嚮往的。
2.徐志摩寫的那個丁香姑娘的詩
那個是戴望舒寫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3.有關描寫丁香姑娘的一段話 要原創
忽想起在我心靈的深處也應該有條雨巷,在雨巷的盡處,也應該有一個,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寂寥的雨巷,像雨中的丁香一樣的芬芳,像丁香一樣的姑娘。
思緒很醇香,猶如很久很久照片,淡淡,泛黃你兩只小辮,坐在教室左手門旁,靜靜回望,幽怨回望,搓挼小小的一方絲絹,佇立在雨巷,微雨風中的丁香,搖曳的芬芳;時間多長才能淡忘?雪白雪白的天地,你一身紅色厚厚的棉裝,露著秀美的眼睛,像火一樣的圍脖,掛有一層淡淡的霜,從我身邊刮過,清冷冰清,一縷丁香一樣的馨香;歲月就似那條斑駁的青磚雨巷,如絲的雨,如絲相念一樣的惆悵,打濕你的秀發,看不真你的的臉龐,你一聲窗外的嬌笑,一個很深的回眸,深長深長的一望,帶著雨滴的綻放;記憶的雨巷,一頭短發飄揚的甜笑,你約在那年,正月依門等過元宵節,人不來,笑中有苦澀的等待,一直是你酸楚的,可人的臉龐,一身長衣,一身運動裝,素色金蓮交織,你似仍舊徘徊在我記憶中的雨巷,呼不出來;再會,在北關無牆的城牆,失去,在北關無牆的城牆,記憶成為記憶,你應該在我心中的某個地方,在我心靈深處也應該有條雨巷在雨巷的盡處,也應該有一個,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寂寥的雨巷,像雨中的丁香一樣的芬芳,像丁香一樣的姑娘。
4.雨巷詩中丁香姑娘的形象內涵
「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徵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姑娘」當然是有象徵意義的。那麼「姑娘」象徵什麼呢?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
「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雖執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塗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如果詩中的「我」是一位沉醉於愛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詩人自己,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說,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
戴望舒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對政治和愛情作理想主義的苦苦追求,但其結果,卻是雙重的失望。
5.雨巷詩中丁香姑娘的形象內涵
「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徵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
「姑娘」當然是有象徵意義的。那麼「姑娘」象徵什麼呢?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
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
「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雖執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塗上了一層悲劇色彩。
如果詩中的「我」是一位沉醉於愛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詩人自己,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說,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戴望舒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對政治和愛情作理想主義的苦苦追求,但其結果,卻是雙重的失望。
6.為什麼用丁香形容姑娘
丁香姑娘出自戴望舒的《雨巷》: 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她美麗,高潔、飄緲、哀怨,象徵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現在多用來指美好的姑娘,或者淡淡憂愁的姑娘。
(6)美女丁香p擴展閱讀:
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正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
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雨巷
7.描寫丁香的詩句
1、點絳唇·素香丁香宋代:王十朋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
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
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點絳唇·素香丁香》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形態,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意趣。
2、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宋代:李清照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是李清照的一首詠物詞,現存最早的版本收錄在《花草粹編》中3、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五代: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
4、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宋代:王雱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8.描寫《雨巷》中丁香姑娘的形象
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著淡淡的憂愁,正如作者所說的「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彷彿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連這最後的一點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凄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象徵著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 a 以花喻人是古人的傳統。丁香是傳統的意象。古詩中的丁香是愁怨的化身。戴望舒筆下的丁香則突出了它的芬芳、顏色,從而成為美好的代稱。 b五四時期西學東漸,西方的思想影響著當時的青年們。戴望舒受西方影響而產生的欣賞甚至崇拜女性的的態度,在中國古代是未曾出現過的。 小結:丁香姑娘就像一個完美戀人,同時也可以把她看作是作者美好理想、希望的象徵,甚至可以象徵著一切值得追求的美麗的事物。意象的多義性決定了主題的多義性,這是現代派詩歌的特點。(可以對比《再別康橋》,朦朧詩的主題加深體會)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G. 雨巷中丁香姑娘的形象象徵什麼
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徵著和戴望舒一樣的知識分子要苦苦追尋的救國理想。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苦苦尋找的救國之路,也象徵著中國的希望。
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藉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的行走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
(7)美女丁香p擴展閱讀
《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詩人時年22歲。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詩人,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
可生活貧乏,整天「窗頭明月枕邊書」,詩人只能在「舊時的腳印」、「青春的綵衣」和星光下的盤桓中尋求慰藉。個性的輕柔、憂郁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為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雨巷》最初為人稱道,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節的優美。葉聖陶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雖然未免有些過譽,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節的優美這一特點,不能不說是有見地的。《雨巷》全詩共七節。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除「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
H. 丁香姑娘怎麼描寫
丁香花,清香優雅而又柔弱愁怨。而姑娘我們見過的就多了。正如《紅樓夢》中所說「女兒是水做的」那樣。姑娘一般在人心目中總是美好,柔媚如丁香般。但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對姑娘的解讀也是不同的。
我心目中的丁香姑娘雖有丁香般的顏色,丁香般的芬芳,丁香般的憂愁,但它們形似丁香又有別與丁香。她們不僅有女兒的嫵媚也同樣有男兒的陽剛;他們溫柔賢惠而又臨危不懼,他們多才多藝而又彼此珍重,她們朴實善良而又不安現狀。勤勞持家,節儉大度。此乃人間之佳麗也。
這樣的姑娘自古就有,那富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稱的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她們不僅僅是因為才貌就被稱為四大美女的。她們也同樣為我國古代當時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這四位美女中最使我欽佩的莫過於王昭君了。她也有憑借美貌之時與其她三位相似之處,但她那自願請行為和平而犧牲自我,為理想甘願放棄一切的品質是其她三位所沒有的。
塞外奇寒,離家千里,獨在異邦,終身難歸自然少不了昭君的凄婉迷茫,哀怨惆悵,而她一名弱女子卻做到了馳騁疆場強悍男子有時也難做到的結果。她,把自己的深明大義,自己的才華美貌甚至一生都獻給了和平。是的,他走了,放棄了榮華富貴到了邀遠的匈奴。然而換取的是漢匈半個多實際的和平。百姓再也不必忍受戰亂之苦,家園再也不會被肆意踐踏了。這又豈是丁香一詞所能形容的?
姑娘如水,典雅,柔媚。涓涓細流使人心情惆悵,但洶涌的江河,驚濤拍岸不也是由水組成的?那種似丁香而非丁香,獨特新穎,深明大義,舍小我而顧大我的姑娘正式我心中所嚮往的。
I. 什麼是美女美女的標準是什麼
什麼是美女
談論這個題目,我想還是從我對美女這個概念有個模糊的認識的時候開始。說起來很悲哀,因為當時正趕上「文化大革命」,大家穿戴都一樣,甚至長相都差不多,個個器宇軒昂,怒目圓睜。從這些人里往外挑美女,著實是件困難的事情。後來讀了毛主席的《七絕·為女民兵題照》,才知道這就叫颯爽英姿,是那個年代美女的標准。「颯」這個字好理解,它的含義一直沿用至今。「爽」字的含義與過去相比,則有了較大的不同,現在它單指感官方面的痛快這一路,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個字時非常慎重。
但我仍然喜歡颯爽英姿這種提法。不是因為它已成為紅色經典,而是在於它所包含的現實意義,即注重美女的內在氣質,不扌到飭,不化妝。要知道現在有多少男士在出門前,由於等女伴描眉畫眼,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至於50年代衡量美女有什麼標准,我腦子里一片空白。我想,也頂多用俊俏二字。我翻過那時候的畫報,發現那個年代的美女都打扮得特像蘇聯人,不是穿著列寧裝,就是穿著布拉吉。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所謂布拉吉就是連衣裙的意思。但我認為,那個年代的美女很朴實,盡管打扮成那樣,但並不覺得自己就變成了烏蘭諾娃,大家心裡想的還是怎麼大幹社會主義,以便早日進入共產主義,而不是去跳芭蕾。所以洋氣歸洋氣,美女們追求的還是身心健康,因此臉蛋整天都是紅撲撲的。那個年代的美女現在都變成了老人。
相比之下,民國時期的美女現在倒是滿大街都是。所以,評判這個時代的美女並不費勁。但她們都不是真人,而是一冊冊書籍、日歷和照片。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各式美女,從纏著三寸金蓮的貴婦人到電影皇後胡蝶。美女的種類多,關於這方面的講究也多,比如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可惜現在的人無緣見到這樣的美女,她們的容貌居然可以跟國家相提並論。有一些標准聽起來頗有梨園味,比如天仙、淑媛、麗姝,佳人等。還有一些形容總讓人想起吃的東西,比如秀色可餐這種提法就比較直接,再比如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小口一點點,聽起來也挺開胃。還有一些標准顯得土氣,比如如花似玉。我一讀到這個詞就想到被面。而且,這絕不是形容來自大戶人家的美女的詞彙,充其量是地主老財家的女兒。我這么說,不是因為不喜歡鄉下,因為美是時尚,而我認為任何時尚都很勢利。說白了,當年講環肥燕瘦,這便是典型的長官意志,皇帝喜歡大家就必須跟著喜歡。
其實,農民家也出美女。但美女的農民父母想的是讓美女長大後趕緊放豬種地,然後把她嫁人。如果美女生下來就把家裡的積蓄全部拿出來去買化妝品,照弱柳拂風,楚腰纖纖掌中輕那方面培養,全家人的生計也許會由此成了問題。用莊稼人自己的話講,那就是好看的臉蛋出不了大米。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話講,這就叫階級烙印。當然,如果窮人家的美女被富人家的少爺看中了,這便是另外一碼事,不在本文所要討論的范圍。
到了70年代,人們把美女概括成盤亮,條順。盤指的是臉盤,亮就是漂亮的意思;條指的是身材,順就是順溜。依我之見,這個條件很嚴格,也很科學,接近改革開放之後選美的標准。以《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寧靜為例,她的盤還算亮,但條就不太順,走起路來墩墩的,算不得頂級的美女。馬小軍追求她,肯定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說到電影,倒讓我又想起一件事,那時候要議論誰家的閨女漂亮,總說長得跟電影演員似的。好在那時候還不興女丑星,女笑星,所以女演員們看上去都很標致,至少在外表上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改革開放以後,國人看到了朱麗婭·羅伯茲和辛迪·克勞馥,也知道了什麼叫性感。於是,沒有人再提柳葉眉了,也沒人再提亭亭玉立了。人們開始重新確立一種偶像式的美女標准。其實,國人也有自己的傳統性感觀,只不過它們不是過於隱秘,就是顯得過於陳舊,已經不像以往那麼時興了。比如纏足和旗袍,我們只是在個別時刻才能領略到它們的余韻。
記得有一次我去天津,朋友請我到茶樓喝茶聽書。落座不久,幕布徐徐拉開,從後台出來一個穿著旗袍的說書女藝人。她先是客套一番,接著便往前跨了半步。這時,全場的客人竟齊聲高喊:「好腿!」時隔多年後,說實話,我對腿已經沒什麼印象了,但那次演出的現場氣氛還是令我大開眼界。
除了性感外,波霸,白領麗人,純情,小可愛等也算是對80年代美女的評價。從這些評價可以看出,美女的分工開始變得越來越細,只要能占上其中的一樣,也算是沾了美女的邊了。但我覺得白領麗人這個提法最有意思,麗人這個詞本來有些過時,但跟白領擱在一起,意思就不一樣了。
我認為90年代是港台文化的天下。這使我總有這么一種感覺,那就是我既生活在時尚之中,又生活在時尚之外,很多東西,包括對美女的衡量標准我都說不上來。我得專門去問那些男生女生,因為時尚的事物只有他們說了才算。由此,我得知靚算是美女的標准之一,跟亮的意思一樣,只不過靚字是外來的。酷的意思是冷峻,它告訴你看美女不但要看她的長相,還要注重她的神態和打扮。還有一些詞我就不懂了,比如招眼兒,拉風,還有驚世駭俗。得,他們把美女說成驚世駭俗了,這提法本身就夠驚世駭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