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牡丹聯合會是什麼
1. 朝暉美容的董事長程朝暉
香港朝暉美抄容集團、南襲京朝暉美容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朝暉國際美容美發學院院長南京朝暉美容美發學校校長中華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副會長 連鎖經營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工商聯執委江蘇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南京市青年聯合會委員江蘇省女企業家協會理事南京中醫葯大學客座教授南京大學禮儀美學顧問中華青年技藝促進會名譽會長 美容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國家級考評員多項國際發型化妝大賽國際評判、中國隊領隊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全球華商100位品牌人物2006年度十大風雲蘇商 首屆中國美容化妝品業十大傑出企業家首屆中國美容化妝品業美容教育家獎中國美容教育家金質獎 中國美容化妝品業十年功勛人物 2006美麗中國風雲人物二○○四中國經濟女性傑出貢獻人物中國美容院「金牡丹」企業家獎 江蘇省十佳青年私營企業家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南京市「三八紅旗手」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授予的中國「愛國企業家」和「傑出愛國人士」稱號
2. 《亂世王者》手游聯合「國禮匠人」孫慶先,千年粵綉講述玩家故事
騰訊首款 戰爭 策略 手游《 亂世王者 》誠意邀請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禮匠人」孫慶先老師,以《榮耀史冊》「世家篇」為契機,以玩家故事的為創作靈感,秉承「國禮」最高標准打造專屬非遺藏品,大力弘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綉。
《榮耀史冊》以「玩家創造 歷史 」為主旨,是《亂世王者》手游今年全新升級的玩家文創故事集。該故事集把「戰爭謀略」和中國文化深度結合,講述了玩家們在游戲中所經歷的每一步,從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到最後稱雄於亂世,玩家們在游戲中所展現出的智慧與謀略均被記載入冊。在《榮耀史冊》的每一個篇章中都有一件與非遺文化合作的藏品,其中全新「世家篇」的非遺藏品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粵綉。
「國禮匠人」孫慶先老師
《亂世王者》手游《榮耀史冊》
「國禮匠人」孫慶先操刀!粵綉專屬非遺藏品星光熠熠
孫慶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綉(潮綉)代表性傳承人。粵綉作為流傳於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民間刺綉工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潮綉始於唐朝,盛於明清,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粵綉」的主要流派,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孫慶先開創的「立體雙面綉法」是潮綉刺綉史上革命性新突破,也是中國刺綉史上前所未有的創新,如今成為潮綉創新的趨勢和潮流。
孫慶先代表作品《龍魚躍龍門——好運來》(獲得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不僅如此,孫慶先作品長期作為外交部定點「國禮品」單位。設計製作專為國家領導人和外交部駐外機構贈送各國元首、國際友人的珍品贈品。1983年至今,由孫慶先提供的「國禮」不下百件——包括國家高層領導人贈送英國首相的亂針雙面綉《丹鳳朝陽》,以及贈送朝鮮金正日主席的K金絨墊綉《奔騰寶馬》等。如今,「國禮匠人」孫慶先將為《亂世王者》手遊玩家文創故事集《榮耀史冊》的「世家篇」操刀粵綉專屬非遺藏品,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孫慶先代表作品《丹鳳朝陽》(作為國禮品贈送英國首相、俄羅斯總統的K金立體雙面墊綉立屏)
數字新文創的傳承橋梁 聯手粵綉展現中華智慧
在《榮耀史冊》「世家篇」中,《亂世王者》手游將聯手「國禮匠人」孫慶先老師的粵綉(潮綉)共同合作,以「王城」為創作靈感進行藏品製作。粵綉具有濃郁的民間裝飾風格,工藝自成一家。它針法多變,針步均勻,能巧妙運用針法絲理表現物像的肌理。粵綉題材廣泛,以龍鳳、花卉、飛禽走獸、水族人物為主;色彩豐富,其圖案秀麗、色彩濃烈、金碧輝煌,注重光和影的和諧運用。
孫慶先代表作品《如意瓶》(國家旅遊總局贈送美國商務部長的金銀絲線墊綉)
粵綉中凝聚著歷代藝人的天才與智慧,從藝術風格到創作思維都充滿了嶺南特色,其成長歷程與嶺南文化發展的軌跡緊密疊合在一起。此次聯動中,非遺大師孫慶先老師將用最精湛的技藝,用金絲銀線織就一副獨屬於亂世玩家的故事長卷。
孫慶先代表作品《金牡丹》(吳儀副總理出訪俄羅斯贈送普京總統的金絲墊綉)
新文創始終在路上 非遺聯動絕非曇花一現
其實,《亂世王者》手游聯手「國禮匠人」孫慶先老師的粵綉(潮綉)的合作,並非游戲首次與非遺文化合作。此前在《榮耀史冊》的「列傳篇」中,游戲就已聯手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石灣陶藝新一代領軍人物封偉民合作,以游戲中玩家真實的故事為靈感,創作了「霸王崛起」項羽陶塑,讓玩家在情感共鳴中受到傳統文化技藝的熏陶。
「霸王崛起」項羽陶塑
縱觀與非遺文化的兩度合作,《亂世王者》手游對於通過數字化內容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無疑有著積極意義,對於騰訊的「新文創」戰略,也是一次很好的踐行。實際上從去年開始,《亂世王者》手游就以玩家為本開始了一系列布局。去年推出的SLG領域首部玩家傳記,就是游戲與玩家一起記錄下游戲中充滿智慧與謀略的故事。今年則全面升級,游戲以《榮耀史冊》為基礎與非遺聯動開啟數個篇章的活動,是對這一思路的承接和升華。
與非遺合作還在路上,《亂世王者》手游還將不斷去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向大眾傳遞社會正向價值。《亂世王者》基於產品自身特點,將中國傳統文化獨具魅力的一面充分利用,讓玩家在「感受文化」的同時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文化」。相信在未來,《亂世王者》手游將會進一步踐行騰訊新文創理念,和玩家一起共同創造出更加豐滿的文創內容。
3. 80年的一毛錢紙幣在現在可以換多少
(1)「目前整箱一角紙幣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算下來每張一角紙幣值一角兩分,已經跟面值很接近了。」
(2)談到目前1980版一角紙幣的投資前景,現在的價格已經跌至史上最低,投資者可以考慮入手。1980版一角紙幣即使再跌價,也不可能跌破面值,也就是說可以下跌的空間已經非常小,從長線來看,看好1980版一角紙幣在若干年後上漲。80版一角紙幣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從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的前三珍都是一角紙幣(背水一角,背綠一角,棗紅一角)來推斷,小面值的紙幣最容易出珍品。這是因為小面值的紙幣印刷成本小,無論是停印或回收,對於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的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都不大。因此,小面值的紙幣最容易被試驗。那些被試驗過的品種,毫無疑問是最值得收藏的。
(3)對於看似既普通又量大的品種,人們幾乎都視而不見了。也許普通的市民不會想到,我們正在使用的普普通通的一角紙幣,一年前在收藏市場上炒到過每張近4毛。1980年版一角紙幣的走勢撲朔迷離,價格被游資迅速炒至高位之後又「跌跌不休」,有的收藏者跟風入手,結果卻賠了十來萬。不過業內人士表示 ,目前1980版一角紙幣的價格基本已經探底,投資者可以考慮適當入手。「這張1980版一角紙幣,可以算是這兩年錢幣市場上波動最大的紙幣品種之一了。」
拓展資料:
紙幣有很多優點。首先,它成本低,紙幣的成本就是那一張紙,再加上印刷以及其中包含的科技應用,總的來說,成本還是很低的。
其次,紙幣更加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_出門的時候,把它們疊在一起放在口袋裡就可以了!硬幣太小,以至於容易_失,紙幣則更加安全些。當然,有優點就會有缺點,紙幣也不例外。紙幣很容易出現假幣,現在偽幣的製造技術越來越高,有的甚至能夠以假亂真,這種行為給貨幣市場的運轉帶來很大的困擾。
紙幣還具有時效性,不同時期的紙幣也不一樣。_發行新的紙幣之後,上一種紙幣就會慢慢地淡出市場。紙幣還容易破損,隨便一撕就有可能被毀壞!不過,總的來說,紙幣的優點還是要比缺點多,不然也不會持續流通這么長時間。
1、紙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人們最初認為,只有金屬貨幣才是貨幣。紙幣、銀行券等價值符號出現後,人們又把它們納入貨幣范圍之內。後來逐漸認識到,銀行存款也具有與紙幣一樣的性質,利用它能夠購買商品,支付勞務。並且,銀行存款與金屬貨幣和紙幣等之間存在著頻繁的對等轉化。金屬貨幣、紙幣等存入銀行,即為銀行存款,從銀行取出即為金屬貨幣、紙幣等貨幣。金屬貨幣、紙幣等與銀行存款的這種轉化,不是貨幣與非貨幣的轉化,而是兩種不同貨幣形式之間的轉化。
2、紙幣是指,代替金屬貨幣進行流通,由國家發行並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與金屬貨幣相比,紙幣的製作成本低,更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
4. 紅牡丹煙的寓意和象徵
它有華貴圓滿、雍容富貴等意思,還有期待、用心付出、端莊秀雅等意味,此外它還被譽為國色天香,也是一個人守信的代表。
紅牡丹是富貴圓滿,紫牡丹則是難為情,白牡丹則是高貴潔凈、天香國色等,綠牡丹和秋牡丹一樣,還加了一個用心給予。
國畫里經常使用的一個素材就是這種花了,它的姿色讓人傾倒,而且雍容華貴,含有美的意味,代表著愛的純潔。很多畫家都在自己的畫里表達出自身的情感,而且有富貴祥和的意思。
它與花鳥的組合都有自己的意味,比如說它和長春花的組合是有富貴長久的意思,與海棠也是富貴吉祥的意思,與水仙、菊花等則是有一年的富貴意味,而與水仙花畫在一起也是天佑富貴的意思。
5. 有一個電視劇里的人物名字是紅鱗愛上人類這個電視劇叫什麼
《追魚傳奇》是由中央電視台、浙江廣廈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東陽福添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古裝3D人魚神話魔幻劇,由吳錦源監制,黃錦田、陳國華執導,趙麗穎、關智斌、丁子峻、曹馨月、戴嬌倩、白珊等聯袂主演。《追魚傳奇》以奇詭動人的人妖之戀作為主線,講述一個充滿濃情蜜意而又空靈、諧趣的仙凡愛情故事。幻化人形上岸為龍王選壽禮的鯉魚精紅綾,機緣巧合偶遇青年書生張珍,為了幫助張珍,紅綾化身張珍的未婚妻宰相金寵之女金牡丹與張珍談情,結果越幫越忙,還慢慢陷入對張珍的愛戀之中。當紅綾與張珍漸漸確定與對方的感情時,等待他們的卻是金牡丹與父親宰相金寵設下一個又一個惡毒的陷阱...
紅綾
演員:趙麗穎
紅綾機靈可愛,本想幻化成人形上岸為龍王選壽禮。機緣巧合,撞上才智過人的青年書生張珍。為了取得金牡丹和張珍的紅綾,變成金牡丹與張珍談情,結果越幫越忙,還陷入對張珍的愛戀之中。紅綾為了與張珍在一起,放棄了成龍的機會,變成了人。二人幾經波折,終成正果。
6. 追魚傳奇演員表介紹
《追魚傳奇》是由央視、浙江廣廈文化傳媒集團、東陽福添影視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劇3D美人魚神話傳說魔幻劇,黃錦田、陳國華導演,趙麗穎、關智斌、丁子峻、曹馨月、戴嬌倩、盧小娟 白珊等聯合出演。
本劇依據明朝傳奇小說《魚籃記》改寫,敘述了秀才張珍和鯉魚精紅綾的凄慘感情故事。紅綾:紅綾聰明伶俐討人喜歡,本想變身人型成功為龍神選祝壽。因緣際會,撞上智謀過人的青年人秀才張珍。為了更好地獲得金牡丹和張珍的紅綾,變為金牡丹與張珍談愛,結果越幫越忙,還深陷對張珍的戀情當中。
紅綾為了更好地與張珍在一起,放棄了成龍大哥的機遇,變成了人。二人飽經曲折,最終成為正果。張珍:智謀過人的青年人秀才,從小與宰相之女金牡丹有婚契,金牡丹卻瞧不起他,鯉魚精紅綾因想幫他而變身牡丹花與其說相聚。張珍了解事實真相後,便不顧一切,與紅綾在一起。兩個人都深愛彼此,一起經歷磨難最後相愛的人總程眷屬。
金牡丹:金寵丞相之女,原是溫婉可人的心地善良女生,殊不知過多的不如人意,在諸多工作壓力和迫使下,她狂躁不安,一改前的溫婉,化身傲嬌、冷酷的復仇女王,設下了一個個狠毒的圈套,挑動了一場場腥風血雨。
展風:當朝太子,卻化身為四品大內侍衛,微服私訪巡街,為人正直俠義天下,氣場不凡,聰明果斷,與張珍是患難與共的朋友,當時兩個人都對金牡丹一見鍾情,卻因好朋友之情積極撤出,並多次救張珍與內憂外患當中;與村女唐心原是怨家,卻在喧嘩中情感加重,最後打破門第意識,修成正果。
唐心:小漁村女生,樂觀朴實,自小就愛張珍,但從來沒有提醒過他。直到發覺張珍迷上紅綾後,難過下一不小心表露了心裡話。以後唐心了解情感不能湊合,因此祝願張珍,不會再暗戀他。後由於與太子共處後,看得出太子的真誠而被打動,喜愛上太子,變成太子妃。
金若蘭:金寵丞相的親妹妹,金牡丹的阿姨,一直情系張珍鼻祖張文祥,很多年來不棄不離。張珍有心商談她們倆人,卻未想最後張文祥遭人誣陷,只留有張珍讓她獨自一人養育,最終為了更好地維護紅綾被表侄女金牡丹用盆栽花盆砸中頭頂部而死。
7. 牡丹畫風水
你好,客廳掛牡來丹畫風水源不錯哦,牡丹作為中國的國花,是客廳風水掛畫的不二之選,其雍容華貴的姿態給人帶來福祿永駐、招財辟邪之好運,易從花鳥畫認為這樣一幅好的風水掛畫能相應地增加風水磁場。牡丹畫一般色彩鮮艷亮麗,花型盛開看似佛手招財,在風水上暗示榮華富貴。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8.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為什麼叫她國花
我國從來沒有將任何一種觀賞類植物設定為法定國花,也就是說,中國目前沒有國花。 就算有的話 實際上是牡丹(群眾性的意見) 以下是新浪愛問關於國花問題的回答,注意結果不是國家肯定的,只是群眾性的。 中國花卉資源十分豐富,有二三千年的栽培歷史,是世界多種名貴花卉的起源中心,具有「世界園林之母」的譽稱。中國傳統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杜鵑花、山茶花等,早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國內更影響深遠,與我國悠久而豐富燦爛的文化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使歷代詩詞和繪畫出現了異彩紛呈、群芳斗艷、奼紫嫣紅的燦爛局面,中國花卉文壇一派繁榮景象。在眾多的名花中,究競哪—種或幾種花卉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色,作為國家安定、民族興旺的象徵,從而推動兩個文明建設,振奮民族精神,樹立民族進取心和自豪感!有待廣大人民群眾認真思考、選擇。 回顧近代史中有所記載的,不論是大清帝國末年宣布以牡丹為國花;抑或是1929年前後,國民政府內政部與教育部聯合通令全國,宣告以梅花為國花的歷史,都是由上而下的命令行動。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未能確定國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群眾對於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議論評選國花的呼聲悄然四起。 回顧l981年秋冬之際,—些著名的植物學家大力支持,倡議全國開展國花問題的討論。為此,l982年《植物雜志》受中國植物學會的委託開展了評選我國國花的討論。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相繼作了宣傳介紹,從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從兒童到老人為評選國花賦詩作畫,洋溢著深厚的愛國主義熱忱和對追求美好未來的心情。1983年10月在中國植物學會成立五十周年代表大會上,全體代表400餘位植物學工作者,以熱愛祖國的激情,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建議,望能及早正式確定我國國花;並根據廣大群眾的要求,建議當選國花,可由梅花、牡丹、菊花、荷花四種花卉中考慮。他們還建議,在確定我國國花的同時,推動各省、市、自治區確定省花、區花、市花,把愛國和愛家鄉結合起來,使我們的國家成為鮮花絢麗的樂園。 十多年來,已知有140多個城市有了自己的市花、市樹,這些城市把市花、市樹與城市經濟建設、環境保護和美化城市緊密結合,促進了環境改造和經濟建設。各地以花為媒舉辦市花展覽、國際性花節或學術會議,直接推動了綠化建設和花卉生產,從而帶來了經濟的繁榮。 全國有3個直轄市,24個省,5個自治區,地級市有192個,縣級市382個,地區(蒙)118個,自治州30個,縣1596個,自治縣120,旗51個,自治旗3個,特區3個,台灣省7個地級市16個縣。至今大多數市、縣還沒有確定代表當地特色的市花、市樹。如果在今後幾年內所有市、縣、鎮都能有各自的特色市花、市樹,對美化祖國、綠化祖國,將具有何等重大意義。 近年來,群眾普遍希望中國植物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園藝學會、中國花卉協會及有關報刊發起能進一步深入宣傳國花的重要性,歌頌祖國的一草一木。萬眾齊心選出自己心目中的花作為偉大祖國的國花。 1994年9月2日中國花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全國開展評選國花活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作的題為「讓國花盡早涎生」的講話中指出了通過評選國花的意義: (1)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通過歌頌祖國的花草樹木,選出心目中最喜愛的花卉,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 (2)鼓舞人們投身於建設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事業中。花卉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獨特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藉這次評選國花活動,推動各個城市逐步把自己的市花、市樹確定下來,對綠化祖國、美化家園的作用就會更大,我們的祖國就會成為—個絢麗多彩的百花園。 (3)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花卉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花卉在我國農業中是一項古老而新興的產業,我國花卉栽培歷史長達3000年之久。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花卉事業蓬勃發展,逐步成為一項新興產業;花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生活工作環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樣。但目前很多人對這方面認識不足,需要進行大力宣傳,使各級領導、部門重視和支持花卉業的發展。 (4)普及花卉知識,培養愛花、養花興趣,提倡愛花、養花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我國素有愛花、養花的優良傳統。經過園藝家多年辛勤培育,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茶花、荷花、桂花、水仙等十大名花聞名世界,成為園藝領域的瑰寶。通過開展評選國花,要讓人們對花卉有更多了解,培養愛花、養花興趣,推動花卉進入幹家萬戶。 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中國花協即在全國有領導有組織地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評選國花活動。成立了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專家小組討論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自中國花協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以來,《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著名人士及廣大群眾對推選國花展開了熱烈討論的消息。據《中國花卉報》刊載,已提名作為中國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石榴、臘梅、迎春、桃花、映山紅、君子蘭、萱草、金花茶、金邊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鴿子樹)、一串紅與英蓉花等數十種之多。經過近十個月討論,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根據31個省區市(包括深圳特區)上報結果,贊成一國—花(牡丹)的有l8個省,佔58.06%。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個省,佔35.48%。有2個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蘭花換荷花,佔6.45%。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 如此,蘭(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國花與四季名花形成眾星捧月的態勢,豈不更能反映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清廉堅貞、高尚的精神。 上述評選結果及詳細情況,按程序由農業部上報。 牡丹 根據31個省區市(包括深圳特區)上報結果,贊成一國—花(牡丹)的有l8個省,佔58.06%。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個省,佔35.48%。有2個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蘭花換荷花,佔6.45%。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 認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 如此,蘭(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國花與四季名花形成眾星捧月的態勢,豈不更能反映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清廉堅貞、高尚的精神。
9. 中國的國花什麼
國花是指以自己國內特別著名的花作為國家表徵的花,是一個國家領土完整、悠久的歷史文明和燦爛的文化,象徵民族團結的精神,高格精華的人格美德。但為各國人民高度重視,反映了對祖國的熱愛和濃郁的民族感情,並可增強民族凝聚力。很多國家以自己國內特別著名的花作為他們國家的象徵,並具有一定的涵意,這種花被稱為「國花」。
中國國花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2001年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牡丹為背景」的笑話;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古國的世紀遺憾…… 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國花評選歷經20年,始終未有結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對,有人質疑。最近,中國林學會再次著手組織評選國花,並已呈報給全國人大審議。此番逐鹿,波瀾再起———
國花空缺
全世界約有花卉3萬種,原產於我國的花卉就有1萬—2萬種。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為此贊譽「沒有中國的花卉,便不成花園」。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2001年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牡丹為背景」的笑話;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古國的世紀遺憾。 其實,中國花文化情結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人欣賞花,不僅欣賞花的顏色、姿容,更欣賞花中所蘊含著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陶淵明之「採菊東籬」、林靖和之「疏影橫斜」、周敦頤之「出污泥而不染」、孔夫子之「蘭當為王者香」、蘇東坡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中國繪畫的一大半兒就是畫花卉。有的人窮其一生,就是為了把一種或幾種花畫好。畫好一種花是不容易的。中國有多少以花命名的女人?中國有多少花被女子用做名字?這在外國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我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開始栽培牡丹,在唐代,素有國色天香之稱的牡丹契合了當時社會的審美心理,被譽為萬花之王。「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從這些詩句中,我們彷彿還可依稀看到唐人對牡丹無以復加的痴情和偏愛。到了清朝,慈禧一句懿旨,將牡丹正式定為國花。而在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1915年版《辭海》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1929年,梅花曾被國民政府確定為國花。從花的角度,可以解讀一部中國歷史,一部中國文化史。 於是,有網友將評選國花的理由歸納為:中國悠久的花文化及其對國人有著深刻的精神影響;國花的評選體現了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國際交流的不斷擴大需要通過一種媒介來表達友好的意願;助於帶動中國花卉產業的發展。 我們要有自己的國花,以此作為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當海外遊子看到中國的梅花、牡丹之時自然會湧起一種奮發自強的自豪感;當外國友人看到中國國花時,他會說China。
國花異議
不久前,一位名叫楊仕智的先生在《人民日報》撰寫《國花、國樹和國鳥非評不可?》一文,對評選提出異議,並認為「倒是有好多比評國花、國樹和國鳥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許多事「比搞什麼評無多大實際意義的國花、國樹、國鳥要重要得多」。 「自然界的物種是平等的,我們人類沒必要把它們分等級。不管選定的國樹、國鳥、國花是哪種,必定會使一大批的國民不悅,特別是知識分子,因為他們心中的偶像落選了,他們那難以改變的思想感情受傷害了。如果為了追求美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而進行評選國樹、國鳥、國花,那我們在評定國樹、國鳥、國花後,還要評國魚、國蟲、國禽、國獸……永遠都沒完沒了。」一位學者在新華網上如此評說。 沒有國花,於國家主權無礙,於民族精神無礙,於國勢前程無礙。 相反,幾乎任何一項評選後面都有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各地和各行業協會如此興師動眾地爭搶「國」字型大小,也是考慮到「國」字型大小會給行業和地方的經濟和名氣帶來難以估算的價值和影響。 20世紀80年代的兩次評選,一次是梅花奪魁,牡丹居亞,另一次則是牡丹稱王,梅花位次。在1994年的評選中,兩者的競爭更達到了白熱化階段,甚至由花與花的競爭演化為了省與省、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河南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牡丹爭國花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地區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最後專家確定下的兩個候選方案是一國一花(牡丹)和一國四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而評選小組組織了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投票,結果牡丹以18票獲勝。 一場普通的國花評選,卻差點成了一場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八仙競技,其中的問題在事隔近10年之後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反思。
花魁誰占
20多年來,為什麼始終沒有評選出國花? 據中國林學會透露,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馬上有學者提出質疑:「分布要廣泛」的要求就不妥,看似合理然而卻太主觀,因為大家喜歡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廣泛的物種,大熊貓分布並不廣泛,但它卻是人人喜愛的國寶。同樣的理由,「外觀漂亮」也不宜作為硬性規定,因為「漂亮」與否並沒有統一的標准,以中國地域之廣,人口構成之復雜,各民族傳統之差異,這樣的要求尤其顯得意義不大;無論「國樹」、甚至是「世界樹」,都只是樹而已,不會有太多內涵,「青松傲雪表風骨」之類的只是文學語言,不足為據。何況,傳統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如講「中庸之道」的儒學是一種文化,而反中庸的法學也是文化的一種,靠幾種花鳥魚蟲怎能代表得了? 誠然,中國地域遼闊,花文化的積淀異常深厚,一國一花難以代表整個國家的自然、植物、人文情況。 據了解,以往我國國花評選,牡丹、梅花各有眾多呼聲。陳俊愉教授是中國大陸最早倡導評選國花的專家,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以梅花為國花的建議。後來他又提出了「一國兩花」(牡丹、梅花)的構想,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反響。 許多專家認為一國兩花較為合適,梅花可以代表長江流域,牡丹可以代表黃河流域的花卉,一喬木一灌木,一個象徵精神文明,體現中國人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品格,一個象徵物質文明,體現國泰民安、富裕祥和。同尊梅花和牡丹為國花,可激勵各族人民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繼續自強不息,為實現牡丹象徵的幸福和繁榮而努力。1994年,中國曾舉行過盛大的國花評選,報選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四季名花」,但全國人大認為各方分歧太大而沒有作出決議,最後不了了之,真可謂眾口難調。 畢竟評選國花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寧可慎重從事,不能草率決定,否則將會造成千古遺憾。 相比較而言,那些領土幅員不大、歷史短淺、文化單一、民族結構不復雜的國家,很容易評選出自己的國花,如澳大利亞的金合歡、荷蘭的鬱金香、法國的香根鳶尾花、德國的矢車菊、泰國的睡蓮……人不多,意見容易統一,也容易照顧得周全,容易歸攏出一個大夥兒都接受認可的結論: 中國的花魁不好評。
全民評花
為什麼評選國花一定要全國人大來定奪? 評選國花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戰亂動盪的年代,也不會發生在飢餓荒寒的歲月,評選國花,是盛世之舉,說明中國社會已經走向國泰民安了。 但像國花的評選一定要上報給全國人大嗎?照此類推,今後凡是「國」字型大小的評選,比如國酒、國宴、國竹、國果、國草……都要報全國人大來定奪,全國人大豈不成了行業評選委員會了?而且,國花顯然是不能跟國旗、國徽、國歌相提並論的,因為後者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象徵,而國花等不具備這種象徵性。 全國人大這個最高權力機關是代表全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它的職權是立法、監督、任命和罷免等等,像國花的評選顯然不在它的職權范圍之內。 既然是「國」字型大小評選,就應該切實體現盡可能多數的國民意趣,具體哪些動植物品種可以榮獲「國」字型大小的光環,不應該由有關機構或專家先定標准,只能由國民通過合適的方式決定,因為這類評選並不具有什麼科研的效用。這種評選也不應該服從於經濟或其他什麼目的,如旅遊業發展等———這還不同於前些時候評選「中華十大名山」,十大名山的評選確實還負有「提升中國山地資源整體形象」之責,那時適當為旅遊業考慮一些還情有可原。國樹國鳥國花和十大名山具備的附加值並不相同。 中國社科院的陶慶梅博士認為,國花具有國家名片的象徵意義,評定標準的制定是一件牽動方方面面關系和利益、直接影響評選程序和結果公正的大事,不能不由分說就剝奪公眾在制定評選標准上的話語權、投票權,隨隨便便就授予中國林學會。 評選國花問題上,最要緊的是要有一套公開、公正的程序和標准,同時,必須要有全國公眾的廣泛參與。試想,如果還像1986年那樣,根本沒有引起公眾的參與熱情,十多億公民只投來可憐的15萬選票,卻要將這樣缺乏廣泛參與性的評選結果作為全國公認的「國×」介紹給全世界,這樣的評選活動到底是在凝聚還是在瓦解公眾的愛國熱情? 陳俊愉教授也曾表示:「各國憲法都只對國旗、國徽作了規定,沒有哪一個國家將國花列入憲法,可見,國花應當是群眾性的,國花的評選也應當廣泛徵求群眾的意見。」 因此,評選國花固然莊重,但無論政治或是經濟的意義都有限得很,也不宜搞成政治活動,應以平常心待之,標準的確定及最後的定局還是應該尊重百姓的意見。
古代
1903年,清朝赦定牡丹為國花;1915年版《辭海》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1929年,前國民政府將梅花定為國花.「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國色天香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頌贊不已。牡丹的栽培歷史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有記載,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術己有很大的發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艷壓群芳,被譽為「花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這里的長安花,就是牡丹。明朝遷都北京,在極樂寺內遍植牡丹。清朝時有一位親王到極樂寺觀賞牡丹,題匾曰:「國花寺」,可見遠在清朝,牡丹就已戴上國花的桂冠。牡丹,以其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的獨特魅力,自古以來,便被尊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成為中國的「國花」。 牡丹初無名,混稱芍葯。直到秦漢時始從芍葯中分出。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繁榮起來,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牡丹有「富貴花」「百兩金」之稱。寓意為「吉祥之物」「幸福之花」。牡丹也最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徵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現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都已形成牡丹種植產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第七屆牡丹觀賞節在巢湖市召開時,巢湖市市長夏望平就指出:「它(牡丹觀賞節)的宗旨在於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科技唱戲。」 為什麼對於哪種花能夠入選國花大家如此緊張?有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對於花、花文化的熱愛,還有其他利益的考慮。一旦一種花得到「國花」的尊貴稱號,它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行業協會的發展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各方對於國花的主要觀點
牡丹和梅花,彼此還有一種文化意味上的分別。牡丹是大眾化的,是普通大眾欣賞品位的代表。相對於牡丹的群體欣賞口味,觀賞梅花更多是一種個體的審美體驗,因為它歷來被更為敏感的知識分子所把持。無疑,梅花及其象徵的精神,是由歷代知識分子總結賦予的。時乖命蹇的時候,他們以梅花自我期許,並且把梅花人格化,甚至「梅妻鶴子」。普通大眾在勤苦勞作之餘,可憐而有限的感官之娛,必然指向色彩濃烈喜慶的東西比如牡丹,而審美意義上的梅花之「瘦」,卻可能無法激起甚至無暇激起他們內心的共鳴。(選自李方《國花中的牡丹梅花之爭》) 如今,中國尚未決定現代意義的國花,是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牡丹作為國花,抑或將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梅花作為國花,中國有關方面為此猶豫不決。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與目前國家經濟現狀和政府所宣傳的「節儉」不甚相符;梅花象徵著堅忍內斂,與開放性的國家政策稍有出入。國花無法確定的背後似乎是上述理念沖突在起作用。
國花評選的紛爭和質疑
1986年11月20日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志編輯部、上海電視台「生活之友」欄目聯合主辦的「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結果依次是梅花、牡丹、菊花、蘭花等。由於這次中國名花評選活動,組成了以陳俊愉教授為首的114位專家的評委會,是全國性的評選,又由於結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稱為「1987年的中國十大名花評選活動」。 但是也有人質疑稱:評選國花問題上,最要緊的是要有一套公開、公正的程序和標准,同時,必須要有全國公眾的廣泛參與。試想,如果還像1986年那樣,根本沒有引起公眾的參與熱情,十多億公民只投來可憐的15萬選票,卻要將這樣缺乏廣泛參與性的評選結果作為全國公認的「國×」介紹給全世界,這樣的評選活動到底是在凝聚還是在瓦解公眾的愛國熱情? 還有報道稱: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同年3月,成立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任名譽組長、何康任組長的國花評選領導小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國花評選活動,經專家小組討論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自中國花協有組織有領導地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國花大討論以來,《中國花卉報》陸續刊登了許多著名人士及廣大群眾對推選國花展開了熱烈討論的消息。據《中國花卉報》刊載,已提名作為中國國花候選花的種類有: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石榴、臘梅、迎春、桃花、映山紅、君子蘭、萱草、金花茶、金邊瑞香、紫薇、梔子花、珙桐(鴿子樹)、一串紅與英蓉花等數十種之多。經過近十個月討論,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根據31個省區市(包括深圳特區)上報結果,贊成一國—花(牡丹)的有l8個省,佔58.06%。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個省,佔35.48%。有2個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蘭花換荷花,佔6.45%。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四季名花。如此,蘭(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國花與四季名花形成眾星捧月的態勢,豈不更能反映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清廉堅貞、高尚的精神。上述評選結果及詳細情況,按程序由農業部上報到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期在1995年的人大會議上審定頒布。消息透露出來後,引起陳俊愉院士等人的強烈憤慨,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堅決反對確定牡丹為國花,結果,全國人大以「分歧太大」為由擱置了牡丹為國花的決定。至此,群眾性的國花評選活動暫告一段落。 在1994年的這次評選中,中國牡丹兩大基地——河南洛陽市、山東菏澤市及中國花協牡丹、芍葯分會聯合了全國以牡丹為市花或生產、研究牡丹的十多個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洛陽成立了市長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再加上北京、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菏澤地區等的加盟,聯合成立了「全國牡丹爭評國花辦公室」,四方「游說」,力捧牡丹為國花。 近些年來,河南洛陽、山東菏澤、四川彭州、江蘇常熟四地以牡丹為代言的城市,為支持牡丹成為國花,特意成立了「中國牡丹行」旅遊合作聯盟,發布的首推牡丹為國花的共同宣言。
對比鮮明的兩次會議
2005年9月20日,中國園藝學會、北京園林學會和上海風景園林學會聯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國花評選研討會」。大部分代表支持選牡丹、梅花為我國的「雙國花」。但也有不同意見,推崇「一國一花」。 2005年秋季,中國花會協會在成都召開的會議上建議牡丹為國花,並上報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希望在2006年的全國兩會上定牡丹為國花。反對牡丹的一些專家、學者的強烈質疑。陳院士更是在2006年1月不斷向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的領導寫信,闡述一國兩花的主張,並在供中央領導傳閱的內參上發表相關的文章。
《網路》
10. 追魚傳奇金牡丹為什麼成仙了
因為金牡丹的前身是小龍女,是下凡來體驗人的貪婪的。
金牡丹是金寵宰相之女,本是溫婉可人的善良女孩,然而太多的事與願違,在眾多壓力和逼迫下,她性情大變,一改之前的溫柔,變身腹黑、冷血的復仇女王,設下了一個個惡毒的陷阱,挑起了一場場血雨腥風。
追魚傳奇劇情
《追魚傳奇》是由中央電視台、浙江廣廈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東陽福添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3D人魚神話魔幻劇,黃錦田、陳國華執導,趙麗穎、關智斌、丁子峻、曹馨月、戴嬌倩、盧小娟白珊等聯袂主演。
該劇根據明代傳奇小說《魚籃記》改編,講述了書生張珍和鯉魚精紅綾的凄美愛情故事,於2013年7月13日在湖南衛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