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酸檢測

丁香酸檢測

發布時間: 2023-01-13 02:32:35

㈠ 怎麼辨別白酒里是否加了香精

一、聞香氣

香氣柔和、自然、諧調的一般沒加,某種香氣突出、不自然的是加香精的。

二、嘗味

味道醇厚舒適的,一般是未加的,味道中雖然醇甜,但總有某種香精味突出的感覺,或者過甜的一般是加香精或甜味劑的。

三、儀器檢測

當然,有的白酒可能是加了香精的,但調得比較諧調,需要輔助儀器檢測才可辨別出來。

(1)丁香酸檢測擴展閱讀

白酒用香精

1、清香型

此類香型的香精是根據其風格的清香純正、清香芬芳、醇和綿軟、諸味諧調、餘味爽凈來配製。其主體香氣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為主,丁二酸二乙酯的含量比其它香型要高,總酯含量比濃香型和醬香型相對較低。另外還含有較多的多元醇、丁二酮、2,3-丁二醇等芳香物。

此香型香精的主香劑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清香型酒代表著傳統的白酒風格,代表酒為汾酒。

2、醬香型

亦稱茅香型,此類酒的風格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低而不淡、香而不艷、酒體醇厚、回味悠長,其成分中,芳香物質含量高,種類多。

其主體香氣主要由芳香族化合物和部分酯類組成,低沸點的酯類、醇類和醛類為前香,起呈香的作用;高沸點的酸類為後香,起呈味作用。起留香作用的苯乙醇的含量比清香型和濃香型高三倍。

此香型香精的主香劑是4-乙基愈創木酚、苯乙醇、香茅醛、丁香酸、阿安息酸、3-羥基-2-丁酮。醬香型酒被稱為酒中之國寶,其代表為貴州茅台酒。

㈡ 水稻中的多酚含量高嘛

高。稻米中含有的酚酸和類黃酮等多酚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能預防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癌症、肥胖症等疾病的發生。本研究圍繞稻米多酚類化合物展開,分離並鑒定了相關的酚酸和花青素及其在不同稻米品種中的積累規律、分布情況、遺傳及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利用HPLC-QTOF-MS/MS技術檢測到稻米中的常見的酚酸有原兒茶酸、對羥基苯甲酸、香草酸、紫丁香酸、反式對香豆酸、阿魏酸和反式芥子酸。其中,原兒茶酸只在紅米和黑米品種中被檢測到,香草酸只在黑米品種中被檢測到。黑米和紅米品種分別特異性地檢測到了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存在。除了常見的多酚類化合物,本研究還進一步鑒定出3種不常見的簡單酚酸、3種耦合阿魏酸、1種黑米中含量較少的花青素,並進一步確定了紅米品種的原花青素類型為B型。

㈢ 齊墩果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出處
  • 3 拼音名
  • 4 來源
  • 5 原形態
  • 6 生境分布
  • 7 化學成份
  • 8 齊墩果的葯理作用
  • 9 毒性
  • 10 性味
  • 11 功能主治
  • 12 齊墩果的用法用量
  • 13 摘錄
  • 附:
    • 1 用到中葯齊墩果的方劑
    • 2 用到中葯齊墩果的中成葯
    • 3 古籍中的齊墩果
    • * 齊墩果葯品說明書

1 拼音

qí dūn guǒ

2 出處

本品入本草始見於《綱目》。李時珍引《西陽雜俎》,曰:

3 拼音名

Qí Dūn Guǒ

4 來源

葯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木犀欖的果肉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lea europae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果熟時採收,榨油,供食用或葯用。

5 原形態

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0m;樹皮灰色。小枝具稜角,密被銀灰色鱗片,節處稍壓扁。單葉,對生;葉柄長25mm,密被銀灰色鱗片,兩側下延於莖上成狹棱;葉片革質,披針形,有時為長圓狀橢圓形或卵形,長1.56cm,寬0.51.5cm,先端銳尖至漸尖,具小凸尖,基部漸窄或楔形,全緣,葉緣反卷,上面深綠色,稍被銀灰色鱗片,下面淺綠色,密被銀灰色鱗片。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較葉為短;花序梗被銀灰色鱗片;苞片披針形或卵形,長0.52mm;花芳香,白色,兩性;花萼杯狀,長11.5mm,淺裂或幾近截形;花冠長34mm,深裂幾達基部,裂片長圓形,邊緣內卷;花絲扁平,長約1mm,花葯卵狀三角形,長1.82mm;子房球形,花柱短,柱頭頭狀,2裂。果橢圓形,長1.62.5cm,徑12cm,成熟時呈藍黑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6 生境分布

我國南方有栽培。原產小亞細亞,後廣栽於地中海地區。

7 化學成份

油中含咖啡酸(caffe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l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酪醇(tyrosol),羥基酪醇(hydroxytyrosol),牻牛兒基牻牛兒醇(geranlgeraniol),植物醇(phytol),古柯二醇(erythrodiol),熊果醇(uvaol),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二十六烷醇(hexacosanol), 24亞甲基31去甲9(11)羊毛甾烯醇(24methylene31nor9(11)lanostenol], 24甲基31去甲E23去氫環木菠蘿烷醇(), 24乙基E23去氫4甲基7膽甾烯醇(24ethyE23dehydrolophenol),5, E23豆甾二烯醇(5,E23stigmastadienol,羊毛甾醇(lanosterol),3,5谷甾二烯7酮(3,5sitostadien7one).4豆甾烯3酮(4stigmasten3one),5,7,9(11), 22麥角甾四烯3β醇[5,7,9(11), 22ergostatetraen3βol],膽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5燕麥甾烯醇(Δ^5avenasterol),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acid),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α及β生育酚(tocopherol),角鯊烷(squa1ane),角鯊烯(squalene),脫植基葉綠素(chlorophyllide)a、b,脫鎂葉綠酸(pheophorbide)a、b。油的揮發性成分中含反式2己烯醇(trans2hexenol),丙酮(acetone),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苯(benzene),戊醛(pentanal),甲苯(toluene),己醛(hexanal),己醇(hexanol),3甲基丁醇(3methylbutanol),乙酸(acetic acid)等。 果、皮和葉中含油橄欖內酯(elenolide),葉中含具多種生理活性的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

8 葯理作用

1.護肝降酶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齊墩果酸能明顯減輕四氯化碳、澳苯、醋氨酚、速尿、硫代乙醯胺、鬼筆毒環肽、秋水仙堿、氯化鎘、D半乳糖和內毒素等所致的小鼠急性壞死性肝損傷,降低這些肝毒物所引起的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和艾杜糖醇脫氫酶的升高,但對氯仿、二甲亞硝氨、鵝膏菌素和烯丙醇的毒性無作用。對大鼠肝組織的組織學和組織化學觀察發現,經齊墩果酸治療後的四氯化碳(CCl4)中毒大鼠肝內三醯甘油(甘油三酯)蓄積減少,肝細胞變性,壞死明顯減輕,間質炎症反應減輕,而且糖原蓄積增加,胞漿內RNA顆粒恢復,血清甲胎蛋白檢查率增高。電鏡下觀察,線粒體腫脹,粗面內質網囊泡基本恢復正常。表明齊墩果酸對CCl4引起的急、慢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加速壞死組織的修復,促進肝細胞再生;有非特異性抑制炎症反應的作用;抑制膠原纖維的增生,能防止實驗性肝硬化的發生。認為齊墩果酸是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與防止肝硬變的一種較有希望的新葯。

2.抗炎作用 多種實驗性炎症模型證實,齊墩果酸對二甲苯與乙酸引起的小鼠皮膚和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角叉菜膠等多種致炎物引起的大鼠足墊腫脹,都具有明顯抑製作用。實驗表明,齊墩果酸能減少大鼠炎症組織PGE的含量,抑制炎症後期肉芽組織增生,使腎上腺重量增加,由此推測其抗炎作用機制可能與激活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抑制PGs的合成與釋放以及抑制組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透通性增加,降低血清補體活性有關。但也有報道,齊墩果酸連續灌胃給葯5天,發現其對正常小鼠肺腎組織中前列腺素(PGE2、PGF2α)的合成有明顯促進作用。同時它能夠誘導cAMP含量明顯增加.cGMP含量明顯下降,並對組胺釋放有抑製作用。

3.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齊墩果酸具有確切的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增強正常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及1淋巴細胞活性的效應,與白介素2(IL2)具有協同作用。能不同程度地增加IL2促進惡性腫瘤病人淋巴細胞的增殖作用,這可能與刺激T細胞分泌IL2有關。實驗表明,齊墩果酸能對抗可的松所致的胸腺、脾臟萎縮;升高抗體IgG含量,對溶血素抗體無明顯影響;減慢網狀內皮系統對炭粒的廓清速率;降低豚鼠血清補體總量:抑制小鼠、大鼠同種被動皮膚過敏反應及大鼠顱骨骨膜肥大細胞脫顆粒;降低組胺所致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表明齊墩果酸具有抑制I型變態反應的作用。齊墩果酸50mg/kg和100mg/kg皮下注射,均能顯著抑制大鼠反向皮膚過敏反應和反向被動Arthus反應;齊墩果酸100mg/kg可明顯減輕豚鼠Forssman皮膚血管炎及大鼠主動Arthus反應;對綿羊紅細胞(SRBC)或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遲發型超敏反應亦有顯著地抑製作用。這些結果說明,齊墩果酸對Ⅱ、Ⅲ、Ⅳ型變態反應均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問。另據報道,齊墩果酸對6氨基青黴烷酸PAP-蛋白致敏豚鼠過敏性休克有對抗作用,可明顯降低過敏性休克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抑制致敏豚鼠血清抗PAP-抗體生成;降低肺組胺含量。

4.降血脂作用 齊墩果酸能明顯降低正常大鼠和高血脂症大鼠血清中三醯甘油(甘油三酯),膽固醇和β脂蛋白的含量,其作用優於小檗堿,與已知降血脂葯安妥明相似,但毒副反應少,且能改善肝功能。另有實驗報道,齊墩果酸對正常大鼠的血脂無明顯影響,而對實驗性高血壓症大鼠和實驗性高血脂症兔有明顯的降脂作用,並能減少脂質在家兔主要臟器的沉積,認為齊墩果酸降血脂作用機制可能與抗動脈粥樣硬化因子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的增加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有關,亦可能與抑制體內膽固醇的異常合成有關。利用鵪鶉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系統觀察到,齊墩果酸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過氧化脂質、動脈壁總膽固醇含量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率,升高高血脂症小鼠前列環素/血栓烷A2(PGI2/TXA2)比值,表明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有顯著的抑製作用。

5.降血糖作用 給四氧吡啶所致高血糖模型大鼠灌服齊墩果酸可使其中升高的血糖水平降低,同時可使肝糖原和血清胰島素均有明顯升高,這表明齊墩果酸的降糖作用與肝糖原和血清胰島素有關,但其作用機制不清。

6.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老齡小鼠灌服齊墩果酸可明顯抑制膠原及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連續給葯1星期,其對血小板聚集的抑製作用明顯優於1次給葯,並且作用與劑量呈正相關,還可使血小板電泳遷移速率加快。

7.對染色體損傷的保護作用 微核試驗法表明,齊墩果酸對環磷醯胺及烏拉但所致小鼠染色體損傷有保護作用,能明顯抑制微核率升高。對環磷醯胺引起的小鼠白細胞下降有回升作用。

8.其他作用 齊墩果酸可延長小鼠爬桿疲勞時間,且可降低氫化可的松所致"陽虛"小鼠肝。腦脂質過氧化物(LPO)含量。齊墩果酸與聯苯雙酯合用具有協同作用,能使正常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明顯縮短,提高小鼠肝臟代謝戊巴比妥鈉的能力,可促進部分切除肝臟小鼠的肝臟再生。另據報道。齊墩果酸還有強心。利尿作用,能抑制小鼠S180瘤株的生長。

9 毒性

齊墩果酸的毒性較低。臨床服用齊墩果酸未見明顯毒性反應,用葯期間進行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及少數病例進行心電圖檢查,未發現有異常改變。個別患者在眼葯初期或空腹服用時上腹部稍有不適,經對症處理多能消失。急性毒性實驗,齊墩果酸混懸液2g/kg給小鼠分別皮下注射和口服,連續觀察5天,均未見小鼠中毒及死亡,健康狀況良好。亞急性毒性實驗,大鼠每日灌服齊墩果酸180mg/kg 1次,連續10天,第11日斷頭取材,鏡檢心、肝、脾、肺、腎、腦、甲狀腺、睾丸、胃、小腸(胃下45cm)、膀恍等臟器,未見明顯損害。

10 性味

微苦;性平

11 功能主治

潤腸通便;解毒斂瘡。主腸燥便秘;水火燙傷;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

12 齊墩果的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灌腸;或塗敷。

13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葯齊墩果的方劑

  • 肝速康膠囊

    ng標准編號:WS3B252797處方:齊墩果酸粗品20g雲芝多糖50g製法:將齊墩果酸粗品...

  • 結核靈片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105℃乾燥至恆重的齊墩果酸對照品25mg,置100ml量瓶中,加醋酸乙...

  • 肝喜樂膠囊

    ng標准編號:WS3B252997處方:齊墩果酸10g五味子浸膏100g刺五加膏50g製法:...

  • 白花蛇舌草

    苷及其甲脂、車葉草苷酸、去羥梔子苷酸、熊果酸、齊墩果酸、對香豆酸及β谷甾醇等。還含有揮發油、從中...

  • 公丁香

    酚、β丁香烯和乙醯丁香油酚,還含苯甲酸乙酯、齊墩果酸、山柰酚、丁香色酮苷、丁香鞣質等。葯理作用:...

  • 更多用到中葯齊墩果的方劑

用到中葯齊墩果的中成葯

  • 肝速康膠囊

    ng標准編號:WS3B252797處方:齊墩果酸粗品20g雲芝多糖50g製法:將齊墩果酸粗品...

  • 結核靈片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105℃乾燥至恆重的齊墩果酸對照品25mg,置100ml量瓶中,加醋酸乙...

  • 肝喜樂膠囊

    ng標准編號:WS3B252997處方:齊墩果酸10g五味子浸膏100g刺五加膏50g製法:...

  • 養正消積膠囊

    l/min;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按齊墩果酸峰計算應不低於28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 天麻頭風靈膠囊

    ,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

  • 更多用到中葯齊墩果的中成葯

古籍中的齊墩果

  •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摩廚子

    廚二月開花,四、五月結實,如瓜狀。時珍曰∶又有齊墩果、德慶果,亦其類也。今附於下。【附錄】齊墩果《...

  • 《內經葯瀹》:[卷三]五歲

    之味張介賓曰苦為火化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修王冰曰土之德靜分助四方贊成金木水火之政土之氣濃...

  • 《類經》:[二十五卷運氣類]十三、五運三氣之紀物生之應

    二,成數七。)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修。(土之平運,是曰備化。氣協天休,順承天化而濟...

  • 《難經集注》:卷之二

    面青也。又膽為中正之官。主決斷。故善怒也。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虞曰。五積之候。肝之積名曰...

  • 《衛生寶鑒》:[卷二十一]咀葯類

㈣ 釀酒發酵的原理

中國的釀酒歷史悠久,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釀點小酒來喝,那麼,釀酒的原理是什麼呢?如何製作出一瓶成品酒呢?下文唐三鏡楊俊麗老師分享釀酒的原理和製作步驟,感興趣的釀友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釀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當然,實際操作的時候遠遠不是這么簡單。大致來講,一瓶白酒的誕生,一般要經過這樣幾個步驟:選料、制曲、發酵、蒸餾、陳釀、勾兌、灌裝。

1、選料

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乾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當然,原料中還包括一些輔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

2、制曲

曲為酒之骨,制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縱觀世界各國用穀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 一類是以穀物發芽的方式,利用穀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類是用發霉的穀物,製成酒麴,用酒麴中所含的酶制劑將穀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白酒釀造採用的就是第二種方式,這個過程主要是將澱粉糖化(轉化成葡萄糖)。

3、發酵

從配料、蒸糧、糖化、發酵、蒸酒等生產過程中都採用固體狀態流轉而釀制的白酒,才能稱為固態發酵白酒。發酵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上一個階段生成的糖發酵轉化成酒精的過程。

4、蒸餾

靠發酵產生的酒精度數其實是很低的,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數),一般還要進行蒸餾提純,主要採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態法出外)進行緩慢蒸餾,還可採取將黃水、酒尾倒入鍋底進行蒸餾等措施。經過蒸餾操作後,得到的原酒度數一般比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質量、風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5、陳釀

陳釀也叫老熟,我們說的「酒是陳的香」,就是指經過「陳釀」過程的酒。經過蒸餾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環境中貯存一段時間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貯酒容器最好是在放在陶壇中,更大的貯存容器可用不銹鋼等作材質,盡量不採用金屬鋁質容器。貯酒應採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劑等化學方法催陳。

6、勾兌

對,盡管行業內有人為了消費者誤解將這一過程稱為「勾調」,但需要強調的是,這里說的勾兌和通常意義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兌完全是兩碼事。這里的勾兌是指,允許用不同輪次和不同等級的酒及各種調味酒進行勾調,絕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前面已經解釋了,從酒甑(俗稱蒸鍋)中蒸餾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間。這種原酒或基酒,由於生產批次和蒸餾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風格並不統一,是無法直接飲用的,為了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降低度數,便於消費者飲用,唯一的做法就是「勾兌」,白酒廠家也叫勾調。

7、灌裝

經過勾兌後的成品酒經過檢驗合格後,方可灌瓶貼標。然後就可以進入市場和消費者見面了。

㈤ 白酒為什麼有香味,白酒香味怎麼來的

中國白酒的酒香比較復雜,香氣十分豐富,所謂的香味,是指的酒的脂類和酸類的味道,芳香化合物,在化學里有一種說是可以有一股香味的物質。在氧氣的作用下,酒液產生了酯化、氧化和還原反應等化學反應,使酒的味道成熟,在窖藏過程中,酒中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以氫鍵形式進行締合,使酒分子和水分子結合。下面具體跟大家說說白酒為什麼有香味,白酒香味怎麼來的。

白酒的香氣當然不是憑空產生,也不是撒了什麼香料生成的。而是我們所看不見,那些酒中的呈香物質提供的。所謂呈香,通俗點說,也就是賦予白酒香味。

㈥ 巖白菜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全國中草葯匯編》:巖白菜
    • 3.1 拼音名
    • 3.2 巖白菜的別名
    • 3.3 來源
    • 3.4 性味
    • 3.5 功能主治
    • 3.6 巖白菜的用法用量
    • 3.7 摘錄
  • 4 《中華本草》:巖白菜
    • 4.1 出處
    • 4.2 拼音名
    • 4.3 英文名
    • 4.4 巖白菜的別名
    • 4.5 來源
    • 4.6 原形態
    • 4.7 生境分布
    • 4.8 栽培
    • 4.9 性狀
    • 4.10 化學成份
    • 4.11 巖白菜的葯理作用
    • 4.12 炮製
    • 4.13 性味
    • 4.14 歸經
    • 4.15 功能主治
    • 4.16 巖白菜的用法用量
    • 4.17 注意
    • 4.18 各家論述
    • 4.19 摘錄
  • 5 巖白菜葯典標准
    • 5.1 品名
    • 5.2 來源
    • 5.3 性狀
    • 5.4 鑒別
    • 5.5 檢查
      • 5.5.1 水分
      • 5.5.2 總灰分
    • 5.6 浸出物
    • 5.7 含量測定
      • 5.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 5.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 5.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 5.7.4 測定法
    • 5.8 炮製
    • 5.9 性味與歸經
    • 5.10 功能與主治
    • 5.11 用法與用量
    • 5.12 貯藏
    • 5.13 版本
  • 附:
    • 1 用到中葯巖白菜的方劑
    • 2 用到中葯巖白菜的中成葯
    • 3 古籍中的巖白菜
    • * 巖白菜葯品說明書

1 拼音

yán bái cài

2 英文參考

purple bergeni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urple bergenia herb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全國中草葯匯編》:巖白菜

3.1 拼音名

Yán Bái Cài

3.2 巖白菜的別名

巖壁菜、石白菜、巖七、紅巖七、雪頭開花、亮葉子

3.3 來源

為虎耳科巖白菜屬植物巖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 f. et Thoms.)Engl. var. delavayi (Franch.)Engl. et Irm.以根狀莖或全草入葯。夏秋採集,挖大留小,洗去泥沙,除去靠近根頭的枯朽葉片,曬干即得。

3.4 性味

甘、微澀,涼。

3.5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調經。用於肺結核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腸炎,痢疾,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月經不調;外用治黃水瘡。

3.6 巖白菜的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搗爛用雞蛋清調敷患處。

3.7 摘錄

《全國中草葯匯編》

4 《中華本草》:巖白菜

4.1 出處

出自《分類草葯性》。

4.2 拼音名

Yán Bái Cài

4.3 英文名

Rhizome or herb of Purple Bergenia

4.4 巖白菜的別名

呆白菜、矮白菜、巖壁菜、巖菖薄、紅鍛子、觀音蓮、紫梗、巖七、米嘿著、埃酥蒙、矮菖薄、哈懂、又月白

4.5 來源

葯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巖白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f.et Thoms.) Engl.[Saxifraga purpurascens Hook.f.et Thoms.; Bergenia delavayi(Franch.)Engl.;B.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Engl.var.delavayi(Fuanch.)Engl.et Irmsch.]

採收和儲藏:56月采全草,曬干備用。

栽培2年,每年挖大留小,洗去泥沙,除去靠近根頭的枯朽葉片,曬干或鮮用。

4.6 原形態

巖白菜 多年生草本,高2052cm。根莖粗如手指,長2030cm,紫紅色,節間短,每節有擴大成鞘的葉柄基部殘余物宿存,干後呈黑褐色。葉基生,革質而厚;葉柄長28cm,基部具托葉鞘;花片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715cm,寬3.510cm,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或有小齒,上面紅綠色有光澤,下面淡赤紅色,有褐色綿毛,兩面均具小腺窩。蠍尾狀聚傘花序,花序分枝、花梗被長柄腺毛;花67朵,常下垂;托杯外面被長柄之腺毛;花萼寬鍾狀,在中部以上5裂,裂片長橢圓形,先端鈍,表面和邊緣無毛,背面密被長柄之腺毛;花瓣5,紫紅色或暗紫色,寬倒卵形,長1.51.8cm,先端鈍或微凹,基部變狹成爪;雄蕊10;雌蕊由2心皮組成,離生,花柱長,柱頭頭狀,2淺裂。蒴果直立。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56月。

4.7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7004800m的雜木林內陰濕處或有巖石的草坡上或石縫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4.8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潮濕,或半陰的排水良好的環境。適於巖石間、水池邊或林下種植。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用種子、扦插根莖或分株形繁殖。

田間管理 注意花謝後及時剪掉殘花序,保持株形整潔,澆水適量,防止太陽曝曬。

4.9 性狀

巖白菜乾燥全草長2530cm。根莖粗直,圓柱形,長約10cm,粗11.5cm,外表粗糙,有大型的環節狀紋理,根皮棕褐色,多成片脫落。質脆,斷面內心棕紅色。葉片大,長橢圓形,厚實無毛,枯綠黃色,背面色淡,微帶粉紅;葉柄粉紅色,易破碎。以片大、根莖粗壯為佳。

4.10 化學成份

全草含巖白菜素(bergenin)。另含6O沒食子醯熊果酚甙(6Ogalloylarbutin),4,6二O沒食子醯熊果酚甙(4,6diOgalloylarbutin),2,4,6三O沒食子醯熊果酚甙(2,4,6triOgalloylarbutin),2,3,4,6,四O沒食子醯熊果酚甙(2,3,4,6,tetraOgalloylarbutin)。

4.11 葯理作用

厚葉巖白菜根含熊果酚甙(Arbutin),故有抗菌、消炎作用;含鞣質,故有收斂作用,可用於消化道非感染性炎症,亦有用於子宮頸糜爛者。又有報道含總鞣質19.4%,其浸劑在試管中1∶320480濃度能抑制痢疾桿菌。還含維生素P樣物質。水提取物給大鼠長期口服,可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大劑量長期口服也不出現毒性反應,既不影響大鼠的全身狀態,也不引起消化道或實質性器官的病理改變。

4.12 炮製

揀凈雜質,洗凈,切碎曬干。

4.13 性味

味甘、澀,性涼

4.14 歸經

肝、肺、脾經

4.15 功能主治

滋補強壯,止咳止血。。主虛弱頭暈;勞傷咯血;虛弱頭暈;吐血;咯血;淋濁;白帶;

4.16 巖白菜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

4.17 注意

《四川中葯志》:虛弱人有外感發熱者慎用。

4.18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吐血。

2.《分類草葯性》:化痰止咳。治一切內傷吐血,氣喘,淋症。

3.《峨嵋葯植》:治頭暈虛弱,為治癆要葯。

4.《四川中葯志》:滋補強壯,止血,止咳。治肝脾虛弱,勞傷吐血,內傷咯血,肺病咳喘,婦女白帶及男子淋濁;外敷無名腫毒。

4.19 摘錄

《中華本草》

5 巖白菜葯典標准

5.1 品名

巖白菜

Yancai

BERGENIAE RHIZOMA

5.2 來源

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巖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 f.et Thoms.)Engl.的乾燥根莖。秋、冬二季採挖,除去葉鞘和雜質,曬干。

5.3 性狀

本品根莖呈圓柱形,略彎曲,直徑0.6~2cm,長3~10cm;表麵灰棕色至黑褐色,具密集或疏而隆起的環節,節上有棕黑色葉基殘存,有皺縮條紋和須狀根痕。質堅實而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或粉紅色,略顯粉質,部分斷面有網狀裂隙,近邊緣處有點狀維管束環列。氣微,味苦、澀。

5.4 鑒別

(1)本品根莖橫切面:常有殘存的表皮細胞,木栓層由10餘列扁平細胞組成。形成層明顯。維管束外韌型,外側偶見中柱鞘纖維。韌皮部組織多皺縮.木質部以導管為主。髓部寬廣。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澱粉粒和棕色物。粉末棕黃色。草酸鈣簇晶較多,直徑15~58μm。澱粉粒橢圓形或梨形,兩端通常稍尖,直徑3~10μm,長8~20μm,層紋和臍點不明顯。導管多為網紋,直徑13~35μm。表皮細胞紅棕色,表面觀呈多角形或類長方形。木栓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

(2)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40分鍾,放冷,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巖白菜素對照品、熊果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葯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4:4:1.5)為展開劑,展開2次,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巖白菜素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再噴以2%三氯化鐵溶液-1%鐵氰化鉀溶液(1:1)的混合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巖白菜素對照品、熊果苷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5.5 檢查

5.5.1 水分

不得過12.5%(2010年版葯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5.5.2 總灰分

不得過7.5%(2010年版葯典一部附錄Ⅸ K)。

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葯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36.0%。

5.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葯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5.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20:8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5nm。理論板數按巖白菜素峰計算應不低於4500。

5.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巖白菜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80%甲醇製成每1ml含0.35mg的溶液,即得。

5.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0.2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80%甲醇適量,超聲處理(功率100W,頻率25kHz) 40分鍾,放冷,加8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5.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巖白菜素(C14H16O9)不得少於8.2%。

5.8 炮製

除去葉鞘和雜質,曬干。

5.9 性味與歸經

苦、澀,平。歸肺、肝、脾經。

5.10 功能與主治

收斂止瀉,止血止咳,舒筋活絡。用於腹瀉,痢疾,食慾不振,內外傷出血,肺結核咳嗽,氣管炎咳嗽,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5.11 用法與用量

6~12g。外用適量。

5.12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5.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

用到中葯巖白菜的方劑

  • 痢速寧片

    ian標准編號WS3B370198本品為巖白菜經加工製成的片劑。製法巖白粉300g粉碎成細粉...

  • 清熱鎮咳糖漿

    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0nm。理論板數按巖白菜素峰計算應不低於5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

  • 垂陰茶糖漿

    鑒別(1)項下剩餘的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巖白菜素對照品,加2甲醇製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

  • 紅葯子

    。化學成分:根莖含丁香酸、熊果酚苷、沒食子酸、巖白菜素及其3甲醚、2,6二羥基苯乙酸甲酯。又含...

  • 散痛舒片

    ,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巖白菜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

  • 更多用到中葯巖白菜的方劑

用到中葯巖白菜的中成葯

  • 痢速寧片

    ian標准編號WS3B370198本品為巖白菜經加工製成的片劑。製法巖白粉300g粉碎成細粉...

  • 清熱鎮咳糖漿

    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0nm。理論板數按巖白菜素峰計算應不低於5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

  • 矽肺寧片

    :每片重0.35g。矽肺寧片的主要成份:虎杖、巖白菜素、連錢草等。矽肺寧片的功能主治:活血散結,清...

  • 復方抗結核片

    喘葯劑型:0.26g。復方抗結核片的主要成份:巖白菜素、白及、穿破石、百部、桑白皮、矮地茶。復方抗...

  • 垂陰茶糖漿

    鑒別(1)項下剩餘的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巖白菜素對照品,加2甲醇製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

  • 更多用到中葯巖白菜的中成葯

古籍中的巖白菜

  • 《養生類要》:序

    春巖子歙醫者流往粵邑長南溪子寓書稱春巖子才今歷四方以風候脫過女第叩之予乃覯春巖子與語遂大愜至累昕夕...

  • 《女科經綸》:[卷八雜證門]乳證

    武叔卿曰∶乳巖之病,大都生於郁氣。蓋肝主怒,其性條達。郁而不舒,則屈其挺然之質。 *** 屬厥陰,其氣與...

  • 《女科經綸》:[卷五產後證上]產後心痛屬血虛

    薛立齋曰∶前證若陽氣虛寒,巖蜜湯溫之。瘀血上沖,失笑散行之。血既散而痛仍作,八珍湯補之。大凡心腹作...

  • 《瘍醫大全》:[卷二十胸膺臍腹部]乳巖門主論

    乳巖p04a41a139.bmp陳遠公曰∶有生乳癰,已經收口,因不慎色,以至復爛,變成...

  • 《醫宗金鑒》:[卷四乳證門]乳巖證治

㈦ 看Herbsense清肺免疫包成分表,主要的成分是綠原酸,綠原酸是什麼東西

通過飛秒檢測發現綠原酸是金銀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葯理成分之一。半水合物為針狀結晶(水)。110℃變為無水化合物,熔點: 208℃,[α]20D-35.2。(C=2.8)。25℃水中溶解度為4%,熱水中溶解度更大。易溶於乙醇及丙酮,極微溶於醋酸乙酯。
綠原酸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現代科學對綠原酸生物活性的研究已深入到食品、保健、醫葯和日用化工等多個領域。綠原酸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膽、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作用。
抗菌、抗病毒
杜仲綠原酸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桃葉珊瑚苷及其多聚體有明顯的抑菌作用,桃葉珊瑚苷元對革蘭氏陰性、陽性菌都有抑製作用。桃葉珊瑚苷有抑菌、利尿作用,並能促進傷口癒合;桃葉珊瑚苷與葡萄糖苷一起預培養後還會產生明顯的抗病毒作用,但其本身開不具有抗病毒功能。日本愛知醫科大學加齡醫科學研究所經研究確認,從杜仲中提取的鹼性物質有抗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病毒的功能,這種物質有可能用於預防和治療艾滋病。
抗氧化作用
綠原酸是一種有效的酚型抗氧化劑,其抗氧化能力要強於咖啡酸、對羥苯酸、阿魏酸、丁香酸、丁基羥基茴香醚(BHA)和生育酚。綠原酸之所以有抗氧化作用,是因為它含有一定量的R-OH基,能形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氫自由基,以消除羥基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等自由基的活性,從而保護組織免受氧化作用的損害。
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肌肉骨骼老化
綠原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比抗壞血酸、咖啡酸和生育酚 (維生素E)
更強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羥基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還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綠原酸對有效地清除體內自由基、維持機體細胞正常的結構和功能、防止和延緩腫瘤突變和衰老等現象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杜仲綠原酸含有一種可促進人體的皮膚、骨骼、肌肉中膠蛋白的合成與分解的特殊成分,具有促進代謝、防止衰退的功能,可用來預防宇航員因太空失重而引起的骨骼和肌肉衰退,同時發現杜仲綠原酸無論在體內還是體外,均有明顯抗自由基作用。
抑制突變和抗腫瘤
現代葯理實驗證明杜仲綠原酸有抗癌和抑癌之功效,日本學者研究了杜仲綠原酸的變異原性抑製作用(antimutagenicity),發現該作用與綠原酸等抗變異原性成分有關,揭示了綠原酸對腫瘤預防的重要意義。
蔬菜、水果中的多酚類如綠原酸、咖啡酸等可通過抑制活化酶來抑制致癌物黃麴黴毒素B1和苯並[a]-芘的變異原性;綠原酸還可通過降低致癌物的利用率及其在肝臟中的運輸來達到防癌、抗癌的效果。綠原酸對大腸癌、肝癌和喉癌具有顯著的抑製作用,被認為是癌症的有效化學防護劑。
對心血管保護
綠原酸作為一種自由基清除劑及抗氧化劑已被大量的試驗證明,綠原酸的這種生物活性,對心血管系統能產生保護作用。異綠原酸B對大鼠具有較強促進前異綠原酸B對大鼠具有較強促進前列腺環素(PGI2)的釋放和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對豚鼠肺碎片感應的抗體誘導SRS-A釋放抑制率達62.3%。異綠原酸C也有促進PGI2釋放作用。另外,異綠原酸B對血小板學栓素的生物合成和氫過氧化無誘發的內皮素損傷有極強的抑製作用。
降壓作用
經多年臨床試驗證實的,杜仲綠原酸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而且療效平穩,無毒、無副作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發現杜仲綠降血壓的有效成分是松酯醇二葡萄糖苷,桃葉珊瑚甙,綠原酸,和杜仲綠原酸多糖類。
其它生物活性
由於綠原酸對透明質酸(HAase)及葡萄糖-6-磷酸酶(Gl-6-Pase)有特殊的抑製作用,所以綠原酸對於創傷的治癒、皮膚健康濕潤、潤滑關節、防止炎症以及體內血糖的平衡調控等都有一定得療效。綠原酸對多種疾病和病毒還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綠原酸有降血壓、抗菌、抗病毒、消炎、增高白血球、預防糖尿病、顯著增加胃腸蠕動和促進胃液分泌等葯理作用,對急性咽喉炎症有明顯的療效。研究表明,口服綠原酸能夠顯著的刺激膽汁的分泌,具有利膽保肝的功效;它還可有效抑制H2O2引起的大鼠紅細胞溶血作用。

㈧ 零下六十度 | 樺褐孔菌可抗炎抗病毒,對肝炎、腎炎

樺褐孔菌又名白樺茸,是一種寄生於白樺樹的葯用真菌。近年來,以桑黃、猴頭菇、樺褐孔菌等為代表的珍稀葯用真菌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相關醫葯品陸續批准上市,成為21世紀植物葯物研發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慢性疾病領域有著巨大潛力。其中,樺褐孔菌除了具有抗腫瘤、降血糖、清脂降壓等作用外,還被證實具有強力的抗炎抗病毒作用,為肝炎、腎炎等患者的康復提供了新的選擇。

目前,用樺褐孔菌改善肝炎已有例可循,在日本出版的《怪物樺穴茸》一書中記載了以下病例:

一名女性在數年前患上C型肝炎後,持續接受干擾素的治療,後來卻為腸內出血的副作用所困擾。此外,干擾素還會引起發燒、惡寒、食慾不振、倦怠感等強烈副作用,但在她開始飲用樺褐孔菌後,這些不適逐漸發生變化,如顯示C型肝炎狀態的GOT與GPT數值呈現顯著下降,從140降至100後再降至40,此即表明該女性正穩健走向痊癒之路。

其中有段時間,她停止飲用樺褐孔菌,症狀又開始惡化,GOT與GPT數值再度上升。由此可證明樺褐孔菌對C型肝炎的病毒有抑製作用。

經過多年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樺褐孔菌還被證實對B型、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以及胃炎、胃腸功能紊亂、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結腸炎、腎炎等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炎症是臨床常見的一個病理過程,可以生於機體各部位的組織和各器官,例如毛囊炎、扁桃體炎、肺炎、肝炎、腎炎等。急性炎症平時具有紅、腫、熱、痛、機能掩藏等變化,同隨時常伴有發熱、白細胞增多等全身反應。機體炎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康復,會加重病情與惡化,例如:肝炎-肝硬化-肝癌。

檢測發現,樺褐孔菌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多糖體、真菌多肽、樺褐孔菌素、樺褐孔菌醇、多種抗氧化三萜類化合物、有機硒、有機鍺、葉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單寧化合物、黑色素類、低分子多酚類及木質素類化合物等超過 215 種有效成分。

葯理模型研究顯示,樺褐孔菌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多糖是免疫系統所必需的營養物質,這些多糖具有較強的抗炎和免疫平衡性能。而樺褐孔菌中富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中和自由基,作為抗氧化劑和抗炎在體內修復衰老及癌前病變細胞。檢測發現,每克樺褐孔菌活性酶含量高達35000單位,是姬松茸的23倍,猴頭菇的25倍,灰樹花的31倍,靈芝的55.6倍。

樺褐孔菌同時具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有關研究表明,樺褐孔菌中含有的多糖類、三萜類物質等能有效活化免疫系統,抑制病毒的增值。最新研究證實,樺褐孔菌還存在某種特殊的生理活性物質,具有強化細胞壁的作用,從而阻礙病毒釋放酵素,阻止病毒在細胞壁的附著,抑制了其繁殖與復制,因而對流行性感冒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針對過去幾年內流行的流感病毒進行的實驗,結果確認樺褐孔菌對A香港型、A蘇聯型、B型病毒均有明顯的抑制效果。

事實上,早在1999 年日本北海道公共衛生學會就發布研究報告指出,樺褐孔菌中的水溶性木糖具有強力抗菌、抗氧化作用,也是抑制病毒的一種主要有效成份。由於樺褐孔菌是通過強化細胞壁、阻止病毒附著在細胞壁而發揮抑制病毒作用的,因此其抗病毒有著廣譜性。它不僅對普通的流感病毒,可能對曾經或現在不定期的引起世界性恐慌的SARS和禽流感病毒均有強力的抑製作用。研究還發現,樺褐孔菌菌絲體有強的抵制巨細胞形成的活性,在質量濃度為35Lg/mL時可阻止HIV的感染,能有效激活淋巴細胞。

據《中國中醫葯報》報道,就目前所知,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認為樺褐孔菌的葯效除了抗癌、降糖外,還包括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抗艾滋病毒、抗流行性病毒、抑制O-157及其他致病菌,預防及改善高血壓、過敏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腎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近半個世紀以來,研究和應用樺褐孔菌的國家越來越多,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均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研究開發,並已經用於臨床,是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布洛欣腫瘤醫學中心推薦使用的。

與此同時,樺褐孔菌提取物也開始作為多種保健飲料、調味品等的輔助劑,且含有樺褐孔菌成分的化妝品、酸奶,以及樺褐孔菌微納米級有效成分提取物粉劑、針劑等產品也相繼問世。

零下六十度樺褐孔菌,原料來源西伯利亞,採用最先進的低溫萃取工藝,保證了樺褐孔菌的營養成分,經過檢測其營養成分超過普通樺褐孔菌50倍,是值得推薦信任的品牌。

熱點內容
用玫瑰花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831
七夕節思念 發布:2025-08-27 03:15:33 瀏覽:940
一隻手拿著一朵花成語 發布:2025-08-27 03:14:04 瀏覽:518
安徽梅花管 發布:2025-08-27 03:12:39 瀏覽:713
綠植似豆角 發布:2025-08-27 02:48:57 瀏覽:347
櫻花樹擴寫 發布:2025-08-27 02:48:48 瀏覽:319
盆景補洞 發布:2025-08-27 02:45:57 瀏覽:725
和風櫻花圖解 發布:2025-08-27 02:45:07 瀏覽:406
綠植高檔 發布:2025-08-27 02:38:23 瀏覽:466
電梯玫瑰金板 發布:2025-08-27 02:37:42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