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五色丁香澀

五色丁香澀

發布時間: 2023-01-12 12:56:21

丁香花資料

丁香花Syringa
lilac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
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丁香喜歡陽光,較耐陰,喜歡濕潤,但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澆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不喜歡大肥,不要施肥過多,否則影響開花。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丁香花性喜陽光,稍耐陰,耐寒性強,也耐旱,喜濕潤,忌漬水。抗逆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切忌栽於低窪陰濕處。
丁香花宜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移栽穴內應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蓋一層土,然後放苗填土。栽後澆一次透水,以後再澆2—3次水即可成活。丁香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澇,乾旱時注意澆澆水,便可順利生長。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以免引起枝條徒長,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
3月中旬發芽前,要對丁香進行整形修剪,硫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中截旺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花謝後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兩個芽剪掉,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後,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圓整美觀,利於來年生長、開花。
丁香花病蟲害很少。主要害蟲有蚜蟲、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樂果乳劑或1000倍25%的亞胺硫磷乳劑噴灑防治。
丁香屬植物主要應用於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國內外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叢植於路邊、草坪或向陽坡地,或與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緣,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將各種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專類園。還宜盆栽,並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抗性,故又是工礦區等綠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本屬植物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很多種類也具有一定耐寒力。北京地區年平均最低溫約-19— -16℃左右,現有的栽培種均可在北京露地安全越冬,每年可正常生長、開花、結實。據記載,暴馬丁香、匈牙利丁香,能耐-35℃左右的低溫。我國哈爾濱年平均最低溫約-26℃左右,有時可達-36℃或更低,現已露地栽培的種類包括屬於2個亞屬3個組的10餘種丁香。因本屬植物的花芽多生在枝梢頂端的第l—6對芽處,因而當1-3對花芽受到寒害時,並不影響整株的觀花效果。
丁香屬植物還有較強的耐旱性,北京地區7一9月為雨季,其他月份則為旱季,特別4-6月,氣溫從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時各種丁香正迅速生長、開花,而這時雨水較少,蒸發量劇增到230一280毫米,但每月只要對植株灌水2次,就可使各類丁香生長良好而花繁葉茂。
對土壤要求不嚴,且能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外,在各類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長,而以土壤疏鬆的中性土為佳。一般忌在低窪地栽植,積水會引起病害或造成全株死亡。
丁香屬植物是陽性樹,喜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在陰處或半陰處生長細弱,且開花稀少,但少數種類如雲南丁香,要求空氣溫潤。這類植株在北方栽培,最好選擇空氣濕度較高的小環境,如可栽植在背風向陽處或稀疏的林緣邊。 紫丁香花的所有種類,播種3—4年後,實生苗即可開花;而擬女貞亞屬的種類,播種後4—5年才開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開花。5年後開花漸盛。生長勢5—20年內最旺。以後漸衰,但仍能維持生命至很久的年代,據載有180齡的實例。感謝🙏

Ⅱ 丁香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屬於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丁香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丁香的功效和作用

《海葯本草》:"主風疳匿,骨槽勞臭。治氣,烏髭發,殺蟲,療五痔,辟惡去邪。治奶頭花,止五色毒痢,正氣,止心腹痛。"

《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殺酒毒,消痃癖,除冷勞。"

《開寶本草》:"溫脾胃,止霍亂。(治)壅脹,風毒諸腫,齒疳匿。"

《本草蒙筌》:"止氣忒、氣逆。"

《綱目》:"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郁。"

《本草匯》:"療胸痹、陰痛,暖陰戶。"

《醫林纂要》:"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濕。"

《本草再新》:"開九竅,舒郁氣,去風,行水。"

《葯材學》:"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子宮疝痛。"

丁香的禁忌

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熱性病及陰虛內熱者忌食。

丁香的配伍應用

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經氣火。二葯合用,主治奔豚,其病機在開在腎,皆所相宜。

配柿蒂、乾薑 :柿蒂下逆氣。乾薑補中陽,三葯合用,胃寒去,逆氣平,胃虛復.則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配五味子,再伍以莪術(別名廣茂),溫腎散寒,平降沖逆,散結消瘀,舉三治一,非此莫效。”

配黃連、乳汁 《本草綱目》:“葛洪《抱朴子》雲,凡百病在目者,以雞舌香、黃連、乳汁煎注之,皆愈。”黃連清火瀉火,乳汁補肝明目,三葯合用,標本兼顧,氣血同治,亦補亦瀉,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也,目生百疾,三葯合用,皆主治之。

配柿蒂: 和中降逆,溫腎助陽,治虛寒呃逆最效,兩葯相合無主輔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補助腎陽方中,亦多用之。是為佳對。

丁香相關論述

1、《別錄》:風水毒腫,霍亂心痛,去惡氣。

2、《開寶》:溫脾胃,止霍亂擁脹,風毒諸腫,齒疳 。能發諸香。

3、《本草綱目》: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丁香的資料簡介

丁香品種很多,真正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一般的觀賞花木丁香為木犀科植物,要予以區別),以花蕾和果實入葯。人們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或雄丁香,而把未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或雌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通常使用的是公丁香。公丁香的花蕾開始呈白色,漸次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可採集。將採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曬干即成。以粒大花未開、香氣強烈,且能沉於水中者為佳。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它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尤其是孕婦害喜症狀。丁香含有丁香油,對於致病性真菌及葡萄球菌、痢疾和大腸桿菌等有抑製作用,也可作外用,對體癬及足癬都有很好的療效。

Ⅲ 丁香、五色梅、江西臘是什麼季節的

五色梅:花期5—10月。
丁香花:花期4-5月。
江西臘:花期7-10月,

Ⅳ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_丁香的葯用價值

導讀: 的與專區,為您詳細介紹的與、圖片、丁香的葯用價值、丁香的副等,要更多丁香的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 丁香簡介
  • 丁香圖片
  •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 丁香的葯用價值
  • 丁香的葯用附方
  • 丁香的配伍應用
  • 丁香的食用方法
  • 丁香的副作用

丁香簡介


丁香,為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丁香,以花蕾和其果實入葯。花蕾稱公丁香或雄丁香,果實稱母丁香或雌丁香。在花蕾開始呈白色,漸次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可採集。將採得的花蕾除去花梗曬干即成。

丁香圖片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溫中降逆;溫腎助陽。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葉瀉;腎虛陽痿;腰膝酸冷;陰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1、《葯性論》:治冷氣腹痛。

2、《海葯本草》:主風疳匿,骨槽勞臭。治氣,烏髭發,殺蟲,療五痔,辟惡去邪。治奶頭花,止五色毒痢,正氣,止心腹痛。

3、《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殺酒毒,消痃癖,除冷勞。

4、《開寶本草》:溫脾胃,止霍亂。(治)壅脹,風毒諸腫,齒疳匿。

5、《本草蒙筌》:止氣忒、氣逆。

6、《綱目》: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7、《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郁。

8、《本草匯》:療胸痹、陰痛,暖 *** 。

9、《醫林纂要》: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濕。

10、《本草再新》:開九竅,舒郁氣,去風,行水。

11、《葯材學》: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子宮疝痛。

丁香的葯用價值


【葯名】丁香

【別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雞舌香(《》)。

【性味歸經】辛,溫。

溫中、暖腎、降逆。

【主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葯忌宜】熱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丁香的葯用附方


1、治傷寒咳噫不止,及噦逆不定:丁香一兩,干柿蒂一兩。焙乾,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煎人參湯下,無時服。(《簡要濟眾方》)

2、治小兒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兩。同研為細末,薑汁和丸,如綠豆大。姜湯下三、二十丸。(《百一選方》)

3、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個研末,甘蔗汁、薑汁和丸蓮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4、治霍亂,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頓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5、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兩,桂心一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聖惠方》)

6、治癰疽惡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葯護之。(《怪證奇方》)

7、治食蟹致傷:丁香末,姜湯服五分。(《證治要訣》)

8、治鼻中息肉:丁香綿裹納之。(《聖惠方》)

丁香的配伍應用


1、配五味子:五味子苦酸,平降肝經氣火。二葯合用,主治奔豚,其機在開在腎,皆所相宜。

2、配柿蒂、乾薑:柿蒂下逆氣。乾薑補中陽,三葯合用,胃寒去,逆氣平,胃虛復。則呃逆自止。胸痞亦除。

3、配五味子,再伍以莪術(別名廣茂):溫腎散寒,平降沖逆,散結消瘀,舉三治一,非此莫效。「

4、配黃連、乳汁:《》」葛洪《抱朴子》雲,凡百病在目者,以雞舌香、黃連、乳汁煎注之,皆愈。「黃連清火瀉火,乳汁補肝明目,三葯合用,標本兼顧,氣血同治,亦補亦瀉,故治百病在目者,以其目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也,目生百疾,三葯合用,皆主治之。

5、配柿蒂:和中降逆,溫腎助陽,治虛寒呃逆最效,兩葯相合無主輔之分,有相佐之效而其他補助腎陽方中,亦多用之。是為佳對。

丁香的食用方法


1、丁香主要用於肉類、糕點、腌制食品、炒貨、蜜餞、飲料的製作配製調味品。

2、胃寒呃逆,脈遲者,可與柿蒂、人參、生薑配伍。

3、久患心腹冷痛者,可與肉桂、乾薑等相伍。

4、腎陽虛衰,陽痿遺精,陰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與肉桂、附子、鹿角膠等相配。

5、少腹寒疝腹痛者可與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丁香的副作用


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曾有報道丁香油、丁香酚局部使用,偶然有個別人發生過敏反應。

以上就是一些丁香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葯,請繼續關注頻道。

【丁香油】、【丁香】、【丁香花】、【】、【丁香樹】

Ⅳ 食用丁香有哪些注意事項

丁香是一種人們常用的香辛料,其味道非常濃郁。丁香在調味、原料搭配上還真有不少需要廚者注意的地方。丁香也稱公丁香、雄丁香、丁子香、支解香等,是桃金娘科丁香屬植物。烹調中取其乾燥花蕾做調味品。其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溫味辛,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主要的呈味成分為丁香酚、丁香烯、香草醛、乙酸酯類等

丁香在肉製品加工中的應用中主要起調味、增香、提高風味的作用,其次能祛腥膻、脫臭異。中葯中,丁香為溫里葯,能溫運脾胃,烹調中起到除膩增香、增進食慾、促進消化等作用。

烹調時放多少丁香為宜?在烹調中的用量應在1-2克/1千克主料,千萬不可多用。食用丁香有哪些飲食禁忌呢? 丁香、胡椒等香料,在平時做菜時,菜中可放少許使菜的味道變得更好。可是,婦女在月經期內卻不宜食用這些辛辣刺激性食品,因其性辛散,容易導致痛經、經血過多等症。

丁香在烹調時有什麼注意事項? 使用中應注意丁香香味濃郁的特點,用量萬萬不能大,否則易壓住其它調味料的香氣和原料本味。另外,特別是在某些色澤艷麗或較輕淡的菜餚中,用料過多會造成原料表面發黑、發灰,影響成品質量。川菜火鍋中用丁香調味。

聽說羊肉與丁香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是真的嗎?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丁香都是溫熱食物,所以兩者結合容易讓人上火。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特別是陰虛火旺的人更應格外注意不要多食。為了防止「上火」,不妨再適當地放點涼性的原料。例如,在涮羊肉時可放些豆腐,平衡陰陽

丁香屬於哪一類香辛調料?在烹調中起何作用?丁香屬於芳香類香辛調料,是所有香辛料中芬芳香氣最強的品種之一,其氣味芳香濃郁,帶有果樣香氣的強烈甜辛香,略帶苦、澀。丁香入饌,可起到除臭解異,賦香增味的作用。廣泛應用於醬、鹵、燒、蒸、煮、燉等類菜餚。也是多種復合香辛料的組成原料。

Ⅵ 丁香香料什麼味道

丁香本身吃起來辛辣帶苦味及麻澀感,不過與食物烹調後會轉為溫和甘甜的滋味,能讓料理更加甘醇,可說是燉鹵料理必備的香料之一,非常適合搭配肉類及甜質食物。

各地傳統吃法包括:美國人習慣直接將丁香粒插入火腿中烘烤、德國人會把丁香加入麵包甚至酒飲配方中、中國人則常搭配小茴香用來燉鹵豬腳或羊腿。

印度有名的「香料飯」會把小茴香籽、月桂葉、丁香、馬莎拉香料粉和肉桂棒跟白米一起炒香再蒸煮,風味相當迷人!在家自己煮不想那麼麻煩,也有簡單版的做法:在煮米飯時,加入1~2個丁香粒,煮好的白飯便會有特殊的香氣,聞著聞著都覺得變好吃了呢!

雖然帶有辣味,丁香卻很適合用於甜點、飲品中,跟蘋果、巧克力及咖啡的味道都很搭;經典搭配如蘋果派、西方人每逢聖誕節要喝的熱香料蘋果汁、南美玻利維亞的傳統料理— 巧克力牛奶粥,以及風靡南亞的印度香料奶茶。

除了料理,丁香還運用於阿育吠陀(Ayurvedic) 和中葯等傳統醫學,根據記載最早在漢朝就被作為葯用;現代西方醫學中,丁香精油則被認為有舒緩疼痛的功效,成為牙醫的輕度鎮痛劑。因此在台灣想買到丁香,除了到專門的香料店,在中葯行也能輕松找到。

Ⅶ 誰能告訴我佛教里說的:五色米和五色香是指什麼東西啊

五色米指的是五穀.即:大麥小麥稻穀小豆胡麻.密教修護摩法時.以五穀為供貨物.又建立曼荼羅時.與五穀,五葯,五香,等物共納於其中.;置於壇場中心級四方之埋寶處.此賣寶之法即表示安立菩提心中的五智之玉.即能起五穀之善芽,滅除五種過惑.
五色香:(一)密教作壇時.與五寶.五穀等共同埋於地中之五香.指沉香.白檀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
(二)密教為成就諸真言而備辦之五種堅香.即沉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羅香.天木香.
(三)謂五分法身清靜之香.又稱五分香.五分法香.即指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剖知見香.

Ⅷ 丁香與五色梅是同一種花嗎

丁香與五色梅不是同一種花。
丁香應該是:丁香屬。
丁香屬植物主要應用於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全世界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叢植於路邊、草坪或向陽坡地,或與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緣,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將各種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專類園。還宜盆栽,並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抗性,故又是工礦區等綠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五色梅,同馬纓丹,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
一般花期大約是在4月中、下旬到隔年的2月中旬左右,不過也因氣候與溫度的影響,幾乎整年都能看到開花,可說是常盛的植物 。一叢花序之中常會有多色的變化,所以別名也稱為五色梅、五彩花;同時枝葉含有特別的刺激氣味,所以馬櫻丹也有臭草、臭金鳳等別名。在台灣大約於1645 年由荷蘭人引入,因繁殖力強,目前為台灣平地野外普遍可見的外來種。

熱點內容
用玫瑰花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8-27 03:36:36 瀏覽:831
七夕節思念 發布:2025-08-27 03:15:33 瀏覽:940
一隻手拿著一朵花成語 發布:2025-08-27 03:14:04 瀏覽:518
安徽梅花管 發布:2025-08-27 03:12:39 瀏覽:713
綠植似豆角 發布:2025-08-27 02:48:57 瀏覽:347
櫻花樹擴寫 發布:2025-08-27 02:48:48 瀏覽:319
盆景補洞 發布:2025-08-27 02:45:57 瀏覽:725
和風櫻花圖解 發布:2025-08-27 02:45:07 瀏覽:406
綠植高檔 發布:2025-08-27 02:38:23 瀏覽:466
電梯玫瑰金板 發布:2025-08-27 02:37:42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