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枝牡丹圖
『壹』 葉子像牽牛花,花是粉色重瓣有點像玫瑰花的爬藤植物
你說的可能是
《纏枝牡丹》
藤牡丹學名纏枝牡丹(Calystegia dahurica (Herb.) Choisy f. anestia)又名藤本牡丹,為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莖左旋纏繞,主蔓粗度可達0.3cm~0.4cm,單葉互生,蓮花形花座花形似牡丹,花粉色,重瓣( 40~50個花瓣)撕裂狀,形狀不規則,花瓣裂片向內變狹,沒有雄蕊和雌蕊,6 月中旬始花, 直至上凍時蔓上仍有許多花蕾。纏枝牡丹既抗嚴寒又耐高溫,既喜陽又耐輕度遮陰,帶根移苗極易成活,不需緩苗,原產我國,常見於路旁以至海拔1500-3100米的山坡上。藤本牡丹花期長,盛花期,日開花量近百朵,如色彩斑斕的掛毯,壯麗美觀,是多種形式綠化的佳品。
中文學名
纏枝牡丹
拉丁學名
Calystegia dahurica (Herb.) Choisy f. anestia
別稱
藤本牡丹、藤牡丹
『貳』 建國初期龍泉青瓷牡丹纏枝象鼻雙環耳花瓶有幾種圖案
您的問題,這樣的陶瓷品種,建國初期龍泉青瓷牡丹纏枝象鼻雙環耳花瓶,常見10種左右;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叄』 什麼是纏枝紋明代吉祥紋樣代表纏枝紋求答案
來源:檀頌新中式傢具網 作者:紅色經典 發布時間:2012-08-29 09:59 查看次數:1001 纏枝紋,又名「萬壽藤」,明代稱為「轉枝」,是以一種藤蔓卷草經提煉概括變化而成的圖案。以植物的枝桿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循環往復,變化無窮,紋樣委婉多姿、富有動感。 纏枝紋是明代最具表現力和融合性的代表性植物紋樣 纏枝紋是明代最具表現力和融合性的代表性植物紋樣。其特點是花朵相對較大,葉片相對較小,枝莖成曲線且不斷延長。這種「盤曲錯節、豐富飽滿而又連續不斷的構成」樣式能夠把各種吉祥寓意的花朵結合在纏枝紋里,是吉祥文化的可視化載體,符合當時明代各階層人們的心理需求。考慮到明代對外商貿的往來,又將外來的圖案樣式特別是伊斯蘭紋樣融會進纏枝紋的表現形式中,這種新的樣式吻合了當時的市場需求,也為明朝的經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纏枝紋是明代最具表現力和融合性的代表性植物紋樣 纏枝紋所表現的「纏枝」,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銀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為原型。常見的形式有「纏枝蓮」、「纏枝菊」、「纏枝牡丹」、「纏枝葡萄」、「纏枝石榴」、「纏枝百合」、「纏枝寶相花」,以及「人物鳥獸纏枝紋」等。
『肆』 纏枝牡丹長不大是什麼原因
1.盆栽的時間和方法不當
盆栽它時,要選擇適合的時間進行,如果栽的太晚了,就會讓它的根長得非常慢,從而影響了植株的正常吸收,這樣等到來年就會影響開花。另外栽時,方法也是要得當的,萬不能粗心大意,草草了事,不然種進去也沒用。一般在盆栽之前,我們都要先將它的小苗晾上1到2天,讓根變軟,這樣才能利於修剪和栽種。栽之前,先在盆子底部小孔上放上一片小瓦,防止土漏下來,然後再鋪上一些小石子,方便排水,並且在栽之前,還要對它的根適當消毒在,這樣才能讓它順利開花。
2.澆水不當
雖然它非常的喜水,但是也不能拚命的澆太多了,太多的水會讓它的根系不能及時吸收,最終產生積水,積水的存會對它的根極其不好,這樣就影響了它植株生長和開花。一般澆水要適量,每次少一點,然後次數勤一點就好了。另外還不能澆水太少了,太少的話,土壤並沒有充分濕潤,這樣也是不利於它生長的。所以在對它澆水時一定要注意了。如果它沒有開花,那你就可以看下盆土情況了。
3.日照不夠
了解過它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它是最喜歡在陽光下生長了,而且享受的光照越多,就會長得越好,所以充足的光照對它來說是很重要的。至少每天要曬上4到6小時的太陽。如果你的纏枝牡丹不開花,那你就可以想一下平時給的光照夠不夠,是不是經常放在陰暗的地方,如果是的,那就要及時的把它換下位置了,盡可能全天的放在光照下,即使是夏天也沒事,因為它是非常耐受高溫的。
『伍』 纏枝牡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纏枝牡丹對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可將腐葉土、細河沙圖、園土混合製作成栽培的基質。在纏枝牡丹生長期間需將環境溫度控制在15~25℃之間,並給予全天候的散光照射,在纏枝牡丹生長期間還需每隔2~3天澆一次水。注意纏枝牡丹的根系為多年宿根,因而建議栽種到花盆中。
纏枝牡丹的養殖方法
1、土壤條件
注意纏枝牡丹的根系過於發達,且為多年宿根,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因而建議栽種到花盆中,以免在花園中大肆蔓延生長,給清理帶來一定的麻煩,此外纏枝牡丹在生長期間容易蚜蟲,因而在養護時,定期噴灑殺蟲葯劑進行防治。
『陸』 五彩花心和什麼徽章頂
牡丹圖案作為裝飾語言,具有濃郁民族氣息。這些牡丹紋樣(圖案),是我國人民所喜愛的傳統圖案之一,她以富麗飽滿的形態和艷麗奪目的色澤,在我國人民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作為本民族精神象徵,她融進了人們對生活的美麗憧憬和良好祝願,意寓著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源遠流長,正因為藝術家將此主觀意願生動地溶注在牡丹的形態之中,才使牡丹紋樣的生命力具有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如洛陽宋代古墓壁畫和磚雕牡丹圖案,大理的木雕牡丹、西藏寺院和住宅中的牡丹圖,景德鎮的牡丹瓷器,四川的牡丹年畫等等,都具有民族特色。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建築木雕上有許多牡丹圖案。如:「牡丹亭格扇門花心」;「牡丹盆花格扇門花心」;「牡丹童子可靠扇門花心」;「山茶牡丹格扇裙板」;「牡丹與卷草紋小花板」;「鳳穿牡丹格扇門花心」;「文豪雅趣格扇門花心(瓶插牡丹);「春花(牡丹)秋果格扇門花心」;「博古瓶花(牡丹)格扇門」。
景德鎮瓷器的牡丹圖案也十分精美:「牡丹孔雀鳳凰圖盤」、「牡丹寶相花紋」、「青花牡丹孔雀圖盤」、「青花牡丹孔雀海馬圖壇」、「青龍牡丹唐草紋盤」、「青龍牡丹紋盤」、「赤彩牡丹孔雀圖盤」、「五彩牡丹鳳凰圖盤」、「青花牡丹鳳凰圖盤」、「剔紅牡丹孔雀大盤」、「青龍鳳凰寶相花唐草紋瓢瓶」、「五彩牡丹唐草紋碗」、「青花牡丹唐草羯磨紋碗」。
另外。各地保存的瓷器上也有牡丹圖案:「青花纏枝牡丹紋帶蓋梅瓶」、「影青刻龍鳳牡丹紋瓷罐」(青海)、「剔花牡丹紋瓷罐」(青海)、「剔紅雙龍牡丹山石紋盆」(北京)、「剔紅牡丹瓷蓋碗」(北京)、「唐三彩鳳嘴牡丹尊」(洛陽)、「唐三彩牡丹枕」(洛陽)。
歷代絲綢布錦上的牡丹圖案有:唐代「牡丹紋煙色暗花綢」、宋代「串枝牡丹紋羅」、「雲錦」(牡丹)圖案。現藏於日本正倉院的「唐錦」:獅子與唐草(牡丹)奏樂紋棉、紫地、織出獅子紋、左右配飾牡丹唐草並有琵琶、笛、鼓等奏樂者。另外唐花山羊紋錦:茶地以相對二山羊為圖案,間飾牡丹花,花型優美、動人。
在我國各寺院壁畫,或出土的古墓壁畫中都有許多牡丹圖案。
如:北京法海寺壁畫,繪有牡丹、蓮花、月季、芭蕉等;西藏的布達拉宮中的壁畫也繪有牡丹等吉祥之物。河南洛陽古墓博物館1、2、3、4號宋墓壁畫和磚雕上均有牡丹圖案;內蒙古昭烏達盟料峰三眼井村之墓壁畫上方各畫一束對稱牡丹花、券頂四角各畫一鳳凰作展翅飛翔狀,周圍點綴牡丹花紋。
在古代許多畫法上也冠以「牡丹」之名,如「牡丹塗」:用麻布做成球狀、粘取紋漆、在完成中塗漆面,全部紋轉一朵朵的花紋……花朵紋樣便自然形成。
「牡丹纏枝法」:用棉包在白土瓦灰填充料制備的漆面上壓旋,起出團體色螺紋,入蔭於後稍加打磨平整,現場刷緣漆、朱漆各一道,最後,磨顯出亮,效果似國色天香、錦族花團。
可見、牡丹文化深入我國民間,在歷代文人墨客平民百姓中廣為流傳。其中牡丹圖案又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主要形式。但是,究竟它的象徵意義或象徵性是什麼呢?
纏枝紋牡丹:傳統吉祥紋樣,又名「萬壽藤」,寓意吉慶。因結構連綿不斷,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
牡丹與石頭或梅花組成的圖案寓意「長命富貴」。
鷺鷥與牡丹象徵「一路富貴」。
白頭翁(鳥)與牡丹象徵著「長壽富貴」或「富貴姻緣」。
牡丹玉蘭繪在一起,象徵「玉堂富貴」即「富貴之家」之意。
牡丹海棠繪在一起寓意「滿堂富貴」即老少同貴。
牡丹與魚繪於一圖案中,即「富貴有餘」。
牡丹圖案周圍飾月季、長春草等,象徵「富貴長春」。
瓶(平)插牡丹(富貴)其意表示:「富貴平安」。
『柒』 瓷器的纏枝紋有什麼表現形式
纏枝紋是以植物的蔓藤或枝幹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回的二方連續答或四方連續。這種裝飾紋樣秀麗流暢,具有清新、典雅的藝術風格,如宋代纏枝蓮、纏枝牡丹等紋樣是較為典型的。牡丹花在宋代稱為富貴花,被人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徵,多裝飾在瓶、罐、盤、盒、缸、枕等器物上。或莖蔓纏繞、花葉連綿,或花朵環抱、一枝獨放、花葉紛披、俯仰有致等。工匠們因器施畫,千姿百態,極盡其華麗妖嬈之美。宋代纏枝蓮花圖案也很多,定窯劃花梅瓶的纏枝蓮紋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瓶體上莖蔓纏繞,蓮花迎風開放,布局疏密得當,秀美無比。裝飾在盤壁上的纏枝蓮紋,多以環帶形式纏繞於器壁,蓮花兩朵相對,盤心則盛開一枝蓮花,構圖簡練、主次分明。二方連續形式的纏枝花,在景德鎮陶瓷紋樣中佔有很大比例,它的循環往復、變化無窮、婉轉流動、節奏鮮明的特點,表現出頑強的民族精神。
『捌』 大家幫幫忙,找幾個植物的圖
鐵線蓮屬
鐵線蓮屬
屬中文名:鐵線蓮屬
屬拼音名:tiexianlianshu
屬拉丁名:Clematis
中國植物志:28:74
描 述:Clematis L. 鐵線蓮屬,毛茛科,約300種,廣布於全球,我國約110種,分布甚廣,西南尤盛,大部供觀賞,少數入葯。木質藤本,有時為直立草本;葉對生,全緣或羽狀復葉;花單生或排成圓錐花序;萼片4-5;花瓣缺;雄蕊多數;雌蕊多數,有胚珠1顆;果為一瘦果,結成一頭狀體,頂冠以宿存的花柱。
鐵線蓮屬的分布中心在中國的亞熱帶地區,在中國范圍內雲南和四川分布的種類最多(包括變種),然後以此為中心向四周的分布逐漸減少。
湖北鐵線蓮屬大部分種類分布在鄂西山區。湖北鐵線蓮屬的地理成分以中國特有分布為主,中國特有成分佔湖北種類總數的 68.6% 。區系的性質是溫帶性的。根據毛茛科最原始的類群金蓮花亞科 Subfam.
紅花繼木
學名:Loropetalum chinense (R.Br.)Oliv.var. rubrum Yieh 英文名:China Loropetal 科名: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葉與原種相同。花紫紅色,長2厘米。分布於湖南長沙嶽麓山,多屬栽培。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被暗紅色星狀毛。葉互生,革質,卵形,全緣,嫩葉淡紅 色,越冬老狀或短穗狀花序,花瓣4枚,淡紫紅色,帶狀線形。蒴果木質,倒卵圓形;種 子長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5月份(個別植株夏、秋兩季亦能開花),果期9-10月。 喜溫暖向陽的環境和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適應性強,耐寒、耐旱。不耐瘠薄。 發枝力強,耐修剪,耐蟠扎整形。 應用環境 春季觀花觀葉植物。紅花繼木枝繁葉茂,樹態多姿,木質柔韌,耐修剪蟠扎,是製作樹樁分景的好材料。地植亦顯婀娜多姿,是美化公園、庭院、道路的名貴觀賞樹種。
何首烏
拉丁文學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英文名稱:Maltiflower Knotweed,Tuber Fleeceflower
科名: 蓼科 Polygonaceae 、蓼屬
別名:首烏、夜交藤、赤首烏。
據《本草綱目》記載,何首烏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烏。本出順州今晉興縣,江南渚道皆有。
苗如木槁,葉有光澤,形如桃柳,有雌雄:雄者苗色黃,雌者苗黃赤,根遠不過三尺,夜則苗蔓相交。其根味甘溫無毒,茯苓為使治五痔腰膝之病,冷氣心痛,積年勞瘦痰癖,長筋力,益精髓,壯氣駐顏,黑發延年。何首烏多分布在低濕熱帶,其功效神奇卓然,最出名的莫過於八仙的張果老誤食飛升的傳說。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無毛。根細長,頂端有膨大的長橢圓形、肉質塊根,皮黑色或黑紫色。莖纏繞,長3—4米,中空,多分枝,基部木質化。葉片卵形,長5—7厘米,寬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無毛;托葉鞘短筒狀。花序圓錐狀,長約10厘米,大而開展;苞片卵狀披針形;花小,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大小不等,結果時增大,外面3片肥厚,背部有翅;雄蕊8,短於花被;花柱3裂。瘦果橢圓形,有3棱,黑色,平滑。花期8—10 月,果期10—11月。
產地及分布:
分布於我國華北、西北、西南一帶。
習性:
喜陽,耐半陰,喜濕,畏澇,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十分耐寒。根細長,末端膨大成肉質塊根,莖長3~4m,中空,多分枝,基部木質化。葉互生,卵形,膜質。花序圓錐狀,大而開展,頂生或腋生。花小,白色;花被5深裂。花期8尺至9月。播種或扦插法繁殖。11月采種,翌春3月播種,約20天出苗。扦插於7-8月進行。何首烏蔓長枝多、花多。適應攀援綠化。可於牆垣、疊石之旁栽植
葯理用途: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葯理作用
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之功效。主治精血虧虛,頭暈眼花,須發早白,腰酸腳軟,遺精,崩帶等證。《本草備要》記載:「補肝腎,澀精,養血祛風,為滋補良葯。」《開寶本草》雲:「益氣血,黑髭鬢,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打碗花屬
屬名 Calystegia R. Br. 打碗花屬
描述 Calystegia R. Br. 打碗花屬,旋花科,茄目,約25種,分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有5種,產西南部至西北部,尤以北部最盛,其中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 和旋花C.sepium(L. )R. Br. 各地均有分布,根葯用,治婦女月經不調,紅、白帶下等症。平卧或纏繞草本;葉箭形或戟形,全緣或分裂;花單生或稀為少花的聚傘花序;苞片2,大,包藏著花萼,宿存:萼片5,宿存;花冠漏斗狀或鍾狀,冠檐近全緣;雄蕊內藏;子房1室或不完全的2室,有胚珠4顆;蒴果球形,1室,有種子4顆。
所屬科 旋花科
分布量 世界:25種;中國:5種
引種狀況 非引種
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雲南,四川,西藏 View
纏枝牡丹 Calystegia pubescens Lindl. 四川 View
旋花(寬葉打碗花) Calystegia sepium (L.) R. Br. 雲南,四川,貴州 View
鼓子花 Calystegia silvotica (Kifecibel) Grisebach ssp. orientalis Brummitt 雲南,四川,貴州
紫苑
中文名:紫菀
別名:山白菜
科屬:菊科、紫菀屬
產地:
習性: 紫菀為多年生宿根花卉。分布於東北、華北及甘肅、安徽等地。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怕乾旱,耐澇,耐寒力強,哈爾濱地區不防寒亦可露地過冬。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過度鹼性土與乾燥沙土外均可栽植,但最適宜肥沃的沙質壤土。
紫苑根狀莖短,生有多數細根,莖直立,上部多分枝,高一米以上,基生葉大,叢生,匙形,莖生葉較小,披針形;邊緣有銳齒,兩面疏生小剛毛;頭狀花序排列成復傘房狀,邊緣舌狀花、淡紫色,中間管狀花,黃色;瘦果扁平,冠毛灰白色或淡褐色;花期8—9月,果成熟期9—10月。
栽培紫菜,應選擇地勢平均,澆水方便,土壤肥沃而疏鬆的土地。整地時要施人廄肥或堆肥。秋季用分根法繁殖。9月下旬——10月中間移栽。移栽時將根莖掘出,分根。將根平擺栽人穴內,株距30—50厘米,深度5—7厘米,覆土後澆水,生長期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紫菀是秋季觀賞花卉。多用於布置花境,花地及庭院。根可人葯,有溫肺下氣,祛痰止咳和利尿的作用。
杜鵑
1、植物名
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英文名:Sims Azalea
科名:杜鵑花科 Ericaceae
杜鵑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它是杜鵑花科中一種小灌木,有常綠性的,也有落葉性的。北半球溫帶各地,都有杜鵑花的分布。在全世界800多個品種中,中國佔有600多種。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約2米;枝條、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葉紙質,卵狀橢圓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頂端尖,基部楔形,兩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較密。花2—6朵簇生於枝端;花萼5裂,裂片橢圓狀卵形,長2—4毫米;花冠鮮紅或深紅色,寬漏斗狀,長4—5厘米, 5裂,上方1—3裂片內面有深紅色斑點;雄蕊7—10,花絲中部以下有微毛,花葯紫色;子房及花柱近基部有糙伏毛,柱頭頭狀。蒴果卵圓形,長約1厘米,有糙伏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為酸性土指示植物。葉含黃酮類(杜鵑花醇)、三萜成分、烏蘇酸
【分布】
生於山坡、丘陵灌叢中;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東至台灣、西南達四川、雲南。
女貞
Ligusrtum lrcim
名稱: 女貞
類別: 喬木
科名: 木犀科
拼音:NV ZHEN ZI
拉丁名: Ligustrum Vicaryi
別名:女楨 女貞實 蠟樹 楨木 將軍樹 冬青子 白蠟樹子 鼠梓子
形態特徵
木犀科女貞屬喬木植物,一般高6米左右。葉革質而脆,卵形、寬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l2厘米,無毛。圓錐花序長12-20厘米。核果矩圓形,紫藍色,長約1厘米
生境分布
生於混交林中或林緣和谷。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南區和甘肅南部,其他地區有栽培。
用途
用作綠籬及放養白蠟蟲。木材做細工材料。果入葯,葉和樹皮、根、莖基部均能入葯。
葯材性狀
本品呈卵形、橢圓形或腎形,長6~8.5mm,直徑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體輕。外果皮薄,中果皮較松軟,易剝離,內果皮木質,黃棕色,具縱棱,破開後種子通常為1粒,腎形,紫黑色,油性。無臭,味甘、微苦澀。
生態習性
適應性強,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不耐乾旱和瘠薄,適生於肥沃深厚、濕潤的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根系發達。萌櫱、萌芽力均強,耐修剪。抗二氧化硫和氟化氫。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樹冠卵形。樹皮灰綠色,平滑不開裂。枝條開展,光滑無毛。單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全緣,表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葉背淺綠色,革質。6-7月開花,花白色,圓錐花序頂生。漿果狀核果近腎形,10-11月果熟,熟時深藍色。
白英
一作植物名
學名:Solanum lyratum Thunb.
英文名:Nightshade
科名:茄科 Solanaceae
多年生草質藤本,長0.5—2.5米。莖、葉密生有節的長柔毛。葉多為琴形,長3.5—5.5厘米,寬2.5—4.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常全緣或有時3—5深裂,裂片全緣,側裂片頂端圓鈍或短尖,中裂片較大,卵形,兩面都有長柔毛;葉柄長約3厘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腋外生,花疏生,花序柄長約2厘米;花萼杯狀,直徑約3毫米,萼齒5;花冠藍色或白色,直徑約1厘米,5深裂,裂片披針形,有柔毛。漿果球形,直徑約8毫米,成熟後紅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產連雲港、盱眙、南京、南通、常熟、無錫、蘇州等地,生於山坡或路旁;分布於甘肅、陝西、山東及長江以南各省。
葯用,全草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祛風濕,治感冒發熱、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病、白帶、腎炎水腫、癰癤腫毒等。全草含生物鹼,民間用全草治癌症。
========================================================================================================
一作中葯名
英文名:Bittersweet Herb
別名:白毛藤、毛風藤、毛葫蘆、毛秀才。
來源: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
採制:夏、秋季採收,曬干。
化學成分:含β-羥基甾體生物鹼。
性味: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利濕,化瘀。用於濕熱黃疸、風熱頭痛、白帶過多、風濕性關節炎。
【別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風藤、排風藤、毛秀才、葫蘆草、金線綠毛龜
【來源】本品為茄科茄屬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 S. Dulcamara L. var. pubescens Blume, S.Dulcamara L. var. chinense Dunal],以全草或根入葯。夏秋採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微寒。入肝、胃經。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抗癌。全草:用於感冒發熱,乳癰、惡瘡,濕熱黃疸、腹水,白帶,腎炎水腫;外用治癰癤腫毒。根:風濕痹痛。
『玖』 有一種爬藤植物,開粉色重瓣花,藤像牽牛花,春天長出來,秋天枯死,來年根部再生,是什麼花
親,應該是纏枝牡丹,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長的特別像打碗花,但花型漂亮!。
『拾』 中國傳統圖案紋樣有哪些都有什麼寓意
(一)、彩陶圖案
陶器上的裝飾圖案豐富多彩、變化無窮。在題材上,以幾何紋樣為主體,也有實體形,如魚、蛙、舞蹈的人等,這些圖案造型簡練,變形幅度大。在組織排列上,已能作對稱、連續的配置,具有強烈的節奏感。
在色彩方面,常使用紅、黑、白、橙黃、橙紅、褐、黑等色。彩陶具有質朴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