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木的特點
Ⅰ 丁香有什麼特性
坦尚尼亞是丁香之國,坦尚尼亞的奔巴島和桑給巴爾島上到處是丁香樹。丁香樹裝點了祖國,丁香樹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歡樂,坦尚尼亞人民把丁香作為自己的國花。
坦尚尼亞丁香是屬於桃金娘科的常綠喬木,與我們常見的屬於木犀科的叢生灌木紫丁香不是一個種屬。這種洋丁香樹可高達20米。革質長卵形的葉子對生著,油綠茂密。一、二月間,丁香結蕾,呈聚傘狀花序,成熟後為鮮紅或金黃色,含芳香揮發油,香氣沁人心脾。每到丁香結蕾季節,奔巴島和桑給巴爾島上四處飄香,名副其實成了「世界上最香的地方」。
丁香是名貴的香料和葯材,花蕾中提取的丁香油是重要香料,花蕾曬干中醫所謂的「公丁香」,花後結實中醫所謂的「母丁香」,性溫、味辛,有溫胃降逆的功率。
Ⅱ 丁香花具有什麼特點
丁香,丁香屬。 亦名丁子香、雞舌。 原產馬魯古群島,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屬於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淡紫色,聚傘花序。果實長倒卵形至長橢圓形。
丁香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乾燥丁香花蕾入葯,稱「公丁香」,性溫,味辛,功能溫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脹悶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為重要香料。
特點:乾燥的丁香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顯微鑒定: 花托部位橫切面,表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皮層較寬,外側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油室。中柱有20~50個小型雙韌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維管束外圍有少數木化纖維;內側為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中央為軸柱,有約17個細小維管束。本品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
丁香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在園林等地供人們觀賞,花色美麗。
丁香,丁香屬。 亦名丁子香、雞舌。 原產馬魯古群島,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屬於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淡紫色,聚傘花序。果實長倒卵形至長橢圓形。
丁香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乾燥丁香花蕾入葯,稱「公丁香」,性溫,味辛,功能溫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脹悶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為重要香料。
特點:乾燥的丁香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顯微鑒定: 花托部位橫切面,表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皮層較寬,外側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油室。中柱有20~50個小型雙韌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維管束外圍有少數木化纖維;內側為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中央為軸柱,有約17個細小維管束。本品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
丁香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在園林等地供人們觀賞,花色美麗
Ⅲ 丁香的特性是什麼
紫丁香又名華北丁香。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由許多小花密集成頂生圓錐花序,花萼鍾狀,花冠紫堇色,具香氣,花期4~5月。丁香喜陽光,稍耐陰,如將其栽種在蔭蔽的環境下則枝條細長軟弱,花序短小而鬆散,花朵缺乏光澤。其耐寒耐旱,但怕水澇,積水後根系易腐爛死亡,故不宜在低窪潮濕地方栽種。丁香宜排水良好而又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
紫丁香
Ⅳ 丁香有哪些特徵
(陳偉平)
丁香(Eugenia aromatica Baill.)別名丁子香、雞舌香。為桃金娘科常綠喬木。原產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坦尚尼亞、印度、斯里蘭卡等國,20世紀50年代引入廣東南部試種,現廣東省湛江、海南省、雲南省景洪、勐臘有少量栽培。海南省萬寧、屯昌、那大、澄邁為主要試種區。葉、花、果實及莖枝均可蒸取丁香油,作為芳香、鎮痙及驅風劑。其成分含丁香油,油中主要為丁香油酚、乙醯丁香油酚等。此外,並含丁香素、鄰苯三酚鞣酸。我國引種的丁香含油量14—21%,其中丁香酚含量達84—95%,丁香葉油的化學成分與丁香油近似,丁香葉含油6.6%,其中丁香酚含量78—82%。以花蕾(公丁香)入葯。味辛,性溫。有緩胃降逆、止痛的功能。治呃逆、嘔噦、吐瀉、胃痛、腹痛等症。
一、形態特徵
樹高10m以上,樹干叉狀分枝,樹冠圓錐形,樹皮平滑,黃褐色。葉對生,卵狀長橢圓形,長7—12cm,寬3—5cm,先端尖,全緣,側脈平行,革質,密布油腺。花芳香,聚傘圓錐花序頂生,花萼肥厚,筒狀,萼筒長l—1.5cm,先端4裂,裂片三角狀;花冠短管狀,白色稍帶淡紫,先端具4裂片;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花柱粗壯,柱頭不明顯。漿果長橢圓形,紫紅色,肉質,長1.9—2.3cm,直徑9—12mm,先端有宿存萼片。種子橢圓形,長0.9—1.5cm,直徑2.9—6.4mm(圖18—1)。
表18—4 丁香人工授粉成果情況
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丁香喜熱帶海島性氣候。在我國海南試種區,年平均氣溫23.1—24.4℃,月平均最高氣溫26.0—28.4℃,月平均最低氣溫16.7—18.8℃,年雨量1330—2530mm。極端低溫8—10℃時生長正常,可大量抽出嫩枝葉;偶然出現極端低溫5℃時,嫩葉受害,落蕾、落花;極端低溫達3℃時植株死亡。丁香雖可忍受5—6℃的短時低溫,但從生產角度看,絕對最低氣溫不宜低於6℃,最冷月均氣溫不宜低於15℃,才適宜於種植而收到經濟效果。在旱季及雨量較少的地區需行灌溉。雨量過多達3000mm以上時,丁香花蕾的香氣欠佳。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枝葉雖茂,但病葉病果較多,開花也少。幼齡樹喜陰,不耐烈日曝曬,生長緩慢,宜精心管理。成齡樹喜光,需充足陽光才能早開花,開花多。地上部枝葉茂密,冠幅大,側枝細脆而根系淺,支持力小,不抗風,需設防風林加以保護。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6的砂壤土為好。地下水位要低,宜在3m以下,積水易爛根死亡。
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採用種子繁殖。定植5—6年開花結果,果實5—6月陸續成熟,隨各地氣候與品種而不同。當果實為紫紅色時,應及時採收,宜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播種,可放入潮濕細沙或濕木糠貯藏,以免乾死。剝掉果肉比帶果肉貯藏,能較好地保持生活力。剝時注意從果柄一端剝起,既易剝又不傷害種胚。鮮果播種,一般播後7天果肉才開始腐爛,35—40天出苗。若剝掉種皮,在8—9月播,3天後胚根入土,出苗率高達90%以上。開溝點播,行距15cm,粒距約5cm,種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蓋土厚1cm與土面平或稍低一些。播後約10天出苗。幼芽出土為紅色錐尖狀。生長至4—5cm,具兩片紅色幼葉,即可移植於苗床或移入營養袋裡育苗。用塑料袋育苗,既方便運輸,又能提高成活率。
在播種前搭好蔭棚,保持60—70%的蔭蔽度,有弱光照射。剛出土的幼苗,要及時澆水以保持苗床土壤濕潤。待長2對真葉後,每1—2個月施稀尿水、硫酸銨或尿素液一次。一年後苗高20—25cm,便可定植。
(二)定植
丁香的根群纖細,穿透力弱,宜選深厚松軟的土壤栽植,心土硬結或有石礫層的土壤都不宜栽植,需排水良好。定植前按株行距5×6m挖穴,穴深、寬各50cm,每穴施廄肥或牛糞10—15kg,粘重的土壤還需摻河沙15kg,與表土混勻填穴備植。選雨季陰天定植。幼苗不宜修枝葉,以免影響生長和樹型。帶土團種植成活率高。
(三)間作
1—3年的幼齡樹需蔭蔽,保持50—60%的蔭蔽度。植距較寬,行間可種香蕉、木薯、玉米、牧豆,既可遮蔭保持濕度,又增加收益和有機肥源。
(四)田間管理
丁香幼齡生長緩慢,一年生植株才25—30cm高,3齡內必須精心管理,這是引種栽培丁香成功與否的關鍵,風害嚴重的平原地帶要先栽植好防護林。
1.施肥、澆水、培土
春季2—3月施追肥,每株施稀人尿10—15kg,或硫酸銨25—30g,過磷酸鈣50—100g,氯化鉀或硫酸鉀50—150g,混合廄肥10—15kg,開溝施下。丁香不耐旱,乾旱易引起落花落果,幼樹枯萎,旱季要經常澆水。若細根露出,應培土3—5cm。幼齡期管理操作不要碰傷嫩枝,否則會影響生長,破壞樹型。
2.修剪
將離地面50—70cm以下主稈的側枝剪去,分叉主稈,去弱留強,上部枝葉適當修剪。以保持樹冠通風透光,有利花芽分化和抗風。
3.地面覆蓋
在干濕明顯的地區尤其重要。可間種綠肥作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這樣夏秋季可保濕降溫,防止土壤沖刷,冬季可以保濕保溫。
4.防風
在台風頻繁地區,當台風來臨前要及時做好防風工作,可用繩子或竹子固定植株。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初出現微紅斑點,逐漸擴大成紫紅色近圓形的斑點,中心變灰白色穿孔。在高溫高濕季節易發病。防治方法: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的可濕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噴射。
2.煤煙病
是由黑刺粉虱、介殼蟲類、蚜蟲的分泌物引起真菌寄生而引起的。防治方法:防治致病害蟲。加強管理,適當修剪,以利通風透光,增強樹勢,也可減輕發病。其它參見印度蘿芙木。
3.介殼蟲
成蟲、若蟲吸食莖、葉汁液並引起煤煙病。防治方法:參見印度蘿芙木。
四、採收與加工
適時收花,少留果實,這樣既可提高公丁香的產量和質量,又能減少丁香樹體養分的消耗,調節均衡生長,實現高產穩產。丁香定植後5—6年開花結果,20年前後為盛產期,壽命可達100—130年,花蕾盛產期2—7月,產量亦有大小年之別,須加強管理。一般現花芽後6個月含苞欲放的花蕾便可採收。剪下飽滿、微帶紅色的花蕾,曬4—6天至脆易斷時即為公丁香,干鮮比為1∶3,嫩的為1∶3.5—4。優質的丁香,有強烈的芳香氣,味香而辣。商品以個大身干、色紫紅、有光澤、油質重、含苞未放、無雜質、清香的為上品,暗色或黑色是乾燥時處理不當。經自然授粉,逐漸膨大成紫紅色的幼果,採收曬干後即是母丁香,味辛辣,含油量較公丁香少,品質較差,葯性相同。
Ⅳ 丁香是什麼樣子的
丁香的樣子如下:
樹葉特徵:樹皮灰色、灰褐色,葉片對生,卵圓形至腎形,葉長2-14cm ,葉柄1-3cm長。
花朵特徵:圓錐花序立,花朵兩性,花冠紫色,花冠管為圓柱形,裂片為直角開展,花葯黃色。
果實特徵:果期為6-10月份,果實長1-1.5cm,光滑,呈倒卵狀橢圓形、卵形至長橢圓形。
丁香樹葉特徵
丁香為灌木或小喬木,樹高2-8m之間,多是在5m左右,樹皮為灰褐色、灰色。小枝、葉柄無毛而密被腺毛,粗壯,疏生皮孔。葉片對生,革質、厚紙質,呈卵圓形至腎形,葉寬一般要大於葉長,葉片長2-14cm,葉寬2-15cm。
葉片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銳尖,基部為心形、截形、寬楔形、近圓形,上為深綠色,下為淡綠色,葉柄1-3cm長。
生長習性
丁香喜歡疏鬆、排水性良好的中性土壤,不適合用酸性土壤養殖,耐貧瘠。喜歡陽光,能耐半陰,它的適應性好,耐乾旱,耐嚴寒。
Ⅵ 丁香花的植物特性是怎樣的
丁香是熱帶植物,有常綠喬木和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三種。高大的喬木生於樹回林之中,低矮的灌答木則栽培在庭院之內。那青翠欲滴的綠葉,那淡紅或淡紫的花朵,芳香濃郁,沁人心脾,使人倍感大自然賦予的溫馨。
由於丁香有辛香氣味,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雲:「郎官日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其氣芬芳。」雞舌香即丁香。丁香既是較佳的調味品,又是提煉高級化妝品的原料。非洲的坦尚尼亞因所產的丁香居世界之冠,其質地優良,色澤極佳,顆粒均勻,氣味芳香,在國際市場上久享盛譽,故有「丁香之國」的美稱。我國於1978年引進栽種於海南,目前已繁殖至第四代苗木,經鑒定其化學成分和結果期與原產地無差異。
丁香花
丁香花為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之花蕾。原產馬來群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有栽培。於9月至翌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採收,除去花梗,曬干,入葯稱「丁香」。
Ⅶ 丁香花的特點
丁香又名「百結」,原產我國,系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葉似茉莉,其花為紫色,後幾經培育,又有白色、紅色等品種問世。丁香盡管姿容娟柔,但卻毫不嬌慣,極為耐旱,即使長時間不下雨,照樣也能存活。雖然性喜沃土,但要植於貧瘠之地,照樣也能茁壯生長,生命力可謂強矣。據考證,丁香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曹植,就曾在《妾薄命》中說;「御印浥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青五味雜香。」雞舌,即丁香的別名,可見此花歷史悠久。
歷代詩人對丁香的吟詠,更為這百結之花增添了無限情韻。杜甫的《丁香》五律,便是較早的一篇:「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後,庶使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如果說杜甫此詩是借花寄寓,那麼陸龜蒙的《丁香》七絕則是托物抒懷:「悠悠江上無人問,十年雲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從放枝頭散誕春。」元人無好問的《賦瓶中雜花》,也是詠丁香的佳作;「香中人道睡香濃,誰信丁香嗅味同。一樹百枝千萬結,更應熏染費春工。」明人許邦才的《丁香花》則有自己的特點:「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詩人通過想像,把昔日美女蘇小小與眼前名卉丁香花聯系起來,富於情韻。清人劉大櫆熱情贊美說;「君不見,此花含吐如瓶瓴,欲開不開殊有情。一夜東風起萍末,紛紛霰雪鋪檐楹。」丁香花清香宜人,花團錦簇,外朴而內秀,不獨花色明麗,又兼香氣郁夏,具有「花中君子」之美譽。
葯用: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腎經。
功效應用
1,溫中降逆:主治胃寒嘔吐呃逆;或中焦虛寒,吐瀉食少,每與溫中止嘔葯同用。
2,溫腎助陽:適用於腎陽不足,下元虛冷,男子陽痿尿頻,女子寒濕帶下等。
科別 木犀科
學名:Syringa oblata
別名 百結、情客
形態特徵 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序長 8厘米~20厘米或更長;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紅色或藍色。丁香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全屬約30種,中國產24種,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有栽培品種1000個以上。
繁栽要點 用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法繁殖。落葉後萌動前裸根移植,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陽處種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強修剪,通常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開出繁茂的花。
Ⅷ 丁香木有什麼用途
丁香木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宜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 ,可孤植 、叢植或在路邊 、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
個別種類可作花籬。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丁香花是我國最常見的觀賞花木之一,綻開於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
中國產於東北、華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達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叢林、山溝溪邊、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海拔300-2400米。
(8)丁香木的特點擴展閱讀:
可於春、秋兩季在室內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為佳,於3月下旬進行冷室盆播,溫度維持在10-22℃,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於3月下旬至4月初進行。
播種前需將種子在0-7℃的條件下砂藏-2個月,播後半個月即出苗,未經低溫砂藏的種子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出苗。可開溝條播,溝深3厘米左右,株行別具匠心厘米乘以10厘米。
無論室內盆播還是露地條播,當出苗後長出4-5對葉片時,即要進行分盆移栽或間苗,分盆移栽為第盆1株。露地可間苗或移栽-2次,株行別具匠心為15厘米乘以30厘米。
Ⅸ 丁香具有怎樣的特點
丁香是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內、花梗、苞片容、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
丁香的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
(9)丁香木的特點擴展閱讀:
丁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亞高山、暖溫帶至溫帶的山坡林緣、林下及寒溫帶的向陽灌叢中。其性喜陽光、溫暖、濕潤,但忌漬水,稍耐陰,也耐旱,耐寒性、抗逆性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壤之外,其它各類土壤均可正常生長。
最適宜年均溫度23~24℃,最高月平均氣溫26~27℃,最低月平均氣溫16~19℃,土壤疏鬆且肥沃,排水條件良好的園地栽植。忌在低窪地種植,否則會因園地積水引發病害高發,甚至導致全株死亡。
若在陰處或半陰處栽植,會造成生長緩慢且衰弱,開花稀少。成齡樹喜光,此時缺少光照,影響開花。1~3年生幼樹喜陰,不喜強日光暴曬,否則不利幼樹生長。
Ⅹ 丁香木是什麼,,,,,,,,,,
丁香木:屬樟料植物,帶有獨特的香味,木質堅硬清香,長年有清香之味,是木雕用料的佳品.很多工藝品也採用丁香木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