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園國自然

丁香園國自然

發布時間: 2022-12-30 05:25:24

① 太陽島有哪些地方好玩美麗的景點

太陽島從2003年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整治改造,一個「廣漠、大氣、壯觀」的全新太陽島即將呈現給中外遊人:獨具特色、細軟金黃的陽光沙灘,給人以北國海濱的感受,是享受「野浴」和暢游的最佳去處;島上鬱郁蔥蔥的白樺林、木質的歐式別墅把你帶入童話般的世界;俄羅斯風情小鎮則彰顯著歷史、文化、風情、休閑的魅力,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昔日太陽島醇厚的俄羅斯風情;趙朴初題寫的「太陽島」三個虯勁大字的太陽石已成為太陽島標志性景觀之一;音樂名人堤為素有「音樂之城」的哈爾濱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鹿苑、松鼠島更為遊人和孩子們提供親近自然,關愛動物的理想場所;東北抗聯紀念園是東北最大的抗日教育和紀念基地;由「悠悠牧羊曲」等6座雪雕精品模擬雕塑為主景的雪雕藝術園,再現了「都市雪鄉」的迷人景色;還有荷花湖、水閣雲天、避雨長廊、花卉園、丁香園、中日友誼園、濕地植物觀賞區、自然生態保護觀賞區、於志學美術館、太陽島藝術館、俄羅斯民間藝術收藏館、太陽島冰雪藝術館、網球俱樂部、卡丁賽車場等人文、自然景觀和游樂項目,也都以其特有的原野自然風光、濃郁的歐陸風情、太陽文化、冰雪藝術、北方文化,向遊人展示著獨具的個性和魅力,使人流連忘返。 哈爾濱市是冰雪藝術的搖籃,太陽島雪博會是全國雪雕藝術的發源地,經過20餘年的發展與延續現已成為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國開展最早.規模最大和藝術水平最高的雪雕盛會,太陽島雪博會曾涌現出」萬馬奔騰」.」悠悠牧羊曲」.」東君出巡」等一大批令人嘆為觀止的優秀雪雕作品,是世界著名的雪雕節之一. 冬季的太陽島是一個冰晶雪潔.玉樹銀花.浪漫夢幻的童話世界,被譽為」都市雪鄉」;一年一度的太陽島雪博會以巧奪天工的冰雪藝術.精美絕倫的雪塑冰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奇特刺激的娛樂項目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使遊人陶醉於縱情賞雪.戲雪.踏青.沐雪的無窮樂趣之中.2005年12月中旬至2006年2月末,太陽島將舉辦第十八屆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集藝術性.觀賞性.參與性.娛樂性.趣味性.刺激性於一體,將使您融入到變幻多姿.璀璨壯麗的冰雪奇觀之中,圓您一個如醉如幻的冰雪夢。
太陽島公園景區
太陽島公園是太陽島[1]上最主要的景區。園內有天鵝湖、太陽瀑、水閣雲天、松鼠島等景觀,是娛樂和休閑的最佳場所。 太陽石
太陽石1979年,著名歌唱家鄭緒嵐一曲《太陽島上》讓太陽島名揚海內外。當年來太陽島觀光旅遊者驟增,當遊人乘舟登島後,都要問:「太陽島在哪裡?」於是太陽島風景區建設指揮部決定立一塊石碑以示遊人。當年他們從紅太陽展覽館(現在的黑龍江省展覽館)運來一塊石碑,立在米尼阿久爾西餐廳旁邊並刻上「太陽島」三個字。 在太陽島綜合整治三期改造工程期間,哈爾濱市文聯組織眾多的文學藝術家尋找一塊與太陽島渾然一體的巨石,最終選定今天的「太陽石」。 太陽石長7.5米,厚2米,高4.3米,重150噸。原位於阿什河邊,西泉眼風景區內。太陽島綜合整治三期改造工程期間運往太陽島。現矗立於太陽島公園正門口,石上「太陽島」是由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先生於1984年為哈爾濱日報太陽島文學副刊題寫「太陽島」刊頭時所題寫的三字。 相傳,太陽石為太上老君煉丹時遺落的仙丹。金太祖少年時,在石上磨刀勵志;成年時,與將領在石上劃灰議事(當時金朝軍隊作戰之前高級將領的軍事會議,以灰土當紙,樹枝做筆,勾勒進軍線路圖,會後將灰一抹不留痕跡),滅遼攻宋;東北抗日聯軍李兆麟將軍曾率人在此休息過,有「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說法。當然,這些說法均為民間傳說,無官方考證。不過,這也正說明太陽石被當地百姓認為是一顆奇石。 水閣雲天 水閣雲天主要是水和白樺
做水閣雲天的主要的景觀是柳和白樺水閣雲天是太陽島公園內最為經典的景觀之一,建於1980年,1981年完工,主景面積1515平方米。「水閣雲天」四字由黑龍江省原省長陳雷題寫。在2005年的三期改造工程中,水閣雲天景區由中式改造為歐式風格。 「水」即太陽湖,為人工湖,是由哈爾濱市市民在1980年五一勞動節期間義務勞動挖出的。挖出的土方堆積形成了太陽島內另外一處重要景觀——太陽山。 「閣」採用現代園林造景手法,融合歐式建築風格,依水建成長廊、連廊、方閣三個部分。方閣為兩層,平水而起,有54個黑色貼面大理石柱。 「閣」以及湖岸上的垂柳倒映於「水」中,形成「亭橋映柳」的景觀,令人贊嘆。 松鼠島 松鼠島,顧名思義,島上散養著人工馴化的松鼠近2000隻。2006年6月,太陽島公園又從遼寧省山區新引進600餘只松鼠,使得島內的松鼠數量進一步增加。目前是黑龍江省最大的松鼠觀賞、馴養和科普基地。 松鼠島佔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位於太陽島風景區圍堤內北部,四面環水、地勢起伏,由三個小島組成,小島之間以仿木棧橋連接,周邊設置了防止松鼠逃逸的玻璃圍牆。島內樹木豐茂,一些樹上搭建木製的松鼠窩,遍於松鼠棲息。此外,島上還有很多孔洞式園林小品和大型擬木、擬石景觀。 鹿苑 鹿苑佔地面積6.2萬平方米,建有2700平方米的人工湖,放養著人工馴養的梅花鹿30餘只。苑內有一座歐式建築風格的宣教館,設有鹿文化、鹿科技、自然館、鹿產品展銷等四個展區。 太陽瀑
太陽瀑布和亭子太陽瀑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長132米,高7米。太陽瀑是太陽島綜合整治三期改造工程新增的人造景觀,原址為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外語部所在地。人工瀑布飛揚直下,雖比不上自然的壯觀,但依然給人一種氣勢。瀑布山洞內是一座設計獨特的長廊,長廊內有仿自然的溶洞。 新潟友誼園 作為姊妹城市的新潟市長的名被刻新潟友誼園,原名日本園,是為紀念中國哈爾濱、日本新潟兩市締結友好城市十周年而建,於1989年9月1日正式落成對外開放。該園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是典型的回遊式日本庭園。 園中有一座日式建築風格的中日友好紀念館,館內有日本風格的展廳、水屋、茶室、和室、地鋪榻榻米等。園中設有一些仿日本著名景觀修建的小景觀,如曲橋(仿白山公園的木製異形橋)、葫蘆池(象徵日本海)、萬代橋(新潟市的象徵)等,此外還有人工溪流、假山、日式涼亭、洗手缽、井戶、石燈等小作品。園中草坪中矗立著中日友好紀念碑。 天鵝湖
天鵝湖位於太陽島公園的北部,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由濕地和蘆葦構成。利用原有的地勢和植被,為天鵝營造棲息環境。湖內主要散養黑天鵝、大天鵝、小天鵝、飛鴨、灰雁等。經二三期改造後,天鵝湖的面積進一步擴大,天鵝數量也增多。2006年先後引進了12隻天鵝,其中4隻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黑天鵝,8隻白天鵝。 花卉園 花卉園佔地7萬平方米,是中國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花卉基地,共栽植39個品種,12種色調的20餘萬株花卉。 該園的設計借鑒加拿大布查得花園的造園風格,運用西式傳統和現代的造園理念和手法,花卉在園林中的造景功能得到充分發揮。花卉園由北至南,按順時針方向,依照黃道十二宮劃分為12個花苑。 丁香園 丁香園建於1996年,佔地1.2萬平方米。丁香花為哈爾濱市市花,在哈爾濱的花期一般為5月到7月。在丁香園內栽有12個品種上千株丁香,其中有紫丁香、白丁香、暴馬丁香、北京丁香、紅丁香、小葉丁香、遼東丁香、什錦丁香等。同時為了給太陽島上的鳥類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丁香園中還築有鳥巢100多個。 冰雪藝術館 冰雪藝術館建於2000年,是大連冷凍機股份有限公司與太陽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投資建成的,佔地5000平方米。館內凈高7米,內有冰景100餘件,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室內冰雪藝術場館。館內冰景以松花江天然冰和人工雪為材料。該館的意義在於,使得在冬季才有的冰雪景觀,可以在春、夏、秋三季的室內實現。館內主要分為五個景區: 古韻生輝:藉助敦煌壁畫、龍門石窟、大同雕刻、大足石刻等中國遠古藝術,展現北魏時期的文化,表現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歷史。 梅園賞雪:反映中國悠久的造園藝術,把植物與冰雪造園相結合,營造出「雖有人做,宛若天開」的美麗景色。這個景區的作品主要是仿照中國的名勝古跡,如天壇祈年殿、長城、華表、長廊、龍舫、梅亭等。 北疆冬趣:這個景區主要通過冰雪作品反映黑龍江省本土文化與風俗,作品描述了黑龍江省特有的林海雪原和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以及黑龍江省內寶貴的野生動物、植物資源。 玉海龍宮:這個景區的特點是參與性、互動性強,有大河馬滑梯、彩冰迷宮、大龍宮等參與性內容。 異國風情:這一景區通過冰雪作品表現一些世界著名古跡、文化遺產以及國外著名景觀。如泰國皇宮、印度神像、羅馬藝術廣場等。 2007年年初,冰雪藝術館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重新裝修、藝術燈飾布設和冰雪景觀重新雕制,又新增33件冰雕雪塑,以哈爾濱風情為主題,通過冰雪作品表現哈爾濱的著名景觀和標志性建築,如中央大街、極樂寺、聖·尼古拉教堂等。總用冰量達到6000立方米。 東北抗聯紀念園 東北抗聯紀念位於太陽島圍堤內靠近東部地域,為紀念東北抗日聯軍修建,如今已成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抗日戰爭教育和紀念基地。紀念園面積為3.6萬平方米,以抗聯戰士組雕、湖水和草地為核心,表現風格不同於以往庄嚴肅穆的紀念模式,通過主題雕塑、抗聯營地和起伏的地形、樹木、流水、巨石等景觀相結合,再現白山黑水間的抗日戰場。 在紀念園中,一顆造型奇特的大樹被稱為「抗聯樹」。該樹是北方名貴樹種糖槭,樹齡80餘年。此樹樹干雖已枯乾,但其軀干處已長出新的子樹。子樹枝繁葉茂,鬱郁蔥蔥,以此象徵著抗連英雄雖已故去,但革命的火種世代延續,抗連精神永垂不朽。 避雨長廊 避雨長廊避雨長廊面積320平方米,建築以白色為基調,歐式風格。位於太陽湖邊,與水閣雲天相呼應。 雪雕藝術園 雪雕藝術園在公園內芳翠園原址上建設,佔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通過漢白玉等白色建築材料模仿白雪,以2002年第15屆雪博會主塑「悠悠牧羊曲」為主景,再現都市雪鄉的迷人景色。 俄羅斯展館 俄羅斯藝術展覽館位於公園內東北部,使用面積1742平方米,展覽館建築及周邊園林環境均為俄羅斯風格。展館突出哈爾濱與俄羅斯的地域優勢及文化互動的特徵,具有民間收藏館淳樸的展示空間及陳列風格。俄羅斯藝術展覽館藏品4000餘件,展品1200餘件,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私人收藏展覽館。主要設常設展區、暫設展區、藝術交流創作演示區三個展區。 從1989年到現在,始終致力於中俄兩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劉明秀先生收集了3000件俄羅斯藝術品,並因此多次得到俄羅斯政府的獎勵,也被中俄媒體譽為中俄兩國民間文化的使者。 北方民藝精品館 北方民藝精品館是哈爾濱攝影師、樺皮工藝畫大師劉恆甫自己創辦的。劉恆甫自籌300萬元人民幣開館,每年投入100萬元人民幣作為展館的養護資金。目前對公眾免費開放。 該館匯集了近千件藝術品,主要包括劉恆甫收集的中國雕塑大師於慶成的作品、木雕、白樺藝術、泥雕、北方綜藝、薩滿文化、俄羅斯和鄂倫春象牙雕等。 於志學美術館 於志學美術館是於2003年由哈爾濱市政府為於志學先生建立的哈爾濱市第一座個人美術館,於志學先生是黑龍江省畫院榮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著名國畫家,是冰雪山水畫創始人、冰雪畫派領軍人。 哈爾濱市政府為表彰於志學為哈爾濱冰雪文化所做的巨大貢獻,協助於志學建立了於志學美術館。美術館由兩棟歐式風格建築組成,與俄羅斯風情小鎮和羅馬花園相鄰並互相依託。美術館共分三層,佔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900平方米。 於志學美術館是一個非營利、不收門票、對公眾和社會開放的永久性美術館,自2004年正式開放以來,已接待中外參觀者近4萬餘人,舉辦國內外展覽30餘場。 美術館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共分三層,設有四個展廳,主要陳列於志學和其他冰雪畫派成員的作品,如《塞外風光》、《長征萬里圖》等。美術館另附設有文物陳列室、學術報告廳、榮譽室、圖書室和檔案室。 美術館二期工程時將對美術館外形及周圍環境進行改造,增加相應的功能和配套設施,使之更符合現代化美術館的要求。內部展廳也將進一步擴大並豐富內容,將增加全國當代名家作品展及「中華薈萃」、「文房四寶堂」、「友情齋」等堂室。 俄羅斯風情小鎮
俄羅斯風情小鎮位於太陽島風景區南部,緊鄰松花江,與中央大街和斯大林公園遙相呼應,佔地面積10萬余平方米。由松花江南岸哈爾濱老城區抵達小鎮乘船需10分鍾,開車大概20分鍾。 小鎮是一座俄式風情極濃的旅遊休閑小鎮,其特色在於,在中國境內,營造出一種出境旅遊的感覺。都是獨一無二的。整個小鎮由27座彰顯20世紀初純朴的俄羅斯風格的別墅、民宅構成。這些建築按照原有的俄式風格加以相應的維修,最大限度低保持原貌。此外,小鎮中還建有廣場、雕塑、演藝大廳、重建的米尼阿久爾西餐廳等標志性俄式建築和設施,使小鎮的結構更加完整。這些具有俄羅斯民間格調的別墅群體不僅是在中國境內是出現較早的,在俄羅斯也極為罕見,具有很高的建築學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是哈爾濱乃至整個近代中國建築中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2009年第二十二屆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 本屆雪博會以「雪舞太陽島,歡樂中國行」為主題,以及具原創性的雪雕作品和文娛互動項目,展現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及新中國的嶄新成就和面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堅持寓豐富文化內涵於亮麗雪塑景觀之中觀賞性與互動性並重的策劃理念,力求形成東西方共融的總體藝術效果。 本屆雪博會佔地45萬平方米,冰雪用量17萬立方米,規劃了七大景區,分別為: 第一景區:福虎迎春 是進入景區的主要通道,入口處的兩個巨型雪建築,展現了本屆雪博會的主題及景區標志,鑲嵌其中的LED彩屏讓靜態的雪雕充滿感動,這是本屆雪博會的一大亮點,道路沿途布置得紅旗,燈籠及雪塑瑞虎,四合大鼓,遊客可在此欣賞到盛大的擊鼓表演,並可擊鼓祈福,烘托出了熱情喜慶的節日氣氛,讓人感受盛世中華的激情豪邁。 第二景區:盛世華章 是本屆雪博會的核心景區,以中國歷史沿線為主線,以全景畫的方式,從不同角度展現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以強烈的中國元素和中國樣式的雪雕來營造獨特的景觀氛圍,書法竹簡造型的「和福壁」「到福字」「福地」等雪塑景觀,使遊人體會到濃郁的中國主題氛圍和中國人文藝術的博大精深。 第三景區:世象博覽 是以雪立方為空間框架,內部為歷屆世博會介紹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概況,以冰雪沙盤、巨型雪幕互動投影等妙趣橫生的展項,向中外遊客形象展示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以及黑龍江館「冰雪讓我們與眾不同」的主題。 第四景區:和諧世界 景區內將展示第十六屆全國雪雕比賽和第十五屆國際雪雕比賽作品,特邀請俄羅斯藝術家雕刻的作品和歷屆雪博會國內外主題經典雪雕作品,為參賽選手提供交流、借鑒、互動的機會,使中外遊客感受哈爾濱人的友善、包容與溫暖。 第五景區:鍾世增華 是本屆雪博會開幕式和大型活動典禮區域,其主塑勇誇張變形的手法表達中華民族騰飛,用九匹象徵祖國騰飛與奮進的駿馬雕塑、歡快的人物,天壇和祥雲等寓意偉大祖國日新月異,國泰民安,幸福祥和。 第六景區:歡冰雪躍 是雪上互動娛樂區,包括冰上競技有獎游戲區,冰雪迷宮,冰雪滑梯、電動旅行車,雪地摩托等項目,營造人人都能忘我參與其間的狂歡氛圍,體驗雪地旅遊快感。 第七景區:光前裕後 由20組以「中華崛起」、「歡樂和諧」為題材的全省雪雕比賽作品組成,讓遊客在經歷了前面景區的賞心悅目、高潮迭起之後步入舒緩與回味階段,使人依依不捨,流連忘返。 本屆雪博會的各項特色活動,立足於更高起點,在吸取歷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提檔升級。
編輯本段二.上海市黃浦江太陽島
太陽島原名泖島,位於黃浦江上游,四周連接泖河、太浦河、澱山湖、黃浦江、太湖流域,是三大水域來往船隻的重要地標。它形似梭子,河水常年川流不息,宛如在為歷史織布,為文明織錠成型。上海文明始於三泖九峰,泖島便是其中的一顆明珠。遠至中國西周時代,島上已有人類生活的遺跡,其後經歷了春秋戰國、兩漢盛唐的商旅墨客在此雲集,許多名人,如:王安石、朱熹、董其昌、林則徐等都曾在島上留下歷史的姿影。歲月崢嶸,滄海桑田,跟世上萬物一樣,泖島曾經一度遭逢戰爭洗禮,倫為不毛之地,無可奈何的讓歷史埋積在地方的記憶里。 1993年新加坡國際元立集團投資1.2億美金開始整體規劃與興建,重新賦予現代詮釋,短短三年,太陽島已被開發成為一個國際休閑產業的明日之星、現代傳奇。太陽島高爾夫溫泉度假區坐落在上海青浦區沈巷鎮美麗的泖河之中,它集山水之美、園林之幽和遺跡之珍為一體。是個風景悠然而富有情趣的旅遊度假勝地。如今的太陽島是一座集高爾夫球場、旅遊、溫泉、休閑、運動、商務、文化、藝術為一體的國際級多功能旅遊度假區。距離上海虹橋國際機場42公里,離上海市區55公里。由上海市區沿滬青平高速直達太陽島只需55分鍾的車程。全島總面積160公頃,約2400畝土地。東西寬700米,南北長4公里,環島一周達10公里。目前島上設有36洞高爾夫球場,30個發球的高爾夫練習場、會員俱樂部、國際會議中心、度假村、天然溫泉保健中心、運動與娛樂館、DISCO舞廳、KTV、水上樂園、文化廣場、遛馬俱樂部、文化美食街等一系列休閑娛樂項目。
編輯本段三.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太陽島
太陽島—— 大洲。位於閩江上游與夏道鎮隔水相望,島長1950米,寬約300米總面積
38.46公頃,江岸線 5.16公里分內港外港,外港面寬約700米,內港寬300 -400米,河床深直, 水流平緩,是開展水上游樂的理想基地,距離南平市區僅15公里,現已開發了跑馬、射擊、跳傘、快艇、卡丁車、燒烤等20餘個游樂項目。 鄭成功紀念堂 鄭成功紀念堂。位於大洲島古樟樹下,為當地村民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大洲設水寨操練水兵抗擊清兵而建,至今仍保持鄭成功威武的風貌。 水師炮台 水師炮台。位於大洲島尾,該炮台相傳為明末鄭成功在大洲設水寨操練水兵抗擊清兵而建,目前尚存一威武銅炮,彷彿在向遊人訴說著那段英雄的歲月。
編輯本段四.玻利維亞的的喀喀湖太陽島
太陽島(Sol, Isla del )亦稱的的喀喀島(Isla de Titicaca)。 玻利維亞的的喀喀湖中島嶼。面積14.3平方公里(5.5平方哩),是的的喀喀湖最大的島嶼,與月亮島相望。在哥倫布以前時期是安地斯山脈東部居民區的重要中心。因島上的太陽廟得名。相傳廟址為印加王朝創始人芒科•卡帕克(Manco Capac)和瑪瑪•奧柳(Mama Ocllo)被太陽神派遣到地球上來的著陸地。島上有保存完好的印加古王宮,也有些失修的印加粗石工程。人口約1806(1976)。
太陽島活動
1、雪雕游園會 一年一度的雪雕游園會就是在太陽島舉辦,一到冬季,一座座造型各異的雪塑製品,競相展現在遊人面前,給島上的冬季增添了無限生機。 2、哈爾濱雪雕藝術博覽會 哈爾濱雪雕藝術博覽會每年都在太陽島舉辦。江上則開展滑冰橇、乘冰帆、溜冰、打冰球等冰上運動。
太陽島交通
遊客可乘101、102、103路電車,13、79路公共汽車,再轉乘遊船(有索道,往返20元)可直達景點。旅遊專線車在友誼路沿松花江公路大橋可直達太陽島。 太陽島住宿 哈爾濱的旅館服務業非常發達,有數十個涉外酒店,上百個星級賓館,各色中小旅館、招待所不計其數,可滿足中外遊客各種需要。 市內的星級賓館均設施齊全,豪華舒適,當然房價不菲。所以,對於大多數自助旅遊者或背包族來說,某些服務良好、環境優雅的中小旅館、招待所,房價低廉,方便實惠,應是更好的選擇。 太陽島美食 來到哈爾濱,正宗的俄羅斯大餐是千萬不容錯過的。此外,吃熊掌,嘗飛龍,品「三花」,啖猴頭,盡品山珍,遍嘗佳餚,也是盡興旅遊哈爾濱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福泰樓、北來順、華梅西餐廳、江南春、 西格瑪食府、福成肥牛火鍋城、老都一處餃子館、東方餃子王、吳記醬骨頭燉菜館等都是哈爾濱著名的特色餐館。 太陽島 娛樂: 到太陽島上打雪橇、抽冰尜、乘冰帆、堆雪人、坐馬拉爬犁等,冰雪游樂活動十分豐富。 最近太陽島風景區又新增環島水上生態游項目,可乘船環游美麗的太陽島,感受別樣風情,線路有兩條:短線船費30元/人;長線船費60元/人,10月15日前試營業期間船費半價!

② 哈爾濱太陽島都有什麼景區

1、松鼠島,松鼠島佔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位於太陽島風景區圍堤內北部,四面環水回、地勢起伏,由答三個小島組成,小島之間以仿木棧橋連接,周邊設置了防止松鼠逃逸的玻璃圍牆。島內樹木豐茂,一些樹上搭建木製的松鼠窩,遍於松鼠棲息。

2、天鵝湖位於太陽島公園北部,湖面佔地1.2公頃 ,散養著黑天鵝、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綠頭鴨、鴻雁、灰雁等游禽。

3、太陽島花卉園位於1號門北側,佔地7公頃,是東北三省最具規模的花卉基地。花卉園內有牡丹、芍葯等39個品種、12種色調的北方稀有名貴花卉20餘萬株。

4、東北抗聯紀念園位於太陽島圍堤內靠近東部地域,為紀念東北抗日聯軍修建,已成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抗日戰爭教育和紀念基地。紀念園面積為3.6萬平方米,以抗聯戰士組雕、湖水和草地為核心,表現風格不同於以往庄嚴肅穆的紀念模式。

5、冰雪藝術館建於2000年,是大連冷凍機股份有限公司與太陽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投資建成的,佔地5000平方米內凈高7米,內有冰景100餘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室內冰雪藝術場館。

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可以查詢嗎

自然科學基金的申請書是不公開的,不能查詢。

④ 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中過的可以在網上下嗎

如果是申請面上項目可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上下載表格自行填寫,申請其他的項目基金只能在線填寫。需要在你的依託單位申請一個可以登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的號碼,密碼自己修改,憑號碼和密碼在線填寫和提交。

⑤ 碩士能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嗎 丁香園

當然可以,只要你有基礎,有創新,碩士中基金很正常的!

⑥ 北京植物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植物園區
牡丹園
牡丹園位於卧佛寺路西側,南鄰溫室區,北接海棠栒子園,面積約4.5公頃。主要任務是收集牡丹品種,保存牡丹種質資源,培育和推廣良種,以及普及牡丹分布、分類、遺傳育種、栽培管理知識。園內收集栽植牡丹262個品種3229株,芍葯220種、6568株,分別引種自山東菏澤的趙樓、李集、何樓、洪廟、鄧庄以及河南洛陽和甘肅天水等地,為北京規模最大,品種、數量最多的牡丹專類花園。牡丹園的設計採取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借勢造園。植物栽培採用喬、灌、草復層混交,疏林結構,自然群落的方式,以原有油松為基調樹種,保留古老樹木並把它們組織到綠化中去。此種設計滿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曬的生物學特性需要。
牡丹園南入口處有三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國槐。北側台地建有六角一座。中部一漢白玉牡丹仙子雕塑側卧於花叢翠竹中。雕塑附近矗一組山石,上鐫「粉雪千堆」四字。
園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燒瓷壁畫,壁畫長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於《聊齋志異》中「葛巾·玉版」篇。壁畫對面為一兩層閣樓,名為「群芳閣」。
芍葯園
位於牡丹園西部,園內於西北高坡處建紅柱朱頂「挽香亭」一座,並點綴有仿木花架、浩態狂香石、醉露台等小品。利用地勢改造,形成芍葯畿、倚紅坡和精品賞花區,在較小的面積內,創造了富於變化的賞花空間,展現了芍葯花獨特的觀賞性,形成專類芍葯園規模。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個品種,種植了3568株芍葯。

佔地面積0.6公頃,以水池瀑布、假山和中國古典園林式建築「玉蘭山居」統領全局,突出自然風格和植物造景,以木蘭科植物為主景樹,並栽培牡丹品種200餘個、芍葯30餘個。
月季園
該園位於植物園東部南端,南鄰香頤路,北靠楊樹區,西至植物園南門,東到植物園東南門,總面積7公頃,建成於1993年5月。
月季園以展示不同類型月季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配置形式為主,注重整體效果,既是月季專類園,又是新優園林展示區。採用沉床式設計,軸線布局嚴整,中部是音樂噴泉廣場。廣場為沉床式,圓形,直徑40米,面積1256平方米。中間為暗設的噴泉,噴水高達7米。沉床落差5米,上寬下窄,以三層月季花形圖案鋪裝的緩坡台地式花環,逐漸向底部過渡。三層最大直徑90米,面積5102.5平方米。沉床周邊是以疏林草地為基調的賞花區。
月季園除展示各種月季外,還配植有新優植物金山、金焰綉線菊、紫葉矮櫻等15種。
木蘭園
丁香園
位於卧佛寺前坡路西側,南接海棠栒子園,與宿根花卉園隔路相望。1957年始建,1959年建成,面積0.84公頃。此園北部,以高約5米的擋土牆為屏障,形成了背風向陽的生態環境。木蘭園採取規則式的設計手法,布局整齊,園路十字對稱,中心一長方形水池,東西主軸線上置兩個帶狀花壇。沿綠籬以十字對稱的種植手法分隔空間。水池四面的草坪上各植一株青蘭,白玉蘭、紫玉蘭散植在綠籬後的草坪上。草坪上還栽植了華北落葉松、白皮鬆等針葉樹,以增加冬季綠色景觀。北部背風向陽,靠山坡栽植了大葉黃楊、廣玉蘭、蚊母等幾種常綠闊葉樹。南半部的草地上,1993年栽植了自美國引種的新優植物紅王子錦帶、金邊紫葉小檗、雪山八仙花、貝雷茶條槭、花葉錦帶、金葉西洋山梅花、歐洲衛矛、金葉風箱果等。南下坡還種植了紫葉稠李、金葉接骨木等。本園收集栽植了木蘭14種,118株,其中珍貴品種有黃山玉蘭、望春玉蘭、二喬玉蘭、寶華玉蘭、凸頭玉蘭。南下坡有長春玉蘭、紫玉蘭等。每年4月初,木蘭盛開。
桃花園
桃花園建於1983年,佔地面積4.2公頃,截止到2014年末,已收集展示觀賞桃花60餘個品種5000餘株,是世界上收集觀賞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桃花園的觀賞桃花,從樹型上分有直枝桃類、帚桃類、壽星桃和垂枝桃類。從花型上看有單瓣型、梅花型、月季型、牡丹型和菊花型。主要品種有白花山碧桃、碧桃、絳桃、緋桃、紫葉桃、二色桃、人面桃、垂枝桃、壽星桃、灑金桃、菊花桃等品種。桃花花期自四月初一直開到五月初。
丁香園
丁香園佔地3.5公頃,始建於是1958年。已收集丁香20餘種(包括變種和品種)1000餘株,主要有白丁香、紫丁香、蘭丁香、小葉丁香、佛手丁香、花葉丁香、遼東丁香、喜馬拉雅丁香、四川丁香、朝鮮白丁香、裂葉丁香、日本丁香、北京丁香、毛葉丁香、暴馬丁香、垂枝北京丁香、什錦丁香,紫萼丁香、紅丁香等。

由於種類較多,每年四、五月間丁香花觀賞期達月余。丁香園與碧桃園既是完整的一個觀賞植物區,又以植物分割成相對獨立的兩個空間。園林設計均採用大面積疏林草地的手法,中心為視野開闊的大草坪 ,四周地形略有起伏。以疏林的形式配植了油松、法桐、垂柳、毛白楊等骨幹樹種,鄰緣樹配置了白樺、小葉椴、雪松等樹叢或孤立樹。在林間大喬木間與園林沿線上,成組、團式種植了大片的碧桃或丁香,少則七八株,多則二、三十株,總數在千株以上。四月中旬後,丁香碧桃園萬花齊放,成為北京桃花節觀賞碧桃的主要景區。
海棠園
北京植物園海棠園是中國最大的,收集海棠品種最多的海棠專類園,總面積31700平米,共展示海棠種和品種共八十餘個,八百多株。
整個海棠園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面借天然的西山做為背景屏障。園區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做出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地形結構。
一期建成的東區偏中國傳統古典園林特色,景觀緊湊精緻。借取「只恐風日損芳菲,乞借春陰護海棠」的詩意,建有一座清式風格的小木亭,名曰「乞陰亭」。以亭為中心,鵝卵石鋪就的花溪路蜿蜒通向南邊的落霞坡和西面的綴紅坪。各種形狀各異的海棠詩詞石刻或立或卧於海棠花叢中。
二期建成的西區現代感十足,綠絨毯般的大草坪十分開闊,更多的海棠品種在這里匯集。在制高點建有一座現代風格的木亭及觀景平台,在青山構建的天然背景下,既可觀望西區的繁花點點,也可俯瞰東區的梅林盛景。
春天一過,海棠各種顏色形狀各異的果實的出現也讓海棠園成為觀賞點,密密匝匝的果實布滿枝頭,可持續觀賞至冬季。
紫薇園
紫薇園於2006年建成,佔地1公頃,以收集紫薇品種為主,同時栽植展示夏季開花的各類喬木、灌木和花卉。園中種植紫薇古樁41株,合歡、龍柏等大喬木90株,灌木2300餘株,鋪草坪5300平方米。該園依水而建,有林蔭休閑廣場和木亭供遊客休息,各類喬木、灌木和草花加強了以紫薇為主體的夏花植物。
玉簪園
玉簪園於2006年建成,面積約3000平方米,收集展示玉簪品種79個3000餘墩。玉簪園內,各種喬木、灌木形成適合玉簪生長的林蔭地,蜿蜒穿行的小路將不同品種的玉簪自然分隔,同時配植了蛇莓、小葉蔓長春、麥冬等其它耐蔭地被,還在外圍種植了金葉連翹作為花籬,進一步豐富了該園的景觀。玉簪園內植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是一處將觀賞與休憩功能相結合的專類園。
梅園
梅花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在中國栽培歷史極其悠久。梅園是正在建設中的以栽植、欣賞梅花為主要功能的專類園。梅園始建於2003年,佔地6.1公頃,分5個區域:入口區、水景觀光區、山林游賞區、庭院精品區、退谷訪勝區。本園利用櫻桃溝三面環山、北陰向陽的獨特小氣候栽種抗寒梅花20餘個品種,有垂枝梅、單杏梅、豐後梅、美人梅、綠萼梅、重瓣跳枝梅等。
櫻桃溝
位於卧佛寺西北,又名「退谷」「周家花園」,因富於野趣而著稱。櫻桃溝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是北京近郊一處生態功能健全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在這里蔚然成林,還栽有玉鈴花、青檀、紅松等珍稀瀕危植物;「紅葉招鳥」工程更是為保護區重點工作。
樹木園
樹木園是北京植物園內最大的專類園,佔地44.9公頃。分為銀杏松柏區、木蘭小檗區、泡桐白蠟區、槭樹薔薇區、椴樹楊柳區、懸鈴木麻櫟區等六個分區。已定植 400餘種近萬株樹木。這里有大片的緩坡草坪和引自全國各地的園林植物以及來自異國他鄉的海棠、櫻花和松柏、楓樹等。
絢秋苑
絢秋苑佔地6.16公頃,是北京市植物園樹木園的一個分區,該區種植了16個屬23個種的植物。寫秋坪景區以大草坪為中心,環以起伏的地形與錯落有致的植物群落,主要種植銀杏、欒樹、元寶楓等喬木,配以觀葉、觀果灌木和松柏、菊花。澄碧湖景區平湖長汀,清雅、明麗;而環湖石璣臨流,綠蔭接岸,下可渡木橋,上可溯溪瀑。絢秋苑是北京市植物園重要展區之一,又是市花展的布展中心。數萬株菊花或點綴於林緣水際。
集秀園
集秀園是以栽培、展示竹子為主的專類園,亦稱竹園,建成於1986年,面積為2.6公頃。本園主要以屬進行區域劃分,以品種為單位展示。集秀園現收集竹種10餘屬50多種,分別為剛竹屬、大明竹屬、赤竹屬、矢竹屬、巴山木竹屬、箬竹屬、倭竹屬等。竹子常年青翠,松樹經冬不凋,梅花帶雪開放,具有相同的不畏嚴寒性格的三者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
草葯園
草葯園於2006年建成,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收集展示葯用植物近90種(不含品種)。草葯園內鋪設木樁石子路、紅樹皮路和汀步路近200平方米,以花境形式集中展示各類葯用植物,並結合《本草綱目》和《葯典》將所栽植葯用植物按功效分為8個分區:舒緩神經植物區、養陰潤燥植物區、清熱植物區、祛風燥濕植物區、舒筋活血植物區、理血植物區、補氣植物區和解表植物區,是人們認識和研究葯用植物的場所。
盆景
盆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八、九百年前的東漢,經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撲朔迷離的盆景藝術,並成為中國和世界上進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盆景園是北京市植物園的一個重要的展覽區,其佔地面積兩萬平方米,是中國大型盆景園之一。其分為室內展區和室外展區兩個部分,室內展區分為北方盆景展廳、精品盆景展廳、綜合展廳、流派展廳。主要展示北京及中國各地部分優秀作品。室外展區由四個庭院景區組成,以展示露地栽植的大型樁景為主,其中百年以上的盆景70餘株, 最大的是一株名為「風霜勁旅」的古裝杏樁,樹齡已達1300多年。
宿根花卉區
宿根花卉園位於卧佛寺前坡路東側,與木蘭園隔路相望。以栽植、培育、引進各種宿根花卉為主,面積1.44公頃,建成於1980年。宿根花卉園採取對稱的規則式設計,十字對稱的園路,中心置一硅化木盆景,沿十字軸線,東西向為帶狀花壇,植以多品種鳶尾、東方罌粟等。南北軸線為花壇和花台,分別種植荷包牡丹、玉簪、豐花月季、匍匐子等。在十字軸線四角以擬對稱的方式布置了花鏡,以百合科、景天科、石蒜科、菊科、鳶尾科等60餘種宿根花卉布滿其間,自春至秋花開不絕。 為了增加秋冬季景色和更好的發揮宿根花卉背景材料的作用,利用北部5米高的擋土牆形成的背風向陽的生態環境,栽植了大片竹林品種,有筠竹、甜竹、紫竹等,園中點綴了紅楓、柿子、銀杏,配置了美國香柏、雜種馬褂木、木瓜海棠、木姜子、蠟梅、平枝子以及在北京地區生長的唯一的一株杉木和10餘株日本柳杉。1993年栽種了從美國引種的優良園林樹種銀槭,紫葉矮櫻、金枝木等幾個樹種,這些植物與花台、山石、水面、土丘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類花園。 1984年,園南端建圓亭一座和一砼結構的花架,用以與水生植物園分隔,同時可供遊人小憩賞景。 宿根花卉園收集種植宿根花卉百餘種。[25-26]
水生藤本區
水生和藤本植物區佔地面積0.3公頃,收集栽培各類水生花卉和藤本植物160餘種,隸屬40屬25科。僅蓮花、睡蓮就有100多個品種,其中有「活化石」之稱的千年古蓮、象徵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象徵中日友誼的孫文蓮和中日友誼蓮以及從國外引進的巴西王蓮和中園培育的芡實新品種;藤本植物有紫藤、美國凌霄、金銀花、南蛇藤、三葉木通、抗寒葡萄和中華獼猴桃等。

景觀園區
湖區
2002年建成的植物園湖區景觀,水域面積約10餘公頃,蓄水達10多萬立方米。湖區利用地形落差巧妙地運用了疊壩、溪流及淺潭等自然方式使三湖連為一體,使湖面蜿蜒自然,移步換景。2003年北京植物園為了恢復櫻桃溝自然風景區原始風貌,又進行了北京植物園水系二期工程,使得青山綠樹間八湖爭秀,流水淙淙。尤其是斷流多年的京西名勝櫻桃溝,又重現了流水潺潺,百鳥爭鳴的景象,形成了湖、潭、池、瀑、疊水、溪流等動靜結合、大小不一、空間富有豐富變化的水景。
科普館
北京植物園科普館建於1996年底,坐落在植物園的南半部。總佔地面積0.5公頃,總建築面積2670平方米。可布展牆面近600平方米。總體分為教育區和服務區兩大部分,其中教育區分為展覽區、培訓區和參與製作區;服務區分為後勤區和休息服務區。館內由主展廳、資料室、電教室、實驗室、標本室等組成。是向人們普及植物知識、宣傳生態意識的教育基地。[29]
展覽溫室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俯視全景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國50周年的重點工程,位於植物園中軸路西側,展覽溫室於1998年3月28日動工興建,地下基礎於1998年3月底動工修建,主體鋼結構和玻璃幕牆將於1999年5月完成,2000年1月1日開始對外開放,展覽溫室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佔地5.5公頃,投資2.6億元。是亞洲最大,世界單體溫室面積最大的展覽溫室,其面積比昆明世博會溫室還大一倍。展覽溫室栽培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種熱帶亞熱帶植物,是亞洲最大的植物展覽溫室。
溫室下面是個水泥築的大花盆,花盆的深度有1到1.5米。花盆內所有的土都是1998年從東北買來的雙鴨山沼澤地區的泥漿土。在當地一個林場選定采土的區域,林場把這一區域的水抽干,再把泥漿土挖出曬干。用好幾個火車皮將土運回北京,到了植物園,用本地的沙土拼配。
展覽溫室建築設計由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承擔,以「綠葉對根的回憶」構想為設計主題,獨具匠心地設計了「根莖」交織的傾斜玻璃頂棚,彷彿一片綠葉飄落在西山腳下。展室植物布展設計由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承擔。展覽溫室劃分為四個主要展區:熱帶雨林區、沙漠植物區、四季花園和專類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種60000餘株,為群眾提供觀賞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學習科學知識、具有較高品位的游覽點。同時,又是進行園藝研究和國際交往的場所。展覽溫室工程榮獲全國第十屆優秀工程設計項目金質獎,2003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北京市第十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大型展覽溫室植物引種與設計的研究」課題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築。

歷史遺跡
卧佛寺

十方普覺寺(卧佛寺)位於北京植物園的壽安山麓。創建於唐貞觀初年,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展示著世界罕見的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卧像。寺內古樹參天花木扶疏,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卧佛殿是北京西郊卧佛寺的主要建築。走進卧佛寺,穿過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便是卧佛殿。殿內卧佛是元代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銅鑄釋迦牟尼卧像,身長5.3米重54噸。在銅佛周圍,環立著十二尊塑像,是十二圓覺。這尊塑像表現了釋迦牟尼臨終前向弟子們囑咐後事的情景。
梁啟超墓
位於植物園東環路東北的銀杏松柏區內。墓地總面積1.8公頃,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墓園,西部為附屬林地。
墓園由梁啟超之子,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設計。墓園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東西寬約90米,南北長約100米,面積4300平方米。四周環圍矮石牆,墓園內栽滿松柏。
墓園內北牆正中平台上是梁啟超及其夫人李惠仙的合葬墓。墓呈長方形,高1.08米,寬2.75米,長4.52米。墓前立著「凸」字形墓碑,碑高2.8米,寬2.18米,厚0.71米。陽面鐫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個大字。碑陰刻「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達、思禮,女適周、思順、思庄、思懿、思寧,媳林微音、李福曼,孫女任孫敬立」。碑前有75厘米高的供台,兩側各有一段帶雕飾的直角形襯牆。墓碑、墓頂及供台襯牆,均為土黃色花崗岩雕築而成,前後連接,渾然一體。墓碑沒有碑文,也沒有任何錶明墓主生平事跡的文字,這是梁啟超生前遺願。梁曾囑咐他的子女,將來行葬禮時,可立一小碑於墓前,題新會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陰記我籍貫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婦名氏、孫及外孫名,其餘浮詞不用。
梁墓於1978年2月24日由其後人梁思庄、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梁思禮全部無償交給北京植物園。移交的內容包括:土地1.8公頃、各種樹木965棵、水井1眼、亭子一座、未豎起的碑石及碑座兩套、圍牆380米。
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是中國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創作了《紅樓夢》,為了表示對曹雪芹的敬仰,擇正白旗一隅,將黃葉村藝術地再現,供遊人參觀、游覽。黃葉村佔地1.8公頃,矮籬環護,石徑蜿蜒,小巷幽深,別具風韻。村內辟菜園、葯圃、瓜棚,設石碾、石磨、轆轤、箭場、古墩,建有茶館酒肆,一派山村農家氣息。設有「河牆煙柳」、「薜蘿門巷」、「竹蘺茅肆」、「柴扉晚煙」等景點。曹雪芹紀念館分別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經歷和《紅樓夢》的成就、研究、影響,力求做到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曹雪芹紀念館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書《紅樓夢》的場景。
紀念亭
「一二·九」運動紀念亭位於保衛華北石刻對面,隔溝相望的石砌方院中,八個鎏金大字,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共青團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學聯撰寫的紀念碑文,由著名書法家劉柄森書寫。紀念亭在紀念碑南側,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和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募捐建造。
1980年6月,北京市植物園管理科櫻桃溝班工人在清除櫻桃溝溝旁的雜草時,發現溝旁的一塊大青石上刻有「保衛華北」字跡。時逢市政協主席劉導生到櫻桃溝視察,證實「保衛華北」四個字是1935年「一二·九」運動時愛國抗日的北平學生聯合會留下的。
櫻桃溝是北平學聯和民先隊在「一二·九」運動時期聯合舉辦夏令營,利用多種形式團結教育青年的地方。1936年1937年,在這里舉辦了三期夏令營,參加的青年學生達五六百人次。紀念「一二·九」運動五十周年前夕,任時中宣部部長鄧力群等人發起倡議,決定在西山櫻桃溝建立一個「一二·九」運動紀念地,以緬懷革命先烈並啟教後人。1984年12月8日下午,舉行了隆重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奠基典禮,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了「一二·九運動紀念亭」碑名,國務委員、「一二·九」運動老戰士康士恩、市政協主席劉導生為紀念亭破土奠基。
紀念亭由三座三角形小亭組成,創意是:三角形是「一二·九」運動舉辦軍事夏令營時露營帳篷的縮影。三個三角形組成一個立體的「眾」字,寓意著廣大民眾的覺醒和人民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決心。挺拔的建築線條象徵青年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大小三組建築表示革命傳統代代相傳,革命事業後繼有人

⑦ 北京植物園的丁香園里有好多白色的四瓣花,很香,是什麼花

這是太平花。 圖片http://image..com/i?wd=%CC%AB%C6%BD%BB%A8&word=%CC%AB%C6%BD%BB%A8&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m=hao123 太平花是虎耳草科、山梅花屬中的一種北方山林常見多年生落葉灌木植物,枝葉茂密,花乳黃而清香,花多朵聚集,頗為美麗。葉對生,長卵形,緣疏生鋸齒,3出脈。花5朵-9朵成總狀花序;乳白色,微芳香;花瓣4,卵圓形;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長於海拔1500m以下山坡、林地、溝谷或溪邊向陽處。喜光,稍耐蔭,較耐寒,耐乾旱,怕水濕,水浸易爛根。除定根時應在穴內施肥之外,以後可以不再施肥。每年春季發芽至開花期間,可澆水2~3次,秋後再澆一次防凍水即可,並應剪除進密的枝條,以利於來年新枝的生長,宜濕潤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壤土。亦能生長在向陽的干瘠土地上,不耐積水。壽命長,可達百年以上。 適應地區:東北南部、華北、西北 太平花枝葉茂密,花乳黃而清香,花多朵聚集,頗為美麗。宜叢植於草坪、林緣、園路拐角和建築物前,也可作自然式花籬或大型花壇中心栽植材料。在古曲園林中植於假山石旁,尤為得體。太平花始植於庭院之中是在宋仁宗時期,據傳宋仁宗賜名「太平瑞聖花」,流傳至今。北京故宮御花園中所植太平花,相傳為明代遺物。陸游詩句「......宵旰至今芳聖主,淚痕空對太平花。」作者看到國家危急,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而宣洩心中的悲憤。

熱點內容
七夕碧霄遠 發布:2025-08-29 16:50:47 瀏覽:182
東西方插花特點 發布:2025-08-29 16:43:52 瀏覽:289
丹東海棠管 發布:2025-08-29 16:42:21 瀏覽:788
最有意義的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5-08-29 16:35:27 瀏覽:608
荷花的持點 發布:2025-08-29 16:13:48 瀏覽:571
玫瑰純露痘痘 發布:2025-08-29 15:48:37 瀏覽:755
焰火綠植 發布:2025-08-29 15:34:13 瀏覽:704
山地玫瑰長徒了怎麼辦 發布:2025-08-29 15:31:22 瀏覽:355
洛神玫瑰圖片 發布:2025-08-29 15:19:24 瀏覽:811
七夕戀人歌 發布:2025-08-29 14:54:24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