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花手工製作

牡丹花手工製作

發布時間: 2022-12-21 02:59:17

牡丹花怎麼折

牡丹花的折法如下:

1、准備製作材料:細皺紋紙、加厚皺紋紙、白膠水、手工專用剪刀、紙包花桿線。

2、首先取一張珊瑚紅色的細皺紋紙,裁剪出一塊小矩形,然後拉伸矩形的頂邊,在矩形下方的2/3處塗上一些膠水,將它包裹在花桿線上,皺紙的1/3需要延伸超出花桿線,然後再將包裹在花桿線上鬆散的皺紋紙緊緊裹捏。

6、之後我們需要對花瓣進行邊緣處理,要注意每一層花瓣的顏色和形狀都是一樣的,從中心向外輻射狀展開。

7、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對剪好的花瓣的頂端進行輕輕的拉伸,這樣就能呈現出一個凹形牡丹花瓣。

8、以花蕊為中心,然後我們相互錯開著把每一片花瓣均勻的粘上去,第一層粘貼成圓錐形,以此逐層粘貼。

9、在把所有的花瓣粘好以後,我們再使用酒紅色的紙剪出3片短萼片黏在牡丹花的底部,再剪3片長萼片粘在短萼片之間。

10、取一張酒紅色的紙,剪幾個寬0.6cm、長30cm的長條,塗上膠水用它來包住花朵底部的花萼,然後慢慢的將它纏繞在花莖上。

11、最後我們需要對它進行整理,讓使每片花瓣之間的距離合適,看起來自然立體,花瓣的顏色也由內而外的呈柔和過渡的漸變。

② 牡丹花怎麼折

首先准備材料
10cm正方形手工彩紙N張(如圖所示)


第十一步:開始整理花瓣。把最外層向外翻,動作要小心,用指甲頂住一點點翻,別拆散結構,也別撕壞紙張。四片都盡可能地翻出來

第十二步:開始處理第二層,先把角向外折下來,角的上端做垂直山折(捏一下即可)捏住角的上端向外翻。

最後一步:對12個角(3層,每層四個角)進行圓潤化處理(用指甲在背面刮。)
大功告成啦!

③ 牡丹特色

歲月拾遺優選推文

每一個城市都有獨屬於這個城市獨特的美,獨特的旅遊紀念品。而洛陽以牡丹為名片,以焦骨牡丹為驕傲,自然衍生出許多牡丹自身的伴生品。

牡丹全身都是寶

牡丹以美顏佳品號稱於世。由牡丹做主料的許多種品,都有美顏的功效。

最為常見又簡易可行的就是牡丹花茶。牡丹花茶常飲可使氣血充沛、容顏紅潤、精神飽滿。對改善貧血及養顏美容大有助益。因牡丹花瓣通經絡,利關節,也常用作關節痹痛、屈伸不利、婦女經閉腹痛等病症的輔助治療食品。

牡丹花蕊更是牡丹精華之精華。被稱國花蕊,也稱「植物黃金」。長期飲用可降脂降糖,美顏是所有牡丹產品的基本功效!

近年來牡丹籽油橫空出世,因營養豐富又獨特,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堅果油,被稱「世界上最好的油」。從醫學上看它也可看作是保健品,不僅可以進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炒、煎、炸、蒸、涼拌,還可以直介面服。

提煉的牡丹精油富含牡丹多酚,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能高度保溫,保持彈性和活力,是護膚品的上選。其實籽油也可以直接當做護膚品使用的。

看,牡丹全身是寶呢,花可食,莖葉根皆可入葯,籽可油,當真是一點浪費也沒有的。

民以食為天,這是個吃貨的世界

清《養小錄》記載:「牡丹花瓣,湯焯可,蜜浸可,肉汁燴亦可」。無論滑炒、勾芡、還是清燉,牡丹皆可入味而來。雖說這國色天香拿來入口,實在有點暴殄天物,奈何民以食為天,一切皆可試以食用佳品。

牡丹花瓣自然首當其沖,先是一直盛行的牡丹餅。和牡丹花一樣,牡丹餅也與中國惟一的女皇武則天有關。當年武則天在長安感業寺削發為尼,借花消遣,以牡丹花瓣、豆子、紅棗等為原料製作香甜素餅。後取代李唐執政後,常令御廚取嫩花做成精美甜點---牡丹餅以供賞花時品嘗。後來,這種甜點工藝傳至民間,由洛陽至全國,由唐代至後世流傳至今。

再是腌治的牡丹花脯,酸甜可口,美味養顏。看著亦是賞心悅目。

在民間更是將這牡丹花的功能發揮的徹底。牡丹種植區,花將敗落時,大片大片連綿的花田裡,農戶多將花瓣採收,以水氽之,然後拌以肉餡,蒸包子,做餃子,別有風味。吃不完的可以曬干,像槐花一樣,以後吃的時候泡一泡,依舊淡淡花香。賞花雅事,民以食之,可將雅而俗之也!

說到食物,更有馳名中外的牡丹燕菜,卻實實在在的是蘿卜製作切絲而成,與牡丹無關。牡丹燕菜是洛陽水席四道大菜中的頭牌名菜,是河南洛陽獨具風格的傳統名菜。屬豫菜系。原稱洛陽燕菜,以白蘿卜切細絲、浸泡、控干、拌上好之綠豆粉芡上籠稍蒸後,再配以蟹柳、海參、火腿、筍絲等物再次上籠蒸透,然後以清湯加鹽、味精、胡椒粉、香油澆入即成。其味醇、質爽、十分利口。

1973年周總理陪加拿大總理食此菜,見洛陽燕菜被洛陽名廚王鬍子以雞蛋蒸制牡丹花點綴其上,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面之上,花艷、菜香、湯鮮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適口。周總理遂戲言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來」,自此,易名為牡丹燕菜。

歷史悠久的唐三彩與現代牡丹瓷的爭相輝映

洛陽同樣有獨屬於自己的手工紀念品。

唐三彩歷史悠久,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主要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洛陽出土最多亦最早,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做為中國唐代的傳統藝術精華,因技術精湛、造型優美而聞名中外。

我家老屋正中至今還有唐三彩的牡丹瓷匾,當年還是緊俏品,不知姥爺從哪裡淘來的,六塊一體的兩朵牡丹掛上去,老屋都亮堂了不少,當時還頗有些鄰居去參觀眼羨呢。現在呢,民間作坊太多,地攤貨擺了滿大街,它被迫從高高的藝術殿堂走了下來。想看的話,神州牡丹園內還有世界上最長的百米國粹長廊唐三彩牡丹壁畫,頗為壯觀!

現在是新派陶瓷藝術的牡丹瓷當家,它以具有牡丹紋飾的瓷器為樣本,繼承以唐代白瓷燒制技藝為基礎、兼具唐三彩傳統技藝,汲取雕塑造型、鏤空捏花、裝飾刻印、顏料釉色等眾家所長,採用全手工製作而成,被譽為「永不凋謝的牡丹花」。牡丹瓷誕生後,成為繼中國「五大官窯」之後獨具特色的新派藝術瓷種。國瓷國花,永恆綻放。

不可再生資源牡丹石

牡丹石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有資源,或白或粉綠的花朵隨意分散在黑色的大理石中,狀如牡丹,渾然天成,妙趣橫生。

親朋好友來遊玩時,在游覽區也多帶走小的牡丹石飾品,牡丹石的平安扣,吊墜,手鐲等皆很受歡迎。花會期間也經常會有奇石展出,大點的天然石塊經藝術加工,實在美不可方物,我有時間就會跑去一飽眼福。遇老闆閑適,也會大話奇石由來,常不思家去。沉浸於賞美石聽奇聞,不亦樂乎!

牡丹石產地世界唯一,就是中國河南洛陽偃師冠店鎮五龍村。牡丹石是一種天然形成的奇石,國際石材界公認其為世界奇石,儲量稀少,富有觀賞性和收藏價值,被列為世界珍稀品種。

對應洛陽牡丹的悠久文化歷史,被視為洛陽最具特色的特產了。

牡丹自身國色天香,又有這眾多特色產品輔持,一條新的產業鏈正在無形中形成。期待這張名片的濃墨淡彩的塗劃……

④ 手工做的,牡丹,荷花,菊花,大麗花可以教師節送給老師嗎

當然可以。
菊花的主要價值
菊花生長旺盛,萌發力強,一株菊花經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個花蕾,有些品種的枝條柔軟且多,便於製作各種造型,組成菊塔、菊橋、菊籬、菊亭、菊門、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懸崖菊、十樣錦、盆景等,形式多變,蔚為奇觀,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無數的觀賞藝術品。
菊花能入葯治病,久服或飲菊花茶能令人長壽。宋代詩人蘇轍:「南陽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餚。「菊花肉」是經過長期摸索製作成的一種菊菜,它由一塊塊用蔗糖熬漿炮製的白嫩豬肉加工製成,玲瓏剔透,有如白玉。每塊之上黏上幾絲菊瓣,飽飲油脂糖甜,觀其金黃色澤,吃到口裡葷中有素,素中有葷,香甜不膩,實為名菜。還有菊花魚球、油炸菊葉、菊花魚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等,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豐富。「菊花鍋子」(即在涮羊肉火鍋里放些菊花煮湯),清淡味美,更是別有風味。
菊花菜譜
菊花雞湯
將菊花撕瓣清洗干凈,晾乾,然後將生雞肉刀切成薄片;用暖鍋盛著預先清燉的雞肉(骨)湯,原汁原葉,並調料用植物油、特等魚露、少許味精等,當加熱湯沸之時,投下雞肉片滾燙熟後酌量投入—撮菊花瓣於湯中,拌勻即成,入口雞肉嫩滑爽口,菊瓣美味清香。這道名饌也即時尚的「菊花火鍋」,清香可口,惹人饞涎。
菊花肉絲
將菊花清洗干凈,晾乾、撕成絲,選用瘦豬肉切成肉絲,用豆粉或薯粉加入精鹽和水份充分拌勻。然後以鐵鍋置於旺火上,投入花生油旺火炒至肉絲鬆散發白時,再加點特級魚露、味精,再投入菊花絲略炒代拌合均勻即成,黃白菊絲,鮮美艷麗,美味清香,嫩滑爽口,令人喜愛。
菊花蝦仁
鮮蝦仁切一口,剔去腸中內容物(勿剖開成片)用生蔥、生薑切成絲適量,將黃白菊花洗凈撕絲。用鐵鍋置於爐上旺火加油炒至蝦仁肉質變紅之時,以魚露、味精及點食醋為調味料,此時速將菊花絲投入,略炒均勻即成,蝦仁嫩滑,秋菊香美,海鮮美味,口感殊佳,食家無不贊美。
菊花鱸魚
清秋鮮鱸肥美,肉白如銀,嫩滑清香。先將鱸魚颳去鱗、除去內臟、洗凈、浸漬後瀝去水分、置於盤中,用生蔥紅辣椒、生薑切絲,與醬油、味精調料,並用黃白色菊花撕瓣相間鋪放於鱸魚身上,隔水旺火蒸10至15分鍾即熟,色澤鮮艷,菊魚味香,入嘴更覺清香爽口。
菊花粥
大米100克,冼凈,加水煮成粥,當白稀粥將粘稠之時,將清洗干凈的黃白色菊花切碎約20克加入稀粥中,拌勻即成。美食菊花粥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清熱、輕身耐老延年之功效。

⑤ 手工牡丹花製作方法簡單

手工牡丹花製作方法:

1、首先在白紙上剪出如圖所示形狀的紙片,再以這些紙片為模板,在不同顏色皺紋紙上剪出多種同樣花瓣。可以用牙簽或筆稍微在花瓣外側折出一點弧度。瓣一片片粘貼在細鐵絲上。

4、最後將所有做好的牡丹花放入花瓶即可。

⑥ 以某某東西的製作過程為題的650字作文

永不凋謝的牡丹花

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很驚訝吧?牡丹的花期一般十五天左右,怎會有永不凋謝的牡丹花呢?帶著疑問和好奇,5月26日上午,小記者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盛唐牡丹瓷的生產基地參觀體驗牡丹瓷的生產過程。
進入生產車間,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五顏六色的牡丹花盤成品和人物塑像,看上去花色自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旁邊的架子上放了一層又一層的半成品。叔叔阿姨們都在忙碌著,有的在編盤,有的在做花瓣,有的在做葉子,有的在做釉......
公司負責人杜培兵阿姨首先給我們講了盛唐牡丹瓷的來歷和製作程序:洛陽是牡丹的故鄉,也是中國陶瓷的發源地。宋氏第三十三代傳人,牡丹瓷的創始人宋勝利先生,潛心研究學習多年,採用唐白瓷材料配比,拌槳濾泥,經過搓條、編盤、速燒成型、拉花、製作花蕊、捏花成型、花盤結構等程序做出了牡丹瓷盤,由於工藝繼承了唐代官窯白瓷的生產技藝,所以叫「盛唐牡丹瓷」。
接著小記者們開始體驗牡丹瓷的製作,我來到一位「師傅」的桌子旁,「師傅」面前放著竹簽、鋸條、小刀、水等工具,我向她「拜師學藝」,她向我詳細的解說了牡丹的製作過程:全是手工製作,一個盤子里一般有一朵大牡丹,兩朵小牡丹。由里往外捏花蕊,再捏花瓣,共有五層,每層的花瓣從里向外增大,第一層的做法和其他不一樣,先拿一些「泥」搓成約3厘米的條,再捏扁一邊,用竹簽把頭刮尖,再刻上紋。第二層是把「泥」搓成長條後,把一邊捏出三個角,再用竹簽刮成花瓣的形狀,捏制需要兩個小時,真是個認真而又復雜的過程!在我做的時候,第一次做的太長,太薄,花瓣立不起來,經過師傅反反復復的指點,終於做成一個花瓣。我還做了一片葉子,首先拿一片真的牡丹葉子,在油里泡泡,然後拿一團「綠泥」,揉圓,捏扁,再把真牡丹葉放上去,按出紋路,捏製造型,最後拿刀子將葉片分離。我做的葉子「四不像」,又厚又沒造型,看著「師傅」形象逼真的葉子,真是打心裡佩服!
最後。我參觀了燒制瓷盤的爐窯,一位叔叔正在講解:編好的盤子自然晾乾後,放入爐窯燒10個小時左右,花盤組裝後,還要放在1300度高溫的爐窯里燒制和烘烤,這樣出來的牡丹瓷才會永久鮮艷!
這次活動讓我體驗了牡丹瓷的製作過程。還讓我了解了牡丹永不凋謝的秘密!真是受益匪淺!祝願「永不凋謝的牡丹」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文章

熱點內容
廣州櫻花廚電 發布:2025-08-30 15:10:55 瀏覽:783
盆栽葡萄開花 發布:2025-08-30 15:08:39 瀏覽:428
帶老婆過七夕 發布:2025-08-30 15:06:02 瀏覽:151
海寧百合酒店 發布:2025-08-30 15:01:21 瀏覽:198
玫瑰茄療效 發布:2025-08-30 15:00:24 瀏覽:708
瀨溪荷花池 發布:2025-08-30 14:54:29 瀏覽:133
圓扇子花藝 發布:2025-08-30 14:52:26 瀏覽:677
成景盆景圖 發布:2025-08-30 14:23:33 瀏覽:983
荷花誠信 發布:2025-08-30 14:18:37 瀏覽:926
秋銀杏盆景 發布:2025-08-30 14:18:27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