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模樣
⑴ 丁香幹掉以後還有香味嗎
當你吃著各種燉肉、烤肉的時候,是否注意過肉鍋里的那些香料?你知道嗎?如今大部分的香料都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食材或調味劑,似乎並無什麼特別之處。但在歷史上,這些不起眼的小傢伙卻多次讓人類為之抓狂。
被認錯身份的「憋屈主兒」美洲紅辣椒
紅辣椒為茄科植物,祖祖輩輩生存於新大陸的中南部。直到15世紀末,才隨著它的家鄉一起,被一個叫哥倫布的航海家發現,而後又被陸續帶到全世界安家。按理說,辣椒家族能在世界揚名,哥倫布算得上是「大功臣」,但如果這些辣椒會說話,它們一定會向這個功臣提出嚴正交涉,因為後者自作主張地管它們叫「印度胡椒」。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在那個時代,歐洲人普遍認為亞洲的印度和中國是財富的聚集地(事實也的確如此),而能夠讓食物保持新鮮以及吃起來更美味的香料,也同樣來自那裡。
因此,哥倫布航海的目的就是幫助西班牙國王尋找財富和香料,所以想要到達的目的地自然就是亞洲。但哥倫布卻跟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對印度並不熟悉,以至於在船隊航行到美洲時,想當然地把那裡當成了印度。由於當時印度的胡椒早已在歐洲聲名遠揚,所以產於美洲的辣椒就這樣被當成了它們在香料家族中的遠親。
大火的遺物丁香
提起丁香,很多人或許會首先想到美麗又香氣馥郁的丁香花。不過,今天跟大家見面的,可不是能聞不能吃的花,而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一種香料——丁子香。在歷史上,此君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幼發拉底河沿岸的小鎮上發生了一場火災,居民普茲拉姆的房子灰飛煙滅。很多年以後,一支考古隊在被燒毀的房屋廢墟里找到一個被熏黑的陶罐,打開一看,裡面竟有一小把丁香。通過查看同時保留下來的泥板上的文字,考古學家們驚奇地發現,這把丁香居然存在於遙遠的公元前18世紀。
丁香的植株形狀手繪圖如果說幼發拉底河地區的發現只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故事,那丁香對於它的原產地則意味著災難。在被廣泛種植前,印尼的麋鹿加群島(現名馬魯古群島)曾經是是丁香的唯一產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歐洲人都只能高價購買丁香。
在他們眼中,這種味道獨特,並且具有葯效的小東西是最值錢的香料之一。為了得到這「黑黃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相繼把「手」伸到這里,由於誰也不肯讓步,所以只能靠槍炮交流。麋鹿加群島由此陷入了炮火的洗禮中。
這就是作為香料的丁香的花,跟公園里紫花丁香畫風很不同吧在中國,關於使用丁香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漢朝,只是用途有些奇葩。據說漢朝的一位皇帝小有潔癖,曾經下令大臣在覲見前必須咀嚼丁香去除口臭。丁香還有這奇效……看官,要不要打開你家的調料盒,來兩粒?
天堂的種子胡椒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壘、坡窪熱,原產於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其所屬的木蘭類植物群為被子植物中的第三號大戶。
胡椒眾所周知,胡椒吃起來有一種麻麻辣辣的感覺,在吃肉的時候撒上一些,可以有效去除腥膩感,讓味道更佳。憑借這個優點,胡椒成了嗜肉的歐洲人最喜愛的香料。無奈的是,歐洲大陸不生長胡椒。因此,在地理大發現前,歐洲人想吃胡椒,就只能從阿拉伯人或威尼斯人手中購買,自然就免不了「挨宰」。時間一長,能買得起胡椒的就只剩下了有錢人。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胡椒都被認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公元408年,哥特人攻佔羅馬,他們向羅馬人索要的物品中就有多達3000磅的胡椒;在中世紀,有錢人往往被稱為「胡椒袋」,甚至連盛放胡椒的器皿是否精緻,也都成了衡量情操是否高雅的標准。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歐洲地區都會對擁有胡椒的人充滿敬意,例如在法國的曼恩河流域,人們就曾把吃胡椒當作是腐敗、奢侈、墮落。無獨有偶,這樣的看法也得到了古羅馬的諷刺派詩人佩爾西烏斯的支持,他曾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了對過分鍾愛胡椒等香料的不滿,認為這樣會使人失去陽剛之氣。
胡椒牛排歐洲人對胡椒如此「感冒」,除了自身的飲食需求外,或許還跟兩任經銷商的宣傳有關。前面說到地理大發現前,阿拉伯和威尼斯人是胡椒的主要銷售商。這兩個民族為了能長久地發胡椒財,就各自編造了一個有關胡椒產地的謊言:阿拉伯人考慮到歐洲人普遍怕龍,就說胡椒生長在龍把守的瀑布下面;威尼斯人則乾脆說胡椒是天堂的東西。
造假的代名詞肉豆蔻
肉豆蔻俗稱肉果、玉果,是產於馬來西亞、印度,以及中國南方等地的毛茛目肉豆蔻科植物,在治療嘔吐腹瀉,脾胃虛寒方面有很強悍的實力。
肉豆蔻不過,這種橢圓形的小東西真正成名的地方卻並非它的老家,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散發著香味的肉豆蔻仁,一傳入康涅狄格州就成了大眾喜愛的口味。有些狡猾的商販就借機大做文章,他們利用肉豆蔻仁在曬干後的灰棕色和木頭很相似這一點,將一些廉價木材削成肉豆蔻仁的模樣,在市場上濫竽充數,以此來欺騙不明真相的買主。由於這種肉豆蔻是用木頭製成的,因此就被形象地稱為「木頭肉豆蔻」,康涅狄格州也因為這種肉豆蔻的盛行,而獲得了「肉豆蔻州」的綽號。
如果僅僅是在本產品內出現「替身」,那還不足以讓肉豆蔻徹底成名。畢竟假冒的產品真心很多,但是假肉豆蔻很快就隨著一本名為《美國風氣》的書得到了「升華」。在這本書中,作者針對美國新聞界和國會中存在的諸多造假現象,將那些造假者稱為「木頭肉豆蔻」。
亞歷山大的香波藏紅花
藏紅花又名番紅花、西紅花,在被廣泛引種之前主要生存於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脈,在亞洲西部和地中海一帶也有一定的勢力。
藏紅花說到地中海,就不得不提希臘和波斯的文明,而這兩個國家也不乏關於藏紅花的記載。例如,波斯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用藏紅花來編制國王宮殿的地毯,以及死後的壽衣,甚至是供奉給神靈的祭品,在社會上更是廣泛使用於葯材、食材、染料等范圍。
擅長編造神話故事的希臘人,則給藏紅花賦予了失戀的含義。波斯和希臘文明消亡後,藏紅花也沒有停下它神奇的時空旅程,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埃及艷後都曾將其製成香波來沐浴,古羅馬暴君尼祿更是在巡城前在街道上鋪滿藏紅花。
克什米爾的藏紅花不過,讓歐洲人全面了解藏紅花的卻是阿拉伯人。公元8世紀初,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在征服西班牙後,將藏紅花的球莖帶到了那裡。從此,藏紅花開始逐漸被西班牙人熟知並接受,直到今天,位於馬德里南部的拉曼恰島每年都會舉行為期三天的盛大節日,將藏紅花放入各種食物中供來客品嘗。拉曼恰也因此得到了「藏紅花之都」的稱號。
凄美愛情的見證者香草
這里又要提到哥倫布了,這位自以為然的老兄誤打誤撞帶回的除了辣椒,另一種重要香料就是香草。
香草植株手繪圖和印第安人一樣,香草也曾經是墨西哥的原住民。在西班牙征服者入侵前,統治這片區域的托托納克人就把香草當做神聖之物,這主要是源於香草起源的凄美傳說。在很久以前,這里曾有一位公主和平民相戀並私奔。二人因此觸犯了戒律,被大祭司下令處死。
二人的血所流過之處,瞬間長出了一棵香草藤,成熟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清香。當地人認為這種香味代表著公主純潔的靈魂。當然,這僅僅是個傳說,人的血液肯定無法讓土地上長出植物。真正幫助香草在墨西哥繁衍生息的是一種叫melipona的蜜蜂。這是一種在當地獨有的蜜蜂,也是唯一能給香草授粉的蜜蜂。香草在開花時獲得這種蜜蜂提供的授粉服務,等到花凋謝時,豐碩的果子就孕育而生。
香草冰激凌,仔細瞧,那幾根豆莢狀的小棍,就是香草的莢果哦跟所有香料一樣,香草一經被帶回歐洲,就立即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但特有的結果的條件,卻使得其在很長時間內無法被廣泛種植。
直到1841年,一位在香草種植園幹活的黑人小夥子,才在無意中發現了給香草人工授粉的方法,即首先用小棍將香草的種膜剝開,然後在用棍子小心滴從柱頭(位於花蕊的頂端,是儲存花粉的地方)上掃下花粉,以此來給花授粉,讓香草的雌雄兩部分結合起來,最後結出果實。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授粉方法的出現,使得香草很快在氣候更加溫和的馬達加斯加,印尼等地興旺起來,一舉超越了其在墨西哥老家的數量。
你還知道哪些香料?你最喜歡的是哪種?留言給蝌蚪君吧~
END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心與紙
⑵ 丁香花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
丁香花的形狀和五角星或者四角星比較相似,呈頂生或者側生的圓錐花序,花瓣為近球形或長圓形,花色為紫色、藍紫色或淡紫色,裂片呈直角開裂,丁香花的花語為憂愁、離別、勤奮、謙虛、素雅平淡等,常用其含苞欲放的狀態來比喻愁思郁結難以排解。
丁香花的形狀
丁香花的形狀和五角星或者四角星比較相似,花朵為兩性,呈頂生或者側生的圓錐花序,近球形或長圓形,花色為紫色、藍紫色或淡紫色,部分品種為白色或紫紅色,裂片呈直角開裂,花葯為黃色。
丁香花的花語
丁香花的花語為憂愁、離別、勤奮、謙虛、素雅平淡等,在我國古代以及現代的詩人,都喜歡用丁香花的含苞欲放來比喻愁思郁結難以排解的痛苦,常用來形容夫妻、情侶、友人之間的離愁別恨。
丁香花什麼時候開花
丁香花的開花時間通常為每年5-6月份,部分品種則在5-10月份期間陸續綻放,丁香花的品種繁多,大約有30多種,主要分布在歐洲、阿富汗、中國等地,栽培丁香花時,常用扦插法和播種法。
丁香花的促花方法
為了促使丁香花快速開花,在植株的生長期間,需要間隔2個星期澆一次水,澆水時保證一次性澆透,建議使用干凈的礦泉水或雨水,而且養護溫度要穩定在25度左右,為開花提供溫暖的環境。
⑶ 丁香花語散文
天空,堅挺地陰郁了一天,終於在午後下起了毛毛細雨。
春雨貴如油。一個無雪的冬季後,天一直沒有下雨。時常天陰了,陰透後又轉晴了,下一場雨顯得特別艱難。總是在人們無限的期待中,透出雲層的是陽光,而非雷聲、雨滴。昨天,在一陣狂躁的風後,飄起了雨,似有似無,細細密密。人來人往,沒有人打傘。因為,雨絲兒很細,時斷時續,不足以讓人們驚慌失措,反倒覺得很爽,比起帶著沙粒的風,它更讓人歡喜。
雨終於淋濕了地面,算是不小了。迎春花已是落英繽紛,丁香花悠然綻放。
雨滴兒淋濕的花朵,有些無精打采。可推開窗戶,足有七八棵樹上的丁香花卻在雨中顯得那麼清秀、絢麗,一股清香飄來。初放的丁香最為芬芳,盛放時達到高潮,慢慢地花香就淡了。
最早上班的院地只有一棵粉紫色的丁香,從見到並知道丁香花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歡上了它。小小的花朵成串成串,花滿枝條。一朵小花四個瓣。所有我見過的花中,丁香最為芬芳,遠遠的那花香就飄然肺腑,沁人心脾。一直不太喜歡香水味的我,卻對丁香的香味特別迷戀。如今,那棵樹已經很大了,站在樓上能看到全樹的花,但,這樣滿足不了我對它的熱愛。
我有意天天從樹下經過,看花蕾飽滿,看它一點一點散開花瓣,一朵一朵一串一串簇擁著相互催促著小心翼翼地綻放。昨天在雨中,它只是嬌羞地開始綻裂小小的部分。一個姑娘走在樹下,似有些不舍,站立片刻,拿出手機拍攝。我已用相機收藏丁香花多年,花都一樣,不是年月日提醒,我分辨不出是哪一年的它。但,就是每年都不想放過它最絢麗多姿的花容。
怕它凋零,但它終是要凋謝,所以,我一直收藏,只是騙自己花兒一直都是那麼絢麗那麼芬芳那麼迷人。花兒年年有今日,一年更比一年繁榮。而它每絢爛一次就在我的生命里刻下一個年輪,它越來越豐滿越來越碩大越來越壯實,而我正在一點點地老去。工作三十年了。花在惆悵憂郁,還是我的心悵然若失。丁香本沒有憂怨,因為,深深的熱愛,多出些許痴迷,也就生出一絲愁緒。怕失去,但終是留不住,還是將隨著時間遠去。如丁香花,再是芬芳再是美麗,短暫的只是一瞬,誰也無法延伸這樣的美。只能在花期,多看它一眼,多嗅嗅它的芳香,多為它停留一會兒。
駐足花前,留戀忘返。也許停留在心裡的便是花魂,宛如,人走了,留下的念想,正是魂留在懷念他的人心裡,魂牽夢縈,神不守舍,就那麼一直牽念著。守護在一起的時光,好好珍惜,別是錯過了,念念不忘。但我一直在寫著懷念親人的文字時,多想時光能倒流,再給我一次機會,在一起。可能嗎?什麼是永遠,這就是永遠。活著是沒有永遠的,別了才是永遠。
人到中年,明白了什麼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禪悟這一切後,覺得自己曾經多傻,糾結在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小事小非里凄凄然,多麼溫暖的歲月,多麼青春的時光,多麼神采奕奕的美好生活,卻讓我們糟蹋的不成樣子。古人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看破紅塵。未來的路還很長,明白的不算晚,說是珍惜是否真能珍惜,要看自己如何風輕雲淡、優優雅雅、從從容容地走在時光里,用愛用情用心與周圍人相處,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管在一起能有多久,只希望更久一些更長一些更加溫暖一些。
母親只要身體允許,她都用心的做飯,然後叫我們去吃。我們總是錯誤地體貼,怕母親累著,時常找個理由婉言拒絕。多麼愚蠢的想法,人更需要陪伴,更在乎心的.愉悅。身累不是真正的累,心累心苦心孤寂了,那種痛苦和寂寞,是在將活著的意義和幸福感抹煞。
有多少兒女對父母孝而不會孝,總認為給父母錢給父母買件衣服就是孝順,或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父母,你認為的快樂不一定就是父母想要的。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是老人晚年最渴望的。老人為了兒女,多半時候都說著一些違心的話,總怕兒女勞累和擔憂,就連牽掛和想念都深埋在心底,不想讓兒女看見。
時光匆匆,我們總是忙忙碌碌,走得太快,忽略了好多不該忽略的事情。父母的家從我們上大學開始,基本上就成了一個客棧,一個永遠為兒女敞開大門的家,我們飛累了,疲倦了,受傷了,抑或想念了,才匆匆奔騰而去。想過父母在天天期盼和等候嗎?想過他們思念時的心情嗎?他們壓抑著自己的願望和想法,總是站在兒女的角度去理解、寬容和順其自然。不要無視父母那顆博大而包容的心,更不要在他們的心上刺綉你的錦秀前程,萬不可在他們脆弱的心裡用刀子雕刻你的無助和無奈。正因為他們太在乎你,才無比的關注和嘮叨。
總想讓你少走些彎路,總是希望你比別人幸福,總是擔心你在外面受罪,不要在他們苦口婆心的時候不耐煩,這世上沒有他人對你那麼細心那麼憂心忡忡,只有深愛你的人,才如此讓自己的愛低到塵埃里。有多少子女總在刺傷著父母的心,傷過後,父母總是又一如既往,這就是親情,無法割捨的血脈關系。
不要等到有一天你的兒女也如此傷你時才明白,也許你已經沒有機會在父母的面前懺悔。要知道,父母就是兒女的鏡子,兒女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成長。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言傳身教比單純的說教要更有影響力,所以,做好父母才能教育好孩子。
走在丁香盛開的時節,且行且悟且珍惜。生命更像一朵花,孕育、培蕾、開花、芬芳、凋萎,開一次就是一生。花開還有來年,而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新來過。愛不要等,孝不要等,錯過了,就成永遠。
花是美麗的,我們的生命也是美麗的,但美麗的東西都很短暫。你可能覺得人生的路很漫長,若是有一天你滑翔到一個自己不願到的年輪,剎那間,好多美好的時光都已遠去。不要想起挽留,因為,挽留不了。仿若愛情,愛了卻沒有珍惜,後悔了,回頭去挽留,這是人生走過的一段路,誰又能回頭。
美好太像一個精美的玻璃器皿,你得小心呵護,謹慎擦亮,它才能一直保持你想要的模樣,不然,嘩啦一下,就碎成一地。
每天抽點時間去欣賞一下花兒,吸吮一下它清新爽悅的香甜,不要錯失,它不會等你去欣賞。千萬別花瓣兒繽紛一地,淚濕衣襟。千般思念,萬般不舍,都只剩離愁別緒。
丁香在文人的眼裡總是結著愁怨。知道為什麼?都是在丁香花下走過,痴人自痴,愚人自愚,總有那麼幾個人停下腳步,看花賞景,笑容滿面,心潮澎湃,自是知己知音了。
懂你。你懂。相伴一起走。夕陽西下時,你依然在,我就在你能看到的地方,微笑。
⑷ 五月丁香花
又到五月,又到丁香花開的季節。
我總是覺得,丁香花,實在是其貌不揚,小小的花朵骨,或淡粉或淡紫,開放時像一個個吹起的小喇叭,實在是平凡得很。即便是密密的幾十朵湊在一起成一支,成千上萬的小喇叭吹滿枝頭,成一樹濃濃丁香,觀賞起來,怕也不及一支雍容華貴的牡丹。然而這相貌平平的小花散發出的那種清香,卻總是那麼的清雅、芬芳,愈久彌香,沁人心脾。
自古以來,丁香花總被譽為愁品,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古往今來,詠丁香花的詩句就不少,象唐代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南唐中主李璟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清照的「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賀鑄的「深恩縱似丁香結,難展芭蕉一寸心」,無不是將丁香的惆悵,郁結在千千情結中,糾結於密織的情網中,纏繞在片片心事里,愁心永遠守候的模樣。http://www.iis7.com/c/90/ VPS雲主機
又到五月,想起丁香花,也迎來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往年的護士節,我便沒有太多的感觸;而今年,當我踏入衛生系統這個行業,當我在「優秀護士表彰座談會」上,聽著護士們對護士行業酸甜苦辣的傾述時,才開始有了太多的感觸。
你看,無數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她們傾聽著治療盤的協奏曲;無數個不眠之夜,她們感受著生存和死亡的交響樂章。她們負責病區的點點滴滴,大到醫療救護,小到更換衣物,處處是她們穿梭的身影。
醫院是個特殊的環境,護士是特殊環境下的特殊群體,如果你稍加註意,你會發現:在醫院里,走在醫生前面觀察病情的是護士;跟在醫生後面執行醫囑的,是護士;每天睜著眼睛警惕醫囑有沒有開錯的,是護士;保護病歷不被病人搶奪,避免資料不被弄失的,是護士;病人輸液、換葯、治療,要找護士;病人不能吃飯,要找護士;醫院水池堵了,電視電燈壞了,要找護士;對環境和陪伴制度不滿意,要找護士;病人找不到醫生,要找護士——。有個護士統計過自己一個中班的工作:到病房裡拔下25個掛完的鹽水瓶,來回跑50趟,去病房裡接換瓶26次,來回跑52趟,還有其他的工作。有人算過,一個護士工作一天下來所走的路由四、五十里之多,腿都跑腫了。有的護士一天下來要打針300多人,執針的手都磨成繭。
有個醫生曾開玩笑的說過這樣一段話:第一年的護士是蘋果臉,白里透紅;第二年的護士是黃瓜臉,面色發青又長痘;第三年的護士是苦瓜臉,愁著嫁人長皺紋。看來不無道理。
有護士說:很多時候,每當夜深人靜別人都在睡覺,我卻在巡視病房;很多時候,深夜的電話鈴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掀開溫暖、舒適的被子,頂著寒風奔向熟悉的崗位,對著各種各樣的患者及家屬的面容,同情之心、憐愛之情油然而生,毫無怨言地配合醫生搶救危重病人,當成功脫險後的病人轉危為安時,焦急等候的家屬舒展了緊瑣的眉頭,家屬和患者一個感謝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謝謝,都會使我有種自豪感、滿足感湧上心頭,一點辛苦,一些勞累汗水又算得了什麼呢?
也有護士說:微笑的背後也有辛酸和無奈——對家庭卻總有一種愧疚感,這些年來,一些本該由我做的家務事很多時候總是無暇顧及。回想起來最對不起的就是兒子了,在他最需要母愛的時候,沒有盡好母親的責任。兒子三年幼兒園的家長會、親子活動我都在鄉下沒能參加,今年兒子的畢業典禮剛好我休息,他高興了好多天逢人並說我媽媽會回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了,再也不會每次只有爸爸陪我了!記得還有一次兒子發高燒去醫院打點滴,而我卻在鄉下值夜班不能回來,兒子流著委屈的淚打電話喃喃跟我說:「媽媽我好難受,好想你抱抱我,你能不能回來陪陪我呀。」我哭了,作為一名護士我是優秀的,但作為孩子的母親,我是多麼的不稱職,聽了孩子對我最低的要求,我卻不能給予他,我只能把滿腔的牽掛和惦記深深埋在心底。
聽著她們的傾訴,那美麗、那高潔、那愁怨,豈不是丁香花般的摸樣?
穿著一身或白,或藍,或粉紅的制服,像天使一樣美麗動人,一襲飄然的白衣,是純潔的心靈;一頂別致的燕帽,是守護生命的重任。
又到五月,又到丁香花開的季節。
丁香花,實在是其貌不揚,小小的花朵骨,或淡粉或淡紫,開放時像一個個吹起的小喇叭,實在是平凡得很。
丁香花,總是如此的惆悵,郁結在千千情結中,糾結於密織的情網中,纏繞在片片心事里。
又到五月,又到丁香花開的季節,但願她的愁緒,能在五月的天空,開始淡淡地融化,融化成燦爛的芬芳,美麗著五月的心事。
⑸ 丁香花是什麼故事
丁香花
有個王後由上帝註定了不能生孩子。她因此每天早上都去花園里,祈求天上的主賜給自己一個兒子或者女兒。終於,一名天使從天上來對她說:「你該滿意了,上帝打算讓你生個『如意兒』,也就是說他想有世界上的什麼,就一定會有什麼。」王後趕去向國王報告了喜訊。時間一到,她果真生下一個兒子,國王高興得要命。從此,王後每天早晨都帶著兒子去宮中的動物園,在一口清亮的水井邊洗臉。孩子慢慢長大點了,一天,她懷里抱著嬰孩,不知不覺睡著了。這時,那個知道小王子「如意兒」的老廚子走來,偷走了孩子,同時抓來一隻母雞殺掉,把雞血滴在王後的裙子和衣服上。隨後他把王子抱到一個隱秘的地方,叫一個奶媽喂他,並且跑去國王跟前告王後,說她讓野獸把王子叼走啦。國王看見王後衣裙上有血,信以為真,大為震怒,下令修建一座日光月光都照不進去的高塔,把他的妻子關進塔中,並且封死了塔門。他要讓她關七年,不吃不喝,餓死渴死。幸好上帝派了兩位天使變成白鴿,一天兩次飛到塔中,送飲食給王後,直到七年過去。
那廚子呢,心裡盤算,那孩子想什麼就會有什麼,我現在待在這兒,他也很可能叫我遭到不幸。於是,他辭了宮里的差事,去到孩子身邊。這時候,孩子已經長大到會講話了,廚子對他說:「快說,你想要一座漂亮宮殿,還附帶一座花園和其他的一切!」話剛剛從孩子口中吐出,眼前便出現了他希望有的全部東西。過了一段時間,廚子告訴小王子:「你這樣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不好,希望有位漂亮少女來給你做伴吧!」王子說出希望,少女馬上站在他面前,真是比任何畫家畫的還要美。從此他倆一起玩耍,真心相愛。老廚子呢,就經常像位大老爺似的去打起獵來。只是他老不放心,怕小王子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父親身邊,那他就要倒大霉啦。所以,他帶上少女到了外邊,對她說:「今晚上等男孩睡著了,去他床邊,捅他胸口一刀,把他的心臟和舌頭給我剜出來。你不肯干,我就要你的命!」他說完走了。可第二天,他來時姑娘還沒有照他的吩咐辦,反倒說:「一個沒傷害過任何人的無辜孩子,我干嗎害死他呢?」廚子於是又威脅她:「你不照我說的做,你自己休想活命!」廚子走後,姑娘讓人牽來一隻小母鹿,宰了它,取出它的心和舌頭,放在一隻盤子里。一見老廚子走來,她趕緊告訴男孩:「藏到床下去,用被單蓋住自己!」壞蛋走進來,問:「男孩的心和舌頭在哪裡?」姑娘把盤子遞給他,這時王子卻掀開被單,說:「你這個老罪人,干嗎想害死我?我現在要判你的刑:你給我變成一條黑色捲毛狗,脖子上戴條金鏈子,並且吞食燒得紅紅的炭,讓火焰從你喉嚨管里冒出來!」話剛出口,老壞蛋已經成一隻脖子上戴著金鎖鏈的黑色捲毛狗,廚師們得拿燒得正旺的木炭來喂他,火舌從他喉嚨里直往外冒。王子在那兒又生活了不長一段時間,有一天想念起他的母親來,不知道她是不是還在人間。終於,他告訴姑娘:「我要回祖國去了,你要是樂意隨我去,我會養活你的。」「唉,」姑娘回答,「路途這么遙遠,叫我在一個不了解自己的陌生國家做什麼好啊?」因為要去呢,她不十分情願,不去呢他倆又不忍心分開。於是,王子把她變成了一枝美麗的丁香花,帶在自己身邊。
王子動身了,黑色捲毛狗不得不跟在後面跑,回到了他的祖國。這時他來到關自己母親的塔下。塔非常非常高,他希望有架梯子,一架長梯便一直搭到了塔頂。他爬上去,瞅著塔里喊:「親愛的母親,尊貴的王後,您是活著呢,還是已經死去?」母親回答:「我剛吃過飯呀,肚子飽著哩!」她當是送飯的天使又來了。王子說:「我是您親愛的孩子,人家以為野獸從您懷里把我咬死了,可我還活著,想馬上來救您出來!」他爬下梯子,請人去國王面前報告,說一名外來的獵手,想替陛下效力。國王回答:「好的,如果他學過打獵,能替我備辦野味,就叫他進宮。」可當時全國各地從來見不著野獸。獵人呢,卻答應只要國王的餐桌上用得著,要多少野味他都願意供應。接著,他叫整個狩獵隊集合,跟他一起進森林去。到了林中,他讓獵手們圍一個大圈,只在一端留個口子;他自己站到口子邊,發起願來。一眨眼工夫,兩百多頭野物竄進圈內,獵手們紛紛射擊。最後,全部獵物裝滿了六十輛牛車運回王宮。好多好多年沒嘗著野味了,這下國王又可以大飽口福了。
國王異常高興,決定第二天請宮里所有的人到他那兒去吃一頓,因此大擺筵席。賓客們到齊了,他對外來的獵手說:「你這么能幹,就挨著我坐吧。」王子回答:「國王陛下,您給了我太大的恩寵,我只是個普通獵人啊!」國王堅持自己的要求,說:「我命令你坐在我身邊。」王子終於遵命,可坐在那兒想起自己親愛的母親來,於是希望國王的大臣們哪怕只有一個提起她,問王後在塔里現在怎樣了,是不是還活著,或者已經餓死。他剛這么一想,元帥已經開始說:「陛下,我們在這兒歡宴,可王後在塔中怎樣了啊?她還活著嗎,還是已經死去?」國王卻回答:「她讓野獸咬死了我心愛的兒子,我根本不想再聽到她的情況!」這時候獵手站起來說:「仁慈的父親啊,她還活著呢,我就是她的兒子。不是野獸把我叼走了,而是那個壞蛋,那個老廚子乾的好事!他趁王後睡著了,從她懷里抱走我,把雞血滴在了她的裙子上!」說著他牽來拴在金鏈子上的狗,說,「這就是那個壞蛋。」並叫人送來燒紅了的煤炭,強迫狗當著大家的面吃下去,直吃得喉嚨里冒出火苗來。隨後他問國王,想不想看看狗的本來面目,問完就又把狗變成了廚子。這傢伙馬上便穿著白圍腰站在了那兒,手裡拎著把菜刀。國王看見他,非常氣惱,下令把他丟進了死牢。獵人接著說:「父王啊,您也見見那個待我很好的姑娘吧。廚子逼她結果我性命,她卻沒這樣做,甘冒犧牲自己生命的危險!」國王回答:「好的,我很樂意見見她。」王子說:「尊貴的父王,我想讓您看一下她變成了鮮花的模樣。」說著伸手進口袋,掏出丁香花來插在父親的桌上。這花啊是那樣地美麗,連國王也從來沒見過哩。隨後,王子說:「現在我想也讓您看看她本來的樣子。」邊說邊發願讓她變成少女,一眨眼,她已站在面前,比任何畫家畫的還要美。
國王派了兩名使女和兩個侍從去塔里接出王後,帶她來參加宴會。可坐在筵席上,王後卻什麼也不吃,說:「仁慈的上帝幫助我在塔里活了下來,不久他會徹底救我出苦海啦。」她果真只活了三天,就得到善終。她下葬時,那送飲食進塔里的天使也變成兩只白鴿跟著飛去,落在了她的墳塋上。老國王下令把廚子四牛分屍,盡管這樣還是心如刀絞,不久也死去了。王子娶了他變成丁香花帶回來的美麗少女,他倆眼下是否還活著,只有上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