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空傳
① 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出處
丁香空結雨中愁出自於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原文: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譯文: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里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
(1)丁香空傳擴展閱讀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則點出了「春恨」綿綿的緣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與漢武帝典故。據說三足的青鳥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漢武帝忽見青鳥飛集殿前,遂後西王母即至。
然而所思主人遠在雲外,青鳥也不為之傳信,思念難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結」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結難解之意,詩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結不散,如李商隱《代贈》詩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璟的獨創就在於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徵愁心的喻體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更加令人憐憫,「青鳥」、「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聯工穩的對仗,一人事,一時景,這律詩般的俊語將思念難解之情寫得既空靈透脫而又真摯實在。
至此,詞的感情已經十分濃郁、飽滿。當手卷真珠上玉鉤的時刻,已經春恨綿綿;風里落花無主,青鳥不傳信,丁香空結,則徒然的嚮往已經成為無望,這已是無可逃避的結局。
②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全詩
李煜的作品《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其古詩全文如下: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③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句詩的意思是什麼
這是南唐中主李璟《攤破浣溪沙》里的詞句「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清新優美的詞句,意謂:青鳥帶不回遠方我懷念之人的丁點音信,雨中綻放的丁香花開出團團的愁怨。
這兩句詞借景抒情,抒發了女子對遠方戀人的戀戀不舍,兼有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託其彷徨無措的心情。
④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出處: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選段: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譯文: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
(4)丁香空傳擴展閱讀:
詞以精微深刻之感受,寫翠荷葉殘、西風綠波的自然之景,發寄遠懷思的悲秋之愁。不堪看的是凋殘秋景,也是主人憔悴的容光,沉鬱頓挫,筆揮千鈞。換頭宕開,遠憶塞外情人,近摹主人情態,笙寒心冷,愁腸已極。以難數淚珠喻無限愁恨。「倚欄干」既含不盡之意,又是看的前提。憑欄看景,亦景亦情,情景交融,使全詞渾成一體。
「丁香結」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結難解之意,詩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結不散,李璟的獨創就在於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徵愁心的喻體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更加令人憐憫。
⑤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全詩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作者: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內是主?思容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譯文
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里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
⑥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句詩出自哪全文是什麼
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是一首傷春詞。
「手卷真珠上玉鉤」一句,「真珠」二字或作「珠簾」,但正如古人所雲:「言『真珠』,千古之善讀者都知其為簾,若說『珠簾』,寧知其為真珠耶!是舉真珠可包珠簾,舉珠簾不足以包真珠也。後人妄改,非所謂知音。」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二句委婉、細膩,卷簾本欲觀省景物,借抒懷抱,而既卷之後,依舊春愁浩盪。可見,「鎖」是一種無所不在的心靈桎梏,使人慾銷愁而不可得。
而「春恨」並不是抽象的,「風里落花誰是主」,風不僅吹落花朵,更將凋零的殘紅吹得四處飛揚,那麼,何處是歸宿呢?在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飄零,孤獨無依。
結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緒蕭索,悠然神往。
下片起始「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則點出了「春恨」綿綿的緣由所在。青鳥是古代傳說中傳遞信息的信使。青鳥不傳信,於是有「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嘆息。丁香結是愁思的傳統意象。李商隱《代贈》詩雲:「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至此,詞的感情已經十分濃郁、飽滿。當手卷真珠上玉鉤的時刻,已經春恨綿綿;風里落花無主,青鳥不傳信,丁香空結,則徒然的嚮往已經成為無望,這已是無可逃避的結局。
最後以景語作結:「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長江接天,這樣的背景暗示著愁思的深廣。
「接天流」三個字讓人想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脈相承的。
另外,從整首詞來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詞中的一腔愁懷置於一個與其身世密切相關的歷史地理環境中,與心靈的起伏波動也是密切相合的。
⑦ 青鳥,丁香空結雨中愁。下一句是什麼
李煜的作品《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其古詩全文如下: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⑧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是什麼意思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含義
1、「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意思是高飛的青鳥不能將我所思念的,遠方的佳人的音訊傳達給我。那在纏綿春雨中所盛開的丁香花蕊,不正是我心中那一團團的憂愁嗎?
2、此句出自著名詩人李璟所寫的詞《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⑨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句詩的意思是什麼
這句詩的意思抄是:襲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
出處:五代·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原詩: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譯文:
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里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
(9)丁香空傳擴展閱讀:
此詞抒寫三峽綠波接天流似的悠悠長思。人去無信,花落無主乃思之源,情長思幽而生愁。「春恨」乃詞主旨。以風吹花落、丁香結雨融春恨,情景一體,不顯痕跡。「依前」句畫出主人天天為愁恨縈繞之情態。「手卷」句既以閨閣自托,也引發下文情景的揮寫。曲折迴旋,跌宕昭著,蓋稱神品。
詞以精微深刻之感受,寫翠荷葉殘、西風綠波的自然之景,發寄遠懷思的悲秋之愁。不堪看的是凋殘秋景,也是主人憔悴的容光,沉鬱頓挫,筆揮千鈞。換頭宕開,遠憶塞外情人,近摹主人情態,笙寒心冷,愁腸已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