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與菊
⑴ 描寫牡丹和菊花的詩句,誰知道
1.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王安石專 唐 白居易《重屬陽夕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宋 歐陽修《菊》: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2.牡丹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誇天下無雙艷, 獨占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⑵ 菊,牡丹各自代表怎樣的生活態度
菊表示嚮往隱居追求世外桃源淡泊名利的人,消極悲觀的隱士.
牡丹表示追求榮華富貴而不能保持自己本心的人,庸俗,追求富貴的盲目之人.
⑶ 描寫牡丹和菊花的詩句,誰知道如題 謝謝了
菊花;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牡丹;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牡丹詩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詩 唐 唐彥謙 顏色無因饒錦綉,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牡丹詩 唐 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牡丹 唐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詩 元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牡丹詩 唐 李山甫 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牡丹詩 宋 謝枋得 蘭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貴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對聯: 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剛心氣節高萬卉 華貴秀姿壓群芳 秋區春蘭夏芍葯,堂上鮮花增春色 唐詩晉字漢文章,發間翡翠美儀容
⑷ 愛蓮說作者為什麼寫蓮的同時還要寫菊花與牡丹
起到對比和襯托的作用。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回,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答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作者借蓮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鄙棄。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德,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⑸ 白牡丹與白菊花搭配象徵什麼
牡丹配菊花、壽石,均寓意「富貴壽考」。富貴壽和平,牡丹配菊花、荷花,寓意「富貴壽和平」。牡丹在我國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它的花大、形美、色艷、香濃,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
牡丹素有「國色天香」之稱,所以有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之意。花語是: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高潔,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牡丹菊和牡丹花的外形類似,是一種長的像牡丹的菊花。它的花語和牡丹也很相似,寓意著圓滿、濃情、雍華富貴。驚艷的牡丹菊,爭相擁簇盛開,象徵著生命的期待,淡淡的愛和用心的付出。另外牡丹菊還象徵具有高潔、端莊秀雅、儀態萬千等優秀品質的人。
牡丹菊其實叫做麥稈菊。麥稈菊和其它菊花種類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花色十分讓人驚艷。除了簡單的純色之外,還包括很多的混色以及漸變色。在顏色上也非常豐富,一盆麥稈菊能實現多種顏色的轉變。再加上,麥稈菊在開花的時候,花朵大,開花的姿態像牡丹,卻比牡丹還要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大部分花友都會稱麥稈菊為「牡丹菊」。
而麥稈菊除了開花好看之外,從養護角度上來說,也是簡單易養。而和沾水就能活的綠蘿相比,麥稈菊要更勝一籌。家裡養一盆,基本上是一年四季賞花不停。
⑹ 牡丹和菊的花季是一樣的嗎
牡丹和菊花,都是統稱,細分的話,有很多不同的品種,花期也不盡相同,泛泛而言的話,二者不同。
牡丹的花期,一般在公歷五月前後。
菊花的花期,一般在公歷九月至十一月前後。
⑺ 《愛蓮說》一文寫到菊花和牡丹有什麼作用
作者通過對菊、牡丹、蓮三種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寫,以牡丹作反襯,用菊花作陪襯,自然而然樹立了蓮花的美好形象。
作者起筆就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表示人人都愛水陸之花草樹木;接著寫道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為後面描寫「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埋下伏筆......。
接著對蓮一系列的贊美,實際上,他所表達的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
最後,作者對三種花象徵的不同性格進行了比較和品評:「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在此作者以菊花和蓮花面對現實的態度,陪襯出蓮花在污濁生活中保持它高潔的情操(菊花採取逃避態度,蓮花敢於面對現實)。以人們對壯丹和蓮花的追求,把蓮花的高潔從牡丹的反襯中突現了出來,同時又在對比中顯示出不良風尚之盛(壯丹的追慕者甚多,愛蓮者甚少)。
(7)牡丹與菊擴展閱讀
作品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7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白話譯文:
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
⑻ 牡丹和菊花是花類同宗么
不是。
菊花,中葯名。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獨本菊、大立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牡丹(拉丁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⑼ 牡丹花和菊花誰更受歡迎
牡丹象徵富貴,菊花象徵清高脫俗,庸俗,渴望富貴的人一般喜愛牡丹,更嚮往精神品質的人就喜愛菊花了。
⑽ 描寫牡丹和菊花的詩句,誰知道
1.菊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王安石
唐
白居易《重陽夕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宋
歐陽修《菊》: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百草摧時始起花。
2.牡丹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誇天下無雙艷,
獨占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