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王小料
① 什麼是"八大料"和"四小料"啊
八大料:大茴香、花椒、丁香、桂皮、香葉、肉桂、草果、茴香。
四小料:蔥、姜、蒜、芫荽(香菜)
花椒八角香葉燜豬頸肉
材料
八角,水,鹽,糖,醬油,香葉,豬頸肉250克
做法
1.首先要准備好的香料:花椒、八角、香葉。
2.把准備好的花椒、八角、香葉、醬油、糖、鹽、水放入褒中。
3.要精心選一塊肥瘦適中的豬頸肉(選豬頸肉由於是這里的肉質很彈牙,口感很好!!!)
4.豬頸肉過一下水,把其中的難聞的豬肉味去掉。
5.把豬頸肉砌塊放入褒中燜,先武火煮開後,再文火繼續燜,知道入味為止(大約15分鍾左右)。
② 花椒.小茴香.香葉.丁香.是大料還是小料
大料學名八角茴香、大茴香.
花椒.小茴香.香葉.丁香是小料。
③ 板面的香料正宗配方
牛肉板面配方(附面鹵,香料配方)
主料:牛肉250克、牛油800克、豬油200克、雞油200克、豆油150克,干辣椒250克,辣椒可多可少。(如果當地人不愛吃膻味,就把牛油減少到400可左右)
註:以上所用的各種油,為了炸辣椒所以是比較多的,在炸完中葯調料後,倒出一半的油炸辣椒,炸辣椒的油就不用在放到鹵里了,以後就用這個有專門炸辣椒。如果你這次不想炸辣椒,或者你以後做鹵,因為有以前炸辣椒的油,就按比例少放一半油,就是每樣油都少放一半。比如:牛油:400克,豬油100克以此類推,油的多少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適當增減,愛吃油大的可以多加一點,不愛吃油大的就少放點油,油太多了膩人。油多點少點都可以,夏天可以不放豬油,冬天最好各種油都放,以免底料做好後凝固的過硬,也避免都是牛油太膩人。
中葯調料
八角40克、花椒20克、桂皮15克、丁香6克、草果20克、肉蔻20克、白芷10克、茴香20克,甘草10克,香葉10克、涼姜10克、毛桃8克(毛桃也叫辛夷)、孜然30克、陳皮10克、紅寇10克、砂仁15克、白寇10克、香砂20克、木香10克。4、調味料:郫縣豆瓣醬250克、番茄醬50克、牛骨湯粉30克、蔥蒜各50克、姜80克、孜然粉20克(可自由調整)、白鬍椒粉20克、雞精50克、味精50克、白糖30克、鹽400克、美國肉寶王30克。(所用中葯調料請到調料市場購買,不要到中葯店去買。)
下面開始正式做板面鹵
首先把油燒開,然後降低油的溫度,這個溫度掌握在放進去調料不會炸糊,能慢慢的翻小花為准。(先拿一粒花椒扔到油里,如果不是馬上就炸糊了,花椒周圍輕微的翻油花,就可以把料放入鍋內了)先炸小料,所謂的小料就是中葯顆粒比較小的。小料有:花椒、丁香、茴香、孜然,其餘的都屬於大料。(因為小料的顆粒小,和大料一起炸,等大料炸好了,小料就糊了,而且很容易盛到碗里,面里如果有花椒等小顆粒的料,吃到嘴裡很難吃,這就是分大小料的目的)。按介紹,小火熬好後,把小料撈出在熬大料,小料我們就不要了。小料炸的時間大約30分鍾左右,炸到料味出來了,料的顏色變成褐色就行了,千萬不能炸糊了。(炸料的時候要時常攪拌一下,無論大料小料還是辣椒,以免炸的不均勻。炸料的時候鍋里不能冒煙,如果冒煙料味就沒了。) 接著把中葯調料的大料、桂皮、丁草果、肉蔻等等倒入油鍋內小火熬制50分鍾左右,熬料的時間也取決於火大火小,如果火大點時間就短點,火小點時間就長點。但一定不能把料熬糊了,熬到料都是褐色,稍微發黑,而且能聞到料的香味都出來了,這時候把調料撈出來備用。如果你要鹵雞脖子、雞爪子和雞頭,要先把它們用開水焯一下,焯8分鍾左右,大約6-7分熟就可以了,然後控一下水分放,到炸過大小料的油鍋里繼續炸,(大小料都已經撈出後)。炸雞脖子可以稍微火大點,炸到用筷子扎雞脖子,能輕松的穿肉就好了。
底料的做法
接下來把牛肉切成一厘米見方的小塊,鍋內放油,(按配方中的量的一半就可以了,正常就是油能把我們後續加入的料,都能浸過就行,可以多點可以少點,這個無所謂,當地人愛吃油膩的你就放多點,不愛吃你就少放點。)放入蔥姜蒜、牛肉,加入郫縣豆瓣醬,翻炒均勻,加入糖、鹽開鍋後調小火苗加入孜然粉、胡椒粉,然後放入雞精、味精、肉寶王和牛骨湯粉等調料,最後放入番茄醬攪拌均勻。翻炒片刻即可出鍋,板面鹵,也叫臊子就是成品了!(底料炒制的過程大約10分鍾左右)
④ 麻辣燙骨湯底料小料配方及製作方法
(一)底料製作
1. 調料組成
牛油1500 克,雞油700,豬油 700,羊油100 克,郫縣紅油豆瓣醬,600 克,子彈頭辣椒 50 克,燈籠椒 50 克,紅花椒 200 克,紅麻椒 200 克,生薑 100克,大蔥50 克,大蒜 50 克,黑豆豆豉 100 克,冰糖 80 克,醪糟100 克。
2. 香料配方
八角5 克,甘草 3 克,山奈3 克,排草 2克,蓽菝 2 克,,丁香 3 克,紅梔子3 克,辛夷 2 克,小茴香 10 克,白鬍椒5 克,香葉 10 克,砂仁5 克,香草5 克,白豆蔻 5 克,桂皮5 克,香果 5 克,草果5 克,香茅草 2 克。
3. 材料粉組成
乙基麥芽酚 30 克,味之素 50 克,豬骨白湯 350 克,火鍋飄香劑 20 克,味精50 克,雞精100 克。
說明:以上這些調料和葯材,一般的調料市場或淘寶都有賣。
4. 炒制准備
1) 郫縣豆瓣醬用絞肉機絞碎,豆豉剁細。
2) 燈籠椒,子彈頭椒,用開水煮大概5 分鍾,煮好後去除水分,用絞肉機絞碎,碎成糍粑辣椒。
3) 冰糖拍碎備用。
4) 把上述所有食用香料量好放入盆中加入半斤白酒(50 度散裝白酒即可),再用開水浸泡,之後用保鮮膜封好浸泡透約 30 分鍾,用的時候把材料中的水倒掉。
5) 大蔥切小段,大蒜剝皮,生薑切片,備用。
6) 把豬骨白湯,倒入容器內用水調開備用。
7) 把所有需要的材料按照炒制順序放好,以免炒制過程中放錯順序。
5. 炒制流程
1) 時間按照火候酌減,熬料期間小火中火交叉用,炒料主要是炒豆瓣醬和材料中中的水分,邊熬邊攪勻鍋底,溫度過高時適當的關火,保持冒小泡,一定不要糊。
2) 中火先把鍋燒熱,鍋中先放入,牛油,羊油,豬油,雞油,大火把油溫燒熱(180 度)。
3) 加入切好的,蔥段,薑片,大蒜,炸香後,用過濾網撈出。
4) 倒入花椒,麻椒,炒制 2 分鍾,炸出花椒的香麻味,再放入豆豉,倒入泡好的香料小火炒制 10 分鍾。
5) 加豆瓣醬先小火後改中火炒制(主要是炒材料中的水分),炒約 30分鍾豆瓣醬變深紅色。
6) 待豆瓣醬快炒干,醬香味濃郁時,加入糍粑辣椒。
7) 糍粑辣椒炒約 30 分鍾後等麻辣味出來,加入冰糖、豬骨白湯,材料加入後會看到很多水蒸氣冒出,炒約 10 分鍾【注意:看好鍋底,這個時候最容易糊鍋】。
8) 加入醪糟再炒約 10 分鍾炒制水分將盡時,關火倒入容器內,加入火鍋飄香劑,再加入乙基麥芽酚,雞精,味精,味之素攪拌均勻,用保鮮膜封好,炒好的老料,最好是靜置 3天後使用,這樣效果會更好些。
底料用的時候用絞肉機絞碎。
(二)湯料製作
1. 主料組成
水:10 斤水、
全脂奶粉:100 克、
牛骨頭(牛骨中間打斷,提鮮增香) :半根、
牛腰窩油(牛腰子附近肥肉) :1 斤、
麻辣燙底料:200 克、
冰糖:50 克、
精鹽:50 克、
牛肉粉:10 克、
白鬍椒粉:5 克、
紅麻椒粉:5 克、
燈籠椒:15 克、
雞精:10 克、
鮮香寶:10 克、
大蔥:1 根。
2. 製作流程
1) 鍋中放 10 斤水。
2) 湯桶溫度 20 度(防止水溫高奶粉起球沖不開)左右時將全脂奶粉 100克放入攪勻。
3) 然後其他材料全部放入後把湯大火燒開,最後小火熬 40 分鍾。
3. 注意事項
1) 注意牛骨使用前用涼水浸泡 2 小時,去除牛骨內的血,這樣熬出來的湯才不會黑。
2) 注意 50 斤湯比例:一整根牛大腿骨、牛腰窩油:3 斤、其他調料:按照 10 斤水翻倍即可。
3) 注意這時湯上會出現黑沫,這是正常現象,等用湯的時候把湯上的漂浮底料的雜質用迷網過濾掉,即可燙菜。
4) 注意鹽度可以根據當地口味適量增減。
5) 注意高湯不夠用時,可用小桶調制,可根據需要熬 10 或 30 斤水,按上述方法放入新調料、底料,放入量按比例增減,熬好後加入大桶即可。
6) 注意高湯原則上偏淡一點,熬制次數多了,有可能咸,可用筷子沾一下嘗一嘗,適當減少放鹽量。
(三)小料製作
1. 芝麻醬
買回來的芝麻醬, 取一部分用冷開水調, 水要在調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加,剛調幾下會很稠,再加水繼續調就好了,調稀後 1 斤重量的芝麻醬中加入鹽12 克,雞精 15 克,味精 15 克,芝麻油(小磨香油)10 克,花生碎30克,拌均勻即可。
2. 辣椒油
材料:色拉油2000g、辣椒面500g、白芝麻80g
製作:燒一鍋熱油(油要冒煙) ,關火,靜置 1-3 分鍾(此步驟降溫很關鍵) 。之後將熱油徐徐倒入配好的辣椒粉里,邊倒邊用筷子攪拌辣椒粉,務求均勻。油寧多勿少,製作完後應完全淹沒辣椒粉。
(四)燙菜及裝碗
1. 燙菜
根據生意多少, 可以選擇電燙機、 不銹鋼桶、 電磁爐砂鍋等作為燙菜設備,在燙菜設備中倒入之前熬好的湯料【注意:此時只倒入過濾好的湯即可】 ,客人選好菜系後,你直接把客人選好的串菜除去竹簽和皮筋,放進燙菜設備的漏網裡面大火把菜燙熟,燙菜的先後順序是,一般肉丸肉類先放,然後放豆製品,然後菇類的放豆製品上面,再放雞蛋麵粉絲一類的,最後青菜放最上面,因為青菜燙一下就可以吃了,這個是按照菜系的燙熟時間來先後放的,保證燙出來的菜剛剛好,熟了而且不老。
2. 裝碗
出碗小料製作:雞精 500 克,味精 400 克,AAA 粉20 克,味之素 20 克,按照比例倒入一個容器內攪勻。一般燙好後倒入碗里,在菜上面加出碗小料,根據客人的要求加小蔥,香菜,蒜沫等佐料,最後從加2 勺底湯【注意:兩勺底湯一定是最後加,可以燙出出碗小料和佐料的香味】,端給客人吃就可以了。
⑤ 你被哪個牌子螺螄粉驚艷過有多好吃
主料:米粉(也可以用干切粉),螺螄,腐竹。
輔料:酸筍,酸菜,豬脊骨,生菜,
炸花生米,蘿卜干,黑木耳,
草果,小茴香,香葉,蔥花。
調料:食鹽,味精,菜籽油,
料酒,醬酒,泡紅椒,泡山椒,辣椒粉
把豬骨上的瘦肉切下來下來,脊骨直接斬件。
田螺螄放到清水裡泡1個小時去泥沙和土味,然後清洗一遍。
把材料切成絲和丁,倒些油進鍋炸腐竹片
(炸腐竹片時油要熱,但是要離火炸,不然會焦),
之後把炸腐竹剩的油里倒進辣椒粉,
製成辣椒油(注意用炸腐竹的余溫就可以了,不用加火)。
把豬骨頭放到鍋里滾湯,水裡加入一湯匙米酒,
把酸菜絲、酸豆角丁放到鍋里炒,
加少許油,但是不要放鹽。
黑木耳和豬肉(切下來的瘦肉)一起放鍋里炒熟並加少許鹽。
鍋里放油,加蒜米、薑片爆香,
然後放入螺螄炒,再加一湯匙鹽、半湯匙香辛料炒2分鍾,
然後加半碗水,滾了以後放到骨頭湯里一起煮
用田螺肉煲湯並足夠1小時,
然後把事前弄好的辣椒油也放到鍋里
(不喜歡吃辣的可以不加)。
再燒半鍋水,水裡放鹽(攪拌均勻,嘗起來咸一些),
水滾時分別把米粉放水裡燙一下再撈起,
加入准備好的配料,最後加入螺螄湯螺螄粉就完成了
⑥ 麻辣燙的小料都有什麼
麻辣燙底料及製作方法
麻辣燙配方-1
湯汁以雞湯加入桂皮、陳皮、干辣椒段、胡椒、八角、三奈、漢源花椒、豆腐乳汁、醪糟汁等熬制而成。
麻辣燙配方-2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麻辣燙配方-3
配方: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2兩、干辣椒4兩、郫縣豆瓣1袋、冰糖2兩、生薑半斤、大蒜半斤、草果5個、小茴少許、丁香25顆、桂皮5小塊、雞精一兩
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
麻辣燙製法與步驟
調料:牛油20斤;菜油5斤;郫縣醬4斤;(朝天椒)辣椒2.5斤;花椒2斤;冰糖2兩;姜1斤;蔥0.5斤;八角0.1斤;甘草0.5兩;山奈0.5兩;桂皮1兩;香葉1兩;蓽菝20克;白扣0.8兩;香果0.5兩;沙姜0.5兩;紫草0.7兩;丁香0.3兩;梔子0.5兩;草果0.6兩;謬糟2瓶;豆豉1袋100克;胡椒0.5兩。
製法:
①將郫縣醬垛細,干辣椒去蒂切成節用清水洗干凈並且用清水泡透,將姜去外皮拍松和干辣椒一起泡,然後用絞肉機絞成茸,鉸時將姜也加入絞成茸,冰糖拍碎備用。蔥姜切塊備用;紫草泡透切成小塊備用;各種香料均清水泡透備用;兩種油混合均勻燒至八成熱時端離火口降至四成熱時備用;豆豉剁成茸,將豆瓣醬,辣椒茸,豆豉茸調勻既成香辣醬備用。
②凈鍋加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時撈出不用,加入蔥姜塊炸香並且發干時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加香辣醬用小火加熱1.5~2小時左右,加香料繼續加熱0.5小時,加入花椒粉末加熱15分鍾,等麻辣味出來加謬糟推勻,水分將盡時端離火口,降至常溫時既得底料。
⑴原料:以穿上竹簽的原料為標准,也有不能穿上竹簽的,如:粉絲,粉條,寬粉,海帶絲等。
⑵製法:採用兌鍋形式:麻辣湯汁=白鮮湯+底料+紅油+花椒油+調料=3:2:2:2:1
⑶白鮮湯一般採用骨頭少而糯米和淮山葯較多的方法燉的色澤發白鮮味較足的鮮湯,在製作時鮮湯一般不加香料;底料:主要突出麻辣味而鮮香味較輕。
⑷調料:常用的鹽,味精,雞精,蔥花,薑片,蒜片,料酒,胡椒粉,蝦皮/海米;根據口味不同可以適當調節麻辣口味,若只加底料口味達不到可再加部分辣椒油和花椒油。
提醒:因吃麻辣燙的口味有的較輕,吃不了辣和麻口味的湯汁,故經營者又添加了咸鮮口味的白湯。既白湯=鮮湯+調料。鮮湯同麻辣口味的湯汁一樣。
⑦ 大料和小料都有什麼
八角
桂皮
小茴香
香砂
丁香
草果
花椒
肉寇
楊姜
白芷
甘草
陳皮
草參等
大料是百姓家常用的調味品,又稱大茴香、八角,是我國的特產,有特殊香氣,在製作冷盤及燉、燜菜餚中常用,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因收獲季節不同,可分為秋大料和春大料兩種。秋大料果實肥壯飽滿,色紅亮,氣味濃厚,莢端鈍平,質量較好。春大料朵瘦小,帶青色,角形略尖,香氣弱,品質不如秋大料。
小料不是某一種香料,而是吃面時所配帶的各式調味。它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味全(酸、甜、辣、咸、鮮均有),二是味純(大多小料均以單一的基本味為主)。吃面時配食小料可以滿足不同食客的多種口味和喜好。
小料按製法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成料,即市場上銷售的已經製成的調味品;另一類是需要現吃現加工的制料。
一般常用的品種如下:
芝麻醬、腌韭菜花、腐乳、臭豆腐、糖蒜、豆瓣辣醬,八寶醬菜等。
⑧ 大連的燒烤代替味精的小料怎麼配
一,一斤蔬菜量
雞油20克 味精粉3克 鹽5克 特鮮一號5克 雞精10克 木姜籽油2克 花生碎20克
二,料油製作:
色拉油→→→放在鍋里燒→→→准備蔥、姜、蒜→→→炸成半干→→→加入八角、花椒、桂皮、草果、香葉、紅辣椒→→→炸成全乾就OK→→→這時把的乾的(蔥、姜、蒜、八角、花椒、桂皮、草果、香葉、紅辣椒)撈出來不要,只要油→→→這時油還是熱的時候,→→→加粉狀奧宴奇→→→重新炸→→→涼干→→→這是料油的製作。
三,五香紅油的製法(以2.5千克色拉油為例):
1、把2.5千克色拉油倒入鍋中,燒到六成熱時倒入郫縣豆瓣醬500克,熬至油紅,再下大紅袍辣椒80克,花椒50克小火熬30分鍾,然後再下入干辣椒500克、燈籠椒50克、大姜20克、大蒜10克、大蔥10克小火熬20分鍾,接著下八角30克、小茴香10克、白蔻2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香砂5克一起小火熬30分鍾,放5小時撈出料渣即成紅油。
燒烤醬類========
一,哈爾濱燒烤醬配方:
即用1/2袋東北產的朝鮮族泡菜醬、1/2袋東北香其醬、1袋天津產的多味辣醬,這三種醬調勻即可,此醬料比較適合北方人。
二,農家辣椒醬
一般農家收獲辣椒的時候都會把一部分腌制起來,加姜、蒜,味道純正清香,用來做菜效果特別好,操作也簡單。具體腌制方法:鮮紅椒10斤加大蒜1斤、生薑半斤、鹽1斤放在壇子中密封,在陰涼處放置1天,取出後磨成糊狀即可食用。這種辣醬可用來做任何香辣味的菜餚,以燒制的口味最好,比一般的辣醬清香味濃。
點評:農家辣醬經試驗後發現腌制時間太短,最少要3天;另外,磨成糊狀後加菜油、味精炒香,可延長保存時間,而且色澤更紅亮。做此菜毛豆應選用毛長、殼寬、色青白的,燒出來更軟糯、鮮香;毛豆與田雞分開炒制,毛豆先加菜油炒至起皮再加高湯燜制,口感更佳。
三,秘制醬料:博湖香辣醬5瓶(約1000克),泡椒末1000克,芝麻500克,細辣椒面250克,蒜末1500克,孜然500克,花生醬1瓶(約200克),麥芽糖1瓶(約200克),加入色拉油小火炒2分鍾炒香即可
四,秘制羊醬的製作:
原料:韓式春醬4盒、大喜大牛肉粉250克,韓式辣椒醬250克,甜面醬2000克,芝麻醬500克,蚝油250克,雞粉150克,糖250克,鹽150克,味精100克,水2000克,香油250克,紅油250克,洋蔥末500克。
製法:鍋上火放500克色拉油,燒至四成熱,下蔥末炒香,加入甜面醬、春醬、辣椒醬、麻醬、紅油一起翻炒幾下出香味,然後放入2000克水,加雞粉、糖、鹽、味精調味,小火熬20分鍾左右,出鍋前加入蚝油和香油提味
五,燒烤醬料調制配方
(1)鹽2.5兩,味精2兩
(2)雞粉1兩.咖喱粉1兩,辣椒粉5兩
(3)五香粉,胡椒粉少許,芝麻2兩
(4)油1,5斤,水5-6斤
(5)蔥粉0.6兩,澱粉少許
2,製作工藝
(1)油放入鍋中,燒至七成開
(2)放入辣椒粉,充分攪拌,炸熟,在放入開水,熬開.保持小火
(3)依次加入其他調味料,攪勻,開幾分鍾,即成.
3.備注說明
(1)製作時注意火候,小心別糊了
(2)辣椒芬用不辣的,取其鮮紅色,要自然純正的,不要顏料染的
(3)水是開水,油是色拉油
(4)澱粉是先用水稀釋,試著放,最後出品是顏色閃亮,通紅誘人,粘稠適度,有一股撲鼻的香味
(5)可加入花生面增加香味
六,特色燒烤醬的製作:
(黎明牌)蒜溶辣醬2代+(同聲牌)蒜溶辣醬2代+(高麗王牌)辣醬1代+味精+雞粉+AA料+肉香寶+1點玫瑰露+1點糖+啤酒+適量加點甜面醬
七,韓式燒烤醬.
;蒜蓉辣醬、孜然粒、孜然粉、細干椒面、小茴香粉、野蘇子粉、芝麻、薑末、芹菜末、椒鹽、香油、熟花生碎、雞蛋液調拌均勻成燒烤醬.
八。魷魚醬的配方;
韓國戶戶辣醬25克
白糖10克
鮮湯20克
牛肉粉5克拌勻即可.
烤串類==========================
一。東北地區烤羊肉串配方;
每串肉串3塊瘦肉兩塊羊油,穿插著穿,以3斤瘦肉搭一斤羊油為例,正常能串出100串。1:羊肉切小手指的一節大小,羊油切方塊。2;將花椒,大料,桂皮,按1:1的分量用水煮,到香氣出來時將料撈出不要,加調料水兩勺在肉中。3:洋蔥一頭,:姜和洋蔥同樣多的量,分別切成末,但不能太碎,防止粘在肉上。放入肉中。4:鹽一勺,味精一勺,嫩肉粉三分之一勺。豬肉香精一勺(或用牛肉的也行)。王守義十三香三分之一勺。一起拌均勻。5:3雞蛋取蛋青清加入後再次拌勻。1小時後就可以穿串了。
二。烤羊肉串配方:
洋蔥 :2頭切碎 香菜段 :50克
花椒粉:2克 黑胡椒粉:4克
紅薯粉:30-40克 辣椒面 :3克
姜粉 :2克 甘草粉 :1、5-2克
鹽 :3-5克「視口味輕重定」 天山紫蘇:3克
味精 :4-5克
檸檬黃色素少許「主要起上色作用,不可太多」
熟清油兩勺
將500克羊肉切片放入盆里,放進以上調料,加水攪拌,腌制2小時,讓肉充分入味。穿串烤制,烤時撒上孜然面和辣椒面即可
三。牛羊肉燒烤配方;
牛肉串(2-3斤)
雞蛋1個 嫩肉粉少許 玉米澱粉一把 蚝油三小勺 肉味王60克
雞精少許 味精少許 調合油少許
羊肉串5斤
雞蛋2個 十三香3/4盒 肉味王100克 蚝油3小勺 海天老抽少許
玉米澱粉一把 嫩肉粉少許 ,雞精少許 味精少許,調合油少許
雞翅或雞腿8斤
雞蛋2個 嫩肉粉少許,玉米澱粉一把 蚝油5小勺 肉味王130克
十三香一包 烤醬3小勺 海天老抽少許 調合油50克
豬肉串3斤
雞蛋1個 玉米澱粉半把 肉味王70克 十三香1/3包 海天老抽少許
嫩肉粉少許
四。四川口味燒烤
肉10斤/泡椒半袋/花椒2勺/胡椒2勺/雞精4勺/味精2勺/五香粉2勺/嫩肉粉適量/澱粉少許/蛋清5個/鹽2勺/拌好到入肉里腌制30分穿好待烤。子然/辣椒/粉烤時放。
五,烤羊肉串的秘方
1,羊肉淹制:
把兩斤羊肉切成小塊,加啤酒、洋蔥、生薑、羊肉精粉、麻辣鮮粉、海鮮粉和排骨粉4比2比例,進口精純A+G,廣東或者日本生產的雞粉味精,雞蛋兩個,罌粟與殼核桃和油熬制香料油少許,進行攪拌10分鍾後就可以串成串了。
2,烤法:
木炭一定要全部燃燒以後方可燒烤,注意一定要放在燃點上烤,開始不要頻繁翻動一定要烤到有香味的時候開始翻,當烤到肉的顏色和味道焦香的時候就可以加料了,注意加料的次序,先加雞精、辣椒、孜然、 無論也燒、煮、炒、炸都可以達到美味可口的效果,如果各位想吃羊肉不妨試試。
六,秘制烤羊肉串
羊肉串,鹽30克.雞粉30克.白糖30克,味20克.蒜粉10克.姜粉10克.雞精10克.白鬍椒10克.咖喱粉10克.雞蛋8個.圓蔥絲3兩,豆油6兩,20斤肉的.嫩肉粉10克. 我覺得鹽不宜腌時放,那樣肉就不鮮了,燒烤時再放。蒜粉和圓蔥選一樣便可。
七,哈爾濱烤羊串配方資料;
燒烤常用配料:
1. 辣椒粉2.孜然3.白芝麻4.菜油5.胡椒粉6.燒烤汁
2,混合料:鮮香王35%+增香劑7.5%+燒烤王7.5%+八角,丁香,花椒,白鬍椒,桂支,小茴香,甘草,草果,香葉,孜然,蛤蚧,香茅,豆蔻仁按比例可大量配製.
燒魚:洋蔥,蒜,鹽,花生油,胡椒,孜然粉
燒雞腎,羊串,牛串,魷魚:幼鹽,孜然粉,辣椒粉,胡椒粉,可混合料,燒前用以上待腌15分鍾
燒玉米:鹽,胡椒粉
燒青菜,香菜,韭菜,四季豆:鹽,孜然粉,五香粉,白芝麻
燒茄瓜:鹽,孜然粉,五香粉,白芝麻,蚝油
燒生蚝:蒜,檸檬,鹽,孜然,胡椒粉
燒雞腳,雞腿,雞翅,雞柳:可用上面1-8的配料
燒烤醬的製作
材料:洋蔥茸50克,紅糖30克,白醋20克,牛油少許,辣醬油20克,番茄醬40克,檸檬汁40克,水少量,
製作方法:用平底鍋將牛油煮溶,加入洋蔥末煎至金黃加入紅糖,白醋和材料煮沸,然後慢火煮15分鍾.
(主要用於腌制和伴食,根據量的大小自己可以大量配製)
八,東北燒烤配方資料
一、大料:用於燒烤前肉串的入味。
1、十三香:添加香料,擬補其他香料的不足,尤其體現良姜的味道;
2、肉精:將肉嫩化;
3、姜粉:入味料;
4、白鬍椒:入味;
5、雞精:增加鮮味;
6、味精:添加鮮味;
7、小茴香:去羊肉膻味;
8、雞蛋:添加燒烤水分的散失;
9、桂皮:入味;
10、孜然粉:添加味道,去膻味;
11、土豆澱粉:蓋住肉精的味道;
12、薑汁:入味;
13、紅曲米:用於肉串的著色;
二、注意事項:
1、燒烤前的腌制肉串一定不要用鹽,否則烤出的肉串水分散失太多,烤出的肉串不鮮嫩!
2、加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不同,腌出的味道就不同!
3、肉串的扦子最好用不銹鋼或者竹簽,這樣的扦子不會改變羊肉的原色,用鐵的肉串拷完後有銹味。
九,一烤友秘制燒烤配方資料
做好幾年地攤燒烤了,慢慢的琢磨了好幾個方法,下面發的是我目前使用的腌制食物的配方,貴在真實,在我所在的生活區的夜市裡,我的生意算是數一數二的,同行可以拿去做下參考,每個人的做法不同,味道也不可能一樣,我的方法不算好,但也不算差.雞腿.雞翅.雞中翅.雞爪.雞尖腌制配方:鹽.味精粉.胡椒粉少許.濃縮鮮香粉,王守義麻辣鮮.蒜香粉.薑末.白酒少許.乙基麥牙酚(焦香型,嚴格按說明的比例投放).澳奇鑫燒烤專用腌制料.雞粉(非雞精).料酒.嫩肉粉;
牛肉串:鹽.味精粉.胡椒粉.蒜香粉.濃縮鮮香粉.雞粉.乙基麥牙酚適量.澳奇鑫燒烤專用腌制料.洋蔥末.嫩肉粉.料酒;
羊肉串:鹽.味精粉.胡椒粉.少許花椒粉.雞粉.雞蛋清.洋蔥末.濃縮鮮香粉;
雞腎串:鹽.味精粉.料酒.雞粉.濃縮鮮香粉;
田螺肉:鹽.味精粉.胡椒粉.料酒.濃縮鮮香粉雞粉.麻辣鮮.白酒.澳奇鑫燒烤專用腌制料;
蝦子:鹽.味精粉.胡椒粉.排骨粉.雞粉.蒜香粉.料酒;
秋刀魚:鹽.料酒.陳醋.味精;
生蚝用的蒜蓉:蒜末.雞粉.少許薑末.白酒少許.胡椒粉少許.味精粉.辣椒醬.將一半蒜末裝進大點的不銹鋼口杯里,將適量油燒熱,倒入口杯里,待水氣一過,攪動,然後將剩下的蒜末跟所有調料一起投入攪拌均勻即可,生蚝烤好後撒蔥花.
其他菜類如韭菜.茄子.大白菜.香菜.玉米.青椒.豆角.豆腐片.熱狗.火腿腸.脆皮腸.鮮魷魚.等等,不需要腌制,烤的時候刷油.刷燒烤醬.撒燒烤料.撒辣椒粉.孜然粉即可.
我的配方沒有具體比例,都是自己照感覺投放,大家可以多琢磨出具體用量.
我的燒烤醬做法是:水.蚝油.海鮮醬.料酒.仁康牌燒烤王.蒜香粉.醬油,比例大概是:6:0.5:1:0.5:1:0.5.0.5,將水燒開後,將其他調料放入小火熬開即可.
我的燒烤撒料是將一些調料摻兌而成:雞粉.味精粉.胡椒粉.麻辣鮮.蒜香粉.椒鹽.十三香.澳奇鑫極品燒烤王.佰特牌燒烤刷刷香(也可用其他燒烤料,以前用過一種叫"卓典"的燒烤料感覺很不錯,可惜現在我在廣州呆的地方買不到了),除燒烤料佔大多數外,其他調料不需要太多,自己慢慢掌握.
孜然粉是每樣食品必放的調料,吃辣椒的撒上辣椒粉,燒烤醬.燒烤料.孜然粉.辣椒粉撒上後只需刷油略烤即可,上盤前最好薄薄點綴上一層油,好看點,看上去不那麼乾燥.
最近的做法是在孜然粉里加了雲南出的"奇子香"滿口香燒烤料,不需要太多,這東西相對貴點
十,特色燒烤配方資料;
牛、羊、雞肉為主
牛肉1000g 鹽10g 味精5g 牛肉粉5g 嫩肉粉2g 薑汁10g 芹菜50g
香蔥20g 洋蔥50g 蛋清2個 八角粉1g 桂皮粉2g 胡椒粉2g
料酒15g 辣椒粉2g 孜然粉5g 百里香1g 爆烤鴨專用料2g 蒜末5g
1.2 製作方法:
將肉洗凈去筋切成0.4㎝厚、1㎝寬、2㎝長的片,和上述調料抓勻,腌制2個小時後,串成串;燒烤時刷上色拉油,烤好後撒上小料即可。
1.3 西班牙小料製法:
百里香3g 十三香3g 蒔蘿草2g 牛肉粉6g 辣椒粒10g 熟芝麻10g
2 泰國棕櫚燒烤
2.1 原料:
牛、羊、雞肉為主
羊肉1000g 沙司10g 蒜末5g 鹽10g 味精5g 牛肉粉5g 肉桂粉2g
甘牛至葉1g 咖喱粉3g 胡椒粉2g 料酒10g 洋蔥50g 姜絲20g
芹菜20g 雞蛋清2個 辣椒粉2g 孜然粉2g 色拉油適量
十一,特色烤肉技術資料;
香料配方以一斤肉加入的香料分量計算.
香料:麻辣餡料8克,羊肉精7克,味精8克,精鹽4克,香精7克,
松肉粉2克,雞蛋一個,薑汁7克,蔥9克,料酒5克,白糖0.6克,
澱粉8克,花椒粉5克,辣椒3克.
配方適應:豬,羊,牛等肉類.先把肉切好.將雞蛋和切好的肉
拌均勻,然後加入配料拌合均勻.腌制1-2小時,串成串待烤.
料香油的配製方法
1.配料:辣椒醬50克.花生醬150克.芝麻醬150克.紅泡椒50
克.大蒜150克.花椒粉25克.味精70克.香精10克.雞精100
克.白糖15克.精鹽35克.
2.先把大蒜去皮搗碎,泡椒制細.
3.把1500克色拉油燒熱,放入紅泡椒炸香.然後倒入調和均勻
的醬料攪拌均勻.倒入瓷器中,加入大蒜泥攪拌均勻.然後蓋上
蓋子密封10小時.
配料:姜黃,孜然,辣椒.均磨細.
烤制方法
1.穿串:將烤肉洗凈,切成2-3厘米長,0.7厘米寬的肉條,然後
用簽穿成串.
2.烤制:將腌制好的肉串放入調料盆中,先刷上適量的料香油,
再撒上姜黃,然後烤制,邊烤邊刷油,烤串上油泡翻滾,顏色變
黃表示即將成熟,到八分熟時及時撒上辣椒粉,孜然粉,再烤再
刷,稍烤一下就可成熟.
麻辣排骨的配方====
[排骨20斤;辣椒面50克.木薯粉200克.麻椒80克.蒜粉30克.味精30克.雞粉30克.牛肉精80克.白糖120克.花椒10克.大料10克.胡椒10克.咖喱粉10克.紅曲粉10克.
排骨香精10克.鹽30克.香油1兩.豆油3兩.蔥.薑汁6兩.
烤全羊。======
主料:
整羊一隻,去頭頸去尾蹄去毛皮去內臟,劈成兩扇洗凈,特別是大骨部位一定要劈碎洗凈血污。厚肉處多切一些小刀口。
配料:
1、 羊肉汁濃縮粉與水與整羊的重量比為 1 : 6 : 30 (即 1 斤粉加 6 斤水加 30 斤肉,按此比例推算)
2、 嫩肉粉,用法用量按包裝說明
3 、糖稀(可用蜂蜜加白糖水代替)
4、 植物油(肉重量的百分之一)、芝麻香油(肉重量的千分之一) 、羊肉飄香粉(肉重量的千分之一)、羊骨髓膏(肉重量的百分之二)、百草液(肉重量的千分之一)
5 、特香孜然粉、特香辣椒粉備用
操作工藝:
1 、將整羊內外全部敷滿嫩肉粉,按說明操作,嫩化後洗凈。
2 、把羊肉汁濃縮粉、羊骨髓膏、百草液和水及嫩化後的羊扇泡在盆內,並要淹沒整羊泡 12 小時以上,期間翻一兩次,時間越長越好。
3 、將腌好的羊掛起來控水,以不滴水為度,刷上糖稀水(1:5)、植物油、香油和飄香粉的混合液。
4 、烤制:蒙古人用篝火,新疆人用烤窯。現在城市裡出售烤全羊多用排鉤立式烤箱。箱邊高 1.5 米,下直徑 1.5 米,上直徑 1.2 米。頂部為錐狀,中心是煙囪口。上下各有 2-3 個活門,內套較厚的耐火土。膛內上部有一鐵條圈,用鐵鉤子掛羊扇,最多時可掛 6 扇。使用時在下部堆放木炭,燃燒 1.5 個小時把爐膛燒紅。待火焰已微,碳卻依然很紅,全膛已熾紅時把羊扇置入。並不時翻轉,烤勻烤透,出爐前後再刷一或兩遍全能特亮油。
5 、出售時撒上辣椒粉和孜然粉。建議使用上等特香辣椒粉和上等特香孜然粉,口感和辛辣香氣市場上是買不到的。
幾種不同的製法:
? 不刷糖稀,改用糖碗煙熏。
? 料水中多加入搗蒜汁,以增加蒜香。可加些煙熏香精增加熏烤風味。
? 用卧轉式電烤爐,全羊分解若干塊烘烤,出鍋後拼成整羊。
成品應為棗紅色,油光鋥亮,嫩滑多汁,不幹不硬,味極鮮美。
在腌液中加入 飄香大紅鍋汁把液染紅,羊肉呈辣椒紅色 ,也有辣椒鮮香。
秘制吊爐烤雞架======
吊爐烤雞架是一種物美價廉的休閑食品,很容易被大眾接受.每隻成本在2--1.5元,售價在3.5元—4元,每隻純利潤2元.一台旋轉式烤禽爐能烤制三十二隻,每爐能烤出2—3斤雞油,售價為3元/斤,足夠每爐的電,煤氣的費用.並且操作也很簡單,一人能獨立完成.營業面積只需一台烤禽爐,無需租門面房.靈活機動
一.原料:雞骨架三十二隻(0.8—1斤一隻)
配料: 1.復合寶(A型):一兩
2.辣椒面(泡椒):二兩
3.白鬍椒:一兩
4.麻椒粉:半兩
5.咖喱粉:一兩
6.籽然粉:一兩
7.籽然粒:一兩
8.鹽:六兩
9.白沙糖:二兩半
10.I+G:一錢
11.蚝油:一兩
12.雞肉香精:兩錢半
13.紅曲紅:適量
14.肉寶王:一錢
15.澱粉:三兩
16.芝麻:一兩
17.生抽:二兩
18:白醋:一兩
二. 製作過程
1.把復合寶(A型),鹽,糖,味精,蚝油,.雞肉香精,紅曲紅,肉寶王,I+G與十斤水(沒水劑)完全溶解.
2.把雞骨架放入其中淹制4—6小時.
3 把辣椒面,籽然粒,澱粉,芝麻混合後灑在雞骨架上,用車條串好。
4.把串好的雞骨架掛入烤爐,爐溫達到150℃烤制20分鍾,200℃烤制5分鍾。
5.把烤熟的雞架噴灑上生抽,白醋,.咖喱粉,籽然粉,白鬍椒,.麻椒粉。一,一斤蔬菜量
雞油20克 味精粉3克 鹽5克 特鮮一號5克 雞精10克 木姜籽油2克 花生碎20克
二,料油製作:
色拉油→→→放在鍋里燒→→→准備蔥、姜、蒜→→→炸成半干→→→加入八角、花椒、桂皮、草果、香葉、紅辣椒→→→炸成全乾就OK→→→這時把的乾的(蔥、姜、蒜、八角、花椒、桂皮、草果、香葉、紅辣椒)撈出來不要,只要油→→→這時油還是熱的時候,→→→加粉狀奧宴奇→→→重新炸→→→涼干→→→這是料油的製作。
三,五香紅油的製法(以2.5千克色拉油為例):
1、把2.5千克色拉油倒入鍋中,燒到六成熱時倒入郫縣豆瓣醬500克,熬至油紅,再下大紅袍辣椒80克,花椒50克小火熬30分鍾,然後再下入干辣椒500克、燈籠椒50克、大姜20克、大蒜10克、大蔥10克小火熬20分鍾,接著下八角30克、小茴香10克、白蔻2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香砂5克一起小火熬30分鍾,放5小時撈出料渣即成紅油。
燒烤醬類========
一,哈爾濱燒烤醬配方:
即用1/2袋東北產的朝鮮族泡菜醬、1/2袋東北香其醬、1袋天津產的多味辣醬,這三種醬調勻即可,此醬料比較適合北方人。
⑨ 大料和小料都有什麼
八角 桂皮 小茴香 香砂 丁香 草果 花椒 肉寇 楊姜 白芷 甘草 陳皮 草參等
大料是百姓家常用的調味品,又稱大茴香、八角,是我國的特產,有特殊香氣,在製作冷盤及燉、燜菜餚中常用,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因收獲季節不同,可分為秋大料和春大料兩種。秋大料果實肥壯飽滿,色紅亮,氣味濃厚,莢端鈍平,質量較好。春大料朵瘦小,帶青色,角形略尖,香氣弱,品質不如秋大料。
小料不是某一種香料,而是吃面時所配帶的各式調味。它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味全(酸、甜、辣、咸、鮮均有),二是味純(大多小料均以單一的基本味為主)。吃面時配食小料可以滿足不同食客的多種口味和喜好。
小料按製法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成料,即市場上銷售的已經製成的調味品;另一類是需要現吃現加工的制料。
一般常用的品種如下:
芝麻醬、腌韭菜花、腐乳、臭豆腐、糖蒜、豆瓣辣醬,八寶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