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c百合肉戲動作描寫
⑴ 語c如何寫好打戲
首先是注重動作,這是肯定的,還有就是對於對方角色和自己角色的細節都要清楚,這樣才能做到有東西可寫,其次打鬥場面要符合設定,古風就要刀光劍影,奇幻的就是要魔法飛舞,現代的就是拳腳都可以,除了這些之外,對動作的描寫要適度,不能直接就「砍到了對方的右手」要給對方接戲的空間
⑵ 語c戲怎麼寫
語C,即語言 Cosplay,是一種以文字描寫來表達設定的背景、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與其他玩家互動的網路文字扮演游戲。
例一:
(抬首以赤色巨劍所劈出的弧狀閃電便徑直向自己胸口襲來,見狀本能雙臂交叉擺出防禦架勢,前膝彎曲以借力向前猛躍。腳掌清晰察覺銳利鋼鐵劃過所致疼痛,很快利刃特有刺痛感便從腳掌至全身蔓延開來。)
....這傢伙何時變得如此強大了。
(暗自感嘆不禁緊攥手中劍柄,疾風呼嘯聲掠過耳畔便已清楚知曉身後早已涌來箭雨卻渾然不顧,蹙眉仔細在昏暗中搜尋著那個熟悉身影。)
例二:
(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去硬幣,燈光亮起一刻便上下打量著思考究竟要買哪罐。幾番掂量後摁下了藍莓汽水所對應按鈕。)
...誒?
(隨著易拉罐掉落聲響眼前出現的卻出人意料的是一罐橙汁。呆愣半晌輕舒口氣得出結論頓道。)
啊...也是,都幾年沒有維修,看來是壞掉了呢。
(2)語c百合肉戲動作描寫擴展閱讀:
語C是一種構建在文字基礎上以平台為載體的社交文化,該文化正構建出一個較大的精神世界。
按照方向可分原創和同人。
(一)原創:由語C人員自行設定一個背景,並通過人設(人物設定:外貌特徵、性別年齡、性格、能力、特點等)將人物的形象展現出來,通過自戲或者對戲的方式、在日常中使用自己的人設與他人互動。
(二)同人:由語C人員根據動漫、漫畫、動畫、小說、歷史、影視、游戲、明星等已經存在的人物設定進行的語C活動,在已知的形象上拓展延伸,通過自戲或者對戲的方式、在日常中使用該角色他人互動。
⑶ 語c的約戲,對戲,開戲分別是什麼意思
語c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演繹。對戲就是指用你的文字,描述你所演繹的角色,也就是你的皮上在身臨其境時的神情、動作、心理、語言——要像演員演戲一樣將你們所希望的場景生動展現出來。要注意把握角色人物性格,一切都要符合其性格特點,否則就是崩皮。而且你所描寫只是你的個人行為,不能左右其他人,否則就是控戲。
⑷ 語c肉戲誘受,強攻怎麼c
多看點小說……嗯有水平的那種=_=||
強攻應該用你的閱歷將你的人物撐起,誘受就算誘但是不能娘OTL還是得靠自己把握啊……。
⑸ 語C打戲如何描寫
打戲啊……有些苦惱,我cos的大多都是文人,不打架,都是出口諷刺比較多。但是這是一個新體驗,所以我決定嘗試回答。
在現原,打架大多都比較直白。
【摸了被打腫的嘴角溢出的血液,雙眼燃起了難以澆滅的怒火】艹!【用力揍了對方一拳,接著便是連貫如雨滴般的拳頭落在對方身上】你麻痹再說啊!你再說啊!就你嘴賤!【似乎覺得不過癮,一個縱身撲了過去想要壓制對方,並且使出了一擊左勾拳】
嗯……感覺上打戲,最重要就是不要控戲,讓對方有反抗的機會,看誰的氣場大。如果是事先有設定好劇情了,那就跟著劇情,不要太過控戲。不要太蘇,不要控戲,不要怕輸,那就沒問題了。
⑹ 語c怎麼玩初學者 你知道嗎
1、首先,要了解什麼是語C。語C:是語言cosplay的簡稱,即語言角色扮演。是在演繹的基礎上發展成形,以文字為基礎進行角色扮演的網路文化。
語C是以文字為載體,通過環境渲染、語言陳述、動作描寫、神態刻畫、心理描寫等多方面來演繹角色,此角色可為虛擬的原創角色,也可以為同人角色,例如ACG、影視、小說、明星等。語C是一種構建在文字基礎上以平台為載體的社交文化,該文化正構建出一個較大的精神世界。
2、在了解語C文化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專有名詞都不懂,別著急,我們先來簡單的科普一下。
崩皮:角色皮被崩壞即崩皮,指做出的語氣和動作不符合你所C的角色,表現出來的性格與你皮有較大出入。比如人物本來是高冷的,但是你崩了之後是逗比魔性的。是一種脫離原作的行為。崩皮也稱OOC,OOC是英語out of character 的縮寫。b/bot以及(){}【】等符號:為了區別在扮演中是否本體在閑聊,本體閑聊時需要在句尾加上一個b/bot或者(){}【】等符號。但上皮(即扮演)時可以用成括弧表達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及環境描寫等,(){}【】外是人物語言。
圈名:在語C圈裡為自己取的名字。圈名可以有很多個,不同的細分圈子可使用不同圈名。
圈齡:在語C圈裡的年齡,指從正式接觸語C開始到現在的時間長度,偏向於在語C圈裡交流的時間段(如果在期間有長時間段未接觸語C,則應當減去該部分的時間)。
名朋:名人朋友圈的縮寫。
角色名+數字:如東條希11370,指名朋角色+編號,按角色名和編號就可以查找到對應好友。
皮:指所扮演的角色。
皮氣/氣:指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點。
演繹:指通過使用角色的經典台詞動作等進行簡單的表述行為。
上皮:指按照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徵與人交流。
皮上:指扮演角色的時候。
皮下:指沒有扮演角色的時候。
磨皮:指通過多種方式使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言行與原作或設定貼合,盡量還原一個鮮活的角色的過程。
本體:指扮演者本人。
崩皮:在上皮的時候沒有按照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徵進行演繹,包括動作、心裡等多方面的描述不符合角色的特徵。或者說是文字描述與所扮演的角色不相符。
黃豆:指系統自帶的表情,因為與黃豆形似而被用以代稱這部分表情。(在語C中一般禁止黃豆,在演繹的時候可以適當使用)
語C三禁:原指圖片、黃豆、顏表情,現在多指白、娘、蘇。
堆詞:指過於看重辭藻的使用而忽略句子的結構,多表現為語病的形式。
OOC:out of character(不符合個性,預料不及),在同人文學創作中扭曲人物性格,使人物完全脫離原型,說出原角色不可能說出的話,做出原角色不可能做的事;或在原創語C中的上述行為與自設人物不相符。【】:是語C中常用的符號,符號內部的內容多為動作、神態、心理描寫,有時也會使用[]、()。
paro:背景設定。(現在常用到的有現代、黑道、西幻)
b/bot:為語c中本體的首字母縮寫,表示是本人的發言,新人常將b當做bot的縮寫,此為錯誤用法。
call:打電話、打call,指像迷妹揮舞熒光棒一樣,對喜歡的內容進行近乎瘋狂的追捧和贊賞的行為。
ky:沒眼色、不會按照當時的氣氛和對方的臉色做出合適的反應。
CP:也根據發音被稱為西皮,英文Coupling的縮寫,表示人物配對關系。本意是指有戀愛關系的同人配對,近年來在三次元等其他場合也開始廣泛使用。(皮下CP指虛擬世界精神層面的戀愛關系)
cdx:「處對象」的簡稱。(真的不是「陳獨秀」)
迎:指組群成員對新進人員的歡迎。(「y」指「迎」,「cy」指「遲迎」,「xy」指「謝迎」)
戲/戲文:通過文字對角色所處的環境、動作、心理、表情、神態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描寫。
文:指通過第三視角對角色所歷所感進行的描寫。(註:在語C中較少使用「文」的形式)。
戲頭:指寫在戲文開頭的內容。一般用於點明寫作的主旨、附加皮下發言或寫作意圖,在前面加「#」符號,或者其他的符號。
梗:在語C中指戲的背景、設定,語C參與者圍繞梗進行發言、互動的行為。
撞梗:指不謀而合,兩人有關於戲的背景或設定等一致。
梗廢:不會開頭出梗的人的自稱。
戲風:指寫戲風格。
車戲:指涉及性愛的戲文。(註:車戲與色情不一樣)
私設:在不影響角色性格的前提下,增加了原作中有關於所角色沒有提到的設定,包括經歷、愛好、人際關系等。
過度演繹:過分強調角色的某個特點,達到了誇張程度。
衍生:保持原有性格設定不變,改變條件,由此推斷出來的劇情發展。
同體:指扮演和自己相同角色的其他扮演者。
觸:用來形容繪畫或COS很棒的人,現在被廣泛沿用到各種圈,泛指在某方面有一定貢獻或才能的人。有時會叫做角蟲,常見的有畫觸、戲觸。
自述:以自我為中心來講述所扮演角色的一段故事,以敘述為主。
自戲:是指自己演繹的一段戲,不一定要以自我為中心,可以以戲中的故事為中心。
開戲:一般指為與他人或多人對戲而特意寫出一段文字,該段文字是接下來所對戲內容的開始。
對戲:指兩人或多人按照所扮演角色的言行進行互動的行為。
聯戲:指兩人或多人按照所扮演角色的言行就同一話題在約定好的時間內發布戲的行為。
群戲:偏向於指多人按照所扮演角色的言行進行互動的行為。
日常:指用某個普通的場景寫的戲文。
短打:指字數較少的戲文。
復健:指長時間未發布戲文後,初次發布戲文的行為。
出鍋:指長時間未發布戲文後,初次發布戲文的行為。(復健較為正式,出鍋帶有輕微的自嘲意味)
涉三:指涉及三次元、本體、皮下的內容。
盜戲:指未經過原作的授權許可,私自搬運原作的字、畫等內容。
水聊:指扮演者本體之間的發言,比較涉及三次,偶爾會上皮。
上皮水聊:指沒有嚴格按照角色言行的標准、結合較多非原作元素,但始終圍繞著角色的基本言行進行的對話互動行為。
新人:指初入某個圈子的人。(圈子可以是按照語C的類別劃分,也可以是組群的形式)
小白:指初入語C圈或者對語C一無所知的新人。(小白稍微帶有一絲嘲諷的意味,因為不了解語C的一些規定而稍微與圈子格格不入,像石子一般打破了潭水的平靜一樣。)
純白:指完全不了解語C的新人,也指語C的初學者。
隔壁:指代另一個地方。例如:隔壁群——另一個群,隔壁專區——另一個專區。
小窗:指聊天會話的窗口。
水區:指在名朋語C平台中,皮下發言探討的區域。
首頁:指在名朋語C平台中,上皮發言互動的地方。
專區:指在名朋語C平台中,以所語C的內容為背景劃分的大區域,區域多以劇組、背景設定等偏向進行劃分。
擴列:指擴充列表,即加好友的意思。
擴專:指擴充專屬好友,一般指皮上的加好友行為,每一個皮擴充的專屬一般都是唯一的。
私戳:指一對一的,私底下向某人發起會話。
句控:指開戲只開一行至三行為一段的人。
段控:指開戲四行至十多行不等為一段的人。
屏控:指開戲文字把對話屏【默認下】填滿或超過的人。
掌控:指開戲文字超過700一段的人。
字控:誇張手法,一次只開幾個字為一段的人。
弧:指本體有事情而暫時下線,不回復他人消息的行為。
圈:以所語C的內容偏向劃分的或大或小的區域,區域多以劇組、背景設定等偏向進行劃分,形式大到背景設定,兼顧劇組,小到組群。
混圈:指在某個圈裡進行語C活動的行為。
退圈:指退出語C圈,不再參與圈內各種活動的行為或狀態。
淡圈:指因為各種原因,選擇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少參與圈內的語C活動的行為或狀態。
養老:指已經混圈到了一定的程度,興趣逐漸消減,僅偶爾參與語C活動的行為或狀態。
3、了解了語C文化後,就可以開始做一個小萌新了。可以先加入一些語C相關群或名人朋友圈,先看看其他有經驗的玩家怎麼演繹。也可以在「擴列區」冒泡,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4、接下來就開始漫長的「磨皮」之路了。大概有兩種選擇,一是原著皮,二是原創皮。磨原著皮相比原創皮,在初次的時候難度肯定是會大一些的,因為需要從原著描寫的片段中、語言中去理解你的原著角色皮。
一定要了解原著的劇情脈絡,世界觀,人際關系等。你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角色或者與你最有共鳴的角色,嘗試把自己以你的皮的身份帶入原著,感受一下ta的所作所為所想,揣摩一下ta的心理和ta的性格特質。可以嘗試著提取一些關鍵點並在大腦里展開分析一下你的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也是問答。問問你自己,在這一段劇情裡面,ta的什麼地方最打動你讓你和ta有了共鳴?ta是否在面對其他的某些角色時展現了一種情緒或品質讓你心動?可以在名人朋友圈,小劇場中找人對戲,設定好角色和場景,和好友一起不斷提升自己。
5、後期熟練後,可以嘗試寫一下劇場小說,也可以多看看大佬們的優質戲文,多多學習。
⑺ 語c被控制戲如何描寫急!
反控回去,或者說他控完了你,然後你下一段戲掙紮下也控他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