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的傳說故事簡單的

牡丹的傳說故事簡單的

發布時間: 2022-09-18 03:02:06

牡丹傳說故事

牡丹花大而艷麗,一向被人們視為富貴昌盛的象徵。那你知道牡丹 傳說 故事 有哪些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牡丹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牡丹傳說故事篇【1】
洛陽有個書生,名叫常大用,他最大的嗜好是酷愛牡丹花。他聽說曹州牡丹花的品種最名貴,就一心一意想到那裡去看看。他一直沒找到個去的機會。

這一年因為有別的事情要到曹州去,這可趁了常大用的心願。他想,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欣賞一下曹州的牡丹。

事情辦完後,常大用借了一家大戶人家的花園暫時住下。因為那時才是2月初,天氣還有些寒冷,牡丹花還沒有開。如果不等牡丹花開就回去,這一趟就等於白跑了。等吧,還得等好些日子,他的心情很急,可也沒有 辦法 。

他天天在牡丹花園里走來走去,目不轉睛地看著剛發出嫩芽的牡丹,希望它能早日長出花苞,早日開放。

可牡丹自有它開放的時日,並不因人們急於看到它的花朵而提前綻開。

常大用看花心切,無法排遣,晚間回來,就寫思念牡丹的詩。時間久了,他竟寫了一百多首關於思念牡丹的詩。

等了些日子,牡丹花終於含苞待放了。可是常大用的盤纏早已用得凈光了,就把暫時穿不著的衣服送到當鋪里去典當了。典當的錢也快要花光了,每天把稀粥分成三份,早中晚各喝一點,聊以充飢。就這樣,艱難地等待著牡丹花的開放。

一天,天剛微明,他就到了牡丹花園,花還沒有開放。花株叢中有一個女郎站在那裡,後面跟了一個老太婆,象是女僕人,可穿戴挺講究。常大用以為這是大戶人家的宅眷到這里來遊玩賞花的。心想,我性急,這么早就來看花,沒想到還有比我更早的。他見有人在這里,而花還沒開,就掉轉頭回到自己的寓所。天快黑的時候,常大用又到杠丹花園里去,見那位女郎和那位老人已先在那裡了,他又悄悄地迴避了。這樣,一連又遇到過好幾次。這一次,常大用留心看了看那女郎,她穿的衣服十分華麗,衣服的式樣也不一般,似乎皇宮中也沒有這樣的。他想,一般大戶人家的女郎,也沒有這樣穿著打扮的。他猜想了半天,也沒猜出女郎的身世,他心裡暗暗說:“這一定是個仙女,人間哪裡會有這么漂亮的女郎?”

常大用想,這次我一定去問問她。他大著膽子走向牡丹叢中,女郎已回頭走了。他跟在後面,剛轉過一座假山,恰巧遇見那位老僕人。女郎坐在後面的石頭上沒動,老女僕趕緊走上前去,用自己的身體遮護著女郎,回頭對常大用喝叱道:“狂生,你要干什麼!”常大用趕緊上前作揖,說道:“這位娘子一定是位天仙,小生這廂……”還沒等常大用把話說完,老僕人就又訓斥他說:“一派胡言!象你這樣,該把你捆起來送到縣衙門里去!”

常大用嚇出一身冷汗。女郎倒沒生氣,只是微微地笑了笑,說道:“走吧。”說完,轉過假山,走了。

常大用可嚇壞了。往回走的時候,兩腿直打戰,兩腳也不聽使換。他想:

“這一下可闖下亂子了。女郎回去,若告訴她父兄,必然有一場大的麻煩。”

他越想越後悔,暗恨自己:“這是何苦呢,自己是來看牡丹的,干嗎在女郎面前冒冒失失的!”可此時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回到寓所,飯也沒吃,一頭倒在那張空床上,只是恨自己不該這樣唐突。所可慶幸的是那女郎還沒發脾氣。這一夜,他又懊悔,又痛恨,又害怕,翻來復去睡不著。經這一折騰,常大用病了。

第二天,竟沒有人來捉拿他,也沒有人來罵他,常大用多少放些心了,可再回憶那女郎的 言行舉止 ,聲容笑貌,歷歷如在眼前,無一處不動人。這時把害怕的心思又變成對女郎的思念了。這樣一連3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會兒害怕,一會兒思念,把自己折騰得病情加重,堪堪不能起床了。

一天夜間,人們都已經睡定了,常大用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這時,那位老女僕走進他的寓舍,手裡提了個瓦罐子。她把瓦罐往桌上一放,說道:

“這是我家葛巾娘子親手和的鴆湯。鴆湯是劇毒葯水,喝下去不多會兒就毒死了,你也就不會受 疾病 之苦了,快喝了吧!”常大用很為吃驚,說道:“我和你家娘子素來沒有冤讎,為什麼要用毒葯來毒死我?”過了一會兒又說:

“也好,既然是小娘子親手制的毒湯,我就喝了它。與其這樣思念,病中受罪,不如喝了毒葯死去痛快!”說完,拿起葯罐,一仰脖子喝了下去。

老女僕看到這小夥子的憨厚樣子,笑了笑,拿起那個瓦罐,出門,走了。

常大用喝過毒葯,躺在床上,等待葯性發作,死去。可他覺得葯味清涼,還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喝過不久,覺得頭腦清醒了些。他把眼睛閉上,躺著不動。過了會兒,覺得心胸漸漸地寬鬆了許多,遍身都很舒服,他不再考慮如何死法,也不再想其它的事情,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第二天醒來,早晨的陽光已照射在窗子上了。他已病了三天不能起床,此時覺得病痛消失,他試著起身下床,走了幾步,病已完全好了。他更加認定那女郎是位仙女。www.qigushi.com 轉自七故事網

常大用一心想去見見這位仙女,但不知她住在哪裡,又找不出個理由來去見她。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在沒有人的時候,誠心誠意地對天禱告,以表達他對女郎的思念之情。

一天,常大用又要去看牡丹花,剛走到一個小樹林中,恰巧碰到他思念的那位女郎。他往四下里一望,別無他人,就高高興興地走上去施禮問訊。

女郎客客氣氣地還了禮。常大用聞到女兒身上有一股奇異的香氣。他剛要再和她說話,老女僕從遠處走來。女郎讓常大用暫到一塊大石後面避一避,又用手向南指了指,小聲說:“夜間踏著花梯過牆,看那所四面有紅窗的房子,就是我住的地方。”說完,急匆匆地走了。

女郎走後,常大用象丟魂失魄一樣,不知該怎麼辦好。

這天夜間,他要找個梯子扛到南牆跟。到了南牆跟前,有一個梯子已經在那裡放好了。常大用很高興,爬上梯子,越過垣牆,到了裡面,果然有一所房子,四面都有窗子,窗子上都掛著紅絹窗簾,裡面的燈光透過紅窗簾射了出來,整個窗子都是紅的。他小心地走近窗前,聽到裡面有人在 下棋 ,棋子敲打棋盤的聲音不時傳了出來。常大用久久地站在外面,不敢往裡走。站了好長時間,裡面下棋的仍未結束。他想,與其站在這里等候,還不如先回到自己那邊,等到裡面下完了棋,再過來。常大用登上花梯,爬回到牆這邊。

等了一會兒,他又爬過牆這邊看看,見棋局還沒散,就再爬了回來,如此往返,爬了四五趟,仍沒有機會進屋。

是誰在和女郎下棋呢?常大用 決定 從窗縫里往裡望望。原來和她下棋的也是一位女郎,長得也很美麗,只是衣服穿得更淡雅些。那個老女僕也坐在裡面,還有一個丫鬟,常給兩位女郎端茶,剪燭花兒。常大用見此時仍不能進去,又踏著梯子越牆回到自己這邊。這時聽到譙樓上鼓打三更。

這次,常大用登上花梯,趴在牆頭上,目不轉睛地看著裡面的動靜。不久,就聽到老女僕從屋裡走了出來。常大用心中高興:“你們可都走了!”

誰知老僕人沒回自己的住室,卻走到牆腳下察看,說道:“花梯子怎麼放在這里?是誰放的?”說完,又招呼丫鬟出來,把梯子搬走了。常大用心中直埋怨這老太婆多事。

梯子搬走了,常大用想再過去,已過不去了,沒有辦法,只好回到自己的寓所。

第二天晚上,常大用又去了,來到牆下,見梯子又安放好了。他四下望瞭望,幸好四周沒有人。他越牆而過,見女郎一個人坐在室內,象是在等人,又象是在思考什麼事情。女郎見常大用進來,驚惶地站了起來。常大用上前行過禮,說道:“我知道自己緣份淺薄;怕今生見不到你了。沒想還終於能見到你。”常大用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麼話好,女郎說:“有志者,事竟成。

你請坐。”常大用剛要對她說說自己的心裡話,就聽到遠處傳來說話的聲音。

女郎趕緊對常大用說:“我妹妹玉版姑娘來了,你趕快趴到床底下去躲一躲。”

常大用只好順從地爬到床底下去。他趴在那裡,大氣兒也不敢出一聲。

一會兒,一個女郎從外面走進來,笑著說:“敗軍之將,還敢再和我戰嗎?走吧,我那裡已經泡好茶,擺上棋盤等著你呢!今天我非和你下個通宵不可!”女郎推託說:“今天身上不大舒服,有些發困,不去了。”玉版姑娘哪裡肯答應,非讓她去下幾盤不可。女郎推託著不肯去,一直坐在床沿上沒動。玉版姑娘急了,走上前去,取笑說:“一個人在這里坐著,空屋子有什麼可戀的!莫非床底下藏著漢子!”邊說笑,邊生拉硬拽著走。女郎這才站起身,默默地跟著走了。

女郎走後,常大用十分懊喪。他從床底下爬出來,環視室內,室內整齊清潔,香氣襲人,但並沒有什麼梳妝打扮的 化妝 用品。看她床上,也沒有什麼多餘的陳設,只有一塊水晶如意,芳香清潔,十分可愛。他想:“沒有別的可拿,我就拿它權當個信物吧。”於是把那柄水晶如意揣在懷內,越牆而回。

常大用回到自己的寓所,思念時,就拿出水晶如意來展玩。看到如意,聞到芳香,又更加思念那女郎。他想起前天伏在床底下時的情景,聽到玉版姑娘說的那些話,真覺得有些後怕。如今偷拿了她的水晶如意,一方面覺得不好意思,但又很盼望女郎能來尋找。

幾天之後的一個晚問,女郎果然來了。笑著說:“我還以為你是個君子呢,沒想到卻是個小偷。”常大用應聲說道:“不錯,不錯,我當過一次小偷。偶然偷了一次,只是希望能夠‘如意’罷了。”說著趕快向女郎讓坐,女郎大大方方地對面坐下。女郎一入室,室內異香撲鼻,沁人心脾。常大用說:“我第一次見面時,就覺得你是個仙女,現在看來,更加證實了我的想法。我只怕這是一場夢。”女郎笑著說:“你想得也太多了。明明是我和你在一起,怎麼會是夢!不過,以後還是小心些好。現在的人,往往愛無端說些閑話。人言可畏,倘或被他們捏造些黑白,那時,你不能生出翅膀來飛走,我也不能乘風飛去,弄得說不清道不明,多不好啊!”

常大用覺得這女郎很有見識,說得也有道理。聽她說的這些話,很象平常的人,但看她那相貌、穿戴、舉止,又不象平常的人。常大用問她貴姓、芳名,女郎笑了笑說:“你既然認為我是仙女,何必再問姓名!”常大用見她不肯道名姓,也就不再追問,就說:“那位老人是誰?”女郎說:“她是桑姥姥,我從小就受到她的照顧,所以,我一直沒把她當僕人看待。”

談了一會兒,女郎起身告辭,說道:“我那裡耳目眾多,不可久留。以後有時間,我們再約時間敘談。”臨走的時候說:“那塊水晶如意,不是我的,是玉版妹妹放在那裡的。”常大用問:“玉版是誰?”女郎說:“是我堂叔姊妹。”常大用把水晶如意拿出,交給女郎。女郎帶上走了。女郎走後,滿屋裡香飄四溢,久久不散。

從此,常大用常和女郎會面。

常大用為了等待牡丹開放,又戀著常和女郎會面,一直在這曹州等待著。

典當衣服的錢早又花光了,早沒的可賣了,就要去賣馬。女郎知道了,對他說:“你為了我,把衣服都當了,現在又要賣馬,這可使不得。洛陽離此,千里迢迢,沒有馬騎怎麼回去?我還有點積蓄,你先拿去用吧。”常大用不肯,說道:“你的一番好意,我心領了,你的錢我不能接受。”女郎說:“不必客氣,就算我借給你好了。”她不等常大用分說,強拉著他來到一棵老桑樹下。指著一塊石頭說:“你把它轉動一下。”常大用照女郎說的作了。女郎從頭上拔下一根金簪來,在土中刺了幾下,又說:“你把這土挖一下吧。”

常大用伸手將女郎刺的土挖了兩下,一個瓮的口就露出來了。女郎向瓮中取出白銀五十餘兩。常大用說:“夠了,夠了,不用再拿了。”女郎不聽,又從中拿出幾根金條來。還要往外拿,常大用只拿了一半,其餘的又放進瓮中,掩埋了起來。

一天晚上,女郎來對常大用說:“最近有人說咱們的壞話,看來咱們不能常在這里住了,應該早作打算才好。”常大用聽說,非常吃驚,說道:“這可怎麼辦好!我是個書獃子,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女郎說:“沒有別的辦法,只好逃走。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另找個地方,就說咱們是夫妻,一起過得了。”常大用沒有主意, 問道 :“逃到哪裡去好呢?”女郎說:“你家在洛陽,我就跟你去洛陽吧。你先走,我隨後去找你,我們在洛陽見面。”

常大用整理好行裝,騎上馬先走了。他一路打馬快跑。心想,自己先到洛陽,打掃好房舍再回來迎接女郎。等到他趕回洛陽,女郎的車馬也來到他的家門了。女郎和常大用一起拜見父母,就和正式夫妻一樣,沒有人知道女郎是私奔的。常大用自己老是覺得拐人家的女兒逃回家中,心裡常常惴惴不安。可女郎很坦然。她對常大用說:“你盡管放心。不用說千里之外沒有人知道我是私奔的,就算有人知道了,也沒關系。我是曹州名門世家之女,他們還能說什麼!當年卓文君不是也曾跟著司馬相如逃跑的嗎?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知道了,不也沒把她怎麼樣嗎?不但沒有人說閑話,而且還傳為佳話。”常大用聽了女郎的這番話,才略微放心些。

常大用有個弟弟叫常大器,女郎看了看他的相貌,說:“弟弟的才情比你高,前程也比你大,現在還沒完婚。我妹妹玉版,你是見過的,和弟弟的年齡也相當,他們倒是天生的一對兒。”常大用說:“遠隔千里,怎麼去說親?”女郎說:“這也不難,玉版妹妹和我最好,讓桑姥姥駕車回去一趟就成了。”常大用怕自己拐著她來的事情暴露,不敢這樣做。女郎笑著說:“不妨事。”就打發桑姥姥駕車去了。

桑姥姥到了曹州,不久就把玉版接回洛陽。女郎安排大器與玉版成了親,從此,兄弟兩個都過得很合美。日子也過得一天天富起來。

一天,來了一群強盜,闖進常大用家。常大用趕快率領全家躲到一個樓上。強盜一進宅就把樓團團圍住,聲言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放火燒樓。常大用大著膽子問他們什麼要求,強盜頭兒出來說:“只有兩條。第一,聽說你們兄弟兩個娶的媳都很美,讓她們出來,我們見一見;第二,我們一夥五十八人,每人給五百黃金。”常大用說:“每人給五百黃金,我能做主。要弟媳婦和夫人出來見你們,得去和她們本人商量過後再說。”

眾強盜齊聲呼喊:“不答應,這就點火燒樓!”人們都嚇得了不得。

女郎和玉版妹妹都身穿華麗的衣服,戴上貴重的首飾,邁著輕盈的步子,慢慢地從裡面走出。她們姊妹倆走下樓來,站在下面的樓梯階上。女郎對眾強盜說:“我姊妹倆都是仙人,名列仙籍,暫時來到人世,對正直的人,我們情願扶持,卻不怕強橫威脅。你們每人要一萬兩黃金,我也拿得出來,就算給你們,你們也不敢要!”許多強盜聽了這話,又見她們飄飄然賽過天仙,忙跪下說:“不敢,不敢,我們這就要走。”其中有一個卻說:“不要聽她的,她是騙人的!”

女郎和玉版本來要回身上樓,聽了這強盜的話,就轉回身,站在原地,問道:“你要怎麼樣,說吧,現在說也還不晚!”眾強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敢回話的。過了一會兒,女郎手挽著玉版的手,姊妹倆從從容容的上樓去了。強盜見兩個仙女已走,只好哄然散去。

過了兩年,女郎和玉版各生了一個男孩,女郎這才漸漸露出自己的身世。

在一次談話中,她說:“我姓魏,母親封為曹國夫人。”常大用有些懷疑,他想,曹州沒有姓魏的世族大家。再說,一個大家世族的女兒,跟人家私奔,家裡能夠不找嗎?這個疑團一直懸在他的心裡。

後來,常大用又借故去曹調查詢問,訪遍了曹州各地,果然沒有姓魏的大家族。一次在朋友家裡做客,見其牆壁上懸掛著一首詩,題目是《贈曹國夫人》。他聽自己的妻子說,她母親封為曹國夫人,就問道:“曹國夫人是誰?”朋友笑了笑說:“我這就和你去見見曹國夫人。”於是領著他來到後花園,指著一株和屋檐一般高的牡丹說:“這就是曹國夫人。”並告訴常大用說,這株牡丹在曹州牡丹花比賽中,名列第一,被封為曹國夫人。這是最名貴的品種,俗稱“葛巾紫”。

常大用了解到這些,心中很是驚駭。他懷疑自己娶的女郎是花妖,弟弟娶的玉版也是花妖。

常大用從曹州回到洛陽,沒敢直接問妻子,只旁敲側擊地拿《贈曹國夫人》詩來試探,看看她的反應。女郎見常大用這樣懷疑自己,覺得受了極大的屈辱。她沒想到自己誠心相愛的人,竟這樣懷疑她。她立即著人讓玉版妹妹抱著孩子來,自己也把孩子抱在懷中,對常大用說:“三年前,感激你真心思念我,我也真心實意地來報答你。今天被你無端懷疑,我們也就不能再留在你這里了。”說完,和妹妹玉版一起舉起懷中的孩子,遠遠地拋了過去。

兩個孩子一落地就不見了。常大用驚慌地回頭看時,兩個女郎也都不見了。

常大用悔恨不已。

又過了幾天,兩小兒落地的地方,生出兩株牡丹。這兩株牡丹長得很快,一夜之間長了一尺多高,當年就開花,一株開紫花,一株開白花,花朵都比盤子還大,比一般的葛巾、玉版花瓣更多,顏色也更美麗。幾年之後,就長得一叢一叢,十分茂盛。把它分別移到其它地方,也就變成其它品種,人們都叫不出它們的名稱來。從此,牡丹之盛,沒有哪個地方能比得過洛陽的。

直到今天,仍然傳說著“洛陽牡丹甲 天下 ”的佳話。
牡丹傳說故事篇【2】
據說在從前牡丹的花色和品種最好的不是在洛陽.而是在曺州(現在的山東菏澤,菏澤也是牡丹之鄉).當時有一個人名叫常大用.此人生在洛陽,一生酷愛牡丹.年輕時聽說曹州牡丹極富盛名.他便辭別了家鄉,去曹州採集牡丹的種子.在曹州住在了當地一位搢紳家裡.這個搢紳家有一座大的花園.花園里種著許多牡丹.晚飯後他到花園里去散步.時正月中,明月高照.月光下盛開的牡丹,讓他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忽然間,在一株紫色的牡丹背後閃出了一個女子.女子身穿一件紫色的外衣,和那株牡丹相互襯映.天生麗質.當時他以為是主人的家眷,沒敢正眼相看.但又被她得美麗所吸引.眼睛不離左右.女子離開之後他又偷偷的追上去看.這個女子一回頭看見了他.不是憤怒,而是秋波流轉,沖他莞爾一笑.於是他就大膽的追了上去.女子說,她的名字叫葛巾,是這家主人的鄰居,因喜歡牡丹,白天不敢來,夜裡偷著來賞花的.她看到常大用人物風流俊俏.便一見鍾情自薦枕席,願執箕帚.常大用告訴她,家在洛陽非在此地.也是為牡丹而來.葛巾聽後便說,既然 興趣 相同,我願隨君去.這樣,他們采購了一些牡丹種子一起回洛陽了.

回到洛陽以後兩個人就在地里開始 種植 牡丹,形成了一片牡丹花園.日子越過越紅火.常大用有一個滴滴也長大了,名叫常大器.堂堂一表人才.葛巾看後對常大用說,我有一個叔妹,名叫玉版,顏色勝我十倍,和大器年齡相當,正好一對,我一定把她說來嫁給大器.哥倆聽了非常高興.葛巾說我馬上回曹州,不出半月一定將玉版妹子招來,與大器成親.

半月之後果然葛巾把玉版帶了回來.哥倆一看玉版,果然國色天香,與葛巾難分伯仲.於是喜笑顏開.選了個吉日讓大器和玉版成親了.從此哥倆不幹別的,專種牡丹.成了洛陽當時一勝.

Ⅱ 牡丹花的傳說故事筒單

關於牡丹花的傳說故事:

一、「荷包牡丹」的傳說

古時,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

這里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綉著鴛鴦的荷包。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綉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

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綉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綉的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

這么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鍾情的男子,家裡也默認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軍己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

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綉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並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Ⅲ 牡丹花的傳說故事簡要概括

女孩思念心上人時綉荷包聊以慰藉,慢慢將荷包形成串,變成荷包牡丹;金黃回牡丹:傳說女孩為救答父親用染金的石塊查了土匪,後來在那裡長出了金黃牡丹;紫斑牡丹:一位清貧之士被土匪搶,硯台上濺出的筆墨將花瓣染成了紫斑牡丹。

Ⅳ 牡丹的傳奇故事

荷包牡丹的傳說:古時,在洛陽城東南200來里路,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這里群山環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綉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綉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綉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綉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這么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鍾情的男子,家裡也默認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綉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並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劉師閣」的傳說: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廟下鎮東,有個劉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劉家館。這里有一個美麗天真的少女,出生於書香門弟,自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備受親鄰的喜歡。隨後父母相繼過世,少女便隨在長安作官的哥嫂來到長安定居。隋朝滅亡後,哥嫂相繼謝世,獨留她孤憐一人,無處可去,又兼看破紅塵,竟出家作了尼姑。出家時,少女將原來家院里親手種植的白牡丹帶到庵中,以表獻身佛教、潔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長得非常茂盛、美麗。一株著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樓,白色微帶紅暈,晶瑩潤澤,如美人肌膚,童子玉面。觀者無不贊其美,頌其佳,故每逢四月,眾多信女紛紛前來此庵拜佛觀花,且以花獻佛為樂,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劉氏居之閣下」之手,故名為「劉氏閣」,又叫「劉師閣」。後來,此牡丹品種又傳到四川天彭、山東菏澤等地,芳香遠播。
武則天與牡丹的傳說:至武則天當了皇帝,與一年冬天,至上苑飲酒賞雪,酒後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明朝游上苑, 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詔令焚燒以後,嚇壞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牡丹外,其餘花都開了。武則天見牡丹未開,大怒之下,一把火將眾牡丹花燒為焦灰。並將別處牡丹連根拔出,貶出長安,仍至洛陽邙山。洛陽邙山溝壑交錯,偏僻凄涼。武則天將牡丹扔到洛陽邙山,欲將牡丹絕種。誰知牡丹在洛陽邙山長勢良好,人們紛紛來此觀賞牡丹。
「萬卷書」的傳說:明代,安徽亳州有個書生,又名歐陽搏雲,字苦書。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後因家境日下,漸漸敗落,十分貧寒。但是,書生不甘命運的安排,更不願寄人籬下,決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連年落榜。有位好心腸的先生告訴他:「後生功底太差,還需讀萬卷書,方能感招天地之神。於是他終日抄書習文不止。可是家中貧寒,紙又太貴,只得將一篇篇文章抄寫在牆壁上和門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悶倦,便來到後院散心。只見後院那株多年未開花的牡丹叢,花繁葉茂,感到驚喜,於是突然心血來潮,返回室內,取秋筆硯,將文章抄寫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紙。那位好心的先生路過這里看到此景,稱此牡丹為「萬卷書」。這也許感動了「花神」,翌年,歐陽搏雲果真中了「舉人」。
「歹劉黃」的傳說:古時候,洛陽附近有一個後生,姓劉名丹亭。他自小愛花如痴,種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陸軍前屋後種了許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為他花種得特別好,常遭頑童襲騷。他非常生氣,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輕者罰勞作一晌,重則打板數下。因此,當地頑童便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歹劉」。這樣漸漸傳開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說起「歹劉」的種花技藝確實不凡,他種牡丹百餘株,花大色艷品種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黃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過「姚黃」,眾鄉鄰驚嘆,富貴人家以金銀相求。當時黃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進行大量繁殖,一時遠近爭相苛種,成為一種時尚。以後,人們將這種花命名為「歹劉黃」,這品名被載入書中,流傳下來。

Ⅳ 牡丹花的傳說

白牡丹的故事
洛陽牡丹中,有一種花白如玉,形圓似月,香味特別濃的白牡丹,是個名貴品種。傳說它是一個苦命女子變的。
唐朝時候,洛陽城裡有一家雜貨店,掌櫃的姓肖,已是年過花甲的人了,老伴先他離開了人世,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名叫貞子。這一年,肖掌櫃生了病,醫治無效,他怕活不久了,想到自己一份家產沒個兒子繼承,非常痛心。他家雇個伙計,名叫王成,是個鄉下青年,腿勤,手勤,很會辦事,深得肖掌櫃喜歡。這時他想把王成招為女婿,就先跟女兒商量。貞子對王成也有好感,便點了頭。肖掌櫃又對王成講了自己的心事。王成是人家的伙計,這磁的事做夢也沒敢想過。但他看掌櫃的是真心實意,就答應了。於是,王成和貞子便成了親。
他倆成親不久,肖掌櫃就去世了。王成感恩不盡,不僅用心經營店裡的生意,對貞子的關心體貼也算薄地里的芝麻—沒說(蒴)了!他們的生意越做越興隆,時常需要貞招呼門市,這就缺少一個燒鍋燎灶的人。王成對貞子說:「看來需要雇個人操持家務呀!」貞子說:「我喜歡鄉下人,你去找個吧!」這時,王成想起了鄉下的老娘。原來,王成十四五歲時死了父親,又沒田沒地,他小小年紀給人家扛不了活,靠母親紡花賣錢顧不了倆人的生活,便到洛陽城裡,想給人家當個抹桌掃地的小伙計,但他穿得破爛,象個討飯的叫花子,人家不放心,沒人肯僱傭。後來他說自己是個無親無故的孤兒,只圖找個活乾乾,混碗飯吃就行,找到肖掌櫃的店中。肖掌櫃出於好心,把他收下了。現在王成有心把老娘接進城來,想想說過無親無故的謊話,不好開口,也只好作罷。他想等慢慢把話說透了,妻子若不計較,再將老娘接來也不遲。
說也真巧,王成要下鄉,剛走出門,就碰上他娘從鄉下找來了,領到屋裡才把招贅的話說完。貞子從後屋來店房,問道:「這是誰呀?」王成本想以實相告,又怕猛然說出來不好,順口說道:「這是王媽,鄉下人,來城裡找個活的,恰好讓我碰上啦。」貞子說:「王媽,跑累了吧!我去給你燒茶去。」貞子走後,他媽驚奇地問兒子為啥叫她「王媽」,王成就把當初說了謊話的事抽娘解釋,並且說:「娘,正好店裡要雇個人,暫且委屈你一下,先不要說明身份,就算個傭人吧。不是兒子難為娘,只因我是『倒插門』,不比旁人,生怕外人說長道短啊!」她媽知道了這一切,又喜又悲,沒啥可說。
他媽自然明白,這里就是她的家,洗衣、做飯、雜七雜八的活兒,想的周到,幹得干凈麻利。貞子沒了爹娘,見「王媽」這樣好,也沒當外人看,王媽長王媽短地叫著,就象對待自己親娘一樣親熱。貞對老婆婆越親,老婆婆對貞子越喜歡。老婆婆還沒估透媳婦對她是不是真心,還沒敢說明自己的身份。貞卻從言談話語中覺得這個「王媽」不是旁人,越來越象是自己的婆婆。她想,真是婆婆來了,把婆婆當傭人使,也太不通道理了。但丈夫為啥不講呢?想來想去,她決定試探一下。
一天晚上,王成出門辦事去了。貞子讓王媽炒幾個菜,說是請幾位鄰居大娘的客。客人到齊了,貞子叫王媽叫到席前,笑著說「媽,過去我不知道,今兒個才聽兒子說您是他親娘,真慢待您老人家了!說著,就「王媽」坐上席。這是貞子想出辨別婆婆和傭人的辦法:若是婆婆,她就敢坐上席;若是傭人,她便不敢坐上席。老婆婆以為真是兒子把話說透了,兒媳也不見怪,便答哈哈地坐到了上席上。她這一坐,貞子驗證了自己的判斷,「唰」地流出熱淚來,「噗嗵」跪倒在地,哭著說:「媽!外人不知內情,會罵我忤逆不孝,把婆婆當傭人,留下千古罪名啊!」婆婆忙把媳婦攙起,說:「就怨我那兒子當初說了謊話!」說著也流下淚來。
就在這時,王成辦事回來了,一看那場面猛一愣怔。他見娘在上席前站著,誤認為他娘是忍不下去了,亮明了身份,要坐上席,把貞子氣哭了。王成想,這樣面對面地不好說,上去就把他娘往外拉。他媽呢,以為兒子既然向媳婦講明了,媳婦也不通情達理,羞愧難當,你卻不知老少,還要把娘當傭人,忍不住心頭火起,一巴掌打在兒子臉上。王成不知事情真相,見娘和妻子都氣成這樣子,心裡慚愧萬分;更覺得當著鄰居幾位大娘的面,鬧得這樣難堪,傳揚出去,弄得滿城風雨,再也沒臉見人了。他心一橫跑出去,投洛河自盡了。
王成一死,一家剩下老少兩個寡婦。舊社會,哪家沒個男兒支撐門戶,日子是不好過的。加之貞子聰明賢慧,模樣兒又好,還有一筆家產,好心的人登門提親,流氓惡棍則是乘人之危,暗中打貞子的壞主意。善良的婆婆看這樣下去不是長久之計,便勸貞子再招個女婿。一來有人支撐門戶,二來不誤媳婦的青春。貞子卻流著淚說:「媽,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親娘。你年輕熬寡,守著一個兒子,吃盡了人間的苦。咱娘倆苦命相連,王成死了,我就是你的親兒子。我要養活你一輩子,你活著,我就守在你身邊,別的什麼都不要提吧!」婆婆聽媳婦這樣講,更加心酸,她想:貞子還年輕,這樣好的人應該在世上多活些年。我咋能忍心讓她為我吃苦流淚,擔驚受怕,活活地折磨自己呢?我老了,一天不如一天了,不能拖累媳婦啊!就在這天晚上,她又勸說貞子一番,然後也服毒盡了。
這來,一街兩行議論開了,有人替貞子可憐,有人在一旁說風涼話,肖家的事一下子轟動了洛陽城。跟貞子一條街上有個面善心毒的傢伙,曾企圖姦汙貞子未能得逞,因而懷恨在心。他暗中串通幾個為非作歹的人,聯名寫了一張狀子,告到縣衙,誣告貞子有外心,逼死丈夫,又毒死婆婆。編造得有鼻子有眼,縣官是個貪贓枉法的昏官,接了狀子,就把貞子押到堂上,苦打成招,判了死罪。
可憐的貞子身上插著亡命旗,綁赴刑場的時候,大喊冤枉,哀告一街兩行的父老兄弟說:「我死後,有可憐我這苦命女子的,請把我的屍首埋在郎山上,九泉之下不忘大恩啊!說罷,又仰面大喊:」天啊!你睜睜眼吧!我貞子如生二心,對婆婆丈夫有惡意,死後讓我變成臭椿,長在墳上;我貞子如沒二心,死後讓我變棵開白花的牡丹,長在墳上。你睜睜眼吧!」
第二年,貞子的墳上生出一棵牡丹,開著潔白如玉的花,放出陣陣清香。人們說,這棵白牡丹是屈死的肖貞子變的。 牡丹花的花語是:牡丹花語
牡丹:富貴,圓滿、濃情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愛
普通牡丹花是夜晚會發光的植物,所以會被認為跟月光有很深的關系。因此它的花語是-月光。月光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會誘人發狂的東西。
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言行舉止也稍微比平常人古怪一些,不過這是為了追求人生的真實,達成真摯的願望所採取的態度。所以要去找一位可以了解這點,具有包容力的伴侶

Ⅵ 關於牡丹的傳說

牡丹因其雍容華貴,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我國的國花。
相傳在很早以前,洛陽邙山腳下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的夫妻,丈夫上山挖葯砍柴,妻子在家紡紗織布,日子過得很快活。四十那年,他們生了一個孩子,兩人愛如至寶,取名叫英哥。英哥九歲時,他爹死了,後來,他媽又得了個很奇怪的病,每天夜晚發熱,白天發冷,面黃飢瘦,四肢無力。為了治好媽媽的病,英哥到處請醫生看病抓葯,可是跑遍了周圍九鄉十八鎮,還是沒把他媽的病治好。後來,英哥自己也累病了,他媽說啥也不讓他再去請醫生了。
這一天,英哥聽別人說,邙山頂上有個仙人台,台旁長有靈芝草,誰要是吃了,能起死回生除百病。英哥就瞞著他媽,偷偷地向山裡走去。他走啊走啊,不知翻了多少山,路越走越陡,有些地方得腳蹬手攀地向上爬。當他快爬上山頂時,頭也暈,心也跳,肚子餓得咕咕叫;腳一抖,手一軟,「骨碌碌」從上面摔下來,昏了過去。醒來的時候,英哥見身邊坐著一個白鬍子老頭,笑眯眯地看著自己。他趕緊爬起來,問那老頭哪裡有靈芝草。那老頭問他要靈芝草幹啥,他說:「俺媽得了一個奇怪的病,俺要找靈芝草給他治病。」那老頭聽了,搖搖頭,說:「靈芝草也治不好你媽的病。」英哥一聽,傷心地大哭起來。那老頭點點頭,從身邊摸出一根碗口粗的大鐵棍,遞給他說:「你把它磨成一塊一分厚,一寸長工的小鐵片,到那時我就有辦法。」英哥接過鐵棍,二話沒說就走了。他在小溪邊不分白天黑夜地磨起來。磨呀磨呀,胳膊累腫了,手也磨爛了,一滴一滴的血不信地滴到鐵棍上。誰知那血一滴到鐵棍上,鐵面無私棍就縮小一點。滴著滴著,那鐵棍突然「啪」一聲裂開了,從裡面跳出一把金光閃閃的小鑰匙。英哥慌忙拾起來,正要去找那老頭,不料一轉身,發現老頭就站在自己身後。老頭笑嘻嘻地說:「好孩子,真有決心!好了,好了,你可以去了。那天上有個瑤池,瑤池裡有個王母娘娘,在王母娘娘的花園里,有一間小房子,那是王母娘娘的煉丹房。你只要進去拿到一粒仙丹,就能治好你媽的病。」英哥問:「天那麼高,我咋去呢?」老頭說:「這好辦。」說著,從腰間摸出一隻小葫蘆,從里邊倒出一顆紅葯丸,遞給英哥,說:「你把它吞下去。」英哥吞下那顆葯丸,頓時覺得體輕似燕,飄飄欲飛。他向老頭拜了三拜,然後身子一縱,沖天而去。
不一會,英哥只見一大片亭台樓閣在五彩雲中時隱時現,陣陣仙樂隨風飄來,近前看時,門額上寫著「瑤池」兩個金字。英哥按照白鬍子老頭說的,左拐右彎來到王母娘娘的花園。只見花園裡面奇花簇簇,異草鋪地,一座小房子金光四射,房門上寫著「丹房」二字,一人比頭還大的石鎖鎖在門上。英哥歡喜異常,急忙掏出鑰匙,朝石鎖孔里一擰,那石鎖「嘩啦」一聲自動落了,房門也跟著不推自開。英哥進得門去,見桌上放著很多長脖子細瓷瓶,瓶里裝滿了仙丹。他想:凡間有很多人,我應該多帶些回去,送給他們一點,如果他們以後得這種病,也能治好。想著就脫下身上的布衫,狠命包起來。就在這時,只聽「鏜鏜鏜「一陣鑼響,英哥情知不妙,背起衣兜就跑。原來,王母娘娘聽到丹房有動靜,帶人直奔這里而來。英哥來到南天門後,見王母娘娘帶闃人仍緊追不放,心裡想:背得多了跑不快,還是把這東西扔到人間去,不管誰揀著,都能治病。看看快到邙山了,後面王母娘娘已經追了上來,衣兜一抖,盡數倒了下去,想到只要媽媽揀著一粒,就能治好萊塢病,心也寬了。王母娘娘見英哥把仙丹全部撒到人間,勃然大怒,舉劍朝英哥頭上砍去。不料那劍卻被拂塵擋住了,原來是那位白鬍子老頭來了。王母娘娘氣得雙腳直蹦:「好哇!又是你這個老頭,你還我的仙丹!」老頭哈哈一笑,說:「聖母息怒,只因天下百姓有災難,玉帝讓老朽拯救,老朽才命英哥來借你仙丹一用。」王母娘娘聽說玉帝有令,只好作罷,悻悻回天廷去了。原來這老頭是南極仙翁。南極仙翁對英哥說:「你撒下去的仙丹已入土化作棵棵仙花,你把仙花的根皮剝下來煎成湯,你媽一喝就好了。」
英哥回到家裡,見母親昏倒在門口,急得手足無措,忽然想起南極仙翁的話,慌忙到外邊去找,只見房前屋後,溪邊路旁,長滿了很多沒有見過的鮮花,那花千姿百態,鮮艷無比。英哥知道這是仙丹所化,急忙挖了一把,取其根皮,煎湯讓他媽喝。他媽喝下去果然靈驗,毛病很快就好了。當時有很多人也害這種病,英哥也讓他們喝,他們的病也很快都好了。因為這花是王母娘娘的仙丹所化,人們就叫它「母丹」。母丹因有仙丹靈氣,開的花異常美麗,香氣四溢,成為名貴花草,世上都稱它「天香國色」。
後來,人們又發現這花分為睢雌、雄兩種,雌的稱「牝」,雄的稱「牡」。雌的慢慢演變成了芍葯;雄的,人們又給他改名叫「牡丹」。至今,人們還稱牡丹和芍葯是姊妹花

熱點內容
微信盆栽貨源 發布:2025-09-11 23:35:53 瀏覽:997
新種植櫻花 發布:2025-09-11 23:35:45 瀏覽:1000
梅花二香 發布:2025-09-11 23:21:55 瀏覽:112
荷花求歌名 發布:2025-09-11 23:07:46 瀏覽:853
玫瑰按摩香膏 發布:2025-09-11 22:58:55 瀏覽:737
男人送茶花 發布:2025-09-11 22:58:54 瀏覽:784
關於七夕的宣傳語 發布:2025-09-11 22:54:01 瀏覽:410
梅花淚意境 發布:2025-09-11 22:53:03 瀏覽:172
雨中的百合花 發布:2025-09-11 22:44:23 瀏覽:82
綠植擺放租賃稅率 發布:2025-09-11 22:35:21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