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種生紅
⑴ 牡丹花有幾種顏色
牡丹系以八大色來著稱,如自白色的「夜光白」、藍色的「藍田玉」、紅色的「火煉金丹」、墨紫色的「種生黑」、紫色的「首案紅」、綠色的「豆綠」、粉色的「趙粉」、黃色的「姚黃」。還有花色奇特的「二喬」、「嬌容三變」等等,另外在同一色中,深淺濃淡也各不相同。
⑵ 中原牡丹的園藝品種有哪些
中原牡丹品種群品種多達700個,王蓮英先生主編的《中國牡丹品種圖志》共收錄其中400個品種,是迄今為止收錄最全的中國中原牡丹譜錄。下面擇要介紹其中部分品種。
(1)姚黃
花蕾圓形,端常開裂。花朵皇冠型,淡黃色;花冠16厘米×10厘米。外瓣3~4輪,瓣基有紫斑,內瓣褶疊緊密,瓣端常殘存花葯;雌蕊退化或瓣化。花開葉上,株型高,直立。一年生枝長;鱗芽圓尖形。中型圓葉,斜伸;小葉卵圓形,黃綠色。生長勢較強,成花率高,開花整齊,花形豐滿。
(2)魏紫
花蕾扁圓形,花朵皇冠形,紫色;花冠12厘米×8厘米。外瓣2輪,瓣基有紫色暈,內瓣細碎,密集皺卷,端部常殘留花葯;雌蕊小以至消失。花朵側開。株型矮。枝細弱,節間短。一回三出小型圓葉,平伸,淺綠;小葉廣卵形。晚花品種,植株瘦小,生長緩慢,但成花率高。
(3)魏花
亦稱「洛陽魏紫」。花蕾扁圓形;花朵皇冠型,紫色,瓣端粉白色,稍有光澤;花冠18厘米×12厘米。外瓣3輪,內瓣直立褶疊;雌蕊退化變小。花朵直立。株型中高。枝較粗壯,節間較短。中型圓葉,斜伸;小葉圓形,缺刻多,葉脈下凹,葉面粗糙,深綠。為中花品種,生長勢強,成花率高,分枝多,萌櫱枝多。
(4)小魏紫
花蕾圓尖形,花朵皇冠型,墨紫紅色;花冠16厘米×5厘米。外瓣2~3輪,瓣基墨紫色暈;內瓣稀疏而皺,端殘存少量花葯;雌蕊小。花藏葉下。株型中高,半開展。枝較細弱,節間短。中型長葉,平伸,綠色有淺紫暈;小葉長卵形,缺刻少,邊緣上卷。為中花品種,生長勢較弱,成花率低,萌櫱枝少。
(5)豆綠
花蕾圓形,端常開裂;花朵皇冠型或綉球型,黃綠色;花冠12厘米×6厘米。外瓣2~3輪,瓣基有紫斑;內瓣密集皺褶;雌蕊瓣化或退化。花朵下垂。植株較矮,開展。枝細,節間短;鱗芽狹長,似鷹嘴,淺褐綠色。中型長葉,平伸,綠色稍有紫暈;小葉闊卵形,缺刻多,葉背密生絨毛。晚花品種,成花率高,萌櫱枝多。
(6)趙粉
花蕾大,圓尖形;花朵皇冠型,亦有荷花型、金環型,粉色;花冠18厘米×8厘米。外瓣2~3輪,形大質薄;內瓣整齊,基有粉紅暈;雌蕊小型或瓣化,偶有結實。花朵側開。株型中高,開展。1年生枝較軟而彎曲,淺綠,節間長。鱗芽圓尖形。中型長葉。質軟,稀疏,平伸,黃綠色;小葉長卵形至長橢圓形,缺刻淺,端銳尖。中花品種,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多,根產量高。該品種是中原牡丹粉花類中之佼佼者。
(7)二喬
花蕾扁圓形;花朵薔薇型,復色。同株或同枝可開紫紅色和粉色兩色花,同一花朵上亦可有紫粉兩色相嵌。花冠16厘米×6厘米。花瓣質硬,排列整齊,瓣基墨紫色斑;雄蕊稍有瓣化;雌蕊9~11枚,房衣、柱頭紫紅色。花開葉上。株型高,直立。枝較強硬,節間較長;鱗芽圓尖形。中型圓葉,稍稀疏,斜伸;小葉卵形,端漸尖,在粉花枝上的葉缺刻少而淺,葉面黃綠色,紫紅花枝上的缺刻少而深,二色鑲嵌花枝上的葉,則按鑲嵌位置,在枝上相應部位著生兩種葉色、葉形的葉片。中花品種,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多。
此外,全株僅開紫紅色花的品種,又稱「紫二喬」,洛陽亦稱「洛陽紅」,為洛陽主栽品種;全株僅開粉紅色花的品種,又稱「粉二喬」,洛陽稱之為「洛陽春」。
(8)胡紅
亦稱「大胡紅」,花蕾圓尖形,有時頂部開裂。花朵皇冠型,有時呈荷花型或托桂型。淺紅色,瓣端粉色。花冠16厘米×7厘米。外瓣大,2~3輪,基深紅暈;內瓣皺區緊密,瓣端常殘留花葯;雌蕊瓣化成嫩綠色彩瓣。花直上或側開,晚花品種。株型中高,半開展。枝節間短;鱗芽圓錐形,紫紅色。大型圓葉,質厚較密,平伸,深綠色多紫暈;小葉卵圓形,缺刻少,端鈍,下垂。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花豐滿細膩,萌櫱枝多。亦為重要的催花品種。
(9)小胡紅
花蕾圓形,花朵皇冠型,紅色。花冠15厘米×6厘米。外瓣較大,3~4輪,基具紫紅色暈;內瓣短,曲褶密集,雜有少量雄蕊;雌蕊小型或成綠色彩瓣。花朵直上。中晚花品種。株矮,枝細,節間短。小型圓葉,質厚,平伸,綠色有深紫暈;小葉近圓形。生長勢較弱,成花率高,分枝少,萌櫱枝多。亦為重要的催花品種。
(10)首案紅
花蕾扁圓形,花朵皇冠型,深紫紅色。花冠15厘米×10厘米。外瓣大,2~3輪,質硬,平展;內瓣緊密褶疊;雌蕊多瓣化成綠色彩瓣或退化變小。花朵直上。株型高,直立。一年生枝粗,暗紫色,節間較長。鱗芽大,圓錐形。大型圓葉,肥厚,斜伸;小葉闊卵形,葉面深綠,粗糙。該品種為中偏晚花品種,其成花率高,萌櫱枝少,為三倍體品種。根系深紫紅色。為牡丹中少有的奇品。
(11)葛巾紫
花蕾扁圓形;花朵菊花型至薔薇型,紫色;花冠16厘米×5厘米。花瓣5~6輪,基深紫紅色暈;有部分瓣化雄蕊,雌蕊退化而且變小。花梗細軟,花朵側開。該品種是晚花品種。株矮,枝細弱,節間短。中型圓葉,較密,平伸,深綠色帶深紫色暈;小葉卵圓形,缺刻多,端銳尖。該品種生長勢弱,成花率稍低。
(12)玉板白
花蕾圓尖形;花朵荷花型,白色,花冠17厘米×4厘米。花外瓣圓整,質硬,基有粉色暈;雄蕊正常,偶有瓣化;雌蕊正常,房衣粉白色,花朵直上。株矮,直立;枝細硬,鱗芽大,圓尖。中型長葉,稀疏,質硬,斜伸,深綠色;小葉長卵形,缺刻少而深,端漸尖。該品種為早花品種,雖生長較慢,但成花率高,萌櫱枝較少。
(13)藍田玉
花蕾圓形,較小,有紫暈。花朵皇冠型,粉色微帶藍色;花冠15厘米×5厘米。外大瓣2輪,平展,具淺紫色紋,基紫色暈;內瓣捲曲密集,瓣端殘留花葯,雌蕊退化或瓣化成綠色彩瓣。花朵直上,株形矮,半開展。枝較粗壯,節間短;鱗芽圓尖形,頂部易開裂。中型圓葉,平伸,黃綠色有紫暈;小葉卵圓形,缺刻少,端鈍。中晚花品種,成花率高,花朵豐滿。
(14)種生紅
花蕾圓尖形,端常開裂;花朵樓子台閣型,紅色;花冠14厘米×6厘米。下方花花瓣多輪,質硬,排列整齊,瓣基深紫色暈,雄蕊多瓣化,雌蕊亦瓣化成正常花瓣;上方花花瓣量少,褶疊,稍大,端多齒裂,雌雄蕊退化變小。花朵側開。株矮,半開展。枝較粗壯,節間短。中型圓葉,質厚,稠密,平伸;小葉卵形,葉面黃綠色。中晚花品種,生長勢中,株型緊湊,成花率偏低,但花色艷麗。
(15)粉中冠
花蕾圓尖形;花朵皇冠型,粉色,花冠16厘米×9厘米。外大瓣2~3輪,基粉紅色暈;內瓣緊密聳起呈球狀;雌蕊瓣化,黃綠色。花朵直上,花期中。植株中高,開展。枝較短;鱗芽圓尖形。中型長葉,較密,斜伸,綠色;小葉長卵形。
(16)淑女裝
花蕾扁圓;花朵金心型,有時為單瓣型,粉色,花冠18厘米×6厘米。外大瓣2輪,平展,圓整,瓣基深粉色暈;沿外瓣內一圈小型瓣捲曲,稀疏;中有正常雄蕊,雌蕊小型或略瓣化,花側開,花期中。株中高,開展。枝較粗壯,節間稍長;鱗芽圓尖形;中型長葉,較稀疏,平伸,葉面綠色;小葉長卵形,端漸尖。該品種系山東菏澤趙樓牡丹園在1967年育出。其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多。
(17)粉盤托桂
花蕾扁圓形;花朵近托桂型,偶有皇冠型,外瓣粉紫色,內瓣淺粉紫色;花冠14厘米×5厘米。外瓣大,2~3輪,圓整,內瓣細碎曲皺;雄蕊部分瓣化;雌蕊常瓣化成綠瓣。花朵直立,花期中晚。株型高,直立,枝較粗壯,鱗芽狹長;節間長。中型圓葉,較稀疏,斜伸,葉黃綠色;小葉卵圓形,多缺刻。該品種由洛陽王城公園1969年育出。其生長勢中,成花率高,萌櫱枝多。
(18)紅艷艷
花蕾圓尖形;花朵菊花型,紫紅色;花冠16厘米×5厘米,花瓣6~8輪,基部有紫斑;雄蕊正常,偶有瓣化;雌蕊正常,房衣紫紅色,柱頭紅色。花朵直上,花期中。株型高,直立。枝粗壯,節間短。鱗芽狹尖。中型長葉,斜伸;小葉圓形或披針形,缺刻少,頂小葉深裂;葉面黃綠色,背多毛。北京景山公園20世紀70年代育出。其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多。
(19)珊瑚台
花蕾圓尖,花朵皇冠型,淺紅色;花冠15厘米×10厘米。外瓣大,3~4輪,質地較薄,瓣基墨紫色斑;內瓣緊密皺褶隆起,雌蕊小型或瓣化。花朵直上,花期中。株矮,半開展。枝細硬,節間短,鱗芽圓形,小型長葉,較密,斜伸;小葉長卵形,該品種系菏澤趙樓牡丹園1970年育出,其生長勢強,成花率高,株叢緊密,花形豐滿,鮮艷奪目,萌櫱枝多,單花期長。
(20)霓虹煥彩
花蕾圓形,端常開裂;花朵彩瓣台閣型,洋紅色;花冠15厘米×7厘米。下方花花瓣多輪,瓣基墨紫色斑;雄蕊少,雌蕊瓣化成嫩綠色彩瓣;上方花花瓣稍大,褶皺,雌蕊小型。花朵直立或側開,花期中,株型高,半開展。枝粗壯,節間較短,鱗芽大。圓錐形,中型圓葉,枝厚,斜伸,中密,小葉卵圓型,缺刻多而淺,端突尖,葉面粗糙,深綠色。該品種由菏澤趙樓1972年育出。其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花形豐滿,花色艷麗,萌櫱枝多。
(21)錦綉九都
花蕾扁圓形,花朵彩瓣台閣型,紅色;花冠16厘米×9厘米。下方花外瓣3輪,寬大,瓣基紫紅色暈,雄蕊多瓣化,雌蕊瓣化成綠色彩瓣;上方花花瓣皺褶細碎,花心雄雌蕊正常。花朵直上,花期中。株中高,半開展。枝粗壯,節間較短;鱗芽大,長圓形。小型圓葉,質硬,斜伸。小葉橢圓形,缺刻多,葉脈下凹,葉面綠色。該品種由洛陽王城公園1969年育出。其生長勢強,成花率高,分枝多,基萌櫱枝亦多。
(22)冠世墨玉
花蕾圓尖形,花朵皇冠型,有時呈托桂型,墨紫色,有光澤,花冠17厘米×8厘米。外瓣3~4輪,質硬,瓣基墨色斑;內瓣褶疊緊密,雌蕊退化或瓣化。花朵直上,花期中。植株中高偏矮,直立,枝較粗壯,節間短。鱗芽大。圓尖形。中型圓葉,較密;小葉卵形,多缺刻,端短尖,葉面粗糙,深綠色。該品種由菏澤趙樓牡丹園1973年育出。其生長勢中,成花率高,株形緊湊,分枝少。萌櫱枝亦少。
(23)景玉
花蕾圓尖形,花朵皇冠型,初開粉白色,盛開白色;花冠17厘米×9厘米。外瓣2輪,形大質薄,平展,瓣基紫紅暈;內瓣狹長褶疊,瓣端多淺齒裂,內雜少量雄蕊,雌蕊柱頭變小,房衣紫色,花朵直上,花期早。株型高,直立。一年生枝長,節間亦長;鱗芽狹尖形。中型長葉,稀疏,斜伸;小葉橢圓形,缺刻少,端短尖,葉面深綠稍有紫暈。該品種由菏澤百花園孫景玉先生1978年育出。其生長勢強,成花率特高,花形豐滿。抗逆性強。
(24)大紅一品
花蕾圓尖形,花朵菊花型,深紅色;花冠16厘米×5厘米。花瓣6~8輪。瓣基紫紅色斑,雄雌蕊正常,房衣、柱頭紫紅色。花側開,早花品種。株中高,半開展。枝粗壯,節間短。中型長葉,質硬而密,斜伸;小葉圓卵形至闊卵形,多深缺刻,綠色有淺紫暈。該品種由菏澤趙樓牡丹園1990年育出。其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花色鮮艷,適應性強,分枝多,萌櫱枝亦多。
(25)嬌容三變
綉球型。花蕾圓形,頂部常開裂;花初開綠色,盛開粉色,後期近謝變粉白色,因而故名三變。花冠16厘米×6厘米。外輪花瓣背面綠色,內瓣大小近似,質硬,褶疊,較稀疏,瓣端殘留有花葯,基部有紫紅色斑;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花梗較短硬,花朵側開。中花品種。株型中高,半開展,枝較粗;一年生枝較短,黃綠色;鱗芽圓尖形,頂部常開裂。中型長葉,稀疏,總葉柄長約16厘米,褐綠色,斜伸;小葉長卵形,缺刻少,端銳尖,下垂,葉面粗糙,綠色,具紫色暈。生長較旺盛,成花率低,萌櫱枝多。為傳統品種。
(26)平湖秋月
皇冠型。花蕾圓尖形;花復色;花冠18厘米×10厘米。外輪2~3輪,質地厚硬而平展,圓整,粉色,稍帶粉藍色,基部具淺紫色斑;內瓣窄長,捲曲而密集,呈淡黃色,端部常殘留花葯;雌蕊5枚,房衣淺紫色。花梗長而硬,花朵直長。中花品種。株型高,直立。枝粗壯,一年生枝長,節間亦長。中型圓葉,稀疏;總葉柄長約30厘米,平伸;小葉柄紫色,小葉卵形或闊卵形,缺刻多,端鈍,葉面光滑,綠色。生長勢強,成花率高,抗倒春寒和病害,較耐鹽鹼,萌櫱枝小。
(27)黃花魁
荷花型,有時雄蕊有瓣化現象。花蕾小,圓錐形;花淡黃色,微有淡紫色暈;花冠14厘米×5厘米。花瓣質硬,基部具紫斑;雄蕊正常或瓣化;雌蕊正常,結實力較強,房衣白色,花梗長,花朵直長。早花品種。株型高,直立。枝細硬,一年生枝長,節間亦長。中型圓葉,質硬,稀疏;總葉柄長約16厘米,斜伸;小葉近圓形,缺刻少,端鈍,邊緣上卷;葉面綠色,具深紫色暈。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少。傳統品種。
(28)玉蘭飄香
單瓣型。花蕾圓形;花白色,有光澤;花冠21厘米×6厘米。花瓣肥大圓整,質硬,基部有淺紫色暈;雄蕊正常或稍有瓣化;雌蕊正常,房衣粉紫色,柱頭黃色。花梗挺直,花朵直上,中花品種。株型高,直立,枝條粗壯,鱗芽圓尖形。一年生枝長,節間長。大型圓葉,稀疏,質厚;總葉柄長約15厘米,稍平伸,淺紫紅色,小葉柄長,小葉卵圓形,缺刻少,端鈍,邊緣下卷有紫紅色暈。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多。
(29)早艷紅
單瓣型。花紫紅色,花冠18厘米×6厘米。花瓣3輪,寬大圓整,瓣質較硬;雌雄蕊正常,房衣紫紅色,柱頭紫紅色。花梗較細,花朵直立。早花品種。株型中高,半開展。枝細而硬,一年生枝較長,節間較短。鱗芽圓尖形。中型圓葉,總葉柄長約13厘米,斜伸,小葉卵圓形,缺刻較多,端銳尖,邊緣上卷;葉面粗糙,深綠色。生長勢強,成花率高,分枝多,萌櫱枝多。
(30)大金粉
荷花型或菊花型。花蕾圓尖形;花粉紫色;花冠15厘米×16厘米。花瓣4~6輪,寬大圓整,基部有深色暈;雄蕊正常,偶有瓣化;雌蕊正常,柱頭紫紅色,房衣紫紅色,花梗較細花朵側開。中花品種。株型中高,開展。枝較細,一年生枝短,節間短。鱗芽圓尖形。中型長葉,總葉柄長約10厘米,平伸;小葉披針形或卵圓形,缺刻較少,端漸尖;葉面粗糙,質硬,綠色,邊緣具紫色暈。生長勢中等,成花率高,分枝多,萌櫱枝多。傳統品種。
(31)墨灑金
荷花型。花蕾圓錐形;花墨紫紅色,明亮潤澤;花冠14厘米×4厘米。花瓣質軟,端部具不整齊齒裂,基部具墨色斑;雌雄蕊皆正常,房衣墨紫色。花梗細軟而長,花葯朵側垂。中花品種。株型中高,偏矮,直立。枝細而硬,一年生枝較短,節間短;鱗芽小,狹尖形。中型長葉,質軟,稀疏,總葉柄長約11厘米,細而軟,平伸;小葉長卵形或長橢圓形,缺刻少,端漸尖,下垂,葉面光滑明亮,黃綠色,邊緣有紫紅色暈。生長勢弱,成花率較高,萌櫱枝少。為傳統品種。
(32)黑花魁
菊花型。花蕾圓形,具紫色暈;花墨紫色,潤澤細膩;花冠17厘米×6厘米。花瓣6~8輪,盛開時不平展,基部具墨色暈;雄蕊正常,時有瓣化;雌蕊正常,偶有瓣化成綠色彩瓣。花梗稍短而軟,紫褐色,花朵側開。中花品種。株型矮,半開展。枝較細,一年生枝短,節間亦短。中型圓葉,質軟,總葉柄長約12厘米,平伸,褐紫色,小葉柄稍短,小葉卵圓形,端突尖,缺刻少,葉面光滑,深綠色,有淡紫色暈。生長勢稍弱,成花率高,萌櫱枝多。為傳統品種。
(33)晨輝
菊花型。花蕾圓尖形;花淺紅色,有潤澤;花冠18厘米×6厘米。花瓣多輪,質稍硬,排列整齊緊密,由外向內逐漸縮小,端部色淡,基部具深紫紅色斑;雄蕊正常,偶有瓣化;雌蕊變小,房衣紫紅色。花梗短而硬,花朵直上或側開。中花品種。株型矮,半開展。枝硬,一年生枝短,節間亦短。中型圓葉,質硬而密;總葉柄長約10厘米,平伸;小葉卵形,質硬,缺刻較多,端短尖,邊緣稍上卷,葉面粗糙,黃綠色。生長勢中,成花率高,花色鮮艷,分枝多,萌櫱枝亦多。
(34)崑山夜光
皇冠型。花蕾圓尖形;花白色,晶瑩素潔;花冠16厘米×6厘米。外瓣3~4輪,質硬而平展,基部稍有淡紫色暈;內瓣大而波曲,雄蕊完全瓣化;雌蕊瓣化成嫩綠色彩瓣。花梗較短,花朵常隱於葉叢中。晚花品種。株型中高,開展。枝粗壯,一年生枝短,節間較短。中型圓葉,質地硬,總葉梗長約13厘米,背面有凸斑;小葉卵形,缺刻少,端突尖,連緣上卷;深綠色,背麵灰綠色,多毛。生長勢強,春寒花蕾易受凍害,成花率中。為傳統品種。
(35)玫瑰紫
薔薇型。花蕾圓尖形;花紫色;花冠16厘米×6厘米。花瓣多輪,質較硬,端部色淡,基部有墨紫色斑;雄蕊部分瓣化,雌蕊變小。花梗硬,花朵直上。中花品種,稍晚。株型高,直立。枝較粗壯,一年生枝長,節間較長。中型長葉,稀疏;總葉柄長約9厘米,細硬,斜伸;小葉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端漸尖,邊緣波狀上卷,葉面有綠紫色暈。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較少,易患葉斑病,落葉早。
(36)李園春
千層台閣型。花蕾圓尖形;花粉紅色;花冠16厘米×7厘米。下方花花瓣外2~3輪形大,稍開展,內瓣褶皺而稀疏,雄蕊量少,雌蕊瓣化成嫩綠色彩瓣;上方花花量少,質薄而曲皺,雌雄皆退化變小。花梗細長而硬,花朵直上。中花品種。株型中高,直立。枝較細硬,一年生枝長,節間較短。小型長葉,質硬稀疏;總葉柄長約10厘米,細硬,斜伸;小葉橢圓形,缺刻少,端漸尖,葉面淺綠色。生長勢中,成花率高,花色細膩,嬌艷,分枝少,萌櫱枝亦少。
(37)青龍卧墨池
托桂型,有時呈皇冠型。花蕾圓錐形;花墨紫色稍淺;花冠19厘米×6厘米。外瓣2輪,寬大,微上卷,基部具墨紫色暈;內瓣捲曲,瓣間有正常雄蕊;雌蕊瓣化成綠色彩瓣。花瓣較短,微軟,花朵側開。中花品種。株型中高,開展。彎曲,一年生枝長,節間亦長;鱗芽狹尖形。大型圓葉,質地厚;總葉柄長約16厘米,平伸;小葉卵形,缺刻少,端鈍,下垂,葉面黃綠色,具紫色暈。生長勢較強,成花率高,分枝少,萌櫱枝亦少,為傳統品種。
(38)粉面桃花
金環型。花蕾圓尖形;花深粉紅色;花冠20厘米×7厘米。外瓣6輪,寬大稍有齒裂,質厚,基部具淺紅色暈,端部粉白色;內瓣較大而皺,內外瓣間有一圈正常雄蕊;雌蕊瓣化成綠色彩瓣。花梗粗硬,花朵側開。中花品種,稍晚。株型高,半開展,枝粗壯,一年生枝長,節間亦長。中型圓葉,質厚硬,稠密;總葉柄長約14厘米,粗而斜伸;小葉卵形,缺刻多,端短尖,邊緣微上卷,葉面綠色。生長勢強,成花率較高,萌櫱枝多。
(39)玉美人
金環型。花蕾圓尖形;花粉白色,嬌嫩細膩;花冠18厘米×7厘米。外瓣3輪,形大,質薄而較硬,基部具淺粉色暈;內瓣較大,內外瓣之間存有一圈正常雄蕊;雌蕊柱頭退化,房衣粉紅色。花梗較軟,花朵側開,晚花品種。枝型中高,偏矮,半開展。枝較細,一年生枝短,節間亦短。中型長葉;總葉柄長約14厘米,平伸;小葉柄長,小葉長橢圓形或長卵形,缺刻少而淺,端漸尖,邊緣止卷。其鱗芽、新枝、葉皆翠綠色,早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生長勢中,成花率高,萌櫱枝較多。
(40)煙花紫
皇冠型。花蕾圓尖形;花墨紫色,有光澤;花冠16厘米×7厘米。外瓣2輪,圓整平展,基部具墨紫暈,質地細膩;內瓣密集,皺褶,瓣間雜有少量雄蕊;雌蕊退化或瓣化成黃綠色彩瓣。花梗長而直,花朵直長。中花品種。株型矮,半開展。枝較細,一年生枝短,節間亦短,淺紫色;鱗芽狹尖形,端彎,形似鷹嘴。中型長葉,總葉柄長約9厘米,較細而斜伸;小葉長橢圓形,缺刻較多,邊緣上卷,葉脈明顯,葉面深色,背面多絨毛。生長勢較弱,成花率較高,花形豐滿、整齊,株態勻稱端莊,萌櫱枝少。為傳統品種。
(41)種生花
皇冠型。花蕾圓尖形;花復色;花冠15厘米×9厘米。外瓣2輪形大,較平展,花瓣下部淺粉色,端部具淺紫色暈,基部淡花黃色;內瓣稀疏而皺;雄蕊部分雜於瓣間;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花梗淺紫色,長而硬,花朵側開。中花品種。株型矮,開展。枝細弱,一年生枝短,節間亦短。小型長葉,稀疏;總葉柄長約11厘米,細而硬,淺紫色,斜伸;小葉長卵形,端銳尖,邊緣上卷,葉面深綠色,具深紫色暈。生長勢弱,成花率高,抗逆性差,分枝少,萌櫱枝亦少。為傳統品種。
(42)錦綉球
樓子台閣型。花蕾圓尖形;花深紫紅色,潤澤;花冠15厘米×12厘米。下方花外瓣2~3輪,大而質硬,基部具深紫色暈,內瓣捲曲,密集,瓣端稍有殘留花葯,雌蕊瓣化成紫紅色彩瓣;上方花花瓣較大,直上,雌蕊退化或瓣化。梗長而硬,花朵直上。中花品種。株型中高,直立。枝粗壯,一年生枝較長,節間稍短;鱗芽圓尖形。小型長葉,質硬,較密,總葉柄長約10厘米,硬而斜伸;小葉長卵形,缺刻多,端漸尖,葉面深綠色,邊緣具淺紫色暈。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花形豐滿,適應性強,萌櫱枝多。
(43)藍田飄香
綉球型。花蕾圓形;花粉藍色;花冠14厘米×11厘米。外瓣3~4輪圓整,稍下卷或平展,內瓣與外瓣大小相近,聳立而舒展;雄蕊全部瓣化;雌蕊瓣化成深綠色彩瓣。花梗較挺,花朵直立。中晚花品種。株型中高,直立。枝粗壯,鱗芽圓珠筆尖;一年生枝較長,節間亦較長。中型圓葉肥厚。總葉柄長約13厘米,粗壯,斜伸;小葉闊卵圓形,缺刻少而淺,端鈍,有紫色暈,邊緣稍下卷。生長勢強,成花率低,萌櫱枝少。
(44)藏枝紅
皇冠型。花蕾小,圓尖形,花紫紅色,有光澤,花冠16厘米×7厘米。外瓣2~3輪,形稍大,質地硬,基部墨紫色暈;內瓣褶疊,整齊,緊密,瓣間常雜有雄蕊;雌蕊退化變小,花細稠而短,花朵隱於葉幕間,為最早開花品種。亦可作催花品種。株型矮,開展。枝細硬,一年生枝短,節間枝短;鱗芽大,圓形,頂部易開裂。中型圓葉,較密,總葉柄長約15厘米,斜伸;小葉卵圓型,缺刻淺,端鈍;邊緣稍上卷,葉面粗糙,深綠色。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多,適應性強,抗病力強。菏澤牡丹園1963年培育出。
(45)粉荷蓮
花單瓣型,初開粉紅,盛開粉白色,花冠16厘米×7厘米。外瓣大,邊緣有膜質細紋。雄蕊多數,花絲上端白色,下端紫紅色;雌蕊5枚,柱頭、房衣深紫紅色。中花品種。植株高平均在1米左右,直立,一年生枝粗壯,黃綠色帶紫紅暈。葉黃綠色,邊緣褐色,葉背、葉軸多毛;小葉15片,長尖。柄凹紫紅色。另有紫斑類型,小葉9~11片。
(46)紅星
花朵單瓣型,白色,花冠19厘米×8厘米。外瓣大,二輪,瓣基紫紅斑近長三角形。雄蕊多數,花絲上端白,基部淡粉;雌蕊5枚,柱頭鮮紅色,房衣紫紅暈。花期中,植株高大(1.4~1.5米),莖直立。一枝一花,稀二花。一年生枝粗壯,黃綠色。葉斜伸,稍稀,黃綠色,柄凹褐色;小葉15片,葉背毛極多,葉軸亦有毛。
(47)瑞香紫
單瓣型,初開桃紅,盛開傳粉;花冠19厘米×8厘米。外瓣2輪,瓣基黑紫色斑紋,背有寬白紋。雄蕊多數,花絲上端白,中下部紫紅色。雌蕊5枚,柱頭、房衣深紫紅色。花期中。植株高1.1米,一年生枝粗壯,黃綠色。葉斜展,深綠,柄凹紅褐色;小葉11~13片,卵圓形,有深缺刻,葉背及脈多毛。幼葉暗紅色。生長勢強,分枝力弱,但有地下莖,多萌櫱枝,常單獨形成龐大株叢。花有濃香,常見品種。
(48)粉盤黃珠
單瓣型,粉紅色,花冠17厘米×7厘米。外瓣2輪,大型,瓣基深紫紅斑,斑周紋輻射狀。雄蕊多數,花絲下半部淡紫紅色;雌蕊5枚,柱頭黃色,房衣黃白色,基略紅暈。花期中。植株高1.2米,莖直立。全葉長(35~41厘米),密生,斜伸至平展;小葉19片,圓尖,有缺刻,葉背多毛。柄凹淺紅褐色。該品種花有淡淡的香味,為很接近紫斑牡丹的原始品種。
(49)甘草黃
花朵單瓣型,淺黃白色。外瓣2輪,雄蕊大型,夾少量雄蕊半瓣化,花絲白色;雌蕊5枚,柱頭紫紅色,房衣白色略帶紫暈。花期稍早。花有淡香,植株中高(0.8米/13年),近直立;一年生枝黃綠色,葉斜展,色深綠,柄凹黃褐色,小葉片小型,圓
⑶ 牡丹花的種植技巧 牡丹花的種植辦法
牡丹花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長期以來被人們當做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那麼有多少人可以熟練的種植牡丹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牡丹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是中國國花,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牡丹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 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描寫京城長安牡丹:」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對於牡丹花,有這樣一個說法:」能收八成嫩,不收九成老。「主要是因為牡丹種子是由子房內的胚珠發育而成的,一般在每年的8月上、中旬成熟,結實率因雌雄蕊的瓣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甚至不結實,種子在達到一定成熟度後,其萌芽率隨成熟度提高而降低。播種時期晚了。牡丹種子的上胚軸具有休眠的特性,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即可採收,宜即采即播,過早過晚會降低發芽率。我估計你的種子存放太久可能發芽率已經太低了。 牡丹花種植種子繁殖有個缺點就是開花晚,衡水土壤有點鹼。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但用播種法時間太長,從播種時起,要4-5年後方可見花;衡水的牡丹長壽的少,新手更是難以伺候,若措施不當,即使發芽後牡丹也難以成長,所以牡丹花種子種植方法是最難的,所以一般以採用分株法者為多。 牡丹花的種植技巧 1、土壤的選擇 牡丹花種植要選用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土壤排水能力一定要好。盆栽可用一般培養土。土壤酸鹼度要求在中性或中性微鹼。 2、栽植的要訣 栽植前深翻土地,栽植坑要適當大,牡丹根部放入其穴內要垂直舒展,不能拳根。栽植不可過深,以剛剛埋住根為好。 3、澆水的要訣 俗語說:」牡丹宜干不宜濕。「而且牡丹是深根性肉質根,怕長期積水,故平時澆水不宜多,要適當偏干。 4、施肥的時機 俗語說:」清牡丹「,」濁芍葯「。栽培牡丹基肥一定要足。基肥可用堆肥、餅肥或糞肥。通常以一年施三次肥為好,即開花前半個月噴灑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水加花朵壯蒂靈;開花後半個月施一次復合肥;入冬之前施一次堆肥,以保第二年開花。噴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農葯的有效成分率。 5、溫度的要求 牡丹耐寒,不耐高溫。華東及中部地區,均可露地越冬氣溫到4℃時花芽開始逐漸膨大。適宜溫度:16-20℃,低於16℃不開花。夏季高溫時,植物呈半休眠狀態。 6、光照的要求 常言道:「陰茶花,陽牡丹。」牡丹喜陽,但不喜歡曬。地栽時,需選地勢較高的朝東向陽處;盆栽時應置於陽光充足的東向陽台,如放南陽台或屋頂平台,西邊要設法遮蔭。 7、植株的修剪 牡丹栽植2至3年後進行定干,決定植株留枝幹多少。對長勢弱、發枝少的品種,一般剪弱留強;長勢強、枝幹較多的品種留干3至5枝;長勢特強的可修剪成獨乾式的」牡丹樹「。恰當的修剪可以讓牡丹長得更加美麗大方。 以上便是我為大家總結的牡丹花的種植技巧,牡丹花的種植辦法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⑷ 牡丹枝幹上發紅色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溫度原因,或者是品種原因,觀察牡丹的長勢,如果正常生長就沒有問題。
牡丹的養護方式
1、土壤
養護牡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土質肥沃、排水性能較好的沙質土最佳,也可以用腐葉土、原土和河沙混合製成營養土,不管選擇何種土壤進行栽培,都要進行消毒,可以選擇多菌靈進行殺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水分
春季氣溫回升,牡丹可以搬出室外養殖,這時候要澆一次透水,然後進行鬆土,鬆土的時候保護根部。尤其春天發新芽、開花前後,水分要充足,北方乾燥可以多點水,但是不要過多,長時間積水會爛根。夏季中午陽光過強的時候不要澆水,最好在清晨和傍晚。開花前後補水的時候可以加點肥料,用肥水補充養分,開的花更旺盛。
3、施肥
牡丹花施肥的時機很重要,新植株半年內不要加肥,避免產生肥害,半年後再施肥。春季花開之前,溫度剛剛回升,葉子開始發新芽,這時候施肥為開花積蓄養分;花謝之後再加一次沃葉水溶肥,用來補充開花消耗掉的營養,也可以幫助分化新花芽;入冬之前再加一次肥料,為越冬做准備。一般一年施加這三次肥料就可以了,肥料不要太濃。
4、光照和溫度
充足的光照對牡丹的生長是很有利的,每天接受光照可以補充養分,但是夏季強光和正午的陽光直接照射要避免,為了防止烈日灼傷,流失過多水分。
正常室溫下養護就可以,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開花前後要注意通風,避免高溫燜烤影響開花。冬季要搬到室內。
⑸ 牡丹花正紅是幾月幾日
牡丹花 正紅指的是每年春天的4月份到5月份,因為這個時候是它的花期時間。它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它有“花中皇後”的美稱。想要它的花朵更加的艷麗美觀,就需要在它生長開花的時候,讓其有充足的光照,還需要合理為其施加水肥。
幾月幾日時 牡丹 花正紅
1、4-5月份
在牡丹花花期的時候,還需要合理的為其施加水肥,此時它的水分和養分的需求會高一些,所以澆水次數要勤一點,但是不能讓土壤產生積水。這時還需要多為其施加磷肥,讓其有充足的養分來生長開花。
⑹ 請問洛陽牡丹園有哪些
洛陽牡丹園有哪些,洛陽牡丹哪裡看?
據介紹,目前洛陽市各主要牡丹觀賞園的人工調控花期牡丹進入盛花期,露地自然花期的早開牡丹品種陸續開放。四星級牡丹觀賞園花情如下:王城公園(門票)全園約有80個品種2萬株牡丹開放。人工調控花期牡丹有二喬、大棕紫、雪迎桃花、貴妃插翠等品種成片盛開;露地自然花期牡丹有景玉、魯粉、洛陽紅、新日月、玉板白、荷花綠、玉芙蓉、雨露鮮花等品種初開。主要賞花點:沉香樓、牡丹仙子周邊。中國國花園全園約有120個品種6.2萬株牡丹開放。人工調控花期牡丹有珊瑚台、硃砂壘、黑海撒金、雪迎桃花等品種成片盛開;露地自然花期牡丹有明星、趙粉、藍月亮、烏龍捧盛等品種初開。主要賞花點:早開園(西區)、秋翁遇仙亭。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全園約有160個品種3萬株牡丹開放。人工調控花期牡丹有彩繪、藍芙蓉、洛陽紅、勝葛巾、虞姬艷裝等品種成片盛開;露地自然花期牡丹有景玉、藍月亮、西瓜瓤、火煉金丹、春色滿園等品種初開。主要賞花點:科技園、九色園、百花園。園內碧桃、海棠、櫻花等大面積盛開。國家牡丹園(門票)全園約有30個品種1.5萬株牡丹開放。春蓮、明星、白蓮香、迎日紅、魯荷紅、藍月亮、金玉良緣、紅衣少女等品種盛開,牡丹林鳳丹已零星開放。四季牡丹展館內有30多個品種300盆牡丹盛開。國際牡丹園全園約有30個品種8000株牡丹開放。人工調控花期牡丹有二喬、火鳥、芳紀、洛陽紅、迎日紅、藍月亮等品種盛開;露地自然花期牡丹有鳳丹白、粉中冠、淑芬、淑女妝等品種初開。主要賞花點:華夏園和連棟溫室。神州牡丹園(門票)園內國韻閣、富貴樓、天香會館和四季展廳內展出約60個品種4000盆牡丹,主要品種有二喬、日幕、金晃、洛陽紅、綠香球、銀紅巧對;露地自然花期牡丹有觀音面、藍月亮、迎日紅、綠幕隱玉、銀紅巧對等品種初開。三星級牡丹觀賞園花情如下:牡丹公園早開品種盛花期。全園有66個品種約3500株牡丹開放。其中洛陽紅、二喬、西施、珊瑚台等品種盛開;盧氏粉、太陽、島錦等品種初開。西苑公園早開品種盛花期。全園有35個品種約3000株牡丹開放,其中迎日紅、種生紅、硃砂壘、鳳丹白等品種盛開;太陽、島錦、趙粉、魯粉、洛陽紅等品種初開。更多信息:2018洛陽牡丹節是什麼時候,2018洛陽牡丹花會時間2018洛陽牡丹節門票多少錢,2018洛陽牡丹節優惠價格多少洛陽牡丹節住哪裡好,2018洛陽住宿攻略洛陽牡丹節旅遊路線怎麼安排?2018洛陽牡丹節一日游攻略2018洛陽牡丹花會限行政策是怎麼樣的?2018洛陽車輛限行更多關於洛陽牡丹園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ea60e161573241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⑺ 牡丹葉面有點紅是怎麼回事
牡丹花的家庭栽培及管理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還可以進行盆栽觀賞。栽植季節以9-10月為最好。盆栽牡丹應選擇適應性強、早開花、花型較好的洛陽紅、胡紅、趙粉等品種。植株宜選用芍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個枝乾的分株苗。
牡丹盆栽時,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鋪3-5厘米厚,以利排水。盆土宜用黃砂土和餅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廄肥、園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勻的培養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捲曲;覆土後要用手壓實,使根系與泥土緊密接觸,才易於成活。上盆後澆一次透水,放半陰處緩苗。轉入正常管理後,可放置向陽處,保證其有充分的陽光照射。生長期間要經常鬆土,每隔半個月左右施一次復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別忌施濃肥,否則肉質根會發霉爛死。半年後可逐漸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雞糞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開出好花,但培養1-2年後,就能連年開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開花,開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開花後半個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醬渣(每盆約40-50克)施1次乾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質根,稍能耐旱,最怕積水,故澆水是否得當,是盆栽牡丹成敗的一個關鍵問題。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應先施一次肥水,然後澆透水,水稍干後鬆土。以後澆水應根據天氣、盆土情況,適時、適量進行,經常保持盆土濕潤,有利牡丹生長開花。合理的澆水,應該是見干見濕,不宜澆大水,防止盆內積水,以免爛根落葉。
牡丹開花時,可設棚覆蓋或暫時放在室內,避免陽光直射,這樣可延長開花期,對主枝頂芽是葉芽的,應摘去,以免徒長,影響開花。為使牡丹開花鮮艷,花期可用0.5%-1%的磷酸二氫溶液進行葉面噴施2-3次。牡丹花謝後,要進行一次整形修剪,及時剪去殘花及花梗,不令結籽,保留莖部的1-2個外側芽,這樣可使植株生長旺盛,保證次年開花。
牡丹雖然較耐寒,但在華北等寒冷的地區,立冬前後,應搬入室內,放在房間的向陽處,室溫保持0度左右即可。次年出室不宜過早,須待清明前後再出室。不太寒冷的地區,可選隱風處將花盆埋入土壤內,使盆面與地面平齊,以保持盆土的濕度和溫度,也可保證牡丹安全越冬。待第二年春天牡丹花現蕾後,再連盆將牡丹從地中挖出,進行正常管理。
⑻ 牡丹如何嫁接繁殖
1.嫁接繁殖的特點
嫁接繁殖主要應用於觀賞牡丹和優良品種的繁殖。菏澤、洛陽等牡丹種苗生產基地,嫁接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它有以下特點:一是通過嫁接,保留牡丹品種優良性狀。將嫁接繁殖與牡丹的播種、分株、壓條繁殖相結合,可大大提高優良品種的繁殖系數;二是通過嫁接,提高牡丹觀賞品質和應用價值;三是提高抗性,擴大牡丹栽培范圍。
2.砧木與接穗的選擇
(1)砧木的選擇
牡丹嫁接所用砧木有以下幾種:①芍葯根砧
用葯用芍葯根作砧木或用觀賞芍葯分株時取下的粗根作砧木均可。以粗度在1.5~2厘米,長15~20厘米以上,帶有須根的為好。據觀察,砧根年齡對嫁接成活率有明顯影響。從1年生到4年平均嫁接成活率分別為45.0%、88.3%、61.7%、11.7%。因此,選用2~3年生芍葯作砧木為宜。此外,砧根太粗(削口處直徑3.0厘米以上)成活率亦大幅度下降。
②牡丹根根砧
一般用生長3~4年,須根多粗度在1.5厘米以上的根作砧木,長25~30厘米。
③牡丹實生苗根砧
用2~3年生,根莖粗1厘米以上的鳳丹實生苗作砧木,嫁接成活率高,且成活後植株生長旺盛,苗木生長整齊規范,是今後出口苗木培育的主要方法。
(2)接穗的選擇
接穗宜選健壯植株上一年生粗壯萌櫱枝(俗稱土芽),其髓心實,接後易發根保活;次為上部當年生枝。接穗一般長約6~10厘米,帶有健壯的頂芽和一個或幾個小側芽。接穗要隨剪隨接,不可久放。遠途運輸以水苔或鋸末裝入塑料袋內保鮮。
嫁接成活率的高低,與接穗的品種有關,如種生紅、硃砂壘、藍田玉、大棕紫、盛丹爐、趙粉、狀元紅、大胡紅等嫁接成活率較高。而煙龍紫珠盤、梨花雪、三奇集盛等僅為10%左右。但改用牡丹實生苗做砧木,成活率可提高到68%以上。
(3)不同根砧對嫁接苗生長發育的影響
芍葯、牡丹兩種根砧對牡丹嫁接苗生長發育的影響各不相同。在生產上,一般牡丹嫁接多用芍葯根砧,其原因:一是芍葯根軟,操作容易,大多數品種成活率高;二是嫁接苗有矮化傾向,適於盆栽;三是耐濕程度增加,適於牡丹南移,但芍葯作根砧,牡丹苗後期生長弱,易感染病蟲害,培育出口優質苗木,建議慎用。而牡丹根作砧木,粗根較少,質地較硬,對嫁接技術要求較高且嫁後生長勢較弱。實生苗作根砧,由於具有完整的根系,親合力較高,嫁接後生長旺盛。不過嫁接苗的生長由於根砧不同,生長情況有一定差別:芍葯根嫁接初期生長快,但以後從接穗基部發根少,萌櫱不多,植株壽命較短;牡丹根砧嫁接苗接穗基部較易發根,萌櫱較多,壽命較長。不過芍葯根砧嫁接苗的生根情況也因品種而異,有的品種雖然嫁接成活率高達85%以上,但接穗本身不易生根,而只生長芍葯根,如趙粉、假葛巾紫、朱紅絕倫等,50%以上嫁接苗生長7~8年仍不生牡丹根。而首案紅、脂紅、藍田玉等品種,不但成活率高,而且接穗上生牡丹根者高達95%以上。
3.嫁接方法
牡丹嫁接的方法,以接穗的性質分,有枝接與芽接兩類;在枝接中,以在砧木上接合的部位而分莖接和根接;按嫁接時砧木的狀況,可分為地接法和掘接法。
(1)枝接
①嫁接時間與方法
牡丹枝接多於秋季進行。實踐證明,在秋季嫁接時間越早越好,最晚不能遲於11月份。不論是掘接或是居接,均需根據砧木性質或粗細而採用嵌接或切接、劈接等各種操作方法。
掘接法
生產中多用以芍葯根為砧的嵌接法。從2~3年生芍葯上取下1.5~2厘米的粗根作砧,放陰涼處2~3天,變軟後待用。若挖起就接,根砧質脆,不易嫁接。接穗宜用基部一年生萌櫱枝,以節間較短的好,長約5~10厘米,帶1~2個充實芽。嫁接時在選好的接穗下面對稱地斜削兩刀,注意使切口平滑。切口長2~3厘米,橫斷面成三角形。後將根砧頂部修平,自一側向下切一直口,長度與接穗切面相同。用右手拇指在切口對面向切口方向擠壓,使砧木切口張開立即放入削好的接穗,使二者形成層密合,然後松開拇指,用麻皮等物捆縛,用配好的稀泥漿塗抹切口,如圖2。
圖2掘接法
居接法
此法操作較掘接困難,但因砧木根系未受損傷,接苗成活後生長旺盛。嫁接時在砧木距地面6~7厘米處剪平,隨後削取接穗。其餘操作方法與掘接相同。接後就地培土、封埋。枝接中,各地接穗多帶2個芽。而日本牡丹產區多用單芽枝接,其操作順序如圖3。
圖3居接法
在具體嫁接方法中,洛陽等地還將皮下接應用於「什樣錦」的培養。
②接後管理
掘接嫁接苗應立即栽植於事先准備好的苗床內,苗床土壤且下部稍濕,表土稍干以防嫁接苗傷口感染,栽植深度約在介面以上約2厘米處,然後培土高出接穗8~10厘米以防寒、防旱。翌春較暖後逐漸除去覆土。注意嫁接苗栽植後在傷口癒合前不能澆水。
1年生苗高可達12厘米,第三年秋(2年生苗)可以移栽。移栽時可見牡丹接穗上有自生根,這時可將芍葯根砧剪去後栽植。若不剪去,幼苗生長不旺。
居接的牡丹入冬前培土封埋,以利保溫、保濕,促進接芽生長。翌春也需完全去掉培土。
(2)芽接
牡丹的芽接主要用於更換品種或培養一株多花色(「什樣錦」)的植株。方法有貼皮法和換芽法兩種。芽接時間以5月上旬到7月上旬最好(菏澤),操作時間宜在10:00~17:00,這時皮層易於分離與黏合。
①貼皮法
在砧木當年生枝條上連同木質部切削掉一塊長方形或盾形切口,再將接穗的腋芽連同木質部削下一大小和砧木上切口大小形狀相同的牙塊,然後迅速將其貼在砧木切口上,用塑料帶扎緊。
②換芽法
將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連同形成層一起取下,保留木質部完整的芽胚;用同樣方法將接穗上的芽剝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二者要相互吻合,最後用塑料帶扎緊。
嫁接植株注意管理,接後1個月,認定接芽已成活時,解開塑料帶,去掉砧木上贅芽。砧木上的葉片應保留,使養分集中於接芽,使當年形成飽滿花芽。翌年即可開花。
4.一株多色牡丹的嫁接
一株多色牡丹或者叫「什樣錦」的培育,可以用枝接,也可用芽接,但都是高接。
(1)砧木與接穗的選擇與組合
①砧木
與前述牡丹芽接相同。主要用鳳丹白或其他牡丹實生苗,多年生,獨干(干高20~30厘米)而多分枝。為使砧木本身的花色成為「什樣錦」中的主色調,也可選用生長旺盛,著花容易、乾性強、較易繁殖的品種,如洛陽紅等。
②接穗
選花色、花型不同,花朵艷麗但花期基本一致的優良品種,如趙粉、白雪塔、似荷蓮、二喬、洛陽紅、姚黃、胡紅、藍田玉、首案紅、青龍卧墨池等。以其飽滿健壯的頂芽作接穗。
(2)嫁接時期與方法
以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嫁接為宜。當氣溫20~25℃時傷口易癒合。
嫁接方法:洛陽紅用皮下接。接穗長4~8厘米,多選花芽,先削去葉片,再在接穗下部2~3厘米處兩面各削一刀,深達木質部,削口要光滑呈尖削狀三角形。在三角形削口背面還要削去1~1.5厘米皮層,但不傷及髓部。砧木是選植株上部粗壯側枝,在其中上部光滑的枝段側面,順形成層內側向下(稍內斜)削一2~3厘米長的介面。將接穗垂直(稍斜)插入砧木切口底部,使二者形成層密接對緊。如接穗比砧木細,可使其一側形成層與砧木對准。用尼龍、麻等材料從下向上綁縛介面,並用塑料作纏扎。然後用塑料袋將接穗及介面罩住,在介面1厘米處將塑料袋口扎緊,以保溫保濕,避免雨水滲入。
(3)接後管理
及時剔除砧木根部萌櫱,抹去枝幹上所有腋芽和不定芽。每株可施入腐熟餅肥0.5千克或復合肥100~150克。施後立即澆透水。頂芽上的葉片有利水分、養分向上輸送,一開始可予保留,待嫁接成活後再逐步剪去。如操作得當,最高成活率可達100%。翌春有30%~40%的接芽開花。操作熟練者,每人每天可嫁接100~120個接芽。若嫁接植株分枝多,每株可接10個以上品種。
⑼ 牡丹有哪些色系
牡丹以花色抄分有八大色系:白色品種:如白玉、鶴白、崑山夜光、宋白、梨花雪等。黃色品種:如姚黃、大葉黃、雛鵝黃、黃花魁、金輪黃等。粉色品種:如趙粉、露珠粉、粉二喬、寶樓台、冰凌罩紅石、錦帳芙蓉等。紅色品種:如大胡紅、大紅剪絨、桃紅獻媚、掌花案、一品朱紅、種生紅等。紫色品種:如紫二喬、大棕紫、烏龍捧盛、首案紅、大魏紫、葛巾紫等。墨紫色品種:如墨灑金、煙籠紫、種生黑、青龍卧墨池、煙龍紫珠盤等。雪藍色品種:如藍田玉、藕絲魁、古斑同春、遲藍、蘭翠樓等。綠色品種:如豆綠、嬌容三變、綠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