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秋題牡丹叢

秋題牡丹叢

發布時間: 2022-09-17 22:55:41

A. 關於牡丹鸚鵡的詩句

1.形容牡丹的詩句

唐代牡丹詩詞(上)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紅牡丹 王維(701-761)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描寫四川彭州牡丹 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描寫甘肅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權德興(759-818) 澹盪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風。

時過寶地尋香徑,已見新花出故叢。 曲水亭西杏園北,濃芳深院紅霞色。

擢秀全勝珠樹林,結根幸在青蓮域。 艷蕊鮮房次第開,含煙洗露照蒼苔。

龐眉倚杖禪僧起,輕翅縈枝舞蝶來。 獨坐南台時共美,間行古剎情何已。

花間一曲奏陽春,應為芬芳比君子。 描寫西安慈恩寺牡丹 賞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熏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題所賃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

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 同於汝錫賞白牡丹 王建(767-830) 曉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蘇合點難勝。 柔膩於雲葉,新鮮掩鶴膺。

統心黃倒暈,側莖紫重棱。 乍斂看如睡,初開問欲應。

並香幽蕙死,比艷美人憎。 價數千金貴,形相兩眼疼。

自知顏色好,愁被彩光凌。 宮詞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兩樓相換珠簾額,中尉明朝設內家。

一樣金盤五千面,紅酥點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貴妃姊妹自來看。

為逢好日先移入,續向街西索牡丹。 閑說 王建(767-830) 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

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 歌頭舞遍回回別,鬢樣眉心日日新。

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長安春遊 王建(767-830)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 赴東都別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戲題牡丹 韓愈(768-824)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依斗輕盈。

陵晨並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牡丹 薛濤(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渾侍中宅牡丹 劉禹錫(772-842)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思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裴給事宅白牡丹(唐·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泠,無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無有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秋題牡丹叢 (772-863)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牡丹種曲 白居易 (772-863)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琅?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稍宜經宿雨,偏覺耐春寒。

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貴妃嬌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類鴛機織,光攢麝月團。 暫移公子第,還種杏花壇。

豪士傾囊買,貧儒假乘觀。葉藏梧際鳳,枝動鏡中鸞。

似笑賓初至,如愁灑欲闌。詩人忘芍葯,釋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壽,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鷺羽,丹艷。

2.關於雲中牡丹的詩句

洛陽牡丹甲天下之(新) 洛陽牡丹看源頭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此詩系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所寫。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他說的京城,無非洛陽;他說的國色,乃大唐帝國最美的顏色。

豈止是大唐國色?泱泱華夏,綿綿數千年,無花出其右。國色即國花,牡丹實際上早已是中國的國花。

牡丹何時所生?牡丹從何而來?也許,洛陽並不是它的最早出生地和栽培地,但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牡丹的脈絡就是中國牡丹的歷史。 牡丹的由來——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在洛陽北邙山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的夫妻。

小兩口男耕女織,恩恩愛愛,但有一樣不順心,成親三年還沒有孩子。醫也求了,神也拜了,不見靈驗。

這天,小兩口從一隻兇猛的老鷹的爪下救下一隻美麗的鸚鵡。鸚鵡知道小兩口的心事,從邙山仙人台上銜回來了靈芝草。

妻子吃了靈芝草,不多久,生了個胖小子,取名叫鸚哥。 鸚哥10歲那年,邙山上流行一種病,好多人染病卧床不起,爸爸不幸去世,媽媽也奄奄一息。

鸚哥決心找到仙人台,挖來靈芝草為媽媽治病。他走呀,走呀,也不知趟過幾條河,翻過幾道嶺,眼看走不動了,迎面遇到一位白鬍子爺爺。

白鬍子爺爺問小鸚哥為啥出遠門,鸚哥說要找靈芝草救媽媽。白鬍子爺爺搖頭說,你媽得的是冷熱病,靈芝草治不好。

他交給鸚哥一塊石頭,說:「你把這石頭磨成鑰匙,你媽的病才有指望。」說完,白鬍子爺爺不見了。

鸚哥來到河邊,找塊青石就磨開了石頭。手磨出血來了,膝蓋跪出血來了,這樣三天三夜,石頭終於磨成鑰匙。

白鬍子爺爺又出現了。他笑著誇贊小鸚哥一番,說,這鑰匙能打開王母娘娘瑤池的門,那裡面放有金丹,一粒就可救你媽媽的命。

說完,吹口仙氣把鸚哥送到了天宮。 鸚哥用石頭鑰匙開了瑤池的門,找到了金丹葫蘆,倒出一粒金丹。

他剛要出門,又想起邙山的鄉親們也需要金丹救命,便把葫蘆來個底朝天,盡其衣兜裝滿金丹。 也許是時間耽誤太久,王母娘娘發現金丹被偷,急忙仗劍追來。

鸚哥哪能跑過王母!正在焦急,忽從雲縫間見地上已是邙山,便不顧一切把金丹全部撒下,心想:我大不了一死,但鄉親們誰拾到金丹,或可保住一命。 王母娘娘抓住鸚哥,便要處死,白鬍子爺爺不知從哪裡又冒出來。

原來,他是南極仙翁。南極仙翁對王母娘娘說:「難得這孩子為鄉親們治病,可饒他不死。」

王母娘娘慈悲為懷,點頭應允。仙翁又告訴鸚哥,你撒下的金丹會即刻長出一種奇花,可用它的根熬葯治病,定安然無恙。

鸚哥回到邙山,果見滿山遍野都是鮮花。他把經歷告訴了媽媽和鄉親,大家把花根刨出來熬葯湯,喝了病立馬好了。

因這花是王母娘娘的金丹變的,人們給這花取名「母丹」,後又改為牡丹。 牡丹的由來——一幅圖畫的發現 上面的故事是洛陽民間傳說,而且是那種過去在夏夜麥場,外婆搖著扇子講述的傳說。

如今,這種傳說講上100遍也沒一個人相信。天工開物,自然造化,牡丹的出現是一種客觀存在,人類的認識有賴於發現。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載:「牡丹初不載文字,唯以葯載本草,然於花中不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與荊棘無異,土人皆取以為薪。」

這是說,牡丹早先不過是野花,老百姓都拿它當柴火燒。 人們真正關注牡丹,是因為發現了牡丹的葯用價值。

人說,有巢氏架木為巢,使人們有了家的概念;燧人氏鑽木取火,使人們告別了茹毛飲血;伏羲氏漁獵狩耕,使人們懂得怎樣生存;神農氏嘗百草,使人們懂得如何與自然抗爭。神農嘗百草總結出《神農本草經》,將牡丹列為「中品」,「除症結瘀血,安五臟」。

《黃帝內經》《素問》篇則載:「清明次五日,田鼠化為( ) 牡丹華。」言其清明之後是牡丹盛開之時。

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呂氏春秋》載:「中央土:中曰戊己。

其帝黃帝。」中央土,洛陽也。

黃帝把洛陽青要山作為「密都」,在《山海經》中有記載。密即蜜。

黃帝族以蜜蜂為圖騰,自然關注花開。 牡丹「唯以葯載本草」,自《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後屢見不鮮。

之後,人們又發現了牡丹的欣賞價值。南北朝時謝靈運在《太平御覽》中稱「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韋絢在《劉賓客嘉話錄》中雲:「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極分明」。

而王應麟在《海記》中更渲染了牡丹的規模栽培:「隋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有赤頁紅、革呈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顫風嬌等。」這也許就是洛陽牡丹人工栽培之始。

因無發現其他史料,中國的牡丹專家大多也傾向於把隋煬帝建西苑作為中國牡丹栽培史的源頭。 然而,這是源頭嗎? 2005年9月,國家郵電部在洛陽舉行《洛神賦圖》特種郵票首發式。

《洛神賦圖》為東晉畫家顧愷之力作,其藝術價值不遜《清明上河圖》,現珍藏於北京故宮。 洛陽,曹魏之故都也。

曹植寫《洛神賦》就在洛陽。據說,洛神為伏羲之女宓妃,但曹植筆下的洛神實際寫的是甄氏。

曹植與甄氏相戀,而甄氏卻被迫嫁給了曹植的哥哥曹丕。曹丕當皇帝後又將甄氏賜死,而曹植又在洛河畔與甄氏夢中相會。

這曲折凄慘的故事終於成為曹植婉約動情的訴說。

B. 「晚叢白露夕」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意思:夜晚的花叢沾上了白露。

C. 晚叢白露夕的詩詞是什麼意思

這是白居易的秋題牡丹叢中的第一句。
秋題牡丹叢中
唐.白居易
原文: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表達了詩人在秋季傍晚,和友人一起傷懷牡丹這樣的春花易逝,感觸人生無常的一種情懷。

D. 李山甫牡丹原文賞析鑒賞翻譯

1. 關於牡丹的詩句李山甫
關於牡丹的詩句李山甫 1.關於牡丹的詩句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牡丹詩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詩

唐 唐彥謙

顏色無因饒錦綉,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牡丹詩

唐 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牡丹

唐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詩

元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牡丹詩

唐 李山甫

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牡丹詩

宋 謝枋得

蘭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貴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白牡丹 韋庄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吉祥寺花將落而陳述古期不至 蘇軾

今歲東風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語花應恨, 直恐明年花不開。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 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 何況飄零泥土中。



寂寞菱紅低向南,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賞牡丹一首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2.關於贊美牡丹的詩句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牡丹詩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詩

唐 唐彥謙

顏色無因饒錦綉,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牡丹詩

唐 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牡丹

唐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詩

元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牡丹詩

唐 李山甫

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3.形容牡丹的詩句
唐代牡丹詩詞(上)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紅牡丹 王維(701-761)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描寫四川彭州牡丹 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描寫甘肅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權德興(759-818) 澹盪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風。

時過寶地尋香徑,已見新花出故叢。 曲水亭西杏園北,濃芳深院紅霞色。

擢秀全勝珠樹林,結根幸在青蓮域。 艷蕊鮮房次第開,含煙洗露照蒼苔。

龐眉倚杖禪僧起,輕翅縈枝舞蝶來。 獨坐南台時共美,間行古剎情何已。

花間一曲奏陽春,應為芬芳比君子。 描寫西安慈恩寺牡丹 賞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熏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題所賃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

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 同於汝錫賞白牡丹 王建(767-830) 曉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蘇合點難勝。 柔膩於雲葉,新鮮掩鶴膺。

統心黃倒暈,側莖紫重棱。 乍斂看如睡,初開問欲應。

並香幽蕙死,比艷美人憎。 價數千金貴,形相兩眼疼。

自知顏色好,愁被彩光凌。 宮詞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兩樓相換珠簾額,中尉明朝設內家。

一樣金盤五千面,紅酥點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貴妃姊妹自來看。

為逢好日先移入,續向街西索牡丹。 閑說 王建(767-830) 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

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 歌頭舞遍回回別,鬢樣眉心日日新。

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長安春遊 王建(767-830)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 赴東都別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戲題牡丹 韓愈(768-824)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依斗輕盈。

陵晨並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牡丹 薛濤(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渾侍中宅牡丹 劉禹錫(772-842)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思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裴給事宅白牡丹(唐·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泠,無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無有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秋題牡丹叢 (772-863)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牡丹種曲 白居易 (772-863)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琅?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稍宜經宿雨,偏覺耐春寒。

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貴妃嬌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類鴛機織,光攢麝月團。 暫移公子第,還種杏花壇。

豪士傾囊買,貧儒假乘觀。葉藏梧際鳳,枝動鏡中鸞。

似笑賓初至,如愁灑欲闌。詩人忘芍葯,釋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壽,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鷺羽,丹艷。
4.關於牡丹的詩詞
以下是寫牡丹最有名的詩句```````

牡丹芳



白居易

牡丹芳,

牡丹芳,

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

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

卧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

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

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

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

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

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

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

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

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

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

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

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

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

同似吾君憂稼穡。

牡丹花 唐 羅隱 七律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

任是無情亦動人。芍葯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江城子 牡丹 元 段克己

百花飛盡彩雲空。牡丹叢。始潛紅。培養經年,造化奪天功。脈脈向人嬌不語,晨露重,洗芳容。卻疑身在列仙宮。翠帷重。瑞光融。爍爍紅燈,間錯綠蟠龍。醉里天香吹欲盡,應有悟,夜來風。

牡丹 唐 李山甫 七律

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數苞仙艷火中出,

一片異香天上來。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輕薄,斜倚闌干首重回。

郡庭一作伯惜牡丹 唐 徐夤

腸斷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積蘚下銷香蕊盡,晴陽高照露華干。

明年萬葉千枝長,倍發芳菲借客看。

牡丹 唐 徐凝 七絕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 唐 張又新 七絕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牡丹 唐 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賞牡丹 唐 七絕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5.描寫牡丹的詩句有哪些
一、牡丹芳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照地初開錦綉段,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映葉多情隱羞面,卧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濃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葯苦尋常。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衛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共愁日照芳難駐,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元和天子憂農桑,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今年瑞麥分兩岐,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可嘆息。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譯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

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綉的身段,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宿露浸潤,泛起紫閃閃的奇艷,朝陽照耀,放出紅燦燦的異光;紅紫深淺,呈現著不同的色調,向背低昂,變幻出無數的形狀。無力地卧在花叢,將息帶醉的身軀,多情地映著花葉,隱藏含羞的面龐。

嬌生生的笑容,彷彿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懷,好像在撕裂柔腸。稱姿貴彩,的確是超凡絕俗,雜卉亂花,哪裡能比美爭芳。

石竹、金錢,固然是十分細碎,芙蓉、芍葯,也不過那麼平常。於是乎引動了王公卿相,冠蓋相接地趕來觀賞;還有輕車軟轎的貴族公主,和那香衫細馬的豪家。

寂靜的衛公宅閉了東院,幽深的西明寺開放北廊。雙雙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聲聲殘鶯苦苦地挽留春光。

擔心太陽曬損嬌姿,張起帷幕遮取陰涼。花開花落,二十來天,滿城的人們都像發狂。

三代以後文采勝過實質,一般人都重華而不重實;重華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來已久,並非始於今日。元和皇帝很關心農桑,由於他體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長出九穗,田中寂寞,沒有人理睬。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但是這些卻無人知曉,唯獨天子一個人內心感到喜悅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 我願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

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二、裴給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詩) 【作者】盧綸 【朝代】唐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譯文 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者冷露,卻沒有人願在月光下欣賞細看。三、詠牡丹 【作者】陳與義 【朝代】宋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麼的漫長。

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流落在青墩溪畔,我獨自一個,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四、惜牡丹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譯文 惆悵地看著台階前的紅牡丹,傍晚到來的時候只有兩枝殘花還開著。

料想明天早晨大風颳起的時候應該把所有的花都吹沒了,在夜裡我對這些衰弱的卻紅似火的花產生了憐憫之心,拿著火把來看牡丹花。暮春時節冷雨蕭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散,再也沒有人來關心她寂寞凄涼的處境。

縱然是晴明天氣里,殘花落地猶覺得惆悵,何況在風雨之中,飄零在污泥爛土之中更覺得慘不忍睹。五、賞牡丹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譯文 庭院中的芍葯花艷麗雖艷麗,但格調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凈倒是明凈,卻缺少熱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6.征尋有關於"牡丹"的詩詞或對聯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牡丹詩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詩

唐 唐彥謙

顏色無因饒錦綉,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牡丹詩

唐 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牡丹

唐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詩

元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牡丹詩

唐 李山甫

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牡丹詩

宋 謝枋得

蘭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貴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對聯:

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剛心氣節高萬卉

華貴秀姿壓群芳

秋區春蘭夏芍葯,堂上鮮花增春色

唐詩晉字漢文章,發間翡翠美儀容

E. 關於秋季白露的詩句

1.關於白露的詩句有哪些

1、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杜審言《七夕

2、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3、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顏粲《白露為霜》

4、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白居易《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

5、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羊士諤《寄裴校書》

6、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7、憑欄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8、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李白《秋夕旅懷》

9、看取庭蕪白露新,勸君不用久風塵。 ——郎士元《送張光歸吳》

2.關於白露的詩句

蒹葭 《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雜詩 魏晉·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情詩 魏晉·曹植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游者嘆黍離,處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凄愴內傷悲。〖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白露為霜〗 唐:顏粲 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應鍾鳴遠寺,擁雁度三湘。

氣逼襦衣薄,寒侵宵夢長。滿庭添月色,拂水斂荷香。

獨念蓬門下,窮年在一方。〖白露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結為霜。

入夜飛清景,凌晨積素光。駟星初晰晰,葭菼復蒼蒼。

色冒沙灘白,威加木葉黃。鮮輝襲紈扇,殺氣掩干將。

葛屨那堪履,徒令君子傷。〖白露〗 唐:鮑溶 清蟬暫休響,豐露還移色。

金飆爽晨華,玉壺增夜刻。已低疏螢焰,稍減哀蟬力。

迎社促燕心,助風勞雁翼。一悲紈扇情,再想清淺憶。

高高拜月歸,軋軋挑燈織。盈盈玉盤淚,何處無消息。

〖宿煙含白露〗 唐 :孫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露含疏月凈,光與曉煙浮。

迥野遙凝素,空林望已秋。著霜寒未結,凝葉滴還流。

比玉偏清潔,如珠詎可收。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新秋〗 唐 白居易 西風飄一葉,庭前颯已涼。風池明月水,衰蓮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綿綿自此長。〖秋題牡丹叢〗 唐: 白居易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郡中即事三首〗 唐 :羊士諤 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無限,莫教長袖倚闌干。

〖涼夜有懷〗 唐: 白居易 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悲秋〗 唐: 盧殷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送張光歸吳〗 唐 郎士元 看取庭蕪白露新,勸君不用久風塵。秋來多見長安客,解愛鱸魚能幾人。

〖相和歌辭·玉階怨〗 唐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相和歌辭·烏棲曲〗 唐 王建 章華宮人夜上樓,君王望月西山頭。夜深宮殿門不鎖,白露滿山山葉墮。

〖郡中即事三首〗 唐 羊士諤 登臨何事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秋露〗 唐 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3.關於「白露」的詩句有哪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李白《玉階怨》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馬戴《灞上秋居》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白露濕青苔。--李白《長相思三首》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遠》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然而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造意境。意境是一種格局、一種結構,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結構是:追尋者——河水——伊人。由於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於阻隔,所以凡世間一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里發生同構共振和同情共鳴。

《玉階怨》

唐代: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的這首宮怨詩,雖曲名標有「怨」字,詩作中卻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見「怨」字。無言獨立階砌,以致冰涼的露水浸濕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深。「羅襪」,表現出人的儀態、身份,有人有神。夜涼露重,羅襪知寒,不說人而已見人的幽怨如訴。二字似寫實,實用曹植「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意境。作品沒有聲嘶力竭之弊,卻有幽邃深遠之美,寫難狀之情與難言之隱,使漫天的詩思充滿全詩,卻又在字句間捉摸不到,含思婉轉,余韻如縷。

《灞上秋居》

唐代: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此詩純寫閉門寥落之感。整首詩篇好似一幅形象鮮明、藝術精湛的畫卷。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氣包圍中,燈光更顯得黯淡無力,而詩人孤獨凄苦的心情也隨之更進了一層。「寒」與「獨」起著相互映襯的作用:由寒燈而顯出夜長難捱,因孤獨而更感到寒氣逼人。最後兩句直接說出詩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詩人為了求取官職來到長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時,一直沒有找到進身之階,因而這里率直道出了懷才不遇的苦境和進身希望的渺茫。

4.有關白露的詩句

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5.關於白露的古詩

1、《滿庭芳.碧水驚秋》

宋代:秦觀

碧水驚秋,黃雲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

譯文:碧清的水面放出冷冷的秋光使人心驚,黃雲在暮色中凝聚,台階上到處是零亂破敗的落葉。室內悄無人聲,月光斜斜地照進來,照著他獨自徘徊。又一個重陽節臨近了,到處是催人的砧杵聲。西窗下,開門風動竹,疑是故人來。

宦海的風波,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非常脆弱;而仕途上的是非往往是無事生非,誰又能說得清楚。問問籬邊的黃菊,不知是為誰而開?不要隨便說什麼愁總是跟酒在一起,酒能留住愁;其實,酒還沒有醒,愁就已經先回來了。憑欄沉思了很久,月亮漸漸西沉,蒼苔上已生出點點白露。

2、《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3、《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唐代: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譯文:金陵的夜晚寂靜涼風四起,我獨自登上高樓眺望吳越。白雲映在水中搖動著空城,露珠晶瑩低垂欲墜映秋月。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歸,自古能與我相接者少又稀。只有他能吟出澄江靜如練,讓人長久地回憶起謝玄暉。

4、《南柯子·十里青山遠》

宋代:仲殊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白露收殘暑,清風襯晚霞。綠楊堤畔鬧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譯文:潮水漲平了沙路,遠處的青山連綿不斷,偶爾聽到幾聲鳥鳴,好像是在哀怨時光流逝。又是凄涼冷漠的秋天了,我遠在海角天涯。 殘月西墮。

白露濕衣,拂曉的涼風慢慢地吹散朝霞。走到那似曾相識綠楊堤畔,我詢問起塘中盛開的荷花:「你可記得,那年我路邊沽酒,敲開的是哪門哪家?」

5、《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河水中央。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的沙灘。

6.關於白露的古詩詞

雜詩

魏晉·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相和歌辭 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 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 況乃未休兵。

秋題牡丹叢

白居易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7.關於白露的詩句有哪些 白露節氣有關的古詩精選

1、《蒹葭》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釋義: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河水中央。

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對岸。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的沙灘。

2、《灞上秋居》唐代: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釋義:灞原上的秋風細雨初定,傍晚看見雁群南去不停。面對他鄉樹木落葉紛紛,寒夜的孤燈獨照我一人。

空園里白露頻頻地下滴,單門獨戶只與野僧為鄰。寄卧荒涼郊居為時已久,何時才能為國致力獻身?3、《玉階怨》唐代: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釋義:玉砌的台階夜裡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佇立露水便浸濕了羅襪。

只好回到室內放下了水晶簾子,仍然隔著透明的簾子凝望秋月。4、《南柯子·十里青山遠》宋代:仲殊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

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釋義:潮水漲平了沙路,遠處的青山連綿不斷,偶爾聽到幾聲鳥鳴,好像是在哀怨時光流逝。

又是凄涼冷漠的秋天了,我遠在海角天涯。殘月西墮。

白露濕衣,拂曉的涼風慢慢地吹散朝霞。走到那似曾相識綠楊堤畔,我詢問起塘中盛開的荷花:「你可記得,那年我路邊沽酒,敲開的是哪門哪家?」5、《明月皎夜光》兩漢: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釋義:明亮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夜空,東邊牆角下不時地傳來蟋蟀的吟唱。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已指向了孟冬,天上眾多的星星是這樣閃爍璀璨。

晶瑩的露珠已沾滿了地上的野草,時節流轉轉瞬間又是夏去秋來。樹枝間傳來秋蟬斷續的鳴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飛往何方?昔日與我攜手同游的同門好友,已經舉翅高飛騰達青雲了。

可是他們一點也不念曾經的交情,就像行人遺棄腳印一樣把我拋棄!南箕星、北斗星都不能用來盛物斟酒,牽牛星也不能用來負軛拉車!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樣堅固,仔細想來炎涼世態虛名又有何用?6、《秋思》唐代:李白 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

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華滋。

釋義: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樣明媚,碧樹綠草間,有黃鸝鳥在唧唧鳴叫。但突然之間,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颯的秋風吹來陣陣涼意,讓人頓感憂傷。

已經進入秋天,樹木的葉子紛紛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冰冷慘淡的月光下紡織的女子正獨自傷悲。

她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無限憂愁,繁盛的枝葉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濃濃,讓人感到無限落寞。8、《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唐代: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釋義:在金陵一個靜悄悄的夜晚,涼風習習,我獨自一人登上高樓,眺望吳越。

白雲低垂,水搖空城,白露好像是從秋月上垂滴的水珠。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歸,思念古人,而古人能與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惟有能寫出「澄江靜如練」這樣清麗之詩的謝玄暉,方令人長憶不已。6、白露時節:「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出自於《禮記》釋義:涼風來,白露降下人間,蟬因為寒冷不再鳴叫。「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出自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義:過了白露節氣,白天有陽光的時候天氣尚暖,但太陽落山後氣溫就會驟降,也正因為此水汽凝結為露。

8.有關「白露」的詩句有哪些

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出處:《蒹葭 》

釋義:蘆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成霜。

2.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出處:《南湖晚秋》白居易

釋義:描繪了白露秋風夜,天氣逐漸轉涼的風景。初秋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莖葉或花瓣上,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得名「白露」。

3.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出處:《雜詩》左思

釋義: 秋風為什麼這么凜冽寒冷, 潔白的露水都化作了清晨的霜

4.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出處:《白露》杜甫

釋義:白露在甘子上一團團的,清晨騎馬散心。

5. 登臨何事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出處:《郡中即事三首》羊士諤

釋義:出了什麼事見到了瓊枝,白露在黃花上繞著籬笆。

6. 皇天無一雨,白露只明朝。

出處:《白露》章甫

釋義:天空沒有雨,白露只有明天早上才有。

7. 行背青山郭,吟當白露秋。

出處:《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錢起

釋義:向著背離青山的地方出發,在白露時節吟詩。

8. 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濃。

出處:《葯堂秋暮》錢起

釋義:日暮,在空山的茅屋,周邊的荷葉上起了露水。

9. 白露蠶已絲,空林日凄清。

出處:《卧疾,答劉道士》錢起

釋義:白露時節蠶已經吐絲,空曠的林子里陽光暗淡。

10. 坐惜牛羊徑,芳蓀白露滋。

出處:《贈鄰居齊六司倉》錢起

釋義:停下來觀賞牛羊踩出來的小路,白露滋潤著芳蓀。

9.描寫「白露」的詩句有哪些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一吟悲一事」,主題非常明確。為使主題更明確傳達給讀者,或詩題下加小序點明主題,或「卒章顯其志」突出主題。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徵,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並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輕肥》一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麼慘烈的情景。

閑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後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於白樂天詩雲」(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於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於樂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F. 關於牡丹花的詩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誇天下無雙艷,
獨占人間第一香。

G. 有關於牡丹的詩句和意思

1.關於牡丹的詩句

白牡丹 韋庄(唐)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面慚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只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2.贊美牡丹花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牡丹花的詩句:

1.《清平調》李白 唐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譯文

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長使君王帶笑觀看。動人姿色似春風能消無限怨恨,在沉香亭朝北倚著欄桿。

2.《賞牡丹》劉禹錫 唐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3.《紅牡丹》 王維 唐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

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賞牡丹一首》 劉禹錫 唐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5.《牡丹》李商隱 唐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

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3.跟牡丹有關的詩句

賞牡丹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詠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牡丹種曲

朝代:唐代

作者: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4.形容牡丹的詩句

唐代牡丹詩詞(上)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紅牡丹 王維(701-761)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描寫四川彭州牡丹 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描寫甘肅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權德興(759-818) 澹盪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風。

時過寶地尋香徑,已見新花出故叢。 曲水亭西杏園北,濃芳深院紅霞色。

擢秀全勝珠樹林,結根幸在青蓮域。 艷蕊鮮房次第開,含煙洗露照蒼苔。

龐眉倚杖禪僧起,輕翅縈枝舞蝶來。 獨坐南台時共美,間行古剎情何已。

花間一曲奏陽春,應為芬芳比君子。 描寫西安慈恩寺牡丹 賞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熏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題所賃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

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 同於汝錫賞白牡丹 王建(767-830) 曉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蘇合點難勝。 柔膩於雲葉,新鮮掩鶴膺。

統心黃倒暈,側莖紫重棱。 乍斂看如睡,初開問欲應。

並香幽蕙死,比艷美人憎。 價數千金貴,形相兩眼疼。

自知顏色好,愁被彩光凌。 宮詞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兩樓相換珠簾額,中尉明朝設內家。

一樣金盤五千面,紅酥點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貴妃姊妹自來看。

為逢好日先移入,續向街西索牡丹。 閑說 王建(767-830) 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

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 歌頭舞遍回回別,鬢樣眉心日日新。

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長安春遊 王建(767-830)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 赴東都別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戲題牡丹 韓愈(768-824)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依斗輕盈。

陵晨並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牡丹 薛濤(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渾侍中宅牡丹 劉禹錫(772-842)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思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裴給事宅白牡丹(唐·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泠,無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無有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秋題牡丹叢 (772-863)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牡丹種曲 白居易 (772-863)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琅?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稍宜經宿雨,偏覺耐春寒。

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貴妃嬌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類鴛機織,光攢麝月團。 暫移公子第,還種杏花壇。

豪士傾囊買,貧儒假乘觀。葉藏梧際鳳,枝動鏡中鸞。

似笑賓初至,如愁灑欲闌。詩人忘芍葯,釋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壽,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鷺羽,丹艷。

5.有關牡丹的詩句

郡庭一作伯惜牡丹 唐 徐夤

腸斷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積蘚下銷香蕊盡,晴陽高照露華干。

明年萬葉千枝長,倍發芳菲借客看。

牡丹 唐 徐凝 七絕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 唐 張又新 七絕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牡丹 唐 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賞牡丹 唐 七絕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6.關於牡丹的古詩有哪些

1、《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2、《詠牡丹》

宋代: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譯文: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麼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獨自一個,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

3、《紅牡丹》

唐代: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種曲》

唐代: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譯文:當蓮花枝幹還未長出,秦蘅已經衰老,人們趕著馬,馱著金子,去買牡丹花苗。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裡,培上香泥,澆上水,一夜間,綠色花苞欲放,迎著拂曉。美人們說話帶著醉意,花園中輕煙繚繞,傍晚花瓣兒已經披散,蝴蝶也漸漸稀少。

老一代貴族漸漸逝去,但他們的後輩仍穿著羅衣,賞花玩樂合著《蜀國弦》的曲調。夜幕降臨,遮花的帷帳漸漸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兒也開始蔫敗萎凋。公子哥兒和小姐們都到哪兒去了,樓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嘰嘰叫。

5、《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代: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譯文: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者冷露,卻沒有人願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H. 關於牡丹的詩句李白

1.關於牡丹的詩句

白牡丹 韋庄(唐)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面慚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只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2.描寫牡丹的詩句

清 平 樂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唐朝殷文圭詩: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買 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蝶戀花·牡丹 黃裳

每到花開春已暮,況是人生,難得長歡聚。一日一游能幾度,看看背我堂堂去。

蝶亂蜂忙紅粉妒,醉眼吟情,且與花為主。雪怨雲愁無問處,芳心待向誰分付。

紅 牡 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 丹 劉灝 清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翦朝霞·牡丹 賀鑄

雲弄輕陰穀雨乾,半垂油幕護殘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飣露盤。

輝錦綉,掩芝蘭,開元天寶盛長安。沉香亭子鉤闌畔,偏得三郎帶笑看。

3.誰有 李白牡丹詩三首

清平調詞三首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樂府 雲想衣裳花相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穠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 牡丹詩 是 李白 在長安任翰林供奉時奉旨所作,讀來只覺得春風滿紙、花光滿眼。

天寶年間,皇宮御苑裡的沉香亭畔,奼紫嫣紅的牡丹開得正艷。沉醉在這和暖的東風里,唐玄宗和楊貴妃興致正濃。

當時最著名的樂師李龜年也來高歌助興,博學多才的唐玄宗卻嫌原有的歌詞都是些陳詞濫調,於是特意召來 李白 重譜新章。當時, 李白 卻在酒樓上喝得大醉,人們將他抬過來的時候,他依舊沉醉未醒。

唐玄宗親手用龍巾給他擦面,宮女們含了冷水噴在 李白 的臉上,讓他醒酒。 李白 酒醒後,下筆如飛,在金花箋上一揮而就,寫下了這三首傳世名作。

唐玄宗讓李龜年高歌,自己也吹起玉笛,這場盛會真是意興風發,痛快淋漓。唐代人們最喜愛的花是牡丹,唐代最繁盛的時候是盛唐,唐代最靚麗的美女是楊貴妃,唐代最著名的詩人是李太白,所有的精彩都在這《清平調》的詩篇中聚集,給我們留下無比神往的盛世剪影。

4.形容牡丹的詩句

唐代牡丹詩詞(上)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紅牡丹 王維(701-761)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描寫四川彭州牡丹 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描寫甘肅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權德興(759-818) 澹盪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風。

時過寶地尋香徑,已見新花出故叢。 曲水亭西杏園北,濃芳深院紅霞色。

擢秀全勝珠樹林,結根幸在青蓮域。 艷蕊鮮房次第開,含煙洗露照蒼苔。

龐眉倚杖禪僧起,輕翅縈枝舞蝶來。 獨坐南台時共美,間行古剎情何已。

花間一曲奏陽春,應為芬芳比君子。 描寫西安慈恩寺牡丹 賞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熏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題所賃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

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 同於汝錫賞白牡丹 王建(767-830) 曉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蘇合點難勝。 柔膩於雲葉,新鮮掩鶴膺。

統心黃倒暈,側莖紫重棱。 乍斂看如睡,初開問欲應。

並香幽蕙死,比艷美人憎。 價數千金貴,形相兩眼疼。

自知顏色好,愁被彩光凌。 宮詞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兩樓相換珠簾額,中尉明朝設內家。

一樣金盤五千面,紅酥點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貴妃姊妹自來看。

為逢好日先移入,續向街西索牡丹。 閑說 王建(767-830) 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

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 歌頭舞遍回回別,鬢樣眉心日日新。

鼓動六街騎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長安春遊 王建(767-830)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 赴東都別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戲題牡丹 韓愈(768-824) 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依斗輕盈。

陵晨並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牡丹 薛濤(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渾侍中宅牡丹 劉禹錫(772-842)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思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772-842)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裴給事宅白牡丹(唐·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泠,無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無有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 素華人不顧,亦占牡丹名。

閉在深寺中,車馬無來聲。 唯有錢學士,盡日繞從行。

憐此皓然質,無人自芳馨。 眾嫌我獨賞,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對之心亦靜,虛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眾所爭。 折來比顏色,一種如瑤瓊。

彼因稀見貴,此以多為輕。 始知無正色,愛惡隨人情。

豈惟花獨爾,理與人事並。 君看入時者,紫艷與紅英。

秋題牡丹叢 (772-863)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牡丹種曲 白居易 (772-863)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

月中虛有桂,天上漫誇蘭。夜濯金波滿,朝傾玉露殘。

性應輕菡萏,根本是琅?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稍宜經宿雨,偏覺耐春寒。

見說開元歲,初令植御欄。貴妃嬌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類鴛機織,光攢麝月團。 暫移公子第,還種杏花壇。

豪士傾囊買,貧儒假乘觀。葉藏梧際鳳,枝動鏡中鸞。

似笑賓初至,如愁灑欲闌。詩人忘芍葯,釋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壽,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鷺羽,丹艷。

5.關於牡丹的古詩有哪些

1、《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2、《詠牡丹》

宋代: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譯文: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麼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獨自一個,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牡丹。

3、《紅牡丹》

唐代: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種曲》

唐代: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譯文:當蓮花枝幹還未長出,秦蘅已經衰老,人們趕著馬,馱著金子,去買牡丹花苗。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裡,培上香泥,澆上水,一夜間,綠色花苞欲放,迎著拂曉。美人們說話帶著醉意,花園中輕煙繚繞,傍晚花瓣兒已經披散,蝴蝶也漸漸稀少。

老一代貴族漸漸逝去,但他們的後輩仍穿著羅衣,賞花玩樂合著《蜀國弦》的曲調。夜幕降臨,遮花的帷帳漸漸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兒也開始蔫敗萎凋。公子哥兒和小姐們都到哪兒去了,樓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嘰嘰叫。

5、《裴給事宅白牡丹》

唐代:盧綸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譯文:長安的富貴人家痛惜春色將殘,爭相觀賞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盤承者冷露,卻沒有人願在月光下欣賞細看。

6.誰有 李白牡丹詩三首

清平調詞三首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樂府 雲想衣裳花相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穠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 牡丹詩 是 李白 在長安任翰林供奉時奉旨所作,讀來只覺得春風滿紙、花光滿眼。

天寶年間,皇宮御苑裡的沉香亭畔,奼紫嫣紅的牡丹開得正艷。沉醉在這和暖的東風里,唐玄宗和楊貴妃興致正濃。

當時最著名的樂師李龜年也來高歌助興,博學多才的唐玄宗卻嫌原有的歌詞都是些陳詞濫調,於是特意召來 李白 重譜新章。當時, 李白 卻在酒樓上喝得大醉,人們將他抬過來的時候,他依舊沉醉未醒。

唐玄宗親手用龍巾給他擦面,宮女們含了冷水噴在 李白 的臉上,讓他醒酒。 李白 酒醒後,下筆如飛,在金花箋上一揮而就,寫下了這三首傳世名作。

唐玄宗讓李龜年高歌,自己也吹起玉笛,這場盛會真是意興風發,痛快淋漓。唐代人們最喜愛的花是牡丹,唐代最繁盛的時候是盛唐,唐代最靚麗的美女是楊貴妃,唐代最著名的詩人是李太白,所有的精彩都在這《清平調》的詩篇中聚集,給我們留下無比神往的盛世剪影。

7.求關於牡丹的詩句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買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屋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清平調詞三首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誇天下無雙艷,

獨占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洛陽牡丹圖

歐陽修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我昔所記數十種,於今十年半忘之。

開圖若見故人面,其間數種昔未窺。客言近歲花特異,往往變出呈新枝。

洛人驚誇立名字,買種不復論家資。比新較舊難優劣,爭先檀價各一時。

當時絕品可數者,魏紅窈窕姚黃肥。壽安細葉開尚少,硃砂玉版人未知。

傳聞千葉昔未有,只從左紫名初馳。四十年間花百變,最後最好潛溪緋。

今花雖新我未識,未信與舊誰妍媸。當時所見己雲絕,豈有更好此可疑。

古稱天下無正色,似恐世好隨時移。鞓紅鶴翎豈不美,**色如避新來姬。

何況遠說蘇與賀,有類後世誇嬙施。造化無情疑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偽,天欲鬥巧窮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豈特近歲尤澆漓。

爭新斗麗若不已,更後百載知何為。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牡丹芳

唐 白居易

牡丹芳,

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

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

卧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

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

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

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

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

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

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

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

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

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

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

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

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

同似吾君憂稼穡。

熱點內容
微信盆栽貨源 發布:2025-09-11 23:35:53 瀏覽:997
新種植櫻花 發布:2025-09-11 23:35:45 瀏覽:1000
梅花二香 發布:2025-09-11 23:21:55 瀏覽:112
荷花求歌名 發布:2025-09-11 23:07:46 瀏覽:853
玫瑰按摩香膏 發布:2025-09-11 22:58:55 瀏覽:737
男人送茶花 發布:2025-09-11 22:58:54 瀏覽:784
關於七夕的宣傳語 發布:2025-09-11 22:54:01 瀏覽:410
梅花淚意境 發布:2025-09-11 22:53:03 瀏覽:172
雨中的百合花 發布:2025-09-11 22:44:23 瀏覽:82
綠植擺放租賃稅率 發布:2025-09-11 22:35:21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