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診祟
❶ 原版《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在折目上與內容上有什麼區別
原版的牡丹亭55折,分別是:
第01出 標目 第02出 言懷 第03出 訓女
第04出 腐歡 第05出 延師 第06出 悵眺
第07出 閨塾 第08出 勸農 第09出 肅苑
第10出 驚夢 第11出 慈戒 第12出 尋夢
第13出 訣謁 第14出 寫真 第15出 虜諜
第16出 詰病 第17出 道覡 第18出 診祟
第19出 牝賊 第20出 鬧殤 第21出 謁遇
第22出 旅寄 第23出 冥判 第24出 拾書
第25出 憶女 第26出 玩真 第27出 魂游
第28出 幽媾 第29出 旁疑 第30出 歡撓
第31出 繕備 第32出 冥誓 第33出 秘議
第34出 詗葯 第35出 回生 第36出 婚走
第37出 駭變 第38出 淮警 第39出 如杭
第40出 仆偵 第41出 耽試 第42出 移鎮
第43出 御淮 第44出 急難 第45出 寇間
第46出 折寇 第47出 圍釋 第48出 遇母
第49出 淮泊 第50出 開宴 第51出 榜下
第52出 榜下 第53出 硬拷 第54出 聞喜
第55出 圓駕
如果演員一刻不停的演也要演十天十夜,因此白先勇精簡到二十九折,分別是:
上本
第一出 訓女
第二出 閨墊
第三出 驚夢
第四齣 言懷
第五齣 尋夢
第六齣 虜諜
第七出 寫真
第八出 道覡
第九出 離魂
中本
第一出 冥判
第二出 旅寄
第三出 憶女
第四齣 拾畫
第五齣 魂游
第六齣 幽媾
第七出 淮警
第八出 冥誓
第九出 回生
其中的游園和驚夢捏成了一折,拾畫叫畫捏成了一折,所以看起來是27折,實際還是29折~~
下本
第一韻 婚走
第二韻 移鎮
第三韻 如杭
第四韻 折寇
第五韻 遇母
第六韻 淮泊
第七韻 索元
第八韻 硬拷
第九韻 圓駕
❷ 《牡丹亭》總共幾回
《牡丹亭》 明·來湯顯祖
第一源出 標目
第二出 言懷
第三出 訓女
第四齣 腐嘆
第五齣 延師
第六齣 悵眺
第七出 閨塾
第八出 勸農
第九出 肅苑
第十齣 驚夢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尋夢
第十三出 訣謁
第十四齣 寫真
第十五齣 虜諜
第十六齣 詰病
第十七出 道覡
第十八出 診祟
第十九出 牝賊
第二十齣 鬧殤
第二十一出 謁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齣 拾畫
第二十五齣 憶女
第二十六齣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齣 歡撓
第三十一出 繕備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議
第三十四齣 詗葯
第三十五齣 回生
第三十六齣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駭變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齣 仆偵
第四十一出 耽試
第四十二出 移鎮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齣 急難
第四十五齣 寇間
第四十六齣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圍釋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齣 鬧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齣 聞喜
第五十五齣 圓駕
❸ 牡丹亭與青春版牡丹亭的區別
原版的牡丹亭55折,分別是:
第01出 標目 第02出 言懷 第03出 訓女
第04出 腐歡 第05出 延師 第06出 悵眺
第07出 閨塾 第08出 勸農 第09出 肅苑
第10出 驚夢 第11出 慈戒 第12出 尋夢
第13出 訣謁 第14出 寫真 第15出 虜諜
第16出 詰病 第17出 道覡 第18出 診祟
第19出 牝賊 第20出 鬧殤 第21出 謁遇
第22出 旅寄 第23出 冥判 第24出 拾書
第25出 憶女 第26出 玩真 第27出 魂游
第28出 幽媾 第29出 旁疑 第30出 歡撓
第31出 繕備 第32出 冥誓 第33出 秘議
第34出 詗葯 第35出 回生 第36出 婚走
第37出 駭變 第38出 淮警 第39出 如杭
第40出 仆偵 第41出 耽試 第42出 移鎮
第43出 御淮 第44出 急難 第45出 寇間
第46出 折寇 第47出 圍釋 第48出 遇母
第49出 淮泊 第50出 開宴 第51出 榜下
第52出 榜下 第53出 硬拷 第54出 聞喜
第55出 圓駕
如果演員一刻不停的演也要演十天十夜,因此白先勇精簡到二十九折,分別是:
上本
第一出 訓女
第二出 閨墊
第三出 驚夢
第四齣 言懷
第五齣 尋夢
第六齣 虜諜
第七出 寫真
第八出 道覡
第九出 離魂
中本
第一出 冥判
第二出 旅寄
第三出 憶女
第四齣 拾畫
第五齣 魂游
第六齣 幽媾
第七出 淮警
第八出 冥誓
第九出 回生
其中的游園和驚夢捏成了一折,拾畫叫畫捏成了一折,所以看起來是27折,實際還是29折~~
下本
第一韻 婚走
第二韻 移鎮
第三韻 如杭
第四韻 折寇
第五韻 遇母
第六韻 淮泊
第七韻 索元
第八韻 硬拷
第九韻 圓駕
❹ 《牡丹亭》中的猥褻語
《牡丹亭》中的猥褻語
摘要:本文通過對「猥褻語」的定義,以及「猥褻語」與健康愛情描寫的區分,對湯顯祖《牡丹亭》中的猥褻語做了分類與列舉。簡述了《牡丹亭》中猥褻語的研究狀況,並從時代背景、戲曲套式以及個人心理方面對其作出解釋。
關鍵詞:《牡丹亭》,猥褻語,解釋
湯顯祖的《牡丹亭》成書於萬曆二十六年,為湯顯祖「臨川四夢」中最得意的一部劇作。此書一出,「幾令《西廂》減價」,受到時人及後世讀者的推崇。由於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均於1616年逝世,中國學者們更以「東方的莎士比亞」來稱湯。有趣的是,「臨川四夢」與大部分的莎劇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兩者都是由既成故事改編而來,二是兩者都含有大量的「猥褻語」。比較文學學界對於《牡丹亭》與莎劇的比較方興未艾,且取得了有益的成果。鑒於已有論文為莎劇中的「猥褻語」做了大致的梳理,1本文秉承前者的觀點和方法,為《牡丹亭》一劇中的猥褻語略做分類,並揣摩湯顯祖寫下這些猥褻語的原因。
「猥褻語」一詞由梁實秋提出,梁為莎劇翻譯大家,他為那些頻頻出現於莎劇中的「黃段子」命名為「猥褻語」。在古漢語《辭源》中,「猥褻」釋為「瑣碎、下流」。其中引有古籍例句:「李義府,為宰相,言詞猥褻。」可見該詞貶義鮮明,尤指身份地位高貴人士說的下流話。《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釋「猥褻」之義有二:(1)<形>淫亂的,下流的(言語或行為)。(2)<動>做下流的動作。綜上,我們將「猥褻語」解釋為:帶有粗俗、下流、淫穢性質的人的語言。
我們為「猥褻語」下了定義之後,再來將之與「文學作品中的愛情描寫」做出區分。朱光潛先生在《文學中的十種低級趣味》一文中說:「文學的功用本來在表現人生,男女的愛情在人生中占極重要的位置,文學作品常用愛情的母題,本也無足深怪。」但愛情描寫一定要經過作家藝術的表現,「愛情在文藝中只是一種題材,像其他題材一樣,本身只像生銅頑石,要經過熔煉雕琢,得到藝術形式,才能成為藝術作品。」朱光潛先生舉了《西廂記》的例子來說明恰當的愛情描寫應有的品質:「《西廂記》里『軟玉溫香抱滿懷,春至人間花弄色,露滴牡丹開』幾句所指的是男女交媾。普通男女交媾是一回事;這幾句詞不只是這么一回事,它在極淫猥的現實世界之上造成另一個美妙的意象世界。」2總結朱光潛先生的觀點則為:文學作品中存在色情描寫本無可厚非,但要通過藝術的表現,賦予其一定的形式,與實際人生見出距離,方可透露出美感而不致淫猥。我們同意這樣的觀點,以為杜麗娘夢中與柳夢梅的交歡以及後來的幽媾,都是符合人性的健康的愛情描寫,讀者通過這些香濃婉麗的詩詞體會到杜麗娘愛情的溫存。因此《牡丹亭》中的愛情描寫與猥褻語迥乎有別,我們不認同道學家所謂「此詞一出,令天下多少閨女失節」(黃正元《慾海慈航》),對其中有美感的愛情描寫一並打殺。下文我們按照對猥褻語的定義,並排除掉健康的愛情描寫,將《牡丹亭》全書中的猥褻語分類標出。
第一類,咒罵語。(1例)
【尾聲】〔貼作背後指末罵介〕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
第七出《閨塾》
第二類,和性有關的雙關穢褻語。(5例)
【梨花兒】小花郎看盡了花成浪,則春姐花沁的水洸浪。和你這日高頭偷㫰㫰,嗏,好花枝幹鱉了作么朗!〔貼〕待俺還你也哥。
【前腔】小花郎做盡花兒浪,小郎當夾細的大當郎?〔丑〕哎喲,〔貼〕俺待到老爺回時說一浪,〔采丑發介〕嗏,敢幾個小榔頭把你分的朗。
第九出《肅苑》
【風入松】大便孔似「園莽抽條」,小凈處也「渠荷滴瀝」。只那些兒正好叉著口,「鉅野洞庭」;偏和你滅了縫,「昆池碣石」。雖則石路上可以「路俠槐卿」,石田中怎生「我藝黍稷」?······許了個大鼻子的女婿,「器欲難量」。······天呵,瞧了他那「驢騾犢特」;······你可也「靡恃己長」。三更四更了,他則待陽台上「雲騰致雨」,怎生巫峽內「露結為霜」?······他沒奈何央及煞後庭花「背邙而洛」,俺也則得且隨順乾荷葉,和他「秋收冬藏」。······
第十七出《道覡》
【前腔】〔末〕便依他處方。小姐害了「君子」的病,用的史君子。《毛詩》:「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這病有了君子抽一抽,就抽好了。〔旦羞介〕哎也!
第十八出《診祟》
【前腔】〔丑上〕帳蓮深擁,壓寨的陰謀重。〔見介〕大王興也!你夜來鏖戰好粗雄。困的俺垓心沒縫。大王夫,俺睡倦了。
第三十八出《淮警》
【鳳凰閣】〔看介〕「臣聞天子之守國,如女子之守身。」也比的小了。再看第三卷,到是主戰。〔看介〕「臣聞南朝之戰北,如老陽之戰陰。」此語忒奇。
第四十一出《耽試》
第三類,粗俗語。(5例)
【前腔】······〔末〕俺看小姐一肚子火,你可抹凈一個大馬桶,待我用梔子仁、當歸,瀉下他火來。這也是依方:「之子於歸,言秣其馬。」〔貼〕師父,這馬不同那「其馬」。〔末〕一樣髀秋窟洞下。
第十八出《診祟》
【女冠子】〔末〕是寡婦床頭土。男子漢有鬼怪之疾,清水調服良。〔凈〕這布片兒何用?〔末〕是壯男子的褲襠。婦人有鬼怪之病,燒灰吃了效。〔凈〕這等,俺貧道床頭三尺土,敢換先生五寸襠?〔末〕怕你不十分寡。〔凈〕啐,你敢也不十分壯。
第三十四齣《詗葯》
【字字雙】〔丑扮疙童,持鍬上〕豬尿泡疙疸偌盧胡,沒褲。
【金蕉葉】〔凈扶旦介〕且在這牡丹亭內進還魂丹,秀才翦襠。〔生翦介〕〔丑〕待俺湊些加味還魂散。〔生〕不消了。快快熱酒來。
第三十五齣《回生》
【前腔】笑花牽柳眠,笑花牽柳眠。〔貼〕昨日有個雞,不著褲去了。
第五十二出《索元》
第四類,狎昵語(1例)
【勝如花】〔旦〕秀才忙待怎的?也曾落幾個黃昏陪待。〔生〕今夕何夕?〔旦〕直恁的急色秀才。〔生〕小姐搗鬼。〔旦笑介〕秀才搗鬼。不是俺鬼奴台妝妖作乖。〔生〕為甚?〔旦羞介〕半死來回,怕的雨雲驚駭。有的是這人兒活在,但將息俺半載身材。〔背介〕但消停俺半刻情懷。
第三十六齣《婚走》
第五類,直露的性描寫。(3例)
【後庭花滾】〔末〕合歡花。〔凈〕頭懶抬。〔末〕楊柳花。〔凈〕腰恁擺。〔末〕凌霄花。〔凈〕陽壯的咍。〔末〕辣椒花。〔凈〕把陰熱窄。〔末〕含笑花。〔凈〕情要來。〔末〕紅葵花。〔凈〕日得他愛。〔末〕女蘿花。〔凈〕纏的歪。〔末〕紫薇花。〔凈〕癢的怪。〔末〕宜男花。〔凈〕人美懷。〔末〕丁香花。〔凈〕結半躧。〔末〕豆蔻花。〔凈〕含著胎。〔末〕奶子花。〔凈〕摸著奶。
第二十三出《冥判》
【醉太平】睡則那,把膩乳微搓,酥胸汗帖,細腰春鎖。
第三十齣《歡撓》
【雁兒落】我為他啟玉肱、輕輕送,我為他輕溫香、把陽氣攻,我為他搶性命、把陰程迸。神通,醫的他女孩兒能活動。通也么通,到如今風月兩無功。
第五十三出《硬拷》
有關《牡丹亭》中的猥褻語學界論之甚少,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和章培恆、駱玉明版《中國文學史新稿》對此皆隻字不提,為《牡丹亭》作注並撰寫了《湯顯祖評傳》的徐朔方為此還指責湯顯祖,「當作家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時,使陳最良居然在杜麗娘面前說出『君子抽一抽』之類的下流話(《診祟》),陳最良的形象就被歪曲了。描寫石道姑的《道覡》這出戲充塞了猥褻的雙關語,使人難以卒讀。」3徐朔方對石道姑的言辭還闡明了自己的主張,「本出所有詞句都別有所指,流於猥褻,是作品中的糟粕。以後如有同樣的情況,除難詞略作解釋外,不再註明。」4白先勇本著「只刪不改」的原則籌劃出《青春版牡丹亭》,而原劇中的石道姑等大量的猥褻語被通通刪除。學者們談到《牡丹亭》都是所謂的推崇「至情」,而對其中大量的猥褻語因避諱而視而不見。我們不懼淺陋,試著解釋湯顯祖在「這首至真、至純、至美的愛情頌歌」,「中國戲劇史上令人心醉、心悸乃至心折的經典曲目」中寫下眾多猥褻語的原因。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言:「故就文辭與意象以觀《金瓶梅》,則不外描寫世情,盡其情偽,又緣衰世,萬事不綱,爰發苦言,每極峻急,然亦時涉隱曲,猥黷者多。」而之所以會有很多的「猥黷」之語,是因為「而在當時,實亦時尚」。後面舉例論述了晚明重「閨幃方葯」的社會風氣,「風氣既變,並及文林」。5湯顯祖《牡丹亭》成書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徐朔方考),而《金瓶梅》的第一次出現是在萬曆二十四年(1596)袁宏道寫給董其昌的信中。我們可以判斷兩書出於同時,最多也不超過20年,那麼魯迅先生對《金瓶梅》所作的晚明社會背景分析對於《牡丹亭》也同樣適用。在晚明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以《金瓶梅》為代表的「淫書」迭出,其中更有大量不堪的性描寫,相比之下,《牡丹亭》中的猥褻語似乎倒顯得平常而「清新」了。
另外《牡丹亭》作為一部戲曲,並不呈現出單一的文人化傾向,其中角色眾多,妍丑同台,而台詞中的猥褻語多由凈、末、丑等角說出。如春香(貼)、陳最良(末)、石道姑(凈)、李全(丑)、花郎(丑)等。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部·詞采第二》言:「極粗極俗之語,未嘗不入填詞,但宜從腳色起見,如在花面口中,則唯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則宜斟酌其詞。無論生為衣冠、仕宦,旦為小姐、夫人,出言吐詞,當有雋雅春容之度;即使生為仆從,旦作梅香,亦須擇言而發,不與凈、丑同聲。以生、旦有生、旦之體,凈、丑有凈、丑之腔故也。」6可以說湯顯祖正是通過這些凈、末、丑之口將《牡丹亭》作為「一部兼悲劇、喜劇、趣劇和鬧劇因素於一體的復合戲」7中「「趣」和「鬧」生動得表現出來。
最後,湯顯祖出生在讀書世家,承襲了四代習文的家風,5歲就能屬對聯句,10歲學古文詞,對文選頗為喜愛。這在《牡丹亭》中時有表現,如「腐儒」陳最良所講的《詩經》,石道姑出場的那段《千字文》等。徐朔方說《牡丹亭》第八出《勸農》所展現的田園牧歌式的情調中就有湯顯祖任遂昌知縣時的影子8,又有湯顯祖的第一位老師陳良傅對其進行「仙道」的影響。9我們能否說「腐儒」陳最良的原型就是陳良傅呢?抑或就是湯顯祖本人?我們在讀書中倘若遇到某處詩文因諧音而導向猥褻,不也是會心一笑,並與朋友交流嗎?如陳最良見《詩經》「既見君子,雲胡不瘳」,想到「君子抽一抽」。「腐儒」之「腐」恐怕亦是人之常情吧,在這一點上絲毫也不損湯顯祖的不朽文名,反而多了份親切與可愛。
注釋:
1.繆晶晶:《莎劇「猥褻語」雅俗論》,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本文關於「猥褻語」的定義以及相關研究方法多承襲此文。
2.朱光潛:《談讀書》,灕江出版社,2011年,第25、26頁。
3.徐朔方:《湯顯祖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34頁。
4.徐朔方:《論牡丹亭》,《說戲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9頁
5.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華書局,2010年,第113頁。
6.李漁:《閑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4頁。
7.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版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5頁。
8.徐朔方:《湯顯祖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96頁。
9.同上,第11頁。
參考文獻:
1.湯顯祖.牡丹亭[M].徐朔方、楊笑梅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繆晶晶.莎劇「猥褻語」雅俗論[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金玉錦.在《牡丹亭》顯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J].韓國.全北大學中文系
4.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❺ 牡丹亭的戲折列表
第一出 標目
第二出 言懷
第三出 訓女
第四齣 腐嘆
第五齣 延師
第六專出 悵眺
第七出 閨塾
第八出 勸農
第九出 肅苑
第十齣驚屬夢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尋夢
第十三出 訣謁
第十四齣 寫真
第十五齣 虜諜
第十六齣 詰病
第十七出 道覡
第十八出 診祟
第十九出 牝賊
第二十齣 鬧殤
第二十一出 謁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齣 拾畫
第二十五齣 憶女
第二十六齣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齣 歡撓
第三十一出 繕備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議
第三十四齣 詗葯
第三十五齣 回生
第三十六齣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駭變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齣 仆偵
第四十一出 耽試
第四十二出 移鎮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齣 急難
第四十五齣 寇間
第四十六齣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圍釋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齣 鬧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齣聞喜
第五十五齣 圓駕
❻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牡丹亭記題詞》是《湯顯祖詩文集》卷三十三的一篇散文。《牡丹亭記》又名《牡丹亭還魂記》,或簡稱《牡丹亭》或《還魂記》,是湯顯祖最得意的代表作。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及注釋資料,僅供參考。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原文
牡丹亭記題詞
作者:湯顯祖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湯顯祖詩文集》
〔明〕湯顯祖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注釋
(1)彌連:即「彌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診祟》旦白:「我自春遊一夢,卧病至今。」
(2)手畫形容:指親手為自己畫像。見該劇第十四齣《寫真》。
(3)溟莫:指陰間。溟,同「冥」。
(4)薦枕:薦枕席。宋玉《高唐賦》:「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李善註:「薦,進也,欲親近於枕席,求親昵之意也。」
(5)掛冠:謂辭官。密:親近。
(6)形骸:形體,對精神而言。意謂膚淺之說。
(7)晉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後記》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喪女,暫葬郡城之北。其後任張世之之男子常,夢女來就,遂共枕席。後發棺視之,女屍已生肉,顏姿如故。但因被發棺,未能復生。」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馮孝將為廣州太守時,他的兒子夢見一女子說:「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來今已四年,為鬼所枉殺。……應為君妻。」後來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開視,女子體貌如故,遂為夫婦。事見《搜神後記》卷四,又見《異苑》及《幽明錄》等。
(8)漢睢陽王收考談生:《列異傳》:「漢談生,四十無婦,夜半讀書,有女子來就生為夫婦,約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後生一子,已二歲,生夜伺其寢,以燭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婦覺,以一珠袍與生,並裂取生衣裾而去。後生持袍詣市,睢陽王家買之。王識女袍,以生為盜墓賊,乃收拷生。生以實對。王視女冢如故。發現之,得談生衣裾。又視生兒正如王女,乃認談生為婿。」又見於《搜神記》。
(9)通人:學通古今的人。
(10)格:推究。[2]
牡丹亭記題詞文言文翻譯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牡丹亭記題詞作品賞析
它通過女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杜麗娘的至情,歌頌了反道學、反禮教,追求愛情自由的斗爭精神。這篇題詞作於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在作者在遂昌棄官返臨川後數月寫成。文中強調情的神奇作用,並以「情」駁「理」,表現了作者新的思想觀點。
牡丹亭記題詞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別稱清遠道人,臨川(今屬江西)人。1583年(萬曆十一年)進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禮部主事等職。1591年(萬曆十九年),因抗疏抨擊朝政,被貶廣東徐聞典史。後調浙江遂昌知縣。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棄官歸家,不再做官。
湯顯祖以戲劇名世,著有「臨川四夢」,包括了《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其中以《牡丹亭》最著名。
❼ 傳奇劇本《牡丹亭》的作者是: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與《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也叫「臨川四夢「。」受尋幽愛靜的道家理念的影響,湯顯祖在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異境。劇中歌頌青年男女大膽追求自由愛情,堅決反對壓迫。體現出追求內心精神的完全超脫、絕對自由的道家思想。《牡丹亭》是明代大麴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節。《牡丹亭》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另一說是《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和《桃花扇》)並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
《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創作於1598年。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卷,五十五齣,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它與湯顯祖的另外三部作品並稱為「臨川四夢」。
舞台上常演的有《鬧學》、《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拾畫叫畫》、《冥判》、《幽媾》、《冥誓》、《還魂》等幾折。
南宋時期的南安太守杜寶獨生女杜麗娘一日在花園中睡著,與一名年輕書生在夢中相愛,醒後終日尋夢不得,抑鬱而終。
杜麗娘臨終前將自己的畫像封存並埋入亭旁。三年之後,嶺南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適逢金國在邊境作亂,杜麗娘之父杜寶奉皇帝之命赴前線鎮守。其後柳夢梅發現杜麗娘的畫像,杜麗娘化為鬼魂尋到柳夢梅並叫他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
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但由於戰亂發榜延時,仍為書生的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尋找到丈人杜寶。杜寶認定此人胡言亂語,隨即將其打入大獄。得知柳夢梅為新科狀元之後,杜寶才將其放出,但始終不認其為女婿。最終鬧到金鑾殿之上才得以解決,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人物解讀 杜麗娘
杜麗娘——是《牡丹亭》中描寫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追求愛情上的大膽而堅定,纏綿而執著。可謂至情至性,「一靈咬住」,「生生死死為情多」。 明人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說:「杜麗娘雋(同雋)過言鳥,觸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冥,獠牙判罰可狎而處;而『梅』『柳』二字,一靈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燒失。」
柳夢梅
柳夢梅——是一個富有才華的青年,但又存在著較濃厚的功名富貴的庸俗思想。他在愛情上確是始終如一。他的這種性格於杜麗娘交相輝映,使他們的愛情發出了更大的光彩。
春香
春香——是一位活潑可愛的丫鬟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春香正是杜麗娘性格中調皮、直率層面的外化。春香的導引與陪襯,使得杜麗娘更為儀態萬方、內涵豐富。這一對少女珠連壁合般的聯袂登場,與後來舞台本中花神聖母般的形象交相輝映,將女性美的群體陣容渲染得靚麗如畫。
杜寶
杜寶——是封建家長制度的代表,是堅決的正統主義者。他用嚴格的封建教育來教養女兒,為了使女兒他日嫁到人家「知書識禮,父母光輝」。在婚姻問題上,他堅持門第觀念,以致耽擱了女兒的青春、甚至在知悉女兒生病的真正原因後,還故作鎮定,以致斷送了女兒的生命。
陳最良
陳最良一一個十足的迂腐、庸俗、虛偽、自私的道學先生,他嚴格遵守封建教義,言談行動充滿著酸溜溜的味道。在這個人物身上暴露了封建社會一般知識分子的很多弱點,結合明代嘉靖以後文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實際情況來看,陳最良這個形象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
思想內容 《牡丹亭》《牡丹亭》之相關圖圖冊《牡丹亭》成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其題材來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影響最大。湯顯祖對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的加工改編:一是突出杜寶等人的衛道士立場;二是改變杜、柳門當戶對的關系;三是改話本杜麗娘封建淑女色彩為叛逆女性;四是強調追求自由愛情的艱難曲折。使這一傳統的「還魂」母題具有了嶄新的思想內容。
《牡丹亭》的愛情描寫,具有過去一些愛情劇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高度和時代特色。作者明確地把這種叛逆愛情當作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一個突破口來表現,不再是停留在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狹隘含義之內。除了濃厚浪漫主義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愛情能戰勝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3]
《牡丹亭》[湯顯祖著作] - 藝術特色 《牡丹亭》《牡丹亭》之相關圖圖冊一、是把浪漫主義手法引入傳奇創作。首先,貫穿整個作品的是杜麗娘對理想的強烈追求。其次,藝術構思具有離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節離奇,曲折多變。再次,從「情」的理想高度來觀察生活和表現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發掘人物內心幽微細密的情感,使之形神畢露,從而賦予人物形象以鮮明的性格特徵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三、劇作語言濃麗華艷,意境深遠。全劇採用抒情詩的筆法,傾瀉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纖細的語言風格。這些特點向來深受肯定。一些唱詞直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
四、案頭之曲與場上之曲的爭議。《牡丹亭》文詞典麗為案頭典範,但人們認為此劇的曲詞多處任意用韻,不合音律,不易場上搬演。吳江派的沈璟就對 《牡丹亭》進行改竄。湯顯祖不悅:「彼惡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4] 」
《牡丹亭》[湯顯祖著作] - 作品影響 《牡丹亭》《牡丹亭》之相關圖圖冊《牡丹亭》是湯顯祖最著名的劇作,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其創作的最高水準。劇本推出之時,便一舉超過了另一部古代愛情故事《西廂記》。沈德符《顧曲雜言》說:「《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牡丹亭》在封建禮教制度森嚴的古代中國一經上演,就受到民眾的歡迎,特別是感情受壓抑婦女。有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出戲時感情激動,卒於台上。
《牡丹亭》中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向影響更為深遠,從清代《紅樓夢》中也可看出這種影響。[1]
《牡丹亭》[湯顯祖著作] - 文化意義 一是以情反理,反對處於正統地位的,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權利和情感價值,褒揚像杜麗娘這樣的有情之人,從而撥開了正統理學的迷霧,在受迫害最深的女性胸間吹拂起陣陣和熙清新的春風。身處明代社會的廣大女性,確實有如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監牢之中。一方面是上層社會的尋歡作樂、縱欲無度;另一方面是統治階級對女性的高度防範與嚴厲禁錮。用程朱理學來遏止人慾畢竟過於抽象,於是便用太後、皇妃的《女鑒》、《內則》和《女訓》來教化婦女。當然最為直接。生動、具備強烈示範意義的舉措是樹立貞節牌坊。明代的貞節牌坊立得最多,這些牌坊下所鎮壓著的,是一個個貞節女性的斑斑血淚和痛苦不堪的靈魂。《明史·烈女傳》實收308人,估計全國烈女至少有萬人以上。一出《牡丹亭》,溫暖了多少女性的心房!封建衛道士們痛感「此詞一出,使天下多少閨女失節」,「其間點染風流,惟恐一女子不銷魂,一方人不失節」(黃正元《慾海慈航》),這正是懾於《牡丹亭》意欲解救天下弱女子之強烈震撼力的嚶嚶哀鳴。
二是崇尚個性解放,突破禁慾主義。肯定了青春的美好、愛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隨的美滿結合。千金小姐杜麗娘尚且能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線,逾越家庭與社會的層層障礙,勇敢邁過貞節關、鬼門關和朝廷的金門檻,這是對許多正在情關面前止步甚至後縮的女性們的深刻啟示與巨大鼓舞,是振聾發聵的閃電驚雷。杜麗娘的處境原是那般艱難。父親拘管得那麼嚴密,她連刺綉之餘倦眠片刻,都要受到嚴父的呵責,並連帶埋怨其「娘親失教」。請教師講書,原也是為了從儒教經典方面進一步拘束女兒的身心。可憐杜麗娘長到如花歲月,竟連家中偌大的一座後花園都未曾去過;這華堂玉室,也恰如監牢一般……所以禁錮極深的杜麗娘反抗也極烈,做夢、做鬼、做人都體現出「至情」無限。
三是在商業經濟日益增長、市民階層不斷壯大的新形勢下,對於正在興起的個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湯顯祖所師事的泰州學派、所服膺的李贄學說乃至達觀的救世言行,都是市民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湯顯祖沒有像李贄、達觀那樣去硬拼,但他也在文學藝術領域開辟了思想解放、個性張揚的新戰場。
《牡丹亭》[湯顯祖著作] - 戲折名稱 原著的牡丹亭共有五十五齣,由標目、言懷到肅苑、驚夢、到婚走、駭變、到最後的圓駕為止。經過了近代昆劇的改革,改編成十二出的劇目,有游園、驚夢、尋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回生、婚走。
第一出 標目
第二出 言懷 第三出 訓女 第四齣 腐嘆 第五齣 延師
第六齣 悵眺 第七出 閨塾 第八出 勸農 第九出 肅苑 第十齣 驚夢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尋夢 第十三出 訣謁 第十四齣 寫真 第十五齣 虜諜
第十六齣 詰病 第十七出 道覡 第十八出 診祟 第十九出 牝賊 第二十齣 鬧殤
第二十一出 謁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齣 拾畫 第二十五齣 憶女
第二十六齣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齣 歡撓
第三十一出 繕備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議 第三十四齣 詗葯 第三十五齣 回生
第三十六齣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駭變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齣 仆偵
第四十一出 耽試 第四十二出 移鎮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齣 急難 第四十五齣 寇間
第四十六齣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圍釋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齣 鬧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齣 聞喜 第五十五齣 圓駕[
❽ 孔愛萍的省昆孔愛萍石小梅版《牡丹亭》
五個小時,演到回生。
應該說,劇本改得不錯。先是肅苑一出,由陳最良出場批駁一通傷春,初見禮教與愛情之對立;接著是游園與驚夢合為一出。然後是訓女簡化為杜寶訓妻,老夫人訓春香,矛盾逐漸迫近杜麗娘。這樣,驚夢的感傷成病就很有說服力了。下半場改動最多的是盟誓一出,增加了一個在杜麗娘啟發下二人同憶當年夢中情緣的情節,無伴奏,慢慢吟出當時詩句,深情款款,所以柳夢梅驚怕一句也就自然沒了。這樣的處理令人耳目一新而又入情入理,唯一的缺陷是給柳夢梅添了幾句原本子沒有的詞,雅緻上稍欠(為什麼不請散曲專家潤色一下呢)。
省昆的雖然有改動,反覺得更為本色。因為人物性格保留得比較完整,特別陳最良一角,青春版中與春香一迂一諧一道活躍氣氛,是個雖則迂闊但還可愛的人物。既然可愛,就不免減弱了原來人物的迂。省昆抓住了陳的迂,如診祟中陳的表現。嚴父母加上迂塾師,杜麗娘確實生活得了無意趣。
對於演員,第一次看孔愛萍的演出。沒有很多經驗,說不出什麼行話來。只覺得她嗓子真是好,聲音的表現力很強,高音低音力氣使得均勻,顯示出技巧的嫻熟。石小梅,我喜歡聽她唱,她唱得字字到位韻足,但不喜歡她的念白和笑,我覺得她的白缺乏抑揚頓挫,而笑則可怖。再用力模仿,也不如真的男聲來得自然、有力。
今早又把青春版的重要段子看了一遍。雖然女主角的唱功有欠,但是兩個人配戲配得很好,舞蹈勝著一籌。特別如杭那段,真有小夫妻居家過日子的美滿和諧。
❾ 牡丹亭分為幾部分每部分有什麼段子
樓主可參考以下資料: 第一出 標目
第二出 言懷
第三出 訓女
第四齣 腐嘆
第五齣 延師
第六齣 悵眺
第七出 閨塾
第八出 勸農
第九出 肅苑
第十齣 驚夢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尋夢
第十三出 訣謁
第十四齣 寫真
第十五齣 虜諜
第十六齣 詰病
第十七出 道覡
第十八出 診祟
第十九出 牝賊
第二十齣 鬧殤
第二十一出 謁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杜麗娘與柳夢梅第二十四齣 拾畫
第二十五齣 憶女
第二十六齣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齣 歡撓
第三十一出 繕備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議
第三十四齣 詗葯
第三十五齣 回生
第三十六齣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駭變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齣 仆偵
第四十一出 耽試
第四十二出 移鎮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齣 急難
第四十五齣 寇間
第四十六齣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圍釋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齣 鬧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齣 聞喜
第五十五齣 圓駕
❿ 崑曲牡丹亭全部的名字
桃花扇:孔尚任的[[桃花扇]]。記敘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與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內
春江月:名曲容[春江花月夜]
花為媒:吳祖光作品:評劇《花為媒》
打金枝:戲劇[醉打金枝]
定軍山:講述
玉堂春:曲段[蘇三起解]的戲曲名
牡丹亭:湯顯祖寫的戲劇。講的是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
長生殿:白樸的[長生殿]。記敘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
麒麟閣:麒麟閣》又名《激秦三擋》
崑曲戲 作者是那個一人永占的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