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防蟲
❶ 牡丹怎樣防治蟲害
1.介殼蟲類
為害牡丹的介殼蟲主要有:柿綿蚧、臀紋粉蚧、日本龜蠟蚧、角蠟蚧等。
防治方法主要有:①加強檢疫,嚴禁調運帶蟲苗木;引進苗木應注意檢查;②一般每7~10天一次,連續2~3次。噴施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劑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噴葯要均勻周到。若蠟殼已形成,則噴葯難以生效。此外,也可用呋喃丹液於根澆灌,經植物體內吸收後毒殺,效果良好;③人工防治,當發現個別枝葉中有介殼蟲時,可用軟刷輕輕刷除,或剪去蟲枝集中燒毀。要求刷凈、剪凈,切勿亂扔;④保護和利用天敵。
2.刺蛾類
為害牡丹的刺蛾主要有黃刺蛾、扁刺蛾和桑褐刺蛾等。
防治方法:敲除樹幹上越冬蟲繭,利用成蟲趨光性設置黑光燈誘捕成蛾;初孵幼蟲有群集性,可摘除蟲葉消滅之;保護廣肩小蜂、上海青蜂等天敵。嚴重時可進行葯物防治。
3.蟎類
牡丹上見有山楂葉蟎為害。該蟲屬葉蟎科葉蟎屬,亦稱山楂紅蜘蛛,主要以成蟎和若蟎群集在葉脈兩側吮吸汁液為害,使被害葉片呈現失綠斑點。該蟲1年發生6~9代,以受精雌成蟎在樹幹上主枝、側枝的粗皮縫隙、枝條及樹干基部附近土隙中越冬,雄蟲入冬前已死亡。翌春3~4月,越冬代雌成蟎危害芽。夏季高溫、乾旱有利該蟲發生,7~8月為全年繁殖最盛時期。嚴重時,受害葉枯黃,甚至早期脫落。若幼蟎活潑,成蟎不活潑,群棲於葉背吐絲結網。卵多產於葉背主脈兩側。卵期春季約10天,夏季約5天。一般9月出現越冬蟲態,11月下旬全部越冬。
防治方法:徹底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被害植株應於秋季越冬前在樹幹上束草,誘集越冬雌蟎,翌春收集燒毀。人工刮除受害植株上粗皮、翹皮,並予燒毀。成蟎、若蟎盛發期,噴50%三氯殺蟎醇1500倍液或選用三氯殺蟎碸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冬季噴3波美度石硫合劑。嚴重時10~15天噴1次,連續2~3次。
4.天牛類
為害牡丹的主要有中華鋸花天牛,分布於山東等地。該蟲在山東菏澤3年完成1個世代,以幼蟲在牡丹根莖處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該蟲化蛹期中耕鬆土有破壞蛹室、壓低蟲口密度的作用;其天敵有小黃色螞蟻,化蛹前後寄生率為5%,對其發生有抑製作用;②熏蒸:在牡丹移栽時,挖坑用塑料薄膜密封處理牡丹苗,用磷化鋁片劑熏殺,每立方米用葯2片(磷化鋁每片3.3克)。生長期(4月中旬)可單株熏殺,每株1片,效果良好。
5.金龜甲類
為害牡丹的金龜甲有華北大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黑絨鰓金龜、蘋毛麗金龜等9種。
金龜甲幼蟲統稱蠐螬,體近圓筒形,常彎曲成「C」字形,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細毛,頭橙黃色或黃褐色,有胸足3對,無腹足。尾部腹面剛毛的排列是區別成蟲的重要依據。
華北大黑鰓金龜在洛陽1~2年發生1代,幼蟲、成蟲均在土中越冬。成蟲每年4月中旬以後開始活動,5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其活動高峰。成蟲以晚上8~11時活動最盛,如果牡丹園有雜草,則多取食雜草,無雜草時則取食牡丹葉片。
春季10厘米深土層地溫上升至10℃時幼蟲(蠐螬)上移並集中到20厘米深以上的根部取食。由於牡丹根系發達,幼蟲很少轉移危害,只有當植株受害死亡或即將死亡時,才移到鄰株危害。被害株長勢衰弱,葉片發黃,嚴重時全株死亡。而且由於幼蟲危害造成根部大量傷口,土壤中的鐮刀菌大量侵入,導致牡丹根腐嚴重發生。當冬季10厘米地溫下至10℃以下時,幼蟲向土壤深處移動,一般在30~40厘米深處越冬。
①成蟲防治:金龜甲成蟲一般均具有假死性,可用人工振落捕殺。此外,夜行性金龜甲成蟲大多有趨光習性,可設置黑光燈誘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蟲發生盛期可噴灑90%敵百蟲、80%敵敵畏、40%氧化樂果、50%馬拉硫磷等1000~1500倍液毒殺;成蟲羽化盛發期在苗木下地面上噴500~800倍液的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的40%氧化樂果乳油+300倍液的氯丹混合液,澆水後噴灑最好;成蟲取食為害時,噴1000倍液的50%辛硫磷乳油。
②幼蟲防治:注意園圃地必須使用腐熟有機肥,或用能殺死蠐螬的農葯與堆肥混合施用。苗木移栽前用30%呋喃丹顆粒劑、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每公頃45~75千克,拌細土450~750千克,均勻撒施,然後耕翻,亦可用50%辛硫磷顆粒劑每公頃30.0~37.5千克處理土壤。苗木栽植前用40%甲基異柳磷乳劑1000倍液整株浸蘸3~5秒後晾1~2天後栽植,兼治根結線蟲病。植株受到危害時,可打洞澆灌50%辛硫磷乳油、25%乙醯甲胺磷、50%磷胺等1000~1500倍液。
6.白蟻
銅陵等牡丹產區有白螞蟻為害。主要為害根頸和枝幹,啃食木質纖維。被害植株的莖幹上有泥封蟻道。4月下旬至6月,10月至11月危害最嚴重。
防治方法:①人工挖巢,順蟻道尋找蟻巢,消滅蟻群;②敲剝被害植株莖幹上的蟻道,注入滅蟻靈。也可在園地中堆放拌有滅蟻靈的枯枝落葉或草皮,進行誘殺。
❷ 牡丹花夏季種植乾枯是什麼原因呢夏季該如何正確種植
夏季牡丹花種植出現乾枯的情況是受到積水爛根、病害問題、陽光太強、肥害問題所導致。夏季正確種植牡丹花,需要及時給牡丹花修根、出現病蟲害之後及時進行噴葯治療,養殖牡丹花時注意適宜的溫度。及時解決病蟲害和高溫問題,讓牡丹花開的更漂亮
夏季在養殖牡丹花的過程中遇到病蟲害問題,需要及時的噴葯治療,使用百菌清噴葯5到7天,每天噴灑一次,主要是噴灑種植牡丹花的盆土。即可完成治蟲的效果。夏季在高溫養殖牡丹花時,需要將牡丹花放置於通風環境中,盡量放在陰涼的地方,可以減少病害。注意在施肥問題上,夏季超過25攝氏度之後不要再施肥。
總的來說,夏季牡丹花種植出現乾枯,是因為沒有做好爛根處理、合理施肥、澆水以及病蟲害防治。為了養殖出漂亮的牡丹花,這幾個問題都需要注意,及時修剪花根、通風遮陽、勤澆水,是能夠很好的在夏季種植出漂亮的牡丹花的。
❸ 磷酸二氫鉀和甲基托布津,可以治牡丹花嗎
磷酸二氫鉀是葉面追肥用的,甲基托布津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混合使用,效果一般,有病毒病的植株本來生長就不良,吸收功能一般,最好還是先用甲基托布津殺毒,過三五天後再施追肥伯示麥磷酸二氫鉀效果會好一些的。
❹ 牡丹怎麼施肥怎麼防蟲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花大色艷、避免隔年開花的現象,合理施肥是重要條件之一。牡丹每年最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早春土壤解凍後、芽萌動時,施入以有機氮肥和磷肥為主的肥料,稱為花前肥,目的是給枝葉生長和花芽迅速發育提供所需養料。第二次在花謝後施入充分腐熟的餅肥,或者速效性復合肥,補充植株生長開花所耗費的養分,促進新的花芽分化。花後追肥量一定要足,一次不行甚至要追施2至3次以補充根部營養的過分消耗。第三次施肥在入冬前,結合灌冬水,施入腐熟的堆肥或廄肥,以利植株安全越冬,並為翌年春天的萌芽生長提供營養物質。牡丹施肥應以餅肥為主,人糞尿可作為追肥。施肥量應根據品種、植株大小、生長情況而定,一般五年生牡丹每株每次施餅肥500克(或粗肥5千克,化肥100克)。開花前及花芽分化期用0.2%至0.5%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促進葉面吸收。
修剪整形 牡丹栽植2至3年後進行定干,決定植株留枝幹多少。對長勢弱、發枝少的品種,一般剪弱留強;長勢強、枝幹較多的品種留干3至5枝;長勢特強的可修剪成獨乾式的「牡丹樹」。定干工作在秋、冬季進行,逐年完成。春季適時摘除牡丹根莖部長出的多餘櫱芽,防止消耗大量養分,除適當選留的後備枝外其餘一律剪除,以促進植株頂部花芽的發育,保證株形的豐滿。孕蕾後若花蕾過多應及時疏除,每一花枝保留1至2個花芽即可,保證養分集中供應、花大色艷且分布均勻。花後除留種外及時剪除殘花。秋季落葉時剪除花枝上部乾枯部分,並修剪交叉枝、平行枝、內向枝、病蟲枝等,集中燒毀,減少病蟲源。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的關鍵在於預防。首先要加強肥水管理,增加牡丹抵抗力;其次要改善局部環境,創造適宜牡丹生長的溫度、濕度與光照條件,夏季暴曬時要搭設50%的遮陰網。
牡丹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白絹病、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等。害蟲有蛀干天牛、吹綿蚧、蠐螬等。防治牡丹葉部病害,必須在每年5至8月葉斑病、炭疽病等多發季節提前預防,一般每半月噴灑一次等量式波爾多液,連續噴7至8次;或7至10天噴一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溶液,連噴6至7次。落葉後清掃園圃,集中銷毀可能傳播病蟲害的枯葉斷枝。白絹病、根腐病多發生在牡丹的根莖部和根部,防治方法是栽植時要進行根部消毒;栽植不能過深;不能將牡丹栽在低濕地段,雨季注意排水;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一旦發病要及時刮除病部,扒根晾曬,用殺菌劑處理土壤及植株。病害嚴重時連根拔除病株。
牡丹根結線蟲發生在牡丹毛細根附近,導致牡丹生長不良甚至枯死。防治方法是加強檢疫;栽培前用氯化苦給土壤消毒;栽培後發生線蟲病用上述葯劑挖溝根施。
為防治蛀干害蟲和地下害蟲,用地星或神農丹顆粒劑根施,澆水,殺死蠐螬或天牛幼蟲。吹綿蚧是近年危害牡丹最為嚴重的害蟲之一,7月前後初次孵化,應仔細觀察蟲情並抓住該時機防治,用常見殺蟲劑如樂果乳油即能殺死吹綿蚧幼蟲。
注意,防治時期很重要,如果錯過有利時機就要用介殼蟲專用殺蟲劑如蚧殺、速撲殺等進行防治。冬季落葉後牡丹植株上如有成蟲,人工刮除,然後塗抹5波美度石硫合劑,可對防蟲、防病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鬆土除草 牡丹在培養過程中也需要鬆土除草,一般結合澆水進行。每澆一次水,就需要松一次土以便保墒,每降一次中雨也要鬆土。同時應除去雜草,尤其是藤本雜草。冬季農閑季節牡丹地深翻一次,深度為20至30厘米,既可疏鬆土壤增加通透性,又能促發須根。
❺ 養殖牡丹花怎麼防治病蟲害,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牡丹的常見病害有葉斑病和根腐病,主要害蟲是蠐螬。葉斑病多發生在6 - 8月,防治工作應盡快開展。一般從5月中旬開始,每7 - 10天噴1次1:1:20 00波爾多合劑,連續噴4 - 6次。種植後注意排水。蠐螬主要危害根部。近年來,氨水作為基肥或與追肥相結合進行防治,效果較好。生活中養殖牡丹花的人也很多,那麼養殖牡丹花還有什麼其他注意事項嗎?請讓我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家庭盆栽牡丹花怎麼養
首先,管理廣泛,維護簡單。除了仲夏和中午的強光外,一年中的其他時間,特別是冬季,也應提供足夠的光。然後,3 - 9月生長高峰期需水量大,需經常澆水、噴淋以增加濕度;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和植株的抗寒性。其次,牡丹花喜歡半陰的環境,如陽光直射,乾燥的空氣最容易造成灼傷,所以應放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並注意保持環境濕度。病蟲害不易發生,但如果盆地土壤被淹,通風不良,除根腐病外,也可能發生根腐病。注意噴灑防治。應置於通風良好、光線分散充足的地方。由於冬季不是吊蘭牡丹的生長期,為了防止根腐病,只在乾燥時澆水。澆水要根據情況徹底澆水。
❻ 怎麼給牡丹鸚鵡防蟲
勤快打掃就好,生蟲一是有傳染源(其他帶蟲鳥),二是環境太臟
已經有蟲的,體外可以用檸檬水,或中葯的百步熬水給他們洗澡
(他們自己洗或者用噴壺噴,注意不要感冒和噴到眼睛)
某寶也有賣專用的禽類驅蟲葯品,體內體外的都有,也有貴一些的鸚鵡專用進口葯品。
❼ 古人花卉栽培中治蟲防蟲的方法是什麼
治蟲防蟲是花卉栽培中必不可缺的環節。防治害蟲的措施記載,初見於宋代,至明清而益專完備。
《洛陽屬牡丹記》提到牡丹防蟲的方法:「種花必擇善地,盡去舊土,以細土用白蘞末一斤和之。蓋牡丹根甜,多引蟲食,白蘞能殺蟲,此種花之法也。」
還指出如果花開得變小了,表明有蠹蟲,要找到枝條上的小孔,「以大針點硫磺末針之。蟲既死,花復盛」。可見宋時使用的葯物治蟲有白蘞、硫磺等,種類較少。
到明清時,葯物種類大為增加。光是清代《花鏡》中提及的植物性葯物有大蒜、芫花、百部等,無機葯物有焰硝、硫磺、雄黃等。此外,還有採取物理方法如煙熏蛀孔、江蘺粘蟲等。
《洛陽牡丹記》
❽ 怎樣培養出大株棵牡丹
1、土壤
牡丹土質比較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種植牡丹前,需要將一些病根剪除,以便有利於牡丹對於養分的吸收。
2、光照
牡丹地栽時,需選地勢較高的朝東向陽處,盆栽應置於陽光充足的東向陽台,如放南陽台或屋頂平台,西邊要設法遮陰。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以。
3、水分
若天旱地干,可以適量澆水,但宜干不宜濕,土干後才能澆水。牡丹根系垂直入土,鬆土宜深。每年深松表土至少3次,春天花後一次,夏天梅雨季過後一次,秋天台風暴雨過後一次。
4、施肥
每年至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花前施,以促進開花;第二次在花後半個月施,以補充開花消耗的養分;第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肥料以腐熟的餅肥為主。肥量以每株每次0.5-1千克為宜,也可摻拌化學復合肥。
5、修剪
春季萌發後,留5枝左右,其餘抹除,集中營養,使第二年花大色艷。秋冬季,結合清園,剪去乾花柄、細弱、無花枝。盆栽時,按需要修整成自己喜愛的形狀。
6、防蟲
牡丹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初起時葉面出現黃綠色斑點,以後逐漸擴大,形成褐色或黑色斑紋。可用波爾多液每月噴1-2次,若病情嚴重則可噴3次。對染病較重的葉子要剪下燒掉,以防蔓處延。
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