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盛澤玫瑰苑

盛澤玫瑰苑

發布時間: 2022-09-15 19:40:43

Ⅰ 蘇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蘇州旅遊大全:蘇州博物館、平江路、周庄古鎮、虎丘山風景區-虎丘一榭園景區。

4、虎丘山風景區-虎丘一榭園景區

虎丘很大,虎丘塔被稱為中國比薩斜塔,景區內有大片竹林,配上幽深小路,超級適合拍照。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山塘街虎丘山門內8號,交通:南門:146、游1、游2路;北門:32、快線3號,門票:淡季:60.00元,旺季:80.00元,建議用時:2-3h。

Ⅱ 哪位好心人能告訴最近蘇州商品房園區房價大約是多少啊

2008年是蘇州房產市場順風順水發展到目前為止的第一個蕭條年,受整個大市環境的影響,商品房成交情況整體不夠活躍,特別是相比市場成交火熱的2007年,成交量更是下滑嚴重,反應到一級市場,08年的土地成交情況也是連續發展的五年來第一次創新低。 (一)2008年蘇州房地產市場成交分析 2008年全年,蘇州樓市表現低迷,從嚴重萎縮的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來看,2008年,無疑是蘇州樓市的一個寒冬。從6681.74元的全市均價來看,在這場持久的博弈中,蘇州的房價依然堅挺,囊括了政策大批量保障性住房的成交,樓市的均價依然在高位運行。 2008年,蘇州成交量最多的是中心城區,成交套數位居全市第一,成交面積僅次於園區,除了中心城區的商品房銷售穩健外,政策保障性住房的成交也是中心城區的另一主流力量,不足6000元/平方米的成交均價也從側面印證了政策保障性住房對中心城區的影響。 2008年工業園區的成交量僅次於中心城區,而且基本沒有政策保障性住房的影響,因而整年均價盡管相比上半年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整體均價依然在8000元以上運行,從銷售樓盤來看,盡管有唯亭勝浦板塊的高性價比熱銷樓盤,臨湖壹號(社區)的均價4000多元/平方米的普通公寓,以及經過價格調整的中海國際社區和雅戈爾瀟邦(社區)的熱賣,園區的整體均價依然游離於剛性需求之上,剛性市場的有效房源需求不足也是成交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而且偏僻地區高性價比房源的熱銷,也證實了園區的房價脫離了主力消費群體的狀況。 吳中區今年整體銷售情況相比去年有較大下滑,成交套均面積達130平方米左右,大戶型房源是今年吳中區的成交主力,僅有的幾個普通公寓項目,玫瑰99花園銷售情況不錯,誠河新旅城(社區)、錦悅苑(社區)基本都是快速去化,獨墅湖區域的香濱水岸(社區)整體銷售情況也比較理想,以及城區范圍的超高層項目印象19和美韻公寓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吳中區少有的幾個普通公寓項目的熱銷也說明了今年吳中區整體上市還是以別墅為主,吳中區是蘇州最大的別墅聚居地,經濟型別墅度假型別墅以及定銷大戶型才是今年吳中區的絕對支撐,所以盡管08年吳中市場定銷房成交不錯,但均價依然走穩在7000元/平方米之上。 相城區是08年表現最為出色的一個區域,成交情況相比去年有大幅提升,交通的解放和配套的逐步完善把相城區一下推至蘇州樓市的前沿,南部板塊的公寓項目基本開始脫離高性價比的主打招牌走向品質樓盤的時代,整體價位和戶型設計對於剛性購房需求依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因而康橋麗都(社區)、華城國際、廣濟上上城(社區)都能獲得熱銷,老盤香城花園(社區)、晨曦馨苑(社區)、華美家園(社區)也有穩定的去化;相城區的別墅又是市場的一大熱點,相城地域廣闊湖泊眾多為休閑度假生活提供了有利的基礎,因而春申湖畔的半島名墅(社區)、以及盛澤湖邊的愛丁堡都有較好的去化成績,南部板塊的三江尊園由於地理和配套的優越也有相當穩定的去化,整體來看相城區樓市08年表現突出。 高新區上半年整體表現平穩,但下半年明顯後勁不足,上半年西北片區有不錯的推量和去化,新創理想城(社區)、金櫚灣(社區)、雲錦城、新港名墅(社區)是市場銷售的主力,南部的今創啟園(社區)和山水映象(社區)也有不錯的去化,以及中心區域板塊的部分新盤;但下半年,西北片區明顯有效房源上市量不足,中心區域的大盤鑫苑國際城市花園(社區)相對於剛性需求價格過高,去化較為穩定的反而是中心區域的LOMO鉑客(社區)、新地國際公寓(社區)和南部的陽光假日新苑和山水映象(社區)等,以及大量集中簽約的定銷房長江花園,因而高新區整年成交均價不足6000元/平方米也較為符合實際。但針對大量剛性需求被吳中區和相城區的分流,新區的有效房源供應依然有待提高。

Ⅲ 整個深圳都屬於中風險地區嗎

應該是差不多了,深圳不就那麼一點點大的地方嗎?還能夠分多少塊呀?那裡既然是有的風險的,那不就大家都華為一樣的嗎?不可能把他還化成多少個小塊塊的,自己小心點啊!

Ⅳ 中小學江蘇省一等獎作文"心願"名單

特等獎
中學組(5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江蘇省宜興中學

《青春心事ABC》

周岳萍、蔣英

江蘇省海頭高級中學

《謠言止於智者》

蘇妮妮、仲國強、成軍、董艷、房耿寬、車平遠

淮安市楚州實驗中學

《秘密》

崔宏、劉穎瑩、顏迎紅、潘兆香

濱海縣明達中學

《越過生命中的暗礁》

徐瑤

江蘇省邗江中學

《心靈的轉換》

朱飛飛

小學組(5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句容市崇明小學

《一樣精彩》

汪竹芳

常州武進區東安實驗學校

《我要讀書》

石曉霞

吳江市鱸鄉實驗小學

《請讓我慢慢長大》

張倩、錢曉紅

徐州銅山區徐庄實驗小學

《花瓣飄香》

李娟

贛榆縣實驗小學

《走出心靈的沼澤》

歐加剛、張婧、叢健、
錢珊珊、孫建俠、
李家晏、周明芳

一等獎
中學組(10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南京江寧區麒麟初級中學

《特別班會》

熊初保、劉洋

宜興市實驗中學

《不再孤獨》

黃玲、林曄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

《成長》

姚應平

江蘇省蘇州中學

《真心話大冒險》

李嵐、周黎、曹瑩文

宜興市范道中學

《告白》

閔歡

張家港市新塍初級中學

《家訪》

曹惠

蘇州市景范中學

《雪依的煩惱》

高敏

徐州市王傑中學

《勇敢的心》

萬眾、王興秋

吳江市盛澤中學

《同桌的你》

郭波

徐州銅山區中等專業學校

《走出花季的迷茫》

郭艷梅、楊柳、馬世美
侯保良、閆夏

小學組(10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

《「雲雀」的眼淚》

易志鵬、湯燕波、湯平、王小強、許慧

南通市通州區先鋒小學

《李老師的相冊》

范美華

常州武進區雪堰中心小學

《開心面對》

秦娣

江蘇省句容市實驗小學

《孩子,我們永遠愛你》

顏麗清

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

《窗邊的小豆豆》

謝芳

連雲港市建寧小學

《陽光總在風雨後》

徐晶、劉小霞、王成娟

張家港市德積小學

《小北的故事》

丁芳

無錫市前洲鎮中心小學

《打開你那緊握的雙拳》

余春花 陳亞萍

大豐市小海鎮第二中心小學

《家》

劉峰

常州武進區鳴凰中心小學

《我心飛揚》

李亞芳

二等獎
中學組(15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江蘇省蘇苑高級中學

《家》

濮丹

贛榆縣華傑雙語學校

《成長的音符》

周建厚、萬蘇玲

灌南縣田樓中學

《心靈的陽光》

曹廣霞、王力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
高級中學

《手機與達摩克利斯之劍》

戴佳玲

淮安市新馬高級中學

《成長的煩惱》

張強

宜興市第一中學

《告別網癮》

吳瑞熹

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

《花未眠》

李艷穎

無錫市安鎮中學

《青春之歌》

許建明、陸凌、趙琛林

宜興市教師進修學校

《emotion一家親》

黃瑋

常州市橫林高級中學

《蝴蝶的蛻變》

朱華芳

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男孩女孩》

袁秋勤

江蘇省寶應中學

《同桌的你》

蔡中明、王長娣

江蘇省邗江中學

《像樹一樣成長》

張愛

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

《愛的呼喚》

李艷穎

南京衛生學校

《最重要的事》

姜欣悅

小學組(15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如皋市袁橋鎮何庄小學

《沒開完的小組會》

朱小培、沈小平、徐曉靈

蘇州市金閶區實驗小學

《真正的「冠軍」》

張玲

響水縣實驗小學

《幸福在哪裡》

夏琪、孫曉華、王素華、蔡春麗、顧錦娟

丹陽市實驗小學

《手機滴答》

薛臘梅

常州武進區鄭陸中心小學

《特別的愛 特別的你》

李志偉

灌南縣百祿小學

《我感謝》

葛萬加、王子涵

連雲港連雲區南巷小學

《同一片藍天》

金鑫、張玉芹、胡維法

張家港市城北實驗小學

《心與心的碰撞》

吳海芳、蔣惠英

徐州泉山區光榮巷小學

《陽光少年》

孟凡璐

無錫新區實驗小學

《寬容的力量》

錢小玲

蘇州工業園區車坊實驗小學

《雨夜》

束會琴、顧麗華、朱紅珍、楊紅星、居雪榮

丹陽市新區實驗小學

《愛我,你就抱抱我》

梅花、賀紅瑜、王玉華、冷偉江

常州武進區東青幼兒園

《大雷笑了》

蔣敏

徐州市民富園小學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李瑤瑤

溧水縣機關幼兒園

《寶貝,別怕!媽媽陪著你!》

趙海麗

三等獎
中學組(50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宜興市西渚中學

《心若在 希望就在》

劉燕

吳江市七都中學

《花開陌上》

孫薇、方誌紅

常州武進區東青實驗學校

《同在一片藍天下》

徐麗丹

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

《考試失利後》

華如容

揚州經開區實驗中學

《躍動的青春 我們很陽光》

沈桂雲、李晨彬

寶應縣望直港鎮中心初中

《考試焦慮一掃光》

刁仁宏

鹽城市龍岡中學

《理解 拯救》

陳健權、殷蕾

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

《換個視角,愛在招手!》

王天文

無錫市丁蜀中等專業學校

《最富有的媽媽》

朱振虹、席雨軍

常州市武進區雪堰初級中學

《網路游戲的禍》

沈建新

張家港市第五中學

《電話里的媽媽》

景珠、錢萍

江蘇省揚州中學

《攜手前行,實現夢想》

謝暉

寶應縣夏集鎮中心初中

《心願》

夏心順

江蘇省大港中學

《盛夏的抉擇》

孫開霞

丹陽市實驗學校

《揮動隱形的翅膀》

曹偉麗

大豐市三龍初級中學

《帶我回家》

周益林

南京江寧區秣陵中學

《鄉情宿願》

王成金

無錫市丁蜀中等專業學校

《美由心生》

朱振虹、嚴萍

常州武進區東青實驗學校

《折翼的天使》

胡志英、沈芸、江惠珍、石思

江南聚源電工職業技術學校

《成長》

蔣婷婷、張立坤

贛榆縣高級中學

《一張飯卡》

王新東

江蘇省蘇苑高級中學

《向左走向右走——文理分科》

濮丹

淮安市新馬高級中學

《我想有個家》

張強

贛榆縣城頭初級中學

《「逃課」風波》

董洪敏、王剛

吳江市南麻中學

《情緒萬花筒》

沈軼群

灌南縣北陳集中學

《家庭中的小波折》

陳定貴

江蘇省清江中學

《心與心的溝通》

季思含

贛榆縣沙河第二中學

《矮個子的苦惱》

胡尊侶

蘇州市平江中學

《青春年華》

周海燕

江蘇省寶應中學

《項羽外傳》

張春燕、王長娣

無錫市丁蜀高級中學

《溝通從心開始》

蔣美琴

贛榆縣班庄第二中學

《真正的朋友》

沈明明

宜興市教師進修學校

《邂逅愛情》

駱毅

江蘇省清江中學

《微笑改變你我》

楊麗莉

常州武進區禮河實驗學校

《蛻變》

謝雯

蘇州市平江中學

《手牽手,一起走》

周海燕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潘藝寒、嚴惠芳

灌南縣第二中學

《帶刺的玫瑰》

李金蓉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

《龍鳳斗》

潘乃燁

張家港市港口學校

《血色記憶》

劉錦

贛榆縣沙河第三中學

《日月,不可復追》

鍾麗

丹陽市第八中學

《成長》

施蕾

贛榆縣石橋中學

《成長的煩惱》

王越、臧莉、南庶翠、
張緒麗

揚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我要快樂》

王繼玉

宜興市高塍中學

《如此學生》

姜燕敏、高琴亞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心聲無語》

朱惠婭

揚州市新華中學

《左半邊翅膀》

薛茜

宜興市丁蜀實驗中學

《網路也能害人啊》

章震忠

江南聚源電工職業技術學校

《碰撞之後》

蔣婷婷、張立坤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我要爸爸,也要媽媽》

張夏林、章林、楊鳳輝、孫堂羚

小學組(49個)

學校

劇目名稱

指導老師

蘇州市新洲幼兒園

《不想長大》

程利、顧文文、

連雲港新浦區南城小學

《讓陽光照進心靈》

李華

贛榆縣厲庄鎮中心小學

《讓留守花朵在大愛中綻放》

劉瀟聲、閆桂林

張家港市兆豐小學

《朋友》

唐琴

吳江市青雲鎮中心小學

《溫暖》

戴雪芳、陸月妹

吳江市松陵鎮第二中心小學

《冷小莫的故事》

嚴勤英、俞羚洪

張家港市鳳凰小學

《考試風波》

林玉蓉、奚周容、陶丹

連雲港市東辛農場小學

《媽媽就在我身邊》

楊速、祝景珍、孫佃蓮

吳江市松陵鎮中心小學

《我們都是好朋友》

陳麗君

常州武進區花園小學

《花博小少年》

惲超

連雲港市墟溝小學

《一樣馨香》

馬玲、黃東亞

蘇州工業園區青劍湖學校

《愛的呼喚》

徐艷

溧水縣洪藍中心小學

《我想上學了》

孫白蘭、黃紅

寶應縣城中小學

《朋友》

王仕強

張家港市後塍小學

《競選風波》

唐麗、湯德利

南京江寧區上峰中心小學

《愛·成長》

陳道琴、王春花、張志琴

丹陽市訪仙中心小學

《「留守兒童」的心理呵護》

薛臘梅

常州武進區南塘橋小學

《我們放飛夢想》

朱艷、楊莉萍

南京市湯山中心小學

《願望》

戴翠娟

常州武進區戴溪小學

《愛我你就抱抱我》

黃明潔

宜興市荊溪小學

《難忘的生日》

蔣皎

無錫市華庄中心小學

《向上吧,少年!》

徐潔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附小

《自信讓我如此美麗》

耿璐

宜興市南漕小學

《感恩》

張麗美

無錫市隆亭實驗小學

《我們是平等的》

施萍一、徐霞、陶蘭、
陸映紅、陸曉鳳

張家港市港區小學

《幸福的流動花朵》

趙英

常州武進區劉海粟小學

《小鳥與大樹》

張大霖

泰興市實驗幼兒園

《螞蟻和西瓜》

丁翔、顧宏

宜興市第二實驗小學

《一道作文題》

葛永紅

南京江寧區陸郎中心小學

《遇上挫折之後……》

俞慶鳳

東海縣房山中心小學

《六支鉛筆》

李啟波

無錫新區旺庄實驗小學

《我們是朋友》

華錦丹

常州武進區洛陽中心小學

《幸福指針》

秦文、吳勝葉

無錫新區金佳中心幼兒園

《幸福的蛋蛋兔》

孫鳳艷、劉燚

寶應縣開發區國際學校

《朋友,我們一起走》

顏予盟、袁巧蓮

南京江寧區谷里中心小學

《他真的不哭了》

陸文、陳琴

高郵市周巷鎮中心小學

《變形記》

孫榮貴

如皋市林梓鎮中心小學

《相親相愛一家人》

陳俐

宜興市陶城實驗小學

《我真的很不錯》

李昕、吳騭霞

徐州市侯集實驗小學

《正月桃花開》

蔣雪鳳

吳江市黎里小學

《鄉下丫頭——張小妹》

沈國琴、沈利華

贛榆縣厲庄鎮中心小學

《網癮少年轉變記》

范春嫻

高郵市周巷鎮中心小學

《世博一日游》

孫榮貴

沭陽縣塘溝中心小學

《我們該怎麼辦?》

劉華麗

吳江市盛澤鎮中心小學

《心靈的燭光》

任震紅

常熟市吳市中心小學

《因為考試》

徐楊群、陳誠

贛榆縣城頭鎮中心小學

《「遲來」的祝福》

魏靜、李兵見

張家港市鹿苑小學

《我們是一家人》

徐娟、任凱露

徐州賈汪區泉旺頭小學

《媽媽,再愛我一次》

於敏

Ⅳ 橋的故事與傳說

千乘橋的傳說
如今,當人們途經屏南棠口村,遠遠便可望見一座氣勢宏偉、古樸凝重的木橋宛如長虹卧波,威然雄跨於棠溪與白溪的匯水口.可誰能想到,此前這座厝橋卻三建三毀於洪水的肆虐,傳說厝橋建而毀,毀而建是因兩河伯爭長所致,其間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魚腹,多少人繞道懸崖艱難往返,望河興嘆.棠口地居屏南中心,此橋為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實不能一日無橋.人們冥思苦想,有何法能使厝橋永固?清朝周大權,樂善好施,為建橋一事寢食不安.一天夜裡,周大權夢見一隻金雞下凡,站立於河面,那伸展的雙翅正好搭在兩岸,朦朧中又見一菩薩站於雞背上,把水引向兩邊.一覺醒來,已見晨曦,周大權思之夢境,頓有所悟,認為這是神仙指點,當即挺身為首募捐再造厝橋,聘請各方能工巧匠,憑夢中記憶,整座橋按公雞形象設計,把正中石墩砌成三角雞頭形,橋面左右為兩翼,象徵著公雞振翅,昂首報嘵。建橋伊始人們踴躍投工獻料,可謂一呼百應,八方支援,僅一個秋冬就建成。橋長70米,寬6米,正橋用260根杉木構架,不用寸釘片鐵,只憑椽靠椽、桁嵌桁,相交相接,互依互靠。橋底拱而橋面平.橋面兩旁整齊勻稱,豎立著百根欄柱,橋頂瓦檐鱗蓋斗角鉤心,造形酷似古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建築,確系匠心獨運,巧奪天工。傳說厝橋落成之日,周大權等首事為感念菩薩托夢昭示特備福禮,供謝天。.午夜時分,伺俸香火的周大權等隱隱聽到溪水喧嘩似雞翅拍水之聲,雞角石發出哄亮清晰的公雞啼叫聲,一時全村公雞齊鳴,千百名男女老少「聞雞起舞」,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紛紛涌至橋邊.眾百姓跪拜橋頭,燒香念經,向天祝禱保佑厝橋千秋永固。事後,周大權根據夢見的菩薩形象,塑身於橋的正中,面向潮頭,即現時人們尊稱的王顯靈帝菩薩公,供奉香火,千秋紀念。周大權撰橋志勒碑豎立橋頭,並載人縣志。為圖吉利,人們便將厝橋改稱為千乘橋。

軋殺橋的傳說
盛澤鎮北約二里路的地方,有座青石壘砌,寬不到三步的聚福橋。清咸豐年間(1860年)四月十三日,忠王李秀成率太平軍攻克蘇州城。四月廿五日佔領吳江縣
城。為了打開蘇州與秀州(今嘉興市)間的通道,太平軍先譴隊乘勝南進,勢如破
竹。一日,盛澤鎮內傳聞太平軍已過平望,全鎮清兵與財主膽戰心驚,奪路潰逃。
到了聚福橋,人多橋窄,擁擠不堪,頓時把橋堵塞了。正在這時,恰有出殯的高喊
:「材來哉!材來哉!」意思是棺材抬過來了,請大家讓道。爭相逃跑的清兵與財
主慌亂中不加辨,聽身後「材來哉」的呼聲不絕,誤以為太平軍材來哉(都來了),過橋去。驚恐萬狀,拚命扎(擠的意思)。
頓時,亂作一團,互相踐踏,或被踏死,或落水淹死,不知其數。從此,聚福橋改名軋殺橋。

趙州橋的傳說
古時候的趙州,就是現在河北的趙縣。趙州有兩座石橋,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橋,看去象長虹架龍,在河上,壯麗雄偉。民間傳說,這座大石橋是魯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橋,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條小白活靈活現,傳說這座小石橋是魯班的妹妹魯姜修的。這兩座橋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還有這樣的唱詞:「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桿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這里就唱到了魯班修趙州橋的傳說。
相傳,魯班和他的妹妹周遊天下,走到趙州,一條白茫茫的洨河攔住了去路。河邊上推車的,擔擔的,賣蔥的,賣蒜的,騎馬趕考的,拉驢趕會的,鬧鬧攘攘,爭著過河進城。河裡只有兩只小船擺來擺去,半天也過不了幾個人。魯班看了,就問:「你們怎麼不在河上修座橋呢?」人們都說:「敢修呀,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這樣的能工巧匠!」魯班聽了心裡一動,和妹這河又寬、水又深、浪又急,誰妹魯姜商量好,要為來往的行人修兩座橋。
魯班對妹妹說:「咱先修大石橋後修小石橋吧!」
魯姜說:「行!」
魯班說;「修橋是苦差事,你可別怕吃苦啊!」
魯姜說:「不怕!」
魯班說:「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煩了。」 這一句話把魯姜惹得不高興了。她不服氣地說:「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個兒,咱倆分開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賽一賽,看誰修得快,修得好。」
魯班說:「好,賽吧!啥時動工,啥時修完?」
魯姜說:「天黑出星星動工,雞叫天明收工。」一言為定,兄妹分頭准備。
魯班不慌不忙溜溜達達往西向山裡走去了。魯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動手。她一邊修一邊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沒過,就把小石橋修好了。隨後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麼樣子了。來到城南一看,河上連個橋影兒也沒有。魯班也不在河邊。她心想哥哥這回輸定了。可扭頭一看,西邊太行山上,一個人趕著一群綿羊,蹦蹦竄竄地往山下來了。等走近了一看,原來趕羊的是她哥。哪是趕的羊群呀,分明趕來的是一塊塊象雪花一樣白、象玉石一樣光潤的石頭,這些石頭來到河邊,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加工好的各種石料。有正方形的橋基石,長方形的橋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還有漂亮的欄板。美麗的望柱,凡橋上用的,應有盡有。魯姜一看心裡一驚,這么好的石頭造起橋來該有多結實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個不行,需要趕緊想法補救。重修來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蓋過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動起手來,在欄桿上刻了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織女、丹鳳朝陽。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樣。刻得鳥兒展翅能飛,刻得花兒香味撲鼻。她自己瞅著這精美的雕刻滿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魯班。乍一看呀,不驚叫了一聲。天上的長虹,怎麼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細一瞅,原來哥哥把橋造好了,只差安好橋頭上最後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賭贏了,就跟哥哥開了個玩笑。她閃身蹲在柳棵子後面,捏住嗓子伸著脖,「咕咕哏——」趕忙把最後一根學了一聲雞叫。這她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裡的雞也都叫了起來。魯班聽見雞叫,望柱往橋上一安,橋也算修成了。
兩座橋,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魯班的大石橋,氣勢雄偉,堅固耐用;魯姜修的小石橋,精巧玲瑰,秀麗喜人。趙州一夜修起了兩座橋,第二天就轟動了附近的州衙府縣。人人看了,人人贊美。能工巧匠來這里學手藝,巧手姑娘來這里描花樣。每天來參觀的人,象流水一樣。這件奇事很快就傳到了蓬菜仙島仙人張果老的耳朵里。這張果老不信,他想魯班哪有這么大的本領!使邀了柴王爺一塊要去看個究竟。張果老騎著一頭小黑毛驢,柴王爺推著一個獨輪小推車,兩人來到趙州大石橋,恰巧遇見魯班正在橋頭上站著,望著過往的行人笑哩!張果老問魯班:的獨輪小推「這橋是你修的嗎?」魯班說:「是呀,有什麼不好嗎?」張果老指了指小黑驢和柴王爺車說:你們這小驢「我們過橋,它經得住嗎?」魯班膘了他倆一眼,說:「大騾於大馬,金車銀輦都過得去,破車還過不去嗎?的褡褳里,」張果老一聽,覺得他口氣太大了,便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五嶽名山,裝在了車上。兩人微微一笑,推車趕驢上橋。剛一上橋,眼瞅著大橋一忽悠。魯班急忙跳到橋下,舉起右手托住了橋身,保住了大橋。
兩人過去了,張果老回頭瞅了瞅大橋對柴王爺說:柴王爺連連「不怪人稱贊,魯班修的這橋真是天下無雙。班瞅著他倆的背影,心裡」點頭稱是,並對著才回到橋頭上來的魯班,伸出了大拇指,魯說:人不簡單「這倆啦!」
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到趙州石橋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橋下面原來還留有魯班爺托橋的一隻大手印,現在看不清了。
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趙州橋是李春修的,這只是個傳說而已啦。

風雨橋的傳說
進入侗鄉,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很別致的風雨橋。說起風雨橋,可有一段神話傳說。
古時候,還沒有開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個小山寨,只有十幾戶人家。有個小山寨里有個後生,名叫布卡,娶了個妻子,名叫培冠。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幾乎形影不離。兩人幹活回來,一個挑柴,一個擔草,一個扛鋤,一個牽牛,總是前後相隨。這培冠長得十分美麗,夫妻兩人過橋時,河裡的魚兒也羨慕地躍出水面來看他們。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漲。布卡夫婦急著去西山幹活,也顧不了許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橋走去。正當他們走到橋中心,忽然刮來一陣大風,颳得布卡睜不開眼睛,培冠「哎呀」一聲跌落河中。布卡睜眼一看,妻子不見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頭跳進水裡,潛到河裡。可是,來回找了幾圈都沒有找到。鄉親們知道了,也紛紛趕來幫助他尋找,找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到培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河灣深處有一個螃蟹精,把培冠卷進河底的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變成一個漂亮的後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還打了他一巴掌。他馬上露出兇相威脅培冠。培冠大哭大罵,哭罵的聲音從河底傳到上游的一條花龍耳朵里。
這時風雨交加,浪濤滾滾,只見浪頭里一條花龍,昂首東張西望。龍頭向左望,浪頭就向左打,左邊山崩,龍頭向右看,浪頭往右沖,右邊岸裂。小木橋早已被浪濤捲走了。眾人膽戰心驚。可是龍頭來到布卡的沙灘邊,龍頭連點幾下浪濤就平靜了。隨後,花龍在水面上打了一個圈,向河底沖去。頓時,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響聲不斷傳來,大漩渦一個接一個飛轉不停。接著,從水裡冒出一股黑煙,升到半空變成一團烏雲,那花龍緊追沖向半空,翻騰著身子,把黑雲壓下來,終於壓得它現出原形。原來是那隻鼓樓頂那麼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張張逃跑,爬到懸崖三丈高。花龍下到水裡翻跟頭,龍尾一擺,又把螃蟹橫掃下水來。這樣幾個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盡,搖搖擺擺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擋住花龍。可是花龍一躍而起,張口噴水,噴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花龍緊緊追到水底後,浪濤翻滾著便順河而下,這時再也看不見黑螃蟹露面了。後來,在離河灣不遠,露出一塊螃蟹形的黑石頭,就是花龍把螃蟹精鎮住的地方。這塊石頭,後人稱它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靜之後,聽見對面河灘上有個女人的聲音在叫喚。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幾個人馬上游水過去。上岸以後,培冠對布卡說:「多虧花龍搭救啊!」大家這才知道是花龍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龍。這時,花龍往上游飛回去了,還不時向人們頻頻點頭。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侗鄉。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橋改建成空中長廊似的大木橋,還在大橋的四條中柱刻上花龍的圖案,祝願花龍常在。空中長廊式的大木橋建成以後,舉行了隆重的慶賀典禮,非常熱鬧。這時,天空中彩雲飄來,形如長龍,霞光萬道,眾人細看時,正是花龍回來看望大家。因此後人稱這種橋為回龍橋。有的地方也叫花橋,又因橋上能避風躲雨,所以又叫風雨橋。

酒仙橋的傳說
打開北京地圖,在東北角上你可以找到一個叫酒仙橋的地方。酒仙橋原來是一個很小很偏僻的鄉村,但如今已是高樓林立,道路寬敞。這地方為什麽叫「酒仙橋」呢?
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人們在這里開了一條河。有了河就得有橋,不知什麽時候,橋也建好了,可是沒人敢從橋上走過去。大家都在猶豫的時候,一位花白鬍子老人推著掛著四簍酒的獨輪車,直奔大橋而來。人們紛紛議論:「這老人的力氣可不小啊!四簍酒少說也得有二百多斤哪!」說話間,小車已到了橋中心,人群中不知誰撈!」喊了一聲:「好力氣!」話音沒落,小車向右一歪,右邊的兩簍酒「咚,咚」掉進了河裡。「糟糕!趕快大家正想過去幫忙,可那老人就像沒發生什麼事一樣,飛快地推著車走了,轉眼不見了蹤影。有個細心人說:「一邊一百多斤重的小車,空了一邊還能那樣平穩地推著走,真是個神人!」這時,一股酒香從河中飄出來,「好酒!」「好香!」,有人提議:「咱們這座橋就叫『酒仙橋』好不好?」「好!」「好!」於是,「酒仙橋」的名字就被叫開了。
有了酒仙橋,附近的百姓可高興啦,想喝酒就舀點河水,嘿!真是酒味,就是淡點,也能解饞了。
一天,來了一位黑鬍子的老人,挑來一簍酒,在河邊搭起棚子,賣起酒來。這以後,河裡的酒味一天比一天淡,而黑鬍子老人的生意卻越作越紅火。人們開始懷疑這老頭了:他總是天一亮就賣酒,到天黑才收攤。一簍酒怎麽賣這麽長時間呢?
這天,大家推選一個小夥子吃過晚飯就潛伏在小棚子附近的高梁地里,觀察老頭地動靜。到了半夜,老頭手提酒簍、勺子走到河邊,四處張望一下,就一勺一勺地舀了多半簍河水,又回到了棚子。小夥子摸清了底細,便悄悄溜回家,打算明天告訴鄉親們,找老頭算帳。
第二天,天一亮,小夥子帶著鄉親們來到小棚子,一看,除了黑鬍子老頭,又多了兩個人,一個就是把酒簍掉進河中的那個花白鬍子的老人,還有一個長著二尺多長雪白鬍子的老人,他們正拆棚子、收拾東西。大家都愣了。小夥子問那位花白鬍子老人:「你不是神仙嗎?怎麼會在這兒?」老人笑笑,沒說話。那個長著雪白鬍子的老人哈哈大笑起來,指著花白鬍子老人說:「這個往水裡兌酒的,是我兒子。」又一指黑鬍子老頭,「這個往酒里兌水的,是我孫子。哪有什麼神仙!」說完帶著兒子、孫子走了。從此,酒仙橋的河水,再也沒有酒味了。從此,酒仙橋一帶賣酒的,誰也不敢往酒里兌水,更不敢往水裡兌酒了,據說是怕當雪白鬍子老人的兒子、孫子。

小腳橋
傳說傳說孟姜女從華亭縣(今上海松江縣)出發,萬里尋夫,日夜兼程。有一日,走至盛澤鎮東面十里外的小神州。剛踏上無名小石橋,隨行奴僕心生邪念,淫笑著說:「小姐,萬相公築長城已逾三年,音訊全無,生死難卜。此去行程萬里,你那三寸金蓮怎熬得這千辛萬苦,不如我們結為夫妻圖個快活。」孟姜女聽後又氣又羞,心生一計,強裝笑臉,柔聲道:「無媒不成親,你看如何是好?」奴僕以為孟姜女已應允,大喜過望,說:「小姐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孟姜女手指橋下盛開的荷花說:「水中荷花鮮艷嬌美,你支采上兩朵,我們就花為媒吧。」奴僕不通水性,求告免了吧。孟姜女不答應,解下裹腳布。一頭結在奴僕腰裡,一頭捏在自家手裡,說:「你放心下水吧,我給你拉著。」奴僕順裹腳布盪下去,離橋越來越遠。這時,孟姜女怒從胸中起,跺腳罵道 :「惡奴,你自尋絕路,怨不得弱女!」說畢布帶松脫手,奴僕掙扎著慢慢沉入水底,一命嗚呼。孟姜女在橋西面跺腳的地方留下小腳印一個,前尖後圓,長約三寸。從此,小石橋以「小腳橋」為名流傳至今。

白渡橋的傳說
白渡橋這個地方,以前可沒有橋。擺渡要給錢,不能白渡的。唐朝時,大詩人白居易來到此處,見河寬船小,來往人多,不造座橋很不方便。他便到村中找當地莊主商量,因為他衣冠楚楚,相貌堂堂,老百姓一見都彎身打躬,口稱「白老爺」。莊主一打聽,知道來者是大詩人白居易,又是個京官,哪敢怠慢,便把他迎進家裡,問他來意。白居易將造橋想法提出來,莊主一聽,就連聲叫起苦來,說他為了造橋,已經辛辛苦苦募捐了一些錢,但只夠造橋墩子用,無錢頂橋梁。白居易聽罷,當下修書一封,叫莊主找他的好友,和州刺史劉禹錫,要他資助一些錢造橋,後來,橋造好了,人們為了不忘白居易這番情意,將此橋取名為「白渡橋」。

蒲塘橋
出溧水城南行25華里,有一條蒲塘河,河上列著兩座橋。北邊的新橋連接著寧高公路干線,橋上車流日夜賓士不息,與橋下永遠悠悠然的河水,立交成一幅時代感鮮明的獨特畫面。
與新橋平行而立的,是一座連拱石橋,橋身的石縫間長著青草,橋墩的石面上爬滿了青苔,還有那連拱的九孔,與水中的倒影組成了九個初升的圓月,如詩如畫。而高高拱起的橋身,如同拱起的脊樑,讓人感到它似乎負載著厚重的歷史,它就是著名的蒲塘橋。
關於蒲塘橋的修建,有眾多美麗傳說。說是在明弘治年間,當地有個書生名叫趙琪,其寡母在六十大壽時,希望兒子能在門前的蒲塘河上造一座堅固的石橋,以造福桑梓,利涉萬民。兒子非常孝順,一口就答應了。於是,趙琪籌錢置物,准備造橋。誰知工程尚未開工,趙琪卻因積勞成疾不幸身亡,這時造橋的重任便落到了趙家兩代寡婦的肩上。她們請來能工巧匠,花了近五年的時間,先後造了兩座五拱和七拱石橋,但都被洪水沖垮了。
工匠們沒了主意,但趙家婆媳二人決心繼續造橋。其精神感動了兩位世外高人,他們指點工匠說:石臼湖裡有九條蛟龍,每逢洪水大作時,它們都要游向上游嬉戲,橋只要造成九孔,那麼九龍戲水,各有其道,橋就不會被沖垮。工匠照此施工,一切都很順利。
在橋邊住的一個村民,又說另一個傳說:在橋的四孔才進行完畢,趙家就錢盡糧絕,於是神仙讓一隻母豬化身下凡,帶著四隻小豬崽,一同變成橋墩,蒲塘橋便一夜成型。
事實上,古蒲塘橋全長91.3米,凈寬5.7米,用地產石料砌成。橋有8個帶分水尖的橋墩,9個橋孔,中心孔最大,兩側各孔逐漸收小,橋身十分美觀。趙琪是於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開始,花了5年時間造成了蒲塘橋。為此耗盡家裡所有資產3000多兩銀子,而且主持了整個造橋工程。
古蒲塘橋修成距今已有480餘年,抗日戰爭初期,部隊撤退時,用炸葯破壞該橋,卻只在橋面上留下一個大凹坑。近年來,交通量急劇增加,特別是重型車輛經常行駛,超過了古蒲塘橋的承載能力,致使橋的側牆局部脫落;拱圈橫拉條石多處斷裂;部分拱圈及橋墩向外側傾斜,傾斜30厘米左右;橋面漏水嚴重,威脅該橋的安全。後來,政府對橋面進行了修補及防護,又在西側另建新橋,結束了它作為公路橋的使命。
現在,古蒲塘橋已經成為歷史遺跡,專門供人觀瞻。

愛女橋
在蜿蜒曲折的順陽河上,至今還留著一座石拱橋的裂痕,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愛女橋遺址。
據說明朝嘉靖年間,富平縣出了個大官叫孫丕揚。孫丕揚雖在京城任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等要職,但她始終不忘根本,對家鄉十分關心。孫丕揚有個如花似玉,愛如掌上明珠的女兒。孫家在順陽河北流曲鎮,女兒卻嫁在河南岸。孫丕揚每次到河南看女兒,沿途總要和老百姓促膝談心,鼓勵老百姓努力耕織,不誤農時。孫丕揚雖為朝廷大官,但和一位長者一樣慈祥溫和,老百姓都很喜歡他,有什麼心裡話也都願意對他說。孫丕揚從中了解到老百姓的疾苦,幫助皇上制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在孫丕揚在關懷下,順陽河兩岸的老百姓勤奮耕耘,努力桑麻,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不料富平縣令卻是個不顧百姓死活,一心只想著向上爬的壞傢伙。一天,縣令飯飽到順陽河游轉。看到這兒的老百姓家家雞鴨有餘,糧食滿倉,日子過得挺自在的,白眼珠子一轉,心裡一陣高興;陞官的機會又來了。便急急忙忙回衙,妙筆生花,向朝廷呈報自己的政績。匯報者有心,聽者也有意。奢侈淫逸,揮金如土的明王朝統治者,一向寅吃卯糧財政拮據,正為此發愁。看了富平縣令的奏摺,龍顏大悅,立刻下令增加順陽河一帶的稅賦。剛過了幾天好日子的老百姓,聞訊無不叫苦連天,咒罵貪官。眼看著老百姓的好日子又要被毀了,孫丕揚寢食不安,十分焦急。但天子口裡無戲言,聖旨已下,誰敢違抗。孫丕揚也一時沒了主意。孫丕揚反復思忖:民乃載國之水,絕不可傷。於是他下定決心,幫助老百姓躲過這場災難。但想來想去,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豁出去這頂烏紗帽,向皇上奏明情況,說順陽河一帶是旱地,不能再增加賦稅。皇上看第臣情真詞切,聲淚俱下,只好准奏。富平縣令一看孫丕揚戳了他的美夢,心中十分害怕。又慌忙上奏皇上,說孫丕揚以水充旱,欺君妄上。雙方各持已見,誰是誰非,皇上一時難以決斷。富平縣令自以為反映的是實情,必會取勝,請求皇上派人一看,便知分曉。皇上准奏,親派重臣巡查匯報。孫丕揚聞奏,知道大事不好,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心想,這傢伙真狠毒。事情一但敗露,自己丟官治罪事小,連累老百姓遭殃事大。孫丕揚急得心如貓抓,在順陽河岸日夜徘徊。富平縣令自以為穩操勝券,洋洋得意,在縣衙連日飲酒作樂,靜候佳音。面對滾滾西去的順陽河,孫丕揚一邊捋著胡須,一邊自言自語地說:「這順陽河如果能暫停一時三刻,該多好啊。」不料話剛落點,順陽河水果然小了許多。孫丕揚一看覺得又奇怪又高興,心想:肯定有神保佑。於是,孫丕揚一連向順陽河拜了三拜,說:「恭請河神停流三刻,救過百姓,再淌如何?」三拜完畢,滔滔的順陽河水當即斷流乾涸。
欽差大臣巡查完畢,說孫丕揚上奏是實。正在為孫丕揚幸災樂禍的富平縣令,突然聞報欽差大人到,慌忙出門迎接,說:「大人一路辛苦,請到縣衙歇息。待下官為大人安排酒宴,接風洗塵。」只見欽差大人陰沉著臉,理也不理,只冷冷地說了一句:「縣令大人也辛苦嘛,不用了。」言畢拂袖而去。富平縣令有口難辯,因慌報下情,險些掉了腦袋,多虧孫丕揚出面保奏,才得倖免。你一定會問,順陽河為什麼會突然斷流?原來是順陽河龍君,看到孫丕揚一心為百姓,心感其誠,暗中相助。
孫丕揚從河北到河南看女兒,擺渡常常要等好長時間,很不方便。為感激孫丕揚的恩德,這一帶老百姓便集資,用墨玉石為孫丕揚和女兒修了一座石橋。大家給它取名叫「愛女橋」。

Ⅵ 蘇州朋友了解蘇州

蘇州(漢語拼音:Sūzhōu,方言:蘇州話),中國城市,古稱吳,現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江蘇省省轄市,行政級別為地級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顧辟疆所建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因此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地理位置
她坐落於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濱,長江南岸的入海口處,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和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超過六百萬,城區常住人口超過二百萬。她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也是4個全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也是全省最南的城市。東鄰上海,瀕臨東海;西抱太湖,背靠無錫,隔湖遙望常州;南臨浙江,與嘉興接壤,所轄太湖水面緊鄰湖州;北枕長江,與南通、泰州隔江相望。市中心西距南京市219千米,東距上海市區80千米。是江蘇省的門戶,上海的咽喉,蘇中和蘇北通往浙江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歷史文化

天堂蘇州,東方水城——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蘇州是中國著名古都,曾為春秋之吳國、戰國之越國、三國之孫吳、元末之張吳等多個政權的首都,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經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考證為中國第一古城。她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和集大成者,亦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傳統文化發達、歷史底蘊深厚、風景秀美如畫的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蘇州園林和其他大量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跡。蘇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逾4200年,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典型的園林城市。一般認為,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已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蘇州也是中國最精緻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

自然環境
蘇州地區河網密布,市區是江南水網的中心和全國河流最密集的地區,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因其從古至今繁榮發達、長盛不衰的文化和經濟,被譽為「人間天堂」,素有「絲綢之都(絲綢之府)」、「園林之城」的美譽。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東方水都(東方水城)」之稱。現今的蘇州已經成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山、水、城、林、園、鎮為一體,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古韻今風、和諧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2004年曾經成功舉辦世界遺產大會。2006年又舉辦了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

文化遺產

蘇州建城於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都城,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蘇州城建城早,規模大,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
蘇州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佔有拙政園、留園兩席;「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鍾聲。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盪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和留園更躋身「中國四大名園」之列,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蘇州被稱為人間天堂,富庶是其基礎、文化是其表徵、和諧是其本質。縱觀中國城市史,歷朝歷代都有富庶的城市,也不乏文化昌盛之地,

蘇州經濟
2006年蘇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4,820.26億元人民幣,總量居中國大陸第5位(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華東地區第二位(僅次於上海)、中國地級市第一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78,236元(超過10,000美元),列中國大陸第二位(僅次於深圳)、華東地區第一位(超越上海)。

城市媒體
蘇州廣播電視總台
蘇州日報
姑蘇晚報
名城早報

行政區劃

金閶區(面積 37平方千米,人口 22萬人。郵政編碼215008)
(駐石路街道) 石路街道 | 留園街道 | 虎丘街道 | 白洋灣街道

平江區(面積 22平方千米,人口 24萬人。郵政編碼215005)
(駐觀前街道) 觀前街道 | 平江路街道 | 蘇錦街道 | 婁門街道 | 城北街道 | 桃花塢街道

滄浪區(面積 25平方千米,人口 33萬人。郵政編碼215006)
(駐雙塔街道) 雙塔街道 | 南門街道 | 胥江街道 | 吳門橋街道 | 葑門街道 | 友新街道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 (面積 258平方千米,人口 55萬人。郵政編碼215004)
(駐獅山街道) 獅山街道 | 橫塘街道 | 楓橋街道 | 滸墅關鎮 | 通安鎮 | 東渚鎮

蘇州工業園區(駐婁葑鎮) 婁葑鎮 | 唯亭鎮 | 勝浦鎮 | 跨塘鎮
吳中區(面積 672平方千米,人口 56萬人。郵政編碼215128)
(駐長橋街道) 長橋街道 | 越溪街道 | 郭巷街道 | 橫涇街道 | 香山街道 | 蘇苑街道 | 龍西街道¦ 藏書街道| 角直鎮 | 木瀆鎮 | 胥口鎮 | 臨湖鎮 | 東山鎮 | 光福鎮 | 西山鎮

相城區(駐元和街道) (面積 416平方千米,人口 34萬人。郵政編碼215131)
元和街道 | 太平街道 | 望亭鎮 | 黃埭鎮 | 黃橋街道 | 渭塘鎮 | 北橋街道 | 陽澄湖鎮 | 相城經濟開發區

常熟市(駐虞山鎮)(面積1263平方千米,人口105萬人。郵政編碼215500)
虞山鎮 | 梅李鎮 | 海虞鎮 | 新港鎮 | 古里鎮 | 沙家浜鎮 | 支塘鎮 | 董浜鎮 | 尚湖鎮 | 辛庄鎮

崑山市(駐玉山鎮)(面積 927平方千米,人口 65萬人。郵政編碼215300)
玉山鎮 | 巴城鎮 | 周市鎮 | 陸家鎮 | 花橋鎮 | 澱山湖鎮 | 張浦鎮 | 周庄鎮 | 千燈鎮 | 錦溪鎮

張家港市(駐楊舍鎮)(面積 813平方千米,人口89萬人。郵政編碼215600)
楊舍鎮 | 塘橋鎮 | 金港鎮 | 錦豐鎮 | 樂余鎮 | 鳳凰鎮 | 南豐鎮 | 大新鎮

吳江市(駐松陵鎮)(面積1192平方千米,人口 79萬人。郵政編碼215200)
松陵鎮 | 盛澤鎮 | 同里鎮 | 汾湖鎮 | 平望鎮 | 橫扇鎮 | 七都鎮 | 震澤鎮 | 桃源鎮

太倉市(駐城廂鎮)(面積 642平方千米,人口 47萬人。郵政編碼215400)
城廂鎮 | 沙溪鎮 | 瀏河鎮 | 浮橋鎮 | 璜涇鎮 | 雙鳳

蘇州美食
中國有「蘇、魯、粵、川」四大菜系,口味各不相同,人稱「東酸、西辣、南甜、北咸」,蘇菜屬於「南甜」風味。蘇菜的特點是選料嚴謹,做工精細,因材施藝,四季有別,在烹飪上擅長燉、燜、蒸、燒、炒,並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口味清淡趨甜,配色和諧。
著名的蘇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魚、清湯魚翅、響油鱔糊、西瓜雞、母油整雞、太湖蒓菜湯、翡翠蝦斗、荷花集錦燉等。
蘇州小吃亦聞名天下,蜜汁豆腐乾,松子糖,玫瑰瓜子,蝦子醬油,棗泥麻餅,豬油年糕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嘗。
「得月樓」和「松鶴樓」是老字型大小的蘇式餐館;「老蘇州茶酒樓」以傳統蘇幫菜而聞名;「朱鴻興面館」和「綠揚餛飩」等物美價廉,比較適合大眾消費。
蘇州的主要美食街有:太監弄、十全街、學士街、嘉餘坊、鳳凰街、干將路和石路金門商市美食街等。

蘇州的橋

護城河上的橋
吊橋
南新橋 金門
景德橋
干將橋
紅旗橋
新市橋
人民橋
南園橋
覓渡橋
竹輝橋
東吳橋
相門橋
平門橋

京杭大運河上的橋
楓橋
何山橋
獅山橋
索山橋

Ⅶ 蘇州旅遊景點有哪些

蘇州旅遊景點大全:金雞湖、同里古鎮、虎丘山風景百名勝區等。

1、金雞湖

金雞湖屬太湖支流,有進、出水口10餘條,北納婁江之水,西受相門塘、葑門塘來水,出水主要通過斜塘河瀉入吳淞江,故屬吳淞江水系。金雞湖境內有音樂噴泉、水上摩天輪、李公堤、桃花島、金雞湖大橋瀑布等景點。

金雞湖中心度位置處於北緯31°18′,東經120°42′,位於蘇州老城區東北部、蘇州工業問園區地域中心部位,南面與獨墅湖隔李公堤相望,沿湖岸線大部分在婁葑(斜塘)境域,湖東北部分岸線在唯亭(跨塘)境域,水域面積7.4平方公里。

熱點內容
最貴的金豆盆景 發布:2025-09-12 09:44:01 瀏覽:10
蓮花語句 發布:2025-09-12 09:39:41 瀏覽:308
國畫花卉工筆圖片大全 發布:2025-09-12 09:38:08 瀏覽:664
小婦人情人節 發布:2025-09-12 09:30:45 瀏覽:778
帶子的花語 發布:2025-09-12 09:23:34 瀏覽:280
茶花基肥 發布:2025-09-12 09:15:26 瀏覽:393
七夕賞曲 發布:2025-09-12 09:14:39 瀏覽:299
胭脂櫻花 發布:2025-09-12 09:14:30 瀏覽:889
怎樣洗西蘭花才幹凈 發布:2025-09-12 09:08:26 瀏覽:873
家養盆景哪些合適 發布:2025-09-12 08:56:43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