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丁香酚
1. 關於化妝品中的丙二醇
丙二醇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多元醇,在室溫下是一種透明、無色、完全溶解於水多元醇類,具有黏性及吸濕性的直鏈脂肪醇液體。丙二醇常態下為無色粘稠液體,近乎無味,細聞微甜。
丙二醇可用作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原料,在化妝護膚品中用作潤濕劑。
化妝品中常見且常引起爭議性的成分-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又可稱為丙烯乙二醇。常使用於化妝水、洗面奶、精華液、卸妝品、沐浴乳、洗手乳、洗發精、潤發乳、保濕乳、面膜、葯膏等,制劑中都含有這種成分。
但在化學品的物質安全數據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上,丙二醇對皮膚及黏膜的刺激性,過度使用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落發、知覺異常、腎臟損害及肝臟異常。
1、丙二醇在化妝護膚品中的具體作用:
具吸濕性的丙二醇,像平常使用的葯膏、面膜、化妝水、洗面乳、精華液、卸妝品、保濕乳液及植物萃取液等都可以見到這種成分。
丙二醇一般是卸妝乳中常見之親水保濕成份。
真正功效為協助溶解污垢、避免卸妝過程中皮膚太快乾燥;也常被用於化妝水及精華液中,除了保濕能力外,可幫助活性成份滲透,此外也有助防腐能力,但對皮膚、眼睛均具有一定刺激性;屬小分子保濕成分,可將水分留在角質層,但吸水比例不高。
2、丙二醇對皮膚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據供應丙二醇的倍特化工了解:一般化妝品中添加丙二醇濃度約在5%以下,一般不會對皮膚造成什麼影響,不過需要注意事,如果長期且過量使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是敏感皮膚。
丙二醇對皮膚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有以下幾種:
(1)刺激性:有些人使用時會有主觀上的灼熱感、刺痛感、癢感。
(2)去脂性:丙二醇具有脂溶性溶劑的特性,滲透性很強,溶解力大,過量使用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危害,長期使用高濃度丙二醇,對表皮、皮脂結構會有影響。
(3)刺激性皮膚炎:丙二醇對皮膚及粘膜都具有刺激性,濃度越高、越密封的狀況下使用,刺激性越大,會引起皮膚發紅、起紅疹、脫皮刺癢及皮膚粗糙的情形。
(1)聚丁香酚擴展閱讀:
化妝品中的其他常見存在爭議的物質:
1、香精和香料
這是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導致化妝品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最主要原因。香料可以是天然或化學合成的。在歐盟,有26種香料過敏原,當它們在駐留產品中(例如面霜和香水)的濃度超過0.001%,在沖洗類產品中(洗發水和沐浴露)的濃度超過0.01%時,必須在產品標簽上註明。
這些成分中最容易致敏的有香葉醇(geraniol),肉桂醛( cinnamic aldehyde),羥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肉桂醇(cinnamic alcohol)。
丁香酚(eugenol ),異丁香酚(isoeugenol),戊基肉桂醛(amyl cinnamic aldehyde),芳樟醇(linalool )和橡苔(oakmoss )。
不過,大約有3000種物質用於香料化合物中,它們中的許多種並不為人所知,而其他的可能被禁止使用。因此,容易過敏的人建議使用低敏或無香精化妝品。
2、防腐劑
這些活性成分會殺死那些污染化妝品的微生物;它們還會與皮膚發生反應,促進接觸性皮炎的形成。防腐劑的類型及其引起的皮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幾年前,甲醛和parabens 為導致過敏的最主要的防腐劑。不過,如今的化妝品配方中的新型防腐劑還會導致另外一種光敏感問題。
當前最容易導致過敏的防腐劑是基二溴戊二腈 (methyldibromo glutaronitrile,自2008年起歐洲禁止在駐留產品中使用)。
甲醛(formaldehyde )及會釋放甲醛的成分:
聚季銨鹽-15(quaternium-15)、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 (diazolidinyl urea)和咪唑烷基脲(imidazolidinyl urea),異噻唑啉酮類(the isothiazolinones)和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 iodopropynyl butylcarbamate)。
和所有的這些聲名狼藉的防腐劑相比,parabens導致的過敏率則相對較低一些。
今天的化妝品生產商都試圖改進產品,將防腐劑的用量降到最低點,使用特別設計防止化妝品受污染的容器和選擇較安全的防腐劑——請記住,世上並沒用一種完全安全的防腐劑。
3、染料
大多數的著色劑,包括染發劑中的都是強效的敏化劑。對苯二胺(PPD,Paraphenylenediamine )是最有名的,使用最廣泛的著色劑,因此也是消費者最容易過敏的著色劑。
在不同的著色劑中,還存在著許多交叉過敏反應。
法律嚴格限制這些成分的濃度,強制要求在這些產品的額標簽上標上警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丙二醇
2. 丁香泡水喝功效有哪些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
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2)聚丁香酚擴展閱讀
除了真正葯用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樹的花蕾外,在民間還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葯物,他們品種不同,科屬有別,功能亦異,需加以甄別。
「桂丁香」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實,能溫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內服可催吐;
「水丁香」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白丁香」及麻雀的糞便,能化積消翳;
「荷花丁香」屬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功在鎮咳利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葯丁香溫胃補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小驗方:丁香粉快速止牙疼
3. 丁香的 功效是什麼針對什麼人群
它能降低血壓,而且呢還能敗火,是非常有用的一個葯物。
4. 求大神幫忙解答丁香酚的紅外特徵吸收峰是多少振動類型是什麼拜託了,畢業設計光譜不會分析啊,拜託
官能團主要是酚羥基,苯環,醚鍵的出峰,基本上大學畢業設計的話你只要能在紅外光譜上找到這些特徵峰的出風位置就行了,羥基的出峰位置在3400左右,有機的話你知道的,出風位置由於各種效應影響很大的,要是說有締結的話會有一個比較寬的特徵峰,醚鍵的話影響比較小,另外就是1450-1600的苯環峰,震動類型一般只考慮伸縮震動,彎曲震動一般在指紋區,不好弄,也沒必要看,有興趣的話看這個看圖要知紅外儀,弄清物態液固氣。
樣品來源制樣法,物化性能多聯系。
識圖先學飽和烴,三千以下看峰形。
2960、2870是甲基,2930、2850亞甲峰。
1470碳氫彎,1380甲基顯。
二個甲基同一碳,1380分二半。
面內搖擺720,長鏈亞甲亦可辨。
烯氫伸展過三千,排除倍頻和鹵烷。
末端烯烴此峰強,只有一氫不明顯。
化合物,又鍵偏,~1650會出現。
烯氫面外易變形,1000以下有強峰。
910端基氫,再有一氫990。
順式二氫690,反式移至970;
單氫出峰820,干擾順式難確定。
炔氫伸展三千三,峰強很大峰形尖。
三鍵伸展二千二,炔氫搖擺六百八。
芳烴呼吸很特徵,1600~1430。
1650~2000,取代方式區分明。
900~650,面外彎曲定芳氫。
五氫吸收有兩峰,700和750;
四氫只有750,二氫相鄰830;
間二取代出三峰,700、780,880處孤立氫
醇酚羥基易締合,三千三處有強峰。
C-O伸展吸收大,伯仲叔醇位不同。
1050伯醇顯,1100乃是仲,
1150叔醇在,1230才是酚。
1110醚鏈伸,注意排除酯酸醇。
若與π鍵緊相連,二個吸收要看準,
1050對稱峰,1250反對稱。
苯環若有甲氧基,碳氫伸展2820。
次甲基二氧連苯環,930處有強峰,
環氧乙烷有三峰,1260環振動,
九百上下反對稱,八百左右最特徵。
縮醛酮,特殊醚,1110非縮酮。
酸酐也有C-O鍵,開鏈環酐有區別,
開鏈強寬一千一,環酐移至1250。
羰基伸展一千七,2720定醛基。
吸電效應波數高,共軛則向低頻移。
張力促使振動快,環外雙鍵可類比。
二千五到三千三,羧酸氫鍵峰形寬,
920,鈍峰顯,羧基可定二聚酸、
酸酐千八來偶合,雙峰60嚴相隔,
鏈狀酸酐高頻強,環狀酸酐高頻弱。
羧酸鹽,偶合生,羰基伸縮出雙峰,
1600反對稱,1400對稱峰。
1740酯羰基,何酸可看碳氧展。
1180甲酸酯,1190是丙酸,
1220乙酸酯,1250芳香酸。
1600兔耳峰,常為鄰苯二甲酸。
氮氫伸展三千四,每氫一峰很分明。
羰基伸展醯胺I,1660有強峰;
N-H變形醯胺II,1600分伯仲。
伯胺頻高易重疊,仲醯固態1550;
碳氮伸展醯胺III,1400強峰顯。
胺尖常有干擾見,N-H伸展三千三,
叔胺無峰仲胺單,伯胺雙峰小而尖。
1600碳氫彎,芳香仲胺千五偏。
八百左右面內搖,確定最好變成鹽。
伸展彎曲互靠近,伯胺鹽三千強峰寬,
仲胺鹽、叔胺鹽,2700上下可分辨,
亞胺鹽,更可憐,2000左右才可見。
硝基伸縮吸收大,相連基團可弄清。
1350、1500,分為對稱反對稱。
氨基酸,成內鹽,3100~2100峰形寬。
1600、1400酸根展,1630、1510碳氫彎。
鹽酸鹽,羧基顯,鈉鹽蛋白三千三。
礦物組成雜而亂,振動光譜遠紅端。
鈍鹽類,較簡單,吸收峰,少而寬。
注意羥基水和銨,先記幾種普通鹽。
1100是硫酸根,1380硝酸鹽,
1450碳酸根,一千左右看磷酸。
硅酸鹽,一峰寬,1000真壯觀。
勤學苦練多實踐,紅外識譜不算難。
5. 丁香有哪些特徵
(陳偉平)
丁香(Eugenia aromatica Baill.)別名丁子香、雞舌香。為桃金娘科常綠喬木。原產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坦尚尼亞、印度、斯里蘭卡等國,20世紀50年代引入廣東南部試種,現廣東省湛江、海南省、雲南省景洪、勐臘有少量栽培。海南省萬寧、屯昌、那大、澄邁為主要試種區。葉、花、果實及莖枝均可蒸取丁香油,作為芳香、鎮痙及驅風劑。其成分含丁香油,油中主要為丁香油酚、乙醯丁香油酚等。此外,並含丁香素、鄰苯三酚鞣酸。我國引種的丁香含油量14—21%,其中丁香酚含量達84—95%,丁香葉油的化學成分與丁香油近似,丁香葉含油6.6%,其中丁香酚含量78—82%。以花蕾(公丁香)入葯。味辛,性溫。有緩胃降逆、止痛的功能。治呃逆、嘔噦、吐瀉、胃痛、腹痛等症。
一、形態特徵
樹高10m以上,樹干叉狀分枝,樹冠圓錐形,樹皮平滑,黃褐色。葉對生,卵狀長橢圓形,長7—12cm,寬3—5cm,先端尖,全緣,側脈平行,革質,密布油腺。花芳香,聚傘圓錐花序頂生,花萼肥厚,筒狀,萼筒長l—1.5cm,先端4裂,裂片三角狀;花冠短管狀,白色稍帶淡紫,先端具4裂片;雄蕊多數,花葯縱裂;子房下位,花柱粗壯,柱頭不明顯。漿果長橢圓形,紫紅色,肉質,長1.9—2.3cm,直徑9—12mm,先端有宿存萼片。種子橢圓形,長0.9—1.5cm,直徑2.9—6.4mm(圖18—1)。
表18—4 丁香人工授粉成果情況
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丁香喜熱帶海島性氣候。在我國海南試種區,年平均氣溫23.1—24.4℃,月平均最高氣溫26.0—28.4℃,月平均最低氣溫16.7—18.8℃,年雨量1330—2530mm。極端低溫8—10℃時生長正常,可大量抽出嫩枝葉;偶然出現極端低溫5℃時,嫩葉受害,落蕾、落花;極端低溫達3℃時植株死亡。丁香雖可忍受5—6℃的短時低溫,但從生產角度看,絕對最低氣溫不宜低於6℃,最冷月均氣溫不宜低於15℃,才適宜於種植而收到經濟效果。在旱季及雨量較少的地區需行灌溉。雨量過多達3000mm以上時,丁香花蕾的香氣欠佳。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枝葉雖茂,但病葉病果較多,開花也少。幼齡樹喜陰,不耐烈日曝曬,生長緩慢,宜精心管理。成齡樹喜光,需充足陽光才能早開花,開花多。地上部枝葉茂密,冠幅大,側枝細脆而根系淺,支持力小,不抗風,需設防風林加以保護。土壤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6的砂壤土為好。地下水位要低,宜在3m以下,積水易爛根死亡。
三、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法
採用種子繁殖。定植5—6年開花結果,果實5—6月陸續成熟,隨各地氣候與品種而不同。當果實為紫紅色時,應及時採收,宜隨采隨播。如不能及時播種,可放入潮濕細沙或濕木糠貯藏,以免乾死。剝掉果肉比帶果肉貯藏,能較好地保持生活力。剝時注意從果柄一端剝起,既易剝又不傷害種胚。鮮果播種,一般播後7天果肉才開始腐爛,35—40天出苗。若剝掉種皮,在8—9月播,3天後胚根入土,出苗率高達90%以上。開溝點播,行距15cm,粒距約5cm,種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蓋土厚1cm與土面平或稍低一些。播後約10天出苗。幼芽出土為紅色錐尖狀。生長至4—5cm,具兩片紅色幼葉,即可移植於苗床或移入營養袋裡育苗。用塑料袋育苗,既方便運輸,又能提高成活率。
在播種前搭好蔭棚,保持60—70%的蔭蔽度,有弱光照射。剛出土的幼苗,要及時澆水以保持苗床土壤濕潤。待長2對真葉後,每1—2個月施稀尿水、硫酸銨或尿素液一次。一年後苗高20—25cm,便可定植。
(二)定植
丁香的根群纖細,穿透力弱,宜選深厚松軟的土壤栽植,心土硬結或有石礫層的土壤都不宜栽植,需排水良好。定植前按株行距5×6m挖穴,穴深、寬各50cm,每穴施廄肥或牛糞10—15kg,粘重的土壤還需摻河沙15kg,與表土混勻填穴備植。選雨季陰天定植。幼苗不宜修枝葉,以免影響生長和樹型。帶土團種植成活率高。
(三)間作
1—3年的幼齡樹需蔭蔽,保持50—60%的蔭蔽度。植距較寬,行間可種香蕉、木薯、玉米、牧豆,既可遮蔭保持濕度,又增加收益和有機肥源。
(四)田間管理
丁香幼齡生長緩慢,一年生植株才25—30cm高,3齡內必須精心管理,這是引種栽培丁香成功與否的關鍵,風害嚴重的平原地帶要先栽植好防護林。
1.施肥、澆水、培土
春季2—3月施追肥,每株施稀人尿10—15kg,或硫酸銨25—30g,過磷酸鈣50—100g,氯化鉀或硫酸鉀50—150g,混合廄肥10—15kg,開溝施下。丁香不耐旱,乾旱易引起落花落果,幼樹枯萎,旱季要經常澆水。若細根露出,應培土3—5cm。幼齡期管理操作不要碰傷嫩枝,否則會影響生長,破壞樹型。
2.修剪
將離地面50—70cm以下主稈的側枝剪去,分叉主稈,去弱留強,上部枝葉適當修剪。以保持樹冠通風透光,有利花芽分化和抗風。
3.地面覆蓋
在干濕明顯的地區尤其重要。可間種綠肥作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這樣夏秋季可保濕降溫,防止土壤沖刷,冬季可以保濕保溫。
4.防風
在台風頻繁地區,當台風來臨前要及時做好防風工作,可用繩子或竹子固定植株。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初出現微紅斑點,逐漸擴大成紫紅色近圓形的斑點,中心變灰白色穿孔。在高溫高濕季節易發病。防治方法: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的可濕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噴射。
2.煤煙病
是由黑刺粉虱、介殼蟲類、蚜蟲的分泌物引起真菌寄生而引起的。防治方法:防治致病害蟲。加強管理,適當修剪,以利通風透光,增強樹勢,也可減輕發病。其它參見印度蘿芙木。
3.介殼蟲
成蟲、若蟲吸食莖、葉汁液並引起煤煙病。防治方法:參見印度蘿芙木。
四、採收與加工
適時收花,少留果實,這樣既可提高公丁香的產量和質量,又能減少丁香樹體養分的消耗,調節均衡生長,實現高產穩產。丁香定植後5—6年開花結果,20年前後為盛產期,壽命可達100—130年,花蕾盛產期2—7月,產量亦有大小年之別,須加強管理。一般現花芽後6個月含苞欲放的花蕾便可採收。剪下飽滿、微帶紅色的花蕾,曬4—6天至脆易斷時即為公丁香,干鮮比為1∶3,嫩的為1∶3.5—4。優質的丁香,有強烈的芳香氣,味香而辣。商品以個大身干、色紫紅、有光澤、油質重、含苞未放、無雜質、清香的為上品,暗色或黑色是乾燥時處理不當。經自然授粉,逐漸膨大成紫紅色的幼果,採收曬干後即是母丁香,味辛辣,含油量較公丁香少,品質較差,葯性相同。
6. 丁香油酚可以阻礙樹脂的聚合
下午好,酚類化合物來主要依靠酚源基來阻止單體和固化劑之間的開環聚合來達到阻聚目的,丁香油酚和間苯二酚、腰果酚一樣是一種良好的溶劑型單體阻聚劑品種,如果從本身是高沸點溶劑和阻聚效力不那麼高的條件綜合來看亦可以像鄰苯二甲酸酯那樣成為交聯網路中的增塑劑,也就間接使樹脂固化後變軟了。但是很少見有用阻聚劑來作為增塑劑調節固化硬度大小。一般都是以調節雙組分樹脂的單體和固化劑比例來實現活性增塑,即固化劑不加那麼多隻加90-95%留下少量無法交聯仍然保持液態形式的單體作為增塑填充整個牙齒成型,太硬的牙反而沒有必要的緩沖彈性像玻璃那樣萬一嚼到堅硬砂石骨頭渣滓什麼的就嘎嘣碎了。
7. 齒科氧化鋅丁香酚水和齒科聚羧酸水門汀混合,給人用了會怎麼樣
齒科氧化鋅丁香酚水和齒科聚羧酸水門汀混合,給人用了會怎麼樣
漏了一個字吧:氧化鋅丁香酚水門汀,口腔科用來補牙的一種材料.
漏了一個字吧:氧化鋅丁香酚水門汀,口腔科用來補牙的一種材料.
8. 蒲公英和丁香有什麼攻效
蒲公英配上丁香泡的水,可以起到快速醒酒的功效。
不僅如此,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把血液的粘稠度降下來,這對於預防血栓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的。
9. 一些殺菌、鎮痛的葯物可由植物的種子、根皮提煉得到,如丁香酚、丹皮酚,其結構如下:請回答:(1)丁香
(1)丁香酚和丹皮酚抄都含有酚羥基,具有殺菌作用,故答案為:酚羥基;
(2)丁香酚含有酚羥基,可以發生取代反應,含有苯環與碳碳雙鍵,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加聚反應,不能發生消去反應,丹皮酚含有有酚羥基,可以發生取代反應,含有苯環、羰基,可以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加聚反應、消去反應,二者都能發生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故答案為:AC;
(3)丁香酚發生烯烴的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該反應方程式為:.
10.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1、丁香辛溫、芳香,暖脾胃而行氣,尤其善於降逆,為治療胃寒嘔吐的重要葯物。治療胃虛寒嘔吐、打嗝,丁香可以跟柿子蒂、黨參、生薑同用。療胃寒嘔吐,丁香可與半夏、生薑配合使用。
2、本品還能溫中散寒、止痛,可以治療嗜食冷飲導致胃部受涼引起的疼痛,可以跟元胡、陳皮配合使用。
3、還有溫腎助陽的作用,可以治療腎陽虛導致陽痿、宮寒不孕。
4、本品外用還可以治療癬症,可用丁香酒精浸泡液塗患處。
(10)聚丁香酚擴展閱讀:
食用丁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陰虛體熱的人群不建議服用丁香,可加重體內內熱現象。
2、不可大量食用丁香,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3、胃熱、胃火旺的人也不建議食用丁香,以免加重症狀。
4、嬰幼兒以及孕婦為了安全起見,也不建議食用丁香茶。
5、丁香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比如丁香和鬱金,不可同用。
網路-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