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和牡丹
『壹』 牡丹與洛陽有什麼淵深
牡丹是洛陽人的一種名花,最大的心願就是很早以前的牡丹仙子。
『貳』 中國只有洛陽有牡丹花嗎
不是只有洛陽才有牡丹,牡丹適應氣候能力也很強,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如山東菏澤,河南各地等等,
不過只有洛陽牡丹才是最美的,因為洛陽氣候和土壤是牡丹的最佳生長地。
『叄』 牡丹是河南洛陽的,還是山東菏澤的
若問中國牡丹第一城,幾乎所有回答都是洛陽。這是無疑的,「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在無數文人的詩詞傳播中,洛陽已經成了牡丹的代名詞。
2012年3月,中國花卉協會經過全面討論和分析,正式將菏澤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都」。
洛陽同樣有資格榮獲此名號,前提是沒有菏澤的情況下。雖然都以牡丹聞名,但兩者差別還是很大的。
洛陽牡丹以人文氣息著稱,幾乎所有有關牡丹的詩詞名句都和洛陽相關。看遍山河的李白,寫下了:「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的名句;恃才傲物的才子徐渭,有「何名花之盛美?稱洛陽為無雙」的詩詞。
文章圖片4
洛陽牡丹出名很早,始於隋,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唐宋時期正是詩詞文化繁榮階段,無數文人將天馬行空的才華賦予洛陽牡丹,造就了「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況。用現在的話說,當時的洛陽牡丹是頂流,誰都想蹭一蹭。
文章圖片5
據不完全統計,僅《全唐詩》中就收錄50位文人吟詠牡丹的100多首詩歌,與此同時,還誕生了一批理論專著與職業牡丹花師,洛陽城內遍植牡丹花,成了中國牡丹最早的栽培中心。
文章圖片6
洛陽人是愛牡丹的,在唐宋時期,觀賞牡丹是當時的流行文化,宋朝時便有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
文章圖片7
有趣的是,從明朝開始,中國的牡丹中心開始轉移到山東曹州,就是現在的菏澤。明朝萬曆時期的官員曾描寫當地種植牡丹的盛景:「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氣迎鼻,蓋家家圃畦中俱種之,若蔬菜然」。
文章圖片8
曹州人種植牡丹的熱情不亞於唐朝時的洛陽,以至於到了菜園里的蔬菜般廣泛。《曹南牡丹譜》寫道:「至明,而曹南牡丹甲於海內」,從這時候起,菏澤便取代洛陽成了「牡丹第一城」。
文章圖片9
菏澤牡丹最大特點是專業性強,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種植基地,洛陽許多珍稀品種都是從菏澤借鑒過來的。第二點是由種植牡丹帶動的產業鏈同樣居全國之最,這一點也是洛陽不具備的。
文章圖片10
正因如此,中國花卉協會才把「中國牡丹之都」的美名歸到了菏澤名下。只是菏澤牡丹少有名句流傳下來,在宣傳上處於天然劣勢,而洛陽憑借千年古都的加持,名氣傳遍四海,成了牡丹城的代名詞。
『肆』 看牡丹為什麼一定要去洛陽作者為什麼極力描寫人們對洛陽牡丹的羨慕和期盼
因為洛陽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文化底蘊厚重。牡丹的品種最多,牡丹的種植已有一千多年,所以每年四日牡丹盛開時遊人如織,川流不息。
『伍』 為什麼洛陽和菏澤都叫牡丹之都
洛陽和菏澤都叫牡丹之都的原因有兩個,具體如下:
1、洛陽牡丹起始於唐朝歷經1300多年的歷史並且跟武則天還有關系的傳說。「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河南洛陽被稱為牡丹之鄉,其栽培始於隋,鼎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每年4月有洛陽牡丹花卉,屆時洛陽城花海人潮,競睹牡丹倩姿芳容。
2、因牡丹花開雍容華貴品種繁多還有葯用價值所以被定為國花,而菏澤牡丹出現的很晚但是因地質的原因花開的非常大且多。
菏澤,古稱曹州,中國著名的牡丹之鄉。2012年中國花卉協會決定命名菏澤市為「中國牡丹之都」。
(5)洛陽和牡丹擴展閱讀
牡丹簡介
牡丹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中國是世界牡丹的發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國。中國牡丹園藝品種根據栽培地區和野生原種的不同,可分為4個牡丹品種群,即中原品種群、 西北品種群、江南品種群和西南品種群。
中國全國各地不同花色(如:紅、紫、紫紅、粉、白、藍、綠、黃、黑和復色等)、不同花型(如:單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樓子型、綉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熱、耐濕等特性,可以種植在溫帶、寒熱和亞熱帶地區的品種300多個,還有日本、美國、法國品種100餘個。
『陸』 花中之王牡丹在洛陽最盛,跟哪個人有關系
洛陽被稱為十三朝古都,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它東傍嵩山,西依秦嶺,南含伊闕,北靠邙山。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山拱載,形勢甲天下」之譽。
這位女皇帝,功過是非不需過多評價。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足以載入史冊了
『柒』 為什麼洛陽那麼喜歡牡丹
因為洛陽這座城市與牡丹花淵源頗深且洛陽的地理環境很適合牡丹的生長,所以洛陽牡丹自古以來頗受贊譽,洛陽人自然也就比較偏愛牡丹。牡丹屬於中國原生花卉,至今已經存在數千年。起初牡丹多為野生,但是在它的觀賞價值被發現之後開始變為家養。家養牡丹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隨後在隋朝得到較大范圍的推廣,唐朝時期的牡丹種植則是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這個故事雖然未必是真的,但是洛陽這個地方確實適合種植牡丹。宋代文學家就曾說過:“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四季分明,夏冬兩季的溫度既不會過熱也不會過冷,十分有利於牡丹的生長。而且洛陽的土壤也十分肥沃且黏性較大,對於怕澇的牡丹來說是非常適合的。有了歷史因素以及地理優勢這兩項因素的加成,洛陽自然偏愛牡丹。
『捌』 洛陽牡丹聞名天下,你知道洛陽有哪些地方可以欣賞牡丹
我知道洛陽欣賞牡丹的地方很多,只要你來一定會讓你滿意而歸。
先說免費的地方
第一,牡丹公園,有百年老樹,花朵大,面積適宜觀賞不累,一小時能游完。
第二,神州牡丹園,面積大,環境幽靜適合晨游,一小時時間足夠。
第三,洛浦公園,開放式河景公園,面積大景觀雅緻,適合慢游耗時長。
洛陽牡丹很有名,牡丹園也特別多,如果僅僅只是去看牡丹的話,我個人覺得去國際牡丹園比較好。那裡的牡丹種類繁多,比較齊全,環境整潔。很值得遊玩一次。
『玖』 作為國花,洛陽牡丹是如何融匯傳說與歷史成為盛世花王
每年清明節後的四五月份,人們都能在洛陽的景區欣賞到盛放的“洛陽牡丹”。 從花卉植物學概念上看,牡丹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大約有一千五百年;不過若要追溯它背後的歷史與傳說,那就要從“中州”時代的周王朝時期說起了!傳說周文王拿尺子丈量大地,測量得知“寒暑風雨乖與順”均位於洛陽之地,所有的草木精華在這地方都能盡得天地間的“中和之氣”,洛陽與牡丹的“姻緣”自那時候就已經開始。
春日間當我們流連在鮮花綠野之時,可千萬別被“亂花漸欲迷人眼”所迷惑了!須知道,“花王”只有牡丹,國花也是牡丹。
『拾』 洛陽為何有「牡丹甲天下」之美稱
因為洛陽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非常適宜牡丹栽培。早在隋代的皇家園林——西苑專中就開始大量地種植牡丹。屬
洛陽是久負盛名的古城,先後有十餘個朝代在此建都,被譽為九朝古城。洛陽牡丹始於隋、興起唐、盛於宋,沿續至今。洛陽牡丹以品種繁多,花色奇麗而名揚天下。故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名句,流傳於世。
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京城洛陽,牡丹從此衰落。但自從洛陽牡丹享譽之後,各地慕名者紛紛前來求購,這就使得洛陽牡丹流傳全國。
(10)洛陽和牡丹擴展閱讀
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之後,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和洛陽名園的毀夷,至南宋時,四川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盛。
從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中所列60多個品種看,大都是從洛陽引進的。明代,盛極一時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許多是從洛陽引進的老品種。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間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淵源關系,足見洛陽牡丹的傳播和影響。當今洛陽牡丹更傳到義大利、德國、法國、日本、美國、荷蘭、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