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良姜丁香
A. 最好的十三香配方
十三香的秘方
一般(十三香)是指13種各有特色香氣的中草葯材,例如:甘松,白芍,八角茴香,茴香,茯苓,麻椒,三奈,畢撥,白蔻,肉蔻,炮姜,紫蔻,丁香花,肉桂粉等辛香料,以上秘方以100g測算。
濃香型白酒十三香:八角10克、麻椒3克、茯苓5克、茴香8克、肉桂粉4.8克、良姜6.8克、砂仁9.2克、檸檬香茅3.9克、高良姜5克、香砂3克、甘草4克、丁香花0.7克、香菜籽2克、白芍2克。
清香型白酒十三香:八角3克、白豆蔻5克、良姜3.1克、檸檬香茅2.4克、砂仁5克、香菜籽3克、甘草2.5克、茯苓3.2克、川芎1.2克、羅勒1克、肉豆蔻2.2克、麻椒3.2克、孜然粉1.2克。
十三香的配方
常見問題:在配十三香時,一定要融合每個辛香料的特點開展配置,勻稱的配搭才算是最好是的,如丁香花和檸檬草香氣過度濃郁,過多造成 很刺鼻,川芎或是白芍過多,會特苦並且葯味很重,這全是我們要去學好控制的,隨後在配搭別的辛香料的輔助功效,開展配置,大夥兒還能夠依據自身的口感和菜式的特點去配置,多多的試著自身便會配了,不要害怕不成功,每一次的不成功,全是取得成功的絆腳石。
以上秘方,能夠依據自己做的菜,挑選不一樣的十三香秘方,每個香辛料都是有不一樣的功效,並不固定不動務必要用那樣的秘方,僅僅正常情況下開展的配搭。
B. 油炸干撒料配方
炸串料粉秘方
1,獨門料粉
熟花生粉 500 克、熟芝麻 50 克、熟黃豆麵粉300 克、蘇子粉 30 克、五香粉 100 克、紅蔥酥 50 克、蒜酥 70 克、蒜末 30 克、香菜籽粉 20 克、辣椒面 60 克、雞精粉30克。把以上這種食物混和在一起,隨後用家用磨粉機打成細粉就可以。裝進料粉瓶塞大一些的,沒有得話尋個大的礦泉水瓶,紮上好多個空,略微大一些,要不然遇潮非常容易堵。
2,醬汁熬料
醬汁秘方郫縣豆瓣醬 100克、花椒面 50 克、五香粉 150克、辣椒粉 100克(不辣的辣椒粉著色用)、味精40 克、雞精 40 克、十三香,紅燒醬油100 克、植物油 600 克、玉米粉 100 克、冷水1200 克。做法油燒造 50 度低火下郫縣豆瓣醬, 熬至 4 分鍾撈出豆瓣電影殘渣後剛開始加冷水 40 克、大火燒開後轉文火放五香粉、辣椒粉、花椒面、雞精、味精、紅燒醬油在鍋中略微拌和後熬至 10 分鍾(要不斷漸漸地拌和避免胡鍋)最終加木薯澱粉熬至 2 分鍾出鍋就可以。
4,菜餚提前准備
炸串可配搭食物非常多,銷售市場上許多雞副產物的半成品加工,無骨雞柳,炸雞,肉丸子,蟹排,葷菜串好,菌菇類,雞翅,雞腿,大魷魚,依據實際市場銷售狀況來提前准備,能夠配搭炸大餅,炸好的串,刷上醬汁,撒上調味品,依據顧客規定放上朝天椒。營養搭配。
C. 鹵味都可以鹵什麼
一、什麼食物能夠鹵
1.常常醬鹵的葷菜有,黑木耳,豆腐皮,慕斯蛋糕,油烙花生仁,蘿卜、素基,連藕、豆乾,平菇、五香水煮花生。
2.醬鹵的葷腥較為普遍的有:鹵豬頭肉、豬耳朵、牛肝、豬腰、豬尾巴、鹽水鴨、五香雞、涮羊肉、鴨脖子、鴨鎖骨、鴨爪、豬腸、雞腿、鳳爪、豬舌頭、豬蹄、五花肉、牛腱肉、五香牛肉,鹽水鵝,雞翅、羊筋這些
二、鹵水香料秘方
較為普遍的有八角、八角茴香、麻椒、甘松、茴香、白寇、肉寇、白蔻、良姜、公丁香、母丁香、風姜、甘草、砂仁、胡椒粉、地龍、羅漢果、香菜籽、白芍、香茅草、靈草,廣木香、沉香木、川芎、枳殼、孜然粉、 甘草、三奈、紫草、銀杏果等。
三、鹵料配置
1.紅鹵料
八角20克,八角茴香20克,茯苓50克,丁香花8克,三奈20克,麻椒20克,小茴香15克,良姜20克,畢撥20克,砂仁5個,甘草15克,干紅辣椒100克,小香蔥150克,薑片150克,片糖250克,米酒1000克,高品質生抽500克,炒糖色50克,食鹽200克,熱食用油250克,雞精100克,大骨湯12Kg。
製作方法:血壓砂仁用刀拍裂,八角茴香用花刀敲成一小塊,甘草切割成厚片,小香蔥挽結,薑片用刀拍松,小辣椒干切割成段。血液將八角、八角茴香、茯苓、丁香花、三奈、麻椒、小茴香、良姜、砂仁,畢撥、甘草、小辣椒干一起裝進香辛料袋內,封袋扎緊。補充將香辛料袋、蔥結、生薑、片糖、米酒、生抽、炒糖色、食鹽、熟食用油、雞精、大骨湯一起放進鹵鍋內,調均勻就可以。
2.黃鹵料
黃梔子150克,良姜100克,三奈50克,麻椒25克,畢撥50克,白蔻25克,煎炸蒜仁150克,煎炸鮮橘皮150克,萵筍150克,薑片150克,沙嗲醬1瓶,米酒1000克,熟食用油250克,油咖喱150克,雞精200克,食鹽230克,大骨湯12Kg。
製作方法:血壓黃梔子用刀拍裂,萵筍弄成結,薑片用刀拍松。血液將黃梔子、良姜、三奈、麻椒、畢撥、白蔻、煎炸蒜仁、煎炸鮮橘皮裝進香辛料袋內,封袋扎緊。補充將香辛料袋、萵筍結、薑片塊、沙嗲醬、米酒、熱食用油、油咖喱、食鹽、大骨湯一起入放鹵鍋內,調均勻就可以。
D. 香料配比口訣是怎樣的
在鹵水中起和味的作用(陳皮 甘草就有和味的特性)佔比: 10-15%
君臣佐使料在香料的比例基本是: 4:2:1,舉個簡單的例; 君料: 八角 桂皮 肉豆蔻 臣料: 高良姜 胡椒 畢波 佐使: 丁香 陳皮 甘草 它們的配比就是: 八角 桂皮 肉豆寇各4g 胡椒 畢波 高良姜各2g 丁香 陳皮 甘草各1g按2%-5%的比例添加到鹵水中就可以了。
鹵菜組方必須遵循「君臣佐使」組方原則,不可想到哪裡就做到哪裡,不成章法,很難組出一個讓大眾普遍接受的好味道。
香料有苦香型、濃香型和清香型三類,配伍講究君、臣、佐、使,就像一個王朝皇帝只有一個,他的權利最大,大臣、佐、使缺一不可,都在為君王服務,整個配方中只有一味或一組香料的味道最為突出,用量最大,其他都是輔助協同的,有增香的、去腥的、解膩的。
E. 各種香料在鹵水中的用量與作用是什麼
大家常見的香辛料就是指可以授予食物辛、香、麻、辣、苦、甜等典型性味道的可食用香料綠色植物,用以鹵汁中,功效不外乎三種:1.授予食物香氣,造成胃口,2.抑制或是除去食物自身帶有的腥、臭、臊等臭味,3.搭配應用產生獨有的口味。
普遍的香辛料大概有五六十種,大部分也是傳統式的中草葯材,可是具體用以鹵汁中也就二三十種。香辛料調料的全過程中非常少能夠立即孤軍奮戰,絕大部分必須 依據食物的特性、口感的規定來有效的配搭應用。
寫在最終
香辛料的搭配運用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課題研究,各地區的口感規定也不一樣,因此在具體運用中還需要多訓練、多匯總,才可以配出來合適當地口感的香辛料配製。
F. 食用香料都有哪些
為了提高食品的風味而添加的香味物質,稱為食用香味料,簡稱食用香料。除了直接用於食品的香料外,其它某些香料如牙膏香料、煙草香料、口腔清潔劑、內服葯香料等,在廣義上也可看作為食用香料一類。
食用香料的是是非非
食用香料分允許使用和暫時允許使用兩類,根據來源不同又可分為天然和人造香料。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食用香料有534種,包括天然香料137種,人工合成香料397種;暫時允許使用的香料有157種。
天然香料以天然植物為原料,經熱榨、冷榨、蒸餾、有機溶劑浸出等方面製成芳香油。也可用乙醇製成酊劑或浸膏,常用天然香料有八角、茴香、花椒、姜、胡椒、薄荷、丁香、茉莉、桂花、玫瑰、肉豆蔻和桂皮等。
食用香料因用量少,一般不會危害健康。但近年發現,某些天然香料中含有黃樟素,這是一種有強烈芳香氣味的液體,動物實驗發現其可引起肝臟病變,所以天然香料對人體的潛在危害也不應忽視。人造香料大都來自石油化工產品和煤焦油等原料,分酯類、酸類、醇類、酚類、酮類、醚類、類脂等。由於原料及配方不同,人造香精有不同的氣味。香精單體種類繁多,有的有毒、有的無毒,要保證人工食用香精的安全使用,必須從香精單體著手。國家標准將香精單體分為①允許使用的香精單體,②暫時允許使用的香精單體,③禁止使用的香精單體。
G. 火鍋放的中葯香料都有什麼
摘要 不同鍋底具有不同的葯材。
H. 良姜的功效
1、抗氧化,抑制腫瘤
生薑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薑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人斑」。
2、開胃健脾,促進食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
3、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時候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作用。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大有裨益。我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葯——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4、殺菌解毒
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薑可起到防治作用。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
5、防暈車,止惡心嘔吐
生薑乾粉對運動病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症狀有效率達90%,且葯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葯」之譽。
6、促進血行,驅散寒邪
由於著涼,引起感冒,喝些姜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使全身發熱,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7、減少動脈硬化發生
生薑提取物能阻礙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8)茯苓良姜丁香擴展閱讀:
多吃薑有好處,但是以下人群要少吃:
1、吃薑並非多多益善
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咽痛、煩渴、汗多,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適量即可。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薑即可。
2、不要吃腐爛的生薑
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
3、陰虛體質的人不能多吃薑
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干、皮膚乾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4、肝炎病人不宜吃薑
生薑是葯食兩用的調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揮發油、姜辣素、樹脂和澱粉。變質的生薑還含有黃樟素。姜辣素和黃樟素,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以及間質組織增生、炎症浸潤,而使肝功能有所失常。因此,建議肝炎病人不吃或少吃生薑。
I. 中國的食用香料都有哪些啊
黃芪(補氣),大棗(生津),肉寇,蓮子,茯苓(安神),銀羊霍(泡酒),人參(人工栽培的便宜補氣),蔥,姜(合胃),蒜,枸杞(補腎),胡椒,花椒,大料,肉桂,茴香,孜然,尖椒,等等
J. 請問肉桂、肉寇、丁香、良姜、砂仁等的作用、性味、功能
肉桂(肉桂心、官桂)
【性味】辛、甘、大熱。
【功用】(1)補火助陽:用於腎陽虛衰之水腫尿少、腹冷久瀉、四肢發涼,常配附子。
(2)祛寒止痛:用於寒證的胃痛、腹痛、痛經等。前人有「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之說。常配吳萸、乾薑。
【用法】3~6克。有效成分煎煮後易於揮發,故研末沖服效著。孕婦忌服。
丁香(公丁香)。
【性味】辛、溫。
【功用】(1)溫中降逆:本品為治療胃寒呃逆之要葯。用於脾胃虛寒之呃逆,常配柿蒂。亦用於虛寒性嘔吐、泄瀉。
(2)溫腎助陽:用於腎陽虛之陰冷、陽萎等。
【用法】1.5~3克。
砂仁 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葯性溫,味辛。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之功,葯用於胃腹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用於火鍋和鹵菜中則不可過多,以3克以內為宜。
別名:良姜。
處方用名:高良姜、良姜。
葯用部分:根莖。
性味:辛、熱。
歸經:入脾、胃經。
主治與應用:
有良好的散寒和止痛、止嘔作用,適用於脘腹冷痛、嘔吐等胃寒證,單用有效,如《千金方》以本品微炒。米飲送服,治心脾氣痛。如治胃寒疼痛,與香附配伍,如良附丸。治脘腹冷痛、脹滿,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治胃寒氣逆、嘔吐清水之證,可與生薑、半夏煎服。
用量:3-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