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皂羅袍賞析

牡丹亭皂羅袍賞析

發布時間: 2022-05-30 08:00:35

牡丹亭 驚夢 賞析

賞析:

「驚夢」這一出戲通過長期幽居深閨的杜麗娘對美好春色的觀賞,以及對春光短暫的感嘆,表現出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青春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誤的不滿。

反映了在宋明理學等封建禮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悶,揭露了扼殺人性的封建禮教對青年人的摧殘和造成的不幸,表現了鮮明的反封建精神。

《步步嬌》、《皂羅袍》兩曲,運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刻畫了麗娘的嬌羞神態和種種微妙的心理,把深閨中女子的苦悶和青春覺醒後的煩惱,描摹得生動細膩,十分感人。游園時,面對奼紫嫣紅、美景良辰,杜麗娘的心裡卻有一層淡淡幽怨、莫名惆悵。

內心感受是「悶」與「亂」,是「理還亂,悶無端」,是「春色惱人」,是她對自己「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虛度青春的苦悶,因此她感嘆「奈何天」、「誰家院」。游園,激發她青春的苦悶。

她第一次看見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發現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樣美麗,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

她的難以排遣的春悶,她的滿腹的幽怨,她內心深處對自己青春與愛情的渴望、幽思,在現實中無法實現,就只能向「幽夢」中尋求。杜麗娘的世間處境,展現了明清婦女共同經歷的心理挫折及對人生幸福的憧憬。

(1)牡丹亭皂羅袍賞析擴展閱讀

《游園驚夢》小說的最終主題——人生如夢

作者在這篇小說里,苦心經營製造「夢」的意象。夢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點大異:仙境是永恆的,夢境是短暫的。人類往往不願面對「人生有限」「世事無常」的悲苦事實,卻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

然而,俗語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晚竇夫人這棟「上上下下燈火通明,亮得好像燒著了一般」的大樓公館,哪裡持得了多久,轉眼間就會燈火熄滅,燒成灰燼。今晚的錢夫人,就是明天的竇夫人。

㈡ 賞析湯顯祖《牡丹亭》里「良辰美景奈何天」

出自明湯顯祖的〈牡丹亭〉,原文是「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典出謝靈運「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意思是:縱有令人愜意的美好的時光,美麗的景色,卻沒有欣賞的心思,值得高興的事。因為杜麗娘另有心事,傷感於眼前美景無人欣賞,恰如美麗的她關在深閨大院無人愛慕。這個戲曲大肆談情,以對抗理學家的「理」,不容於禮教,因此大家閨秀的薛寶釵要批評.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一折《游園驚夢》驚艷了四百多年,至今仍然奼紫嫣紅於回環徘徊之際。但聽那壓板一起,水袖一翻,琴聲顫顫悠悠,唱詞一詠三嘆,莫不叫人銷魂恍惚。忽而就想到了那句:你且記著,初見彼時的微笑……說這話時莫不惆悵寂寥,讓人芳菲韶華已覺在三月落英繽紛的桃花瓣中湮滅了。又想起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美麗與哀愁來。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杜麗娘甫一露面,便覺淡淡的哀愁凄惻撲面而來,婉轉於韶華易逝、好景不再的惆悵傷情之中,繞梁三日的唱曲直透人心,豈能是筆墨所能形容的。《皂羅袍》曲調一吟,便已定調,後來便是脈脈不得語的幽怨之情躍然而發。
歌德說,那個少年女子不懷春?杜麗娘就在自己家的後花園一走,撞見了一株梅樹,遇上了她此生魂牽夢繞的柳夢梅。於是,看似荒誕離奇的幽媾上演了一出人生的春夢了無痕,而後柳夢梅就此煙消雲散。夢醒來,人不見,杜麗娘就此心懷春意,夢魘附身,怎奈何良辰美景卻都付與這般撩人的春夢中,無處與人說。懨懨生懷,女兒情絲系梅園。由此上,凄切之音猶如穿雲裂石一般,偶遇的邂逅成了尋夢的過程,苦苦掙扎,幾般相思,只為清苦,真是個世間都恨又愛的故事悱惻的纏綿。「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並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啊呀人兒啊,守的個梅根相見。」,到底兒女孩子無處訴衷腸,一片凄苦相思埋心中,種下了香飄玉殞的離別恨。真可謂「芳香直浸骨髓,幽凄遍滿斗室」,那一出出、一句句、一離離、一脈脈,都讓人驚魂痴長,都讓人跗骨鑽髓,都讓人垂淚含黃連,都讓人說不盡的兒女情長今日哀。不到梅園,不知春色如許。到梅園,方知離恨別有天。
我只看了《牡丹亭》的半場,便覺驚艷到青春怒放的哀婉凄離。《紅樓夢》里「黛玉在梨香院牆角外,只聽牆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偶然兩句吹到耳朵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之後就吸引黛玉止步側耳細聽,又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幽閨自憐」。黛玉仔細忖度,越發如醉如痴,情思縈逗,感慨纏綿,不覺心痛神馳」,且有多處談及此句,可見曹雪芹對《牡丹亭》又是何等的喜歡和推崇,而《紅樓夢》距《牡丹亭》時代並不久遠,明末戲劇流傳至清時不如家喻戶曉,至少在上流的士大夫階級當中已經是遍體珠玉早知曉了。
白先勇先生在其《奼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里詳盡的闡述了湯顯祖創作《牡丹亭》的時代背景及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狀況,以及對本劇當中人物的剖析以及後來參與編演青春版的《牡丹亭》都有細致入微的描述,讀來讓人對《牡丹亭》自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喜歡崑曲和本劇的讀者都不妨一讀,可大有長進的。
原著本我沒讀過,只是頗愛崑曲,雖有趨風附雅之嫌,但崑曲歷來譬喻為陽春白雪,某隻是一時喜好才略得一窺。一窺之下竟然欲罷不能之感,頗有杜麗娘梅根之春夢,總覺那片春光明媚的憂郁里有難以遣散的情懷深深讓自己欲罷不能的。看崑曲之《牡丹亭》,唯有「此痴情,性情中人」之感。

㈢ 牡丹亭的皂羅袍與全劇主題有何聯系

這是全劇中的經典唱段,杜麗娘到花園賞花,感嘆韶華易逝,而自己卻被束縛在閨閣之中,悄然紅顏衰老,由景入情,極力爭取自由,要活得有價值、有個性、真實一點,才能不辜負人短暫的一生,美好的一生。全劇的主題就是在倡導自由、倡導個性解放,倡導真性情。所以皂羅袍體現了主題思想。

㈣ 《牡丹亭》的經典語錄及賞析是什麼

《牡丹亭》的經典語錄: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湯顯祖《牡丹亭》

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湯顯祖《牡丹亭》

3、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湯顯祖《牡丹亭》

4、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湯顯祖《牡丹亭》

5、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湯顯祖《牡丹亭》

賞析:

《牡丹亭》突出的藝術成就之一是情景交融,心理描寫,惟妙惟肖。作者緊緊扣住大自然美好春光對杜麗娘心靈的啟示和情感的震撼來細致入微地刻畫她的形象。

特別是【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三支曲子,景物描寫是通過人物眼睛與人物當時的思緒,來寫出人物對景物的感受。景中情、情中景渾然一體,無境不新,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㈤ 賞析<<牡丹亭>>

【醉扶歸】主要寫寫杜麗娘梳妝完畢,春香誇她打扮得好而引出麗娘顧影自憐的那種神態,珍惜青春卻又無人賞識的那種孤單情懷。「你道是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沉魚落雁,羞花閉月。」「翠生生」,形容色彩的鮮艷。「出落」,顯出、襯托出。「茜」,降紅色。「艷晶晶」,指光彩奪目。「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是這支曲子中的「曲眼」,是關鍵句,意思是說天生的本性就是愛美。「好」,美也。這是杜麗娘自然升騰的青春憧憬的直言告白,也是對「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的否定與挑戰。「沉魚落雁」,形容女子有驚人之美。「羞花閉月」,也是說人美的使花羞,使月閉。這里都用了擬人化手法。我們看,在這令人窒息的生活環境里,盡管有沉魚落雁之容,羞花閉月之貌,可又有誰來賞識呢?這里把「三春好處」比喻青春姣好的容貌。

【醉扶歸】曲意是:你說我穿著絳紅色的裙衫多麼艷麗光彩,頸上戴的寶石鋃嵌的花簪多麼光彩奪目,可知愛美是我的天性。恰恰這美好的春天卻無人賞識。杜麗娘縱然有沉魚落雁之美,羞花閉月之貌,這青春之美又有誰來賞識呢?

以上三支曲子,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景語的點染來寫的,來刻畫杜麗娘游園前的心理活動。先寫孤鎖深院,韶華虛度,春光撩人;再寫對鏡梳妝、欲行又止,顧影自憐,情思搖漾。

接著,在春香陪同下,杜麗娘先到後花園,戲也正式進入游園部分。

杜麗娘見到滿園春色,不禁發出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的深沉感慨。

【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於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萃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唱出了女主人公在春色感召下所產生的心靈震顫。開頭兩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於斷井頹垣。」寫園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瀾。「奼」,美麗。「嫣」,嬌艷。這是說美麗嬌艷的鮮花開遍的迷人春色。「斷井頹垣」是說,井也乾涸、回填,廢了的院牆也坍塌了,殘缺不全,一片破敗的景象。作者用「奼紫嫣紅」的迷人春色與「斷井頹垣」的荒廢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杜麗娘從「奼紫嫣紅」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而這「斷井頹垣」又使她百感交集,這「斷井頹垣」也正象徵著那陰冷的生活環境,如此明媚的春光竟被辜負,自己美麗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閨中埋沒!「原來」,「似這般」「都付與」幾個詞都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帶有無限的感嘆和惋惜。接下來兩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由觸景生情轉為直抒胸臆。杜麗娘聯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後,從胸中湧出這無限哀怨。「奈何天」,使人無可奈何的天氣。「誰家」,什麼的意思。這兩句是化用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的「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句意。「奈何天」「誰家院」六個字里凝聚著杜麗娘對命運的感傷,是痛苦的心聲。杜麗娘面對良辰美景,而無賞心樂事,只有寂寞苦悶、無限哀怨。使人舒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麼才合適呢?注意以上幾句用詞十分考究,「奼紫嫣紅」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與「賞心樂事」對仗工整,語言華美。對比中蘊涵著對封建禮教和社會環境的強烈不滿。再接下來,以合唱的形式,展現了一幅絢麗而略帶迷惘色彩的畫面。這里有實景,也有虛景:「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這是形容軒閣高曠,也是杜麗娘想像中更開闊的春景:雕梁畫棟,飛閣流丹;雲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杜麗娘從狹小的園內擴展到寥廓的境界,這是由近觀到遠眺,這正是女主人公心所嚮往的廣闊天地。這畫面中,融進了追求,也融進了惆悵。這是由概寫、感嘆進入到細致描繪。最後一句「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寫出了杜麗娘不滿怨恨情緒的矛頭所向,「韶光」,春光,也指自己年華。「錦屏人」當指那些封建家長。這句意是,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春光看的太卑賤了。曲中有句夾白:「恁般景緻,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可看作是「錦屏人」的注腳。杜麗娘把不滿、怨恨矛頭直指耽誤自己青春的父母。前後聯系起來看,指向就比較明確。

我們再進一步分析【皂羅袍】這支曲子透露了杜麗娘怎樣的心聲,這樣的心聲有何社會意義?杜麗娘初到園林觀賞春光,心情是很激動的。先是一「驚」,驚嘆「奼紫嫣紅」的喜人景色,更驚「似這般都付於斷井頹垣」的衰敗景象。接著便是「怨」,埋怨爹娘向她瞞著「恁般景緻」。最後又是「嘆」,感嘆這「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這是春心的萌動,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覺醒。這樣的呼聲代表了禁錮在封建閨房中的千萬婦女的心願,在當時具有反封建的進步意義。【皂羅袍】曲意是: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麼人家才有呢?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台,如雲霞一般燦爛絢麗,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賤了!

這支【皂羅袍】是杜麗娘進園後唱的第一支曲子,是她心緒突變的轉折點。

㈥ 湯顯祖的《牡丹亭》中的[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的翻譯…

〔步步嬌〕閑抄庭里,游絲在春日的晴空中飄盪.停看一會兒,扶一下花鈿(一種金花珠寶的首飾).因沒帶鏡子,避人遮掩,漂亮的發式也歪了.在閨閣中怎能讓別人看見.
〔醉扶歸〕你說穿著色彩艷麗的裙衫,戴著嵌有各種珍寶的、光彩燦爛的簪子,就知道我天性愛美.正值青春美貌時卻沒人看見.不擔心沉魚落燕的美貌鳥驚宣,怕的是閉月羞花的容顏花愁顫.
〔皂羅袍〕原來百花都已盛開,卻這樣只面對著斷井頹垣.奈何有這般良辰美景,誰家才有賞心樂事!這樣的景緻,我的爸媽,也不告知.朝飛暮卷(出於王勃的《滕王閣詩》,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全是景像描寫)幽居深閨的人太不會欣賞這春光了。

㈦ 求賞析《牡丹亭》-皂羅袍

這是對青春,自然和愛情的贊頌。為了這次游園賞春,杜麗娘臨行前裝扮的像新回娘出嫁一般答,帶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惆悵,她一進花園變如痴如醉,頓生大夢初醒之感。這不僅僅是對春光之美無人賞析的嘆息,更是對自己的美無人憐惜的感慨。

㈧ 《牡丹亭》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體現在哪裡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理想化的「有情人」杜麗娘形象,奠定了我國戲曲創作浪漫主義的基石。 一、浪漫的精神追求 文學中的浪漫精神主要指作者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嚮往。作者把杜麗娘作為「情之至」的人物來塑造,讓她扮演為愛而死去活來的主角,表示對人的真性情的憧憬和追求,這是《牡丹亭》的重大突破。 杜麗娘親父杜寶自稱「西蜀名儒」,以儒治家;杜母誇耀自己娘家「世出賢德」,要給女兒當好楷模;塾師陳最良只知道「孟子說得好,聖人千言萬語,則要人收其心」。她在這樣的環境里只能「老成持重」,以至她在衙門閨房住了三年,居然沒有去過自家的後花園。 但杜麗娘畢竟是個正當青春年華的少女,有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和愛的強烈追求。師父對她講解《詩經·關睢》,這反而激發了她青春的覺醒。她在鏡子中發現了自己「三春好處無人見」的美麗,當她步入春光燦爛的花園,第一次發現了大自然春天的美,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春情和對異性的渴望。而她的生活環境沒有給她提供任何條件,只有到夢中尋找自己的理想,把愛情理想寄託在一個昏然夢幻中出現的情人身上。她把這次夢遇作為高於一切的情感財富,對封建禮教進行大膽的反叛。但她無力改變現實,又不願屈服現實,最終只能含恨為情而死。 「杜麗娘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能為情而死,而且表現在死後對閻羅王據理力爭」。[1]她進入陰間,變得更為大膽、更為痴情,而且並不滿足自己以鬼魂身份與情人相會,以至追求願為情而生。她毫無顧忌地與胡判官據理力爭,終使自己還魂復生。「人生而有情,思歡恕愁,感於幽微,流於嘯歌,行諸動搖,或一往而盡或積日而不能自休。」[2]冥判後,她不用媒妁之言,自己去敲開情人的房門,發出「生同室,死同穴,永做夫妻」的海誓山盟。復生後,寧願不當杜家女,也不離開柳夢梅,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婚姻得到家庭和社會的承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熱烈贊頌:「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愛情尚可跨越生死,更何況世俗阻擋。愛得死去活來,這是湯顯祖在《牡丹亭》給浪漫下的一個最高標准。湯顯祖通過塑造杜麗娘形象,生動地體現了「理之所必無」、「情之所必有」的創作主旨。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濃筆重彩地描繪了林黛玉隔壁聽《牡丹亭》時,心動神搖,如醉如痴,憂傷落淚的情景,形象地表現出當時深閨大院中渴望追求情愛自由的女性對《牡丹亭》的真切感受。可以說,《牡丹亭》的感染力超越時空、傳承百代。 二、浪漫的藝術手法 作品非現實的題材及其「理所必無」、而「情之所有」的創作主旨,決定了它必須採取充滿浪漫色彩的藝術方法。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種別開生面的創造。 1?郾以夢設計情節 在《牡丹亭》中,夢境描寫寓意深刻。從劇本結構來看,夢境是全劇構思的樞紐,是情節和人物性格發展的契機。從縱向來講,夢境的描寫是連接現實社會與冥間生活的重要環節;從橫向來看,夢境的描寫,是杜麗娘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果刪除夢的描寫,不僅會使杜麗娘的反抗行為失去思想依據,而且人物因此會變成「干癟」的、沒有靈魂的傳聲筒。夢境描寫的安排,使全劇形成一種連中有斷、斷中有連的意想,極具「草蛇灰線」之妙。 從表現方法看,夢境描寫使人物心理得到充分的展示。夢境描寫,能更深入地提示人物內心。夢大多是內心情感的直率流露,夢境揭露也常常是最隱密、最微妙、最不願為他人所知的深層情感思想的反映。宋元以來的理學,人人皆有的自然情慾,被認為是最丑的萬惡之源。在這種慾望如同「洪水猛獸」的背景下,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是不可能離開當時當地特定的時代而存在的,用杜麗娘的話來說是「鬼可虛情,人須實禮」。而她夢中幽會書生,實際上是長期在「老成持重」面具壓抑之下的隱影原型找到了表現的機會,並從本能中爆發釋放出來。《牡丹亭》通過這個夢暫時擺脫了人間束縛的虛擬環境描寫,打開了人物心靈通道,讓杜麗娘心中不願為人所知的愛情理想具體化、形象化地表現了出來。 2?郾「三個世界」交替 作者通過現實世界、夢幻世界、陰間世界,營造了女主人公杜麗娘肉體和精神活動空間。現實世界是冷酷無情的,扼殺人性,給人帶來的只能是痛苦和死亡。但這是反抗精神賴以產生的土壤。夢幻世界是虛幻不實的,但又是自由幸福的,充滿了人性的溫馨,它能給人幸福,給人歡樂。陰間世界雖然陰森可怕,與現實世界一樣講究秩序、尊卑,但比人間通情達理,它給人以方便,給人以新生。作者將三界交替撰寫,不僅展現了杜麗娘性格的多個側面,而且通過三界對比,表達了自己的傾向、理想和價值判斷。作者虛構的非現實情節,使杜麗娘往返於三界之中,而支配她行動的動力是情,從而把情的力量推到極致,同時對「理」進行了有力的抨擊,體現了作者情勝於理、情高於禮的思想。 3?郾以死引升主題 這是作品極度浪漫方法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一般愛情題材的作品寫殉情並不稀奇,死亡畢竟是文學藝術另一個永恆的主題。但是這類殉情是作品的高潮,也是情節的終結,而在《牡丹亭》中,死亡才是杜麗娘真正反抗的開始。殉情是理想不能超越現實的無奈,但死並不是她理想的破滅,而是她用這一舉動,來表達自己比尋夢更為堅決的斗爭。正是杜麗娘的死,反而給作品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也給人物反抗提供了一個新的戰場,搭起了通往勝利的橋梁。她在真正意義上與柳夢梅結合,同封建禮教徹底決裂,與父抗爭等重要情節,都是在死亡以後才發生的。 三、浪漫的抒情色彩 作者抒情詩人的氣質為本劇浪漫主義特徵增色不少。作品中許多曲詞能將抒情、寫景和人物塑造融為一體,達到了傳神入化的境地。如[驚夢]這一出戲,游園中情景交融的手法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讀過六支曲子,彷彿跟杜麗娘遊了一次花園,不僅領略了鳥語花香,滿園春光,而且感受了杜麗娘如怨如訴的內心獨白,這也是《牡丹亭》這出戲至今生命不衰的重要原因。 如[皂羅袍]這曲音韻優美,一韻到底,給人以明快的美感。曲中一系列近似對偶的句式,如「奼紫嫣紅」對「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對「賞心樂事」,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又突出了主人公復雜微妙的心理,富於音樂美。曲文描繪景色優美,展現一幅奼紫嫣紅、景色宜人的春景圖,極具詩情畫意。曲文情美,面對美景,杜麗娘無限驚呀、感嘆、惋惜,帶有極強的感情色彩。春光如此燦爛明媚,燕語鶯歌如此美妙動聽,喚醒了她內心深藏的春情,引起了她對自己青春年華在深閨寂寞生活中淡淡消逝的嘆惜,喚啟了她青春的覺醒,這樣巧妙地把抒情與寫景結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委婉地透露出杜麗娘的苦悶,也展現出她的心理活動和境界美,確實是充滿詩情畫意。 又如,[好姐姐]這支曲子提到了三種花,作者是別有深意的。「遍青山啼紅了杜鵑」,借用杜娟啼血的典故,渲染了濃郁的感傷氣氛。荼靡是晚春開的花,寫此主要是突出尚未開花的牡丹。「牡丹雖好,她春歸怎占的先!」才是作者的筆意所在。牡丹具有國色天香,被人們譽為百花之王。可是它開了,春天就要過去了。杜麗娘以牡丹自比,想起自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顏色如花,豈料命如一葉,自然分外傷心。「煙絲醉軟」,也襯托出杜麗娘幽怨纏綿、如醉如痴的情狀。上面以花喻人,下面以鳥襯人,成對鶯燕歡唱,更襯托出杜麗娘的孤獨寂寞。這支曲子處處借景抒情,一花一鳥緊扣了杜麗娘的心理活動,很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味道,至此傷感情緒再無法排解了。 總之,作者以浪漫的精神追求,採用浪漫的藝術創作方法,運用濃郁的抒情手法描繪了一系列富有浪漫情懷的畫面,奠定了我國戲曲創作浪漫主義的基石。這部極具浪漫主義特色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杜麗娘這個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在當時就引起了那些為爭取自由幸福而艱苦奮斗的青年的強烈共鳴。時至今日,《牡丹亭》仍在全國和全球凡有華人的地方熱演,足見這部經典劇作具有與時代氣息息息相依的不朽生命力。 來源:文教資料

㈨ 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意思

這句話描寫的是貴族小姐杜麗娘游覽自己家的後花園,發現萬紫千紅與破井斷牆相伴,無人欣賞,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驚異和院惜,表達了對美好青春被禁錮、被扼殺的嘆息。

出自《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這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首曲子。

原文如下: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皂羅袍》

釋義:

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麼人家才有呢?

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台,如雲霞一般燦爛絢麗。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賤了。

(9)牡丹亭皂羅袍賞析擴展閱讀:

這段唱詞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雅麗濃艷而不失蘊藉,情真意切,隨景搖盪,充分地展示了杜麗娘在游園時的情緒流轉,體現出情、景、戲、思一體化的特點。

它緊緊貼合主人公情緒的當前狀態和發展走向進行布景。「奼紫嫣紅開遍」,艷麗眩目的春園物態,予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叩開了少女的心扉。

然而,主人公並非只是流連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設的虛景,她預見到濃艷富麗之春景的未來走向——「都付與斷井頹垣」,殘敗破落的畫面從另一個極端給予少女強烈的震撼。

「春色如許」開啟了主人公的視野,使之充滿了詫異和驚喜,接踵而來的對匆匆春將歸去的聯想則轟的一聲震響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滿了驚懼和無奈。

此曲表現了杜麗娘游園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進而控訴了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觀念對少女青春的無情摧殘。杜麗娘作為一個剛剛覺醒的少女,感嘆春光易逝,哀傷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強烈要求身心解放,這折射出明中葉後要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精神,對後世深有影響。

參考資料:

網路-《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作品鑒賞

㈩ 有沒有人有《牡丹亭——皂羅袍》的歌詞

歌名抄:牡丹亭——皂羅袍襲

歌名:孔愛萍

歌詞: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

那荼蘼外煙絲醉軟

那牡丹雖好

他春歸怎占的先

閑凝眄兀生生燕語明如剪

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10)牡丹亭皂羅袍賞析擴展閱讀:

《牡丹亭》為明代文學家、戲曲家湯顯祖所寫作的。《皂羅袍》是崑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皂羅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畫了杜麗娘千回百轉的心態變化。

此曲描寫貴族小姐杜麗娘游覽自己家的後花園,發現萬紫千紅與破井斷牆相伴,無人欣賞,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驚異和惋惜。抒發了對美好青春被禁錮,被扼殺的嘆息。全曲語言精美,以詞的手法寫曲,抒情,寫景及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無不細膩生動,真切感人,流動著優雅的韻律之美。

熱點內容
濟寧市小丁香 發布:2025-10-09 15:47:39 瀏覽:610
新娘花的花語 發布:2025-10-09 15:47:37 瀏覽:100
荷花綻放開了 發布:2025-10-09 15:46:34 瀏覽:110
菏澤堯舜牡丹產業園 發布:2025-10-09 15:37:56 瀏覽:443
牡丹江到綏陽的火車 發布:2025-10-09 15:36:14 瀏覽:43
那抹櫻花 發布:2025-10-09 15:10:54 瀏覽:178
全州廟頭兆村國際茶花 發布:2025-10-09 15:09:12 瀏覽:421
荷花池換季 發布:2025-10-09 15:00:53 瀏覽:653
2017花藝博覽會寧夏 發布:2025-10-08 20:24:27 瀏覽:795
波斯毛茛插花 發布:2025-10-08 17:32:42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