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亞洲綜合
A. 青少年每天大概喝多少牛奶適宜
青少年牛奶的攝入量500ML是比較適宜的,不要超過500ML。
建議早上早餐後喝180-250ML(切忌早上空腹喝牛奶);晚上睡前1小時喝180-250ML;晚上最佳入睡時間是22:30,所以最晚21:30喝牛奶。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鈣供給量為800~120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能喝500毫升鮮奶,便能獲得600毫克的鈣,加上食物中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就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求。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顧名思義是從雌性奶牛身上所擠出來的。在不同國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級。
牛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鈣、磷、鐵、鋅、銅、錳、鉬。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種類復雜,至少有100多種,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等。
不適合喝牛奶的人:
1、體內缺乏乳糖酶的人
大家都知道這種問題也叫乳糖不耐症。牛奶中乳糖含量很高,乳糖不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必須在消化道乳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如果乳糖酶缺乏,乳糖就不能被吸收。
2、胃大部分切除者
這種人喝牛奶後,會產酸、產氣,出現脹氣、多屁、腹痛、腹瀉。
3、腹部手術者
這種人喝牛奶會使腸脹氣,不利於術後康復。
B. 關於森林的資料
森林
以喬木為主體的植被類型。俄國林學家G.F.莫羅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動物及其與環境的綜合體。森林群落學、地植物學、植被學稱之為森林植物群落,生態學稱之為森林生態系統。在林業建設上森林是保護、發展,並可再生的一種自然資源。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
演化史 :現代森林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一般分為3個階段:①蕨類古裸子植物階段。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由蕨類植物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組成大面積的濱海和內陸沼澤森林。其中鱗木和封印木高可達20~40米,徑1~3米,是石炭紀重要的造煤植物。現在熱帶地區還有孑遺的樹蕨。②裸子植物階段。中生代的晚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為裸子植物的全盛時期。蘇鐵、本內蘇鐵、銀杏和松柏類形成地球陸地上大面積的裸子植物林和針葉林。③被子植物階段。在中生代的晚白堊紀及新生代的第三紀,被子植物的喬木、灌木、草本相繼大量出現,遍及地球陸地,形成各種類型的森林,直至現在仍為最優勢、最穩定的植物群落。
森林與環境:
覆蓋在大地上的鬱郁蔥蔥的森林,是自然界擁有的一筆巨大而又最可珍貴的「綠色財富」
人類的祖先最初就是生活在森林裡的。他們靠採集野果、捕捉鳥獸為食,用樹葉、獸皮做衣,在樹枝上架巢做屋。森林是人類的老家,人類是從這里起源和發展起來的。
直到今天,森林仍然為我們提供著生產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種資料。估計世界上有3億人以森林為家,靠森林謀生。
森林提供包括果子、種子、堅果、根莖、塊莖、菌類等各種食物,泰國的某些林業地區,60%的糧食取自森林。森林灌木叢中的動物還給人們提供肉食和動物蛋白。
木材的用途很廣,造房子,開礦山,修鐵路,架橋梁,造紙,做傢具……森林為數百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其他的林產品也豐富多彩,松脂、烤膠、蟲蠟、香料等等,都是輕工業的原料。
我國和印度使用葯用植物已有5000年的歷史,今天世界上大多數的葯材仍舊依靠植物和森林取得。在發達國家,1/4葯品中的活性配料來自葯用植物。
薪柴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燃料。世界上約有20億人靠木柴和木炭做飯。像蒲隆地、不丹等一些國家,90%以上的能源靠森林提供。
森林的更大價值,還在於它保護和改善了人類的生存環境
不妨說,森林就像大自然的「調度師」,它調節著自然界中空氣和水的循環,影響著氣候的變化,保護著土壤不受風雨的侵犯,減輕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森林不愧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樹都是一個氧氣發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樹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頃楊、柳、槐等闊葉林一天可產生100噸氧氣。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佔有10平方米樹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處,所需要的氧氣也有了來源。
森林能涵養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長流」,樹總是同水聯系在一起。降水的雨水,一部分被樹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樹下的枯枝敗葉和疏鬆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來,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過蒸發返回大氣。1公頃森林一年能蒸發8000噸水,使林區空氣濕潤,降水增加,冬暖夏涼,這樣它又起到了調節氣候的作用。
森林能防風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風吹來,它用樹身樹冠擋住去路,降低風速,樹根又長又密,抓住土壤,不讓大風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裡,滲入土壤深層和岩石縫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緩緩流出,沖不走土壤。據非洲肯亞的記錄,當年降雨量為500毫米時,農墾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區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區的3000倍。我們不是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嗎?最有效的幫手就是森林。
森林還是改善環境、抗擊污染的「主將」
樟樹、夾竹桃、丁香、楓樹、刺槐、臭椿、檜柏、女貞、橡樹、紅柳、木槿、榆樹、馬尾松、法國梧桐等都有很強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能力。這些氣體通過綠化林帶,通常有1/4可以得到凈化。
樹葉通過其上面的絨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對塵粒有很強的吸附和過濾作用。每公頃森林每年能吸附50~80噸粉塵,城市綠化地帶空氣的含塵量一般要比非綠化地帶少一半以上。
許多樹木能分泌殺菌素,如松樹分泌的殺菌素就能殺死白喉、痢疾、結核病的病原微生物。鬧市區空氣里的細菌含量,要比綠化地區多85%。
林木還能吸收雜訊。一條40米寬的林帶,可以降低雜訊10~15分貝。
你看,森林既能提供食物、葯材、燃料、原料,又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促進退化土地復興,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是人類和自然持續發展的保證。
你看,樹木既能美化環境,改善小氣候,又有吸塵、消音、除污、防疫,製造新鮮空氣,城市居民如能生活在一個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的綠化環境里,實在是一大幸運。
森林是如此重要,以致聯合國糧農組織把「森林」與生命」定為1991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不是以植樹本身為目標,而是要表明森林如何能幫助人類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要強調森林有持久生產力的作用,即在為後代保存資源基礎的同時,滿足現在生產不斷發展的需求;要提醒人們認識森林不僅能提供糧食、燃料,而且具有最根本的保護環境的價值。
如果沒有森林,陸地上絕大多數的生物會滅絕,絕大多數的水會流入海洋;大氣中氧氣會減少、二氧化碳會增加;氣溫會顯著升高,水旱災害會經常發生……
一句話,沒有森林就沒有生命
可是,很多人卻似乎不懂得這一點,他們不僅不知道如何愛惜森林,相反地盡在無情地摧殘它們。請看:
「幾百台拖拉機、推土機隆隆作響,難以數計的林木倒在地上,動物嚇跑了,土地被推平。接著火焰四起,濃煙彌漫,鳥兒哀鳴,猴子嚎叫……」
這是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熱帶森林被破壞的一個場景。據說,這里每天有上百萬棵大樹被毀掉。
森林被毀並非自今日始,也不僅僅發生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森林像母親一樣哺育了人類,給人類提供了吃、穿、住的條件,但自從人類掌握了取火、用火的技術以後,就開始回過頭來向自己的「老家」進攻了。
從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發展粗放牧畜和進行刀耕火種時起,森林便遭到了巨大的破壞。以後更是變本加厲,日益嚴重。四五千年前,歐洲森林面積還占陸地面積的90%,現在只佔50%了。我國西北廣大地區4000年前也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如今林海湮滅,植被破壞,好多地方已經淪為千溝萬壑、童山濯濯的旱原。
特別嚴重的破壞是在近百年裡發生的。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毀林開荒,辟林放牧,興建城鎮,砍伐木材,再加戰爭破壞,火災蟲害,世界森林面積縮小的過程大大加快。現在,每年大約有2000萬公頃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
多年來,非洲森林已經砍掉了一半以上。其中西非每新種一棵樹,同時卻幾乎要砍掉30棵樹。象牙海岸本是非洲多林國家之一,為了得到所需要的外匯,每年差不多要砍伐30萬公頃森林。1963年它還擁有1200萬公頃森林,現在只剩下不到100萬公頃了。
在人口爆炸和農業過度開發的壓力下,亞洲的森林也面臨消失的危險。從1980年到2000年,尼泊爾森林面積將減少63%,斯里蘭卡將減少59%,泰國將減少55%。越南在過去40年裡已有一半的森林被破壞。泰國1970年的森林覆蓋率還高達50%以上,短短十幾年後已下降到不足25%。
歐洲現在的森林都是人工林,原始森林幾乎已經絕跡。歐美國家經常發生火災,比如僅1990年,義大利被焚毀的森林就達17萬公頃。歐共體各國被環境污染毀壞的森林也很多。
最令人擔心的是熱帶雨林,現在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80年代以來,熱帶雨林的3個主要生長國——巴西、印尼和扎伊爾,每年砍伐的森林超過200萬公頃。有一份最新報告說,1980年有1130萬公頃熱帶雨林被毀,1991年達到1690萬公頃,也就是說,過去10年裡的砍伐量增加了一半。全世界的熱帶雨林已有70%被毀掉!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初期,地球上1/2以上的陸地披著綠裝,森林總面積達76億公頃。1萬年前,森林面積減少到62億公頃,還占陸地面積的42%。19世紀減少到55億公頃,無論在歐洲、美洲還是亞洲、非洲,依然到處都能見到森林。可是進入20世紀以後,毀林的情況日趨嚴重,至今全球只存40多億公頃森林,而且正以每分鍾38公頃速度在消失!
我國的森林在歷史上也不少,不僅南方森林茂密,就是在北方,五六十萬年前北京藍田猿人生活的渭河之濱,北京猿人活動的北京地區,都曾有蒼翠的莽莽林海。但是,現在我國的森林已經不多了,1988年的森林面積是12465萬公頃,只佔世界森林面積的3% ;森林覆蓋率為13%,比世界平均覆蓋率低一半還多。
森林破壞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惡果。水土流失,風沙肆虐,氣候失調,旱澇成災,都同大規模的森林破壞有關。人們毀林開荒的目的是為了多得耕地,多產糧食,可是結果適得其反,農作物反而減產,挨餓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濫伐森林的目的是為了多得木材,獲取燃料,可結果也是事與願違,木材越伐越少,某些森林資源本來很豐富的國家現在成了木材進口國,22個國家中有1億人沒有足夠的林木供給他們最低的燃料需求。
森林與人類息息相關,是人類的親密夥伴,是全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破壞森林就是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破壞全球的生態平衡,使我們從吃的食物到呼吸的空氣都受到影響。難怪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說:「人類給地球造成的任何一種深重災難,莫過於如今對森林的濫伐破壞!」
愛護森林吧,濫砍亂伐森林是人類的愚蠢行為,再不要做這種貽害子孫後代的事了。我們不僅要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把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結合起來,同時還要大規模植樹造林,綠化大地,改變自然面貌,改善生態環境。
森林的益處:
1、改善空氣質量
2、緩解「熱島效應」
3、減少泥沙流失
4、涵養水源
5、減少風沙危害
6、豐富生物品種
7、增加景點景區
8、帶動種苗、花卉產業
9、減輕噪音污染
10、優化投資環境
C. 關於咖啡,三區綜合和花謝清風兩種咖啡的異同
三區綜合和花謝清風相同之處在於都是用綜合咖啡豆製作的咖啡飲品。區別如下:
1、意思不一
三區綜合:由三種或以上品種拼配的咖啡豆製作的咖啡。
花謝清風:用三種及以上咖啡豆拼配後用冰滴法製作的咖啡。
2、類別不一
三區綜合:三區綜合是熱咖啡。
花謝清風:花謝清風是冰咖啡。
3、口感不一
三區綜合:口感濃郁。
花謝清風:口感清淡、順滑。
4、醇度不一
三區綜合:醇度是中等。
花謝清風:醇度較三區綜合低。
5、風味不一
三區綜合:風味平和,擁有花香味,草葯味,檸檬和加侖口味。
花謝清風:風味較佳,清香芬芳。
D. 請問肉桂、肉寇、丁香、良姜、砂仁等的作用、性味、功能
肉桂(肉桂心、官桂)
【性味】辛、甘、大熱。
【功用】(1)補火助陽:用於腎陽虛衰之水腫尿少、腹冷久瀉、四肢發涼,常配附子。
(2)祛寒止痛:用於寒證的胃痛、腹痛、痛經等。前人有「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之說。常配吳萸、乾薑。
【用法】3~6克。有效成分煎煮後易於揮發,故研末沖服效著。孕婦忌服。
丁香(公丁香)。
【性味】辛、溫。
【功用】(1)溫中降逆:本品為治療胃寒呃逆之要葯。用於脾胃虛寒之呃逆,常配柿蒂。亦用於虛寒性嘔吐、泄瀉。
(2)溫腎助陽:用於腎陽虛之陰冷、陽萎等。
【用法】1.5~3克。
砂仁 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葯性溫,味辛。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之功,葯用於胃腹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用於火鍋和鹵菜中則不可過多,以3克以內為宜。
別名:良姜。
處方用名:高良姜、良姜。
葯用部分:根莖。
性味:辛、熱。
歸經:入脾、胃經。
主治與應用:
有良好的散寒和止痛、止嘔作用,適用於脘腹冷痛、嘔吐等胃寒證,單用有效,如《千金方》以本品微炒。米飲送服,治心脾氣痛。如治胃寒疼痛,與香附配伍,如良附丸。治脘腹冷痛、脹滿,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治胃寒氣逆、嘔吐清水之證,可與生薑、半夏煎服。
用量:3-9克。
E. 吃咖喱對身體有害嗎
常吃咖喱可以防癌
咖喱在東南亞及南亞諸多國家的食譜中是不可或缺的作料。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又發現咖喱的新用途——可以防癌。
據印度亞洲通訊社近日報道,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咖喱中含有一種姜黃色素的化學物質,可以阻止癌細胞增殖,對預防癌症、特別是白血病效果明顯。另外,姜黃色素還可以消除吸煙和加工食品對身體產生的有害作用。研究還發現,咖喱中含的其他成分孜然芹和胡荽等物質對心臟有益
F. 在家門口栽一株夜來香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壞處呢
一、在家門口栽一株夜來香好處:
1.每逢夏秋之間,在葉腋就會綻開一簇簇黃綠色的吊鍾形小花,當月上樹梢時它即飄出陣陣清香。這種香味,令蚊子害怕,是驅蚊佳品。
2.夜來香新鮮的花和花蕾供食用的一種半野生蔬菜。具清肝明目之功效,可治療目赤腫痛,麻疹上眼、角膜去翳等。
3.花、葉、果:用於急慢性結合膜炎,角膜炎,角膜翳;麻疹引起的結膜炎。
二、在家門口栽一株夜來香的壞處:
1.夜間停止光合作用時,夜來香會排出大量的廢氣,對人的健康極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應在夜來香花叢前久留。
2.味過濃,散發更會刺激嗅覺,讓人容易憋悶,對冠心病、高血壓患者有不良影響。
G. 請教各路大俠下面草葯叫什麼學名(己知福建泉州閩南話叫火燒草)不勝感激
羅勒草
H. 今天在松雷商廈買了件衣服,回家發現不是太喜歡,想去退了,
問了這么多的問題 我也不可能那麼權威 在綜合了全家人的意見後慎重的為你解答
希望你在來哈期間 過得愉快 為了方便你的出行我會在最後將家裡的電話留給你為你解答在哈爾濱期間隨時可能出現問題
1.以你們的消費水平去哈市所有的商場都可以滿足消費需求 具體選哪一家不是要看規模 而是要看實際價格而定 因為哈市的商場基本都是一個模子 每家貨品都差不多 推薦2家 比較有代表性的 1遠大購物中心,時尚潮流的先鋒有多個獨有品牌 2哈爾濱新一百 隸屬於大連大商集團有這么猛地東家 在過年期間他這里的活動一定是最優惠的 結合往年 想你鄭重推薦
2.來哈爾濱一定要逛三個商圈 排第一 中央大街 這里不但吃喝玩樂都有而且囊括旅遊區 附近主要建築有索菲亞教堂 防洪紀念塔 中央大街古建築 及歐式建築
附近商場有中央商城 金安歐羅巴 百盛購物中心 萬達商場 哈一百 麥凱樂購物中心 吃飯有華梅西餐廳 馬迭爾自助 及很多西餐廳是領略異國風情的必到之處
第二當屬秋林商圈 這里也是商業比較集中的地方 松雷商城 大世界 秋林 新秋林 集中的地下購物商場 遠大 新世界商城 第三 會展中心 在這里可以看到亞洲第一高鋼塔龍塔 還有哈市佔地面積最大的購物商場 可以開車逛的下沉式廣場
3住酒店 也是哈市連鎖最多的酒店 你可以在他家選擇到任意景點的旅店 幾十到100多價格不等 挨著中央大街 離太陽島江邊和索菲亞教堂分別步行5分鍾,10分鍾就到了 特別方便 省路費 最劃算 我到別的地方去旅遊就這樣選擇旅店
另外道對面的兆麟公園就是冰燈游園會 價格符合要求 而且最最最關鍵是干凈 舒心 早餐也特別好
道里有三家店,一家店是位於地段街13號 ;一家店是道里區通江街7號 ;另外一家店是 禧龍賓館(經緯店) 經緯街148號
最後兩家店距離還是比較近的,面對面,離中央大街也是比較近的,在中央大街12道街道里松雷穿過去就是
以上三家店都有原床,浴缸就不一定了,另外一定要注意衛生
訂房電話0451-87639555
還會有特價 你可以通過藝龍訂房 還有贈品
4所有沿途你看到的東西及紀念品你都不需要買 我現在正是推薦給你個地方專
賣這些小玩意及地產貨的地方 國民街民貿商場(外貿市場) 這里需要砍價 基本砍一半就可以買到 但是絕對比你在外面買被人宰強 你可以選擇打車去那裡 從我推薦的地方去打車只需要10元 而且這里離秋林商圈近 可以選擇同一天時間
5既然來哈市那一定要去滑雪 或者去看冰雕 冰雪大世界 具體路線你可以咨詢住店的服務台 她們那都有事先准備好的路線圖 包括享譽國內外的雪鄉 這都是比較上乘的選擇
6如果從南方來 你必須穿棉褲 棉鞋越厚越好 因為你在室外走的時候比較多 有時想找休息的地方難 建議你的衣服不要穿的太繁瑣 因為來回穿很麻煩你需要進商場脫下來 上車脫下來
7普通籃球鞋對當地人來說都不是很好的選擇 尤其需要在室外呆很久
8年三十商店會下午2點關門 初一一樣 初二後 陸續的商場恢復正常 但是下班早一般4點前就閉店了
9哈市的當然穿高幫的鞋了而且都很厚
我的家裡電話84663241 劉
我順便在其他人回答關於哈市的問題里幫你粘點你需要的
1月5號到2月中旬
哈爾濱冰燈節從每年1月5日開始,一直延續到2月中旬,都在尚志大街上的兆麟公園展出。這期間,旅遊者除了可以參觀一年一度的冰燈節外,還可以加入東北令人目不暇給的各類雪上活動,如乘冰帆,打冰撬,溜冰,滑雪或參加冰上婚禮,冰雪文藝晚會等等。
民航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是中國東北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可供國內外各種大型客機晝夜起落。有班機飛往北京、上海、廣州、大連、西安 等近三十個大、中旅遊城市;與香港、日本、法國、美國等十數個 國家、地區通航。
中國民航黑龍江管理局
售票所(24小時訂票)電話:84674966
北航天鵝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售票中心電話:84652855
鐵路
哈大、濱綏、濱洲、濱北、拉濱五大鐵路在此接軌,與北京、上海、廣州、大連、西安等幾十個大、中、小旅遊城市有客車對開,日夜兼程。哈爾濱火車站出售當日車票。哈爾濱火車站南崗售票所預售兩日後車票。
哈爾濱火車站問訊處電話:86420115
南崗售票所電話:86431252
哈爾濱旅遊注意事項
哈爾濱的冬季相對於南方來說是比較寒冷的,但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冷。原因是哈爾濱的冬季比較乾燥,所以感覺上沒有天氣預報中說的那麼寒冷。室內有暖氣,一般溫度都在18度以上。
但由於哈爾濱的氣候特點,還是有些注意事項要注意一下:
1、鞋子。
「寒從腳下起」。從保暖的角度講,鞋是最重要的。一雙輕巧而保暖的鞋子,可以使你感到全身溫暖。從經濟上看,一雙20元以內的棉鞋就足夠了:)
2、衣服
同樣要輕巧。羽絨服是最好的選擇。
3、帽子
不是十分必要。哈爾濱的晚上是沒有什麼風的,只是溫度稍低。女士只要帶一條圍巾就足夠了,男士就不必要。
4、保濕
哈爾濱的空氣十分乾燥,濕度一般在20%左右。所以,保濕就很重要。有些南方的朋友,到了哈爾濱後會流鼻血,這就是因為沒有飲水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引起的。其實很簡單,每天多喝些水就沒問題了。女士帶一支潤唇膏就更好:)
5、預防感冒
由於室內和室外有比較大的溫差,所以千萬不要在出汗或衣物很少的情況下到室外,否則容易引起感冒。
其它事項:
1、遊客可在當地購買羽絨衣褲、羊毛衣褲,價格便宜不說,且厚實耐寒,此外,帶上一套帽子、圍巾加手套即可萬無一失。
2、東北地區室內外溫差很大,冷熱交替,極易感冒,所以最好帶上感冒葯之類的葯品。
3、在氣候嚴寒、乾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乾裂,帶上潤唇膏或潤膚品,總不會有錯。
4、在零下幾十度的哈爾濱,專業相機的快門會凍得開不了,所以,如果帶上專業相機,一定要注意機器的保暖。另外,膠卷受凍後脆性較大,因此在室外拉動膠卷時,不要用力過大,否則,膠卷會很容易被拉斷。
5、有幸到當地人家中做客,可以試著在炕上用餐,非常有意思,如果睡在炕上的話,很容易「上火」,起床後應多喝開水,多吃水果。
6、在冰雪上行走時,膝蓋應微屈,身體的重心向前傾,這樣就不易摔倒。
一、哈爾濱美食
1. 哈爾濱紅腸:秋林干腸、里道司、肉聯紅腸最為有名,在秋林商場、南崗奮斗路副食商店都能買到。
2. 大列巴、小沙一克:俄式麵包,秋林公司和道里中央大街上的馬迭爾賓館的都很不錯。
3. 俄式食品:俄羅斯帶楱子的巧克力 俄羅斯香煙 伏特加
4. 俄式西餐:特別推薦中央大街上的華梅西餐廳,一定要在2樓吃,很棒的建築,我們6個人,吃了裡面算是很貴的紅魚籽、大馬哈魚等等,還喝了法國紅酒,一共花了450元,還是便宜呢!
5. 正宗的鐵鍋燉活魚:地址在紅旗大街上。門面並不大,不是太顯眼,但內里有一樓與地下一層,面積還是不小。一進門就是一個魚池,養了很多大活魚,由客人現挑現宰,保證新鮮。
6. 燒烤:那真是滿大街都是,隨便吃的味道都不錯!
7. 啤酒:吃燒烤,一定要和哈爾濱啤酒!嘿嘿,特別推薦小瓶裝的啤酒,口感非常好!
8. 殺豬菜、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要吃味道就去路邊的小飯館,要吃感覺就去帶濃郁東北特色的菜館,如哈爾濱三中對面的「大豐收」,一進門就喊「且來了」,(且,東北話,客人也),一大堆人答應著「嗯那」,那叫一個心情舒暢啊!
9. 冰棍:馬迭爾賓館的冰棍,中央大街
10. 粥,在中央大街的頭上,友誼路汽車終點站那裡有一家2層樓的粥店,名字忘記了,但是那裡的粥很是了得,樣式多,
11. 得莫利燉活魚 :哈爾濱郊區靠著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裡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里江里撈上來的鯉魚燉在一起吃是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二、購物
秋林公司、哈爾濱市第一百貨商店、哈爾濱商廈、松雷大廈、金太陽精品城、中藝百貨
三、計程車:
哈爾濱計程車價格較貴,夏利起步價7元(3公里),然後每公里1.6元;捷達起步價8元(3公里),然後每公里1.9元。
四、哈爾濱名街
中央大街:哈爾濱最著名的步行街,最具有異國情調和最繁華的商業一條街。中央大街位於道里區,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譽稱「哈爾濱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最能體現「東方莫斯科」的豐富內涵。
靖宇街:為紀念革命烈士楊靖宇而命名,有大量的古建築,是哈爾濱典型的傳統街道。靖宇街位於道外區,承德廣場和松花江畔之間。
尚志大街:為紀念革命烈士趙尚志而命名,位於道里區,近中央大街。
兆麟街:兆麟街的公園(兆麟公園)、學校(兆麟小學)和電影院(兆麟電影院)均以革命烈士李兆麟而命名,是有著深遠人文歷史背景的名街,有「冰燈一條街」、「丁香花一條街」之稱。位於道里區,近松花江。
通江街:由猶太新會堂、猶太文化特色園等景觀構成的猶太文化特色景觀長廊。位於道里區,南起經緯街,北至友誼路。
大直街:哈爾濱最為主要的交通幹道,堪稱城市的「脊樑」,大街兩邊有許多歐式教堂等文物保護建築,以紅博地下廣場為中點分為東大直街和西大直街。沿大直街行進可達到哈爾濱各主要景點和地區--哈爾濱游樂園、文廟、極樂寺、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火車站、哈爾濱博物館、秋林商廈、哈爾濱國際展覽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果戈里大街:哈爾濱最富有俄羅斯風情的商業街,最有特色的是這里的俄式有軌電車與阿列克耶夫教堂廣場。果戈里大街位於南崗區,原奮斗路。
花園街:保留有19世紀末中東鐵路職工住宅保護區(俄羅斯風情園)、俄羅斯特色購物市場(民貿市場),位於南崗區。
一曼街:為紀念革命烈士趙一曼而命名,如今的一曼街以造型獨特系列藝術雕像成為哈爾濱著名的人文景觀藝術走廊。位於南崗區,近火車站。
學府路:連通南崗區與平房區的交通幹道,顧名思義,這里集中了哈爾濱的多所高校,有黑龍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大學等知名學府,是著名的大學城。
華梅西餐廳
位於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142號,歷史悠久。該餐廳薈萃俄式西餐烹飪之精華,主要經營俄式大菜,兼營英、法、意等式菜系。主要有:奶汁裡脊絲、罐燜雞、蝦、牛肉、羊肉,烤奶汁魚、拌大蝦、串燒羊肉、鐵扒雞等40多種名菜。
五、游
1.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氣勢恢弘,精美絕倫。教堂的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上冠巨大飽滿的洋蔥頭穹頂,統率著四翼大小不同的帳蓬頂,形成主從式的布局,四個樓層之間有樓梯相連,前後左右有四個門出入。正門頂部為鍾樓,7座銅鑄制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由訓練有素的敲鍾人手腳並用,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鍾聲。
巍峨壯美的聖索菲亞教堂,構成了哈爾濱獨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同時,它又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
交通:遊客可從哈爾濱市乘1、2、13、15、64、66、113路等公交車,到哈一百或時裝大廈下車即可到達教堂。
門票:20元
2.東北虎林園
位於松花江北岸,佔地面積120萬平方米,與著名的避暑勝地太陽島風景區僅一水之隔。其中虎園佔地36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野生自然園林,是出於挽救和保護世界瀕危物種東北虎而建立的園林。
東北虎林園現建有成虎園、幼虎苑、科普展館各一處。成虎園36萬平方米,散放著30隻野性十足的斑斕猛虎,遊人須乘專用旅遊車漫遊於群虎之間。
幼虎苑圈養著40多隻3歲以下的幼虎,活潑可愛,遊人可徒步在廊道里觀賞。在這里,人們「漫遊」於群虎之間,領略那虎牛相鬥、群虎撲食、二虎相爭的驚險與刺激,滿足了回歸自然尋求探險的心理。
交通:遊客可乘85路聯營公共汽車,至終點站下車,即可到達景區。
門票:50元
3.極樂寺
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盡頭,建於本世紀二十年代,佔地5.7萬平方米。極樂寺是黑龍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築,也是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與長春般若寺、沈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齊名。
極樂寺的整體設計、形式布局和建築結構,都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建築有山門、鍾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東西配殿等。
塔院內設有七級浮屠塔和圓寂比丘塔、五百羅漢堂、四十八願殿等。七級浮層塔呈八角七層閣樓式,錐體狀,通身磚石結構,造型美觀,玲瓏秀麗。整個寺院金碧輝煌,威嚴肅穆。
它既是佛教徒參謁朝拜的北方佛教聖地,也是中外遊人觀賞瀏覽的名勝所在,已被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慶佛日,極樂寺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今天,北方名剎極樂寺在發展對外交往活動中分外引人注目。
交通:乘14路公共汽車,104、105路無軌電車可達景點。
門票:8元
下文是一一位廣州女孩春節來哈爾濱旅遊全攻略,請參考
裝備:沖鋒衣一件、抓毛絨衣一件+具抓絨及毛衣雙重保暖功能絨衣一件、保暖內衣褲兩套、抓毛絨褲一條、沖鋒褲一條、兩對絛綸襪(雖該料不如棉質保暖,但建議不用後者,雪氣滲入時濕襪不易干且不透氣,易有腳氣哦)+一對AmazTEK杜邦料襪、專業登山鞋(最重要的是鞋底,要軟,紋要深,不然在冰上行走很容易摔倒)、圍巾、兔毛料手套(內)+Thinsulate防水厚型內加絨手套(外)、可作圍脖的露頂針織帽一頂(當圍脖時可罩住嘴部,當口罩用,並且很擋風,防雪滲,很實用)+絨帽一頂(夠大足以遮耳-這點很重要)、雪套一對、黑超一副、外帶必備葯品、外掛、頭燈(以防雪鄉要夜闖室外衛生間)、50+18升背囊(其側袋可拆作沖鋒包,爽)、雨具、能量補充品(維C泡騰片、朱古力、牛肉乾、有條件可加帶維C和維B片)、口腔清潔兼清爽品(香口膠、薄荷糖兼可)、護膚品(鎖水油性乳霜-推介凡士林特效潤膚露,我全程靠它搞掂、SPF25以上防曬霜、護唇品-男士也少不了啊)、筆記本+筆、通訊用品(手機帶多幾個電池,別忘了充電器)、傻瓜機+3個電池、可保溫的水壺、、一次性用品、其他小物件(自願……)。
按正常應該是初二下午16:10分的飛機,由於晚機拖到18:00才從廣州起飛,所以晚上10:30分左右才到哈爾濱的太平機場,我們是坐旅行社的車(購買了旅行社的包機機票,超便,不過紅眼航班是不可避免的啦)離開機場到達市區住宿酒店(省了一筆的士費),如果全程是自已搞掂的,可以坐機場大巴去市區:地點——機場候機樓一樓,市區終點站為中山路99號民航大廈門前(公共汽車天鵝飯店站),間隔1小時一班,大約需45分鍾,單程20大元,電話:0451-82896432、82896517;由於之前沒有準備,而當時時間太晚,大部分酒店已爆滿,所以還是決定入住旅行社所選的金龍酒店(地點在南崗區的石頭街-沒記錯的話),交通挺方便,馬路對面就有公交站,可直達中央大街等景點,路經哈工大,遠點的還有哈站。住房價錢跟哈爾濱其它普通酒店差不多:標間200剛出頭,當時已全滿,我們選的五人間是400元,708房,很大間,共一廳一房,廳四張床帶一電視一麻雀台四凳兩桌,房一床靠洗手間……空餘位置還有很多,真是心疼,足可以住上十幾人(床合並,打地鋪……空地多的是)。哈爾濱當地人的生活挺閑適的,從下午四五點左右商店開始關門(冬季,可能都寧願待在家嘆暖氣吧,過節就更不用說了),至晚上九點,街道已十分冷清。倉買(小店的當地叫法)、餃子店、燒烤店、澡堂、招待所隨處可見(幾乎是隔幾米一家,重復出現),卡啦OK的娛樂場所當地叫KTV練歌房,倒是沒見幾家,酒吧、迪斯科就更別提了。每家店內均有暖氣,大門緊閉,門外都會懸吊厚重的塑料簾(給我的第一感覺就像是走進豬肉加工廠的廠間),可擋風雪,保持室內的溫度。冬天的哈爾濱如果連下大雪,則街面會是一片白茫茫雪的浪漫世界,但若是小雪,雪後一星期街道地面上鋪的分不清是冰還是雪,烏漆漆、臟膝膝的,一不留神走路就很容易PK.
早上最好是七點半前起床去吃早餐,不知是否春節的緣故,酒店前台告訴我們外面大大街上的小吃店過了七點半後幾乎都已經關門,而我們八點半才開始動身,只有對面一家粥店仍在營業,半信半疑的我們把大件行李寄放在酒店前台後在街上搜尋了一番,果真家家大門緊閉,沒辦法了,由於時間已經不多(差不多已九點半,很快大半天就要過去),飢腸轆轆的我們終於在熱心路人的提點下止步於那家粥店,店名已給忘了,只記得吃了10大元的早餐:面餅、面、小米粥、黑米粥,味道我覺得還可以,不過實在是口味太淡,懷疑店家把鹽給省了(還說哈爾濱吃的特點就是:濃、黑、咸呢,倒是一點沒體會到)。
填飽肚子後,馬上出發去哈站購買晚上去牡丹江的火車票,能夠到達哈站的公交路線有11、6、343、338、81、109、89……路車,我們搭乘的是2元錢的11路車(該車路線經哈醫科大、黑龍江大、哈理工大、哈工大——有興趣可來個高校游),不到半小時達終點站,過了一條很長的地下隧道(多家商鋪,印象最深的是賣哈爾濱紅腸的,比比皆是,不過全部關門,只能看到一排排廣告式的標語),進入哈站,一二層均有售票窗,牡丹江的在二層,人不多,同一個省的票也易買,45元/人的硬座票(大概是晚上22:45分的票—剛好可以看完冰雪大世界-22:00結束)。
火車票拿到手,終於可以開始我們的哈遊程。素聞哈爾濱享有「東方小巴黎」之稱,市內西方古典建築比皆是、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教堂自成風格,充滿異國風情,來到哈,當然要去見識一番。我們的第一站便是中央大街、聖。索菲亞大教堂、防洪紀念塔。從火車站坐公交車(去邁哈頓、十二道街、哈一百、時裝大廈的車皆可)在邁哈頓下車,直走約百米,便可見索菲亞教堂,造型獨特的建築,聽說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之一(全世界僅兩個),時有成群的白鴿停駐於頂,或是低飛,或是在閑庭信步接受遊人的餵食,教堂前還有冰雕,趨是賞心悅目,可進入教堂哈利路亞一番,門票10元。接著便步行去中央大街,和其它地方的步行街差不多,又是個名牌專賣店集中的SHOPPING之地,唯一不同的就是它的歐式建築,色調鮮明,倒是增添了一份都市的繁華,馬迭爾賓館(三星)、教育書店——歷史久遠,值得門前留影,還有各式的西餐廳,特別是俄羅斯西餐廳不容錯過(旅行回來後一位哈爾濱朋友告訴我,其中的俄羅斯大餐口味正宗,是哈一大美食特色,我們倒是錯過了,直讓我捶胸頓足大嘆可惜)。冬天來到哈爾濱,別忘了買支冰棒,飄著雪花、嚼著讓嘴唇凍得發紫的冰激凌,闊步於歐陸風情的中央大街,感覺爽快暢然!我一直想找尋中央大街的哈啤廣場,網上資料提過這里會見到啤酒車邊坐著拿大杯子大口喝啤酒的市民和遊客,很多老外和中國人比酒量,聊天,到了晚上,音樂響在耳畔,很是寫意……可能是擦身而過吧,沒有讓我見到,也是一大憾事。。防洪紀念塔在松花江邊,哈爾濱市道里江岸中央大街終點廣場(坐107路車頭道街或三道街下車朝江邊走),是為紀念1957年特大洪水威脅哈爾濱市而建,本人感覺防洪紀念塔是可看可不看的,只要了解它的歷史即成,倒是它身後的松花江引起我的注意,冬季的松花江江面已結成厚厚一層冰,白燦燦的一大片,已成為了遊人們玩冰上活動的樂園(爬犁、馬拉車、狗拉車、溜冰、騎馬、旱地雪橇、雪地摩托等),松花江北岸便是太陽島(雪雕,門票15+25)、東北虎林園(門票22元)、冰雪大世界(冰雕、冰燈-門票80元,學生40元,這點很重要),與哈爾濱市區隔江相望,必須另乘車(118路車可達冰雪大世界,太陽島聽說可乘旅行專線車在友誼路沿松花江公路大橋直達景點)或是乘坐馬拉車(20元/人,不愁找不到,在防洪紀念塔就有很多人拉客,使個眼神就有兩三個會擁上來,但是不推介後者,因為必須在冰面上跑40分鍾左右,實在是雪寒氣逼人,擔心你受得了40分鍾的路程,也可能在景點里待不了多久……)。太陽島要用二至三個小時的時間,雪雕最好是早上觀賞;而冰雪大世界則是晚上觀冰燈最美,由於時間已經不夠(小璇和阿水必須回酒店加衣褲,再加上要把行李拿到火車站寄存,一來一回,時間真浪費不少),只能放棄太陽島,決定晚上專攻冰雪大世界(哦,差點漏提:防洪紀念塔附近廣場可以抱著可愛的雪狐拍照,開價五元一次,可殺價一半,十二的靚照就在此誕生)。不知覺已到中午的2點有多,一行人折回中央大街,隨便挑了一家(名字忘了,好像是西餐廳吧)大嗟了一頓:正宗炸醬面、油茉菜、炒飯、鐵板牛柳、忘記小璇和阿水叫啥吃的了……味道還不錯——54大元(沒吃俄羅斯大餐,長嘆啊),飯飽後,順著服務員指的方向,來到了兆麟公園(冰燈)(西二道街還是西頭道街,記不清了,也是中央大街附近,門票12元,早晚不同價,學生票無優惠),面積很小,最好還是晚上看,早上沒啥特色,感覺就像幾個冰雕立在那,別人勸我們放棄兆麟,冰雪大世界已經具代表性,而且規模大多了,大家認可下,還是放棄,啟程回酒店(對面便有公交車站)。
全副武裝(保暖措施要做到十足,否則冰雪大世界呆40分鍾就會受不了)後,告別金龍,坐公交車去哈站寄存行李,寄存處在一樓,大行李5元/件,我們五人共五件,那位大姐倒是硬收了咱26大元,說是25意頭不好,拿她也沒辦法(這也是哈爾濱當地人的一個特點,常會讓你哭笑不得),下一站就是冰雪大世界,火車站的14路車至公路大橋站再轉88路車可達(不過時間要掌握好,88路的末班車是19:00),我們到達時已是人頭涌涌,中外遊客皆有(不過最多的還是廣州人),我們派出樣子最童真的小璇作為我們的學生代表去買學生票(當然是手持一大堆的假證羅,除了最貨真價實的十二不用咱四老擔心),想不到卻是很容易地混過關(工作人員連證都沒瞧,小璇子果然夠掂),40元一張,門口進去,會有很多掛著牌的小姐(不知是否導游證)上來詢問是否需要向導(120元/人,可講價至80元,承諾進行全場的講解,100%滿意),雖然我有點好奇她將講解的內容,不過時間和金錢都比較貧乏,還是靠自己吧。這里果然是冰雪的世界,以松花江天然冰為材料雕琢出的冰燈藝術品,造型各異(古今人物、花鳥蟲魚、各式建築)、玲瓏剔透、在燈光反射下更顯萬紫千紅,還有以冰塊砌成的迷宮、滑梯、爬犁、滑墊(5元一個租用)等娛樂項目,確實有一定的規模,不過我覺得一定要晚上來看才能顯出它的價值(燈的海洋,燈光才能襯托出這些冰雕的栩栩如生,夜晚一片五顏六色,霎是好看)。我們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貪婪地拿起相機狂拍,哦,別忘了東逛西瞧的同時,嘴不要停,2元錢一支的冰糖葫蘆在這特定的環境下格外美味哦!
3 一位廣州女孩春節來哈爾濱旅遊全攻略
不知覺時間就達九點半有多了,要趕火車,匆忙間合影兩張(曬出來個個都是鼻子紅通通的,卡哇依!)。
心得: 1.讓所住酒店代訂火車票是個不錯的選擇:服務費一般是2~5元一張票,跟自已坐車來回車費差不多,還可省下時間趕多幾個景點。
2.去之前做足功夫,特別是預定好到達當晚的住處,哈爾濱的招待所很多,一般都是20元~100元左右(實地打探過),也可以選擇住高校里的賓館,就如哈工大裡面的賓館,床位每人50元,有洗手間,環境不錯(公交車上遇一中大學生得知),記住小旅舍不要住,當地人說那不太安全;如果小資一點的,哈爾濱站前就有好幾家比較不錯的賓館:龍運大廈、龍門大廈、教育培訓中心等等,價格還可以,標准間在160——260元不等;中央大街的馬迭爾(標間336元-游景點方便多了)、開發區的福順天天大酒店(靠近腐敗一條街,哈的美食點集聚地,不過當地人言:高消費區)。
3.先打聽好哈的美食再制訂作戰計劃。這次去沒有做這方面的市場調查,所以哈的美食可以說是沒享受到:大列巴(俄一種地道大麵包,聽說小孩舉不起來—中央大街的俄羅斯餐廳)、秋林或肉聯的哈爾濱紅腸(不知我們在火車站吃的是否正宗,感覺很普通,自已試試看吧)、京字牌松仁小肚、老鼎豐糕點、酥合利(一種麵包)。
4.有特色的購物地(手信啦):紅博廣場附近的哈爾濱商業區有哈爾濱俄國市場,。也叫民貿市場,這里有各種各樣的俄國特產,像是套娃,俄國望遠鏡,徽章,火機,皮具,毛皮等等。這里還有賣各式各樣的毛主席徽章,俄式風味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
I. 新加坡的資料
新加坡
國名: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別稱:星洲、星島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國慶日:8月9日
參考資料:http://www.world68.com/(新加坡網址大全)
國土: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東南亞地區的中心,堪稱"亞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國面積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積占絕大部分,因而被稱為"城市國家"。
氣候:新加坡全部國土都位於北緯1度線內,距赤道不過137公里,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以最暖熱濕潤為特徵,全年溫度大約在24℃到32℃之間,晝夜溫溫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對較少。
國家簡史: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
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稱"單馬錫",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9世紀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成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並淪為日本的直轄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9月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脫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
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政治經濟
新加坡是英聯邦成員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實行總理內閣制。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民族與宗族
新加坡人口為310萬,其中76%是華人,馬來人約佔15%,其他則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蘭卡的泰米爾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政府機關使用英語,英語為行政用語,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使用英語和華語。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華人及斯里蘭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交通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聯系歐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線通達54個國家(地區)、127個城市。從中國的北京、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先進,有火車及巴士來往馬來西亞、泰國各主要城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新橋路,每天有數班車通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關丹、馬六甲等。
地鐵
地鐵是新加坡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鐵全長67公里,設有42站,分為兩線:即從海濱灣通往義順為南北線,從巴西立通到文禮為東西線。在每個地鐵車站里都有標示非常清楚的路線圖及使用說明,搭乘地鐵前最好先確定車費及地點。南北線以"N"表示,黃色表示北行線,紅色表示南行線;東西線以"W"表示,綠色表示東行線,藍色表示西行線;市中心區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記住顏色及號碼即可。
地鐵車站的運作完全自動化,由電腦控制自動售票機、乘客出入閘口等。到自動售票機前投入硬幣,同時按下應付車費的按鈕,如有餘額,機器會自動找錢,並付給車票。地鐵車票有時間限制,扣掉搭地鐵所需時間外,若在閘門內逗留超過半小時,車票便自動作廢,乘客無法再通過電腦閘門,若想出來,須另外補票。地鐵運行時間是早6點至晚12點。
節慶活動
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戒月及開齋節、耶酥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飲食
新加坡餐飲匯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餚,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
旅遊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3%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森止吸煙。
購物
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琅滿目,從古典精緻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製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貨幣
貨幣為新加坡元(S$),1元等於100分。紙幣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幣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時差
比格林威治時間早8個小時,與北京時間相同。
新加坡人勤奮、堅毅與目標取向的工作態度,為新加坡造就了多項第一的殊榮,如世界第一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世界最忙碌的港口和轉運港、世界首座夜間野生動物園、世界最高的人工瀑布、最高的酒店-新加坡瑞士酒店史丹福、世界最大的噴泉-新達城的財富之泉等。
新加坡不僅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煉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主要交易產品有錫、橡膠、椰子、石油、米、木材、黃麻、香料和咖啡。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銀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國銀行、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東京銀行等,皆以先進的通訊設備,連絡新加坡和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匯交易中心。
新加坡城市的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是一個小巧美麗、整潔綠色的花園都市。新加坡種有各種花卉,其中以國花——蘭花最為著名,這些經過精心呵護的蘭花顏色鮮艷,芬芳馥郁。而葉子花則布滿了街頭巷尾,甚至連醜陋的電線桿也被纏繞裝點起來,鮮紅或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條上,在和風中輕輕搖曳,即使無須人工照料,也能隨處開放。
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集中著世界一流的商品,同時作為東南亞的中心,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也是數不勝數,豐富的商品和良好的購物環境吸引著各地的旅遊者。這里既有高級的購物中心,也有古色古香的老店鋪;既有世界名牌,也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讓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魚尾獅
在新加坡河口上,安德遜橋下,矗立一座乳白石的「獅頭魚尾」雕像,它就是新加坡的象徵和標志。魚尾獅自1972年誕生於新加坡藝術家林浪新之手,三十年來靜靜地屹立於新加坡河口,守護著海上來往的船隻……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國首都,位於新加坡島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面積約98平方公里,約佔全島面積1/6。新加坡市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花園城市」之稱,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市地勢緩和,最高點海拔為166米。
新加坡市中心區在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總長5公里,東西寬1.5公里。南岸是被綠樹環繞的高樓林立的繁華商業區。北岸是花草樹木與樓宇交錯的行政區,環境幽雅寧靜。馬來人街也在此區。
新加坡城市道路寬闊,人行道兩旁種著葉繁枝茂的行道樹及各種花卉,草坪、花壇小型公園間雜其間,市容整潔。橋上,圍牆都種有攀緣植物,住宅的陽台上放置著五彩繽紛的花盆。新加坡市擁有2000多種高等植物,被譽為「世界花園城市」和東南亞的「衛生模範」。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獨立日:8月9日(1965年)
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花: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國家政要:內閣資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11月辭去總理職務,改任內閣資政;總理吳作棟(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總理;現任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職,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總理,12月當選人民行動黨新一任秘書長,2006年5月再次當選新加坡總理,5月30日宣誓就職。總統納丹(s.r. nathan),於1999年8月18日當選為新加坡共和國總統,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2005年9月連任。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農歷新年;中秋節:農歷8月15;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蹈火節:10、11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聖誕節:12月25日;復活節:3月21日月圓後的周日。
自然地理: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人口: 321.75萬(1999年6月),其中華人佔77.2%;馬來人佔14.1%;印度人佔7.4%,其餘為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人。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國語為馬來語。英語為行政用語。無國教。華人和斯里蘭卡人多信佛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簡史:古稱淡馬錫。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46年英國將其劃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
經濟: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以煉油、石油化工、修造船為主,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新聞出版: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此外還有泰米爾文報《泰米爾日報》。廣播電台於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新加坡廣播電台擁有並經營12個國內電台和3個國際電台。新加坡電視機構擁有並經營2個頻道,一個播送華文節目,另一個播送英文節目,每天播送24小時。12電視私人公司經營2個頻道,一個主要為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務,另一個主要播送體育及文藝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餘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
外交:立足東盟,將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國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政策,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與中國關系:1980年6月14日,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新加坡政府關於互設商務代表處協議在北京簽字,次年9月兩國商務代表處正式開館。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建交。
新加坡沒書城(據說是新加坡不能輸)
與馬來西亞的水糾紛
自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以來,新加坡的淡水都依靠獨立時的條約由馬來西亞供應,當時商定的淡水出口價是每4540升3仙(約合0.01美元)而到現在,價格都沒有變動過,馬來西亞認為這個價格低到無法接受,要求修改條約,新加坡以條約中並沒有規定在2060年條約到期前馬來西亞可以修改價格。就該問題兩國不斷發生嚴重的摩擦和爭吵。新加坡認為馬來西亞有可能在2060前撕毀條約或在2060年以後的供水條約會非常苛刻,於是新加坡視馬來西亞為自己最大的威脅,一旦前述成為事實,新加坡將迅速佔領馬來西亞的蓄水地區——柔弗州,然後頂住馬來西亞的反擊,完全佔領水源地,一勞永逸的解決水問題。
新加坡的旅遊勝地:1.聖淘沙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里。這個田園式的度假島嶼,其馬來文名字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它由一個漁村變為英國的軍事基地,後來又於1972年變成一個度假島嶼。
島上青蔥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等,讓人遠離城市城囂。愛海的人,可以沿著沙灘享受輕松的水上活動。而熱愛自然的人,聖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龍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園、蝴蝶園、世界昆蟲博物館。在歷史景點方面,則有西樂索炮台、海事博物館和新加坡萬象館。
在主題公園方面,計有夢幻島、火焰山和高爾夫樂園。而高37公尺的魚尾獅塔,可讓遊人從聖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小島的景色。入夜後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
聖淘沙是由聖淘沙發展機構負責管理和發展,它也管理10個較小的島嶼,包括龜嶼、聖約翰島、姐妹到及鬼島。這些島嶼是熱愛游泳、潛水和釣魚人士的樂園。
島上也有自設的交通設備。遊客可以免費乘搭單軌列車、巴士、沙灘小火車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島上也有腳踏車出租店。
2.新加坡動物園於1973年開幕,園內以開放概念為設計,利用熱帶森林與湖泊為屏障,使遊客可以不受鐵籠和鐵柱的遮欄而看得一清二楚。
動物園佔地28公頃,收羅了250種哺乳動物類、鳥類和爬蟲類動物,總數接近3000隻。所展示的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龍、睡熊、金絲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遊客可以在動物園內一嘗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難忘經驗,或者觀賞每天四場精彩的動物表演。參與表演得動物有靈長類、爬蟲、大象和海獅等。人們可以觀看矮小河馬在水底潛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遊自在的游姿。在兒童天地里,孩子們可以從「動物之友表演」中獲得無比的快樂,參與演出的動物有德國牧羊犬、大牧羊犬、麝貓、鸚鵡,以及一群綿羊。
除此之外,園內也設有游園列車,帶您暢游動物園。游園列車的票價為成人2.50元,3歲至12歲孩童1.50元。
3.福康寧山俗稱「皇家山」或「升旗山」。這個佔地19公頃,高約50公尺的山丘曾是當年萊佛士的住所。1819年,萊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陸後,便看上這座俯視新加坡河口的小山,並在山頂建總督府。1823年,他也選擇在此處興建住家。
其實,福康寧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據歷史記載,這里是14世紀島國蘇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後一位蘇丹依斯干達沙 (Iskandar Shah) 便安葬在靠近山頂的地方。
目前,山上還殘留著許多文物,並且不時有新發現。山上的福康寧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紀至19世紀文物。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1859至1861年期間,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壘。1867年,堡壘上還設印度和歐洲兵士的營房,醫院和彈葯庫,是19世紀防禦新加坡的主要炮兵連。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因為局勢太平,這里的軍械就不派上用場了。
英軍也在1939年世界第二次大戰時,在這里建造佔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約9公尺的地下指揮室。現在的文化中心後面便是隧道入口處。它是英國在馬來亞駐軍的指揮總部,英軍投降後,成為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將的指揮總部。
目前,這個指揮室已辟為展覽館。館內的許多物件,如無線電話、桌椅、電燈等都是原有的歷史遺物。展覽館共有22個房間,包括通訊室、兵士休息室、密碼室、統帥指揮室等。展覽館有意重造56年前的歷史,讓遊人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
在山上的一處也辟有香料園,是當年19公頃植物園的縮影,種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墓園,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東側。
4.花柏山位於新加坡南部,總面積達56.46公頃。山上的花柏山公園建於60年代,並在1994年開始重新整修。整修後的花柏山增設了更多的基礎設施,對周圍的園景也重新設計一番。
花柏山公園有以下主要景點:
花柏頂 (Faber Point):高達105公尺的花柏頂是公園內最高之處,站在花柏頂將能夠鳥瞰新加坡南部全景。這里有一棵雨樹,於1971年11月7日的首屆植樹日種下,沿著這棵樹是一個花木圍繞的多層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別設計朝向不同方向的箭頭,以告訴遊客所指的地方與名勝地點。而在瞭望台樓下的16幅壁畫也讓遊客了解新加坡的歷史和發展概況。
海事村 (Marina Deck):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傳統帆船為藍本。這艘大船由三個部分組成,即餐廳、兒童游樂場及訊號台,周圍環境充滿熱帶花園特色的景緻。「帆船」上共有三個寬敞的「甲板」,適合人們聚會、設宴。此外,這里也是觀賞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點。
花叢走道 (Floral Walk):從花柏頂延伸到海事村設有花叢走道。行人可在特別設計的亭子內享受鳥語花香,同時,在花叢走道上辟有一個「棕櫚園林」,供遊人休息聊天。
望東亭 (Eastern Look-out Point):位於花柏山東部的低窪處。遊人可以在此觀賞新加坡東部美景。花園設有健身區、寬廣草場、野餐區以及可供遊人鳥瞰市區景物的亭子。
纜車亭 (Cable Car Point):在纜車亭旁建設兩個觀賞美景的平台,遊人可以在此通過望眼鏡觀賞我國南部風景。
5.肯特崗公園 (Kent Ridge Park) 佔地47公頃,舊稱鴉片山,是我國自然保護區之一。
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鳥的集居地。園內有一條長達800公尺的山徑,是遊人探索自然生態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後側也有兩個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處設有瞭望台,可以眺望我國西海岸景色。左邊可看到煉油廠林立的島嶼,右邊又可看到箱運碼頭。
根據國家公園局的資料,肯特崗公園是擁有最多健身設施的國家公園,共有20種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選擇。此外,它的不平地勢也常吸引了許多遠足及大自然愛好者前來考察,或舉辦「尋寶」游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里曾經是馬來軍團和日軍抗戰的地點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軍第18師攻打防守這座小山的第一馬來軍團、英國第二效忠軍團和第44印度旅,這場長達48小時的搏鬥有不少日軍與馬來軍人戰死。新加坡陸軍最近「認養」了肯特崗公園,成為「陸軍公園」(Army Green Park),園內永久擺放了兩架M114型榴彈炮和一架AMX-13輕型坦克,突顯公園的歷史和軍事意義。
J. 跪求《國色天香(2011)》百度網盤免費在線觀看,葉璇主演的
《國色天香(2011)》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tgcy
《國色天香》
是由李慧珠和黃俊文共同執導,由葉璇、劉愷威、何晟銘、何賽飛、潘虹領銜主演,習雪、高昊、徐麒雯、呂佳容、陳曉、元博聯合主演的懸疑電視劇。該劇講述了清末年間發生的一件件離奇事件,已於2010年10月26日在湖北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於2011年8月19日在浙江衛視上星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