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豆瓣
玫瑰:愛情、愛與美、容光煥發
玫瑰(紅):熱情、熱愛著您
玫瑰(粉紅):感動、愛的宣言、銘記於心
玫瑰(白):天真、純潔、尊敬
玫瑰(黃):不貞、嫉妒
玫瑰(捧花):幸福之愛
玫瑰(橙紅):初戀的心情
玫瑰 (花苞): 美麗和青春
玫瑰 (紅+白): 共有
玫瑰 (紅+黃): 快樂
玫瑰(藍):清純的愛 敦厚善良
玫瑰(綠):純真簡朴 青春長駐2朵玫瑰花語----這世界只有我倆!
B. 尋好的小眾歌曲
alin: 愛請問怎麼走,離開的時候,以前以後
王心如: 到底愛怎麼了
王藍茵:遇到,中間
Daniel powter: bad day
黃齡: 一個人想你
no doubt: hey baby
傑森瑪耶茲: I'm yours
林宥嘉:感同身受
陳奕迅: 紅玫瑰
許哲佩: 游泳圈
戴愛玲: 寂寞知道
玉置浩二: dear friend(日文版的dearfriend)
范曉萱: 氧氣
播放列表裡就這些小眾歌曲了,別的都老歌了,呵呵。。
C. 長治市紅玫瑰香辣蝦的做法
香辣蝦的做法
製作食材
類別:火鍋靚品
主料:新鮮海白 蝦500克、土豆200克(如換成紅薯口味
製作材料 (17張)
更佳)、香芹50克、油炸花生米80克。
輔料:冬筍 、黃瓜、西芹、紅尖椒100克、干辣椒20克、薑片10克、香蔥20克、大蒜片20克、熟芝麻30ml。
調料:蝦醬、辣椒油、味精、雞精、豆瓣(八角、桂皮、草果、白寇、花椒、丁香)、生抽2湯匙(30ml)、香油1湯匙(15ml)、料酒1湯匙(15ml)、糖1湯匙(15ml)、雞精少量、鹽適量、油。
製作流程
1、准備材料。
2、土豆去皮切成條,粗細和快餐店吃到的土豆條差不多就行,用清水將表面的澱粉沖洗干凈,如果是要放置很長時間,就用清水將土豆條浸泡起來,這樣可以防止土豆氧化變色;紅椒去籽去筋切成條狀,香芹切成段,干辣椒用剪子剪成段。
3、
香辣蝦
鮮蝦用剪子將蝦須、蝦槍剪掉(這樣可以避免油炸時蝦須糊掉),開背將蝦線去除(用刀將蝦背切開一定深度,將一條黑色的線去除),蝦處理完畢以後,用料酒和少量鹽腌製片刻。
4、鍋中放入足夠多的油(能沒過蝦),燒至7成熱的時候(微微有煙)放入蝦,炸至金黃時撈出,瀝干油。
5、接著將土豆條放入炸熟,撈出瀝干油待用。
6、鍋中留2湯 匙的油(30ml),燒至7成熱,放入大蒜片、干辣椒段、薑片炒香。
7、放入香芹段和紅椒段炒勻。
8、放入炸好的蝦和土豆條,炒勻。
9、放入生抽、糖、雞精、鹽和香蔥段,炒勻。
10、放入油炸 花生米和芝麻炒勻,淋入香油和辣椒油炒勻即可。
D. 有沒有適合年輕人看的很悲傷的電影
《香港製造》
拒絕成長的青春——《香港製造》
影片直抒年輕人與成人世界的對峙,鮮活的笑臉在骯臟的公屋樓道里艱難地綻放,這種對立如此鮮明也得益於導演大膽啟用非職業演員擔任主演。扮演中秋的李燦森表現得自然流暢,也許他根本就是在演繹他們這一代Made in Hong Kong 的年輕人生活吧。
邊緣少年中秋愛上了身患絕症的少女阿萍,為幫阿萍治病,他接下了黑社會殺手的任務,可事實非他所想。中秋臨陣脫逃,又被刺成重傷;阿萍還是去世了;長期受中秋保護的弱智少年阿龍暴屍街頭;絕望的中秋也在復仇後死去。
《香港製造》是陳果的成名作,它的引人矚目處並非是那位明星製片。事實上,這是一部僅憑四個人的攝制組和五十萬港幣拍成的「貧困電影」,片中所有演員都是導演從馬路上找來的,他們真實生動的表演絕非是一種偶然,這其中有演員本身鮮活而確鑿的生命體驗。李燦森在此之前還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街頭仔,而在此之後一躍成為香港新生代性格小生。
影片描述了幾個年輕人生活中的歡樂與不幸,他們是一群永遠被放逐在歷史與社會的關注之外的弱小生命,悵惘卻也自由自在地自生自滅,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昨天,更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他們相互依偎,沉浸在片刻的美好嬉戲中,盡管笑聲過後總是有悲傷與寂寞。整座城市是如此臟亂不堪,以至於他們選擇墓地來作為游戲的天地,墓地是衰竭死亡的收容所,也是孩子們通向純真的最後通道。
《香港製造》表現的是一場慘烈而失敗的青春,無論是當小流氓、入黑社會、得絕症、殺人還是自殺,青春都是死路一條,所以中秋至死都是一臉漠然。其實城市中每天發生的那些可憐可貴的愛意與各種殘酷的結局,都跟城市自己的身世有關。城市難以自救,青春也難以自救;世界從來就不屬於我們,只有廢墟是我們的。成年人懂得這個道理,他們已習慣了在內心的廢墟上生活、工作。
導演無疑還是想給自己或其他活著的人一點希望,所以,影片里三個無辜的孩子對世界採取了一種童稚的反抗與逃避。當中秋在阿萍的墓前流血死去時,紅紅的太陽正緩緩的升起,遠處的廣播里高聲朗讀著毛主席關於青春的激躍文章,無論那句「世界是你們的」是多麼地諷刺,也無論地面上發生了多少罪惡,天空總會有明亮的時候,而這時,我們的身體、流淌的鮮血、純潔的懷念以及殘存的願望都在陽光的照耀下虔誠地閃著光芒。
青春灼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清晨4點55分,當看完這部長達3小時57分的電影時,正是一天中最黑暗和冰冷的時候。 「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象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 當小明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也是整個片子最黑暗和冰冷的時候,此刻的我完全能理解小四心中轟然倒塌的感覺,於是乎當尖刀猛刺進小明的身體里,我竟然......
清晨4點55分,當看完這部長達3小時57分的電影時,正是一天中最黑暗和冰冷的時候。
「你怎麼就不明白呢 ?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象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
當小明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也是整個片子最黑暗和冰冷的時候,此刻的我完全能理解小四心中轟然倒塌的感覺,於是乎當尖刀猛刺進小明的身體里,我竟然是如此的平靜,如同楊德昌那冷冰冰的鏡頭一樣。
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時候,楊德昌已經四十多歲了.人到中年,他卻極有耐心的用4個小時的長度重述了青春。
這是沒有陽光的青春,盡管這部電影的英文名也叫做《A Brighter Summer Day》(這個名字讓人想起《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在黑暗中喘息,沒有自戀,沒有感傷,有的只是一個時代按下的黑紅的印跡。
窒息的鏡頭,灰暗的色調帶出了一個空氣渾濁,又讓人失落和絕望的世界,成年人已經被自己的各種事情糾葛的不可開交,外省人身處異地的不安和過客情結,權威教育的失當,青少年的苦悶彷徨,西方美國文化的入侵,生活物質的匱乏,甚至政治壓迫和白色恐懼構成了影片的時代背景,也是起著決定因素的背景。
而這個世界裡的少年們,雖然他們嚮往自由,獨立,想去改變這個世界,可是他們卻是那麼的弱小和無力,只能在自己的世界裡打打殺殺,混沌過日。
這不單純是講述青春的故事,蒙昧的社會造就了這樣的悲劇,楊德昌理性的讓人壓抑的鏡頭表達了影片的內核,他常常以非常的距離處理全面物化社會下的人際冷漠感,但在這部影片中卻出現一大批純真而不冷感的青少年,藉著逝去的60年代,楊德昌投射出對過往不可復見的純潔性的追懷,而小四等人在片中秉持的道德要求與純真夢想都一再為邁向利益世故的社會所摧毀,成為時代的祭品,小四殺人,少年殺人,實際上卻是時代在殺人!
有人這樣楊德昌關於「青春」的表達:他「在「青春」這個基石上構築了一個可以俯視整個台灣的『烽火台』,可以觀望,守侯,戒備。芸芸眾生都在眼底,無遮無掩,暴露無遺。」
整部影片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小貓,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可他卻是整部片子里最有理想和追求的孩子,影片最後放的那首貓王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Are you lonesome tonight?Do you miss me tonight」小貓模仿的聲音顯得這么稚嫩,但他是如此的認真,稍稍的讓我心頭有點點欣慰.......
「無論在什麼體制下,青春都是極其傷身的。」
---------------------------日本著名導演大島渚
《不羈的天空》 又名《我自己的愛達荷》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可最後找到的也不過是虛無.
他愛上了他.
他叫Mike,是個男妓.他貧窮,被遺棄,是母親與哥哥亂倫的兒子,常常昏倒並抽搐.可是他眉目清秀,分明純得要命,會對著路邊的野兔自嘲,會在每次昏厥時看到飛馳而過的雲彩,跳躍的魚群,白色的房子,會看見自己的母親撫摩著他的柔軟金發,不斷地對他說:"It's OK,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然後他會在Scott的懷抱中醒來,看著他同樣清秀的臉龐.
他叫Scott,也是個男妓,但又不同.他是市長的兒子,家境富裕,有人疼愛,他為了羞辱自己的父親,去當男妓,去拍裸體照片,整日跟男妓,流浪漢,隱君子混在一起.他是異性戀者,可以隨時抽身而出,回到上流社會,穿著三件式西裝.他說他愛Bob勝過愛自己的父親,他說Mike是他最好的朋友.
Mike愛上了Scott.
在篝火邊,Mike不敢看Scott的臉,只是喃喃的說著些斷斷續續的句子:"我對你有什麼意義?......我知道是你的朋友,能成為朋友很好......"他只是羞澀,害怕被拒絕,誰會想到一個男妓會那樣認真又語無倫次?Scott說:"我為了錢才跟男人做愛,兩個男人無法相愛."Mike接著說:"這我不清楚,我是說對我而言,我可以愛一個人,即使不是為錢.我愛你,而你不用付我錢.我很想吻你.晚安."然後他就把頭深深地埋了起來,在被拒絕之前先拒絕了自己.看到這里,你有沒有覺得心疼,覺得似曾相識?那樣糟糕青澀的表白.
Scott帶著Mike一路尋找他的母親,從波特蘭到西雅圖,從愛達菏到義大利.Scott依舊帥氣無比,驕傲得要命,騎著偷來的摩托車.Mike仍舊時常昏倒身體抽搐,仍舊在Scott懷中醒來,身上穿著他的外套,腳下的路彷彿也不再綿延無邊.
在義大利,他們沒找到Mike的母親,卻找到了Scott願意為之回到"正常生活"的愛情.關於"正常",兩人之前也有過討論,Mike說:"如果我有個正常的家庭良好的教育,那我會是個人格正常的人."Scott說:"那要看你認為什麼是正常.""你知道,就是有父親有母親,有隻狗."Mike並非不知道Scott與女孩之間的感覺,否則也不會在餐桌上負氣似的對她吐煙圈,而他自己是最討厭別人把煙圈吐在自己臉上的了.
那日清晨,Mike看見女孩在哭,於是輕輕上前,她看起來有些悲傷,Mike說:"你的感覺我懂."她說:"我想我是戀愛了."是的,是的,他當然懂,只是看起來不悲傷.即便是第二天,Scott把賣掉摩托車的錢分給他,然後離開再沒回來,他看起來仍然不悲傷.還有跟不同的男人做愛,還有睡在街邊的生活,還有被父母遺棄的童年,還有,還有......他看起來仍然不悲傷.還是會毫無預兆的昏厥,只是再不會在Scott懷中醒來,再不會穿著他的外套.這些都沒關系,生活在繼續.
後來在葬禮上兩人再次相遇.Scott參加他父親的葬禮,他繼承了父親的大筆遺產,取了那個義大利女孩,從以前泥潭似的生活中抽身而出,穿著三件式的高級西裝乾乾凈凈的坐在那裡,聽牧師念著悼文.而Mike則是參加Bob的葬禮,這個曾被Scott奉為靈魂父親的小偷,隱君子,大話王在前一晚試圖跟Scott打招呼,遭到拒絕.Mike仍然看起來不悲傷,只是與周圍吵鬧的夥伴們不同,他安靜的坐在那裡,聞著一朵假的向日葵花,然後,穿過人群,他看見了Scott.不知道這樣的目光有沒有讓Scott想到篝火邊Mike糟糕的表白,有沒有想到在路上的那些時光,有沒有想到Mike毫無預兆的昏厥......在篝火邊,Mike說:"我很想吻你",可Scott最終給的也不過是個擁抱.知道他終究會離開,Mike仍然看不到悲傷,生活在繼續.
最後,Mike站在被他認為是like a fucked-up face的愛達荷的公路上,又一次昏厥過去,之前他說:"我是路的行家,一生品嘗路的滋味,這條路...永無止境."孤獨是那麼相似的東西,只是不知道下次醒來身邊會是誰.
無比喜歡扮演Mike的River Phoenix,演這部電影時他21歲,並憑借Mike一角獲得了當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年後,他因為吸毒過量,"昏倒"在Johnny Depp的酒吧門口,再沒醒來.
E. 幫我下一下 http://site.douban.com/BelieF/ 這個網站里的 紅玫瑰 謝謝
請留下郵箱
F. 雖然有不足,但仍然值得一追的良心好劇,你覺得有哪些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職場戲寫得相當好,王志文和陳逆,摸魚王的對戲特別好看,感情線部分林楠笙和貞貞前半部分真的哭死我,最後我願意相信貞貞回來了和林楠笙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點遺憾的是原著中其實紅玫瑰蠻能挖掘的但是劇里描寫的還是太淡了,最後犧牲也蠻扯的,但是總體我還是會給五星的,因為這部劇中除了劇情可圈可點,演員表現同樣非常出戲,還有個因素是這部武戲拍得真的不錯,劇里好幾場槍戰戲一點都不含糊,滿滿的經費的味道。
G. 《紅玫瑰與白玫瑰》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2J-ao1O5D3pnXImlDS-aOw
書名:紅玫瑰與白玫瑰
作者:張愛玲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6-06
頁數:314
內容簡介: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因為《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句話成了膾炙人口的名言……本書收錄了張愛玲1944年的中短篇小說作品。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H. 哪種海藻面膜好 豆瓣
紅玫瑰籽海藻面膜會比較好的,紅玫瑰籽產在保加利亞,產量非常稀少,顆粒小,營養價值高而且珍貴,紅玫瑰籽骨膠原蛋白比海藻豐富。
I. 紅薔薇評價怎麼樣
評價不錯,《紅薔薇》不同於其它的諜戰題材劇,該劇在愛國熱血的主旋律色彩之下,堅持著去偶像化、棄想像化的拍攝思路,不僅還原了年代感,更注重用細節講述獨特的諜戰故事。
幾年後雨竹偶然營救了任致遠。致遠犧牲後,雨竹受感召成為中共地下情工作人員,與此同時霜菊在特務組織內獲得重用和提拔。抗戰爆發,雨竹和霜菊再次相見,卻為了各自的任務針鋒相對。雨竹發現肖成碧的弟弟肖君浩和自己承擔著共同的使命,兩人在戰斗中相知相愛。
1949年國民黨敗逃台灣,雨竹毅然前往台灣執行任務,被身為保密局軍官的霜菊發現。為了信仰,雨竹在霜菊面前從容赴死,霜菊被震撼。雨竹在勝利的前夜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信仰之歌。
J. 很喜歡陳奕迅的白玫瑰 紅玫瑰
一直在聽陳奕迅的兩首歌紅玫瑰和白玫瑰,一樣的旋律不同的歌詞,國語和粵語。越聽越覺得這是一首歌,一個人心裡總有兩個人,一個是白玫瑰——得不到的從來最矜貴,一個是紅玫瑰——得到了的卻無法滿足。師姐告訴我張愛玲有一小說也叫紅玫瑰與白玫瑰。耐著性子看完,小說很短,與對歌詞的理解恰好相反。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沒怎麼看過張愛玲的作品,印象中她是一個在國民大飢荒的年代在小洋樓的陽台上優雅吃著冰激凌用筆描述著她的小資愛情無痛呻吟的女人,才女的才情與悲情,我俗人一個不會欣賞。
《紅玫瑰與白玫瑰》,開文的比喻算是絕了,也大概能猜到下面幾十頁是怎樣一個悲劇的愛情。一切都是輕描淡寫,主人公振保背景的描述,王嬌蕊出場,兩人如何開始激情歲月的,張愛玲給了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振保是怎樣的一個人,中規中矩的知識分子熬出頭了踏進上層社會,很多事情他是想乾的,但是偏偏迂腐根深蒂固。俗艷的法國妓女,初戀玫瑰,似乎都有比王嬌蕊更詳細得描述,王嬌蕊就是她們的混合體,年輕貪玩任性,甚至可以用放盪來形容,也可以說敢愛敢恨。在倫敦大學讀書是因為家人要把她嫁出去,她卻玩到「把名聲敗壞了」的程度,於是趕緊抓住一個人就嫁了,婚外情是家常便飯。其實很不理解振保和王嬌蕊的愛情,有點泰坦尼克號那種沖動和激情,就憑著一種頭腦發熱就愛了。據說愛情只有72小時,過了72小時,男人覺得女人不新鮮,而女人覺得男人需要保鮮(黃子華理論),可惜了振保和嬌蕊不在大游輪上振保也沒發生什麼意外死掉,否則應該又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這不是又一次驗證得不到的從來矜貴這句話么?)。振保開始畏懼,害怕因為這段不倫戀會讓他失去進入上層社會的門票;王嬌蕊給丈夫寫了信要求離婚,然後要和振保在一起。振保脫身,嬌蕊離婚了。娶了一個自己不愛的白玫瑰,鄙視她,折磨她,多年之後看到抱著孩子的王嬌蕊,連她的老也要嫉妒,居然哭出來。一個男人,紅玫瑰給了他激情卻沒有安全感,於是他選擇了白玫瑰,卻又不滿於安穩的家庭。這是一個太貪心,太自私的人。不喜歡紅玫瑰,不喜歡她的放盪,但可以原諒理解成她沒長大。她真的愛了,也被傷了,學會如何去愛。她再嫁人,生孩子照顧孩子,長胖了,也老了。
這個男人遇到了紅玫瑰是他的不幸——不能再安分過日子;紅玫瑰遇到他是人生重要的一課——學會負責任,學會生活,最重要學會了愛。
張愛玲筆下的愛情是激情,現實中的婚姻是平淡。
轉自 豆瓣 (我也很喜歡紅玫瑰這首歌,ktv也都會點。從你這才知道原來這歌跟小說有關系,搜了一下,發現了這篇文章,看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