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綉牡丹
Ⅰ 什麼是湘綉及其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湘綉是以長沙為中心的刺綉品總稱,並以精美的作品流傳各地。田自秉在《中國染織史》中說:「湘綉的歷史,過去一般都認為創始於清朝末年,最為晚出。但自1972年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絹地長壽綉』、『絹地乘雲綉』、『羅綺地信期綉』等精美漢代刺綉後,人們對於它的歷史有了新的認識。可以這樣說,湘綉是在清代後期形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刺綉體系」。
湘綉牡丹
Ⅱ 蘇綉、湘綉、粵綉、蜀綉的代表作
蘇綉:代表作雙面綉《貓》;湘綉:代表作《獅虎》;粵綉:代表作《百鳥朝鳳》;蜀綉:代表作《芙蓉鯉魚》。
1、雙面綉《貓》是蘇綉的典型代表作。
藝人們將一根頭發粗細的綉花線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細線綉,並將千萬個線頭、線結藏得無影無蹤。無論從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貓調皮活潑的神態,綉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需用20多種顏色的絲線才能把貓睛綉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2、湘綉以著色富於層次、綉品若畫為特點,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綉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已發展到異色、異形、異面的雙面全異綉。
3、粵綉題材廣泛,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綉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潮綉有絨綉、釘金綉、金絨混合綉、線綉等品種,各具特色。《百鳥朝鳳》是其代表作品。
4、蜀綉,以綉制龍鳳軟緞被面和傳統產品《芙蓉鯉魚》最為著名。蜀綉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2)湘綉牡丹擴展閱讀:
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綉"。中國的刺綉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較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國四大名綉是中國刺綉的突出代表。
四大名綉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綉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綉產地的不同,刺綉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綉產品銷路尤廣,影響尤大。
除了四大名綉,在我國還有京綉、魯綉、汴綉、甌綉、杭綉、漢綉、閩綉等地方名綉。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綉。
Ⅲ 湘綉好還是蘇綉好呢我想在客廳掛幅畫,在市場上看上一幅刺綉牡丹,很喜歡,上面有個博雅湘綉的綉章
四大名綉各有千秋,無所謂哪個好,看個人喜好。
Ⅳ 牡丹與五行風水有什麼關系嗎(在客廳掛牡丹的湘綉)
很多家庭都在牆壁上掛畫。究竟要掛哪一種畫,才可為家居製造良好風水?最常見的掛畫,包括花草樹木、牡丹之類的圖畫,但假如某人本身非常忌木,一幅牡丹畫,怎可能為其帶來好風水?
家中懸掛的壁畫具有五行功用
一般來說,多數人掛畫只重視視覺效果,卻往往忽略了畫的五行功用。每一幅畫,都代表著一個凶運和一個吉運。比如,忌木的人,而掛了一張森林畫,就非常不恰當。再比如,在客廳內懸掛老虎畫,畫中老虎應為上山樣式,虎頭回顧,因為老虎上山則遨遊三山五嶽,下山跳縱則傷人無數。而若懸掛舟船或模型船隻的畫像,則上面應堆滿金銀財寶,且船頭要駛進屋內,不可開往大門外,寓意「大船入港」之意。因此,每一幅畫,皆有所講究,擺放的方位,應與每一位家族成員身上。要在大廳掛畫,要先看那位置代表那一位家族成員,然後才可決定擺什麼畫。
在掛畫的選擇上,要水的人可以掛九魚圖,或黃河長江圖;要金的人自然最好擺一幅冰山;要火的人擺八駿圖或紅色牡丹畫,以應其火;要木的人可以掛竹報平安;要土的人可以掛萬里長城。每幅畫的擺設,也控制著家居風水,其影響風水的好與壞,視乎每個人的機靈與運用。比如在你的家族成員所屬的位置上,掛一幅催旺的好的風水畫,便能對此成員產生奇妙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掛與宗教有關的畫。宗教畫亦同樣產生五行效應。舉例來說,有些人喜歡擺阿彌陀佛的佛畫,甚至寫一個「佛」字。阿彌陀佛代表金水,而佛即是水,佛代表北方,阿彌陀佛代表西方,家中擺一篇心經,心經代表火,忌火的人,其實不宜掛心經。
實際上,在家中不宜掛太多佛菩薩的畫,因為佛畫太多,會影響成員間的關系,特別是夫妻間的恩愛。任何一方太過宗教狂熱,都會影響互相之間的感情。一個幸福的家庭,宗教畫要點到即止,千萬別掛得太多。至於畫框的顏色,最好亦配合五行。譬如要金的話,框邊不妨用金色或銀色,要木的話用綠色,要火用紅色、紫色,要水用藍色、灰色等。
由此可見,一幅畫,以至一個鏡框,亦大有學問,一幅畫對家居風水的影響非常大,故而每一次掛畫前,請先考慮清楚這幅畫所帶來之吉凶。
Ⅳ 中國的四大名綉是什麼
中國中部湖南省的"湘綉",中國西部四川省的"蜀綉",產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粵綉"和產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綉"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綉"。
1、湘綉
湘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的總稱,它起源於湖南的民間刺綉,吸取了蘇綉和粵綉的優點而發展起來,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
湘綉以著色富於層次、綉品若畫為特點,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綉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已發展到異色、異形、異面的雙面全異綉。湘綉先後參加過日本、巴拿馬、美國等地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多次獲得優勝獎,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2、蜀綉
蜀綉又名「川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綉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蜀綉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綉之首。
3、粵綉
粵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顎《杜陽雜編》中就已有南海(今廣州)少女盧眉娘「工巧無比,能於尺絹綉《法華經》七卷」的記載。
唐玄宗時,嶺南節度使張九皋進獻精品刺綉給楊貴妃而獲加官三品。明代,廣東海外貿易興盛,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並將綉袍獻給國王,得到重賞,粵綉從此揚名海外。
4、蘇綉
蘇綉是蘇州地區刺綉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刺綉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綉,又稱絲綉。清代確立了「蘇綉、湘綉、粵綉、蜀綉」為中國四大名綉。
清代是蘇綉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綉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綉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蘇綉以蘇州刺綉研究所的高新區的鎮湖鎮(現改為街道)刺綉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綉的主要發源地,蘇綉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
(5)湘綉牡丹擴展閱讀
2010年10月在湘綉的原產地開福區沙坪鎮,「湘綉」、「蜀綉」、「粵綉」、「蘇綉」中國「四大名綉」的代表將宣讀「沙坪宣言」,啟動「四大名綉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記者今天從第三屆開福金秋經貿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此次文化節精心策劃了三大主題活動:首屆中國·沙坪湘綉文化節暨第三屆開福金秋經貿文化節開幕式、大城北兩型社會建設投資推介會、國際圖書館東亞文獻合作暨華文報刊數字化研討會。
沙坪鎮是中國湘綉原產地,被譽為「中國湘綉之鄉」,如今已發展成為集購、吃、住、行、娛、游為一體的湘綉風情小鎮。在此次文化節上,除發布「沙坪宣言」外,還將舉行沙坪AAA級景區和沙坪湘綉地理標志的授牌,市民們可以欣賞到千名綉工為「金牌綉女」而角逐、萬幅湘綉為「名作」而競爭的盛況。
Ⅵ 湘綉的發源長沙有什麼地理位置優勢
湘綉的發源地是長沙。長沙自古為文化名城,也是中南重鎮。它地處湘江尾閭,多姿而秀麗的湘江縱貫其間,西倚嶽麓山,東北則是瀏陽河沖積平原,境內江湖密織,山嶽連綿,山川形勝,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歷來為蘊秀滋華之地。
湘綉牡丹
Ⅶ 中國的「四大名綉」都包括什麼
中國代表性的物品不只有瓷器,還有刺綉也是舉世聞名的。中國的刺綉技術在秦漢時期已經到達了相當高的水平,後來鄭和下西洋也向國外傳播了中國的刺綉。刺綉也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其中屬中國四大名綉最為出名。
蜀綉也叫「川綉」,指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刺綉。蜀綉蜀一般以日用品居多,一般都魚鳥花蟲來作為刺綉的題材。刺綉主要運用在我們平常的日用品當中,如床單被罩等。後來,蜀綉還汲取了顧綉和蘇綉的長處,變得更加優越。
湘綉,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綉產品的總稱。多以國畫為題材,比較生動逼真。顏色就像水墨畫的黑白灰一樣,非常的素雅,猶如一副潑墨畫。但是湘綉的日用品經常會用彩色的來進行裝飾,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