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的臨床表現
Ⅰ 玫瑰疹的症狀是什麼
病情分析:您好!該病表現為突起發熱,持續高熱3至5天後,體溫驟降時,全身皮膚會出現粟粒疹。意見建議:患者應卧床休息,注意隔離,防止交叉感染,高熱會使體內水分丟失較多,應多飲水。食物宜富營養、易消化,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c等。一旦出現驚厥,應立即住院治療。
Ⅱ 玫瑰糠疹的症狀有哪些
1.根據其典型的臨床表現,好發部位,不易復發等特點,不難診斷。
2.中醫病機和辯證
(1)本病多因血熱,復感風邪,內外合邪,熱邪凝滯,郁於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或汗出當風,汗衣濕溻肌膚所致。
(2)中醫辨證分型:
主證:發病急驟,皮疹淡紅色,皮膚乾燥,脫細碎鱗屑,有輕重不同的癢感,常有心煩,口渴、性情急躁、大便乾燥、小便微黃、舌尖紅、苔薄黃膩,脈弦滑微數。
辨證:血熱內蘊,外感風邪。
根據前驅斑,好發部位,皮疹的形態有典型紅色圈狀游離緣向內的糠狀鱗屑性斑片,皮疹長軸與皮紋平行,不難診斷。
組織病理:表現為非特異性慢性炎症的改變,表皮可見灶性角化不全,輕度棘層增厚,海綿形成和細胞內水腫,真皮淺層有中度血管擴張,水腫和淋巴細胞浸潤。
【臨床表現】
初起的損害是在軀干或四肢某處出現直徑1~3cm大小的玫瑰色淡紅斑,有細薄的鱗屑,被稱為前驅斑,數目為1~3個。約1~2周以後軀干與四肢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斑片,常對稱分布。開始於軀干,以後逐漸發展至四肢。斑片大小不一,可直徑0.2~1cm大小,常呈橢圓形,斑片中間有細碎的鱗屑,而四周圈狀邊緣上有一層游離緣向內的薄弱鱗屑,斑片的長軸與肋骨或皮紋平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少數病人的皮損僅限於頭頸部或四肢部位發生。本病有自限性,病程一般為4~8周,但也有數月,甚至7~8個月不愈者,自愈或痊癒後一般不復發。
有少數病人開始皮損為紅色丘疹,可互相融合成斑片,這類病人常有劇癢,稱為丘疹型玫瑰糖疹。
另有一類病人,發病急驟,無前驅斑,多在下腹部或大腿內側出現大片紅色斑片或斑丘疹,有劇癢,損害迅速擴至軀干與四肢,這些損害漸漸在中央部位出現結痂性損害,痂皮脫落而呈玫瑰糖疹樣皮損,這類病人可能是自家敏感性反應所引起,故稱之為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與玫瑰糖疹的關系還待進一步研究。
少數病人可出現全身症狀,尤其是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的病人,可有發燒。
本病多發於青年人或中年人,以春秋季多發。
認為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但至今尚未分離出病毒。有報道砷、鉍、甲硝唑(滅滴靈)、卡托普利(巰甲丙脯酸)等葯物可引起玫瑰糠疹樣損害。其他尚有學者認為與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等有關,也有學者認為與過敏因素有關,但都未被證實。近期的研究表明,細胞免疫反應參與了本病的發生。
1.典型玫瑰糠疹
(1)前驅症狀:約5%病人在發疹前出現全身不適。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發熱、關節痛和淋巴結腫大。
(2)母斑(motherpatch):多發生於50%~90%病例:開始為一個孤立的丘疹,在以後的幾天內迅速增大,直徑可達2~10cm,為圓形或橢圓形橙紅色或淡色的斑,略隆起,境界清楚,覆有細微白色鱗屑。當斑疹受到刺激後,可有濕疹化丘疹水皰性的表現。母斑好發於軀干或股部等處,有時可見頸部或四肢,但面部和陰莖部少見,母斑好發部位,男女之間無差別。母斑通常無自覺症狀,可被患者忽略而不加註意(圖1)。
(3)繼發疹(secondaryeruption):母斑出現後經數天或2個月後,在軀干及四肢近端出現多數與母斑相同而形狀較小的紅斑,稱為子斑或繼發疹,皮損橫列橢圓,長軸與皮紋走行一致,中心略有細微皺紋,境界清楚,邊緣不整,略呈鋸齒狀,多數孤立不相融合,表面附有少量白色糠狀細小鱗屑。繼發疹出現後,母斑顏色變淡,一般性質乾燥,不傾向濕潤。繼發疹的病程在2~10周之間。有濕疹化或葯物引發的皮疹,病程會略長。一般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4)口腔損害:常有紅斑、糜爛、點狀出血和潰瘍,以及環狀和斑塊損害。
(5)預後良好:如不治療,一般約4~8周可自然消退。消退時一般先自中內部開始,由黃紅色漸變為黃褐、淡褐色而消失,邊緣炎症消退稍遲,圍繞中心部鱗屑形成環狀,甚似體癬。遺有暫時性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愈後一般不復發。少數病例,皮疹反復成批出現,病程可延至半年以上才能痊癒。
2.非典型玫瑰糠疹20%病例出現非典型玫瑰糠疹,表現為無母斑,或母斑未被發現,或僅出現母斑,無繼發疹的出現,或呈現不對稱或不典型的廣泛分布。患者皮損上可出現水皰、膿皰、滲液、痂皮,形成水皰性和膿皰性玫瑰糠疹,也有在皮損上出現紫癜,不一定有鱗屑的形成,稱為紫癜性玫瑰糠疹,有的常在母斑周圍出現外形巨大的斑疹,皮損數目少而形狀較大,還好發於腋窩或腹股溝等處,常呈環狀,傾向融合,可伴有典型皮損,但也可單獨出現,稱為環狀邊緣性玫瑰糠疹。有的皮損以灰黑色為主,類似多發性斑狀黑變病,病程較長,稱為色素性玫瑰糠疹。此外,尚有丘疹性、蕁麻疹性、復發性玫瑰糠疹等。
Ⅲ 玫瑰糠疹的早期表現有什麼
?玫瑰糠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此病多發生在人流的軀乾和四肢等部位,由於玫瑰糠疹的明顯症狀,患上蕁麻疹就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當我們患上玫瑰糠疹就要及時的去治療,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情況!那麼,呢?下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下吧! ?專家對此介紹如下: 1、玫瑰糠疹一開始是斑點,稱為前趨斑塊,其形狀為橢圓形或圓形、扁平、鱗狀,直徑為10-20毫米。 2、扁平、橢圓、銅色或深粉色的斑塊,在前趨斑塊出現後的3-10天內出現。一周後發展成具有鱗狀邊緣的皮疹。 3、玫瑰糠疹患者偶爾有瘙癢症狀。皮疹首先出現在軀干,沿肋骨擴散,然後擴散至頸部、上肢和下肢,肘部與膝部以下部位皮疹較少,一般不波及面部。 專家提醒,盡管玫瑰糠疹不是嚴重,不需要特意治療也可以好轉,但要想根治最好還是在發病幾天內帶孩子去醫院皮膚科就診。 以上給你介紹了「」的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當我們患上玫瑰糠疹就要及時的去治療,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情況危害我們的自身健康!如果你有其他問題你可以在線咨詢!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Ⅳ 玫瑰糠疹的症狀有哪些,玫瑰糠疹怎麼辦
全身都會長那個小紅點,不過臉上不太容易有,這邊好了那邊再起,挺麻煩的。我8月份剛得過,將近兩個月才好,挺長的一個過程,至於說方法的話,去中醫那邊開點中葯吃吃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忌口,葷菜盡量少吃,但豬肉可以吃(除了豬頭肉)。堅持就是勝利,保持身體乾燥。洗澡時水要溫一點就行了。
Ⅳ 玫瑰糠疹有什麼症狀
病情分析:
玫瑰糠疹是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軀乾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
指導意見:
用0.25%薄荷加入雪花膏中進行治療.外用制劑還可用局麻葯普拉莫星,可含有或不含皮質類固醇激素,並可口服抗組胺葯物.強的松僅用於最嚴重的病例(10mg口服每日4次,直到瘙癢減退。高燒時可服用醫生開的退燒葯。平時多讓孩子多喝開水、多休息。
Ⅵ 得了玫瑰糠疹,很痛苦~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之所以稱為玫瑰糠疹,是因為它的皮疹呈玫瑰紅色,微微高出皮膚,有的含在皮內,大小不一,有的象小鈕扣大小,有的象錢幣大小,呈橢圓形,上面覆蓋著一層糠狀的薄皮,稱為糠狀鱗屑。
玫瑰糠疹好發於春秋兩季,中青年人發病較多,女性稍多於男性,發病最初是在軀幹部出現一個圓形淡紅色斑,被稱為「母斑」。母斑不斷擴大,甚至可達雞蛋大小。之後在軀幹部陸續出現比較小的紅斑,多時可蔓延到頸部及四肢近端,一般不發生在顏面部及小腿。皮疹分批出現,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時看到玫瑰色、黃紅色、黃褐色、淡褐色的皮疹。這些皮疹大多數為橢圓形,其長軸與皮膚紋理相一致。
一般病人都無症狀,有的自覺發癢,癢感輕重不等。個別病人有低燒、頭痛、全身不適、咽喉痛、關節痛或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玫瑰糠疹病程一般為4~6周,也有2~3個月的。這種病不治療也可以自行消退,一般不再復發。皮疹消退先從中央開始,由玫瑰色變為黃紅色,由黃紅變為黃褐色、淡褐色,直到最後消失,邊緣消退較晚,周圍的鱗屑形成環狀。皮疹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玫瑰糠疹是「血內有毒」嗎?
玫瑰糠疹的病因不明。有一種學說,認為玫瑰糠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有人說玫瑰糠疹是血內有毒。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血液在血管內流遍全身,若有病毒侵入血內,則會出現「毒血症」。臨床表現為高熱、寒戰、神昏,甚至會影響到腦、心臟、腎臟等重要臟器。這都是玫瑰糠疹不具備的臨床表現,因此不能說玫瑰糠疹是「血內有毒」。
從中醫學角度講,玫瑰糠疹又叫「風熱瘡」,是由於外感風熱之邪,怫鬱肌腠,毛竅閉塞,陽氣閉郁,蘊而生熱,血熱化燥,傷及陰液,外泛皮膚所致,因此也不能說玫瑰糠疹是「血內有毒」。
玫瑰糠疹的治療,應當針對「風熱外襲,血熱化燥」的病因,治宜疏風清熱,涼血潤燥法。方用消風散化裁。
服葯期間,應注意避免搔抓患處,忌食辛辣油膩飲食及腥發動風之物。
Ⅶ 蕁麻疹和玫瑰糠疹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風疹塊損害,驟然發生,迅速消退.瘙癢劇烈,愈後不留任何痕跡。本病相當於中醫的癮疹。
玫瑰糠疹為常見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發於軀干,皮損特點為圓形或橢圓形或環形黃紅色鱗屑斑,長軸與皮紋一致,春秋季多發。與中醫風癬相類似。
兩者有可能同時出現,但前者起病較急,恢復也較快,後者皮損時間則較長。
蕁麻疹通過抗過敏及免疫調節治療完全可以根除,即使不予治療,待過敏源消除後,一般也可短期內自愈。一般預後較好,但遇到誘發因素極易復發。
玫瑰糠疹時間較長,但預後也較好。治療以梅花針局部扣刺最為簡便易行,其他療法見仁見智。也完全可以自愈。
Ⅷ 玫瑰糠疹是什麼症狀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自限性、有特徵性皮損的炎症性皮膚病,初起的損害是在軀干內或四肢某處出現直容徑1~3cm大小的玫瑰色淡紅斑,有細薄的鱗屑,被稱為前驅斑,數目為1~3個,斑片的長軸與肋骨或皮紋平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本病春秋季節好發,多見於青少年,好發於軀乾和四肢近端等,常對稱分布,數目不定。玫瑰糠疹開始於軀干,以後逐漸發展至四肢,斑片大小不一,常呈橢圓形,斑片中間有細碎的鱗屑。 有的玫瑰糠疹患者發病急驟,無前驅斑,多在下腹部或大腿內側出現大片紅色斑片或斑丘疹,有劇癢,損害迅速擴至軀干與四肢,這些損害漸漸在中心部位出現結痂性損害,痂皮脫落而呈玫瑰糖疹樣皮損,這類病人可能是自家敏感性反應所引起。
Ⅸ 如果患有玫瑰糠疹,沒戒口,會引起什麼症狀呢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炎症性皮膚病。本病的主要特點是多在軀幹上發生橢圓形或圓形淡紅色或黃褐色斑片。其上覆蓋糠秕樣鱗屑。自覺輕度瘙癢,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玫瑰糠疹屬於中醫「風癬」范疇。如《外科正宗》記載:「風癬如雲朵,皮膚嬌嫩,抓之則起白屑」。 【病因病機】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系病毒感染所致,但在病人血液和皮膚病變中都未查見病毒,因此病毒感染學說目前尚無定論,也有人認為與細菌,真菌,寄生蟲的感染有關,但都未被證實。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血熱,復感風邪,內外合邪,風熱凝滯郁於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 【臨床表現】開始皮疹在軀干或四肢某個部位出現一個指蓋大小,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或黃紅色的鱗屑斑,逐漸增大,直徑可達數厘米,稱為母斑。或前驅斑。數日之後,全身出現多數形狀較小的斑疹,稱為子斑,或叫繼發斑。典型皮疹是直徑o.5~2era圓形或卵圓形斑,淡紅或黃褐色亦可以變為紅色或暗紅色,有細小皺紋,邊界清楚,覆蓋有細薄糠秕樣鱗屑,而四周圈狀邊緣上有一層游離緣向內的薄鱗屑。皮疹呈對稱性分布,其長軸與皮膚紋理相平行。有輕重不同的癢感。病程一般為4~8周,但也有數月。本病有自限性,痊癒後一般不復發。皮疹出現以前部分病人有輕度全身不身,低燒,頭痛,咽痛,肌肉和關節痛等前驅症狀。本病好發於青年及中年人,春秋季多見。有的病人開始皮損為紅色丘疹性斑片,漸融合,脫痂而呈典型糠疹性斑片,這類病人常有劇癢,可稱之丘疹斑片型玫瑰糠疹。 另有一類病人,病情來勢急驟,無前驅斑,在大腿內上側與下腹部出現大片紅色斑片,與斑丘疹片塊,有劇癢,損害迅速擴至軀干與四肢,而面部無皮損。這些皮損漸漸在中央部位出現結痂性損害,痂皮脫落而呈糠疹樣皮損,這類病人可能是由自家敏感反應所引起,故稱之為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與玫瑰糠疹的關系還待進一步闡明。這類玫瑰糠疹病人可出現全身症狀,尤其是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病人,可有發熱,38~C:~39~C以上;且皮損還可出現水皰性皮損,尤其是掌跖與肢體遠端部位,可有較多,而大的水皰性皮疹。病程為數周至數月不等。 【組織病理】主要變化是非特異性的慢性炎症,表皮角化不全,輕度棘層肥厚,表皮細胞間水腫及海綿形成。真皮淺層水腫可見毛細血管擴張,並有淋巴細胞浸潤。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皮疹形態,好發部位及皮疹排列的特點有自限性,一般不易復發,診斷不難,但有時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體癬皮疹范圍比較局限,多為單發,邊緣有丘疹或小水皰。真菌檢查陽性。 2.花斑癬皮疹的形態與好發部位與玫瑰糠相似,但真菌鏡檢陽性。 3。銀屑病 皮疹多分布於四肢伸側及肘膝部有銀白色鱗屑,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冬季加重,病程長,易復發。 【辨證】 發病急驟,皮疹淡紅色,其上有糠秕樣鱗屑,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口乾,喜飲,心煩不安,怕熱,大便干,小便黃,舌尖紅,苔薄黃膩。脈弦滑微數。辨證屬血熱內蘊,外感
Ⅹ 什麼是玫瑰糠疹,玫瑰糠疹症狀,玫瑰糠疹的
玫瑰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春秋兩季,中青年人發病較多,女性稍多於男性,發病最初是在軀幹部出現一個圓形淡紅色斑,被稱為「母斑」。母斑不斷擴大,甚至可達雞蛋大小。之後在軀幹部陸續出現比較小的紅斑,多時可蔓延到頸部及四肢近端,一般不發生在顏面部及小腿。皮疹分批出現,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時看到玫瑰色、黃紅色、黃褐色、淡褐色的皮疹。這些皮疹大多數為橢圓形,其長軸與皮膚紋理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