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丁香與芫花
『壹』 芫花的葉子什麼樣子
南芫花、芫花條、葯魚草、莞花、頭痛花、悶頭花、老鼠花、癩頭花、金腰帶、浮脹草[根皮]、芫、去水、敗花、赤芫、兒草、毒魚、杜芫、鬧魚花、棉花條、大米花、芫條花、野丁香花、九龍花、浮脹草、地棉花、銀腰帶、小葉金腰帶、毒老鼠花、紫金花
功效作用
瀉水逐飲;祛痰止咳;解毒殺蟲。主水腫;膨脹;痰飲胸水;喘咳;癰癤瘡癬
英文名
Lilac
Daphne
Flower
Bud,Flower
bud
of
Lilac
Daphne
『貳』 一種小灌木,叫什麼名字
這是台灣泡桐,別名黃毛泡桐、木桐木。
1、台灣泡桐是中葯名,根皮、葉可入葯,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止痛之功效。
2、分布地區: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多數野生。
3、花開時節:花期4-5月;果期8-9月。
(2)野丁香與芫花擴展閱讀:
養護技術: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山坡灌叢、疏林及荒地。喜歡濕潤雨林或山地、丘陵、小溪邊。
『叄』 這種紫花當地人叫「頭疼花」
按描述,是芫花。
芫花 學名: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
英文名:Lilac Daphne
科名:瑞香科 Thymelaeaceae
Flos Genkwa
(英)Lilac Daphne Flower Bud
別名 杜芫、老鼠花、黃陽花、野丁香花。
來源 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花蕾。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達1m。莖略帶紫褐色,幼時有柔毛。葉對生,有的互生,橢圓形,長3~6cm,寬1.5~2cm,下面有絹狀毛。花先葉開放,3~7朵簇生於葉腋;花被筒狀,先端4裂,淡紫色,外被白色短柔毛;雄蕊8,上下2輪,生於花被筒內;子房1室,瓶狀,被白色柔毛,柱頭頭狀,紅色。核果肉質,白色。種子1粒。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於路旁及山坡林間。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及山東、河南、陝西。
採制 春季花未開放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性狀 常3~7朵生於短花軸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脫落為單朵。單朵為棒狀,多彎曲,長1~1.7cm,直徑約為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綠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呈花冠狀,裂片淡紫色或黃棕。質軟。氣微,味甘、微辛。
化學成分 含芫花素(genkwanin)、芹菜素(apigenin)、羥基芫花素、芫花瑞香素(genkwabaphnin)、淡黃木樨草甙、淡黃木樨草甙-7-甲醚。
性味 性寒,味苦,辛。全株有毒,以花蕾和根毒性較大。含刺激皮膚、粘膜起徊的油狀物,內服中毒後引起劇烈的腹痛和水瀉。大鼠腹腔注射花蕾的煎劑LD50為9.25g/kg,死亡前有驚厥現象,多死於呼吸衰竭;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1.470g/kg,出現活動減少、伏地、肌松、後肢無力,最後衰竭死亡,死前未見驚厥
功能主治 瀉水逐飲,解毒殺蟲。用於水腫脹滿、胸腹積水 、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疥癬禿瘡、凍瘡
===============================================================================================================
⒉〖植物〗
學名: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
英文名:Lilac Daphne
科名:瑞香科 Thymelaeaceae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1米;莖多分枝,幼枝有淡黃色絹狀柔毛,老枝褐色或帶紫紅色,無毛或有疏柔毛。葉對生,很少互生,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3—4.5厘米,寬0.9—1.5厘米,背面有長絹狀柔毛,葉脈上尤密;先葉開花,紫色或粉紅色, 3—5朵,簇生於葉腋;花萼外面有白色絨毛,花瓣狀;花瓣缺;雄蕊8,排成2輪;子房有白色柔毛;柱頭紅色。核果長圓形,肉質,白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分布】生於山坡路邊或疏林中;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及山東、河南、陝西也有。
【用途】莖皮纖維柔韌,為高級文化用紙的原料,也可作人造棉原料;花蕾為瀉下利尿葯;枝皮能活血、解毒,可治乳腺炎等;全株亦可作土農葯。
釋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魚、頭痛花、兒草、敗華。根名黃大戟、蜀桑。
氣味:(花、根)辛、溫、有小毒。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以花蕾和根毒性較大。含刺激皮膚、粘膜起徊的油狀物,內服中毒後引起劇烈的腹痛和水瀉。大鼠腹腔注射花蕾的煎劑LD50為9.25g/kg,死亡前有驚厥現象,多死於呼吸衰竭;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1.470g/kg,出現活動減少、伏地、肌松、後肢無力,最後衰竭死亡,死前未見驚厥。
主治:1、突發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棗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兩(炒),加水一升,煮開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約一個棗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3、干嘔脅痛(傷寒有時頭痛,心下痞滿,痛引兩脅,干嘔短氣,汗出而不惡寒)。用芫花(熬過)、甘遂、大戟,等分為末。以大棗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後,去渣納葯。體壯者服一錢,弱者半錢,清晨服下。能下瀉則病除,否則次晨再服葯。此方名「十棗湯」。
4、水腫。用上方(十棗湯)加大黃、甘草五物各一兩,大棗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葯中再加硭硝一兩。
5、久瘧,腹脅堅痛。用芫花(炒)二兩,硃砂五錢,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棗湯送下。
6、水盅脹滿。用芫花、枳殼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爛,再加可枳殼煮爛,一起搗勻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
7、子宮結塊,月經不通。用芫花根三兩,銼細,炒黃,研為末。每服一錢,桃仁煎湯調下。瀉下惡物即愈。
8、牙痛難忍,諸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熱。痛定後,以溫水漱口。
9、癰腫初起。用芫花末和膠塗搽。
10、痔瘡。用芫根一把,搗爛,慢火煎成膏,將絲線於膏內度過,以線系痔,當有微痛的感覺。等痔瘡乾落後,即以紙捻蘸膏納入肛門中,可以便痔瘡斷根。另方:只搗汁浸線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英文名】 FLOS GENKWA
【別名】南芫花、芫花條、葯魚草、莞花、頭痛花、悶頭花、老鼠花、癩頭花、金腰帶、浮脹草[根皮]
【來源】本品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乾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層皮)也供葯用。春季花未開放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製法】
芫花:除去雜質。
醋芫花:取凈芫花,照醋炙法(附錄Ⅱ D)炒至醋吸盡。每100kg芫花,用醋30kg。
【性狀】本品常3~7朵簇生於短花軸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脫落為單朵。單朵呈棒槌狀,多彎曲,長1~1。7cm,直徑約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綠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 裂,裂片淡紫色或黃棕色。質軟。氣微,味甘、微辛。
【鑒別】
(1) 本品表面觀:花粉粒黃色,類球形,直徑23~45μm,表面有較明顯的網狀雕紋。花被下表面有非腺毛,單細胞,多彎曲,長88~780μm,直徑15~23μm,壁較厚,微具疣狀突起。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20ml,超聲處理3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芫花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天藍色熒光斑點。
【性味歸經】
花:苦、辛,寒;有毒。歸肺、脾、腎經。
根皮:辛、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
花:瀉水逐飲,解毒殺蟲。用於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癬禿瘡,凍瘡。
根皮:消腫解毒,活血止痛。用於急性乳腺炎,癰癤腫毒,淋巴結結核,腹水,風濕痛,牙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1.5~3g。醋芫花研末吞服,一次0.6~0.9g,一日1次。外用適量。
【注意】孕婦禁用;不宜與甘草同用。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
【備注】(1)用醋炒芫花配合雄黃,研末內服,治蟲積腹痛;以芫花研末,用豬油拌和,外塗治頭癬。
【摘錄】《中國葯典》
http://ke..com/view/53126.html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C%BE%BB%A8&in=24752&cl=2&cm=1&sc=0&lm=-1&pn=19&rn=1&di=1656362881&ln=203
『肆』 老鼠花是什麼花
老鼠花即耗子花。學名:白頭翁。
白頭翁,中葯名。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乾燥根。別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頭公等。白頭翁喜涼爽乾燥氣候。耐寒,耐旱,不耐高溫。生於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緣或乾旱多石的坡地。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常用於熱毒血痢,陰癢帶下。
『伍』 芫花可以種大門口嗎
芫花可以種在大門口,美麗悅目。
芫花花語為不滅的溫柔,形似野丁香花。花比葉先開放,花紫色或淡藍紫色,花期3-5月。
『陸』 老鼠是什麼花
老鼠花即耗子花。學名:白頭翁。
白頭翁,中葯名。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乾燥根。別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頭公等。白頭翁喜涼爽乾燥氣候。耐寒,耐旱,不耐高溫。生於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緣或乾旱多石的坡地。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常用於熱毒血痢,陰癢帶下。
0 29 43
encrinites
LV.6 2008-06-25
芫花 杜芫、老鼠花、黃陽花、野丁香花。
『柒』 紫丁香和芫花一樣么,圖片為啥長的一樣呢求大神解說。。。。
芫花就是丁香花,也就是長在郊外的野丁香花,花比較小。紫丁香是屬於選的丁香觀賞品質,花比較大而且妖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