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種曲唐朝李賀

牡丹種曲唐朝李賀

發布時間: 2022-05-23 09:02:24

1. 李賀的詩有什麼

馬 馬詩 南園 雁門太守行
金銅仙人辭漢歌 李憑箜篌引 感楓五首 將進酒
日出行 蘇小小墓 南園十三首 詠懷二首
昌谷詩 致酒行 竹 春歸昌谷
夢天 惱公 老夫采玉歌 浩歌
新夏歌 詠懷二首 其二 苦晝短 龍夜吟
自昌谷到洛後門 牡丹種曲 秦王飲酒 南山田中行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 惱公 七夕 天上謠
蝴蝶飛(一作蝴蝶舞)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嘲少年 感諷六首
有所思 箜篌引(又名公無渡河) 北中寒 過華清宮
示弟 春坊正字劍子歌 假龍吟歌 美人梳頭歌
釣魚詩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 致酒行 走馬引
嘲雪 白虎行 黃頭郎 出城
莫種樹 春晝 開愁歌 章和二年中
猛虎行 官街鼓 榮華樂( 一作東洛梁家謠) 追和柳惲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五月 蜀國弦 唐兒歌
正月 二月 三月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相和歌辭·莫愁曲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五月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艾如張 巫山高
梁台古愁( 一作意) 綠水詞 貝宮夫人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仙人 巴童答 其三 長歌續短歌
夜來樂 靜女春曙曲 堂堂 崇義里滯雨
羅浮山人與葛篇 將發 貴主征行樂 屏風曲
羅浮山人與葛篇 宮娃歌 黃家洞 屏風曲
河陽歌 銅駝悲 苦篁調嘯引 拂舞歌辭
石城曉 呂將軍歌 休洗紅 相和歌辭·江南曲
舞曲歌辭·公莫舞歌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 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送沈亞之歌並序
四月 綠章封事 大堤曲 六月
七月 八月 十二月 閏月
貴公子夜闌曲 殘絲曲 雜曲歌辭·少年樂 月漉漉篇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 江南弄 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氵是)見過,因而命作。 神弦
相勸酒 瑤華樂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上雲樂
摩多樓子 安樂宮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其二 感諷五首 其二 其三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黃家洞 帝子歌 古悠悠行
昌谷讀書示巴童 代崔家送客 馮小憐 賈公閭貴婿曲
夜飲朝眠曲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送秦光祿北征 其二
其三 漢唐姬飲酒歌 神仙曲 春懷引
莫愁曲 聽穎師琴歌 畫角東城 其二
其二 感諷五首 其二 其三
贈陳商 其四 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難忘曲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二 湘妃 洛妹真珠
李夫人歌 傷心行 湖中曲 堂堂
老夫采玉歌 傷心行 貴主征行樂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奉和二兄罷使遣馬歸延州 答贈 題趙生壁 房中思
客游 夜坐吟 題歸夢 經沙苑
染絲上春機 塘上行 江樓曲 十一月
九月 十月 靜女春曙曲 溪晚涼
京城 公無出門 神弦曲 神弦別曲
沙路曲 梁公子 後園鑿井歌 感春
南山田中行 湖中曲 其四 古悠悠行
黃頭郎 秋來 王浚墓下作 追和何謝銅雀妓
其四 酬答二首 謠俗 高平縣東私路
昆侖使者 上之回 洛陽城外別皇甫(氵是) 平城下
官不來題皇甫(氵是)先輩廳 長平箭頭歌 塞下曲 野歌
感諷六首 秋涼詩,寄正字十二兄 三月過行宮 代崔家送客
申鬍子觱篥歌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秦宮詩 染絲上春機
五粒小松歌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句 南園
許公子鄭姬歌 蘭香神女廟 莫愁曲 高平縣東私路
謠俗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帝子歌 洛姝真珠
還自會稽歌 送沈亞之歌 貴公子夜闌曲 花游曲
梁公子 後園鑿井歌

本文來自: 八斗詩詞大庫 poem.8dou.net) 詳文參考:http://poem.8dou.net/html/poemt/56.shtml
本文來自: 八斗詩詞大庫 poem.8dou.net) 詳文參考:http://poem.8dou.net/html/poemt/56.shtml

2. 婚成姻合什麼意思

意思是婚姻成功,姻緣相配,形容男女雙方非常相配。

讀音:hūn chéng yīn hé

婚在這里的意思是指婚姻,姻在這里的意思是指姻緣,合的本意是閉合,在這里的意思是指相配。

詞語筆順:

(2)牡丹種曲唐朝李賀擴展閱讀

近義詞:

1、郎才女貌

解釋:郎:舊指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男的有才氣,女的有美貌。形容男女雙方很相配。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夫人太過慮,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仿。

譯文:夫人考慮的太多了,我只是妄想,郎才女貌才是相當的。

2、檀郎謝女

解釋:檀郎:晉代潘岳小名檀奴,姿儀美好;謝女:晉代謝道蘊,聰慧過人,代指才女。指才貌雙全的夫婦或情侶。

出處:唐·李賀《牡丹種曲》詩:「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譯文:公子哥兒和小姐們都誰到哪兒去了,樓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嘰嘰叫。

3. 牡丹種曲

牡丹種曲
唐朝 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
梁一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始於隋朝盛於唐朝。"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國花"的地位,以其國色天香贏得唐代人的喜愛。據不完全統計,僅《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詠牡丹的詩歌。這些詩歌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詠物詩創作。

但是唐代詩人們並沒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們透過牡丹繁盛的表面現象,敏銳地發現其背後隱藏著的社會問題,通過詩歌表達了他們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這是唐人吟詠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

4. 關於李賀的詩評 急!

李賀是一位嗅覺非凡敏感而非凡鍾情芳香氣味的詩人。他在作品中描繪了植物芳香、物品芳香、美人芳香,表達了詩人渴望愛情、功名的生命體驗,也傳達了唐代芳香建築和芳香飾品的文化信息。


「長吉之瑰詭,天地間自欠此體不得」(嚴羽《滄浪詩話》)。「詩到元和體變新」(白居易),韓孟、劉柳、元白導致了中唐詩風之大變,而李賀以其「瑰詭」立於中唐詩壇,表現出獨特的詩風。
李賀從小體弱多病,相貌奇異,「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昌谷集·李長吉小傳》)。成人後官卑職冷,憂傷失意,導致他失去了常人的平衡心態而呈現為輕度變態的特徵。
李賀的變態心理在他詩歌中主要呈現為「秋墳鬼唱鮑家詩」式的呻吟,詩作充斥著荒墳古墓、鬼火靈光之類的怪異意象。他的變態心理也體現對仙界的聖潔和美好的幻想,尤其表現在對「香」意象的創造上。
據《李賀詩索引》統計,「香」出現了八十二處①。通檢清人王琦所編《李賀詩歌集注》,李賀的香意象有三大類型。

一、植物芳香

植物芳香中,既有單一原生態,也有通感復合態。
單一原生態的如「丁香」摘要:
亂系丁香梢,滿欄花向夕(《難忘曲》)。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巫山高》)。
如「竹香」摘要:
侵衣野竹香,蜇蜇垂葉厚(《感諷五首》其五)。
竹香滿凄寂,粉節塗生翠(《昌谷詩》)。
再如其他各類植物之香摘要:
江頭櫨樹香,岸上蝴蝶飛(《追和柳惲》)。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蜀國弦》)。
這些都是植物體本身能發出並能為人的嗅覺所直接感受到的「香」,便是自然原生態植物之香。李賀詩歌還有通感復合態的植物芳香。「通感」是指文學藝術創作和鑒賞中各種感覺器官間的互相溝通,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各種官能可以相互溝通,不分界限。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
氣味的分類是心理學的一大難題,然而李賀運用通感對氣味——主要是香味,進行了條分屢析摘要:
暖香——熟杏暖香梨葉老,草梢竹柵鎖池痕(《南園》)。
寒香——細露濕團紅,寒香解夜醉(《石城曉》)。
枯香——曉木千籠真蠟彩,落蒂枯香數分在(《新夏歌》)。
刺香——刺香滿地菖蒲草,雨梁燕語悲聲老(《新夏歌》)。
膩香——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昌谷北園新筍》其六)。
澀香——松柏愁香澀,南園幾夜風(《王濬墓下作》)。
新香——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五粒小松歌》)。
嫣香——可憐日暮嫣香落,嫁和春風不用媒(《南園十三首》)。
古香——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帝子歌》)。
暖香,是膚覺通於嗅覺,描述南園暖熱氣候條件中杏的芳香。
寒香,是膚覺通於嗅覺。「團紅,花也。有露潤之,其香甚寒,嗅之可以解夜來之醉」②。
枯香,是乾枯衰敗的花香,視覺通於嗅覺。
刺香,刺鼻的香氣,是膚覺通於嗅覺。王琦說摘要:「刺,謂其(菖蒲草)葉尖如刺。」以外形解釋「刺香」,似乎不妥,假如以「味辛」的氣味解釋更符合李賀嗅覺敏感真相。
膩香,是濃烈粘膩的竹香,觸覺通於嗅覺。
澀香,是苦澀辛辣的松香,觸覺通於嗅覺。
新香,是清新淡雅的小松樹氣味,視覺通於嗅覺。
嫣香,是繽紛艷麗的花的濃香,視覺通於嗅覺。
古香,是老桂花樹的成熟香氣,視覺通於嗅覺。

二、物品芳香

自然物品類摘要:
香雨——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桃膠香——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佣能種瓜(《南園十三首》其三)。
香鉤——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南園十三首》其八)。
香露——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菉(《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香泥——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牡丹種曲》)。
香雨,雨自花間而墜者,故有香。
桃膠香,桃樹分泌的汁液,凝如琥珀,含香。
香鉤,魚餌之香。
香露,花上露水。
香泥,泥土本來芳香,種了牡丹更香。
人工物品類的香主要是芳香建築及其裝飾物品的香。
唐人非凡重視芳香建築,「唐代皇家建築和達官貴人住宅府邸,曾大量使用香料作為建築材料。這些材料或由政府規定把香料作為貢品、賦物收納進入京城。《大唐六典》卷三戶部郎中員外郎條記裁摘要:全國十道貢賦之中有麝香、香漆、絳香、胡桐香、零陵香、沉香、甲香、丁香、詹糖香蜀椒等。同書卷二十太府寺右藏署條也記載摘要:永州的零陵香,廣府的沉香、霍香、熏陸香、雞舌香,京兆的艾納杏、紫草等,均屬必征貢的藏品。海外貢使還經常帶來異常名貴、珍花嘉樹的南洋龍腦香、康國鬱金香、波斯的安息香等」③。
李賀的詩中出現過「香筒」「燃香」「燭香」「香火」「熏香」以及由熏香而導致美人衣物的香等等香的物品或熏香的習氣,這些是為生活裝飾性、養生性的「香」,尤其以「燃香」為多見,而燃香不僅僅為了熏香,也為了記時,反映了唐代香文化的細節。
好持掃羅薦,香出鴛鴦熱(《黃頭郎》)。
——香從鴛鴦形的燃香爐冒出。
沉香火暖茱萸煙,酒觥綰帶新承歡(《屏風曲》)。
——沉香木燃茱萸煙。
象口吹香毾登毛暖,七星掛城聞漏板(《宮娃歌》)。
——象形燃香器皿,「空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④。
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惱公》)。
——「香筒,帳中燒香器,至曉火盡故香減」⑤。
守帳然香暮,看鷹永夜棲(《送秦光祿北征》)。
——「香,謂記時刻之香」⑥。
行處春風隨馬尾,柳花偏打內家香(《酬答二首》)。
——「內家香」是宮廷製作的香。
樓頭曲宴仙人語,帳底吹笙香霧濃(《秦宮詩》)。
——當是熏香為宴會助興。
金蟾呀呀蘭燭香,軍裝舞妓聲琅鐺(《榮華樂》)。
——蟾形熏香器皿。
女巫澆酒雲滿空,玉爐炭火香鼕鼕(《神弦》)。
——女巫迎神以香氣、鼓聲,故覺香氣似帶咚咚之聲,似非訛文而為通感,聽覺通於嗅覺。
人閑春盪盪,帳暖香揚揚(《感諷六首》其一)。
——住室熏香。
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莫愁曲》)。
——沉香木製作的樓房。

三、美人芳香

在李賀的一些詩歌中,「香」是美人芳香——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竹》)。
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秦王飲酒》)。
真珠小娘下青廓,落苑香風飛綽綽(《洛姝真珠》)。
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唇醉(《洛姝真珠》)。
綠香綉帳何時歇?青雲無光宮水咽(《李夫人》)。
玉轉濕絲牽曉水,熱粉生香琅玕紫(《夜飲朝眠曲》)。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美人梳頭歌》)。
在李賀的意念里,只要是美人,只要涉及到女人,都帶上了「香」。
「香汗」是美人身體特有的;「海綃紅文」指美人服裝;「香風」指美人帶來的香氣;「香唇」,美女的芳唇;「綠香」——為何不用「暖香」來寫李夫人之遺香?因為李夫人此時已經仙去,但帳中香氣尚未歇息,「綠」更給人一種沉重哀痛之感,李賀的色彩運用很豐富,這一「綠」字寫活了詩人心境;「熱粉生香」是指女人臉上因熱而散發出香氣;「舞裙香」,美女衣飾香;「香鬟」是指美人的頭發。
李賀「香」的世界中,有他對於愛情、功名的嚮往,也是對黑暗、乏味、單調的現實世界的補償性幻想。


注釋摘要:
①唐文、尤振中、馬恩雯、劉翠霞編摘要:《李賀詩索引》第353~355頁,齊魯書社1984年版。
②④⑤⑥[唐李賀著,[清王琦等注摘要:《李賀詩歌集注》第221、129、144、16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③葛承雍摘要:《唐代芳香建築的文化透視》,見鄭學檬、冷敏述主編摘要:《唐文化探究論文集》第507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 李賀的《牡丹種曲》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牡丹種曲》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這首詩是感諷中唐時期,貴族賞玩牡丹的奢靡之風。白居易等都曾作詩諷之。前四句寫栽種、花開「蓮枝未長秦蘅老」(秦蘅也是一種香草),點明是暮春時節,「走馬馱金」是說牡丹價格之高,斸就是挖,春草就是牡丹。「水灌香泥卻月盆」是說牡丹的種植環境是「香泥」和「卻月(半月形)盆」;「一夜綠房迎白曉。」綠房指花苞,迎白曉指迎著黎明開放中間四句既寫花期不久,亦寫貴族富貴不常在「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一句寫牡丹繁盛之時國色天香,美艷動人,像嬌媚的美人在園中煙霧里嫣紅若語。但這個美景不常在,黎明開放晚上就花散蝶飛,極寫繁榮之景之短促。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梁王」指漢文帝的兒子梁孝王劉武,這里借指上文中「走馬馱金」的老一代貴族。「蜀國弦」樂府曲名,代指音樂。全句說,老一代的貴族漸漸老死(勢力漸微),但是他的下一代仍穿著羅衣,合著音樂賞花玩樂。後四句接上文,繼續借物寓人,以花寫人「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歸霞帔拖」寫殘花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帳即用蜀紙做的護花罩。全句說,花兒凋零,花帳也失去了光彩,嫣紅的花朵飄落,失去了主人的寵愛。隱喻老一輩貴族老死,新一輩貴族失去了當權者(皇帝)的寵愛和恩澤。「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檀郎:潘岳,小名檀奴,謝女:謝安蓄妓;檀郎謝女借指貴族青年男女。樓台:當年觀花處。全句說:貴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麼歸宿呢,當年喧囂一時的觀花樓台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語。
參考資料:李賀集

6. 求李賀的《牡丹種曲》賞析

《牡丹種曲》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這首詩是感諷中唐時期,貴族賞玩牡丹的奢靡之風。白居易等都曾作詩諷之。

前四句寫栽種、花開
「蓮枝未長秦蘅老」(秦蘅也是一種香草),點明是暮春時節,
「走馬馱金」是說牡丹價格之高,斸就是挖,春草就是牡丹。
「水灌香泥卻月盆」是說牡丹的種植環境是「香泥」和「卻月(半月形)盆」;「一夜綠房迎白曉。」綠房指花苞,迎白曉指迎著黎明開放

中間四句既寫花期不久,亦寫貴族富貴不常在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一句寫牡丹繁盛之時國色天香,美艷動人,像嬌媚的美人在園中煙霧里嫣紅若語。但這個美景不常在,黎明開放晚上就花散蝶飛,極寫繁榮之景之短促。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梁王」指漢文帝的兒子梁孝王劉武,這里借指上文中「走馬馱金」的老一代貴族。「蜀國弦」樂府曲名,代指音樂。全句說,老一代的貴族漸漸老死(勢力漸微),但是他的下一代仍穿著羅衣,合著音樂賞花玩樂。

後四句接上文,繼續借物寓人,以花寫人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歸霞帔拖」寫殘花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帳即用蜀紙做的護花罩。全句說,花兒凋零,花帳也失去了光彩,嫣紅的花朵飄落,失去了主人的寵愛。隱喻老一輩貴族老死,新一輩貴族失去了當權者(皇帝)的寵愛和恩澤。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檀郎:潘岳,小名檀奴,謝女:謝安蓄妓;檀郎謝女借指貴族青年男女。樓台:當年觀花處。全句說:貴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麼歸宿呢,當年喧囂一時的觀花樓台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語。

7. 關於牡丹的古詩有哪些

1、《牡丹》

唐代:李商隱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譯文:

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艷的衛夫人;絲綉的褥被還堆擁著,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鬱金裙子正爭相迴旋。

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細染熏?

我是詩人江淹,在夢中得到了那支彩筆,想把清麗的詞句,題在花葉上寄給朝雲。

2、《牡丹》

唐代: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譯文: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佔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裡翩舞吧,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3、《牡丹》

唐代:柳渾

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

譯文:

近來對牡丹真是沒有什麼辦法,數萬錢才能買一株。

令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見,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

4、《紅牡丹》

唐代: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

面臨凋零,牡丹愁腸欲斷,請問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5、《思黯南墅賞牡丹》

唐代:劉禹錫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譯文:

在人世間怎會遇見牡丹這樣漂亮的花,花開重瓣,層層疊疊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有如此傾國傾城的好顏色,上天應該讓你晚點開放與諸花爭艷!

8. 牡丹花詩句

牡丹花
作者:羅隱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葯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賞牡丹(唐·王建)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
滿蕊攢黃粉,含稜縷絳蘇。
好和熏御服,堪畫入宮圖。
晚態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牡丹(唐·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赴東都別牡丹(唐·令孤楚)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牡丹種曲(唐·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斷春草。
水灌香泥郤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芳 (唐·白居易)
牡丹芳, 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十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臣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
穠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悉日照芳難駐,仍張帷幕垂陰涼。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恤下動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君心獨喜無人知。無人知, 可嘆息。
少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少 卿干愛花心,同似事君憂稼穡。
題牡丹
五代·捧劍仆
一種芳菲出後庭,卻輸桃李得佳名。
誰能為何無人說,從此移根近太清。
清平樂 唐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椅欄桿。
牡丹
五代·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 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 何況飄零泥土中。
牡丹
五代·孫魴
意態天生異,轉看看轉新。
百花休放艷,三月始為春。
蝶死難離檻,鶯狂不避人。
其如豪貴地,清醒復何因。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寂寞菱紅低向南,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題南平後園牡丹
五代·齊已
暖披煙艷照西園,翠幄朱欄護列仙。
玉賬笙歌留盡日,瑤台伴侶待歸天。
香多覺受風光剩,紅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記開處,明年開更勝今年。
賞牡丹一首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
五代·孫魴
意態天生異,轉看看轉新。
百花休放艷,三月始為春。
蝶死難離檻,鶯狂不避人。
其如豪貴地,清醒復何因。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牡丹
五代·唐彥謙
真宰多情巧思新,因將能事送殘春。
為雲為雨徒虛話,傾國傾城不在人。
開日綺霞應失色,落時青帝合傷神。
帝娥婺女曾相送,留下鵶黃作蕊塵。
白牡丹 唐 韋庄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看天王院牡丹
五代·王貞白
前年帝里探春時,寺寺名花我盡知。
今日長安已灰燼,忍隨南國對芳枝。
牡丹石詩 唐 李正封
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看牡丹
五代·殷益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
鬢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艷色隨朝露,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牡 丹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
五代·裴悅
數朵欲傾城,安同桃李榮。
未嘗貧處見,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無價,當春獨有名。
游蜂與蝴蝶,來往自多情。
吉祥寺花將落而陳述古期不至
宋蘇軾

今歲東風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語花應恨, 直恐明年花不開。
題牡丹
五代·盧士衡
萬葉紅綃翦盡春,丹青任寫不如真。
風光九十無多日,維惜尊前折贈人。
牡丹吟 宋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再看光福寺牡丹
五代·劉兼
去年曾看牡丹花,蛺蝶迎人傍彩霞。
今日再游光福寺,春風吹我入仙家。
當筵芬馥歌唇動,倚檻妖羞醉眼斜。
來歲未朝金闕去,依前和露載歸衙。
胡武平遺牡丹一盤
宋 梅堯臣
疇昔居洛陽,看盡名園花。
臨水復蔭竹,艷色照彤霞。
良好相與至,竟飲歡無涯。
而今猶老翁,鬢發但未華。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頗已愜,薄宦非初嗟。
況乃蒙見憐,帶雨摘春葩。
雖無向時樂,蕙好仍有知。
柴司待宅牡丹
五代·李中
春墓欄檻有佳期,公子開顏乍拆時。
翠幄密籠鶯未識,好香難掩蝶先知。
願陪妓女爭調樂,欲賞賓朋預琴塵。
仙家變化誰能測,只恐洪崖是此身。
玉樓春
題上林後亭 宋 歐陽修
常憶洛陽風景媚,煙暖風和添酒味。
鶯啼宴席似留人,花出牆頭如有意。
別來已隔千山翠,望斷危樓斜日墜。
關心只為牡丹紅,一片春愁來夢里。
晚春送牡丹
五代·李建勛
攜觴邀客繞朱欄,腸斷殘春送牡丹。
風雨數來留不得,離披將謝忍重看。
氛氳蘭麝香初減,零落雲霞色漸乾。
借問少年能幾許,不須推酒厭杯盤。
洛城觀花呈堯夫先生 北宋 張瞻
平生自是愛花人,到外尋芳未遇真。
只道人間無正色,今朝初見洛陽春。
牡丹
五代·來鵬
中國名花異國香,花開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態當春畫,卻斂妖姿向夕陽。
【唐】盧綸 裴給事宅白牡丹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泠,無有起就月中看。
牡丹
五代·歸仁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
天下更無花勝此。人間偏得貴相宜。
偷香黑蟻斜穿葉,覷蕊黃蜂倒掛枝。
除卻解禪心不動,算應狂殺五陵兒。
唐】白居易 惜牡丹花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渾侍中宅牡丹(唐·劉禹錫)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唐】白居易 白牡丹
白花冷淡無有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應似東宮白贊善,被人還喚作朝官。
牡丹

唐·張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唐】白居易 牡丹種曲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盤,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紅牡丹
唐·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唐】李賀 牡丹種曲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斷春草。
水灌香泥郤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唐·司空圖
中國名花異國香,花開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態當春畫,卻斂妖姿向夕陽。
唐】令狐楚 赴東都別牡丹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
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
牡丹
唐·司空圖
得地牡丹盛,曉添龍麝香。
主人猶自惜,錦幕護春霜。
唐】李賀 牡丹種曲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斷春草。
水灌香泥郤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華已散蝶又闌。
梁王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台月明燕夜語。
牡丹
唐·羅鄴
落盡春紅始見花,花時此屋事豪奢。
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子孫能幾家。
門倚長衢攢綉轂,幄籠輕日護香霞。
歌鍾對此爭歡賞,肯信流年鬢有華。
【唐】吳融 紅白牡丹
不必繁弦不必歌,情中相對更情多。
殷鮮一半霞分綺,潔澈傍邊月颭波。
看久願成庄叟夢,惜留須待魯陽戈。
重來應共今來別,風墮香殘襯綠莎。
牡丹
唐·李山甫
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
知君出解相輕薄,斜倚欄桿首重回。
【唐】裴潾 白牡丹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先開紫牡丹。
別有玉杯承露冷,無有起就月中看。
牡丹
唐·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唐】段成式 牛尊師宅看牡丹
洞里仙春日更長,翠叢風翦紫霞芳。
若為筲史通家客,情願扣壺入醉鄉。
牡丹
唐·韓琮
殘花何處藏,盡在牡丹房。
嫩蕊包金粉,重葩結綉襄。
雲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應恨年華促,遲遲待日長。

【唐】李益 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看牡丹贈段成式
唐·周繇
金蕊霞英疊彩香,初疑少女出蘭房。
逡巡又是一年別,寄語集仙呼索郎。
【唐】徐凝 牡丹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唐 韓琮 牡丹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艷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渾侍中宅牡丹
唐·劉禹錫
徑尺千餘朵,人間有此花。
今朝見顏色,更不向諸家。
【唐】李山甫 牡丹
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後上樓台。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恨成堆。
知君出解相輕薄,斜倚欄桿首重回。
詠牡丹贈從兄正封
唐·李益
紫蕊叢開未到家,卻教遊客賞繁華。
始知年少求名處,滿眼空中別有花。
【唐】柳渾 牡丹
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棵。
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
有關描寫牡丹的古詩詞大全集錦鑒賞古詩詞鑒賞
牛尊師宅看牡丹
唐·段成式
洞里仙春日更長,翠叢風翦紫霞芳。
若為筲史通家客,情願扣壺入醉鄉。
【唐】王睿 牡丹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僧院牡丹
唐·陳標
琉璃地上開紅艷,碧落天關散曉霞。
應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重蓮花
【唐】翁承贊 萬壽寺牡丹
爛漫香風引貴游,高僧移步亦遲留。
可憐殿角長松色,不得王孫一舉頭。
【唐】李商隱 牡丹
錦幃初卷衛夫人,綉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白牡 唐·裴潾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先開紫牡丹。
別有玉杯承露冷,無有起就月中看
【唐】羅鄴 牡丹
落盡春紅始見花,花時此屋事豪奢。
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子孫能幾家。
門倚長衢攢綉轂,幄籠輕日護香霞。
歌鍾對此爭歡賞,肯信流年鬢有華。
賞牡丹(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司空圖 牡丹
中國名花異國香,花開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態當春畫,卻斂妖姿向夕陽。
次韻蘇通判觀牡 宋·釋惠洪
東風背立知誰家,扶頭醉韻中流霞。
天涯出識洛陽畫,露叢幽蕊生奇葩。
兩翁賦詩皆妙語,讀之令人慾仙去。
坐間亦著白發禪,勝游且願追支許。
擁毳同看聊自娛,春歸不肯略踟躕。
解空勿憶南泉老,但言如夢不言無。
【唐】薛濤 牡丹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間共說相思。
【唐】王維 牡丹花句
自恨開遲還落早,縱橫只是怨春風
【唐】李白 清平調詞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9. 詠牡丹的詩句有哪些

賞牡丹

唐 劉禹錫抄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襲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

唐 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

佳名喚作百花王,

竟誇天下無雙艷,

獨占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10. 李賀 的詩有什麼啊

馬 馬詩 南園 雁門太守行 金銅仙人辭漢歌 李憑箜篌引 感楓五首 將進酒 日出行 蘇小小墓 南園十三首 詠懷二首 昌谷詩 致酒行 竹 春歸昌谷 夢天 惱公 老夫采玉歌 浩歌 新夏歌 詠懷二首 其二 苦晝短 龍夜吟 自昌谷到洛後門 牡丹種曲 秦王飲酒 南山田中行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 惱公 七夕 天上謠 蝴蝶飛(一作蝴蝶舞)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嘲少年 感諷六首 有所思 箜篌引(又名公無渡河) 北中寒 過華清宮 示弟 春坊正字劍子歌 假龍吟歌 美人梳頭歌 釣魚詩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 致酒行 走馬引 嘲雪 白虎行 黃頭郎 出城 莫種樹 春晝 開愁歌 章和二年中 猛虎行 官街鼓 榮華樂( 一作東洛梁家謠) 追和柳惲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五月 蜀國弦 唐兒歌 正月 二月 三月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相和歌辭·莫愁曲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五月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艾如張 巫山高 梁台古愁( 一作意) 綠水詞 貝宮夫人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仙人 巴童答 其三 長歌續短歌 夜來樂 靜女春曙曲 堂堂 崇義里滯雨 羅浮山人與葛篇 將發 貴主征行樂 屏風曲 羅浮山人與葛篇 宮娃歌 黃家洞 屏風曲 河陽歌 銅駝悲 苦篁調嘯引 拂舞歌辭 石城曉 呂將軍歌 休洗紅 相和歌辭·江南曲 舞曲歌辭·公莫舞歌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 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送沈亞之歌並序 四月 綠章封事 大堤曲 六月 七月 八月 十二月 閏月 貴公子夜闌曲 殘絲曲 雜曲歌辭·少年樂 月漉漉篇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 江南弄 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氵是)見過,因而命作。 神弦 相勸酒 瑤華樂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上雲樂 摩多樓子 安樂宮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其二 感諷五首 其二 其三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黃家洞 帝子歌 古悠悠行 昌谷讀書示巴童 代崔家送客 馮小憐 賈公閭貴婿曲 夜飲朝眠曲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送秦光祿北征 其二 其三 漢唐姬飲酒歌 神仙曲 春懷引 莫愁曲 聽穎師琴歌 畫角東城 其二 其二 感諷五首 其二 其三 贈陳商 其四 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難忘曲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二 湘妃 洛妹真珠 李夫人歌 傷心行 湖中曲 堂堂 老夫采玉歌 傷心行 貴主征行樂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奉和二兄罷使遣馬歸延州 答贈 題趙生壁 房中思 客游 夜坐吟 題歸夢 經沙苑 染絲上春機 塘上行 江樓曲 十一月 九月 十月 靜女春曙曲 溪晚涼 京城 公無出門 神弦曲 神弦別曲 沙路曲 梁公子 後園鑿井歌 感春 南山田中行 湖中曲 其四 古悠悠行 黃頭郎 秋來 王浚墓下作 追和何謝銅雀妓 其四 酬答二首 謠俗 高平縣東私路 昆侖使者 上之回 洛陽城外別皇甫(氵是) 平城下 官不來題皇甫(氵是)先輩廳 長平箭頭歌 塞下曲 野歌 感諷六首 秋涼詩,寄正字十二兄 三月過行宮 代崔家送客 申鬍子觱篥歌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秦宮詩 染絲上春機 五粒小松歌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句 南園 許公子鄭姬歌 蘭香神女廟 莫愁曲 高平縣東私路 謠俗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帝子歌 洛姝真珠 還自會稽歌 送沈亞之歌 貴公子夜闌曲 花游曲 梁公子 後園鑿井歌

熱點內容
紅玫瑰10朵 發布:2025-10-07 08:17:51 瀏覽:904
八里香花卉 發布:2025-10-07 08:15:41 瀏覽:135
黑化鳶尾花語 發布:2025-10-07 08:15:32 瀏覽:683
梅布爾茶花 發布:2025-10-07 08:04:27 瀏覽:602
櫻花爆照 發布:2025-10-07 07:52:02 瀏覽:900
蘭花珠蘭 發布:2025-10-07 07:45:50 瀏覽:782
戀愛櫻花飛舞 發布:2025-10-07 07:44:24 瀏覽:703
韓國玫瑰鳥 發布:2025-10-07 07:44:16 瀏覽:903
地理梅花圖 發布:2025-10-07 07:29:32 瀏覽:953
蕪湖玫瑰園單身俱樂部 發布:2025-10-07 07:08:59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