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獸葯
Ⅰ 牡丹江地區哪有賣雞雛的
大哥,畜牧站賣獸葯的地方或者賣雞飼料的地方就有賣雞雛🐔的,我們這里就是這樣子的地方賣雞雛啊,你打聽一下吧,應該有賣的!
Ⅱ 牡丹江哪裡的寵物醫院最便宜
還是找一些認識人的地方 ! 便宜的話不一定能給你的寶貝治好啊 有的時候你花很多錢也不一定看到! 以前我養過我知道的. 所以還是通過朋友找認識人
我一般都去七星街 有個 小乖獸醫 你去看看吧
Ⅲ 牡丹江那有賣獸葯的門市部!
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光華街,火車站往西走,道南很多賣獸葯的!
Ⅳ 求視頻:七台河新聞七台河市"弘揚奧運冠軍精神,建龍江工業強市"演講比賽情況
七台河市
七台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一部分,在五大城市群的佳木斯,牡丹江,雞西,雙鴨山市的中心位置,總面積?6221平方公里的。七台河1958年開發建設,於1983年,升為省轄市,現轄三區一縣,人口86萬。
七台河市的位置。南與雞西市,牡丹江市,毗鄰北部佳木斯市,鶴崗市,雙鴨山市東部,西部哈爾濱周邊13個縣,7個國營農場,城市總人口1100餘人。鐵路交通便利。
七台河市產品。已被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產存款超過30種,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是一個國家的3保護開採煤炭領域已被證明儲量為5260萬噸,維持儲量1.7十億萬噸,和煤炭品質優良。目前,七台河市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焦煤生產基地和東北地區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培育電力,化工,傢具,機械,食品等一批成立產業。
七台河市美麗的山脈和河流,人傑地靈。境內有肯撓力河兩大河系,34條河流和21座小型水庫。市區美麗的自然環境,人類與自然的融合。桃山,龍洞山,萬寶山「貨物」拱在市區周圍的萬寶湖,桃山水庫的兩顆明珠鑲嵌在城市的兩端,「三山兩湖的映襯下,形成了」城在景觀,風景,獨特的園林風光,在城市「,被授予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奧運冠軍楊揚成為驕傲的中國人,」雙葉「傢具在國內和國外,在中國草筆稱為一大創舉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又精心打造的山水園林城市,美化和綠化,清潔,照明,現代都市風格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台河完備的基礎設施,金融,商業中國書畫史。 ,娛樂,旅遊,醫院,學校,通信就是一切。一個總容量800萬立方米,總投資500十億的桃山水庫二期II項目的領土將被推出列全省第三大結束後水庫,全市有三家電廠總裝機容量2448000千瓦,七台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是全省最大的火電廠之一。
>
「十五」期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城市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機遇期,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創造體制優勢,擴大開放優勢資源,實現主題任務「求生存,安全發展,共渡難關「,」加快發展「的轉變,」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完成,全市經濟和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綜合經濟實力已經顯著增加。全市生產總值增加了48.86十億人民幣2000億至10.02億元,一個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11.6%,比全省。每人均GDP的上升,從5,708元到11378元1個百分點(按目前位於交換率,總1420美元)5670元,在全省前列,為全省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百萬的城市之一。五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14.15十億元,一個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16.1%的1.9倍,「九五」計劃期間,是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時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增加值達到37.0億元,總躍升至五年全省平均年增長率為18.1%。稅收總額增加3.46億元至14.23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率為32.6%,全口徑財政收入由3.32億元增長到15.06十億人民幣,年均增長率為35.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從1.74億元到5.88億元,年均增長27.6%,增幅居全省前列。 GDP稅收貢獻率達到14.2%,比2000年高出7.1個百分點。由於實施了城市經濟和社會績效評估在全省黨政領導班子被評為優秀城市。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三產業比例13.1:49.1:37.8。培育形成了三大主導產業和木製品,食品,機械,化工,新型建材和其他替代產業,煤炭,焦炭,電力。原煤產量和洗滌能力,焦炭產能,發電能力2200萬噸,2000萬噸,360萬噸7,600萬千瓦,佔三大產業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0%,總比例稅率77%;非煤替代產業,煤炭產業的比例由2000年47:53至54:46。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業初級和次級換位工程,畜牧業產值達到420十億人民幣,占第一產業的比重達到31.7%,比2000年高出8.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3.79十億人民幣,年均增長9.9%。非公有制經濟來實現了重大飛躍向前,佔全市總經濟輸出達到了65.5%,占當地經濟佔87.0%,占稅收總收入的48.0%,占勞動人口的70%,形成了數年超過100億美元,超過5千萬元,超過1000萬美元的民營大型企業成為經濟支柱和城市經濟建設稅。
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國有企業的改革,198名當地國有企業的退出狀態,以實現私人改制面達到100%,庫存閑置資產1.6億元人民幣,安置職工4.5萬人。全面實施農村稅費改革的一個免費的補貼「政策進展順利,基本完成鄉鎮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82%的項目批准,政府職能轉變取得實質性成果,電子政務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地方煤礦管理系統的成功,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市區分稅制改革的實施財務管理制度,人員,文化,衛生,城市建設和管理權逐步下放給區,區級政府的功能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和財務管理制度,取得顯著成效。結果
招商引資上項目,按照全省的政策,最好的服務,最好的外圍「的目標,不斷抓改善環境,為企業的經濟發展,五年取消費114減輕負擔7200多萬美元的投資,民營企業建福朋由國務院和地方稅費300多萬元人民幣的基礎設施基金,已通知受表彰。五年引進域外資金12.5十億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6000萬美元,超過5000個新項目,其中投資1.56億元的項目,16億元以上項目,外商投資企業,外國投資和外派勞務實現新的突破,因為引進的改革和開放的資金和項目質量最高,數量最多的最好時期。
城市的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城市建設共投入經費4.4十億人民幣,重點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舊城改造,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城市的主要街道25個新的,近30萬平方米的改造,城市道路條件的改善明顯,硬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大通道建設取得新進展,基本實現了高等級公路連接省會及周邊市縣。沉降在全省前列的綜合治理,馨苑小區70萬平方米的住宅樓,三所學校及相關配套設施已交付使用,成為全市規模最大,設施最全的住宅小區。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288公里,新城區日供水能力50000噸,從65%提高到73%,城鎮居民自來水入戶。新供熱面積?2840000平方米,中央供暖從53%至70%。城市的排水系統,以進一步提高中部地區?排水管網普及率達80%。建成並投入使用?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0%,中部地區的市政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城市綠化,保潔,園林綠化,全面提高水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2%,生態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城市環境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入行列省級園林城市。
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4056元到7346.7元,年均增長率為12.6%,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下降到37.4%。增加6056元工人的平均工資為11200元,年均增長13.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兩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508提高到3354.5元,年均增長率為6.0%。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加4.53十億人民幣至8.95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率為14.6%,人均儲蓄超過1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12.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1平方米以上,比2000年。農村居民人均磚混結構住房面積達到15.4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4萬平方米。
社會全面進步。教育實現「兩基」目標,新建擴建市二,六,七,五小教學樓和高中科學和科技館等一批校舍,中心區?標准「雙高普九「驗收;七台河職業學院實現構建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今年開工建設,投入使用時,當入學率,年末全市沒有全日制高等教育歷史。新建設和改造的市醫院門診大樓,面積?傳染病,緊急救援中心,市,縣兩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鄉鎮衛生院和一些其他健康計劃,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科學和技術進步,加快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項目24項,進一步提高科學和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文博圖博物館,歌舞劇院,體育場館,電視台演播和其他設施的投入使用,廣播和電視文化事業成功,短道速滑為代表的競技體育,體育工作蓬勃發展的國家冬季項目貢獻獎。完成省級計劃生育控制指標。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繼續擴大,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應該是風險的能力逐步提高城市低保應保盡保。開工建設的7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
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驕人的成績,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反腐敗力度加大,依法治市工作的順利進行,先進性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顯著改進黨的作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各級城隊思想齊聲黨幹部,心齊氣順,足夠強的良好局面的形成和發展之間的關系更密切。全市政治穩定,社會安定。
「十一五」期間,現狀和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間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一)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增強的趨勢,經濟全球化,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沿海發達地區的傳統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為我市承接產業轉移,投資項目提供了有利契機。全球能源危機,能源安全已成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戰略問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將繼續帶動市場對煤炭的需求,從長遠來看,煤炭,焦炭,電力仍面臨較好的市場環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國家進一步支持資源型城市,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已經提出的政策,是非常有益的,為全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替代產業。國家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增加,為城市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加快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改善生產和生活在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條件。 「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加快建設六大基地和東部煤電化產業的發展,幫助人類的能源產業基礎的城市發展。大的數量在全市民營企業迅速做大做強,大量的煤化工,電力,新型建材,木製品和農畜產品加工等大項目正在建設和規劃,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十一五「期間,我市還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國家將更加註重科學發展,更加註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轉變增長方式和安全生產,行業准入條件將繼續改善,是必然,以帶來更多的城市的較小的,低質量煤炭,焦化企業大的壓力;全市產業結構是相對簡單的,經濟的增長和連接資源變得越來越明顯,傳統的行業,在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第三產業層次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專業知識和企業管理人員的短缺,基礎設施欠賬較多,落後於社會事業發展,實現建設龍江強市的目標,到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但也填補了「十五」計劃期間的差距。
(二)的指導
指導方針和戰略目標,思考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和社會發展,堅持抓好發展第一要務,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的戰略目標,求實,求真,發展,創業,創新,最高級別,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起來,創造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利的環境,並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加快增長方式的轉變,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社會和經濟發展。
- 堅持的原則,開發周期的基本原則。必須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煤炭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替代產業,促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 堅持創新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城市通過科學教育和人力資源戰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活力。
- 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城市和農村地區和經濟社會合作的統籌協調發展,完善的社會安全系統和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高度重視全面安全管理生產和社會治安,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2010年的發展目標,全市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位居全省前列的,替代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理順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的環境質量顯著改善,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比較充分就業,小康生活的人,社會的穩定和文明,不斷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經濟的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2010年達到200十億人民幣,力爭到一倍以上,200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力爭達到$ 3,000,財政總收入達到3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超過超過1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超過15%。
社會進步。全市人口控制在不到90萬人口,城鎮人口的比重將達到60%,每人均受教育年10年,每百萬人口中大學教育的數量超過580人,醫生每千人口達到200人,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覆蓋面和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9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們的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50元,年均增長超過9%和8%,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下降到35%。
技術創新。自主創新能力和運用高新技術促進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
資源與環境。萬元GDP能耗下降20%,森林覆蓋率5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空氣污染指數下降到80。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與新型工業化,調整經濟結構的要求,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指導,並指導組織在企業內部,與企業,行業之間的資源地區之間的合作,減少資源投入和廢棄物排放,圍繞可持續發展,並加強四大產業基地,五大產業集群成功,鞏固和提升工業主導地位,做大做強工業保證「建設龍江強市」的宏偉目標實現,到2010年,全市工業增加值的105十億人民幣,年均增長超過13%。
(一)四個做強產業基地
1,高品質的焦煤基地
首先,做好資源勘探,資源連接。所定下的原則,按照省級政府統籌,礦山開發,區域煤炭資源的合理配置。蘭峰,七峰,南鐵路,種畜場,北興北鹿南六個重點領域的資源勘探,加快老礦山深部和外部資源精查勘探項目的實施,預合資格儲備800萬噸。二是做好新建礦井建設和改造的老礦,煤炭生產能力穩步提高。七煤投產90萬噸/年,向陽煤礦,市地方45萬噸/年煤礦雙興兩個較大的礦山,和南部的鐵路,耿鑫,王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一些小的鹿峰大中型礦井,生產能力200萬噸以上;七煤公司新興煤礦,新建礦井,礦湖和市級地方蘆山礦場,礦山,超過1萬噸的新產能,改造提升,促進地方小煤礦聯合改造,形成一批年設計生產能力超過20萬噸采礦公司低於60,000噸的小煤礦,淘汰資源勘探和後續發展的區域,加快種畜市場,南部的鐵路,並力爭開工建設了一批新井。 2010年,全市年產100萬噸,50萬噸,煤炭20萬噸以上,分別為,6,5,30,年產量達到了25萬噸原煤。三是改造和提升洗滌過程中,擴大了品牌的優質精煤效果。鼓勵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高科技的洗滌容量超過120萬噸煤炭洗選項目,改造和提升現有的規模和范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標准洗煤過程。新七煤公司向陽洗煤車間,無煙煤洗煤廠富源煤礦的煤炭洗選項目,繁榮的煤炭洗選廠的7個煤炭企業和一些當地洗煤的改造,淘汰落後洗滌過程中,提高煤炭回收率和質量,洗原煤入洗建設七台河精煤品牌質量。抓住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帶來清潔能源市場的機會,發揮城市無煙煤洗煤副產品充足的優勢,大力發展工業和民用煤,力爭到2010年,全市型煤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
優質焦炭基地
繼續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發展特種鑄造產品,營造高品質的焦炭品牌,鞏固提高的「資本」東北亞可樂位置。一是鞏固和加強,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焦化企業。促進隆陽焦化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力爭在2006年建成投產。支持億達信,寶泰隆干熄焦和技術進步,提高回收焦油,氣,熱及其他副產品,不斷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二是要改造提升焦化企業的數量。引導現有的焦化企業達不到國家最新行業標准,擴大生產規模,改進技術工藝,提高環保標准,淘汰落後產能。第三,引進了一批新的高標準的焦化項目。根據市場的發展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斷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建築,高科技,大規模的焦化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確保焦化行業的健康發展。 「十一五」期間全市焦炭產能維持在超過5萬多噸。
電力產業基地
積極發展低質煤,洗煤,煤,煤矸石,煤氣發電項目,推進燃煤電力,能源航空運輸的轉換。速度?加快建設大唐七台河電廠II,2×60萬千瓦機組擴建,並力爭在2006年開始建設,2008年發電,及早籌劃三期擴建工程,力爭開工建造於2010年。新寶泰隆15萬千瓦,5萬千瓦億達信煤,煤矸石電廠,北旺化工50,000千瓦自備電廠洗。城市的改造和擴建,現有的兩個礦煤矸石電廠,新增裝機容量為2.5萬和2.4萬千瓦。建設龍陽路31,000萬千瓦,盧龍公司12,000千瓦及一些環保燃氣電廠項目。 2010年,全市發電裝機容量增加到2280000千瓦,成為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電力基地。
煤化工產業基地,充分利用城市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優質資源,大力發展煤氣制甲醇,煤焦油,粗苯深加工項目,並努力打造龍江東部最重要的煤化工產業基地。首先,建設了一批煤氣制甲醇項目。速度?了寶泰隆20萬噸,12萬噸甲醇項目億達信公司,並與量的增加,焦炭生產和氣體發生器,煤氣制甲醇及綜合運用的能力不斷提高,消滅氣體對空排放,達到完全回收。適度發展煤的氣化,鼓勵和支持企業開發和利用合適的造氣用煤甲醇項目。二是建設了一批煤焦油加工項目。促進薩馬特10噸煤炭焦油加工項目建設支持的崛起化學廠階段II擴展項目,增加焦炭生產繼續引進30萬噸級以上的煤炭焦油深加工項目,全市煤炭焦油加工能力的建設在2010年,當地煤焦油加工和利用100%,形成了國外的煤焦油資源,吸收和競爭力。積極發展精細化工,粗苯精製項目的發展,粗苯加工增值地點。研究和發展甲醇,焦油,改性瀝青為原料醋酸,二甲醚,中間相碳微球等精細化工項目,發展更多高附加值的煤化工產品。三是做大其他化工項目。速度高達農墾博興30萬噸尿素,50萬噸復合肥擴建項目建設,支持乳化炸葯,東方化工公司化工企業做大做強。到「十一五」期間,全市化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40十億人民幣。
(二)連續五個大產業集群
木製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雙葉發揮品牌優勢,提高產品開發能力,以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快起來的施工雙葉工業園二期II擴展和配套基地,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影響到城市的木製品和相關產業的能力,並力爭到2010年,生產和銷售實心木傢具150萬件(套),到成為全省領先的傢具行業和傢具行業的航母。做好塞提木製品,如工業園區建設,支持永紅木業,三元木材,木製品加工企業,加快發展,擴大橡木酒,木屐,實木門及其他特種木製品和工業規模。 2010年,木製品加工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專注於實木傢具,木製品加工產業已成為全市非煤支柱產業。
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勃利煙葉復烤廠與白沙集團的合作,「十一五」期間煙草加工能力80萬擔。速度?了改造建設山東藍宇集團勃利冷凍廠,森林速凍食品公司,生豬,肉雞屠宰加工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促進自然石油公司,3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如大豆蛋白,大豆異黃酮,大豆卵磷脂。速度高達王林米業公司精米糠制油項目建設。展開格爾金蕎麥生產規模,農產品出口的發展。天龍浩三江浸油煉油廠,上海勃利大鵝業,金鼎,提高生產技術和工藝,積極發展深度加工,在規模和實力持續增長。依託農畜產品資源優勢,實力雄厚,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大型企業繼續引進農畜產品加工項目的建設。 2010年,農畜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20十億人民幣。
3,新型建材產業集群
政策機遇,抓住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利用全市豐富的煤矸石和粉煤灰資源,加快發展煤矸石,粉煤灰作為主要原料的新建材行業。發展新型建材的推廣政策,並取消粘土磚,支持德利能源粉煤灰塊和宏源煤矸石磚,兩家公司的生產和銷售做好,不斷擴大規模。推進七大煤炭火電廠30萬噸粉煤灰水泥項目,60萬煤矸石空心磚項目,48000立方米粉煤灰鮑爾強建材,環保建材項目盡快投產。積極規劃建設200萬煤矸石空心磚項目,開發和利用良好的飾面花崗岩。到2010年,新型建材行業的銷售收入達到:20十億人民幣。
機械製造產業集群
掌握農業博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擴建項目,加快研究和開發新產品,擴大生產規模,形成一個完整的配套能力,提高市場佔有率。成為博農業公司的配套企業,引導全市農業機械製造企業在按照市場機制,和博農業聯合協作,擴大博農業公司品牌,實現低成本擴張,城市建一個小農場機械生產基地,東北地區。城市市場的銷售和地域優勢,做大礦山機械製造行業。速度?七煤公司100 000單體液壓支柱及配套項目,引進知名的礦山機械及零部件製造商,在城市設廠的建設。依託高品質的焦炭資源,精密鑄造業的發展,積極規劃的10萬噸球墨鑄鐵管,灰鑄鐵球墨鑄鐵,鋁合金鑄件50000噸。 2010年,機械製造,銷售收入達到1.5十億人民幣。
5制葯工業
依託北葯種植和現有葯物基礎上,擴大規模,醫葯行業。七台河制葯和湖南千山葯機集團加快全省葯用膜袋項目填補空白,並力爭明年投產,二期工程的規劃。在醫葯加工項目投產,盡快發展深加工,促進康威七台河水飛薊素40噸的水。啟動擴建項目2個,日普獸葯。支持藍寶石,萬壽菊加工廠,金,元辣業已經發展花青素,黃色植物油,辣椒素,辣紅素制葯中間體提取加工項目。到2010年,醫葯行業實現銷售收入500十億人民幣。
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規劃建設工業園區和七桃路,互助金河等,指導項目按照家譜兩個工業走廊,集中,企業集聚,產業集群,招商引資上項目創造了有利條件。
Ⅳ 新敦化站的交通地圖
敦化站始發的公交車有1、2、3、4、9(支線) 路(票價1元)
經過敦化站的公交有5、9、10路(票價1元)
前往六鼎山旅遊區方向的乘客可以乘坐1路到中心市場站下車換乘8路旅遊專線(票價2元)
選擇客車前往長春、吉林、蛟河、安圖、延吉、琿春、沈陽方向的乘客可以到站北街步行100米到達敦化長途客運站
前往二道白河、靖宇、撫松、東京城、牡丹江、大石頭、黃泥河、威虎嶺、青溝子等方向的乘客可
沿北環路步行500米到達敦化市第一公路客運站
前往部分村屯的可乘5路或10路公交車到達批發市場站,附近即是敦化第二客運站
附:敦化公交站詳細路線 1路:火車站-國稅局-公路管理段-公路客運總站-建設銀行-電信大廈-廣電大廈-中國銀行-中心市場-新華書店-房管處-中醫院-公路客運二站-市職業高中-運輸管理所-公安大廈-鴻發小區-丹峰林業醫院-丹江街派出所-敦林公安局-丹峰商貿街-丹峰商店-丹峰賓館-丹峰燃料公司-鐵南小區-南山市場-南山小區-江東終點 2路:火車站-國稅局-公路管理段-公路客運站-建設銀行-電信大廈-市政府-惠通駕校-市醫院-勞動局-商貿城-影劇院-地稅局-南關市場-敖東葯廠-中國移動公司-汽貿城-法院-利民小區-老幹部樓-油庫-生化葯廠-運輸管理所-公安大廈-鴻發小區-丹峰林業醫院-丹江街派出所-敦林公安局-丹峰商貿街-丹峰商店-丹峰賓館-丹峰燃料公司-鐵南小區-南山市場-南山小區-江東終點 3路:火車站-國稅局-公路管理段-公路客運站-建設銀行-電信大廈-廣電大廈-中國銀行-中心市場-秋林公司-薛氏眼睛總店-地稅局-南關市場-敖東葯廠-中國移動公司-汽貿城-法院-富豪樓-市第三中學-3305廠東門-3305廠大門-3305廠西門-3305廠終點 4路:火車站-國稅局-公路管理段-公路客運站-建設銀行-電信大廈-市政府-惠通駕校-市醫院-勞動局-商貿城-影劇院-教堂-光明小區-華康新村-勝利街辦事處-種子公司-實驗中學-宏偉胡同-南學府街-市第三中學-3305廠東門-3305廠大門-3305廠西門-3305廠 5路:下石村-火車站-供銷公司-中關村電子城-康復醫院-市第-中學-中心市場-傢俱廣場-小食品批發市場-秋林公司-薛氏眼鏡總店-教堂-光明小區-三建民主小區-地板塊樓-西環路-保溫材料廠 6路:三檢 - 西門 - 大門 - 東門 - 中醫院 - 敖東葯廠 - 旭達清華園 - 移動公司 - 三小學 - 三中 - 房管處 - 新華書店 - 二客運 - 金穗家園 - 批發市場東門 - 敖東物資回收中心 - 東方醫院 - 運輸管理所 - 公安大廈 - 華康葯廠 - 丹江派出所 - 江南鎮政府 - 江東檢查站 - 殯儀服務中心 - 五間房 - 甩灣子鹿場 7路:3305廠 - 貯木場 - 瀝清站 - 東此亞葯廠 - 市二中 - 九小學 - 園林處 - 蜂業公司 - 水泥管廠 - 敖東大市場 - 公路管理段 - 國稅局 -火車站- 供銷批發公司 - 中關村電子城 - 中國郵政 - 電信大廈 - 市政府 - 惠通駕校 - 市醫院 - 勞動局 - 商貿城北門 - 中心市場 - 百貨大樓 - 傢俱廣場 - 醫葯公司 - 植物油廠 - 林機廠 - 雙勝村 - 敖東城 - 敦林公安局 - 丹峰商貿街 - 丹峰商店 - 丹峰賓館 - 丹峰燃料公司 - 鐵南小區 - 丹峰汽運處 - 丹峰建業公司 8路:六頂山公園(正覺寺) - 六頂山大酒店 - 村 - 南湖 - 實驗小學 - 老幹部樓 - 生化葯廠 - 中醫院 - 政務大廳 - 法院 - 新華書店 - 中心市場 - 商貿城北門 - 勞動局 - 市醫院 - 惠通駕校 - 市政府 - 電信大廈 - 建設銀行 - 公路客運站 - 力源葯業 - 鐵西村 - 鐵北村 - 太平嶺村 8K2路:敖東大市場-鴻嘉新居-土地局-市醫院門診-市醫院-商貿城-影劇院-大眾鞋城-秋林公司-新華書店-實驗小學-欣悅華城-移動公司-汽貿城-陽光城三期-翰章廣場-萬豪大酒店-安樂村-六頂山村-江沿村-永勝村-寶泉村 8K3路:碗蒲村-敖東大市場-鴻嘉新居-土地局-市醫院門診-市醫院-商貿城-影劇院-大眾鞋城-秋林公司-新華書店-實驗小學-欣悅華城-移動公司-汽貿城-陽光城三期-翰章廣場-萬豪大酒店-朝族屯-一新村 9路污水處理廠-陽光木業-經濟開發區-草還丹葯業-大福門業-站北村-公交調度室-火車站-第二人民醫-團結小區-體育館-第一中學-電信大廈-工商銀行-中心市場↔百年恆記-社會保險局-東北亞葯店-旭達花園-光明小區-華康新村-南關市場-實驗中學-第三小學-中興現代居-南學府街-富豪樓-興旺陽光城-老幹部樓-渤海廣場-運輸管理所-公安大廈-沿江新村-華康葯廠-敦林醫院-丹江街派出所-敦林公安局-高級中學-丹峰新葯-丹峰賓館-貯木廠-江東市場-江東檢察院-普惠新居終點 10路:翰章廣場-富豪樓-市第三中學-3305東門-3305廠大門-3305西門-宏威公路-貯木場-瀝青站-東北亞葯業-實驗中學-南關市場-華康新村-光明小區-旭達花園-市醫院門診-第三幼兒園-婦幼保健站-公路客運總站-公路管理段-國稅局-火車站-供銷批發公司-中國郵政-市第一中學-傢具廣場-批發市場東門-市第四中學-運輸管理所-公安大廈-沿江新村-華康葯業-林業醫院-丹江街派出所-東方家園-江南鎮政府-江東檢查站-物流中心-敦白路口-標准件廠-小站村-卧龍山公墓 11路:草還丹葯業-凱萊英葯業-金復康葯業-石化加油站-聖達獸葯-苗圃-長德物流城-東丹小區-丹江文體中心-東方家園-工農村-丹江派出所-敖東古城-林機廠-團結小區-體育館-少年宮-第一中學-遠達駕校-批發市場東門-第四中學-渤海廣場-中醫院-實驗小學-百貨大樓-大眾鞋城-地稅局-三好口腔-中國移動公司-中國審計-陽光城三期-勝利派出所-南學府街-第三小學-實驗中學-實驗中學北門-風尚陽光城-星惠大冒險-東北亞葯廠-大誠木業-第九小學-萬錦花苑北門-金屬回收公司
Ⅵ 七台河城市建設如何
七台河市基本情況
七台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處於佳木斯、牡丹江、雞西、雙鴨山等五大城市群中心位置,總面積6221平方公里。七台河1958年開發建設,1983年晉升為省轄市,現轄3區一縣,人口86萬。
七台河市地理位置優越。南與雞西市、牡丹江市相鄰,北接佳木斯市、鶴崗市,東連雙鴨山市,西通哈爾濱市,周邊有13個縣、7個國營農場,城市總人口1100多萬人。鐵路交通便捷。
七台河市物產豐富。現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藏30多種,其中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三大保護性開採煤田之一,已探明儲量52.6億噸,保有儲量17億噸,並且煤種齊全、品質優良。目前,七台河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主焦煤生產基地和東北地區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同時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培育了電力、化工、傢具、機械、食品等一批立市產業。
七台河市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境內擁有倭肯河、撓力河兩大水系、34條河流和21座大中小型水庫。市區內自然環境優美,人文與自然融為一體。桃山、仙洞山、萬寶山成「品」字相拱在市區周邊,萬寶湖、桃山水庫如兩顆明珠鑲嵌在市區的兩端,在這「三山兩湖」的映襯下,形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獨特山水園林風光,被授予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奧運冠軍楊揚成為全中國人的驕傲,「雙葉」傢具馳名中外,中國草筆堪稱中國書畫史上一大創舉。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山水園林城市,一個美化、綠化、凈化、亮化、現代化的城市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台河市基礎設施完備。金融、商業、娛樂、旅遊、醫院、學校、通訊等應有盡有。境內總庫容8億立方米、總投資5億元的桃山水庫二期工程即將上馬,竣工後,列全省第三大水庫。全市現有3個發電廠,總裝機容量244.8萬千瓦,七台河第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是我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
「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以來,我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機遇,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創造體制優勢,擴大開放發揮資源優勢,實現了主題任務由「爭生存、保發展、渡難關」向「加快發展」的轉變,「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完成,全市經濟社會協調快速健康發展。
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市本地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48.86億元增長到100.2億元,年均增長11.6%,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人均GDP由5708元上升到11378元(按現行匯率折算,合1420美元),提高了5670元,位於全省前列,是全省人均GDP超萬元地市之一。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5億元,年均增長16.1%,是「九五」時期的1.9倍,是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時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達到37.0億元,總量躍居全省第5位,年均增長18.1%。全部稅收收入由3.46億元增長到14.23億元,年均增長32.6%;全口徑財政收入由3.32億元增長到15.06億元,年均增長35.3%;一般預算收入由1.74億元增長到5.88億元,年均增長27.6%,增幅均居全省第一。GDP稅收貢獻率達到14.2%,比2000年提高7.1個百分點。在全省實行地市黨政領導班子經濟社會實績考核以來,均被評為優秀地市。
經濟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3.1:49.1:37.8。培育形成了煤、焦、電三大主導產業和木製品、食品、機械、化工、新型建材等接續產業。原煤生產和入洗能力、焦炭生產能力、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200萬噸、2000萬噸、360萬噸和76萬千瓦,三大產業佔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的70%,佔全部稅收比重的77%;非煤接續產業與煤炭工業之比由2000年的47:53調整到54:46。在全省率先實施了農業主輔換位工程,畜牧業增加值達到4.2億元,占第一產業比重達到31.7%,比2000年提高了8.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實現增加值37.9億元,年均增長9.9%。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重大跨越,佔全市經濟總量達到65.5%,佔地方經濟比重達到87.0%,佔全部稅收的48.0%,占從業人口的70%,形成了一批年納稅超億元、超5千萬元和超1千萬元的民營大戶企業,成為主體經濟和立市經濟。
各項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國有企業改革,198戶地方國有企業退出國有實現民營,改制面達到了100%,盤活閑置資產16億元,安置職工4.5萬人。農村稅費改革順利推進,「一免三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審批項目減少82%,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階段性成果,電子政務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地方煤礦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成功,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杜絕了重特大事故發生。實施了市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人事、文化、衛生、城市建設管理權等陸續下放到區,區級政府職能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招商引資上項目成果顯著。按照「政策全省最優、服務周邊最好」的目標,堅持不懈地抓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五年取消收費項目114項,為企業減輕負擔7200多萬元,為民營企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減免地方所得稅費3億多元,受到了國務院減負辦的通報表揚。五年引進域外資金12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000萬美元,新上項目5000多個,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56個,億元以上項目16個,外資企業、境外投資和外派勞務實現新的突破,是改革開放以來引進資金和項目數量最多、質量最高、效果最好的時期。
城市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累計投入城市建設資金44億元,重點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老城區改造等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改造新建城市主要街路25條、近3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狀況明顯改善,硬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大通道建設取得新的進展,與省城和周邊市縣基本實現高等級公路連接。沉陷區綜合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欣源小區70萬平方米住宅樓、三所學校及相關配套設施已交付使用,成為我市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完善的住宅小區。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288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新增5萬噸,城市居民自來水入戶率由65%提高到73%。新增供熱面積284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由53%提高到70%。城市排水系統進一步完善,中心區排水管網普及率達到80%。市綜合垃圾處理場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城市綠化、凈化、美化水平全面提高,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2%,生態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得到進一步強化,城市環境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步入省級園林城市行列。
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56元提高到7346.7元,年均增長12.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37.4%。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由6056元增長到11200元,年均增長13.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508提高到3354.5元,年均增長6.0%。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由45.3億元增長到89.5億元,年均增長14.6%,人均儲蓄超過10000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2.8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磚木結構住房面積達到15.4平方米,增加4.4平方米。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實現「兩基」目標,新建、擴建了市二中、六中、七中、五小教學樓和高級中學科技館等一批高標準的校舍,中心區通過「雙高普九」驗收;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七台河職業學院實現當年籌建、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入使用、當年招生辦學,結束了我市沒有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歷史。新建、改造了市醫院門診綜合樓、傳染病區、緊急救援中心、市縣兩級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等一批醫療衛生項目,初步建立了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科技進步加快,完成技改和新產品開發項目24個,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文博圖館、歌舞團劇場、體育館、電視台演播廳等一批設施投入使用,廣播電視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以短道速滑為代表的競技體育連創佳績,體育工作獲全國冬季項目貢獻獎。計劃生育完成省控指標。就業再就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應險能力逐步增強,城市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開工建設了7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
社會更加和諧安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果顯著,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反腐倡廉力度加大,依法治市順利推進,先進性教育取得明顯成果,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全市各級班子思想統一,步調一致,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形成和發展了心齊、氣順、勁足的大好局面。全市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十一五」時期的形勢和發展目標
(一)內外部環境
「十一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上是機遇大於挑戰。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沿海發達地區傳統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為我市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資上項目提供了有利契機。全球能源緊張使能源安全成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戰略問題,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將繼續拉動煤炭市場需求,從長遠看,煤炭、焦炭、電力仍然面臨較好的市場環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到位,國家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等政策陸續出台,對我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接續產業十分有利。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支持力度加大,為我市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城鄉生產生活條件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十一五」將是黑龍江一個加快發展的時期,建設六大基地和東部煤電化產業帶有利於我們這個以能源工業為主的城市發展。我市一批民營企業大戶正在迅速做大做強,正在建設和謀劃的一大批煤化工、電力、新型建材、木製品和農畜產品加工等大項目,都將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一五」時期我市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國家將更加註重科學發展,更加註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轉變增長方式和安全生產,行業准入條件將不斷提高,勢必給我市一些規模較小、素質較低的煤礦、焦化等企業帶來較大壓力;我市工業結構比較單一,經濟增長與資源接續的矛盾日益顯現,傳統產業比重大,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第三產業層次較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專業技術和企業管理人才短缺;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實現建設龍江強市的目標,到2010年人均GDP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還要補齊「十五」期末存在的差距。
(二)指導方針和戰略目標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抓好發展第一要務,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市」為戰略目標,求真、求實、求發展,創業、創新、創一流,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創造優良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增長方式,統籌城鄉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基本原則
——堅持循環發展的原則。必須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煤炭產業鏈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堅持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接續產業,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創新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城鄉和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發展目標
到2010年,城市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人均GDP、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接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結構趨於合理,經濟轉型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環境質量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寬裕,社會安定文明,城市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經濟發展。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2010年達到200億元以上,力爭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GDP力爭達到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達到3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
社會進步。全市人口控制在90萬人以內,城鎮人口比重達到60%,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每萬人口中受大學教育人數達到580人以上,每千人口醫生數達到2人,城鎮從業人員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綜合覆蓋率和農村養老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50元,年均分別增長9%和8%以上;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35%。
科技創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運用高新技術推動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
資源環境。萬元GDP能耗下降20%;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空氣污染指數下降到80以下。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經濟結構調整,引導組織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搞好資源協作,減少資源投入和廢棄物排放,圍繞可持續發展,做強四大工業基地,做大五個接續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工業主體地位,以做強做大工業保證「建設龍江強市」宏偉目標的實現,到2010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實現10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以上。
(一)做強四大工業基地
1、優質焦煤基地
一是搞好資源勘探,保證資源接續。按照省政府規定原則,統籌市礦發展,合理配置區域煤炭資源。加快推進嵐峰、七峰、鐵南、種畜場、北興北、鹿南六個重點區域資源勘探,實施老礦區深部及外圍資源精查勘探項目,預獲儲量8.0億噸。二是搞好新礦井建設和老礦井改造,保證煤炭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建成投產七煤公司90萬噸/年向陽煤礦、市地方45萬噸/年雙興煤礦兩處較大型礦井,及鐵南、庚鑫、宏興、鹿峰等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型礦井,新增產能200萬噸以上;改造提升七煤公司新興礦、新建礦、龍湖礦、市地方鹿山礦等礦井,新增產能100萬噸以上;推進地方小煤礦聯合改造,組建一批年設計生產能力在20萬噸以上礦業公司,逐步淘汰6萬噸以下小煤礦;加快種畜場、鐵南等資源勘探區的後續開發,力爭開工建設一批新井。2010年,全市年產100萬噸、50萬噸、20萬噸以上煤礦分別達到6個、5個、30個,原煤年產量達到2500萬噸以上。三是改造提升洗選工藝,擴大優質精煤品牌效應。鼓勵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含量高、入洗能力在120萬噸以上的洗煤項目,改造提升現有規模和工藝達不到國家產業政策新標準的洗煤企業。新上七煤公司向陽洗煤廠、富源煤礦無煙洗煤廠等洗煤項目,改造七煤公司富強洗煤廠和一批地方洗煤企業,淘汰落後洗選工藝,提高精煤回收率和質量,實現可洗原煤全部入洗,打造七台河優質精煤品牌。抓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給清潔能源帶來的市場機遇,發揮我市無煙煤資源和洗煤副產品充足優勢,大力發展工業和民用型煤,力爭2010年全市型煤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
2、優質焦炭基地
繼續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開發特種鑄造焦產品,打造優質焦炭品牌,鞏固提升「東北亞煤焦之都」地位。一是鞏固壯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焦化企業。推進龍洋焦化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爭取2006年投產。支持億達信、寶泰隆公司進行干熄焦等工藝技術改造,提高焦油、煤氣、熱能等副產品回收率,不斷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二是改造提升一批焦化企業。引導現有達不到國家最新產業標準的焦化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改進技術工藝,提高環保標准,逐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三是引進新建一批高標准焦化項目。根據市場發展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繼續引進建設生產工藝先進、科技含量高、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型焦化項目,保證焦化產業良性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焦炭產能保持在500萬噸以上。
3、電力工業基地
積極發展劣質煤、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煤氣發電項目,推進煤電轉化,實現能源空中運輸。加快大唐七台河發電廠二期2×60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建設,力爭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並網發電,並及早籌劃三期擴建工程,力爭2010年開工建設。新建寶泰隆15萬千瓦、億達信5萬千瓦洗中煤、煤泥和煤矸石電站,北旺化工5萬千瓦自備電站。改造擴建市、礦現有兩個矸石電廠,分別新增裝機容量2.5和2.4萬千瓦。建設龍洋公司3.1萬千瓦、魯龍公司1.2萬千瓦等一批環保燃氣電站項目。到2010年,全市發電裝機容量提高到228萬千瓦,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電力基地。
4、煤化工基地
充分利用我市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優質資源,大力發展煤氣制甲醇、煤焦油和粗苯精深加工項目,力爭建成龍江東部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一是建設一批煤氣制甲醇項目。加快寶泰隆公司20萬噸、億達信公司12萬噸甲醇項目建設,並隨著焦炭產量和煤氣發生量的增加,繼續提高煤氣制甲醇及綜合運用的能力,消滅煤氣對空排放,實現完全回收利用。適度發展煤炭氣化,鼓勵支持企業開發利用適合造氣煤種製取甲醇等項目。二是建設一批煤焦油加工項目。推進聖邁公司10萬噸煤焦油加工項目建設,支持興盛化工廠二期擴建工程,隨著焦炭產量增加繼續引進建設煤焦油精深加工項目,2010年全市煤焦油加工能力超過30萬噸,本地煤焦油加工利用達到100%,並形成對外地煤焦油資源的吸納和競爭能力。積極發展精細化工產業,開發粗苯精製項目,實現粗苯就地加工增值。研發以甲醇、焦油、改質瀝青等為原料的醋酸、二甲醚、中間相炭微球等精細化工項目,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煤化工產品。三是做大其它化工項目。加快農墾博興30萬噸尿素、50萬噸復合肥改擴建項目建設,扶持乳化炸葯、東方化工公司等化工企業做大做強。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化工產業銷售收入達到40億元以上。
(二)做大五個接續產業集群
1、木製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雙葉公司發揮品牌優勢,提高產品研發能力,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快雙葉工業園區二期擴建和配套基地項目建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對全市木製品及相關產業的牽動能力,力爭到2010年,生產銷售實木傢具150萬件(套)以上,成為全省傢具業龍頭和全國傢具業航母。搞好森帝等木製品工業園區建設,扶持永宏木業、三元木業等木製品加工企業加快發展,擴大橡木酒具、木屐、實木門等特色木製品加工業規模。到2010年,木製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以實木傢具為重點的木製品加工業成為全市重要的非煤支柱產業。
2、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勃利煙葉復烤廠與白沙集團合作,「十一五」期間煙葉加工能力提高到80萬擔。加快山東蘭裕集團勃利冷凍廠、大森林冷凍食品公司改造建設進程,發展生豬、肉雞屠宰加工業。推進大自然油脂公司30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開發大豆蛋白、大豆異黃酮、大豆磷脂等高附加值產品。加快林泓米業公司精煉米糠油項目建設。擴大金蕎格爾金公司生產規模,發展出口創匯農產品。支持天龍浩公司、三江浸油廠、滬勃利泰公司、金鼎鵝業公司改進生產技術和工藝,積極發展深度加工,不斷做強做大。依託農畜產品資源優勢,繼續引進實力強、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大企業建設農畜產品加工項目。2010年,農畜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3、新型建材產業集群
抓住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機遇,利用我市豐富的煤矸石和粉煤灰資源,加快發展以煤矸石和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業。制定推廣新型建材和取消粘土磚的政策,支持德利能源粉煤灰砌塊和宏源矸石磚兩戶企業搞好生產和銷售,不斷擴大規模。推進七煤公司熱電廠30萬噸粉煤灰水泥項目、6000萬塊煤矸石空心磚項目、寶爾強建材公司4.8萬立方米粉煤灰環保建材項目盡快建成投產。積極謀劃建設2億塊煤矸石空心磚項目,搞好飾面花崗岩石材開發利用。到2010年,新型建材業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4、機械製造產業集群
抓好勃農公司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擴建項目,加快新產品研發,擴大生產規模,形成完整配套能力,提高市場佔有率。引導全市農機製造企業按照市場機制,與勃農公司聯合協作,成為勃農公司配套企業,擴大勃農公司品牌優勢,實現低成本擴張,把我市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小型農機具生產基地。利用我市銷地市場及區位優勢,做大礦山機械製造業。加快建設七煤公司10萬棵單體液壓支柱及配件項目,大力引進知名礦山機械及零配件製造企業來我市辦廠。依託優質焦炭資源,發展精密鑄造業,積極謀劃10萬噸球墨鑄鐵管、5萬噸灰鑄鐵球墨鑄鐵、鋁合金鑄件項目。到2010年,機械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
5、醫葯產業集群
依託北葯種植基地和現有葯業基礎,不斷擴大醫葯產業規模。加快七台河制葯廠與湖南千山葯機集團合作的填補省內空白的葯用膜袋項目建設,爭取明年投產,並籌劃二期工程。推進康威公司七台河中葯廠40噸水飛薊素加工項目盡快投產,發展深度加工。啟動日普獸葯二期擴建項目。扶持藍寶公司、萬壽菊加工廠、金元辣業公司開發花色甙、黃色素油、辣椒鹼、辣紅素等醫葯中間體提取加工項目。到2010年,醫葯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
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規劃建設金河、互助等工業園區和七桃路、依寶路兩個工業走廊,引導項目集中、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為招商引資上項目創造有利條件。
Ⅶ 想學獸醫到哪學呀
其實學獸醫不一定畢業後非得當獸醫,賣獸葯的利潤很大,開個寵物店利潤也很大,有個學校叫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應該是所大專,不過應該可以招成人。所以應該可以進去學,如果不行你可以到各個技師學院問問,但不一定能有,例如牡丹江技師學院等,。 給加點分吧,謝謝了
Ⅷ 前段時間在食博會上看有的大米買到100元一斤,有那麼好嗎
每斤100元的大米不算稀奇
黑龍江的五常大米,據說是慈禧最愛的貢米,每斤要近200元。
日本新潟縣的「越光」大米和宮城縣的「一見鍾情」大米。其中,「越光」每袋售價198元,「一見鍾情」188元,平均售價分別為49.5元/斤、47元/斤。
國產某些超有機精品米價格為也到了100多元每斤。
在前年的「糧洽會」會上,最貴的一盒裝2公斤的大米賣到近千元。
有報道,通過檢測,這些天價大米營養與安全指標並未表現出任何過人之處,如此天價實在難以自圓其說。而有些所謂的有機米,雖然號稱「無化學殘留、無農葯殘留、無獸葯殘留」,但在實際檢測中,根本不是。
應該說,從基本的口感、營養等方面,中日大米之間並無多少差距,更多的是市場炒作和某種心理作用。
Ⅸ 我家的狗被毒倒了,我想檢測一下是什麼物質把我家的狗毒倒了,不知道去什麼機構檢測,請教有識之士回答
農牧漁業部畜牧局
內蒙古畜牧科學院
四川自貢市榮縣畜牧獸醫站
北京農業大學
內蒙古烏盟農牧學院
貴州省畜牧獸醫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檢驗所
河北保定地區畜牧局化驗室
貴州省農業廳葯品檢驗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
天津市畜牧獸醫站
貴州農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
河南省畜牧獸醫站
貴州農業廳畜牧局獸防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所
河南省畜牧獸醫專科學校飼養分析室
雲南省獸醫防疫總站
農牧漁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察所
西藏自治區畜牧獸醫隊
江蘇省鹽城地區多種經營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
河南省農業大學牧醫系內診組
江蘇省農林廳畜牧局
陝西省畜牧獸醫研所
鄭州牧專獸醫系內診組
江蘇省代征縣獸醫院
陝西省農牧廳畜牧局
山東省畜牧獸醫站
南京農學院牧醫系
陝西省畜牧獸醫總站
山東農業大學獸醫系
杭州市農業局
陝西省漢中地區畜牧獸醫中心
山西省農業廳畜牧局
浙江省畜牧獸醫站
北京市獸醫實驗診斷所
山西省臨汾地區獸醫研究所
安徽省動物防疫站
北京農學院牧醫系普通病組飼養組
山西農業大學獸醫系內科組
安徽省農業廳畜牧處
遼寧省獸醫衛生站
寧夏自治區畜牧局獸醫站
安徽農學院牧醫系
大連市畜牧獸醫站
寧夏農業廳畜牧局
湖南省家畜疫病防治檢疫站
沈陽市蘇家屯獸醫衛生站
寧夏銀川平吉堡奶牛場
湖南農學院牧醫系內科室
上海市畜牧獸醫站
寧夏農學院牧醫系
湖北省畜牧局獸醫防疫站
上海市松江縣畜牧獸醫站
甘肅省畜牧獸醫總站
武漢市畜牧獸醫站
黑龍江省獸醫衛生站
西北民族學院牧醫系
江西省畜牧獸醫站
黑龍江省綏化地區獸醫衛生站
青海省畜牧獸醫站
江西宜春地區畜牧水產局檢疫站
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獸醫防疫站
青海省獸醫衛生檢疫站
江西省南昌市獸醫站
東北農學院牧醫系
青海省畜牧獸醫學院獸醫系
江西農業大學畜牧系
吉林省畜牧獸醫站
青海省黃南外州畜牧獸醫研究所
福建省農業廳畜牧局
長春市畜牧獸醫站
新疆自治區獸醫防疫站
福建省蒲田縣獸醫站
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
新疆自治區獸醫生物葯品廠
廣東省仲凱農校
吉林省獸葯飼料監察所
新疆自治區畜牧廳獸葯檢驗所
華南農業大學獸醫系內科組
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系
新疆八一農學院獸醫系內科室
廣西畜牧獸醫站
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系
四川省獸醫防疫總站
廣西農學院牧醫系
吉林省延邊農學院牧醫系
重慶市畜牧獸醫站
廣西獸醫防疫檢疫站
內蒙古自治區畜牧獸醫站
西南民族學院牧醫系內科組
西南農學院牧醫系
內蒙古農牧學院
四川農學院牧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