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發布時間: 2022-05-21 04:08:09

1.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各指什麼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白玫瑰與紅玫瑰。

那麼張愛玲筆下的白玫瑰和紅玫瑰到底是怎樣的兩種人呢?

白玫瑰的話更多的是象徵的純潔,象徵著我們那純真無邪的愛情,比如說朦朧時期的初戀以及那沒有任何功利心的愛情。

而紅玫瑰所象徵的更多的是熱情奔放的情人,如果具體指代的話呢,可能白玫瑰就是我們當初班級中的那個文靜美好的恬淡女生。而紅玫瑰則是那個熱情奔放,激情似火的惹眼女生。

面對生活可能你會選擇白玫瑰,因為它可以給你帶來更加持久的生活,但是在長期平淡的生活之下,你又會去懷念那樣一個熱情奔放的紅玫瑰。

可是娶了紅玫瑰的話,那麼就真的會好嗎?或許激情總會褪去,那麼在長久的相處之中,你又會懷念那一個白月光光白月光般的白玫瑰。

2. 如何理解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3. 張愛玲的紅玫瑰白玫瑰的含義

張愛玲的紅玫瑰白玫瑰的含義:

每個人都會愛過很多人,至少兩個,不管和誰走到了最後,最終都會對那個曾經與之相愛過卻未走到盡頭的人心存遺憾。在一起的那個人,久了就厭了。而沒有得到的那個人,逐漸在回憶里發酵,變成了一個觸不到的完美的存在。

正所謂「得不到的往往才是最好的。」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經典開頭: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3)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張愛玲的一生充滿奇異而不協調的內容。祖父張佩綸為清朝同治年間的進士,
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是名噪一時的「清流」的代表人物。

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 到了她的父親養成了滿身惡習,
卻又迎娶了一位受了西方文化熏陶、優雅而敏感的新式女性為妻, 這樣的家庭便不能不破碎。

因此張愛玲雖然身出名門,
早年的生活環境卻極端的陰冷和惡劣。孤僻寡情、與世隔絕、我行我素是她的個性。

1944年2月初, 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了。處在熱戀中的張愛玲,
心境有了很大的改變, 剛涉足愛河的她, 渴望一個如父如兄般男人的呵護和疼惜。在她看來, 遇到胡蘭成,
生命在荒涼的世界裡出現了亮色。

即使胡蘭成當時是有婦之夫, 但張愛玲毫不在意, 一心一意地愛著他。不久胡蘭成離婚, 與張愛玲簽了婚約。但好景不長,
胡蘭成很快喜新厭舊, 又有范秀美、小周等情人。因此張愛玲不再與胡蘭成聯系,初戀就此結束。《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個時候寫成的。

主要人物

佟振保

佟振保是上海一家老牌外國商社的高級職員。他迷戀於朋友之妻「紅玫瑰」王嬌蕊。在幾個回合的調情下,他很順利地獲得了朋友之妻的感情。後來王嬌蕊想和他結婚,但他怕毀了他自己的前程,於是他放棄了王嬌蕊。

接著他娶了「白玫瑰」孟煙鸝,然而孟煙鸝雖然面目嬌好,

性格溫和,但她不喜歡「最好的戶內運動」,使得佟振保不能滿足在女色上的追求,很快就厭倦了這個的貞潔妻子,開始了定期嫖娼。

幾年後的某一天,被他始亂終棄的女人王嬌蕊,與他相遇,她已為人妻母,
正帶著患牙疼的孩子去看醫生,一看即知是位稱職的母親和賢良的妻子,佟振保不敢相信,因為在他的認知里王嬌蕊是「放浪的」
、「娶不得」的。

但更令佟振保更不敢相信的是孟煙鸝居然與裁縫私通,這個事使他的認知發生了極大的傾斜與錯位。從此以後,他開始公開嫖娼、瘋狂地變本加厲來砸碎妻子、砸碎自己、砸碎這個家。

王嬌蕊

「紅玫瑰」王嬌蕊出生在一個華僑家庭,為了嫁的更好自小被家人送去英國讀書,但因為在外面玩,玩的名聲不太好了於是就順便的嫁給了士洪。後來她遇到了佟振保,她對佟振保付出了真的感情,希望和士洪離婚然後嫁給佟振保。

但佟振保並不願意,嬌蕊在振保的眼裡是沒有頭腦的尤物,他只是希望從她的身體上得到滿足。王嬌蕊即使受到了佟振保的拋棄,依然選擇了和士洪離婚,來證明自己愛過。

後來嬌蕊與振保在電車上相遇,此時嬌蕊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的女人,她嫁給一個朱姓男子,並且生了孩子,過上了平靜安穩的婚姻生活。但她因為丟掉了強烈的個性,迷失了自我,並不是很幸福。

孟煙鸝

「白玫瑰」孟煙鸝,是佟振保的妻子。她是男權文化建構下最理想不過的妻子。但她不能滿足佟振保在女色上的追求,所以並沒有贏得丈夫的尊重和愛憐,反而受到丈夫的打壓

。她在佟振保的生活里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她壓抑著自己內心的需求,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退卻求得些許的安穩。但她始終得不到丈夫的同情,於是她出軌了,對象是一個卑賤的裁縫。

在姦情暴露之後,她變得焦慮,非常不安,她更加卑躬屈膝地順從丈夫,但是並沒有換來丈夫的原諒,反而讓自己越陷越深。她始終不能正視自己的需求,也從來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

她只會繼續順從的生活在振保的夫權統治下,成為一枝喪失了自我意識和自由靈魂的、蒼涼的「白玫瑰」。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

初戀、情人、妻子,這三個人對振保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細膩、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心理描寫,張愛玲反映的是小資階層的生活縮影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

小說並沒有對「紅玫瑰」和「白玫瑰」兩種類型的女人做出嚴格意義上的價值判斷,而只是在很稀鬆平常的故事發展中揭示出她們自身的生存狀態,敘寫她們自身的情感體驗,並在這些生存狀態和情感體驗中顯現出她們在男權社會中所面臨的生存困境。

造成這種生存困境的根源,除了兩位女主人公自身的原因,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男主人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權意識是分不開的。在當時的中國,仍然是封建文化傳統根深蒂固的時代,男權意識仍然是社會的主導意識。

在這種意識主導之下,女人一旦威脅到男人的權威,必定會受到懲罰,王嬌蕊和孟煙鸝就是這種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

雖然在當時,也有一部分女性也曾試圖沖破傳統的束縛,她們上新式洋學堂,穿新式洋裝,出入各大交際場所,努力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但性別仍然束縛著她們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就像作品中的嬌蕊,勇敢追求自己的真愛。

但是卻也最終無法真正沖破傳統的束縛,依然為傳統所不容,男人們永遠將他們的道德限制和人格限制強加於女人,這就使得她們總是處在生存的困境中,無論如何努力,也是徒勞。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余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

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

4. 張愛玲經典語錄白玫瑰與紅玫瑰完整內容是什麼

原文如下: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主題思想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張愛玲以男主人公佟振保為主線,牽扯出兩個性格不同,角色相對的女性,並將她們置於同樣的生存背景之下,通過她們角色的反轉以及性格的變化,深刻揭示出當時中國女性共同的生存困境,且男權意識仍然主導著女性的生存。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制度中,男權意識一直占據著主要地位,男性總試圖按照自己的審美、價值觀等因素對理想的女性制定行為和思想上的准則,而女性也漸漸地在這一套要求的束縛下不自覺變成了附庸、陪襯。

在男權意識主導之下,女人一旦威脅到男人,必定會受到懲罰,王嬌蕊和孟煙鸝便是受害者。雖然在當時,有一部分女性曾試圖沖破傳統束縛,她們上新式洋學堂,穿新式洋裝,出入各大交際場所,努力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但性別仍然束縛著她們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就像王嬌蕊,勇敢追求真愛,依然為傳統所不容。

5. 張愛玲紅玫瑰白玫瑰的比喻什麼含義

  • 張愛玲紅玫瑰白玫瑰的比喻是娶了兩個女人。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遇見了紅玫瑰,紅玫瑰是那麼的美好,讓人牽掛,而時間長了,紅玫瑰也不值錢了,就像牆上的一抹蚊子血,慢慢變色。而那株清新淡雅的白玫瑰是如此的引人遐想,讓人思念。
    然而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白玫瑰,卻發現,白玫瑰的出現讓人尷尬,甚至討厭,甚至可以不放心上,隨手一捻,丟了。
    紅玫瑰卻印在心口的那一顆硃砂痣,怎麼弄也弄不掉,忍心弄掉了,只有那一抹痛。 就是老婆,和情人,情人再好看又怎樣,美麗不過時過眼雲煙,只有真摯實在的老婆才是那顆硃砂痣。

6. 張愛玲說每個人都有一朵紅玫瑰和一朵白玫瑰,原話是什麼

【原句】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出自】

《紅玫瑰與白玫瑰》(1944年張愛玲著的小說)

【主要內容】

中篇小說,收錄了張愛玲於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年輕的時候》《花凋》等十餘部作品。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拓展資料

【作者】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余錄》等。

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

7. 在張愛玲的經典中,紅玫瑰和白玫瑰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白玫瑰和紅玫瑰只是個代名詞,愛玲這句話主要想表達的意思是也許每一回個男子全都有過答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第一個[用紅玫瑰來作比喻],久而久之,紅玫瑰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窗前明月光」;意思就是還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樣美好。

娶了第二個[用白玫瑰來作比喻],白玫瑰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很普通很平凡,因為天天見所以沒了新鮮感和那種朦朧感,而紅玫瑰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7)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擴展閱讀:

張愛玲是人物刻畫的巧匠,她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變態人物形象和各色人物,尤其是對兩性心理刻畫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她利用暗示,把動作、言語、心理三者打成一片,由此反映出人物心理的進展,體現了作者對人物豐富復雜內心的深切理解,揭示出某種社會根源,使小說具有一定的社會深度。

小說的敘事方式採用傳統的全知視角,並利用反諷和參差對照的寫法構成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在時空設置、故事情節、人物活動等方面的結構安排上獨具匠心,使小說呈現出色彩紛繁的面目和悲憫蒼涼的美學基調,將讀者一步步引進作者營造的蒼涼世界裡去。

8.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說的是什麼

《紅玫瑰與白玫瑰》
作者:張愛玲
內容簡介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在振保可不是這樣的,他是有始有終的,有條有理的。他整個地是這樣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縱然他遇到的事不是盡合理想的,給他自己心問口,口問心,幾下子一調理,也就變得彷彿理想化了,萬物各得其所。因為《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句話成了膾炙人口的名言。本書收錄了張愛玲1944年的中短篇小說作品。
張是一個不會再現的神話。她曾親口對胡蘭成說過「沒有我形容不出的事物,任何事再難描繪,想一想之後也就可以描述出來」。讀她的文章你確實會贊同她的說法,再隱秘的人類心理與情結甚至一個時代的特性,一門藝術的發展過程,她都能准確地描繪帶你看到實質,文字又如此的干凈才氣盎然,妙喻蓋世,她那一句自評甚至是謙虛了。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保這個人物可以讓我們看到白描出的人性,還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掙扎與悲哀,其中又有瑣屑且易逝的歡喜,最終是無奈,淹沒在時代里。
紅玫瑰是火。
白玫瑰是冰。
蚊子血,顏色艷麗,卻讓人隱約厭惡。
明月光,清淡幽遠,可望而不可及。
白飯粒,不覺珍貴,卻不能缺少。
硃砂痣,是心頭隱痛,當時惘然。
換而言之,男人多半吃著碗里,看著鍋里。(沒有貶低男人的意思。。或者說,人性多半如此不知滿足)
之所以強調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對比,不僅僅是展示兩種截然不同的女人對於一個普通男人的生活的影響。也通過三個人之間的糾葛,表現出在時間的力量面前人類情感的脆弱。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少兩個。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這是張愛玲書里那段對男人最寫實精闢的描寫,也不得不佩服她可以將男人的心理描寫的如此透徹!
男人初始時,大多是喜歡淡雅清麗的白玫瑰,皎潔的清香,象是冰涼的高山之雪,值得付出一生的代價,求得在這冰涼水流中的沉淪。
然而,在度過如醉如痴欣喜若狂之後,男人漸漸變的不滿足。他開始想要一個快樂的艷麗夢幻,**的濃艷,搖曳在月的黃昏。紅色的玫瑰,芳香彌散,辛辣魅惑。
其實,女人的美,從來蘊涵著千個面目,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它。在一個足夠聰明的男子面前,它會展露給你世上最微妙的色彩。彼刻,純白艷紅,呈現另番甜美的面貌。那樣曼妙的花朵,需要刻骨的愛憐,聰慧的溫情,才可以灌溉。
每一個女子的靈魂中都同時存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但只有懂得愛的男子,才會令他愛的女子越來越美,即便是星光一樣寒冷的白色花朵,也同時可以嬌媚地盛放風情。
可惜世間,懂得愛的男子實在是太少!在男人心裡真正完美的女人,總是隨著時間,閱歷的變化,不斷地變化著!你永遠達不到的。所以,不管是紅玫瑰,還是白玫瑰,都永遠有不能讓人滿足的遺憾和欠缺,所以男人總是永遠地渴望別的玫瑰媚惑的來臨。

9.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說什麼意思

描寫的是人在選擇之後的心理變化,無論當初做了怎樣的抉擇,若干年後,他都會後悔當初內所做的決定,認為容另一個會更好。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最讓你念念不忘的。

原句: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出處:《紅玫瑰與白玫瑰》

(9)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擴展閱讀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收錄了張愛玲從1944年至1947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年輕的時候》《花凋》等十餘部作品。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余錄》等。1995年9月8日,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

10. 張愛玲的「白玫瑰、紅玫瑰」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論得到了哪一個,時間久了,在心裏面更美好的永遠是舍棄掉的另一個,因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而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熱點內容
2000花藝插花欣賞 發布:2025-07-01 17:47:32 瀏覽:65
茶花受涼 發布:2025-07-01 17:46:56 瀏覽:840
樓宇七夕 發布:2025-07-01 17:42:28 瀏覽:480
文學茶花 發布:2025-07-01 17:42:25 瀏覽:590
花卉菩提 發布:2025-07-01 17:34:27 瀏覽:668
梅花尋體用 發布:2025-07-01 17:34:25 瀏覽:586
刺激戰場櫻花樹 發布:2025-07-01 17:10:56 瀏覽:93
大偉玫瑰 發布:2025-07-01 17:10:50 瀏覽:88
家庭花卉的擺放 發布:2025-07-01 17:10:09 瀏覽:583
滕荷花 發布:2025-07-01 17:00:16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