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烙畫牡丹
㈠ 木板烙畫最基礎的三種技法是什麼
烙畫包括點燙、立體燙、工筆白描燙、面燙、線燙、冷燙、烘燙、間隔燙、特技燙、混燙等多種技法。
烙繪技法也發展出潤色、燙刻、細描和烘暈、渲染等。
㈡ 中國烙畫介紹
烙畫:又名燙畫。初為烙花,後成烙畫。其源於西漢,盛於東漢。期間幾經衰落,後雖被清代藝人重新整理,形成以河南為主的烙畫群體。甚至近代,山西、河北、江浙一帶亦有發展,但由於烙畫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和商業性大部分都停留在簡烙、點綴、誇張的浮淺程度上。盡管烙畫的材料已由過去的木板、竹竿、筷子、傢俱之類發展成有宣紙、絲絹等,但其技藝表現仍不失俗套古板,蒼白無力。
自任更順掌握烙畫技藝之後,搏眾家之長,潛心研究國畫及西畫精品,以他深厚的素描功底,加之名師指點,打破以往烙畫常規,追求繪畫功效,以黑、白、黃單色種,即純烙手段,烙出色彩所無法比擬的神秘世界。他力求國畫的含蓄、西畫的寫實,尤以純烙畫手段專攻:雲、霧、水、雪等難點,使其諸方面出神入化。作品藝術性:神秘悠遠、古樸莊重,高貴典雅、富麗堂皇。其目的不是迎合人們的口胃。是挖掘人們的口胃,發現和改變人們的口胃,提高人們對藝術的欣賞水平。其實用價值:追求作作品與現代賓館、會議室、書房、家庭等裝飾、裝修,有機配套。使其在世覺上給人一種反璞歸真的感覺。由於作品本身所固有的古典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同時又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㈢ 有喜歡烙畫精通烙畫的嗎就是木板烙畫,木板烙畫的注意事項是什麼請告訴我,謝謝
凡是金屬烙筆在高溫下能使某種材料留下焦色印記的,那麼這種材料就可以成為烙畫的媒材。但是要使烙畫有較好的效果,那麼所選取的媒材就得附合如下要求:(一)媒材的表面應平整細膩。(二)媒材的表面應白凈無雜色。如果媒材的表面有雜色,那麼在烙畫時應能利用此雜色,使這一雜色能巧妙地融入畫中。(三)媒材有一定的厚度,以防燙烙深焦色時被烙穿。(四)如若取用三夾板為媒材,那麼其表層要經過試烙後才能決定取捨。如若燙烙時起泡,則這類型號的三夾板不可選用。由此可見平整而白凈的三夾板和蒸煮處理過的毛竹篾簧可作為首選的烙畫媒材。當然大材料可作為大尺幅烙畫所用,小材料可作為精美的工藝美術品所用。如黃楊木梳、石楠木梳、擅香扇、精美的葫蘆、篾簧筆筒、白質圓柱木的剖面等等。 在東北地區長期以來,有以烙畫繪制於傢具上平整而純凈板面的,那麼,這一板面自然也成為烙畫的媒材。 選定烙畫媒材後,有一些媒材可以直接使用,如厚質的宣紙,白凈平整的板材等等。但是有些媒材在烙畫前還必須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例如對於某些板面平整度不夠的媒材,就必須刨磨平整到位;又如板面不夠潔凈的木材,在烙畫前就必須將其擦洗干凈,如若污垢已滲入木質纖維細隙,則應用木笈草(一種中草葯)蘸水擦洗,將污垢雜色從媒材木紋的細隙中清除出去,然後將潮濕的板材及時在背陰處及時涼干。 在烙製作品時應根據所需燙烙作品的大小裁劃媒材,並留有烙畫後裝裱的餘地。如若媒材是三夾板,使用木工刀裁劃即可。
㈣ 烙畫要烙彩色的 顏色是怎麼上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1
㈤ 咱們中國有哪些傳統藝術品(人間藝術品)
麥桿畫麥草 畫書法麥桿畫 花鳥麥桿畫 仕女麥桿畫 名畫麥桿畫 動物麥桿畫 歷史麥桿畫 牡丹麥桿畫 時尚麥桿畫 風景麥桿畫 定做麥桿畫
烙畫 宣紙烙畫 絲娟烙畫 木板烙畫 葫蘆烙畫
布藝刺綉 刺綉裝飾畫 手工刺綉鞋墊 十字綉鞋墊
虎頭枕、布老虎 民間刺綉掛件 虎頭鞋、綉花鞋
唐三彩 唐三彩馬 唐三彩駱駝 仿古唐三彩
唐三彩壁畫 國畫 牡丹國畫 山水國畫 農民畫
風景農民畫 人物農民畫 面人雕塑 傳統麵塑
現代麵塑 淮陽泥泥狗 吉祥物系列 古圖騰系列
樺樹皮飾品 樺樹手繪盒子 剪紙 工藝剪紙
民俗剪紙 木刻畫 圓形木刻畫 抽象木刻畫 澄泥硯 大號澄泥硯 中號澄泥硯 小號澄泥硯 泥咕咕
㈥ 木板烙畫要使烙燙出來的線條呈現出哪五種不同的色調,組成自然、和諧、精美的畫面。
我大學專業是裝飾專業 主要看LZ做什麼樣的裝飾畫了,個人認為要細心,簡單的東西都會很好看的 以下提供一些少許資料1、以製作方法進行劃分 以製作方法進行劃分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佔主流的印刷品裝飾畫;實物裝裱裝飾畫;和手繪作品裝飾畫。 其中手繪裝飾畫,藝術價值很高,因而價格也昂貴,具有收藏價值,而那些缺乏藝術價值的手繪畫現在已很少有人問津。 實物性裝飾畫是新興的裝飾畫畫種,它以一些實物作為裝裱內容,其中一些以中國傳統刀幣、玉器或瓷器裝裱起來的裝飾畫受到一些人的歡迎。 印刷品裝飾畫則是裝飾畫市場的主打產品,是由出版商從畫家的作品中選出優秀的作品,限量出版的畫作,但目前盜版裝飾畫就像盜版盤一樣沖擊著正版裝飾畫市場。 2、以材質進行劃分1)油畫裝飾畫:是裝飾畫中最具有貴族氣息的一種,它屬於純手工製作,同時可根據消費者的需要臨摹或創作,風格比較獨特。現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油畫題材一般為風景、人物和靜物。 如果你是一個對油畫一無所知的人,那麼,下面的這些建議有助於你能夠像模像樣地看完一次油畫展,並可從中得到一些快感。色彩寫實的油畫作品並非就是上乘之作。畫得像不是油畫的最高境界。最值得關注之處,是色彩與形體之間的協調關系。好的作品,應該由色彩填補畫面背後的未盡之意,有巨大的烘托作用。筆法應該有一定的素描功底,才能畫好油畫,對象的體積感、質感、透視要明確到位。作者畫作通常是反映作者在某種情況下的理念,即使最有名的油畫家,因為當時狀態不同,畫風及筆法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名聲不能決定一切。標題油畫中的標題相對沒有那麼重要,通常很隨意,甚至只為存檔而起,有相當多的作品乾脆用創作時間作為標題。材質主要分板上油畫和布上油畫。板上油畫一般在文藝復興之前,當時沒有好的亞麻布。當代油畫,均以亞麻布為主要材質。2)動感畫:是裝飾畫中的新貴,以優美的圖案,清亮的色彩,充滿動感的效果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動感畫也以風景為主,高山流水,古樸典雅。由於採用的新技術能產生極佳的視覺效果,畫中的流水和白雲就有了一定的動感。 3)木製畫:以木頭為原料,經過一定的程序膠粘而成。木製畫的品種很多:有碎木片拼帖而成的寫意山水畫,其層次和色彩感比較強烈;有木頭雕刻作品,如人物、動物、非洲臉譜等;還有選用了一未經雕琢的材料,如帶樹皮的木塊、原色的麻繩等。4)金箔畫:以金箔、銀箔、銅箔為基材,以不變形、不開裂整板為底板。專業工藝美術畫師根據設計樣稿用塑形、雕刻、漆藝使彩著色做出效果。或滿貼金、或穿插點綴貼金提神,從而使觀者觀後達到名貴、典雅、豪華、氣派,並產生強烈的視覺感染力。具有陳列、珍藏、展示,能為一切場所裝飾配置而起轟托場景氣氛之功能。 5)攝影畫:主要是翻拍國外作品,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時代感。 6)絲綢畫:比較抽象,有新奇的效果,能起到別具一格的裝飾效果。 7)編織畫:採用毛線、細麻線等原料,紡織成色彩比較明亮的圖案,主要題材是少數民族風情 、自然風光等,有較為濃郁的少數民族色彩,用來裝飾房間,風格比較獨特。 8)烙畫:在木板上經高溫烙制而成,色彩稍深於木原色。圖案的線條較細,效果也就更加細致入微。烙畫多採用國畫筆法,一般為傳統山水或動物畫,古色古香。 此外,還有用其他五花八門材料製作而成的裝飾畫,如竹子、皮革、玻璃、陶瓷等等,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審美情趣進行選擇,從而使居室更加賞心悅目。 [編輯本段]如何挑選裝飾畫一、裝飾油畫要和自己的裝修風格協調,簡約的居室配現代感強的油畫會使房間充滿活力,可選無外框油畫。歐式和古典的居室選擇寫實風格的油畫,如人物肖像,風景等。最好加浮雕外框, 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二、色彩上和室內的牆面傢具陳設有呼應,不顯得孤立。如果是深沉穩重的傢具式樣,畫就要選與之協調的古樸素雅的畫。若是明亮簡潔的傢具和裝修,最好選擇活潑,溫馨,前衛,抽象類的。 三、最重要的,當然是要選擇你自己喜歡的,相比之下其他都是次要的,能給你帶來心靈愉悅和放鬆是巧手裝飾油畫的最大價值。四、盡量選擇手繪油畫,現在市場有印刷填色的模擬油畫,時間長了會氧化變色。一般從畫面的筆觸就能分辨出:手繪油畫的畫面有明顯的凹凸感,而印刷的畫
㈦ 烙畫誰的最好
連雲港市計生委有位叫武心揚的 烙畫畫得很好 本屆上海世博會還被邀請參展的、
㈧ 尹有香的8尺牡丹國畫寫意 畫值多少錢
藝術品市場還不太完善,所以,要賣這個東西,一是要名人效應,二是要找到以收藏為主的買家,價格就會高些。。
我們學校的老師,有些名氣的,一張你這樣大小的畫,大概在3-5W之間。。
想賣好價錢,最好多到市場上轉轉,了解當地的行情比較容易把握
還有,樓上說尺度越大價格越低的說法。。實在是。。。不敢苟同。。HOO。。
這是寫意哦,朋友。你以為工筆啊?
㈨ 火燙畫有什麼別稱
又稱「燙畫」。它是在木板或三合板上烙畫出茶褐色的畫面。由於用電烙鐵或特製的鐵筆進行描繪、潤色,所以畫面明朗,層次清晰,線條流暢,富有表現力。燙畫十分講究線條的濃淡、虛實變化。因此,在燙烙線與面時要把電烙鐵或鐵筆加熱些,時間可略燙長些。如需虛和淡的線條,則要燙快些。另外,在燙畫的選材要利用樹木的紋理進行創作,木紋具有規則、變化的運動美感,這不僅為我們打開了燙畫創作的思路,同時也增強了燙畫的表現力。
㈩ 烙畫包括哪些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即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 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使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因而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構圖
烙畫在其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建立了許多符合自身審美要求的構圖法則,在構圖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之」字是左推右讓、「甲」字是上重下輕、「由」字是上輕下重、「則」字是左實右虛、「須」字是左虛右實。種種法則,使我們在研究、學習烙畫構圖時有了較為明晰的思考方向。
布勢
烙畫是很講究布勢,即所謂「遠觀其勢,近觀其質」。有的畫雖然技術上很精到,但看上去卻雜亂無章,這正是對「勢」的把握不夠所致。如吳昌碩的《錯落珊瑚枝》, 主要的枝乾和樹葉構成大勢,單獨下垂的小枝構成小勢。畫中的局部形象越多,勢的把握也就越復雜,越難以控制,同時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勢的存在形式可分為橫勢、豎勢、曲勢、斜勢、團勢、放射勢。
主賓
畫面的構成要有主有賓,更不能喧賓奪主,需要營造—個構圖中心,從而達到最充分地表現主體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主體居前、主體居中、主體居大等。
取捨
形象素材過多會使畫面繁雜噦唆,畫蛇添足,削弱主題;過少則又不足以說明主題。取捨是相對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麼、舍什麼,要根據繪畫風格和畫家的個性追求具體分析,沒有硬性的規定。下面結合具體圖例來說明, 梁楷的《太白行吟圖》。此作構圖中除了主體人物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襯托物象的呼應或說明,強化了李白胸懷天下又傲視權貴的人格品質及飄然欲仙的浪漫主義情懷。這時加什麼似乎都多餘,用抽象的虛化處理和「行吟」二字點題,足以將主題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疏密
密就是凝聚,是畫面物象和線條的集中處;疏則反之。一幅畫的構圖,所畫各種物象及線條的安排應該有疏有密。從而產生有節奏、有彈性的藝術效果。「密不透風,疏可跑馬」,清人鄧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畫面中「疏」與「密」的關系。如徐悲鴻的《泰戈爾》人物衣紋線條疏鬆,謂之「疏」;而背景則以較密集的枝葉加以襯托處理,謂之「密」。 「疏」得不當,會使畫面凌亂、鬆弛、沒有精神;「密」得不當,會使畫面板結、沉悶、滯重無光。要麼以點為密,以面為疏;要麼以面為密,以點為疏。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關鍵的是要敢於和善於「疏」和「密」。「疏」有賴於「密」的安排,「密」有賴於「疏」的襯托,應該強調兩者的差距,形成疏密的強烈對比,這樣畫面才會有生氣。
虛實
太虛則畫面會感覺太空,稀軟無力,輕飄而無所歸依,必須以實補之定神;太實則又會造成畫面凝重阻塞,難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虛來調節緩沖。應以淡者為虛,濃者為實。疏者為虛,密者為實。動者為虛,靜者為實。輕者為虛,重者為實。次者為虛,主者為實。白者為虛,黑者為實。潘天壽說:「吾國繪畫,向以黑白二色為主色,有畫處,黑也,無畫處,白也。白即虛也,黑即實也。虛實之關聯,即以空白顯實有也。」遠者為虛,近者為實。少者為虛,多者為實。
開合
一幅畫的章法常以「開合」作為構圖布局。所謂開合,也叫「分合」。「開」即是開始,「合」即是結尾的意思。開與合在畫面上是—對矛盾的統—體,猶如用筆,起筆為開,收筆為合;一幅畫中沒有開、合也不行。如齊白石的《松鼠葡萄》, 自上而下展開的葡萄決定了畫面的起筆和走勢。這個起筆之處即為開;葡萄藤至下方微微上仰,有收的感覺,一隻松鼠更像—個結尾的句號,收住畫面的走勢,稱之為合。—幅畫中有貫穿全局的大開合,同時還有若干小開合。小開合要服從大開合的指向,並起到豐富畫面構成的作用。有開勢就要有收勢,只有開合處理得好,畫面才具有完整性。
空白
空白在這里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同形體、線條、色彩—樣,構成畫面特殊的有機組成部分。正所謂「筆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傳統葫蘆烙畫差不多都留有空白。清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通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如錢杜的《人物山水圖》冊頁中,小船周圍的空白代表水。圖中的「空白」只能被聯想為「水」,而不可能引起水以外的任何其他的形象聯想。葫蘆烙畫對空白的認識是十分豐富的。—般有如下幾種存在方式:表示天、地的地方。如唐寅的《秋風紈扇圖》。有雲霧和水流的地方,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於繁密的地方。如原濟的《游華陽山圖》, 松石叢林茂密之處留有若隱若現的空白,使畫面虛實相生、透氣靈動。 主體周圍。如郎世寧的《松鶴圖》,作為畫面主體的白鶴以及上部的松針的周圍留出空白,以突出主體。不畫背景.如《太白行吟圖》。形式美的需要。如董其昌的《秋興八景圖》,作者有意識地用空白擠出線狀形體,構成豎構圖中的橫向趨勢,層層推開,形成蒼秀雅逸的高遠意境。
對比
畫面上幾乎所有構成因素都和對比有關,都要注意它們的大小、長短、遠近、高低、剛柔、動靜、明暗、曲直的變化。對比在構圖中的表現:疏密對比,如任熊的《花卉圖冊》,大片花葉居於左上角,鎮住畫面,一枝「牽出」小鳥,疏密安排有致。虛實對比,如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 聚散對比,如齊白石的《絲瓜青蛙》,畫面上方的絲瓜、藤、葉聚在一起,下面的青蛙散處開來,使畫面構成豐富而富有變化。大小對比,如郭詡的《牛背橫笛圖》 ,一牛一童,一大一小,形成鮮明的形象對比。高低對比,如齊白石的《三千年之果》 ,兩個大仙桃,一高一低,錯落有致。如果把仙桃平放,畫面就失去節奏了。 色彩對比,如於非暗的《白玉蘭》 ,泛紫的深藍底色上是乳白色的玉蘭花,再配上兩只橘黃的鶯鳥,強烈的色彩對比使畫面艷麗明快,充滿生機。動靜對比,如李迪的《雞雛待飼圖》 ,兩只雞雛正等待餵食,一隻靜候,一隻舉身扭頭,稍顯不寧,動靜結合,妙趣橫生。曲直對比,如齊白石的《松鳥》,粗壯的松樹干為直,小松枝彎曲過來,打破了樹乾的挺直,使畫面生動自然。形象對比,如李方膺的《風竹圖》 ,竹葉為點,竹竿為線,石為面,點、線、面相結合,增加了畫面形象的多樣性。
均衡
造型藝術中的均衡,就是要利用不同分量的形體、色彩、結構等造型因素,在畫面上達到力的平衡,以求得莊重、嚴謹、平和、完美的藝術效果。畫面中求得均衡的方式很多,如:利用物象的屬性。有生命體與無生命體相比,前者重,後者輕。在構圖中,可以利用這種屬性來取得畫面均衡。如高劍父的《蝙蝠迎風圖》 ,畫面中的景物——樹枝、月影以及畫家的題跋全部集中在右方,左上角僅有一隻蝙蝠,但畫面依然取得了平衡效果。利用色彩的比重。畫面的一方色彩濃艷集中時,在相應的反方向要有所呼應。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 ,右下角印章的一點碎紅與左上角的荷花形成呼應。利用力的走勢。當畫面主要的力的走勢偏向一方時,可以用輔助力的走勢拉回,以求得均衡。利用運動和視覺方向。如徐悲鴻的《奔馬》 ,馬向左前方賓士,由於運動方向的慣性,視覺上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間,才能使畫面保持均衡。利用物體的大小、繁簡。如張大千的《花鳥》 ,畫面中大而繁的物象都布置在左邊,右邊「壓秤」的是一隻小鳥和幾片艷紅的樹葉,大小有別,繁簡有致,使構圖富有變化。
色彩
色彩的使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色彩的和諧。如任頤的《雀聲藤影圖》 ,設色單純柔和,對比含蓄。色彩的對比。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有動靜、收放之別。一般地說,冷色比較靜和收斂,暖色反之。如吳昌碩的《天竹水仙圖》 ,上方是紅色的天竹花,下方是大塊綠色的水仙,一冷一暖,使畫面色彩華麗、動靜有致。色彩的分布。色彩要有呼應。如吳昌碩的《花卉》,右下角兩朵黃花,色塊大而濃艷,上方水仙的花芯散點了一些淡淡的黃色點與之遙相呼應,使畫面色彩結構穩定。主色與副色的關系。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以墨色為主色,托出一點花紅,色彩布局干凈利落。墨色。葫蘆烙畫的色彩由兩大要素組成:一是顏色,二是墨色。古人雲:「墨分五色。」如李方膺的《鯰魚圖》 ,全圖以墨色為本,濃淡虛實,趣味橫生,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背景
背景在處理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選取素材要符合主題思想的需要。背景是主題內容的補充部分,必須是有助於創造具有典型意義、典型環境、最能說明和延伸畫面主題思想的內容。素材選取不當,會削弱主題的思想性。背景素材在使用量上要精練、純化,並非多多益善,不要把與主題有關的素材都搬到畫面中。布局要合理。背景一般是布置在畫面主體的後面。在具體使用中,所選景物與主體銜接時也會延伸至其左右,甚至相互交織滲透,這時—定要注意畫面結構上的主次關系。如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 ,蝌蚪雖小,但在周邊環境的擠襯中卻顯得十分搶眼。注意背景與主體在繪畫諸因素上的對比關系,如色彩對比、黑白對比、強弱對比、虛實對比、繁簡對比等等。注意背景在畫面中的非主體的從屬地位,要以襯托主體為目的。如徐悲鴻的《四喜圖》中,背景是在風中搖曳斜拂的柳枝,很好地襯托出喜鵲嬉戲的場景。用色彩襯托。俗話說:「紅花還得綠葉配。」有了綠葉的襯托,才更顯出花兒的美麗、紅艷。但這里的綠葉畢竟是紅花的背景,因為烘託了主體才具有了價值和審美性。背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象背景,一類是無象背景。所謂有象背景,是指主體以外的畫面空間都由具體的物象組成。作為背景的物象可以是人、動植物,也可以是風景,它們在畫面中與主體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象背景與有象背景正好相反,主體形象之外的畫面空間沒有具體的形象,或用顏色平塗,或全白全黑,或用筆觸及其他抽象效果作為襯托。上述兩種方法在創作實踐中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在一幅作品中,部分用有象背景、部分用無象背景來襯托主體形象,同樣可以達到非常好的藝術效果。如潘天壽的《蘭花圖》 ,以山石、苔點襯托蘭花,這是有象背景;而山石、蘭花之外大面積的空白則是無象背景。
裝飾性
烙畫與真實再現客觀對象的西方繪畫不同,它是以現實對象為基礎,而又不局限於生活中的形體和色彩的真實性。誇張、變形、定型化、規律化以及鮮明的節奏感等是葫蘆烙畫形式表達的基本特點。這些裝飾性特點在構圖中也有所反映:畫面構成的裝飾性。如任薰的《閨中禮佛圖》 ,均衡、對稱、平面、規律等裝飾性因素在構圖中運用得十分完美。人物組合的裝飾性。如宋代佚名的《八十七神仙卷》 ,畫中的人物形成一種規律性的動態組合,從而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裝飾美感。線條組織的裝飾性。如《八十七神仙卷》,畫中有規律的豎向線條,同樣加強了畫面構成的裝飾性美感。色彩構成的裝飾性。如於非暗的《白玉蘭》,用鮮艷濃重的純原色(或接近原色)以及對比色勻凈平塗,使畫面單純明快,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細節描寫的裝飾性。如宋佚名的《桃花山鳥圖》中,花瓣的輪廓、葉子的筋脈及鳥羽結構的有規律的勾勒描繪,充分體現出精微的裝飾意味。圖案花紋的裝飾性。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圖》 ,對畫中婦女衣著上花紋的表現並不考慮轉折、重疊所形成的透視變化,而是以平面構成的裝飾手段來處理,別有一番韻味。構圖中的裝飾感,還在於巧妙地分布畫面大小各塊的位置以及使畫面節奏感更加明快的各種裝飾元素。
題款及鈐印
題款及印章的使用方式是靈活多變的,一般要了解的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款式。款可分上款與下款。上款多寫畫的歸屬者,下款多為作者姓名和作畫時間、地點等,兩者合稱雙款。只題下款的也叫單款。題長篇大論的款識的叫長款。題兩處或兩處以上款識的叫多處款。如果畫面構圖已經很飽滿,也可只題姓名或—枚印章,這種款叫窮款。這里提到的「款識」的「識」,指題目的說明部分,內容有考證、評論、贊詠、抒情、記事之類,體裁則散文、詩詞等都可以。長短。題款的長短可根據畫面需要來定:追求畫面空靈的可只題窮款,如朱耷的《荷花小鳥圖》;追求構圖飽滿的可題長款或題多處款。位置。題款要根據畫面的空白而定,重要的是形式美的需要,可根據如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題款與「開合」的呼應關系:一般以畫中物象為開,題款印章為合。如朱耷的《游魚圖》。題款與疏密虛實的關系:畫中過疏的地方,可令其密,如李方膺的《竹石圖》,畫的右下方虛空,可用題跋和印章充實,或密中求密,疏中求疏,均可以題款和印章加以調劑。 題款與重心的關系: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無論怎麼追求奇險,最終還是要歸於穩妥平正,如朱耷的《菊花》,一枝菊花向左而傾,如果沒有題跋、印章在右側壓住陣腳,畫面就會失去平衡。 題款與色彩的關系:如任預的《荷花圖》 ,用淡墨畫荷花,雖清雅秀麗,總感到畫面上缺點什麼,兩方朱印就起到了提神點色的作用。方向。題款的文字排列方向一般按自上而下、從右到左的規律。豎向構圖多用豎式題款,橫向構圖則多用橫式題款。字體。字體要根據繪畫風格來定,宜用楷書、隸書、篆書。字體的風格要與畫風協調,大小要與畫幅大小相適應。印章。印章分名章和閑章兩類。名章多用於款識之後,閑章可根據畫面構圖需要隨機使用。有時在畫面上題長款,在開頭一兩字的旁邊可用印章與款末名章相呼應,稱為引首章。引首章多為長方形。在畫面左、右下角可蓋壓角章。此外,印章還有朱文和白文之分。朱文較輕,白文較重,使用時也要結合畫面的風格意境和色彩搭配等需要來合理安排。如朱耷的《鴨圖》 ,左上方空白處鈐兩方白文印,右下角鈐壓角章。總之,題款、印章進入畫面之後,使烙畫的經營位置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形式結構更富於變化、更趨於完整且更具有民族特色。
選料
烙畫大多是以木板進行創作的。一般以紋理不是很明顯的椴木板為佳。因其色澤潔白,木質細膩、紋理不太明顯。適合烙多種題材。可根據個人愛好、習慣以及題材的需要來選擇。烙山水、花鳥畫所需的木板質量一般要求不嚴格,各種木板均可採用。烙人物肖像畫或某些特定題材的作品時就要精心挑選合適的木板。如表現膚色比較粗黑的人物肖像,可選擇質地略粗、色調沉著的木板;表現青年婦女或兒童肖像可選用質地細膩、色澤潔白的木板。烙素描效果的畫,所選用的木板質量要高,以面無疤痕、色澤一致的木板為上乘。
拓稿
對於沒有一定功底的烙畫愛好者來說,拓稿是他們進行烙畫底稿最好的辦法,可把選好的圖案列印在紙上,用膠水把復寫紙粘在圖案後面,用膠帶把制好的拓稿粘在需要烙畫的木板上,用筆把圖案描一遍,選好的圖案就會很輕松的復制到木板上了。把稿子拓到木板上,最好用陳舊的復寫紙。新的復寫紙不但污染木板,而且留下沉色的印痕,烙畫時是比較難擦掉的,會影響畫面效果。新的復寫紙可用軟紙將其表層的顏色輕輕擦去,然後放在陽光下經過曝曬再用。另一種方法是:用速寫鉛筆在白報紙上均勻地塗上鉛粉,用它來代替復寫紙比較理想。用炭鉛筆和棕色炭精棒塗比較快,塗好以後用軟紙和軟布輕輕擦一遍,炭粉既牢固又均勻。也可以在稿子背後直接塗上炭筆粉,但不要塗得過深,以免弄贓木板。用這種復寫紙印出的痕跡,在烙完畫以後很容易用橡皮擦去。把畫稿與木板對好,用膠帶粘好防止移動。用硬鉛筆沿著畫稿的輪廓和結構拓印。不需要很細致的描繪,只表示出線的精確位置,注意不要有漏拓的地方。
臨摹
是學習傳統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於古今較好的作品,通過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其用筆設色及構圖的各種技法,而不是表面地模仿其面貌。臨摹可以避免走彎路。將臨摹時吸收的技法,運用到寫生創作中,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表現方法,就可以創造出更多更新更好的表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