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百合福
㈠ 建築上雕刻蝙蝠寓意著什麼
1、蝙蝠的形象被當作幸福的象徵,因為蝙蝠的「蝠」字和幸福的「福」讀音相同。
2、蝙蝠還象徵著福氣,如果建築物上刻了五隻蝙蝠,就意為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和」善終「。
3、蝙蝠的飛臨,可以通過諧音來表示成「進福」的寓意,希望幸福會像蝙蝠那樣自天而降,以此組成吉祥圖案雕刻在建築物上,能給家中增添喜氣。
建築紋飾
1、龍紋:龍,在封建社會是皇權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在民間,龍在很多場合是作為傳統祥瑞紋樣出現的。古代設計者根據裝飾物的特定位置、環境,對想像中的龍加以變化,創造出新的形象,以適應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如行龍、跑龍、升龍、降龍、蟠龍、雲龍等。
2、鳳紋: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中之王,雄為鳳、雌為凰。鳳凰後來轉化為朱雀,作為南方的神,與東方的青龍、西方的白虎、北方的玄武一起成為四方神獸。在紋飾的運用中,鳳凰常與牡丹相搭配,稱為「鳳穿牡丹」;與太陽並置,被稱為「丹鳳朝陽」。
3、麒麟紋:麒麟在古代傳說中是具有靈性的祥瑞動物,常用來比喻和歌頌男子的仁厚。在《禮記》中被列為「四靈之首,百獸之先」。民間有麒麟送子的傳說,使這一題材的裝飾紋樣在民間很受歡迎。
㈡ 南方春節時,一般都在家裡擺什麼植物
年桔:吉祥如意、吉祥榮華富貴。
樹型擺正、豐收在望、花繁葉茂的四季桔、硃砂桔、金橘由於楷音「吉」,寓意大吉吉方,因而,最開始被店家、公司所選購,就連普通家庭,也銘記在大年夜前選擇一盆「靚桔」,以祈禱新年平安。
菊花:吉祥長命,質量高尚。
菊與蘭、梅和竹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詠頌的目標,寓意質量高尚,且一般家中過春節買菊花會選用黃、紅、白、粉等各種色調,表明每樣都有多種多樣。
杜鵑花:興盛吉祥,興旺發達。
杜鵑花乃中國十大傳統式名花之一,被稱作「花中美人」。杜鵑花花繁是「鴻運高照,財源廣進」的好運氣,尤其是紫紅的杜鵑花更是如此。
代代果:五代同堂。
一聽名稱,就了解「五代同堂」是它的寓意啦。年輕夫妻特別是在強烈推薦在家裡置放那樣的盆栽植物哦。「二胎」現行政策雖落地式已一年,但這類盆栽植物想不火也難。
㈢ 如何養百合花
百合花的種類很多,花色豐富,花形多變,花期較長(自春至秋),具有濃香,是世界著名花卉之一。百合花既合適盆栽觀賞,又適宜於地栽作切花,地下鱗莖還可供食用和葯用,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
百合花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原產我國、日本、朝鮮等,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
栽種百合花,北方宜選擇向陽避風處,南方可栽種在略有遮蔭的地方。種植時間以8-9月為宜。種前一個月施足基肥,並深翻土壤,可用堆肥和草木灰作基肥。栽種宜較深(一般深度為鱗莖直徑的3-4倍),以利根莖吸收養分。北方如栽種太淺,冬季易受凍害,並會影響根須和小鱗莖的生長。生長期間不宜中耕除草,以免損傷根莖。若有條件,可在種植地面撒一些碎木屑作土壤覆蓋。這樣,既可防止雜草生長,又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濕度,以利鱗莖發育。
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百合對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長開始及開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國外一些栽培者認為,百合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
㈣ 百合花的資料
㈤ 廣東有什麼民俗
廣東具有歷史悠久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廣府文化,茂名文化(如年例),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四大塊。及茂名一帶的年例是廣東地區一個最獨特的傳統節日,茂名、化州、高州、電白縣、信宜及吳川一帶的農村每年都會舉辦年例。善堂是中國民間慈善的典範;廣東粵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譽滿全國,放眼現實便可知,潮粵菜為現今中國最大的菜系!而廣東的粵劇、潮劇則屬於中國的十大地方劇種;廣東音樂,潮州音樂雅韻飄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獷豪邁是南方藝林一朵奇葩。開平碉樓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圍屋被認為是中國漢人南遷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築,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緻。
據不完全統計,1995-2002年,廣東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60.41億元(不含基建部分),佔全國文化產業總產出的13.58%,居全國首位。8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建成一批投資規模大、設備先進的現代化文化設施,在全國引人矚目。全省現有文化事業機構2,427個(不含電影事業,下同),文化隊伍22,570人 ,初步形成藝術創作演出、群眾文化、公共圖書館、電影發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場等骨幹網路;形成以國家辦文化為主導、社會辦文化為基礎的廣東文化新格局。
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均為全國一流樂團之列,廣東實驗現代舞團為國際知名舞團。已建或在建的標志性文化設施有省博物館新館、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東莞大劇院等;山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躍居全國先列,在全國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評選中,廣東省連續兩年獲得總成績和金獎數全國第一。全國乃至亞洲首個水下考古基地設在廣東。1997、2000、2001年均有項目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廣東音像城2002年銷售額達到16億元,佔全國批發量的70%。連續五年對外文化交流進出文化團體的總批次和總人數均為全國之首。但人均博物館,圖書館數量依靠低。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系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是溶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潮劇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白字戲,主要流行於潮汕方言區,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已有四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吸收了弋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的語言並非一開始就使用潮州方言。從明刻本《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這時的潮劇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場次的唱腔和道白,標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這說明潮劇從南戲演化的過程中,開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後才逐漸減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終完全地方化。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廣東大埔縣人錢熱儲著《漢劇提綱》,定名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流行於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實際上它來自皮簧合流後的徽戲,與閩西漢劇同屬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用中州官話演唱的劇種。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㈥ 鶴山風俗習慣
1.賣懶
鶴山市古勞鎮分十三個坊,習俗與大年三十晚"賣懶",為人父母者都得預早為自己的小兒女准備好燈籠,蠟燭,紅雞蛋。到了除夕晚上,十三個坊的兒童們衣袋裡裹裝著紅雞蛋,手執燈籠,火把,歡欣雀躍,像十三條火龍,從各坊匯集到古勞街上。孩子們一邊走,一邊不停地高呼:"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賣狗虱,賣木虱,賣到年初一。"霎時間,全鎮一片叫賣聲,賣的都是椒虱,木虱,和"懶",不明此地風俗的人聽了會啞然失笑。孩子們每走過一個社壇,就吃一個紅雞蛋,有玩有吃,孩子們越叫越來勁,真是別有一番熱鬧和情趣。傳說,這樣孩子們今後不會懶惰,不會有狗虱,木虱咬了。
2.接財神
別處年初二接財神,鶴山卻是年初一。除夕晚上,孩子們准備幾張紅紙,裁成卷煙紙般大小,每張寫上"財神"二字。一到零時,他們聽到誰家炮竹一響,就成群結隊到那一家去,高叫:"財神到!恭喜發財!"戶主萬分高興,立即再燒炮竹,迎接"財神",將接到的"財神"貼到大門上,或貼在祖宗的神台邊。然後給送財神來的孩子派利市。孩子們一聲多謝,又興高采烈地到別家去了。
3.活鯉拜門
鶴山鄉村習俗,新春初四日,以活鯉魚拜門。那一天,從朝到晚,都有人手提一條用紅頭繩吊起的生猛鯉魚,到各家門口叩拜,一邊拜,一邊唱鯉魚歌: "鯉魚合合口,金銀來到手。鯉魚碌碌眼,百病無侵犯。鯉魚頭,祝你全家福祿壽。鯉魚腮,長年興旺永無衰。鯉魚鱗,生意興隆多利潤。鯉魚腸, 米頂到梁。鯉魚游,祝你今年起高樓。鯉魚心,朝進白銀晚進金。鯉魚蛋,餐餐九味(菜)白米飯。鯉魚擺擺尾,年頭好到年尾。大生鯉,大生鯉,今年好運屬於你!"
唱到最後一句,特別高聲。至此,戶主燒炮竹,給利市,唱魚的便到別家唱去了。直到今天,鶴山鄉間還流行這一習俗,但簡化了,不唱魚歌,只念一句祝詞:"大生鯉,大生鯉,你家年頭好到年尾!"
4.掛燈
過去,生了男孩,稱作"添丁"。男孩出生後的第一個正月初二日,家長要為他在社壇或廟宇掛一個燈籠,叫作"上燈",燈籠一直掛到正月十六日才"收燈"。上燈那天,所有添了丁的家主要出錢買肉菜,買米,各出一壇酒,擺在社壇或廟宇里,請村中父老和成年男人吃喝一餐,叫做"擺燈酒"。藉此宣告某家添了丁,在族中定名入冊。燈酒期間,燒酒任飲,過往行人也可取飲,但不能取回家,飲完為止。
㈦ 百合花的種植有什麼技巧
百合花品種很多,現觀賞栽培的多是人工雜交種,主要有亞洲百合、麝香百合和東方百合3個種系。近年流行的切花品種多數是從荷蘭、日本進口的。如麝香百合,又名鐵炮,花期6—7月,株高75—90厘米,葉短而厚實,每株花蕾3—4朵,花色乳白色,喇叭形,花朵多,價格亦高。麝香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乾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些。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幾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麝香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5·5—6·5。
、肥水管理:麝香百合在華南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或盆栽、大棚等方式。露地或大棚栽培百合,地栽應選擇氣候冷涼、濕潤通風及半蔭環境,最忌連作地,以選新地種植為好。肥沃、透氣性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在種前深耕1—2次,施足基肥,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500—3000公斤,花生麩50公斤,骨粉25公斤,草木灰200公斤,磷肥和鉀肥各30公斤,深翻30厘米,細碎、疏鬆泥土,整成壟高20—25厘米,壟面寬80厘米,壟底寬30—40厘米,溝深25厘米。植前要進行土壤消毒。
百合花露地種植適期為8—9月。盆栽宜在9—10月。盆栽培養土用腐葉土、粗沙、菜園土按3∶2∶5比例混合而成,可施適量草木灰、腐殖雞屎、鴿屎、豬屎,或施3—5克復合肥。露地大球種,種植深度為12厘米,株行距為10—15厘米×20厘米,定植後土壤應保持濕潤,20—30天新芽破土。盆植底用粗沙或煤渣塊鋪墊3—4厘米厚作排水層,宜用深盆,盆口徑20—25厘米花盆可種2—3個球。盆植或箱植盡可能放置涼爽環境下管理,也可用遮光網或草簾遮陽避直射陽光,並適當澆水,乾乾濕濕為宜。高溫乾旱或春夏乾旱時,要鋪設稻草防止乾旱,保持土壤濕潤,畦溝應灌水1—2次或噴一次透水。苗期及剪花後適當控水,防土溫過低和水分多而使鱗莖腐爛。注意通風,使幼苗生長健壯。秋季高溫季節,每天中午向葉面噴水2—3次,以防土溫超過30℃而影響生長。
栽後20天追肥2—3次。生長期每隔15天施一次,以腐熟花生麩液肥為宜,或施合成肥或尿素,每100平方米1—1·5公斤,氧化鉀—氧化鎂的硫酸鹽1—2公斤。在2—3月和花後要各施合成肥,忌施含氟和鹼性肥,否則易發生燒葉。若發現缺鐵現象,應及時噴0·2%—0·3%硫酸亞鐵溶液。現蕾至開花期,每15天噴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剪花後要追肥1—2次富含磷鉀的速效肥。盆栽自2—7月之間,每2個月施一次肥,用肥與露植相同。盤口徑20厘米,盤施用量約5克,施後要淺松盤土,將肥混入盤土。可用漚過的洗米水兌水根施,還可施0·1尿素、花卉專用肥液,每月施2次。冬季溫度降至5—8℃每月施1次,低於5℃停止施肥,以待溫度回升再施。2月下旬至3月初在盤邊表土施8—10克過磷酸鈣或骨粉。現蕾至開花每月施2次0·2%磷酸二氫鉀、少量硼砂、硝酸鎂等或花卉專用肥根施壯花肥,花期不宜施用,花後可每月薄施2次營養液肥,可保莖葉翠綠,促地下新鱗莖生長。促成栽培。11月翌年2月上旬開花。用中球先在13℃處理2周(14天),再在3℃下處理4—5周(28—36天),這樣可在11—12月開花。如要求1—2月開花,可先在13℃處理2周,以8℃處理4—5周(28—36天),這時定植後夜間溫度較低,應加溫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當花芽長到1—2厘米時,如光照不足,容易發生消蕾現象。消蕾常發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過人工照明補光,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懸掛一盞40瓦高壓鈉燈,或普通防水白熾燈,補光始期由花芽0·5—1厘米前開始加光一直持續到採收為止。溫度16℃條件下,大約維持6周光照,每天從夜間8時至翌晨4時,對防止消蕾、提早開花和提高切花品質效果甚佳。
②光溫控制。為獲得優質百合切花,適宜的光溫條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發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適溫為15—20℃,此時若小於10℃或大於30℃,生長較慢,極易發生裂萼現象。亞洲百合在蕾後若出現低溫會發生消蕾現象,光照不足也會消蕾。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夜間溫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生長初期控制低溫(9—13℃)有利發根。但強光的月份,應用50%遮光網遮蔭至開花,以免溫度超過30℃而造成花莖過短,花朵品質下降。
百合花病蟲害較多,百合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鱗莖爛病等,發病初期應立即拔除病株,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施或灌根,50%代森銨300克混合使用。栽種時應選健康種球及抗病品種,栽前對土壤和種球要嚴格消毒,實行輪作,栽後定期噴施波爾多液預防發病。對於炭疽病用75%百菌清800倍、50%炭疽福鎂可濕性粉劑500倍,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灰霉病發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500倍,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75%百菌清800—1000倍或1%波爾多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立枯病發病初期清除病葉,用1%等量波爾多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每7—10天噴1次,連噴3—4次,有防治效果。鱗莖腐爛病在栽種前,可用0·5%五氯硝基苯拌種,可達預防病害發生,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500倍液或噴施。有蚜蟲、蠐螬危害,可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噴施,或20%殺滅菊酯乳劑1000倍液防治
㈧ 南方和北方過節有什麼不同
臘月初八,北方人喜歡在這天熬上一鍋臘八粥熱熱鬧鬧地過臘八節,但在南寧,本地人就很少過臘八節了,即使熬上一鍋粥,也把傳統的臘八粥的20種材料精簡到8種,簡化成八寶粥。而臘月二十三,則是南寧周邊地區鄉鎮很重視的「灶王節」。所以 臘月里這兩個節日有「北臘八 南灶王」的說法。 臘八節各地皆「粥」帶著南寧人如何過臘八節的問題,記者走訪了不少南寧市民,但是得到的答案多數為「我們家不過臘八節」。思賢社區的秦英奶奶告訴記者,臘八節里也不搞什麼特殊節日活動,不過她會親自熬上一鍋臘八粥給小輩們,秦奶奶說:「正宗的臘八粥有20種以上的材料,但是現在我們還保留熬粥傳統的人都把它簡化成8種材料,以小米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綠豆、小棗,還有粘黃米、大米、江米等共煮,也叫做八寶粥,南方人對象聲詞情有獨鍾,8意為好意頭,臘八節給小朋友吃這種粥最有福氣了。」廣西師范學院民俗學教授王光榮談道,北方過臘八節的氛圍比南方大,其中臘八粥依據地域不同也各有特色。比如北京的臘八粥材料比較多,有蓮子、百合、珍珠米、薏仁米、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等20多種材料。陝北的臘八粥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味道有甜也有咸。甘肅一些地區的臘八粥是做成稠的稀飯,配麻花同吃。臘八粥在各地做法類型多樣,甜咸麻辣都有。臘八節除了喝粥還有臘八飯(用扁豆、黃豆、紅豆等煮成)、臘八甜糯米飯、臘八面、臘八豆腐等。灶王節打掃灶台不能漏南寧人在臘月里少過臘八節,但是臘月的另一個節日——臘月二十三的「灶王節」,不少地方還保留過節的傳統習俗。邕寧區百濟鄉和新江鎮的一些村坡就有過灶王節的習慣,灶王節這天的風俗主要是通過送灶神迎來新的一年。節日當天,家裡的兄弟姐妹會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除了一些祭祀活動之外,家裡還要打掃得乾乾凈凈,尤其是清理干凈灶台。百濟鄉的彭先生說道:「因為灶台與灶神有關,所以在灶王節那天,隆重一點的家庭甚至要翻新灶台或是換過一個新灶台。」記者了解到,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的一些地方在過灶王節的時候還會殺一頭「年豬」,腌制臘肉、臘腸等,熱鬧程度不遜於過年。兩個節日來源性質不一樣臘八節和灶王節各在臘月的一頭和一尾,但是兩個節日的來源性質各不相同。臘八節的來源是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一段歷史傳說故事,而灶王節則是來源於民間傳說中的人物——灶神的故事演變而來。王光榮教授談道,南寧地區過灶王節的人群相對於過臘八節的人群要多,這與地域文化有關。這些節日都保留著一些傳統習俗,比如在北方,臘八節將臘八粥抹在門上、灶台上及門外樹上驅邪避災,祈求來年的農業大豐收。南方的灶王節則主要是一些祭祀灶神的活動,因為是過年前一個團聚的節日,所以過灶王節也叫做過小年。鏈接 臘八節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監牢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美美地享用了一頓,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將這鍋雜糧粥稱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段特殊的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灶王節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了能幹勤快的媳婦郭丁香後家業興旺,後喜新厭舊,把丁香趕出家門又娶新歡,因整日花天酒地而家業敗盡,最後竟討飯到被休的媳婦郭丁香門下,羞愧難當,一頭鑽到郭丁香家的灶鍋底下被燒死了。玉皇知道後說,他沒壞到底,還能回心轉意,既死在鍋底,就封灶王吧,為一家之主。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在天上過七天,臘月三十再回到灶底。後來老百姓知道了,臘月二十三對灶王一定要敬,因為他要上天匯報,對他不好會窮,對他好會富。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日的「灶王節」,用來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㈨ 全國各地春節的習俗都有什麼不一樣
1、山西省
如今,祭天祭祖的規矩在山西很少見,但除夕晚餐不能說話的規矩卻保留了下來。春節的第一頓飯是餃子。做餃子的時候,我們應該放鞭炮,驅邪求福。在一些地區,應該用芝麻稈做餃子,這意味著新年就像芝麻開花一樣,日子會越來越好。如果你想做更多的餃子,你必須吃得比你想要的多。進餐時,除了每人一碗外,還要多放一到兩碗,以希望人口繁衍。
5、江蘇省
江寧縣春節你家在你家門口貼一張公雞的照片;吳縣多到通元寺拜祭觀音大師;蘇州人在春節的早期用三個鞭炮開門,這被稱為「三級促銷」。早上出門時,要按照黃歷上指定的方向,即「西神坊」,到城隍、土地等寺廟燒香。你必須經過十座寺廟,這被稱為「十廟燒香」。從除夕到元宵節,爐子里燃燒著巨大的煤炭,被稱為「環溪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