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德居牡丹

德居牡丹

發布時間: 2022-05-15 15:06:49

1. 厝名:德鑫居。德字加上聯,鑫字加下聯, 房屋背後是牡丹山,前面是蓮譚 ,這些都要體現在對聯里。七字對

德振八方牡丹紅;鑫達乾坤蓮潭綠。取平起仄落,末尾壓韻就可以了。

2. 牡丹鸚鵡原產地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屬名的拉丁文Agapornis取自於希臘語。希臘語中"Agape"是愛的意思,而"Ornis"則是雀鳥的意思。牡丹鸚鵡是一種非常喜歡群居及深情親切的鸚鵡,它們會與伴侶形影不離,相依相偎,而且多是會廝守終生。

因為牡丹鸚鵡這個天性,英文名稱為「lovebird」,德國人稱為"die Unzertrennlichen",而法國人則稱它們為"les inséparables",意思是「不可分離」。正因為如此,牡丹鸚鵡必須成對飼養。野生種群分布於非洲和馬達加斯加群島。世界各地均有養殖。

形態特徵

牡丹鸚鵡屬的鳥類體長13-17厘米,體重40-60克。喙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身型矮胖且有一條短尾,喙部相對較大,大部份牡丹鸚鵡都是綠色的,而且人工配種及變種使很多的顏色出現。該屬物種體形較壯,羽色非常美麗,以綠色、紅色居多,這類鸚鵡是鸚鵡中體形最小的一種,甚至比虎皮鸚鵡的體形更小,卻習慣歸類於中型鸚鵡。

只有一部份的情侶鸚是雌雄二型的(即雌雄的外型有明顯得差異),包括黑領牡丹鸚鵡、灰頭牡丹鸚鵡及黑領牡丹鸚鵡。其餘品種都不能夠從外表分辨性別。

3. 關於洛陽牡丹的詩詞。

牡丹芳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綉段,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卧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
穠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葯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仍張帳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降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歧,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可嘆息!
我願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胡武平遺牡丹一盤
疇昔居洛陽,看盡名園花。
臨水復蔭竹,艷色照彤霞。
良好相與至,竟飲歡無涯。
而今猶老翁,鬢發但未華。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頗已愜,薄宦非初嗟。
況乃蒙見憐,帶雨摘春葩。
雖無向時樂,蕙好仍有知。

錦園春三犯
賦牡丹
晝長人倦。
正凋紅漲綠,
懶鶯忙燕。
細雨蒙晴,
放珠簾高卷。
神仙笑宴。
半醒醉、彩鸞飛遍。
碧玉欄干,
青油幢幕,
沈香庭院。
洛陽圖畫舊見。
向天香深處,
猶認嬌面。
霧縠霞綃,
聞綺羅裁剪。
情高意遠。
怕容易,
曉風吹散。
一笑何妨,
銀台換蠟,
銅壺催箭。

4. 牡丹別稱是什麼

牡丹的別稱有:鼠抄姑、鹿韭、白茸、木芍葯、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等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

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4)德居牡丹擴展閱讀:

牡丹的生長習性:

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

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

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

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

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

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5.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自哪全文是什麼

這句詩出自《賞牡丹》。

原文: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5)德居牡丹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奉調回洛陽,任職於東都尚書省,開成元年(836年),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閑職,直至晚年,劉禹錫在洛陽常與朋友白居易、裴度、韋庄等交遊賦詩,唱和對吟,生活閑適。

開成二年(837年)五月辛未,適逢牛僧孺為東都留守,在洛陽南郭建造別墅,並把任淮南時,嘉木怪石,置之階廷,庭中種植大量牡丹,牛僧孺常與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於庭中吟詩唱和賞牡丹,此詩即為劉禹錫此時所作。

劉禹錫此時期有多首賞牡丹詩詞,《思黯南墅賞牡丹》即是本文《賞牡丹》的姊妹篇。

賞析:

《賞牡丹》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作的七言絕句,是一首托物詠懷之作。

此詩描繪了唐朝慣有的觀賞牡丹的習俗,以芍葯「妖無格」的和芙蕖「凈少情」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於情韻之美,其中也蘊含了詩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

全詩用對比和抑彼揚此的藝術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國色」的花界地位,真實地寫出了當年牡丹花盛開能引起京城轟動的巨大效應。

6. 四大極品牡丹

中原牡丹品種群

中原品種群的栽培歷史最為悠久,中國牡丹的主要栽培中心,始終位於中原(黃河中、下游)地區。成為中國牡丹園藝品種體系形成的主線。中原是中國牡丹園藝品種的發祥地。

主要特點

⑴本品種群植株高低不一,一般情況下,較其它品種群為矮。但有楊山牡丹血統的少量品種,則株型較高。本品種群葉形變化較多。

⑵品種群中部分品種花瓣基部具有深色斑或深色暈,顯示帶有紫斑牡丹的血緣。形成中原品種群的3個野生原種中,只有紫斑牡丹花瓣基部具有墨紫色大斑, 而矮牡丹和楊山牡丹在花瓣基部只稍有淡紫色暈。

⑶花型種類最為齊全。

⑷花色多樣,富於變化。有白、粉、紅、紫、墨紫、綠、淡黃、雪青等色和復色,色彩濃淡富於變化,在4個品種群中,花色最為豐富。

⑸品種多達500多個,在4個品種群中數量最多

西北牡丹品種群

主要特點

⑴植株高大。年生長最量較大,葉形變化較少,總葉柄長。

⑵花瓣基部具有墨紫色或紫紅色大斑。花瓣厚,花香濃郁。

⑶花型演化程度較中原品種群為低。台閣花品種數量較少。

⑷品種數量較多。約有100多個品種。開花時間長。

⑸耐寒、耐旱、耐鹼,生長旺盛,病蟲害少,可在寒冷、 乾旱的廣大西北地區種植。

江南牡丹品種群

主要特點
⑴植株高大。一年生枝長,土芽少,分枝性強,開花多,,蔚為壯觀。

⑵開花早,當地花期4月上旬至下旬。

⑶歷史上品種數量眾多。如計楠《牡丹譜》(1890)收集品種103個, 嘉興 一帶牡丹名冠一時。

⑷根系淺,耐濕熱,適合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推廣栽植。

西南牡丹品種群

主要特點

⑴植株高大。葉大,花梗長,花瓣基部有紫 斑或紅暈。枝葉粗壯而較稀疏。麗江品種葉狹長,頂裂淺,缺刻少,腳芽多。

⑵根系淺,生長勢強。

⑶花型演化程度高,多台閣花品種。

⑷花徑大,著花量較少,花期較長。

7. 牡丹為什麼叫花魁

牡丹與梅 中國花魁的曲折之路(zt)
Greatcold
0位粉絲
1樓

牡丹與梅 中國花魁的曲折之路
2006-02-07 15:01:25 南方社區
編者按:其實事情要回到2005年7月22日,當時62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近日聯合簽名發出倡議,呼籲盡快確定中國的國花,並提出將梅花、牡丹確定為「雙國花」的建議。這個消息在網上引起熱烈反響,七成網民投票呼籲馬上確定國花。在隨後SOHU網發起的網上調查中,截至下午2時,有7084人發表了意見。69.14%的投票者認為「中國應該馬上確定國花」;而在「中意的國花」調查中,牡丹和梅花的支持率分別高達41.42%和36.39%。

國花之爭,由來已久。這條消息再次引起網友強烈反響,支持率最高的梅花和牡丹之間該如何取捨?它們各自代表了怎樣的內在精神?誰又能成為中國理念的代言人?這些爭論的焦點大概都源於「梅」與「牡丹」背後的理念沖突。與其問誰能成為中國的花魁,不如問究竟是哪種理念將成為中國未來社會的主流。

國花歷史 誰才能代表中國理念?

☆ 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開始栽培牡丹,唐代牡丹更是被譽為萬花之王。到了清朝,慈禧「垂簾聽政」時將牡丹正式定為國花,並於頤和園修築國花台。1915年版《辭海》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

☆ 1929年前後,國民政府內政部與教育部聯合通令全國,宣告以梅花為國花。

☆ l981年秋冬之際,—些著名的植物學家大力支持,倡議全國開展國花問題的討論。l982年《植物雜志》受中國植物學會的委託開展了評選我國國花的討論。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相繼作了宣傳介紹,從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 20世紀80年代,有關部門曾組織過兩次國花評選,一次是梅花奪魁,牡丹居亞,另一次則是牡丹稱王,梅花位次。

☆ 1988年發布的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和約》十周年紀念郵票,一枚的圖案是日本的國花櫻花,另一枚上面是中國的牡丹。

☆ 1994年9月2日中國花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全國開展評選國花活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作了題為「讓國花盡早誕生」的講話。牡丹和梅花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後來評選小組組織了31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投票,結果牡丹以18票獲勝。

☆ 近來國內花卉界提出三種國花評選方案:「一國一花」,國花為牡丹;「一國四花」,牡丹稱國花,另設春蘭、夏荷、秋菊、冬梅四季名花;「一國兩花」,牡丹、梅花為國花,由我國著名花卉專家陳俊愉提出。

評選花魁 三大條件和四大意義

1994年9月2日中國花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全國開展評選國花活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作的題為「讓國花盡早涎生」的講話中指出了通過評選國花的意義:

(1)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通過歌頌祖國的花草樹木,選出心目中最喜愛的花卉,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

(2)鼓舞人們投身於建設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事業中。花卉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獨特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3)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花卉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花卉在我國農業中是一項古老而新興的產業,我國花卉栽培歷史長達3000年之久。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花卉事業蓬勃發展,逐步成為一項新興產業;花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生活工作環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就大不一樣。

(4)普及花卉知識,培養愛花、養花興趣,提倡愛花、養花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我國素有愛花、養花的優良傳統。通過開展評選國花,要讓人們對花卉有更多了解,培養愛花、養花興趣,推動花卉進入幹家萬戶。

根據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關於盡快評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中國花協即在全國有領導有組織地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評選國花活動。成立了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專家小組討論確定了我國國花評選條件為:

2006-3-8 15:37 回復

Greatcold
0位粉絲
2樓

(1)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影響,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性格特徵。

(3)用途廣泛,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高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誰占花魁 梅與牡丹的激烈爭奪

中國的國花為什麼定不下,外媒文章分析,可能是牡丹、梅花所代表的文化差別所致。支持牡丹、梅花、菊花或其他任何一種花卉的人,總能夠從中找到其所代表的內在精神。除此之外,經濟利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詩文中的梅與牡丹

☆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李白《牡丹》)

☆ 一枝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台。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盧照鄰《梅花落》)

☆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白居易《秦中吟》之十《買花》)

☆ 吳王醉處十餘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經雨不隨山鳥散。倚風疑共路人言。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欲寄所思無好信。為君惆悵又黃昏。(羅隱《梅花》)

☆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徐凝《牡丹》)

☆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詞》)

梅花:德性與氣節的代言人

梅花自古就被賦予德的品性,民間流傳著許多吉祥、喜慶的相關習俗。梅花集高潔、秀雅、堅毅於一身,其色、香、韻、姿俱佳,特別是在冰中孕蕾,雪中開花的品格,更為無數仁人志士所喜愛。

☆ 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梅花綻開五瓣,象徵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有梅開五福之說。喜鵲在梅枝上歡悅鳴叫的圖案,常被稱為「喜報早春」,「喜報春光」,「喜上眉梢」,取諧音或寓意。吉祥圖案還有「竹梅雙喜「,由竹梅和兩雙喜鵲紋圖,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賀新禧。「朔風吹倒人,古木硬如鐵;一花天下春,江山萬里雪。」人們把松、竹、梅稱作「歲寒三友」,尊梅、蘭、竹、菊為「四君子」,贊賞梅花的高潔、典雅、冷峭、堅貞,視為知友、君子。

☆ 魯迅曾精闢地用梅花作過一個比喻:「中國真同梅樹一樣,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個樣子,一忽兒挺生一兩條新梢,又回復到繁花密綴,綠葉蔥蘢的景象了」。他還請人為他篆刻過「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發自己高潔的情懷。

☆ 明·王圻《三才圖會》認為:「梅有四貴,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明代李漁曾論賞梅:「風送香來,香來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凍而花亦凍」。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紅白及綠,另有蠟梅,色黃如蠟,香氣濃郁。梅壽可逾千載,枝幹虯曲,身姿蒼古,其芳愈寒愈媚,臨風寒勁挺傲然鐵骨,遇冰雪更添飄然風儀。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來更是造化奇絕,踏雪尋梅,呵氣凝香,滿目嬌色,風雅至致。

☆ 早在魏晉時期,梅花就被寫入詩歌中,人們首先把它作為一般春花春樹認識和描寫後來梅花漸漸上升為獨立的審美表現對象,而不僅僅作為春景的點綴。南朝鮑照在其《梅花落》中已經賦予了梅花高風亮節的品性。(以下取自網文《宋代詩歌中的梅花意象》)

☆ 宋代,生活在齷齪塵世,志不得伸的詩人們更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看到在寒霜季節盛開的梅花,傲雪耐寒,獨入清香,於是就把它詮解為一種孤高絕俗,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以梅隱喻自身的美德。北宋中期,經過蘇軾等人的吟詠,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進一步深化。蘇軾寫了大量詠梅詩,在其詩中帶有強力主觀表現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樣淋漓盡致地展現詩人孤芳自賞,幽潔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託了內心深處與世委蛇而又不甘淪棄的孤清與落寞。

2006-3-8 15:37 回復

Greatcold
0位粉絲
3樓

☆ 到了南宋,國勢飄搖,社會動盪,土人階層渙散零落,詩人在受挫時感到塵世的不如意,而且還受道家逍遙自適人生哲學的影響,很多詩人寄情於山林,渴望過一種清凈無為與世無爭的生活,於是在詠梅詩中,出現了梅花另一個意象--隱者高士的意象。

☆ 君子、隱士、處子玉女,梅花的這三個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為這三個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貞潔的象徵。以梅花來表達對遠方朋友的罹,也是古詩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詩人們詠梅絕不只是為了描摹梅的物態,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懷,表節。詠梅詩之不同於一般的詠物詩,下是由於詩中報詠之梅,已經成為詩人心靈的客觀對應物,一代一代層累凝聚著深刻的含義,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的獨立高傲的心靈境界。

牡丹:國花之爭關系產業經濟利益

☆ 牡丹,以其雍容華貴、富麗端莊的獨特魅力,自古以來,便被尊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成為中國的「國花」。

☆ 牡丹初無名,混稱芍葯。直到秦漢時始從芍葯中分出。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繁榮起來,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牡丹有「富貴花」「百兩金」之稱。寓意為「吉祥之物」「幸福之花」。牡丹也最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徵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現實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 目前我國許多地方都已行程牡丹種植產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第七屆牡丹觀賞節在巢湖市召開時,巢湖市市長夏望平就指出:「它(牡丹觀賞節)的宗旨在於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科技唱戲。」

☆ 為什麼對於哪種花能夠入選國花大家如此緊張?有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對於花、花文化的熱愛,還有其他利益的考慮。一旦一種花得到「國花」的尊貴稱號,它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行業協會的發展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各方觀點

☆ 牡丹和梅花,彼此還有一種文化意味上的分別。牡丹是大眾化的,是普羅大眾欣賞品位的代表。相對於牡丹的群體欣賞口味,觀賞梅花更多是一種個體的審美體驗,因為它歷來被更為敏感的知識分子所把持。無疑,梅花及其象徵的精神,是由歷代知識分子總結賦予的。時乖命蹇的時候,他們以梅花自我期許,並且把梅花人格化,甚至「梅妻鶴子」。普羅大眾在勤苦勞作之餘,可憐而有限的感官之娛,必然指向色彩濃烈喜慶的東西比如牡丹,而審美意義上的梅花之「瘦」,卻可能無法激起甚至無暇激起他們內心的共鳴。(選自李方《國花中的牡丹梅花之爭》)

☆ 如今,中國尚未決定現代意義的國花,是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牡丹作為國花,抑或將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梅花作為國花,中國有關方面為此猶豫不決。牡丹象徵著雍容華貴,與目前國家經濟現狀和政府所宣傳的「節儉」不甚相符;梅花象徵著堅忍內斂,與開放性的國家政策稍有出入。國花無法確定的背後似乎是上述理念沖突在起作用。(朝鮮日報《中國國花為什麼定不下來?》)

8. 牡丹花的詳細介紹

中文名稱:
牡丹
別稱:
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葯、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等
二名法:
Paeonia suffruticos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
芍葯科 Paeoniaceae
屬:
芍葯屬 Paeonia
種:
牡丹 P. suffruticosa
諺語說、俗語說:「牡丹宜干不宜濕。」牡丹是深根性肉質根,怕長期積水,平時澆水不宜多,要適當偏干。
一、光照


諺語、俗語說:「陰茶花,陽牡丹。」牡丹喜陽,但不喜歡曬。地栽時,需選地勢較高的朝東向陽處,盆栽應置於陽光充足的東向陽台,如放南陽台或屋頂平台,西邊要設法遮蔭。
根系肉質強大,少分枝和須根。株高1-3m,可達2m,老莖灰褐色,當年生枝黃褐色。二回三出羽狀復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花萼有5片。

、果實種籽
單瓣花結骨 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外果皮始為綠色,有毛,成熟時為蟹黃色,種籽為黃綠色,過熟時果角開裂,種籽為黑褐色,每公斤可稱干種2400-3000粒。重瓣花一般結果1-5角,但種籽僅有部分成實,或完全不實;千瓣花類不結果和籽。[2]
價值用途
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稱。牡丹可在公園和風景區建立專類園;在古典園林和居民院落中築花台養植;在園林綠地中自然式孤植、叢植或片植。自身存在的酶水解,成為牡丹酚(C15H20O8)及一份子L阿拉伯糖。根皮咽炎引起的咽癢、咽干、刺激性咳嗽等症,效果良好。

9. 關於牡丹的古詩詞

關於牡丹的詞語比較常見的如下;萬紫千紅 奼紫嫣紅 綠肥紅瘦 花團錦簇 繁花似錦 傲霜鬥雪(菊梅) 五顏六色 落英繽紛 香氣撲鼻 雍容華貴(牡丹) 紅杏出牆 形容春意盎然。

10. 銅陵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一、城市中心旅遊區 1、銅流源頭景亦秀——銅官山 銅都廣場2、佳景勝過美沃洲——五松山 3、天然秀色冠江南——天井湖公園 4、瓊樓鳥瞰趣盎然——螺螄山青年公園 5、道教洞天景尤奇——葛仙洞公園 6、休閑娛樂絕佳地——東湖休閑娛樂中心 7、時代氣息競風流——城市廣場
二、鳳凰山風景區 1、金鳳展翅形傳神——鳳凰山 大通古鎮2、河水難隔至深情——相思樹 3、八寶之地引鳳凰——鳳凰落腳石 4、曠古簾泉成奇觀——滴水崖 5、體味原始與古樸——金榔古樹名木 6、山清水秀瞻前賢——陳翥墓園 7、山腰石有千年潤——靈竇泉
三、大通沿江景區 1、千年江南古埠——大通古鎮 2、八百里皖江第一跨——銅陵長江公路大橋暨橋南公園 3、歷史上的小上海——和悅洲 4、水中「熊貓」的天堂——淡水豚自然保護區 銅陵長江大橋5、珍稀動物的樂園——皖陵養殖場 6、長江中的大草原——「太陽島」 7、銅陵的「制高點」——天門山
四、工業旅遊景點 1、悠久歷史展雄姿——金牛洞古采礦遺址 2、中國之最今世奇——羅家村大煉渣 3、國際合作碩果豐——金隆銅業有限公司 4、銅花飛濺別樣紅——金昌冶煉廠 5、千磨萬琢出玲瓏——金蝸牛銅工藝品廠 銅都大道6、琳琅滿目賽勝景——銅商品市場 7、藝術展示銅特色——城市銅雕塑 8、文明長廊喜迎賓——銅都景觀大道
五、農業旅遊景點 1、遊客紛紛齊稱道——鍾鳴農家樂 2、科技創新更誘人——新橋農業示範園 3、一片清涼景自新——葉山林場 4、四季長青春意濃——大通蔬菜基地 5、「三分天下自春色」——鳳凰山牡丹園
六、紅色旅遊景點 1、大通自立軍起義指揮部遺址——大關口 2、中共銅陵特支遺址——錢家灣 3、中共銅陵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新屋裡周家小學 4、中共皖南地委機關駐地——鍾鳴上山繆 5、抗日英雄垂千古——范家灣烈士墓 6、「渡江第一船」登陸點——文興洲王家旭 7、憑吊先烈激後人——笠帽山烈士塔
七、宗教文化旅遊景點 1、銅陵宗教文化概況 2、九華山「頭天門」——大士閣 3、銅陵首座佛教寺廟——上清涼寺 4、荊公賜匾聲名赫——大明寺 5、竹篁木森聞禪聲——雲崖寺 6、蜘蛛救主獲聖封——護國寺 7、「送子賜福」人氣旺——西明寺
八、歷史古跡旅遊景點 1、大通五里亭 2、大通鍾樓 3、周氏古名居 4、和悅洲的十三條巷子及青石儲水池 5、趙祠古戲樓 6、江村古民居 7、大通龍泉古井

熱點內容
野百合種孑 發布:2025-10-08 05:08:17 瀏覽:181
短葉絲蘭花語 發布:2025-10-08 05:08:17 瀏覽:512
花語為慈悲 發布:2025-10-08 04:49:59 瀏覽:318
共梅花一夢 發布:2025-10-08 04:37:11 瀏覽:870
黑俠木蘭花黑人電梯 發布:2025-10-08 04:36:20 瀏覽:747
王玉梅花 發布:2025-10-08 04:23:32 瀏覽:625
梅花陣陣 發布:2025-10-08 04:19:52 瀏覽:724
干木插花 發布:2025-10-08 03:55:02 瀏覽:613
梅花永志 發布:2025-10-08 03:52:07 瀏覽:279
新鄭荷花節 發布:2025-10-08 03:42:02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