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凄宛
『壹』 關於丁香的詩名言名句
丁香在民間有兩種,一種是葯用丁香,一般指公丁香;一種是觀花聞香的紫丁香。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植物,公丁香屬於桃金娘科、蒲桃屬常綠喬木;紫丁香屬於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喬木。公丁香原產印度尼西亞的群島上,是名貴的中葯材和名貴香料;而紫丁香則是原產我國的著名的傳統觀賞花木。
紫丁香作為傳統觀賞花木,原產我國華北地區,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栽培歷史,從現有資料來看,最遲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栽培,在隋唐時期作為園林花木廣為栽培。
紫丁香植株優美,冠幅豐滿,枝繁葉茂,花序碩大,花瓣有單瓣重瓣之分,花色有淡紫色、白色、藍紫色等,清雅高貴,香氣濃郁,花開季節,繁華滿樹,遠望去雲蒸霞蔚,紫霞漫天,行走在丁香花附近,一股股清新香味沁人心脾,格外芬芳,香氣四溢,因而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是著名的觀花聞香的傳統花卉品種。
丁香花未開時,其花序圓錐狀,猶如人的心形,花蕾密布枝頭,含苞不放,恰似人的愁心,打滿了絲結,因而被稱為「丁香結」。古代文人墨客常用丁香花形容人的愁思郁結,難以排解,用以形容離愁別恨,因而丁香花成為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寄情花卉。
古代詠嘆丁香花的詩詞頗多,我們從中擷拾十首,略做點評,從中體味古人的情趣意境,伴著丁香花的清冽的香氣,沉浸在優美的詩詞之中吧。
『貳』 凄宛的意思
1凄惋 qī wǎn 基本解釋: 1.哀傷。 詞語分開解釋: 凄 : 凄 qī 寒冷:風雨凄凄。凄風苦雨。凄清。凄寒。 悲傷:凄慘。
2凄婉 基本解釋: 形容聲音悲傷婉轉:音調凄婉|那是一種悠揚凄婉的聲音。
『叄』 下列各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崢嶸凄宛寂寥百舸爭流漫江碧透 B.浮藻笙簫青苔拳打腳踢直
D
『肆』 丁香在古代詩詞中有什麼含義
自唐宋以來,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高潔美麗愁思郁結難以排解的詩作很多。下面分組探討 第一組: 代贈 (唐)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兩地思愁:暮春里的黃昏時分,一位女子倚樓而立,不知不覺間已是如鉤彎月高掛天上。芭蕉未展,丁香不開,此情此景正如同女子與情人不能相見而各自牽腸掛肚,愁腸百結。 第二組: 丁香七絕(唐)陸龜蒙 悠悠江上無人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枝頭散誕春。 無人賞識之愁:陸龜蒙出身官僚世家,熱衷於科舉考試。進土考試中,他以落榜告終。後來回到故鄉,過起隱居生活,後人稱他為「甫里先生」。這首詩前兩句借「丁香」生長江邊,遠離塵俗,無人欣賞暗寓自己隱居的生活。後兩句借春風催放丁香結綻放,成就一片春色來抒寫自己渴望被賞識而施展才華的心志。 第三組: 江頭四詠·丁香(唐)杜甫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孑然獨立之愁:詩人開篇就說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那些百結的花兒是枝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哀婉、愁怨、惆悵的情愫讓那花變得沉重嗎?丁香的確是一種婉約的美麗植物。細葉浮毛,疏花素艷。輕盈、高潔、冷艷,天生有一種自然顫動的風韻。詩中說丁香之芳可與蘭花媲美,其中也寄寓了詩人深重的情思。即時零落成泥也要保持自己高潔的情懷。從側面寫出憂世之愁。 第四組: 《攤破浣溪沙》(五代南唐中主)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兩地思愁:此詞寫一個女子,手卷珍珠簾上玉鉤的時候,仍然是春恨綿綿緊鎖高樓,風里落花無主,雲外不見青鳥傳來親人的書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結在枝頭,又一次絕望的愁緒濃得化也化不開。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長江水滾滾東去,更加映襯了愁思的深廣和渺無盡頭。「丁香空結雨中愁」一句,既是寫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意象生動,把女子的思愁形象的外化物化,一個「空」字加重思愁的悲涼。 第五組: 點絳唇·素香丁香(南宋)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渴慕賢君之愁:王十朋,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一代名臣。少時有憂世拯民之志,十七歲「感時傷懷」,悲嘆徽、欽二帝被擄,宋室被迫南遷。高宗即位,中進士第一,被擢為狀元。力排和議,薦用賢臣,以名節聞名於世,剛直不阿,批評朝政,直言不諱。生逢亂世,渴慕賢君, 圖謀恢復大業。 這首詞借素香柔樹的丁香在落木蕭蕭的季節吐露瓊葩,不是與梅蕊爭先,而是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幽人志向 。丁香結滿含春雨,愁緒萬千, 無意爭春,而是懷想著一位賢明的君主,讓自己施展恢復大業的雄才大略。讀完全詞,一位憂國憂民獨立於世的忠臣形象赫然眼前。 第六組: 丁香花(明)許邦才 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 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 心結難解之愁:蘇小小者,南齊時錢塘名妓也。貌絕青樓,才空士類,當時莫不艷稱。 一日,蘇小小乘油壁車去游春歸來,斷橋彎角處迎面遇著一人騎馬過來,那青驄馬受驚,顛下一位少年郎君。郎君名叫阮郁,是當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東辦事,順路來游西湖。他見小小端坐香車之中,宛如仙子,一時竟看呆了。直到小小驅車而去,阮郁才回過神來,趕緊向路人打聽小小的來歷住處。此後一連幾天,小小和阮郁都在斷橋相會。一個驅車前往,一個騎馬相隨,沿湖堤、傍山路緩緩而游,好不快活。小小與阮郁來到西泠橋頭,正當夕陽西下,飛鳥歸巢之時,周圍一片靜謐,小小激動地輕聲吟道: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