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丁香挑選
1. 骨湯麻辣燙的做法!配料,注意事項。
1雞剁塊,炒干水分 2鍋里燒油(可多點),油開放豆瓣、辣椒、花椒、姜,炒一下,倒入雞塊、辣椒炒,加鹽 3炒香後加入水煮,放入胡椒、大料、茴香、蔥、雞精4碟子:香菜切細末,加雞精,根據個人口味加鹽。
最簡單的,買2根筒子骨 回家冷水泡幾個小時把血水泡出來,洗干凈,冷水熬湯,煮久點湯乳白,然後買包麻辣燙火鍋的底料放下去就可以,再放點蔥姜蒜進去一起熬開了就可以燙菜了
2. 八大味有哪些
中國調料之「八大味」如下:
一:肉 桂
俗名桂皮,是我這一代人極熟悉的「口香糖」。小學校的門口總有提籃小賣的小商販,他們的竹籃里量多且便宜的就是那一根根捲成筒狀的桂皮。一、兩分錢就可以買到一根,放在口袋裡,不時地掰下一小塊送進嘴裡,那種味道有些辛辣,但異常清涼爽口。在那貧瘠的年代,桂皮是孩子們的首選,扮演著零食的主角。時至今天,若見到調料中的桂皮,還會情不自禁地嚼上一片,那辛辣而清涼的味道恰是我少年時代的感覺……
現代研究表明:桂皮確有殺菌作用,有助於對付口腔細菌,防止口臭。現在就有加入了桂皮的口香糖。如此說來,兒時選擇的零食還是很科學的。只是今天的孩子再也不會去吃桂皮了,甚至不知道桂皮為何物。
二:良 姜
八大味中見到的良姜都切成片狀,干硬粗糙。從畫圖上看,良姜呈圓柱形,根莖有節,節上生根,與平日食用的生薑不像親兄弟。不僅如此,味道和作用也有異同。良姜做香料似乎是在其次,主要是入葯,用於胃寒痛,嘔吐,消化不良,疝氣等病症。相傳劉邦與項羽爭雄之際,身染疾病,久治無效,服了良薑茶即愈。後來劉邦將良姜定為貢品。
雖然都有一個姜字,但生薑似乎要威猛得多。俗語說「姜還是老的辣」———喻人年老即成「老奸巨猾」,城府也越深。畢竟走的橋比年輕人走的路還要多,怎麼能不「辣」呢?但也有「不辣」的,比如糖薑片,辣中有甜,甜中含辣,既開胃又爽口,不失為一味獨特的休閑食品。
三:白 芷:
白芷作為八大味中的一員似乎有點褻瀆了它。在八大味中,白芷猶如陽春白雪,頗有貴族氣息。因為在兩千多年前,白芷就在屈子的《離騷》中散發著芬芳:「攬木根以結芷兮,貫薜荔之落蕊」;「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白芷因其天生異稟,常常被栽於園庭,若蔽於衣袖,則芬馨滿徑,衣袂生香。自古就有「孔子佩白芷,屈原掛澤蘭,曹操藏江離」,以喻其行止清潔,並為後人贊美效仿。香草名士,「腹有詩書氣自華」,自有一種不俗的氣節和氣度。這應該是白芷一類香料的本來意旨。
中國的文人與香似乎達到了難舍難分幾近情侶的地步:撫琴燃香,品茗香伴;衣需香熏,衾乃香暖;那讀書呢,則更要「紅袖添香」了。但一直心存疑惑:身邊有如玉紅袖,那書還讀得下去嗎?
四:丁 香:
丁香的樣子煞是可愛,像一枚微型的小釘子,又因其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丁香花原產我國,主要品種有白丁香、紫丁香等。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花蕾為「公丁香」,成熟的果實為「母丁香」,此外,丁香不僅是香料,還是一味很好的中葯材。
但若說起丁香,總令人聯想到秋風秋雨,和那「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據說南唐李璟是第一個把丁香與雨中愁悵聯袂在一起的人,他在一首《浣溪沙》中有「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句子。現代詩人戴望舒的《雨巷》,似乎承襲了這一愁緒,他希望逢著「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想像著她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又彷徨……。這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動了無數人。
而我卻看不出丁香花的愁怨。在我眼裡,丁香恰似一個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出手闊綽、肆意揮霍著她的豆蔻年華,她是那樣隨意可人、蓬勃恣意,還不懂得哀怨為何物。盡管不懂,無辜的花兒就這樣永遠與愁緒聯姻,小小的丁香花只怕是「載不動,許多愁」。
好在丁香不解風情,至今香如故。
五:豆 蔻:
唐代詩人杜牧《贈別》有詩句雲:「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從此「豆蔻」一詞也就詩意了起來,後被喻做女子美好的青春年華。舊時,豆蔻專指女孩子十三歲,這是即將步入青春期的一段光陰,青春、羞澀、風情猶如即將破土而出的嫩芽兒正在一天天蘊涵萌動。
八大味中,豆蔻是以果入味。因對豆蔻的好奇與神秘,曾特意去看豆蔻花,那花果然是想像中的細膩、嬌媚,用來形容十三歲的少女真是恰如其分。但也令人擔憂那種嬌嫩不堪風雨,秋風乍起就會落英委地。
仔細搜索自己的豆蔻年華及有關往事,腦海里竟是一片空白:沒有娉娉裊裊,沒有青春的萌動,甚至連嬌羞也不懂得。因為在那個「革命是暴動」的年代,豆蔻這兩個字太斯文太嗲,讓人惡心摒棄是自然的,有誰願意與豆蔻比肩呢?
六:陳 皮:
即曬幹了的橘子皮 。陳皮,貴在陳字,年代越久越好,過百年的陳皮甚至貴於黃金,可謂至寶。
橘子人人愛吃,沒想到其外皮既可入葯、做香料,還給人們提供了味美的零食:川貝陳皮、甘草陳皮、九制陳皮、陳皮梅、陳皮李等……,若沒有陳皮,口福中真是少了一福。而八大味中有了陳皮的加入,自是品味不俗,味高一籌。因為它是「後皇嘉樹」:「橫而不流」、「淑離不淫」,有梗然堅挺的高風亮節,即使撕成碎片,其味也依然不改初衷。
七:八 角:
八角,也稱大茴香。在八大味的家族中,八角的形狀最美:蓇葖果,星狀放射八角形。特別是裹在八角裡面的種子,油鑒光滑十分可愛。八角的香氣中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煮雞蛋、花生、燉肉、煲湯等,別的調料可以缺,但八角是不能缺席的。
幼時,我常常把長相端莊的八角挑選出來,讓它在中秋節一展身手。每年中秋節,母親總要蒸上一隻大月餅。當母親把九層大月餅做好之際,我先用父親的小酒盅在大月餅上印上一輪滿月,然後用八角在滿月旁邊烙印上一顆顆星星:那星星疏朗有致,自然天成。八角這時不再是香料的身份,而是高級的繪畫大師。
近年,禽流感的傳播讓人們惶恐不安,八角突然之間具有了重要的醫用價值,因為它含有一種抗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小小的八角,在送給人們香味的同時,還做著勝造七級浮屠的偉事呢。
八:花 椒:
是最家常的調味品,最普通最常見且價格低廉,正因為此,花椒通常不在正宗的「八大味」之列,但它卻位居「十三香」之首,與百姓的關系最緊密,用它做的菜餚也最多。它是中國特有的香料,因而有「中國調料」之稱。
3. 什麼是八大味
良姜、桂皮、砂仁、陳皮、草果、山柰、甘草、胡椒
4. 如何選購大料
很多鹵菜新手不會選擇香料,質量差的香料會使鹵湯味道差,還會使鹵湯發黑。下面列舉一些香料的挑選注意事項:
八角: 挑選個大、均勻,香氣濃郁的,最好是秋天產的;
陳皮:挑選金黃色,皮薄無霉點的;
肉蔻: 有不帶殼的和帶殼的,優選挑選帶殼的,防蟲蛀;
花椒: 用手抓一把花椒,然後放下花椒聞手上的氣味,花椒香味越大越好;
香葉: 選顏色青一點的,發黃的不好;
白芷: 選整塊的,切片的不好。容易被蟲蛀,可以放冰箱保存;
丁香: 一般挑選公丁香,選大一點的,花蕾齊全,指甲刻有油浸出;
香料種類很多,這里說的是比較常見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5. 竹子生長過程勵志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在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的生長,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其實,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人生需要儲備!多少人,沒熬過那三厘米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堅持,只有堅持了,才能成功。竹酒是以優質的高粱酒為基酒、沿用客家祖傳泡酒工藝,配以砂仁、當歸、公丁香等十餘種名貴葯材精製而成。挑選幼竹用獨創的高壓微創技術將原漿酒注入幼竹中,自然生長,讓原漿酒與竹汁充分融合,利用竹汁所含的糖分讓就二次發酵,天然密封、飽吸竹子精華,增添酒的風味,古有文人墨客愛竹,皆以歌頌之!竹以虛心、高節、骨氣著稱於世,與梅、蘭、菊合稱為四君子。
有「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可見竹之高貴氣節。
而酒在中國幾千年歷史,先人對酒當歌,能賦赤壁。
相傳魏晉南北朝時期,為躲避戰亂,大部分災民遷居閩、粵之地。由於他們的好客禮多,漸漸反客為主,成為客家人。
客家人的到來,引入許多客家文化,其中流傳最廣泛的莫過於竹筒酒。
起先客家人用竹杯盛酒,芳香四溢。聰明的客家人漸漸的學會將酒種入竹腔之中,與竹共融生長,於是竹筒酒就這樣誕生了。 時至今日,創始人經過多年釀造竹香,已漸漸掌握了先進的種酒技術。選擇最佳時節,種酒於竹腔內,呼吸吐納,汲取天地日月之精華,滲天然之竹香。
寧化是客家祖地,亦是竹酒文化的發揚地。
6. 做菜都用那些香料比較好
1、八角
桂皮又稱香桂、柴桂,是五香粉的成分之一。桂皮在平常燉肉用得較為普遍,如鴨肉、牛肉、兔肉等,可以祛腥解膩,讓肉質更芳香可口,一斤肉放1.2克桂皮即可。廣西桂平出產的桂皮為最優,挑選無霉點、表皮細膩的最好。
7. 香料的種類有很多,都有哪些用法和用量
導語:都說我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餐烹飪時除了要講究食材的挑選,油鹽醬醋等調味品的搭配,還要用到各種各樣的香料,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去除肉類的腥味和膻味,以及提鮮增香,使菜餚更加美味可口。
草果具有特殊香氣,可以去腥除膻,增進菜餚香味。烹煮魚肉時,加入草果可去除腥味,味道更佳。燉煮牛肉羊肉時,放入草果可使肉類更清香可口,還能去膻味。不過它有味道微苦,一斤肉放2克草果即可。
8、沙姜沙姜又名山奈、三奈,在外形上,跟生薑很相似,都是根莖狀,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樣,它有濃烈的芬芳氣味,屬於苦香型調料,是做鹽焗雞、沙姜焗石鍋魚時必要的增香調料,一斤肉放1.5克沙姜即可。
9、桂皮桂皮又稱香桂、柴桂,是五香粉的成分之一。桂皮在平常燉肉用得較為普遍,如鴨肉、牛肉、兔肉等,可以去腥解膩,讓肉質更芳香可口,一斤肉放1.2克桂皮即可。廣西桂平出產的桂皮為最優,挑選無霉點、表皮細膩的最好。
10、豆蔻豆蔻又名圓豆蔻、波寇,氣味芳香濃郁,味道略微辛辣。在各種肉類烹煮加工中,豆蔻可起到增香調味的作用,一斤肉放2克豆蔻即可。
11、白芷白芷常見的都是白色的片狀或條狀,略帶微微的苦味,聞起來較香,做鹵菜時,可去腥、增香,一般用於鴨肉、鵝肉、兔肉之中,一斤肉放1克白芷即可。
12、胡椒胡椒分為黑胡椒和白鬍椒,有強烈的辛辣味,黑胡椒的氣味更為濃郁。在烹煮肉類、魚類、腌製品中起到增香調味之作用,一斤肉放1克胡椒即可。煲豬肚湯時,加入胡椒可有效去腥。
13、陳皮陳皮就是曬乾的橘子皮,最正宗的當屬廣東新會的大紅柑製作而成的陳皮。陳皮回味甘甜,可以製作很多口味獨特的菜餚,有去腥增香之用途,例如陳皮牛肉球、陳皮排骨,還可以用以製作陳皮月餅。每次做菜使用一小片陳皮即可。
14、香茅香茅本身就擁有檸檬香味,所以又被叫做檸檬草,在東南亞的菜式中經常用到。在中餐鹵菜製作中,加入適量的香茅,可以調和其他香料的味道,聞起來味道清新,增進食慾,但要注意用量,一鍋湯中放入10克香茅即可。
15、香菜籽香菜籽其實就是香菜的果實,其氣味芳香,可去腥膻,具有鼠尾草和檸檬的混合味道,日常磨成粉末後用於食品調味,也是調配咖喱的配料之一,用於鹵水中,可提升鹵菜香味,是一種萬能百搭的香料。
16、排草圖片源於網路
排草又叫香排草,在麻辣火鍋中用得較為普遍,但用量不宜多,3至5克即可,也可在鹵水中使用。有句話這樣說:「靈草增香,排草防腐」,因此排草也可起到抑菌防腐的作用。
17、山楂這里的山楂指的是曬乾的山楂片,它屬於清香型香料,味道微酸,健脾開胃。做鹵菜時,能讓菜式的口感更清爽,增進食慾,解除油膩。
18、雲木香雲木香的香味濃郁,在鹵水中主要起到增香提味之作用,而且還能抑菌防腐,使得鹵水不易變壞。如果用量過多,會讓整個鹵水味道變雜,因此一斤肉用2克雲木香介面。
19、甘松圖片源於網路
甘松香味濃郁,有強烈的松木香味,回味甘甜,香味獨立,不易被掩蓋,像是常見的麻辣配方和傳統鹵水,特別是鹵鵝、鹵鴨中,可適量增加甘松。
20、黃芪黃芪在燉雞中經常使用到,而且還會搭配黨參、當歸一起用,散發著淡淡的豆香味,同時也可用於鹵水料包之中,有些老師傅常用在鹵水後香部分的回甘。
8. 54種香料有哪些
57種香料特性介紹
1、姜黃:根部作為調料,味道辛辣,有輕微橙味,有特殊香味,可以增加菜餚金黃色。
2、白扣(白豆蔻、白蔻仁):作為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鹵菜中必備的。一般家裡燒雞燒鴨也必須要,香味十足!
3、白芷:氣味苦香,味道辛涼微苦,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
4、黃芪:陰虛盜汗,急性腎炎水腫,氣虛衰弱,味道甘甜,去腥!
5、草豆蔻(草寇、草蔻仁、老蔻、老扣):香料植物,增加香味,去腥去膻。
6、草果(草果仁):味苦,調味香料;增加辛香。
7、沉香:調味香料;增加辛香。
8、陳皮:消火,祛濕,開胃,去腥。
9、大紅袍花椒: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
10、丹皮:有濃烈的而特殊香味,味微甜,較為辛辣。
11、當歸:很足的葯香味,吃起來先有甜味,然後就是麻,可以當做花椒用。葯用鹵料中也是必備。
12、黨參:味苦,去腥。增加口感。
13、丁香:在川味涼鹵菜中起著增香、去腥、增味等的作用。香味濃,有麻舌感。家用的量必須控制在2克以內。不然會浪費一鍋鹵水的。
14、甘草:去腥,味甜在鹵水中起回甜作用。
15、廣木香:味道辛廣木香、苦,增加香味。
16、桂丁:強烈芳香,味辛甘。
17、青果:又稱橄欖,性味甘、酸、澀,回味甘甜、清香,有生津、清熱功效。與肉類、魚類燉湯。做成甜味糖水,如青果玉竹百合湯。
18、桂皮:味道甘香、辛甜微辣。性大熱,有小毒,增加香味。分為桶桂、厚肉桂、薄肉桂。桶桂質量最好。常用於燉肉、燒魚,是潮州菜鹵水的主要調料。
19、白鬍椒:溫中散寒,下氣,增加鹵菜的辣味。
20、紅豆蔻:味辛,去腥。
21、黃梔子:有輕微甘草樣的味道,回口微苦,只能增色,增香去異作用微小。
22、積殼:味辛甘,酸,去腥,增香。
23、決明子:味苦、甘、咸,使完全鹵菜入味。
24、羅漢果:味甜,味食香料,去腥,增加菜的色相。
25、五加皮:味辛;去腥。
26、檸檬干:去腥,提味,增加菜香。
27、排草:增香,鹵料中一定要有的。
28、千里香:味微辛,苦而麻辣。
29、青花椒:增加菜的麻味和香味。
30、肉蔻(玉果、肉豆蔻、肉豆蔻、香果仁):香氣濃烈,鹵料中必備的。
31、山黃皮:提香,增甜。
32、山奈(三奈、三奈子、砂姜、沙姜):味辛甘,開胃消食。
33、四川中江白芍:味苦、酸,去腥。
34、香菜籽:增加菜香,去腥去膻。
35、香果:香辛料,整粒品作為湯類、烹飪、腌制等用,粉狀品常用於水果蛋糕、香腸等。
36、香茅草:味道香,微甘,味食香料,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於燒烤類菜餚。也用於調制復合醬料。
37、香砂:氣味辛涼,去腥解膩,還增香。
38、香葉:香料,比較濃的香味,一般用桂葉。
39、八角:味道甘甜,內含有揮發油,有強烈而特殊的香氣,是鹵料的必需品。也常用於製作五香粉,可讓素食充滿醇香葷菜味。
40、小茴香:香料,增香,去腥,一般都會使用。
41、紫蘇:味道辛、香,炒田螺用的最多,味道非常香,也可以用於牛羊肉。
42、甘松:鹵鹽水鵝必須要有。是一種提味香料之一,香味濃厚,有麻味,特別是針對牛羊肉除異解騷的必用原料。控制在5克以內。
43、辛夷:芳香四溢,是鹵菜烤肉的必備材料。
44、陽春砂:增香的作用,是腌制鹵菜的佳品,價格算是昂貴。
45、羅勒:芳香植物,味似茴香,芳香四溢。
46、蒔蘿:味道辛辣,有特異香氣,可以提升麻辣火鍋的香辣味。
47、荊芥:味辛、微苦,清香氣濃,多放於涼拌菜中。
48、薄荷:芳香調料,味辛,增加香味。
49、辣椒:增加辣味,去腥。
50、紅曲米:用糯米等米用紅麴黴發酵製成的,一般用於調色作用,著色能力非常強,而且也不褪色,稍微有酸味,陳久的質量最佳,不屬於香辛料范圍。
51、紫草:根部用於川式的菜餚中。呈紅潤色,90%作用用於調色,增香去異作用微小,量一定要把握好,量過多,會呈現紫色。
52、南姜:具辛辣氣味。台灣特有的番茄切盤所用的沾醬除了醬油膏、糖粉之外,還要加入南姜細末才有最道地的風味。潮汕地區也常用於去除魚腥。南姜粉為「五香粉」原料之一。
53、孜然:辛香味極濃烈且獨特。去膻除異能力很強,能賦予食材特殊香味,西北地區常用。通常單獨用,烤煎炸制牛羊肉、雞、魚等。
54、胡蘆巴:烹飪取其莖葉,芳香濃郁,有少許焦糖味的香氣,嘗之略帶苦味,還可以去除動物類食材的膻味。
55、靈香草:香味濃烈,重慶火鍋必備。
56、藿香葉:氣味濃烈,具有遮腥的作用。可作為烹飪佐料,烹制藿香鯽魚味道極佳。
57、化橘紅:增香解膩,去腥除異能力很強,可中和其他鹵料使用。廣州人喜歡用於煲湯。
(8)公丁香挑選擴展閱讀
香料的挑選
1、桂皮: 廣西的最好,選無霉點,外麵灰棕色,裡面紅棕色的。皮細油質多,好的桂皮用手摸兩下,手上會有清晰、簡單、舒服的香氣,不是很復雜的感覺。
2、小茴香: 要選綠色的,久了顏色會發黃,香味會散失。
3、草果: 要選曬貨。炕貨差一點顏色深。
4、八角: 選個大均勻,香氣濃郁的,最好 是秋天產的。
5、陳皮:選金黃色,皮薄無霉點的。
6、排草: 不帶泥就行了。
7、靈草: 有大小葉之分,小葉比大葉的好。
8、砂仁: (香砂仁)果實完整點好一些。
9、丁香: 一般選用公丁香就行了,選大一點的,花蕾齊全,指甲刻有油浸出。
10、肉蔻: 有不帶殼的和帶殼的。不帶殼好於帶殼的,防蟲蛀。
11、草寇: 有點苦味,選大一點的,無蟲蛀即可。
12、花椒: 用手抓一把花椒,然後放下花椒聞手上的氣味,花椒香味越大越好。
13、青花椒: 選顏色鮮艷一點的,有很大的青花椒味道,花椒籽少。
14、香葉: 選顏色青一點的,發黃的不好。
15、甘草: 選甜一點的,片大一點的。
16、蓽拔:沒什麼選的,好買。
17、白寇: 選個大色黃,白色的不好。
18、白芷: 選整塊的,切片的不好。容易被蟲蛀,放冰箱保存。
19、胡椒: 海南貨好於東南亞貨。海南貨要黑一點,東南亞貨白。
20、山奈: 選干一點的。
9. 我是後天的狐臭,有狐臭要怎麼處理才好啊
狐臭是先天遺傳的,你屬於輕微的那種,因此你只是沒有感覺到而已。你知道安利嗎?他們有賣一種叫止汗露的產品就是專門治療這種毛病的,一瓶18元,能使用一年多,塗抹一次幾天無味,效果很好。有各種香味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挑選。
10. 進口香料有哪些,如何選購進口香料
進口香料大全,葯用功效不作重點。
藏紅花。Saffron, 香料之王,價格比黃金貴,從花中取三個柱頭,75000朵花才產出1磅藏紅花,是很好的食用香料,歐洲菜式中多搭配海鮮,也可以當天然著色劑使用。因為價格有利可圖,市場充斥著爆多的假貨。中國西藏有少量栽培,產量不會很大,而且質量不是最好的,七八十元每克是正常價格,如果比這個價格便宜很多,你懂的。伊朗產的藏紅花最佳,市場價格200元左右每克。
香草/香草棒/香草莢/香莢蘭,Vanilla,音譯梵尼蘭,香料皇後。香氣濃郁,多用於甜食。相信大家都有吃過香草蛋糕,香草巧克力,香草雪糕,喝過香草咖啡,奶茶了吧。但是不得不說多數都是用香精做的。除了食用,還可以提煉精油,製作香水,用途很廣泛。香草主要產自馬達加斯加和墨西哥,馬達加斯加占絕大半分的產量。市場價700每公斤左右。聽說海南已經有成功栽培,不過產量應該很少,不足以使價格下降,不知道香氣如何。
綠豆蔻/小豆蔻/青砂仁,Cardamom。與肉豆蔻完全是不同的,黃綠色的,太綠的就不要買了。很少單獨使用,可放入奶茶,咖啡中增香,甚至有客人買來泡茶的。是咖喱粉的原料之一。主要產自印度,瓜地馬拉。價格在400每公斤左右。
肉豆蔻,又叫肉果,Nutmeg。產於印度和印尼。顆粒飽滿,表面光滑為佳。通常打成粉後使用,可用於烘焙麵包,派,甜點等,或者腌制肉類。由於種植和生產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所以價格也不低。國際貿易中,供應商把一級肉豆蔻定義為ABCD級,不過用於打粉是不會用最好的原料的(無論什麼企業),所以肉豆蔻粉價格大概在80元每公斤以上。順便提及肉豆蔻衣,Mace。它是包裹著肉豆蔻的一層「衣」,也是名貴的香料,價格比ABCD級的肉豆蔻貴多了。味道和肉豆蔻差不多。暫時還沒有客人買這個東東。
丁香,Clove。產自馬達加斯加和印尼。一般使用的是公丁香,也很少單獨使用到菜中,可用於打火鍋,腌制肉類等,也是咖喱粉的成分之一。對牙痛和口氣都有不錯的效果。
多香果/甘椒/眾香果,又叫牙買加胡椒,Allspice。產自牙買加,宏都拉斯,墨西哥等南美國家,因其香氣像肉桂,丁香,肉豆蔻的混合,故稱多香。用於魚類,肉類的增香。也可打成粉,用於烘焙甜品,餅干,麵包等。
紅胡椒,Pinkpepper。有顧客問我粉紅胡椒和紅胡椒一樣嗎,其實是一樣的,按英文直譯就是粉紅胡椒,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譯作Red pepper。產自巴西,它和黑白鬍椒不是一個概念的,不是同一棵樹的產物。它有清新的松木香氣,適合和魚類,野味搭配,雖然稱為胡椒,但卻沒有黑胡椒那麼辛辣。每公斤400元左右。
凱莉茴香/葛縷子/洋小茴,Caraway。產自地中海沿岸地區,與孜然長得有點像,但味道卻差遠了,帶有松木的清香,在國內甚少人知道這種香料,在歐洲這種香料很常用,也很百搭,不同地區有不同用法。在德國,人們喜歡把它加到香腸,豬肉中食用;在希臘和埃及,人們把它加到麵包或蛋糕中。想在自己做的食物,或者產品中加點「秘方」,這個是不錯的選擇噢。
歐洲大茴,Aniseed。產自地中海沿岸地區,適合做魚肉,不過可能口味不太一樣,這種香料甚少人問津,不作多介紹。
姜黃,Turmeric。原產印度,分為手指黃姜,和球狀黃姜,是很好的天然染色劑,有去腥的效用,也是咖喱粉的成分之一,咖喱粉的顏色就是因為它。
辣椒。辣椒種類很多,英文也有好幾個單詞:Chilli/pepper/paprika,根據使用習慣Chilli通常指比較辣的辣椒,Paprika多指甜椒和辣度沒那麼高的,Pepper多指胡椒。吃辣的4個國家,同樣也是辣椒產地:中國,印度,西班牙,墨西哥。西班牙的燈籠椒很著名,而印度辣椒則是以辣度著名。辣椒的指標中有兩項重要的指標,一個是辣度,另一個是色度。如果是要著色,點綴功能,參考色度為主;倘若要吃辣,就參考辣度。兩三萬的辣度,小編已經覺得是超辣,黑胡椒那麼辛辣,辣度不過一萬左右。印度辣椒最辣的竟然達到100萬辣度,是人吃的嗎?!
中場休息一下,其實絕大多數的賣家都是拆家,或者經銷商(包括淘寶上也是),不是一手進口商。舉個例子,在淘寶上很多賣家就打著標題,德國迷迭香,法國迷迭香,英國百里香等等,我不清楚到底是有意打著這樣的宣傳,還是根本就不懂產地,當然打著發達國家的旗號會令消費者覺得質量更加放心。不是說在這些國家沒有種植這些香料,而是發達國家會不會大量種植,然後出口一些不是必需的,科技含量低的農產品?小編做了幾年國際采購,從未聽說過從這些地方買原料。一方面,不是誰都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另一方面,進出口也有經營范圍,不是想進口什麼就能進口什麼的,這方面萬香園還是有優勢的。進口商都有清關文件,和原產地證書等文件。當然話說回來,術業有專攻,即使一個賣齊全世界所有香料的企業,也不會從所有產地去采購這些原料回來,世界香料巨頭McCormick也不會這樣來操作。所以大家也不必苛求太多,只要價格合理,質量有保證,那就OK。繼續。。。
百里香,又叫麝香草,Thyme。百里香的種類有很多,而且不是所有種類都可以作為調味香料的,我只知道我們采購的是產自地中海地區的銀斑百里香,多與羊肉一起烹飪,也可以與其他香草一起組合,香味不是很濃烈。
迷迭香,Rosemary。在歐洲很常見的香草,用處也很廣泛,常與牛肉,羊肉一起使用,有很清新的芳香。也可以作為花草茶飲用,能提高記憶力,使毛孔收縮等功效。
羅勒,九層塔,Basil。這個有印度「香草之王」之稱的香草,種植很廣泛,泰國也有種植,但是我們沒有試過泰國,和印度產的,估計會有差別。東南亞菜式,和義大利菜式都常用到這種香草,可以做沙拉,搭配多種菜式,也可作為點綴。
鼠尾草,苦艾,洋蘇草,Sage。這個應該很少人知道了,歐式菜中常用來做香腸和配搭豬肉食用,能殺菌防腐,去除肉類腥味,分解脂肪。鼠尾草的種類也很多。
香葉,月桂葉,Bayleaves/ Laurel leaves。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但可能大家不知道它主要產自喬治亞和土耳其,土耳其是最著名的月桂葉產地,產量大,質量好。香葉有特殊的香氣,用途也很廣泛,可以燉肉,鹵肉,可以煲湯,也可以放入火鍋里。中國也有少量引進栽種,但是香氣不足,在淘寶上我見過賣得很便宜的,天吶,那是隨便什麼樹上摘下來的嗎!一分錢一分貨是永遠的真理。
薄荷,Mint。多用於飲料,沙拉和甜食,常與檸檬搭配,泡茶可以提神醒腦,清除口氣。
阿里根奴,牛至/披薩草,Oregano。產於地中海地區。顧名思義,與披薩是絕配。
歐芹,又名香芹,Parsley。和芫荽有點相似,所以又叫洋芫荽。可以搭配魚,雞,土豆等,也可以做沙拉,香味濃郁可以掩蓋食物的異味。歐洲人也喜歡生吃,有去口氣的作用。
蒔蘿草,Dill。是魚肉的絕佳搭配,搭配三文魚同樣也很美味,很多人都是在餐廳吃過蒔蘿草配三文魚之後才知道這種香草的。搭配海鮮也是不錯的選擇。
他力干/蛇蒿(法國香草之王)Tarragon。產自歐洲。法國人特別鍾愛這種香草,帶有一股清香,淡雅,而又持久的芳香。法國蝸牛料理中必須的調料,另外也可以搭配魚肉,海鮮,沙拉等。
馬祖林/甘牛至/牛膝草,Marjoram。
解釋一下,為什麼進口回來的都是乾燥的葉子。貨物要在大海上漂泊一兩個月才到中國,不幹燥要發霉的,而且乾燥更利於香氣的保存,乾燥後需經過殺菌,這樣更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