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花性味

牡丹花性味

發布時間: 2022-05-06 01:14:38

1. 牡丹花的葯用價值

牡丹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將牡丹的根加工製成「丹皮」,是名貴的中草葯。其性微寒,味辛,無毒,入心、肝、腎三經,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經之作用,還有降低血壓、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壽。養血和肝,散郁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常飲氣血活肺,容顏紅潤,改善月經失調,痛經,止虛汗,盜汗。

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止血、祛瘀血、清熱解毒、鎮靜、鎮痛、解痙等活性,還能促進單核細胞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應用時應注意,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

拓展資料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

牡丹花茶,其原料是:被子植物芍葯科芍葯屬牡丹組茶超目群的天然盛花期古天然牡丹花瓣。訓詁學方法研究發現:茶超目牡丹兼有厥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生命演化進化特徵,起源於石炭紀、泥盆紀,演化於二疊紀,原始類群出現於三疊紀,繁盛於侏羅紀和白堊紀。堪稱植物中最原始和古老生命的「活化石」。

牡丹花茶由黑牡丹、紅牡丹和白牡丹三種花瓣三種製作而成。黑牡丹花瓣製成的牡丹茶干茶顏色黑紅、湯色和口感與滇紅很像,略帶一些花蜜味;紅牡丹干茶顏色桃紅略帶紫,白牡丹干茶顏色黃白...牡丹茶的製作工藝繁瑣考究,且成本高,所以在市面上流通並不多。

2. 牡丹花茶是苦的嗎

【出處】《民間常用草葯匯編》
【拼音名】Mǔ
Dān
Huā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
【化學成份】花瓣含黃芪甙。
【性味】《四川中葯志》:"性平,味苦淡,無毒。"
【功能主治】①《民間常用草葯匯編》:"調經活血。"
②《四川中葯志》:"治婦女月經不調,經行腹痛。
牡丹花茶本身就是有清苦的味道,如果是味道太苦的話,應該是泡的久了,或者是量大了。

3. 牡丹花能吃嗎

可以煮粥或者泡茶。最好別吃花而是吃用花煮出來的汁。
牡丹花入饌歷史悠久,專明代《二屬如亭群芳譜》即有記載:「煎牡丹花,煎法與玉蘭同,可食,可蜜餞」,「花瓣擇,洗凈,拖面、麻油煮食,至美。」清代《養小錄》中的《餐芳譜》,亦介紹了牡丹花配製食饌的方法。

牡丹花食用方法多樣,炸、燒、煎或做湯等,皆可成美味。如牡丹花和肉共燴製成的「肉汁牡丹」,色澤鮮麗,味美適口;牡丹用麵粉裹後油炸食用,鮮香誘人;用白糖浸漬又是上乘的蜜餞;做湯時,撒些牡丹花瓣,色艷香濃,令人食慾大振。此外,牡丹熘魚片、牡丹爆鴨脯等,也是時令佳餚。

牡丹花瓣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澱粉和糖類,此外還含鈣、磷、鐵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C、E等。特別是所含的多種游離氨基酸,更易為人體所吸收。

牡丹花亦可入葯,它性味平和、微苦、無毒,有調經活血的功效。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認為,牡丹花的顏色決定其功效:「赤花者利,白花者補。」實症患者宜選紅牡丹花入葯,能加強清利效果;虛症患者選白牡丹花入葯,有補益作用。

4. 牡丹花瓣是涼性的還是熱性的

是平性的。。
以下數據來自《中華本草》。。
【化學成份】牡丹花主要含紫雲英甙(astragalin)。還含牡丹花甙(paeonin),蹄紋天竺甙(pelargonin)。

【性味】苦;淡;平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主婦女月經不調;經行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5. 牡丹花是寒性還是溫性急!!!

牡丹冬天耐一定低溫,夏天不耐熱

6. 牡丹花有什麼功效

牡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除供觀賞之外,其根皮中醫稱之為「丹皮」,有涼血散瘀(yū)、解熱鎮痛、抑制病菌、降低血壓之功效,並能治中風、腰痛等症狀。葉可作染料;花既可食又可提煉香精;籽亦可榨油。

7. 牡丹花可以入葯么

當然可以啦。牡丹的花、根、皮均可入葯。花性平,味苦淡,具活血調經之效回,主治婦女月經不答調,經行腹痛。牡丹根皮中醫稱為「丹皮」,是名貴葯材。《本草綱目》載:「牡丹皮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丹皮性味辛苦,涼。具清熱,涼血,和血,消瘀調經之效。治入血分,驚痛,吐、衄、便血,骨蒸癆熱,經閉,癰瘍,撲損。

8. 牡丹有什麼葯用功效

牡丹不但是受人喜愛的花卉,而且有很高的醫療葯用價值。牡丹花有調經活血的功效專,能治月經不調、屬行經腹痛等症。葯用最多的為丹皮,即牡丹的根皮,有清熱解毒、涼血降壓、活血化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吐血、痛經、閉經、急性闌尾炎、高血壓、癤癰腫痛、神經性皮炎、過敏性鼻炎等病症。

牡丹花含紫雲英苷、丹皮花苷、締紋天竺苷。研究發現,牡丹花瓣和花粉含多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芍葯苷、揮發油和植物固醇等。葉含有沒食子酸。牡丹皮對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及枯草、大腸、副傷寒、傷寒、變形、綠膿等桿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牡丹皮還具有鎮靜、催眠、鎮痛作用。對大鼠的腳腫脹有抑製作用,並能降低正常小鼠體溫,對傷寒、副傷寒菌苗引起發熱的小鼠有明顯的解熱作用。

性味:花,味苦,性平。皮,味辛苦,性涼,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消瘀作用。主治熱入血分、吐、衄、便血、發斑、驚癇、骨蒸勞熱、經閉、症瘕、癰瘍、傷損等症。

9. 牡丹花有什麼用`算不算中葯

牡丹花
【科屬】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

【別召】花王、鼠姑、木芍葯。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而淡;人肝、牌經。

【功效主治】調經活血。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經行腹痛,閉經諸病症。

【營養成分】牡丹花主要含紫雲英甙,還含有牡丹花甙,蹄紋天竺甙等物質。

【食療作用】

1.調經止痛 牡丹花性平而人肝、脾二經,能調理氣機,疏利肝經,運牌化濕而益氣血生化之源,因此能平調婦女經血而止經期腹痛。

2.通經活絡 牡丹花還能通經絡,利關節,常用作關節痹痛、屈伸不利、婦女經閉腹痛等病症的輔助治療食品。

【保健食譜】

1.牡丹花粥 牡丹花(干)15克,粳米50克。將牡丹花研為細末,粳米淘洗干凈;鍋中加清水煎煮粳米為粥,待粥熟時,調人牡丹花,攪拌均勻即可。每日3次,連食7天。此粥具有通經祛瘀的功效,適用於閉經婦女食之。

2.牡丹花溜魚片 鮮牡丹花1朵,鮮椒魚250克,雞湯、雞蛋清、姜、蔥各適量。將鮮鱖魚用涼水泡l~2小時,撈出控干,切成3厘米長的段,片成薄片,放在碗內,加精鹽、料酒、味精、雞蛋清、濕澱粉拌勻上漿;炒勺置火上,放人豬油,燒至五成熱時,將魚逐片下人炒勺滑透,然後倒人漏勺內,控去余油,牡丹花洗凈控干,放人盤內,炒勺置底油加熱,投人蔥、姜偏炒出香味,倒人雞湯、精鹽味精、胡椒粉、料酒、濕澱粉調成的稀芡;待汁爆起時,將魚片、牡丹花瓣倒人炒勺內,滑炒幾下,淋人雞油,盛川盤內即成。此案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胃的功效,適用於婦;女月經不調,行經腹痛,虛勞贏瘦,腸風瀉血等病症。

3.牡丹花爆雞條 牡丹花1朵,生雞脯肉200克,菜50究,姜、蔥、蒜各適量。將牡丹花洗凈切成粗條;雞脯肉去掉老皮和筋,用刀切成條,放在碗內,加人精鹽味精、料酒、雞蛋清、濕澱粉,調勻上漿;香菜、蔥、姜蒜分別切成絲;另用一碗將精鹽、味精。料酒、醋、胡椒粉、雞湯、濕澱粉兌成芡汁;炒勺燒熱,放人生油,燒至四成熟時,倒人雞條用筷子撥散滑透,倒人漏勺內控出油;炒勺留少許油,將蔥。姜炒出香味,倒人雞條。香菜和兌好的芡汁,翻炒幾下,盛人盤內,撒上牡丹花即成。此菜具有活血行經,益精補虛的功效,適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經行腹痛,氣血虛弱,病後體虛等病症。

4.牡丹花裡脊絲 去芯牡丹花2朵,豬裡脊肉250克。牡丹花洗凈切絲;豬裡脊肉切成長3厘米長的細絲;用鹽。味精、料酒、雞湯、濕澱粉各少許兌成汁;炒勺燒熱,放人豬油,燒至五成熱時,加人裡脊肉絲,炒散後烹人兌的汁;待汁收濃時,放人牡丹花絲,快速翻炒,盛人盤內即可。此菜具有活血養陰,益氣潤燥的功效,適用於氣血虛弱,病後體虛,乾咳,營養不良等病症。

【注意事項】婦女月經量多者慎食,每次食之不宜過量。

熱點內容
2017花藝博覽會寧夏 發布:2025-10-08 20:24:27 瀏覽:795
波斯毛茛插花 發布:2025-10-08 17:32:42 瀏覽:145
皮雕玫瑰花 發布:2025-10-08 17:26:58 瀏覽:496
梅花思鄉詩句 發布:2025-10-08 16:54:47 瀏覽:782
手工插花外放 發布:2025-10-08 16:45:20 瀏覽:191
插花瓶口多大 發布:2025-10-08 16:35:56 瀏覽:202
烏梅和百合 發布:2025-10-08 16:27:03 瀏覽:210
荷花博亞 發布:2025-10-08 16:15:27 瀏覽:115
玫瑰金紡 發布:2025-10-08 16:13:03 瀏覽:820
華業東方玫瑰房價 發布:2025-10-08 16:00:19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