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丁香茶
❶ 喝過茶為什麼胃會很難受
喝茶也不能亂喝,得因人而異以下是我從德義堂龍井茶的公眾號里摘選出來的:
小白是IT白領,一年四季綠茶不離口。最近她一直喉嚨痛,中醫告訴他導致喉痛久久不愈的「元兇」是綠茶。原來綠茶雖然性寒,有散風熱等功效,但根據小白的體質,過多飲用反而會引起胃部不適,其寒性會對咽喉產生局部刺激。
一、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的你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手腳冰涼,跟生魚片這一類的冷盤有仇,一吃就拉肚子。性格多內向、沉靜,看似「靜如處子,只想在角落裡當個美女(男)子」,其實是虛!是懶!不想動而已。
反正,你就像生命缺少太陽,暖什麼的與你無緣。
既然你陽虛,自然要忌寒涼的飲品,我們推薦多喝暖胃、暖身的茶,像陳年茯磚、陳年千兩茶、焙火的烏龍等等,調飲茶方面也可以嘗試生薑紅茶、桂圓紅棗茶(紅茶)等。還有別再喝普洱生茶了,除非你拿到的是超級陳年好茶。
二、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的你是熱、熱、熱,夏天就是噩夢;手腳心總趕腳被時時加熱;不塗胭脂,也是面頰通紅;渴、渴、渴,為什麼喝很多水,還是口乾舌燥?無論怎麼補水,還是皮膚乾燥?晚上,連周公都不搭理你。
總而言之,陰虛體質的你各種乾燥、各種枯萎,完全沒有養分。
有時間泡點黃茶、白茶等清爽的茶類喝喝吧。例如福鼎壽眉、白牡丹。不想清飲,也可來點花式調飲,比如來點銀耳茶、桑葚茶和枸杞紅棗茶等。
三、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你是不是很容易說話沒勁呢,經常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經常疲乏無力。氣虛的人很容易感冒啊,而且你生病後,由於抗病能力弱也難以很快痊癒。
未發酵和輕發酵的茶就少喝或者不喝吧,紅茶中的祁紅、滇紅,焙火烏龍茶中的岩茶、單樅,以及普洱熟茶都是不錯的選擇。對你有好處的,注意到共同點了嗎?它們都是溫和型。
四、痰濕體質
心寬體胖是你的最大特點,腹部松軟的肉肉總是捨不得離開你;皮膚老是油油膩膩,清爽通透總與你無關;從不需要汗蒸,因為常常汗如雨下;眼睛是心靈之窗,可你那浮腫的雙眼卻阻礙了它綻放光芒;常常睏乏思睡,總覺得睡得不夠。
痰濕體質要注意飲食清淡、排毒,實在忍不住茶癮,淡淡地泡一些老烏龍和老黑茶,解解饞吧。最重要的還是乖乖調理身體吧!
五、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的你,臉部、鼻尖總是油光鋥亮,痘痘總是逗你不斷;小夥伴們總難與你親近,你一開口便異味四竄;別人在WC倍舒爽,你卻惆悵怎麼告別腿酸腳麻。
既然你那麼抓狂,自然需要來點甘平排毒的好飲品。清飲可以點鐵觀音、武夷岩茶;也可以自己調飲一些杏仁茶、檸檬紅茶、枸杞紅茶、薏仁茶,選擇還是很多的!
六、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的你,其實很年輕,臉上永遠都似蒙著一層灰,晦暗地怎麼洗都洗不幹凈;
別人磕碰一下沒事,你卻身上紅一塊紫一塊;本是擠得出水的膚質,你卻偏偏乾燥粗糙;總而言之,你經常被無形抬高年齡。
血瘀體質的親一定要多順氣啊!沒事兒別老生氣,平時多喝點綠茶和茉莉花茶等清爽的茶類,比如龍井、碧螺春和毛峰,茉莉銀針也是可以的!非茶類飲品的話,山楂茶、檸檬茶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七、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的你,看似小身板不錯,鼻涕噴嚏卻從未離你而去;因為一點點花粉就能分分鍾放倒你;別人的美味海鮮,可能是你的致命殺手……總而言之,一旦遇到特定物質,身體就會迅速有過敏反應。
特稟體質的你,堪稱人類中最脆弱的紙片人,絕對的重點保護對象。
敏感體質的你如果心裡時刻住著一夥兒茶蟲,實在忍受不住它們的調皮,不妨選擇發酵度較高、焙火適中的茶,但因為你的體質有高度敏感性,可不能貪杯哦。
八、氣郁體質
氣郁體質的你,李清照的氣質,多愁善感、脆弱憂傷;祥林嫂的身體,動不得、睡不著是家常事;白毛女的容貌,雖年紀輕輕,卻是一副冬天被霜打蔫兒、摧殘後的掉價白菜的模樣。
總之,如今是一個講究健康的時代,「林妹妹」早就不吃香了。
如果你是個氣郁體質的人兒,又喜歡喝茶,茉莉花茶和鳳凰單樅這兩種氣味芬芳的茶將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像枸杞茶、陳皮茶等有益順氣的花草茶,也是推薦飲用的哦。不過自己別no zuo no die睡前喝茶,對本來就睡眠質量不高的人就更加不好了。
九、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的親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嘛!「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擁有這類體質的你不愛得病,病也不愛你!所以說只要不太過分,你可以任性地吃喝拉撒啊!
誇張點來形容,所謂百無禁忌就是你們了。所以你們喝各類茶飲皆可。到了春季喝綠茶;夏季喝白茶、綠茶;秋季喝烏龍茶;冬季喝紅茶、普洱熟茶、陳年普洱生茶。想喝的話,那就隨著你的性子喝好了。
像你說的胃不舒服,有可能是空腹喝茶造成的,或者剛吃完飯就喝茶,也會增加腸道功能的負擔,喝茶和喝水不一樣,也是有講究的。
❷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
1、丁香茶是溫性茶,有著暖胃的好功效非常適合老人養胃,還有著去胃寒的好功效,每天堅持喝丁香茶能夠暖胃養胃,提高食慾。
2、丁香茶具有溫中散寒以及降逆止嘔的功效,適合於胃寒所引起的嘔吐,緩解因為暴飲暴食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因為丁香茶有促進腸胃消化以及排毒的作用。
3、丁香茶具有抗氧化及抗腫瘤的效果,降低了血液裡面的膽固醇。
4、丁香茶還能起到減肥瘦身的作用。
5、丁香茶具有消炎解毒的功效。
(2)人生丁香茶擴展閱讀
可以養胃的食物:
1、鯽魚
1鯽魚不僅僅能夠利水消腫,同時也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適合於脾胃虛弱所引起的下半身水腫、沒有食慾、胃疼等,尤其是把鯽魚做成湯效果會更好,能夠讓人們吸收裡面的營養物質。
2、茴香菜
茴香菜屬於溫熱食物,能夠入胃經,具有養胃以及暖胃的功效,緩解各種胃寒所引起的胃痛。胃痛的人堅持吃茴香就能夠暖胃止痛,沒食慾的人群吃有開胃的效果,消化不良的人群能夠促進食物的消化,同時也能夠振奮精神。
3、葡萄
葡萄歸胃經,能夠健脾養胃,適合於營養不良以及身體虛弱的人群,幫助身體的恢復。葡萄裡面含有大量的卵磷脂氨基酸,另外維生素以及蛋白質和礦物質也是同樣很豐富,尤其是葡萄糖容易被吸收利用,幫助修復胃黏膜。
4、木瓜
一提到木瓜人們就會想到豐胸,其實也具有養胃的功效,木瓜裡面含有的木瓜酵素,能夠緩解消化不良和胃炎,但是空腹不能吃木瓜。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老人胃部不好怎麼辦 這些食物幫你開胃養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哪些食物是養胃王? 6款食物幫你養出健康胃
❸ 丁香茶可以殺菌嗎
丁香抄花茶的功效與作用一:丁香花茶具有除口臭的功效。
丁香花茶的功效與作用二:丁香性味辛溫,丁香花茶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芳香健胃,驅風散寒,鎮痛鎮痙,止吐等功效,可治胃腹冷痛,呃逆,嘔吐,慢性消化不良,子宮痛,疝痛等疾病。
丁香花茶的功效與作用三:具有增強消化功能的功效。
❹ 丁香茶的功效和禁忌
丁香茶的功效:主要用於泡茶或者入葯,其葯理作用為養胃抗菌,健胃驅風,溫中內壯陽,下氣降逆。
禁忌:容不能與鬱金香同時飲用,不適合胃熱人群、口舌生瘡人群。
(4)人生丁香茶擴展閱讀:
丁香茶的作用
1、養胃
其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一般3到5克泡茶,為治療胃寒呃逆的重要葯物。凡屬呃聲低微,並有形寒氣弱、胸悶脈遲者。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
2、改善消化不良
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中醫認為,丁香的功效為溫中、暖腎、降逆。可用於治療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瀉、嘔吐、口臭等症。
3、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量繁殖可能會誘發胃癌,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酚,能夠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4、治療口臭
丁香的芳香氣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類而引發的口臭氣等。
丁香基本是沒有副作用的,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關於丁香的副作用的報道,丁香茶的適用人群除了口臭者,脾胃虛寒者、嘔吐者同樣適用,而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
❺ 千古對聯,終於集齊了
大家好,我是真游泳的貓。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堪稱千古絕對的10副對聯,千百年讓人拍案叫絕,贊不絕口。如果你喜歡對聯,趕緊用心記下來吧。
第1副對聯: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憾月常圓。
這副對聯上聯其實是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一個詩句:「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據說李賀曾經反復念叨「天若有情天亦老」,想要給這句話找一個對仗的句子,但是一直找不到意境絕妙的對句。
後來才有人對出了這個下聯,可謂是對仗工整,旗鼓相當,堪稱千古絕對了。
第2副對聯:細雨密如絲,何機可織;明霞紅似錦,無剪堪裁。
這副對聯巧妙之處在於獨特的比喻。上聯把雨當成織布的絲,而下聯把紅霞比喻成錦緞,而且兩者都是天氣的情況,正是上聯的好對手,對得漂亮。
第3副對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這副對聯既是地理對,又是數字對。7里的一半是3里半,而9的一半是4.5,所以經過一半的中洞時,已經是在第5個溪的中間了。這個對聯構思巧妙,真是絕對,讓人拍案叫絕。
第4副對聯:鸚鵡能言爭似鳳;蜘蛛雖巧不如蠶。
這副對聯還有一個故事。宋代大詩人王禹偁小時候就非常聰明,擅長對對子。在他的七歲的時候,當時的太守在宴席上出了一個上聯,但是大家對來對去,下聯都不太工整。而王禹偁就對出了「蜘蛛雖巧不如蠶」的下聯。
這個下聯最巧妙的不僅僅是對仗的工整,更主要的是表達了一種價值判斷,表達了王禹偁心中的一種信念,一種要像蠶一樣有益於家國社稷的信念,因此讓大家拍案叫絕,千年來贊不絕口,傳為美談。
第5副對聯:枝頭睨皖黃鸝,喚回午夢;樑上呢喃紫燕;說盡春愁。
這副對聯用鳥聲為喚午夢,用燕語為說春愁,可謂想像獨特,有一種發現生活美的「詩人之眼」,讓人油然而生出共鳴,十分驚艷。
第6副對聯:風吹不響鈴兒草;雨打無聲鼓子花。
這副對聯是花草景物聯,但卻巧妙的從花草的名字上大做文章。鈴兒草卻不響鈴,鼓子花卻不響鼓,可謂是運用得到,上下聯功力匹敵。
第7副對聯:二月鶯花,聲色動人耳目;九秋蟾桂,影香惹我身心。
據說這副對聯的上聯是明代王寵所出,下聯是明代大畫家文徵明的對句。上聯是顏色,下聯是香味,對得十分巧妙。同時這又不僅僅是景物聯,因為上下聯都點出了人的存在,可謂是物中有情了。
第8副對聯:草號相思,思岸柳眉彎腰細;花名含笑,笑石榴齒露皮班。
這副對聯同樣構思巧妙,利用相思草和含笑花的名字大做文章。如果你喜歡吃石榴的話,應該對下句的「齒露皮班」不會陌生。
第9副對聯:一枝燭盡,燒殘舉子之心;三幅文成,驚破 試官之膽。
這副對聯是考場上的妙對。相傳永樂年間科舉考試,考場用蠟燭來計時。在最後的廷試環節,永樂皇帝出了這個上聯考林環,而林環就這么對出了下聯,不但讓考官刮目相看,更是讓皇帝十分開心。於是林環無懸念中了狀元。
第10副對聯: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東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
這副對聯上聯用春夏秋冬,下聯用東西南北,可謂是千古絕對了。春秋傳大家都知道,但是「北西廂」可能有人會疑惑。其實古代戲曲名作西廂記在古代就是被稱為「北西廂」的。而這個對聯千百年來都讓人贊不絕口了。
❻ 陸龜蒙《丁香》詩意
唐代詩人陸龜蒙《丁香》
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
殷勤解內卻丁香結容,縱放繁枝散誕春。
譯文:像丁香一樣身自高潔,生活在遠離塵俗的大江之上得不到普通人的關注,十幾年的積累也只能是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罷了。如若誰能夠發現並且解開丁香心中的那個結,必然放縱地釋放自己的情懷,自己的才能,飄香萬里。
陸龜蒙是唐朝著名的農學家詩人,屢次進士不舉,過期隱居生活,然而內心自然並未平復,這首《丁香》藉以自喻。
(6)人生丁香茶擴展閱讀:
丁香花自古以來的寓意:
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光榮外號,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視。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枝欲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
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樣姣好美麗,品格像丁香一樣高雅聖潔,心緒也像丁香一樣憂愁惆悵。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而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輝的人生。
❼ 關於茶葉的描寫優美句子
關於茶的唯美句子
1. 冰冷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丁香茶,百人頭,千人頭,萬人頭。
2. 茶有茶道,吃有吃道。
3. 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領悟到生活的本質和哲理。
4.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
5. 把茶冷眼看紅塵,借茶靜心度春秋。
6. 茶道講究五境之美——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
7. 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不可釋懷的人生,一種笑看風輕雲淡的人生。
8. 茶好客自來。
9. 茶事,人生事。
10. 茶是草,客是寶,得罪茶商不得了。
11. 煙酒是親家,煙茶是冤家。
12. 茶為萬病之葯。
13. 茶有茶道,吃有吃道。
14. 吃茶吃味道,看戲看成套。
15. 大抵,茶的妙處,抑或可以從中品出一種人生的滋味!
16. 二兩茶葉一斤鹽,斤半茶葉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葉十斤鋼,四斤茶葉百斤糧,建設祖國富雙強。
17. 高山茶葉,低山茶子。
18. 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華。
19. 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
20.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❽ 關於茶葉的名句(快來)
1、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2、把茶冷眼看紅塵,借茶靜心度春秋。
3、茶是草,客是寶,得罪茶商不得了。
4、五色土陶千年神韻,紫砂壺品百味人生。
5、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華。
6、菊花茶,苦到極致,漫過舌尖,直至心田。
7、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萬年世界。
8、如蘭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怡人。
9、品飲青茶:色香俱濃怡心神,苦盡甘來攻自成。
10、品飲綠茶:碧波盪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11、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輩子,但要苦一陣子。
12、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領悟到生活的本質和哲理。
13、待爐上水壺唱響,待壺中水汽沸騰,泡上一杯花茶。
14、大抵,茶的妙處,抑或可以從中品出一種人生的滋味!
(8)人生丁香茶擴展閱讀: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茶」既是一種重要的商品,又濃縮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國人「種茶、吃茶、寫茶」,可以說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茶早已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
中國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茶在中國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比「茶風俗」、「茶道」的范疇深廣的多,也是中國茶文化之所以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的原因。
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這種觀念不僅體現在了古人與自然的關繫上,更是在人與茶之間的交流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詮釋,清香甘甜的茶就像是偏偏君子得到了各朝代文人士大夫的喜愛,沏一展茶,暢談歷史古今,指點江山社稷,詩如陸羽「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詞若蘇軾「何須魏帝一丸葯,且盡盧仝七碗茶」。